驳曾瑞龙的《经略幽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54:56


前言:二月,我为了安抚网友,就把还在秘密写作的《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发了几章,并同发“上班族”等论坛。新科动漫的“经略幽燕我童贯”说我发的是水贴,要移到灌水区。后来,我又看到在另一个帖子里,他笑一网友智商、看不懂曾瑞龙的《经略幽燕》。我想,那是个什么玩意?于是找来一看,不禁笑掉大牙:这种说书先生的口水,也能叫研究?于是,写下此文,并为本兵家剑客的《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系列做一个总结。
  你要歼灭战,我就给你歼灭战。
一、研究事物,特别是对庞大的、多要素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基础开始,由微观到宏观,掌握清晰的资料,然后才能从宏观到微观。不能从一开始就从宏观入手,甚至搬一些自己都不懂的名词概念来装点门面。
  对军事技战术乃至军事系统科学掌握的粗疏,必然导致对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茫然无知,直接导致了曾瑞龙对军国大事(以军事斗争为基础之一)理解的轻浮。也就是说,他的理论是空中楼阁,没有专业基础,只是扯淡。
  比如,他在一个论点“崇尚野战取向反映在在兵器的选择上”时,就概略介绍战例,然后总结说:一、宋人的强弩似乎是对付辽军骑兵的有效武器。二、另外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看出五代和宋初的军队对近身肉搏的战技也是非常重视的。
  表面上看,这种总结无大错误,但是,它非常粗疏,是破碎的、非系统的、没有深入研究军事斗争核心规律的看法,没有实用价值,一堆废话而已。本兵家剑客早已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一、二、三、四(上)”中系统总结过,这就是古代兵家和知兵者在进行敌我基本军备特点比较后,发展出来的“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战术,其中涉及战场空间、距离、时间、有效射程、杀伤力、对战机的把握、战术配合、冲锋的有效性、对敌战斗组织系统的着重打击、合适的追击距离诸要素。对以上战术配合使用得精妙的情况,用现代军事术语来说就是“有效射程内、火力齐射饱和攻击、继而迅猛反冲锋”。
  正因为曾瑞龙根本就是军事外行,他才反复说“五代和宋初军队有崇尚野战的取向”。其实,归根究底,不是那个时代的军队崇尚什么的问题,而是军事斗争的客观要求决定了五代和宋初良将们的选择(后来大名鼎鼎的岳飞也是如此)——这是从几十年实战的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经验,也与自古兵家的理论和实践相契合,不是曾瑞龙这种“说书先生”式的二道贩子可比。
  更可笑的是,曾瑞龙硬生生编出了“内政导向和野战取向的战略文化的关系”这一命题,把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军事科学、军国大事,说成了“战略文化”这种包装着文艺范的屁话。

  二、以“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战术为核心的防守反击,是中原军队摆脱单纯守城、打击北亚骑兵有生力量的正确方法,是在遵循军事客观规律下积极主动的战术组合,可以将北亚骑兵对中原地区的破坏降低(相对单纯守城而言),避免落入越战越贫困的境地。这种战法,属于有限使用武力的军事策略,即《孙子兵法》所谓“势险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常人只注意到“节短”和“兵贵神速”,以为是单纯的速战法,没注意到《孙子兵法》是推崇“全胜”的,“节短”之前还有“扩弩”这个长期蓄力的过程。

  (一)、对中原军队与北亚骑兵的长短比较。(之所以用北亚而不用草原这个词,因为北方不止草原,故而北方骑兵集团的来源有游牧和渔猎两大类)
  1、北亚骑兵的基本长处:(古代资料参见注解1)
  (1)北亚集团的马匹在自然条件的锤炼中长大,其体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2)北亚骑兵骑射功夫强,且适应复杂地形。
  (3)北亚骑兵常年经历风餐露宿,比中原人忍饥耐渴。

  2、中原军队的基本长处:(古代资料参见注解1)
  (1)在平原上,中原的轻车兵(汉代开始逐渐退出历史)和突骑兵(五代到宋时仍很强盛),对骑射骑兵进行果断的冲锋,则可以冲乱其组织。(即反冲锋战术)
  (2)在长戟兵保护下的强弩兵,无论射击的命中率和射程,都超过北亚骑兵的弓射。(火力齐射)
  (3)坚固的盔甲、犀利的兵器、兵种的配合、机动弩兵的威力、战斗团队的组织,都不是北亚骑兵能比的。(提到弩)
  (4)精锐强力步兵的弩射,既准又狠,北亚骑兵的皮甲木盾不能抵挡。(提到强弩)
  (5)如果北亚骑兵下马进行步战,则短兵相接、近身肉搏,都不是中原军队的对手。(步战武技)
  3、北宋初幽州人宋琪也上书分析过,说明当时契丹(辽)军仍是游牧游击习气严重,中原军队的枪突剑弩仍是兵种优势。(详情参见注解1)“枪突剑”不仅指步兵,也指骑兵,著名的铁枪“王彦章”、宋太祖赵匡胤等人就是代表,战例有王晏球、李守贞等五代到宋对契丹的战例,参见文章末尾。
  4、即使宋粉强调重骑兵,但甲骑具装的重骑兵南北朝时就兴盛过,刘裕等人的北伐就不止一次击败过。而且从军事资源的角度讲,游牧民族加强重骑兵,是把战争资源的比拼,从马匹向金属冶炼能力、肉搏能力、伤亡承受力倾斜,这是在向中原民族的优势比拼。所以南宋吴玠、吴璘兄弟就讨论说,其实在重甲、弓矢方面,我们比金军强。

  (二)中原军队应以有利地形为依托,以城池为基地,采取防守反击来打击北亚骑兵的有生力量,努力把战争损失降低。

  1、为什么要依托有利地形?
  军事斗争是在客观世界里进行的,诸兵种、诸战争要素也受客观世界限制,在立体作战不发达的古代,尤其依赖有利地形。不仅如此,为军事斗争提供战争资源的各种活动,也是依靠地利完成的,无良田则粮食恐不足,道路崎岖则后勤运输困难,等等。(古代资料参见注解2)

  2、依山傍水是对中原军队有利的地形。
  前面(一)里面已经提到,中原军队有五个基本长处,其中,步兵的远程火力打击、近战集团有组织肉搏,都是长处。从兵源上说,中原步兵资源最丰富,车骑居次,所以对步兵有利的地形是首要考虑。而步兵利于山地、丘陵、水网地带,即地形不利于骑兵、车兵活动的地区。(古代资料参见注解3)
  所以,先秦兵书《六韬?犬韬》说:“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强火力轮射,坚固步兵阵迅猛肉搏)
  依山傍水地形的另一个有利之处是,它限制了骑兵集团的机动,可以保护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的侧翼和后方(背靠城墙也能保护后方),使中原军队能集中力量应对敌人骑兵。《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专而敌分”,正是这个意思。
  (1)因此,就中国燕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形来说,以西面太行山脉为依托、以发源于高原的诸多水系为畔的北京、保定、望都、定州、新乐、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一线,是防守反击条件最优的地区。(有军事地图的用,没有的,用google地图查看)
  在失去幽州(以北京为核心)的情况下,易州、保定——石家庄一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这是从北京小平原进入河北大平原的口子,宽度最小;二、保定正东面尽头就是天津东面的渤海湾,其南面就是黄河入海口(北宋时北流口),入海口南面就是沧州,属于不利骑兵的海边盐碱泽区;三、保定——石家庄一线西面的太行山脉向西内缩,有曲阳、行唐、灵寿等县可以聚兵、练兵、屯粮;四、太行山西面的山西太原等地,可以给该地提供后方支援。
  保定——石家庄一线,在唐、五代和北宋被称为“镇、定”,“定”就是定州为核心,“镇”是以石家庄北的正定为核心。所以,当时这两个军镇是抗击北亚骑兵集团的重中之重,能力强的王朝,在此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要在黄河边重兵堵击北亚骑兵集团;能力最差的,就会被敌方打过黄河、入侵到河南。
  这种军事战略的表现,就是中原军队以有利地形为依托,以城池为基地,采取防守反击来打击北亚骑兵的有生力量,努力把战争损失降低。而由于河北平原中部一线地势平坦、很利于骑兵,所以黄河北岸的澶州一线,是中原军队防御北亚骑兵集团从中路侵入河南的最后防线。这也是后晋出帝石重贵到宋真宗时期一贯的军事战略部署。这种部署,在东汉对乌桓鲜卑时和南北朝时期就出现过雏形。
  故而,五代到北宋时,这一线是一些著名战役发生的地方,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和中原军队能采取的正确战术所决定的,是客观的,其它的,都不是重点。曾瑞龙在“前沿防御”、“弹性防御”、“纵深防御”上扯了半天,都是废话。其“五代末至宋初,防御形式改变”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中原军队的核心战法一直都没变。也许,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借用的这三个名词——来源于美国人爱德华?勒特韦克写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

  3、在有利地形上进行的防守反击,是打击北亚骑兵集团的有效手段
  (1)为什么要防守反击?为什么不完全死守城池和堡垒?
  利用步兵在坚固的城池和堡垒中进行防守,用强弩等武器打击不能冲上城墙的骑兵,固然是自保的手段。但是,这等于是把战场、乃至整个地区的控制权交给了敌方。
  这样一来,北亚骑兵集团可以肆意蹂躏城池周围的乡村,掠夺物资和人口、破坏生产,掏空防守方的战争资源。这与“农村包围城市”异曲同工。
  所以,如果中原军队不进行有力的防守反击,会落入坐以待毙的境地。

  (2)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是防守反击的核心战术。
  前面提到过,中原军队的步兵集团有远射优势、近战肉搏优势,中原轻车、突骑兵在平原上对游击骑兵有冲锋肉搏优势。那么,一个自然的想法产生了:能不能把以上两种优势综合起来?
  答案是肯定的。本剑客早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系列中系统阐述了这种战术组合,并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里列举了历史战例和古代兵家理论。(详情参见注解4.)
  这种战术组合,做得好的情况就是“有效射程内、火力齐射饱和攻击、继而迅猛反冲锋”。 《孙子兵法》说: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有人怀疑步兵短促反冲锋是否能捕捉到敌方骑兵,其实从战场动态发展就可以看到:首先,敌方骑兵朝向我方步兵冲锋;二、我方弓弩兵利用射程优势打击敌方骑兵,如果敌骑就此败退,自然用不着反冲锋了;三,敌骑不退,继续朝我方推进,开始骑射,我方继续用弓弩猛烈还击,如果这时敌骑败退,也用不着反冲锋;四、敌骑继续朝我方运动,距离拉近到50米甚至30米内时,我方步兵迅速发动反冲锋,长矛大戟如墙而进,这是一个“相向运动”,双方运动速度叠加,只需5秒甚至更短时间就会相遇;五、敌骑停马并想回跑,想要脱离接触,但马也需要时间停速转向,这个过程不是1、2秒就可以完成的;六、敌骑在先前遭受我方弓弩杀伤,队型会被破坏、战斗组织有损伤、人马有伤亡,这都是制约其下一步动作的因素;七、所以只要步兵在充分准备下,勇敢地在近距离发动猛烈反冲锋,就可以打垮敌方骑兵的攻势,并咬住敌骑。
  至于骑兵反冲锋,就更容易。

  (3)中原军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己方熟知地形、拥有民心的优势,通过设伏、截击等手段打击北亚骑兵集团。使用的兵种,既可以是骑兵,也可以步兵,也可以步骑结合。总之,要以具体情况而定,选择良将精兵,并给予良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权力。
  《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兵者,诡道也。”

  4、防守反击的出击距离,下限是有利的后方屏蔽(比如城墙)外五十米,上限是骑兵一次突击能达到的极限。这是短促反冲锋,是一种有限使用武力的战术。
  防守反击既然要做到“势险节短”,出击距离一定要控制,以避免己方的攻势变成“强弩之末”。
  另一方面,从敌方来分析,北亚骑兵有机动优势,在地利和战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绕行到中原军队突出部的侧翼和背后进行打击。
  所以,中原军队的反击,必须时刻考虑背后和侧翼的安全。在战斗的开始,由于背靠城墙或大山等屏障,背后无忧;侧翼有山有水,也安全;当反击开始以后,突出部的侧翼和后方逐渐暴露,且越来越大,有被敌方利用的可能。所以,出击距离必然有客观限制。
  (1)一般情况下,步兵反冲锋距离的限制是五十米。
  五十米这个距离,是历代兵家总结的经验,对这个数字的论证,涉及到步兵的速度、阵法的排布和应变手段、后方弓弩兵的火力支援诸要素。本剑客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里,从对二线部队和预备队布置的分析入手,在阵法排布和应变上,论证了这个数字的有效性,参考的军队和阵法来自于明朝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使用兵力为三千人,数据为“三十步”。
  实际上,早在唐朝的李靖也提出了这个数字“三十步”(详情参见注解5)。中国古代度量衡,单跨为跬,双跨为步;唐朝一步相当于今天的1.5米略少,明朝一步相当于1.6米略强;所以,两朝的“三十步”都在五十米左右。

  (2)防守反击的最大出击距离,由骑兵的突击能力决定。
  中原军队虽然常常骑兵比例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骑兵,而骑兵的战场速度通常超过步兵。所以,在适当的战场、适当的时机,发动骑兵突击,是比步兵反冲锋更为有力的反击手段。
  中原骑兵的突袭能力,汉唐大规模远征,数千里的不少见,但这属于长时间进攻,不适用防守反击这种短时间出击的情况。考虑到马匹的耐力和恢复的需要,短促突击的时间通常应以一昼夜为上限。东汉末年,曹操追击刘备,一昼夜奔袭三百里(汉朝一里为415.8米);唐初柏壁之战,李世民追击宋金刚,一昼夜两百余里(唐朝一里540米略少);明朝将领出塞“捣巢”,多是两三百里;明朝戚继光在《练兵实纪?车、步、骑营阵解》里说,蒙古骑兵骑肥壮马,一天一百五十余里。所以考虑回来的路程,对半分,防守反击中骑兵的突击距离以30公里为一般值,60公里接近极限。大于这个数字,属于特例,需要将领认真考虑,如果敌军组织、指挥系统被彻底打垮,就可以继续追击。

  5、由以上数据综合推导,中原军队建立有利城池的位置,应在离山区水畔30公里上下,具体数值要根据具体地形和后勤供应状况来确定。如按正方形计算,其有效控制范围为(X+Δx)^2;X为正方形城池边长;Δx为出击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变量。如果按圆形等图形算,根据几何学类推。

  三、中原军队在西靠太行山脉、东向华北平原的北京——鹤壁一线的城池上进行防守反击,是稳定华北地区的必然选择。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中原军队的优势、中原军队所能采取的正确的战术所决定的。它是一种立足于依托山水地理、城池和有效控制领土的积极防御战,是服从于客观条件下的主观积极的选择。它的特点,军事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观意识是第二位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以城池为中心的人口和资源,策略是有限使用武力的短促出击,不能归于平原野战,更谈不上崇尚野战取向。
  关于以上一点,本剑客已经在“依山傍水是对中原军队有利的地形”一节中做了详细说明。曾瑞龙在《经略幽燕?绪论》中开口就乱说,在说宋军的野战取向、力争平原时,竟然紧接着举了“满城之战”的例子。
  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满城位于今保定市西北,其西边紧邻太行山脉,最近的山丘离满城不到2公里。在这种地方打仗,也能叫“力争平原”?在保定——石家庄一线进行传统的、符合军事客观规律的依托城池和有利地形的防守反击,并非野外随意机动,也能延伸出“野战取向”问题?曾瑞龙只有一点说对了,是宋军“积极”。但这种积极,是立足于军事客观规律的。
  (一)、由于是防守反击,中原军队的战役组织其实有很大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这是也是由军事客观要求决定的。这种战役的组织,本身不存在所谓的“高组织风险”,更不能以此为宋朝猜疑压制武将的政策做辩护。
  在前面,本剑客已经就防守反击的空间和时间的数值进行了论述。出击的距离为Δx,通常情况下,50米<Δx<60公里。骑兵突击的时间以一昼夜内为通常值,大于此数,则将领要谨慎认真考虑。
  曾瑞龙对这种防守反击原则,将它和其他军事突袭行动一概归为“急促的战役法”,根本就是不懂装懂。曾瑞龙还将此作为五代至北宋军队的经验习惯来理解,曲解到“文化”概念,使人不禁大笑。中国兵家思想、理论、实践,都是立足于客观世界、服从军事斗争客观规律的,以军政合力为最高原则,统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是严格遵守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学科,不是一枕黄粱的文人文化。

  (二)、曾瑞龙在论述宋军的“高组织风险”上,举例就很多错误。比如:
  1、君子馆中李继隆的脱逃,从部队分派上来说,刘廷让只是把李继隆定为后军(即预备队)、没有让他乱动,如果这种安排在客观上也能有“高组织风险”的话,那有哪种军事部署没有“高组织风险”?其实问题的核心就是宋太宗在军权问题上的猜忌,导致前线宋军指挥权的难于统一,从而违反军事斗争“斗众如斗寡,我专敌分”的客观要求。而李继隆又是皇亲国戚身份,自恃有点军事韬略,才会战前不和刘廷让认真讨论,战时一见不妙拔腿就溜。
  其实,李继隆在军事素养上,是一个中规中距的将领,对中原军队的防守反击原则掌握得很好,这从他前后的战史可以看出(如满城、唐河等典型的依托有利地形的防守反击)。但是,这不能掩盖他自恃皇亲、独断专行、“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作风。
  2、陈家谷口之战,王侁、潘美等人不按照与杨业的约定,致使杨业回撤时孤立无援,是典型将领间不和猜忌造成的失败。这种战斗组织,根本就谈不上复杂,甚至谈不上战役,兵力分为两部分,杨业率领一部分兵力与敌周旋,潘美、王侁设伏等候;时间跨度也仅是一个白昼;这种战斗都组织不好的话,宋军根本就不用战斗了,直接等辽军把城池周围抢光了事,然后举国投降。
  3、曾瑞龙还举了曹彬的例子,这就更反映出他无具体分析、为观点找论据的毛病。同样是曹彬这个人,同样是十万大军,在赵匡胤赐剑给予专杀军权的保证下,曹彬顺利平灭南唐;到了赵光义命将北伐时,曹彬就压不住诸将的议论,进退失据,最后在岐沟关大败。要么,两个战例都有“高组织风险”,征南唐只是侥幸胜利。要么,问题的核心根本就不是什么战役组织的高风险。
  其实,曹彬此人,军事素养不高于郭进、王全斌、潘美、田重进等人。宋太祖赵匡胤用他,是看他行事谨小慎微、不犯上的特性,符合自己防范大将兵变的需要。宋太祖平南唐,计划完备、军事准备充足,只要曹彬能率领诸将按计划行事,就能征服虚弱的南唐。所以,宋太祖赐剑给曹彬,给他专杀的权力,建立军事威信。
  宋太宗就不然,他本身也是不明不白上位,猜忌更重,在设置监军上就可以看出:名将郭进死得蹊跷,监军田钦祚敢于欺凌他就是一件怪事。陈家谷口之战,监军王侁起的破坏作用也很明显。曹彬北伐,其本人才略并不出众,宋太宗也没有给他统驭十万大军的专断之权,更在后方千里之外不断发命令指挥前方军队,造成曹彬的军事决策受到多方干扰,陷入混乱。而这,不是战役组织风险问题,是选将和军事指挥系统的问题。
  《孙子兵法》说:“斗众如斗寡”。
  《通典?李靖兵法》说:“凡将,须使兵士简静,处分有序,将百万之众,如领一人。”
  宋太宗在选将、军事指挥体系和战略决策上的责任,是脱不掉的。

  (三)、后周至宋,争取夺回幽云十六州的行为,是遵从中原军队防守反击原则(既是战术、也是战略)下的理性选择。不如此,中原王朝就无法和北亚集团保持军事均衡,就始终处于不利的军事战略地理状况。这是由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空谈什么战略文化、外交、强权政治思维等等,都是离题万里。
  前文已经论述过,中原军队在西靠太行山脉、东向俯瞰华北平原的北京——鹤壁一线城池上进行防守反击,是稳定华北地区的必然选择。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中原军队的优势、中原军队所能采取的正确的战术所决定的。
  所以,立足于客观实际,后周和北宋就必须收复幽州在内的以燕山、太行山为依托的众多战略要点,以此首先在军事斗争的基础上,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高度提炼的这些原则,小到战技、战术,大到战略、国策,都是适用的。脱离这种立足客观实际的思考,妄想和辽之类的北方集团保持长期和平,不是变成幻想狂,就是精神病。
  难道要把中原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尊严、幸福,寄托在毫无军事基础的和议上?寄托于北亚集团的人性?那女真从受辽压迫、到反抗辽、再到侵略宋的过程中,辽的人性、女真的人性,又是什么样?

  四、曾瑞龙的“战略文化”提法错误百出。
  (一)从个人战斗到军队组织,再到战役组织,最后到国家战略,是立足于各自客观层面的行为,受到不同的客观要求。个人要勇敢善斗,是战场斗争第一线的要求;组织要纪律严明,指挥要如臂使指、兵贵神速,是军事组织和指挥的要求;国家战略要慎重选择,是力求国家长盛不衰的要求。
  曾瑞龙在《内政导向与野战取向?结论》中列了一个表,按战役层次和武力强度为两个坐标轴,从大战略说到个人战斗,提出层次越低、武力强度越高(好勇斗狠),是一种“战略文化落差”,怀疑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其实,这都是军事斗争乃至国家间竞争的客观需要。明朝名将戚继光是一位从团级军官成长为十几万大军主帅的将领,他的履历完整,其兵书著述丰富,可以为世人提供军事斗争从小到大的客观规律。
  戚继光在最早的《纪效新书?十八卷本》里说过:“按照我这个职位,本是一参将等级,所以我所思考的,不超出训练指挥三千兵马的兵法范围;宁肯言语粗鄙不完美,也要求得实在的效果;不敢粉饰语言写繁琐的文章,做些表面的虚文。”
  1、戚继光在首先选兵时,就提到:“义乌人的本性介于机诈和勇锐之间,尤其有血气之勇。虽然冲锋时比处州人胆小一些,但能够连续作战,同一场战斗中还能奋勇反扑。(故而戚继光选择了招募义务人练兵)绍兴人就难训练,心思伶俐,见敌就走,敌人撤退就追,敌人返回又退,反正就是不短兵肉搏,只愿意干守城、扎营的劳动活。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但是,武艺高只能给本身就有胆气的人增加胆量,不是说懦弱胆小的人只要练好一种武艺就能立刻胆大起来。只有平素就有胆气的人,加上力气大、高大壮、伶俐,再加以练习武艺,这是锦上添花,不可多得的人才。”
  (1)所以,基层兵将的首要特性,就是要勇敢,有胆气。
  (2)其次,要练习武艺。戚继光说:“你们既无躲身的法子,又不想学习武艺,不是与性命有仇的人、不是呆子,又是什么?”
  先秦《孙子兵法》说:“兵无选锋,曰北。”

  2、戚继光后来到北方统领十几万(约十六万)大军时,写下了《练兵实纪》,《练兵实纪?严节制》里说:“兵法的节制有二种情况。用数十百人随意野战,势如风雨般快速,来不及由主将赏罚管理,只能由领头的人一语传呼命令,这种情况,没有通常的节制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临阵将领的节制。如果用数万之众,在堂堂原野之间,就要求法明令审,行动和停止都有规则,使得强者不能独自进击,弱者不能独自后退,整个大军静时如山岳般稳固、不可动摇,动时如江河般汹涌、不可阻遏,即使乱了还能回复完整,百战不殆,握定胜算,以组织完整、打不烂的军队击败敌人。所以,离开了节制必不能成强军。”

  3、戚继光在《练兵实纪?储练通论》里说:“哨官以上,弓马技艺,都是次要的,不能放在首要位置,但也必须有一项武艺,然后以此为保障,可以临阵当先。而且在平时教练时,必须知道一项武艺的长短处,才可以教人。能够遵从主将的命令,能忍受下面军士的抱怨,不贪图士卒的钱财,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略识文字,有上进心的,就大致可以担任千人之将了。”

  4、由以上三点可知,基层的军事要求,就是勇敢武艺高,而遵守纪律是基本的军规,都是军事斗争的客观要求,是统一的,两者之间不是矛盾。曾瑞龙在“个人战斗”中说五代到宋的“好勇斗狠”,是与更上层次的矛盾,是一种“战略文化落差”,根本就是军事外行的话。而且他还举些骑兵将领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是将骑兵指挥要求飘忽机动、果断触突、灵活进退的客观规律置之脑后。
(二)、在战术和战役组织上,前文已经大篇幅论述过,防守反击的原则是中国军队的客观理性选择,客观基础是地利、城池、军事优势、正确的战术选择,军事理论的核心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此基础上,做到“势险节短”、“兵贵神速”。
  曾瑞龙在“战略文化”概念中说五代到北宋的战术是“崇尚野战”、战役法是“先发制人、纵深突破”、崇尚“急促战役法”。本人已前文已经证明过,这是对古中国军事思想的曲解,历史事实也不支持他的观点。曾瑞龙根本就没弄懂军事史,举的例子更是自相矛盾,比如:
  1、五代时王晏球的定州之战,并非曾瑞龙以为的“野战取向”(崇尚野战取向反映在近身肉搏)。
  本剑客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一开始就介绍过王晏球这一战,综合《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王晏球的原部署是以城池为基地建立防御,曲阳之战是被逼迫的遭遇战。过程如下:
  战役第一阶段:天成二年,王晏球被封“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带兵戍守满城(今保定西北),在定州东北面。定州王都遣人招诱北方的契丹,契丹主遣秃馁带万骑救援王都。晏球升任“北面行营招讨使”,他得报秃馁兵将要袭来,就留“宣徽南院使”张延朗屯守新乐城(定州西南),自率兵在望都城阻击契丹兵马,防止契丹军与王都军会合。(望都在满城西南,定州东北)
  战役第二阶段:而契丹军从其它道路进入定州,与王都军合流,出其不意地击败南边新乐的张延朗军。张延朗大败,收拢剩下的部队,向新乐西北面的曲阳城进发,以求和王晏球军会合。王都率军乘胜追击。
  战役第三阶段:王晏球率军从望都向西南方的曲阳撤退,行进到曲阳城东北的河边时(长星川),刚刚坐在马扎上,准备指麾军队渡河进入曲阳,而这时,王都和契丹联军就追杀(张延朗)到了。王晏球与左右十余人连发箭射击,才将王都军的前锋击退。这时,双方的后军都到了。王晏球战在高冈上(嘉山),命令诸将都收起弓矢、用格斗兵器,敢于回头看的人,斩。于是,符彦卿以左军从左攻,高行珪以右军从右攻,中军骑士抱着马项持剑冲入敌军。王都和契丹联军于是大败,从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达六十馀里(定州在曲阳东南)。王都与秃馁逃入定州城,不敢再出来。
  战役第四阶段:契丹主又派遣“惕隐” 特哩衮以七千骑增援王都。这时,天下大雨(地形、路况更不利骑兵),于是王晏球出军在唐河击败特哩衮军,追击至满城,斩首二千级,获马千匹。”
  战役第五阶段:随后,王晏球进攻定州,长时间都不强攻。后唐明宗几次派人催促他快点破贼。王晏球认为不可急于攻击。他手下的偏将硃弘昭、张虔钊等人宣布道:“晏球害怕了!我们要执行皇帝的命令,攻城。”于是,他们驱兵进攻,结果,果然战败,死伤三千余人。于是,诸将不敢再说进攻。王晏球于是就让士卒休养恢复,用周围三州的赋税做粮饷,并把自己的俸禄私财都用来买牛肉酒菜,犒劳将士。围城日久,城中的王都军粮尽,于是先放出居民万余人,几次和契丹将秃馁商量突围逃走,但是没能成功。最后,王都的手下马让能献城投降,王都自焚而死。
  (1)从以上记述可以看出,王晏球无论从军事素养到临战指挥,都是持重的将领,并不崇尚“速决战”。曾瑞龙不详查整个战役的经过,轻浮武断地理解其战术战略,是一种“说书先生”的行为。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得清楚:“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馁,既因败以为功,而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
  《旧五代史》也说:“晏珠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
  以上都说明,中国古代兵法,以及举朝君王文臣最终认可佩服的兵家理念,都不是速决,也不好杀,更不是野战,而是“全胜”。

  2、曾瑞龙举的阳城之战的例子,也是错误的。《资治通鉴》记载:
  当时后晋军会集于定州,然后沿石家庄——保定一线向北收复满城、遂城,撤退到虎北口的耶律德光闻讯,率军八万骑反扑。
  后晋军退守泰州。后晋军到泰州(保定市东北马庄)的第三天,契丹军前锋赶到。
  契丹军前锋到的第二天,后晋军退守阳城(今保定市南的清苑县东壁阳城村)。契丹军前锋跟随。
  第二天,契丹大军到达阳城。后晋军与之交战,击败契丹军,追击十余里,契丹逃过白沟而去。
  前次契丹大军到阳城的第三天(即两天后),后晋军结陈向南撤退。契丹军又返回包围后晋军。后晋军诸部合力战斗,边打边走,当天,才走十余里,人马饥乏。
  离开阳城的第二天,后晋军走到白团卫村,埋鹿角建营寨。契丹军布置几重包围圈,又派奇兵绕到寨后断粮道。这天晚上,东北风大起,破屋折树;营中挖井,才挖到水,旁边的土就崩了,士卒取泥水,用布帛包起来绞出水,然后饮用;因为取水慢,人马都比较渴。
  到了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风更大了。契丹主耶律德光坐在奚车中,命令手下道:“晋军都在这里了,应当全部歼灭他们,然后南取大梁!”于是他命令重甲骑兵下马,从营寨的四面拔鹿角进攻,准备步战肉搏进攻晋军,并且顺风纵火扬尘以助涨其声势。
  后晋军军士都愤怒了,大呼道:“都招讨使为什么不用兵,难道要士卒们等死吗!”诸将也都请出战,杜重威说:“等风小一点,再看可不可以。”
  马步都监李守贞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一旦打起来,双方都看不清对面有多少人、主力在哪里,所以用不了计谋,只有力斗者胜,这大风是天助我也。要是等风停了,敌人看清了,我们恐怕就被杀光了。”于是马上叫道:“诸军一起出击杀敌!”又对杜重威说道:“您善于防守,我就用中军决死冲锋罢!”
  马军左厢都排陈使张彦泽召集诸将问计,都说:“北虏得风势,等风向变了再交战比较稳妥。”张彦泽也这么认为。
  诸将退下,马军右厢副排陈使太原人药元福独自留下,对张彦泽说:“现在军中已经很饥渴,如果等风向变了,我们就都被俘虏了。敌人以为我们不能逆风作战,那我们就应该出其不意突然袭击,这就是兵家诡道。”
  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说:“与其束手就擒,还不如以身殉国!”于是和张彦泽、元福及左厢都排陈使皇甫遇,率领精骑兵出营寨西门反击契丹军,其他诸将跟随出击。(注意:东北风下,向西进攻是顺风!)
  契丹军退却数百步。符彦卿等人对李守贞说:“接下来,是带队在营寨边来回扫荡防守?还是一直向前冲锋,以最终获胜为准?”
  李守贞说:“战事进行到这里,怎么可以回马!正应该趁敌人败退,长驱取胜,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
  于是符彦卿等人继续跃马冲锋追击。风更大了,吹起的沙尘,让天地如夜一般。符彦卿等人率领万余骑横冲直撞,杀入契丹军中,杀声震天。契丹军大败而走,如同山崩一样溃败,不复组织。
  这时,李守贞也下令步兵拔出营寨边的鹿角,出去战斗。于是步骑联合冲锋,追击契丹败军二十余里。
  契丹的重甲骑兵由于已经下马,仓皇之中不能重新上马,只有丢弃马匹和盔甲兵器。契丹散卒到了阳城东南的河边,才稍微恢复阵列。
  这时,杜重威说:“贼已破胆,不能让他们重新集结列阵!”于是派精骑冲锋,把契丹军彻底打败。契丹败军都渡河而逃。
  契丹主耶律德光乘坐奚车走十余里,见追兵快追上了,马上抢一头骆驼,骑着逃走。
  诸将请求加急追击。杜重威说道:“和敌人打仗侥幸不死,还贪图那点敌人财物吗?”
  李守贞说:“这两天人马都渴坏了,今天喝了个饱,脚都重,难以继续追击,不如全军而还。”于是后晋军撤退到定州。契丹主到了幽州,败兵才稍稍集中;以战败之罪,杖责酋长各数百人,只有赵延寿被免处罚。
  (1)由《资治通鉴》的详细记载可以知道,自始至终,后晋军都是严格遵循保定——石家庄一线的以城池为基地、以西面太行山脉为依托、以发源于高山的诸水系为畔(保障饮水充足),进行防守反击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防守,加以短促反冲锋。可以看到,其反冲锋的距离,一个是十余里,一个是二十余里,正于本剑客在前面论述的数据相符!最长战斗时间控制在了一天内!

五、总结。
  曾瑞龙既不虚心学习军事技战术和军事科学,又不认真分析古代战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轻浮放荡,借用外国人发明的一点词汇,不懂装懂,先立观点,乱套战例,胡说八道,其《经略幽燕》一书,根本就是浪费纸张,一文不值!
  本剑客早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就说过,宋朝以来的无行文人,因为贪图宋朝笼络他们的高官厚禄,昧着良心,拼命给宋朝文过饰非、吹捧拔高,其行为臭不可闻!
  其实,明朝名将俞大猷的兵法师傅赵本学就评过:“宋朝皇帝和文人编的军阵,有正无奇,指挥系统混乱,只知被动防守,哪能不弱!”
  赵本学是赵宋宗室后裔,即南宋初南下泉州的南外宗太祖赵匡胤系赵子先的直系子孙。他都能秉笔直书,笑死现在这群还给宋朝涂脂抹粉的无耻文人。
  他们吹捧宋朝富裕,其实是苛捐杂税达到高峰。认真研究经济财税史的人都知道,要是明朝有宋朝搜刮百姓的本事、官商垄断,怎么会没钱灭后金?宋朝虚假的几个繁荣都市背后,是像现在环京津贫困带一样的惨状。
  他们说宋朝缺马。可前面我举的战例中写明了,后晋军对八万契丹骑兵(还包括铁鹞子重甲骑兵),也就用万余骑兵冲锋决斗。历史上,北魏尔朱荣七千双马骑兵;唐太宗打天下,亲领也就一千玄甲精骑;后唐起家,七千骑兵,争河洛,不过万余,盛时三万五;后周到赵匡胤时,骑兵使用都少见几万。
  《通典》唐朝李靖兵法,二万大军,马军四千,比例才五分之一,其数理即中央机动兵团。由此,十万步骑,骑兵才需要二万。即使高配,马三步七,足以保家卫国。宋朝凑不出吗?糊弄鬼呢!
  文人喊着汉唐马多,可人家是远征漠北、中亚,你一个宋朝,防守反击、保卫中原的疆土,还喊马匹不足?
  无能就是无能。从宋朝到今天,他们只会找借口!

  注解1:
  《汉书》记载西汉法家晁错《言兵事书》:
  “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北宋初刑部尚书、幽州人宋琪在宋太宗雍熙三年第二次北伐时上书说:
  “每契丹南侵,其眾不啻十萬。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未逢大敵,不乘戰馬,俟近王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馬蹄有餘力也。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中原所長,秋夏霖霪,天時也;山林河津,地利也;槍突劍弩,兵勝也;財豐士眾,力彊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兵器及兵种配合,先秦《司马法》:
  “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注解2:
  《孙子兵法?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解3:
  西汉晁错《言兵事书》:“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楯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草木蒙茏,枝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楯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

  注解4:
  《通典?兵典?李靖兵法》:“若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令驻队人收。其弓拏手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其马军、跳荡、奇兵亦不得 辄动。若步兵被贼蹙回,其跳荡、奇兵、马军即迎前腾击,步兵即须却回,整顿援前。若跳荡 及奇兵、马军被贼排退,战锋等队即须齐进奋击。其贼却退,奇兵及马军亦不得远趁,审知贼 惊怖散乱,然可乘马追趁。其驻队不得辄动。……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如其共贼相持守捉城邑,其弩手等,即依弩式,看旗发用。”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节选:
  1、《汉书》载李陵阵:
  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2、东汉段颎阵
  《后汉书?皇甫张段》:“建宁元年春,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虏兵盛,颎觽恐。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泪怒兵将曰:“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觽皆应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觽大溃,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3、《三国志》载鞠义阵:
  英雄记曰:公孙瓚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绍自往征瓚,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瓚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
  以上三阵都有一个战法特点:
  火力齐射打击,紧接着“主动”近战冲击。齐射的距离往往拖到很近,即“数十步”,要求的效果是挫伤敌人锐气、打乱敌方前锋阵型。近战的发起要紧接齐射的结束,要求要猛,能充分利用齐射的效果。
  从以上三阵时间上说,一个是西汉武帝时,两个是东汉末年,且鞠义很可能曾是段颎等平羌将领的手下(前后相差三十余年),所以,军事上的传承性显而易见。
  从三阵的兵种搭配说,李陵阵是纯步兵,有车营;段颎阵有轻骑兵(中国意义的轻骑兵仅指重量,仍可突击);鞠义阵是纯步兵的“先登”部队,后面还有步兵主力,但骑兵远不如公孙瓒多是肯定的。
  从地形上看:李陵阵是在山谷中;段颎阵在宁夏固原,是丘陵河谷地带,但当时可能平坦一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鞠义阵就是在河北平原了,即使界桥南二十里有丘陵,但看公孙瓒与袁绍两方布置的兵力都有几万人,公孙瓒还有上万骑兵,战场容量不会小。
  到了唐朝,杜佑《通典》里保存的李靖兵法仍有这一战术的表现,最显眼的,就是弩手在二十(弓)步(约30米)弃弩,用陌刀棒与战锋队向前奋击。
  并且,李靖还强调弩手弃下的弩由后面的“驻队”人收。通过以上的总结,很容易得出原因:抓紧时间反冲锋。
  战场上的战机是稍纵即逝的,尤其是在古代远程兵器有效射程近的情况下,火力齐射打击造成敌人集团进攻队形的混乱时间,往往也就是几秒钟而已。所以一旦创造了机会,还要抓紧机会。
  如戚继光所说:
  《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实战篇》“申战彀。凡列阵,须一息而定,列时勿使敌见为妙。敌不知,则用暗令列阵;敌知,则用明令列阵。列毕,火器在先,抬阵而前。或寇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令齐发,只有一次。次看起火,各射火箭、弓箭,且行且射。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须是飞走,勿乱队伍,蜂丛蚁附,如山崩,如墙堵,不可毫发迟疑,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火烟之势,飞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彼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

  注解5:
  唐朝杜佑《通典?李靖兵法》:若其贼退,步趁不得过三十步,亦不得即乘马趁。审知贼退,撩乱惊怖,然可骑马逐北,仍与诸队齐进。其折冲、果毅,当斗之时,虽蹔下马,贼徒败退以后,即任骑马检校腾逐。
  明朝戚继光《练兵实纪?操车骑》:“任是如何厮杀,步兵不可去车三十步之外。车内喷筒火箭,此时俱出车,惊烧其马。俟贼败退,举变令炮一声,马阵高招急点,即点鼓,马兵由步兵队空内出前追贼。如操马兵战法,收回同。其车、马、步下杀手,照单操号令收回。”

前言:二月,我为了安抚网友,就把还在秘密写作的《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发了几章,并同发“上班族”等论坛。新科动漫的“经略幽燕我童贯”说我发的是水贴,要移到灌水区。后来,我又看到在另一个帖子里,他笑一网友智商、看不懂曾瑞龙的《经略幽燕》。我想,那是个什么玩意?于是找来一看,不禁笑掉大牙:这种说书先生的口水,也能叫研究?于是,写下此文,并为本兵家剑客的《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系列做一个总结。
  你要歼灭战,我就给你歼灭战。
一、研究事物,特别是对庞大的、多要素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基础开始,由微观到宏观,掌握清晰的资料,然后才能从宏观到微观。不能从一开始就从宏观入手,甚至搬一些自己都不懂的名词概念来装点门面。
  对军事技战术乃至军事系统科学掌握的粗疏,必然导致对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茫然无知,直接导致了曾瑞龙对军国大事(以军事斗争为基础之一)理解的轻浮。也就是说,他的理论是空中楼阁,没有专业基础,只是扯淡。
  比如,他在一个论点“崇尚野战取向反映在在兵器的选择上”时,就概略介绍战例,然后总结说:一、宋人的强弩似乎是对付辽军骑兵的有效武器。二、另外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看出五代和宋初的军队对近身肉搏的战技也是非常重视的。
  表面上看,这种总结无大错误,但是,它非常粗疏,是破碎的、非系统的、没有深入研究军事斗争核心规律的看法,没有实用价值,一堆废话而已。本兵家剑客早已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一、二、三、四(上)”中系统总结过,这就是古代兵家和知兵者在进行敌我基本军备特点比较后,发展出来的“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战术,其中涉及战场空间、距离、时间、有效射程、杀伤力、对战机的把握、战术配合、冲锋的有效性、对敌战斗组织系统的着重打击、合适的追击距离诸要素。对以上战术配合使用得精妙的情况,用现代军事术语来说就是“有效射程内、火力齐射饱和攻击、继而迅猛反冲锋”。
  正因为曾瑞龙根本就是军事外行,他才反复说“五代和宋初军队有崇尚野战的取向”。其实,归根究底,不是那个时代的军队崇尚什么的问题,而是军事斗争的客观要求决定了五代和宋初良将们的选择(后来大名鼎鼎的岳飞也是如此)——这是从几十年实战的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经验,也与自古兵家的理论和实践相契合,不是曾瑞龙这种“说书先生”式的二道贩子可比。
  更可笑的是,曾瑞龙硬生生编出了“内政导向和野战取向的战略文化的关系”这一命题,把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军事科学、军国大事,说成了“战略文化”这种包装着文艺范的屁话。

  二、以“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战术为核心的防守反击,是中原军队摆脱单纯守城、打击北亚骑兵有生力量的正确方法,是在遵循军事客观规律下积极主动的战术组合,可以将北亚骑兵对中原地区的破坏降低(相对单纯守城而言),避免落入越战越贫困的境地。这种战法,属于有限使用武力的军事策略,即《孙子兵法》所谓“势险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常人只注意到“节短”和“兵贵神速”,以为是单纯的速战法,没注意到《孙子兵法》是推崇“全胜”的,“节短”之前还有“扩弩”这个长期蓄力的过程。

  (一)、对中原军队与北亚骑兵的长短比较。(之所以用北亚而不用草原这个词,因为北方不止草原,故而北方骑兵集团的来源有游牧和渔猎两大类)
  1、北亚骑兵的基本长处:(古代资料参见注解1)
  (1)北亚集团的马匹在自然条件的锤炼中长大,其体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2)北亚骑兵骑射功夫强,且适应复杂地形。
  (3)北亚骑兵常年经历风餐露宿,比中原人忍饥耐渴。

  2、中原军队的基本长处:(古代资料参见注解1)
  (1)在平原上,中原的轻车兵(汉代开始逐渐退出历史)和突骑兵(五代到宋时仍很强盛),对骑射骑兵进行果断的冲锋,则可以冲乱其组织。(即反冲锋战术)
  (2)在长戟兵保护下的强弩兵,无论射击的命中率和射程,都超过北亚骑兵的弓射。(火力齐射)
  (3)坚固的盔甲、犀利的兵器、兵种的配合、机动弩兵的威力、战斗团队的组织,都不是北亚骑兵能比的。(提到弩)
  (4)精锐强力步兵的弩射,既准又狠,北亚骑兵的皮甲木盾不能抵挡。(提到强弩)
  (5)如果北亚骑兵下马进行步战,则短兵相接、近身肉搏,都不是中原军队的对手。(步战武技)
  3、北宋初幽州人宋琪也上书分析过,说明当时契丹(辽)军仍是游牧游击习气严重,中原军队的枪突剑弩仍是兵种优势。(详情参见注解1)“枪突剑”不仅指步兵,也指骑兵,著名的铁枪“王彦章”、宋太祖赵匡胤等人就是代表,战例有王晏球、李守贞等五代到宋对契丹的战例,参见文章末尾。
  4、即使宋粉强调重骑兵,但甲骑具装的重骑兵南北朝时就兴盛过,刘裕等人的北伐就不止一次击败过。而且从军事资源的角度讲,游牧民族加强重骑兵,是把战争资源的比拼,从马匹向金属冶炼能力、肉搏能力、伤亡承受力倾斜,这是在向中原民族的优势比拼。所以南宋吴玠、吴璘兄弟就讨论说,其实在重甲、弓矢方面,我们比金军强。

  (二)中原军队应以有利地形为依托,以城池为基地,采取防守反击来打击北亚骑兵的有生力量,努力把战争损失降低。

  1、为什么要依托有利地形?
  军事斗争是在客观世界里进行的,诸兵种、诸战争要素也受客观世界限制,在立体作战不发达的古代,尤其依赖有利地形。不仅如此,为军事斗争提供战争资源的各种活动,也是依靠地利完成的,无良田则粮食恐不足,道路崎岖则后勤运输困难,等等。(古代资料参见注解2)

  2、依山傍水是对中原军队有利的地形。
  前面(一)里面已经提到,中原军队有五个基本长处,其中,步兵的远程火力打击、近战集团有组织肉搏,都是长处。从兵源上说,中原步兵资源最丰富,车骑居次,所以对步兵有利的地形是首要考虑。而步兵利于山地、丘陵、水网地带,即地形不利于骑兵、车兵活动的地区。(古代资料参见注解3)
  所以,先秦兵书《六韬?犬韬》说:“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强火力轮射,坚固步兵阵迅猛肉搏)
  依山傍水地形的另一个有利之处是,它限制了骑兵集团的机动,可以保护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的侧翼和后方(背靠城墙也能保护后方),使中原军队能集中力量应对敌人骑兵。《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专而敌分”,正是这个意思。
  (1)因此,就中国燕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形来说,以西面太行山脉为依托、以发源于高原的诸多水系为畔的北京、保定、望都、定州、新乐、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一线,是防守反击条件最优的地区。(有军事地图的用,没有的,用google地图查看)
  在失去幽州(以北京为核心)的情况下,易州、保定——石家庄一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这是从北京小平原进入河北大平原的口子,宽度最小;二、保定正东面尽头就是天津东面的渤海湾,其南面就是黄河入海口(北宋时北流口),入海口南面就是沧州,属于不利骑兵的海边盐碱泽区;三、保定——石家庄一线西面的太行山脉向西内缩,有曲阳、行唐、灵寿等县可以聚兵、练兵、屯粮;四、太行山西面的山西太原等地,可以给该地提供后方支援。
  保定——石家庄一线,在唐、五代和北宋被称为“镇、定”,“定”就是定州为核心,“镇”是以石家庄北的正定为核心。所以,当时这两个军镇是抗击北亚骑兵集团的重中之重,能力强的王朝,在此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要在黄河边重兵堵击北亚骑兵集团;能力最差的,就会被敌方打过黄河、入侵到河南。
  这种军事战略的表现,就是中原军队以有利地形为依托,以城池为基地,采取防守反击来打击北亚骑兵的有生力量,努力把战争损失降低。而由于河北平原中部一线地势平坦、很利于骑兵,所以黄河北岸的澶州一线,是中原军队防御北亚骑兵集团从中路侵入河南的最后防线。这也是后晋出帝石重贵到宋真宗时期一贯的军事战略部署。这种部署,在东汉对乌桓鲜卑时和南北朝时期就出现过雏形。
  故而,五代到北宋时,这一线是一些著名战役发生的地方,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和中原军队能采取的正确战术所决定的,是客观的,其它的,都不是重点。曾瑞龙在“前沿防御”、“弹性防御”、“纵深防御”上扯了半天,都是废话。其“五代末至宋初,防御形式改变”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中原军队的核心战法一直都没变。也许,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借用的这三个名词——来源于美国人爱德华?勒特韦克写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书。

  3、在有利地形上进行的防守反击,是打击北亚骑兵集团的有效手段
  (1)为什么要防守反击?为什么不完全死守城池和堡垒?
  利用步兵在坚固的城池和堡垒中进行防守,用强弩等武器打击不能冲上城墙的骑兵,固然是自保的手段。但是,这等于是把战场、乃至整个地区的控制权交给了敌方。
  这样一来,北亚骑兵集团可以肆意蹂躏城池周围的乡村,掠夺物资和人口、破坏生产,掏空防守方的战争资源。这与“农村包围城市”异曲同工。
  所以,如果中原军队不进行有力的防守反击,会落入坐以待毙的境地。

  (2)火力齐射和短促反冲锋,是防守反击的核心战术。
  前面提到过,中原军队的步兵集团有远射优势、近战肉搏优势,中原轻车、突骑兵在平原上对游击骑兵有冲锋肉搏优势。那么,一个自然的想法产生了:能不能把以上两种优势综合起来?
  答案是肯定的。本剑客早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系列中系统阐述了这种战术组合,并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里列举了历史战例和古代兵家理论。(详情参见注解4.)
  这种战术组合,做得好的情况就是“有效射程内、火力齐射饱和攻击、继而迅猛反冲锋”。 《孙子兵法》说: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有人怀疑步兵短促反冲锋是否能捕捉到敌方骑兵,其实从战场动态发展就可以看到:首先,敌方骑兵朝向我方步兵冲锋;二、我方弓弩兵利用射程优势打击敌方骑兵,如果敌骑就此败退,自然用不着反冲锋了;三,敌骑不退,继续朝我方推进,开始骑射,我方继续用弓弩猛烈还击,如果这时敌骑败退,也用不着反冲锋;四、敌骑继续朝我方运动,距离拉近到50米甚至30米内时,我方步兵迅速发动反冲锋,长矛大戟如墙而进,这是一个“相向运动”,双方运动速度叠加,只需5秒甚至更短时间就会相遇;五、敌骑停马并想回跑,想要脱离接触,但马也需要时间停速转向,这个过程不是1、2秒就可以完成的;六、敌骑在先前遭受我方弓弩杀伤,队型会被破坏、战斗组织有损伤、人马有伤亡,这都是制约其下一步动作的因素;七、所以只要步兵在充分准备下,勇敢地在近距离发动猛烈反冲锋,就可以打垮敌方骑兵的攻势,并咬住敌骑。
  至于骑兵反冲锋,就更容易。

  (3)中原军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己方熟知地形、拥有民心的优势,通过设伏、截击等手段打击北亚骑兵集团。使用的兵种,既可以是骑兵,也可以步兵,也可以步骑结合。总之,要以具体情况而定,选择良将精兵,并给予良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权力。
  《孙子兵法?始计篇》说:“兵者,诡道也。”

  4、防守反击的出击距离,下限是有利的后方屏蔽(比如城墙)外五十米,上限是骑兵一次突击能达到的极限。这是短促反冲锋,是一种有限使用武力的战术。
  防守反击既然要做到“势险节短”,出击距离一定要控制,以避免己方的攻势变成“强弩之末”。
  另一方面,从敌方来分析,北亚骑兵有机动优势,在地利和战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绕行到中原军队突出部的侧翼和背后进行打击。
  所以,中原军队的反击,必须时刻考虑背后和侧翼的安全。在战斗的开始,由于背靠城墙或大山等屏障,背后无忧;侧翼有山有水,也安全;当反击开始以后,突出部的侧翼和后方逐渐暴露,且越来越大,有被敌方利用的可能。所以,出击距离必然有客观限制。
  (1)一般情况下,步兵反冲锋距离的限制是五十米。
  五十米这个距离,是历代兵家总结的经验,对这个数字的论证,涉及到步兵的速度、阵法的排布和应变手段、后方弓弩兵的火力支援诸要素。本剑客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里,从对二线部队和预备队布置的分析入手,在阵法排布和应变上,论证了这个数字的有效性,参考的军队和阵法来自于明朝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使用兵力为三千人,数据为“三十步”。
  实际上,早在唐朝的李靖也提出了这个数字“三十步”(详情参见注解5)。中国古代度量衡,单跨为跬,双跨为步;唐朝一步相当于今天的1.5米略少,明朝一步相当于1.6米略强;所以,两朝的“三十步”都在五十米左右。

  (2)防守反击的最大出击距离,由骑兵的突击能力决定。
  中原军队虽然常常骑兵比例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骑兵,而骑兵的战场速度通常超过步兵。所以,在适当的战场、适当的时机,发动骑兵突击,是比步兵反冲锋更为有力的反击手段。
  中原骑兵的突袭能力,汉唐大规模远征,数千里的不少见,但这属于长时间进攻,不适用防守反击这种短时间出击的情况。考虑到马匹的耐力和恢复的需要,短促突击的时间通常应以一昼夜为上限。东汉末年,曹操追击刘备,一昼夜奔袭三百里(汉朝一里为415.8米);唐初柏壁之战,李世民追击宋金刚,一昼夜两百余里(唐朝一里540米略少);明朝将领出塞“捣巢”,多是两三百里;明朝戚继光在《练兵实纪?车、步、骑营阵解》里说,蒙古骑兵骑肥壮马,一天一百五十余里。所以考虑回来的路程,对半分,防守反击中骑兵的突击距离以30公里为一般值,60公里接近极限。大于这个数字,属于特例,需要将领认真考虑,如果敌军组织、指挥系统被彻底打垮,就可以继续追击。

  5、由以上数据综合推导,中原军队建立有利城池的位置,应在离山区水畔30公里上下,具体数值要根据具体地形和后勤供应状况来确定。如按正方形计算,其有效控制范围为(X+Δx)^2;X为正方形城池边长;Δx为出击距离,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变量。如果按圆形等图形算,根据几何学类推。

  三、中原军队在西靠太行山脉、东向华北平原的北京——鹤壁一线的城池上进行防守反击,是稳定华北地区的必然选择。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中原军队的优势、中原军队所能采取的正确的战术所决定的。它是一种立足于依托山水地理、城池和有效控制领土的积极防御战,是服从于客观条件下的主观积极的选择。它的特点,军事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观意识是第二位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以城池为中心的人口和资源,策略是有限使用武力的短促出击,不能归于平原野战,更谈不上崇尚野战取向。
  关于以上一点,本剑客已经在“依山傍水是对中原军队有利的地形”一节中做了详细说明。曾瑞龙在《经略幽燕?绪论》中开口就乱说,在说宋军的野战取向、力争平原时,竟然紧接着举了“满城之战”的例子。
  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满城位于今保定市西北,其西边紧邻太行山脉,最近的山丘离满城不到2公里。在这种地方打仗,也能叫“力争平原”?在保定——石家庄一线进行传统的、符合军事客观规律的依托城池和有利地形的防守反击,并非野外随意机动,也能延伸出“野战取向”问题?曾瑞龙只有一点说对了,是宋军“积极”。但这种积极,是立足于军事客观规律的。
  (一)、由于是防守反击,中原军队的战役组织其实有很大的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这是也是由军事客观要求决定的。这种战役的组织,本身不存在所谓的“高组织风险”,更不能以此为宋朝猜疑压制武将的政策做辩护。
  在前面,本剑客已经就防守反击的空间和时间的数值进行了论述。出击的距离为Δx,通常情况下,50米<Δx<60公里。骑兵突击的时间以一昼夜内为通常值,大于此数,则将领要谨慎认真考虑。
  曾瑞龙对这种防守反击原则,将它和其他军事突袭行动一概归为“急促的战役法”,根本就是不懂装懂。曾瑞龙还将此作为五代至北宋军队的经验习惯来理解,曲解到“文化”概念,使人不禁大笑。中国兵家思想、理论、实践,都是立足于客观世界、服从军事斗争客观规律的,以军政合力为最高原则,统摄军事、政治、经济诸要素,是严格遵守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学科,不是一枕黄粱的文人文化。

  (二)、曾瑞龙在论述宋军的“高组织风险”上,举例就很多错误。比如:
  1、君子馆中李继隆的脱逃,从部队分派上来说,刘廷让只是把李继隆定为后军(即预备队)、没有让他乱动,如果这种安排在客观上也能有“高组织风险”的话,那有哪种军事部署没有“高组织风险”?其实问题的核心就是宋太宗在军权问题上的猜忌,导致前线宋军指挥权的难于统一,从而违反军事斗争“斗众如斗寡,我专敌分”的客观要求。而李继隆又是皇亲国戚身份,自恃有点军事韬略,才会战前不和刘廷让认真讨论,战时一见不妙拔腿就溜。
  其实,李继隆在军事素养上,是一个中规中距的将领,对中原军队的防守反击原则掌握得很好,这从他前后的战史可以看出(如满城、唐河等典型的依托有利地形的防守反击)。但是,这不能掩盖他自恃皇亲、独断专行、“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作风。
  2、陈家谷口之战,王侁、潘美等人不按照与杨业的约定,致使杨业回撤时孤立无援,是典型将领间不和猜忌造成的失败。这种战斗组织,根本就谈不上复杂,甚至谈不上战役,兵力分为两部分,杨业率领一部分兵力与敌周旋,潘美、王侁设伏等候;时间跨度也仅是一个白昼;这种战斗都组织不好的话,宋军根本就不用战斗了,直接等辽军把城池周围抢光了事,然后举国投降。
  3、曾瑞龙还举了曹彬的例子,这就更反映出他无具体分析、为观点找论据的毛病。同样是曹彬这个人,同样是十万大军,在赵匡胤赐剑给予专杀军权的保证下,曹彬顺利平灭南唐;到了赵光义命将北伐时,曹彬就压不住诸将的议论,进退失据,最后在岐沟关大败。要么,两个战例都有“高组织风险”,征南唐只是侥幸胜利。要么,问题的核心根本就不是什么战役组织的高风险。
  其实,曹彬此人,军事素养不高于郭进、王全斌、潘美、田重进等人。宋太祖赵匡胤用他,是看他行事谨小慎微、不犯上的特性,符合自己防范大将兵变的需要。宋太祖平南唐,计划完备、军事准备充足,只要曹彬能率领诸将按计划行事,就能征服虚弱的南唐。所以,宋太祖赐剑给曹彬,给他专杀的权力,建立军事威信。
  宋太宗就不然,他本身也是不明不白上位,猜忌更重,在设置监军上就可以看出:名将郭进死得蹊跷,监军田钦祚敢于欺凌他就是一件怪事。陈家谷口之战,监军王侁起的破坏作用也很明显。曹彬北伐,其本人才略并不出众,宋太宗也没有给他统驭十万大军的专断之权,更在后方千里之外不断发命令指挥前方军队,造成曹彬的军事决策受到多方干扰,陷入混乱。而这,不是战役组织风险问题,是选将和军事指挥系统的问题。
  《孙子兵法》说:“斗众如斗寡”。
  《通典?李靖兵法》说:“凡将,须使兵士简静,处分有序,将百万之众,如领一人。”
  宋太宗在选将、军事指挥体系和战略决策上的责任,是脱不掉的。

  (三)、后周至宋,争取夺回幽云十六州的行为,是遵从中原军队防守反击原则(既是战术、也是战略)下的理性选择。不如此,中原王朝就无法和北亚集团保持军事均衡,就始终处于不利的军事战略地理状况。这是由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空谈什么战略文化、外交、强权政治思维等等,都是离题万里。
  前文已经论述过,中原军队在西靠太行山脉、东向俯瞰华北平原的北京——鹤壁一线城池上进行防守反击,是稳定华北地区的必然选择。这是由军事战略地理、中原军队的优势、中原军队所能采取的正确的战术所决定的。
  所以,立足于客观实际,后周和北宋就必须收复幽州在内的以燕山、太行山为依托的众多战略要点,以此首先在军事斗争的基础上,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高度提炼的这些原则,小到战技、战术,大到战略、国策,都是适用的。脱离这种立足客观实际的思考,妄想和辽之类的北方集团保持长期和平,不是变成幻想狂,就是精神病。
  难道要把中原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尊严、幸福,寄托在毫无军事基础的和议上?寄托于北亚集团的人性?那女真从受辽压迫、到反抗辽、再到侵略宋的过程中,辽的人性、女真的人性,又是什么样?

  四、曾瑞龙的“战略文化”提法错误百出。
  (一)从个人战斗到军队组织,再到战役组织,最后到国家战略,是立足于各自客观层面的行为,受到不同的客观要求。个人要勇敢善斗,是战场斗争第一线的要求;组织要纪律严明,指挥要如臂使指、兵贵神速,是军事组织和指挥的要求;国家战略要慎重选择,是力求国家长盛不衰的要求。
  曾瑞龙在《内政导向与野战取向?结论》中列了一个表,按战役层次和武力强度为两个坐标轴,从大战略说到个人战斗,提出层次越低、武力强度越高(好勇斗狠),是一种“战略文化落差”,怀疑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其实,这都是军事斗争乃至国家间竞争的客观需要。明朝名将戚继光是一位从团级军官成长为十几万大军主帅的将领,他的履历完整,其兵书著述丰富,可以为世人提供军事斗争从小到大的客观规律。
  戚继光在最早的《纪效新书?十八卷本》里说过:“按照我这个职位,本是一参将等级,所以我所思考的,不超出训练指挥三千兵马的兵法范围;宁肯言语粗鄙不完美,也要求得实在的效果;不敢粉饰语言写繁琐的文章,做些表面的虚文。”
  1、戚继光在首先选兵时,就提到:“义乌人的本性介于机诈和勇锐之间,尤其有血气之勇。虽然冲锋时比处州人胆小一些,但能够连续作战,同一场战斗中还能奋勇反扑。(故而戚继光选择了招募义务人练兵)绍兴人就难训练,心思伶俐,见敌就走,敌人撤退就追,敌人返回又退,反正就是不短兵肉搏,只愿意干守城、扎营的劳动活。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但是,武艺高只能给本身就有胆气的人增加胆量,不是说懦弱胆小的人只要练好一种武艺就能立刻胆大起来。只有平素就有胆气的人,加上力气大、高大壮、伶俐,再加以练习武艺,这是锦上添花,不可多得的人才。”
  (1)所以,基层兵将的首要特性,就是要勇敢,有胆气。
  (2)其次,要练习武艺。戚继光说:“你们既无躲身的法子,又不想学习武艺,不是与性命有仇的人、不是呆子,又是什么?”
  先秦《孙子兵法》说:“兵无选锋,曰北。”

  2、戚继光后来到北方统领十几万(约十六万)大军时,写下了《练兵实纪》,《练兵实纪?严节制》里说:“兵法的节制有二种情况。用数十百人随意野战,势如风雨般快速,来不及由主将赏罚管理,只能由领头的人一语传呼命令,这种情况,没有通常的节制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临阵将领的节制。如果用数万之众,在堂堂原野之间,就要求法明令审,行动和停止都有规则,使得强者不能独自进击,弱者不能独自后退,整个大军静时如山岳般稳固、不可动摇,动时如江河般汹涌、不可阻遏,即使乱了还能回复完整,百战不殆,握定胜算,以组织完整、打不烂的军队击败敌人。所以,离开了节制必不能成强军。”

  3、戚继光在《练兵实纪?储练通论》里说:“哨官以上,弓马技艺,都是次要的,不能放在首要位置,但也必须有一项武艺,然后以此为保障,可以临阵当先。而且在平时教练时,必须知道一项武艺的长短处,才可以教人。能够遵从主将的命令,能忍受下面军士的抱怨,不贪图士卒的钱财,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略识文字,有上进心的,就大致可以担任千人之将了。”

  4、由以上三点可知,基层的军事要求,就是勇敢武艺高,而遵守纪律是基本的军规,都是军事斗争的客观要求,是统一的,两者之间不是矛盾。曾瑞龙在“个人战斗”中说五代到宋的“好勇斗狠”,是与更上层次的矛盾,是一种“战略文化落差”,根本就是军事外行的话。而且他还举些骑兵将领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是将骑兵指挥要求飘忽机动、果断触突、灵活进退的客观规律置之脑后。
(二)、在战术和战役组织上,前文已经大篇幅论述过,防守反击的原则是中国军队的客观理性选择,客观基础是地利、城池、军事优势、正确的战术选择,军事理论的核心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此基础上,做到“势险节短”、“兵贵神速”。
  曾瑞龙在“战略文化”概念中说五代到北宋的战术是“崇尚野战”、战役法是“先发制人、纵深突破”、崇尚“急促战役法”。本人已前文已经证明过,这是对古中国军事思想的曲解,历史事实也不支持他的观点。曾瑞龙根本就没弄懂军事史,举的例子更是自相矛盾,比如:
  1、五代时王晏球的定州之战,并非曾瑞龙以为的“野战取向”(崇尚野战取向反映在近身肉搏)。
  本剑客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一开始就介绍过王晏球这一战,综合《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王晏球的原部署是以城池为基地建立防御,曲阳之战是被逼迫的遭遇战。过程如下:
  战役第一阶段:天成二年,王晏球被封“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带兵戍守满城(今保定西北),在定州东北面。定州王都遣人招诱北方的契丹,契丹主遣秃馁带万骑救援王都。晏球升任“北面行营招讨使”,他得报秃馁兵将要袭来,就留“宣徽南院使”张延朗屯守新乐城(定州西南),自率兵在望都城阻击契丹兵马,防止契丹军与王都军会合。(望都在满城西南,定州东北)
  战役第二阶段:而契丹军从其它道路进入定州,与王都军合流,出其不意地击败南边新乐的张延朗军。张延朗大败,收拢剩下的部队,向新乐西北面的曲阳城进发,以求和王晏球军会合。王都率军乘胜追击。
  战役第三阶段:王晏球率军从望都向西南方的曲阳撤退,行进到曲阳城东北的河边时(长星川),刚刚坐在马扎上,准备指麾军队渡河进入曲阳,而这时,王都和契丹联军就追杀(张延朗)到了。王晏球与左右十余人连发箭射击,才将王都军的前锋击退。这时,双方的后军都到了。王晏球战在高冈上(嘉山),命令诸将都收起弓矢、用格斗兵器,敢于回头看的人,斩。于是,符彦卿以左军从左攻,高行珪以右军从右攻,中军骑士抱着马项持剑冲入敌军。王都和契丹联军于是大败,从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达六十馀里(定州在曲阳东南)。王都与秃馁逃入定州城,不敢再出来。
  战役第四阶段:契丹主又派遣“惕隐” 特哩衮以七千骑增援王都。这时,天下大雨(地形、路况更不利骑兵),于是王晏球出军在唐河击败特哩衮军,追击至满城,斩首二千级,获马千匹。”
  战役第五阶段:随后,王晏球进攻定州,长时间都不强攻。后唐明宗几次派人催促他快点破贼。王晏球认为不可急于攻击。他手下的偏将硃弘昭、张虔钊等人宣布道:“晏球害怕了!我们要执行皇帝的命令,攻城。”于是,他们驱兵进攻,结果,果然战败,死伤三千余人。于是,诸将不敢再说进攻。王晏球于是就让士卒休养恢复,用周围三州的赋税做粮饷,并把自己的俸禄私财都用来买牛肉酒菜,犒劳将士。围城日久,城中的王都军粮尽,于是先放出居民万余人,几次和契丹将秃馁商量突围逃走,但是没能成功。最后,王都的手下马让能献城投降,王都自焚而死。
  (1)从以上记述可以看出,王晏球无论从军事素养到临战指挥,都是持重的将领,并不崇尚“速决战”。曾瑞龙不详查整个战役的经过,轻浮武断地理解其战术战略,是一种“说书先生”的行为。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得清楚:“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馁,既因败以为功,而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
  《旧五代史》也说:“晏珠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
  以上都说明,中国古代兵法,以及举朝君王文臣最终认可佩服的兵家理念,都不是速决,也不好杀,更不是野战,而是“全胜”。

  2、曾瑞龙举的阳城之战的例子,也是错误的。《资治通鉴》记载:
  当时后晋军会集于定州,然后沿石家庄——保定一线向北收复满城、遂城,撤退到虎北口的耶律德光闻讯,率军八万骑反扑。
  后晋军退守泰州。后晋军到泰州(保定市东北马庄)的第三天,契丹军前锋赶到。
  契丹军前锋到的第二天,后晋军退守阳城(今保定市南的清苑县东壁阳城村)。契丹军前锋跟随。
  第二天,契丹大军到达阳城。后晋军与之交战,击败契丹军,追击十余里,契丹逃过白沟而去。
  前次契丹大军到阳城的第三天(即两天后),后晋军结陈向南撤退。契丹军又返回包围后晋军。后晋军诸部合力战斗,边打边走,当天,才走十余里,人马饥乏。
  离开阳城的第二天,后晋军走到白团卫村,埋鹿角建营寨。契丹军布置几重包围圈,又派奇兵绕到寨后断粮道。这天晚上,东北风大起,破屋折树;营中挖井,才挖到水,旁边的土就崩了,士卒取泥水,用布帛包起来绞出水,然后饮用;因为取水慢,人马都比较渴。
  到了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风更大了。契丹主耶律德光坐在奚车中,命令手下道:“晋军都在这里了,应当全部歼灭他们,然后南取大梁!”于是他命令重甲骑兵下马,从营寨的四面拔鹿角进攻,准备步战肉搏进攻晋军,并且顺风纵火扬尘以助涨其声势。
  后晋军军士都愤怒了,大呼道:“都招讨使为什么不用兵,难道要士卒们等死吗!”诸将也都请出战,杜重威说:“等风小一点,再看可不可以。”
  马步都监李守贞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一旦打起来,双方都看不清对面有多少人、主力在哪里,所以用不了计谋,只有力斗者胜,这大风是天助我也。要是等风停了,敌人看清了,我们恐怕就被杀光了。”于是马上叫道:“诸军一起出击杀敌!”又对杜重威说道:“您善于防守,我就用中军决死冲锋罢!”
  马军左厢都排陈使张彦泽召集诸将问计,都说:“北虏得风势,等风向变了再交战比较稳妥。”张彦泽也这么认为。
  诸将退下,马军右厢副排陈使太原人药元福独自留下,对张彦泽说:“现在军中已经很饥渴,如果等风向变了,我们就都被俘虏了。敌人以为我们不能逆风作战,那我们就应该出其不意突然袭击,这就是兵家诡道。”
  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说:“与其束手就擒,还不如以身殉国!”于是和张彦泽、元福及左厢都排陈使皇甫遇,率领精骑兵出营寨西门反击契丹军,其他诸将跟随出击。(注意:东北风下,向西进攻是顺风!)
  契丹军退却数百步。符彦卿等人对李守贞说:“接下来,是带队在营寨边来回扫荡防守?还是一直向前冲锋,以最终获胜为准?”
  李守贞说:“战事进行到这里,怎么可以回马!正应该趁敌人败退,长驱取胜,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
  于是符彦卿等人继续跃马冲锋追击。风更大了,吹起的沙尘,让天地如夜一般。符彦卿等人率领万余骑横冲直撞,杀入契丹军中,杀声震天。契丹军大败而走,如同山崩一样溃败,不复组织。
  这时,李守贞也下令步兵拔出营寨边的鹿角,出去战斗。于是步骑联合冲锋,追击契丹败军二十余里。
  契丹的重甲骑兵由于已经下马,仓皇之中不能重新上马,只有丢弃马匹和盔甲兵器。契丹散卒到了阳城东南的河边,才稍微恢复阵列。
  这时,杜重威说:“贼已破胆,不能让他们重新集结列阵!”于是派精骑冲锋,把契丹军彻底打败。契丹败军都渡河而逃。
  契丹主耶律德光乘坐奚车走十余里,见追兵快追上了,马上抢一头骆驼,骑着逃走。
  诸将请求加急追击。杜重威说道:“和敌人打仗侥幸不死,还贪图那点敌人财物吗?”
  李守贞说:“这两天人马都渴坏了,今天喝了个饱,脚都重,难以继续追击,不如全军而还。”于是后晋军撤退到定州。契丹主到了幽州,败兵才稍稍集中;以战败之罪,杖责酋长各数百人,只有赵延寿被免处罚。
  (1)由《资治通鉴》的详细记载可以知道,自始至终,后晋军都是严格遵循保定——石家庄一线的以城池为基地、以西面太行山脉为依托、以发源于高山的诸水系为畔(保障饮水充足),进行防守反击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防守,加以短促反冲锋。可以看到,其反冲锋的距离,一个是十余里,一个是二十余里,正于本剑客在前面论述的数据相符!最长战斗时间控制在了一天内!

五、总结。
  曾瑞龙既不虚心学习军事技战术和军事科学,又不认真分析古代战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轻浮放荡,借用外国人发明的一点词汇,不懂装懂,先立观点,乱套战例,胡说八道,其《经略幽燕》一书,根本就是浪费纸张,一文不值!
  本剑客早在《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里就说过,宋朝以来的无行文人,因为贪图宋朝笼络他们的高官厚禄,昧着良心,拼命给宋朝文过饰非、吹捧拔高,其行为臭不可闻!
  其实,明朝名将俞大猷的兵法师傅赵本学就评过:“宋朝皇帝和文人编的军阵,有正无奇,指挥系统混乱,只知被动防守,哪能不弱!”
  赵本学是赵宋宗室后裔,即南宋初南下泉州的南外宗太祖赵匡胤系赵子先的直系子孙。他都能秉笔直书,笑死现在这群还给宋朝涂脂抹粉的无耻文人。
  他们吹捧宋朝富裕,其实是苛捐杂税达到高峰。认真研究经济财税史的人都知道,要是明朝有宋朝搜刮百姓的本事、官商垄断,怎么会没钱灭后金?宋朝虚假的几个繁荣都市背后,是像现在环京津贫困带一样的惨状。
  他们说宋朝缺马。可前面我举的战例中写明了,后晋军对八万契丹骑兵(还包括铁鹞子重甲骑兵),也就用万余骑兵冲锋决斗。历史上,北魏尔朱荣七千双马骑兵;唐太宗打天下,亲领也就一千玄甲精骑;后唐起家,七千骑兵,争河洛,不过万余,盛时三万五;后周到赵匡胤时,骑兵使用都少见几万。
  《通典》唐朝李靖兵法,二万大军,马军四千,比例才五分之一,其数理即中央机动兵团。由此,十万步骑,骑兵才需要二万。即使高配,马三步七,足以保家卫国。宋朝凑不出吗?糊弄鬼呢!
  文人喊着汉唐马多,可人家是远征漠北、中亚,你一个宋朝,防守反击、保卫中原的疆土,还喊马匹不足?
  无能就是无能。从宋朝到今天,他们只会找借口!

  注解1:
  《汉书》记载西汉法家晁错《言兵事书》:
  “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北宋初刑部尚书、幽州人宋琪在宋太宗雍熙三年第二次北伐时上书说:
  “每契丹南侵,其眾不啻十萬。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未逢大敵,不乘戰馬,俟近王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馬蹄有餘力也。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中原所長,秋夏霖霪,天時也;山林河津,地利也;槍突劍弩,兵勝也;財豐士眾,力彊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兵器及兵种配合,先秦《司马法》:
  “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注解2:
  《孙子兵法?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注解3:
  西汉晁错《言兵事书》:“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楯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草木蒙茏,枝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楯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

  注解4:
  《通典?兵典?李靖兵法》:“若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令驻队人收。其弓拏手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其马军、跳荡、奇兵亦不得 辄动。若步兵被贼蹙回,其跳荡、奇兵、马军即迎前腾击,步兵即须却回,整顿援前。若跳荡 及奇兵、马军被贼排退,战锋等队即须齐进奋击。其贼却退,奇兵及马军亦不得远趁,审知贼 惊怖散乱,然可乘马追趁。其驻队不得辄动。……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如其共贼相持守捉城邑,其弩手等,即依弩式,看旗发用。”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节选:
  1、《汉书》载李陵阵:
  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2、东汉段颎阵
  《后汉书?皇甫张段》:“建宁元年春,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虏兵盛,颎觽恐。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泪怒兵将曰:“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觽皆应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觽大溃,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3、《三国志》载鞠义阵:
  英雄记曰:公孙瓚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绍自往征瓚,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瓚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
  以上三阵都有一个战法特点:
  火力齐射打击,紧接着“主动”近战冲击。齐射的距离往往拖到很近,即“数十步”,要求的效果是挫伤敌人锐气、打乱敌方前锋阵型。近战的发起要紧接齐射的结束,要求要猛,能充分利用齐射的效果。
  从以上三阵时间上说,一个是西汉武帝时,两个是东汉末年,且鞠义很可能曾是段颎等平羌将领的手下(前后相差三十余年),所以,军事上的传承性显而易见。
  从三阵的兵种搭配说,李陵阵是纯步兵,有车营;段颎阵有轻骑兵(中国意义的轻骑兵仅指重量,仍可突击);鞠义阵是纯步兵的“先登”部队,后面还有步兵主力,但骑兵远不如公孙瓒多是肯定的。
  从地形上看:李陵阵是在山谷中;段颎阵在宁夏固原,是丘陵河谷地带,但当时可能平坦一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鞠义阵就是在河北平原了,即使界桥南二十里有丘陵,但看公孙瓒与袁绍两方布置的兵力都有几万人,公孙瓒还有上万骑兵,战场容量不会小。
  到了唐朝,杜佑《通典》里保存的李靖兵法仍有这一战术的表现,最显眼的,就是弩手在二十(弓)步(约30米)弃弩,用陌刀棒与战锋队向前奋击。
  并且,李靖还强调弩手弃下的弩由后面的“驻队”人收。通过以上的总结,很容易得出原因:抓紧时间反冲锋。
  战场上的战机是稍纵即逝的,尤其是在古代远程兵器有效射程近的情况下,火力齐射打击造成敌人集团进攻队形的混乱时间,往往也就是几秒钟而已。所以一旦创造了机会,还要抓紧机会。
  如戚继光所说:
  《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实战篇》“申战彀。凡列阵,须一息而定,列时勿使敌见为妙。敌不知,则用暗令列阵;敌知,则用明令列阵。列毕,火器在先,抬阵而前。或寇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令齐发,只有一次。次看起火,各射火箭、弓箭,且行且射。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须是飞走,勿乱队伍,蜂丛蚁附,如山崩,如墙堵,不可毫发迟疑,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火烟之势,飞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彼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

  注解5:
  唐朝杜佑《通典?李靖兵法》:若其贼退,步趁不得过三十步,亦不得即乘马趁。审知贼退,撩乱惊怖,然可骑马逐北,仍与诸队齐进。其折冲、果毅,当斗之时,虽蹔下马,贼徒败退以后,即任骑马检校腾逐。
  明朝戚继光《练兵实纪?操车骑》:“任是如何厮杀,步兵不可去车三十步之外。车内喷筒火箭,此时俱出车,惊烧其马。俟贼败退,举变令炮一声,马阵高招急点,即点鼓,马兵由步兵队空内出前追贼。如操马兵战法,收回同。其车、马、步下杀手,照单操号令收回。”
欢迎剑客兄来到超大历史区,我首先为帖子的审核周期表示致歉!为了论坛的安全,超大不得不把一些关键词设置成敏感词汇,加以审核。电脑系统死板,无法智能识别帖子主旨。劳兄久候,十分抱歉!

曾瑞龙的几本书,大陆版没出时,我已入手。虽说对其观点不尽赞同,但是至少也是一家之言,可供讨论。我和剑客兄一样,对其搬出的西方专业词汇一头雾水,对这种开头就以学霸姿态示人的著作稍有不快。但是不管怎么说,曾瑞龙其人已经作古。不管其观点正误,姿态高低,在尊敬学界前辈的立场上,我辈还是带着批判精神,善言讨论为好。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我辈是后浪,过些年我辈也是前浪。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不失和善的学术讨论氛围,利人也利己。

剑客兄著述颇丰,恕我冒昧,能否劳兄把旧作《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系列和新作《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节选发布到超大历史区,供网友讨论。非常感谢!

补充:楼主的观点可能有些争议,版主的加亮加分等管理出于鼓励原创成果,不代表完全赞同楼主的观点,请各位会员悉知
好!楼主对中国古代战争很有研究!
好长,好饿,先收藏慢慢看
刚买了这本书经略幽燕,还没有来得及看呢。
有关宋人缺马的事儿,倒不是宋人的托词。首先,不是所有马都能做战马的,可能要十里挑一。其次,军队对驮马要求量也很大,按隋唐要求一队人要备六驮马。
骑兵无战马不能冲锋,步兵无驮马连后勤都成问题。
如果以步制骑,那么在会战中依托险阻或城池列阵而战,使用劲弩就重要了。宋人在弩上的功夫是下得深的。
宋人战略上最失败的是失去地利。由于中国北方军事地理的特点,游牧骑兵突破燕山太行险阻(燕云16州)后,南下汴梁无悬念,所谓河北水网,到了冬天全冻成冰,黄河又怎么样了?在河南境内黄河水流平缓,没挡住安禄山也没挡住金兵。
燕云的丧失,在战术上则影响到宋人无险阻可依靠,只能靠城池了,所以我们见到了那么多守城战。
喜欢这样的技术贴,能窜起很多知识点。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一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一
  一、前提条件和参数
  1,骑兵冲锋队形。
  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古代骑兵冲锋队形”记载最早也最详细的资料为《太公六韬。犬韬》,成书时间上限不早于周显王时,下限不晚于秦末汉初。以下为条件和参数:
  “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五十步。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
  古代的“步”为现代的复步,“单跨为跬,双跨为步”,即跨两大脚;秦汉时一步定为六尺,一尺当今23.1厘米,即一步1.386米;隋唐后迄清朝一步定为五尺,由1.5左右增长到1.6米左右。
  也就是说,在地形平缓的原野,骑兵冲锋的前后行间距为27.72米,左右列5.544米,前后队间距69.3米;在丘陵岗地等比较复杂但仍能跑马的地形上,参数减半,按笔者理解,可视为冲锋速度减半(骑兵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获得相同的反应时间)。这其中的“队”,原文中没有吻合字面的解释,只能理解为骑兵小阵,即一波次的冲击单位。
  (1)综合以上条件,假设骑兵平原冲锋速度为10米/秒,由上可知,在同一波次里,骑兵冲锋前后行的时间间隔为3秒略少。横向冲锋密度最小为2.772 米。
  2,步兵远射队形。
  以明朝戚继光《练兵实纪》为例:
  “俟贼在一百步外,举炮一声,吹哱啰起身,子围马军上马。再吹哱啰,贼至一百步内,掌天鹅声喇叭一遍,外围步战之兵,第一层枪铳手,举放一次。又吹天鹅声一遍,第二层枪铳手举放一次。但每大操,枪铳手因其人众难查,多失故态,全不照比较时打把之势,却只以一只手执向上,以一手点火于门,不平不中,是将火器尽置无用,安能中贼而夺魄耶?今须务破此病,贼至亦如官府单名比较一般,不许单手执点,向天放去,亦不许向地倒放,出口不远。凡望烟圈向上,即是向天放者,烟向地冲起土色,即是向下放者,俱拿出重治。且问你放铳的人,有何巧计,又将烟圈同你作弊乎?
    又吹天鹅声一次,第三层镋钯手,就于钯上架放火箭,不拘几枝,毕,放虎蹲炮。又吹天鹅声一次,第四层、五层俱出,将杀器放在地,与队总俱射箭,贼至三十步以里,摔钹疾响,止各兵收了长器,俱执起短兵,摆鸳鸯阵,钯居第一层,刀棍居第二层,大棒居第三层,快枪居第四层,倒用木柄鸟铳居第五层,用长刀俱候厮杀。六层马兵亦听点鼓出,在步兵之后。步兵听点鼓,整队缓步向前,听擂鼓,趋跑向敌。吹喇叭天鹅声,一吹呐喊一声,每一阵姑以三擂、三吹、三喊、三进。于第三进之时,将原摆鸳鸯阵一齐拥上,不拘第几行,不许仍守次数,不救前列,其前列亦不要离了本伍。三擂、三吹、三喊之后,长擂长喊。持夹刀棍之兵,只戳其人面马腹。大棒只打其马头,只是不图他活马,打他马倒,不虑贼不杀死也。各兵只管打砍向上,并不许割取首级,只要打他一个败走,步兵就于战所立定。”
  队级:步兵一队12人,队长一名在前引战并监督,火夫一名在后,中间两伍成两纵列;其中,2对鸟铳手,一对火箭手,3——5名弓箭手;展开战斗队形后,横向占地一丈(3.2米略强)。由此可知,鸟铳火力密度为2支/丈,火箭每丈2箭以上,弓箭3——5箭/丈。
  旗级(相当于现在的排)火力补充:虎蹲炮一门,霰弹50枚至100枚。
  鸟铳射击频率:明朝“没有与国际接轨”,故戚继光不可能写明多少秒一发,但可以结合西方资料来估算。先说戚继光的数据,在《练兵实纪。练手足。校火器》里,有如下几句:
  “凡铳把,必以百步为准。每把六人为一班。”
  “放完一班,第一铳又装毕,再放为快。”
  由以上看出,“快”的标准是在第六名放完后,退到后面的原第一名正好装弹完毕,而且准备好再次击发。由此可知,其装药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两次射击间隔的5倍以内,如果把第一名退到后面的时间定为一个射击间隔,则装药时间为4倍射击间隔。
  已知西方燧发枪的单兵射击频率为2---3发/分钟,最快的有4--5发,笔者先取装药时间20秒/发为“快”。因为燧发枪的射击步骤只比火绳枪少了调试火绳一节,所以两者的射击频率不会相差明显,以上数据可以接近事实。
  (2)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鸟铳兵排枪轮射的频率大致在(4/20)=1发/5秒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轮射步骤相同,可以得出:火箭和弓箭的首发时间间隔也和鸟铳大致相同。
  纯步兵单“叠”的射击层数为5——7层,即鸟铳2层,火箭1层,虎蹲炮1层,弓箭1——3次(茅氏武备志·练骑兵)。当二叠或车步骑合营时,层数会增长,通常增长一倍。
  戚继光定下的基本射击程序为:在百步内到三十步内,单“叠”步兵射击完成一个轮次,即在蒙古骑兵推进七十步(112米)的时间里,步兵进行5——7次火力打击,除虎蹲炮为密集杀伤外,其余均强调精确打击。这里取中值,即6次火力,5次火力间隔。
  (3)由以上得出,在训练有素的戚继光式火力打击下,蒙古骑兵推进速度为22.4米/每次火力。每次火力间隔为5秒的话,速度即4.48米/秒。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段的公式里,由于每次火力的推进速度是固定的,轮射频率的取值越慢,得出的骑兵每秒推进速度越小。
  二、论证。
  仍假设蒙古骑兵平原冲锋速度为10米/秒,则5秒内推进50米;再假设每次火力打击后,最前一行基本被击中,则由1中的行间距数据可得出每次火力间隔推进距离为22.28米,除以5秒为4.456米/秒;这个结果,与(3)非常吻合。
  即使蒙古骑兵技艺精湛,但为防备左右倒塌拥挤,其横向密度不大可能超过鸟铳手2只/丈的密度,尤其是在还有两三匹从马的情况下;如果硬要加大密度,则前后行要更拉开以防前后践踏;所以,上一段的火力打击假设是合理的。
  三,结论:
  (4)训练有素的射击兵种两次轮射(后退装填)的间隔T=5秒。
  (5)在以上精确而有效的打击下,蒙古等骑兵的推进速度V0=22.4米/次火力,V1=4.48米/秒。
  (6)在通常百步的有效射程里,蒙古骑兵需要35.7秒,步兵可以射击8次,如果没有有效的隔断防护,此后就必须肉搏了。如果把肉搏的准备时间算上,步兵轮射的次数只能少于8次,这一点也和戚继光的操典吻合。
  四、说明:
  1、笔者思维方式。
  笔者掌握的资料有两块,骑兵和步兵的,未知的有骑兵无障碍的冲锋速度、后退装填轮射的频率。首先,笔者用“推进速度=(位移/射击次数)”的公式得出(3)里的数值;然后,假设一个“骑兵无障碍冲锋速度”,再加上一个推理出来的射击频率,得出与(3)很接近的数值。
  但是,论证里的推导,只是证明了“骑兵无障碍冲锋速度=10米/秒”和“后退装填轮射的频率=0。2次/秒=1次/5秒”这一对组合的合理性,而不是对推进速度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不过,这不影响推导出的推进速度的正确性。因为,(3)里的“蒙古骑兵推进速度为 22.4米/每次火力”是根据戚继光在操典里给出的数据推出的,没有假设、没有推理、没有脱离实战,是由最可信的第一手资料算出的。
  2、模型(一)证明了在多行、多波次的骑兵冲击下,没有有效的隔断防护的情况下,古代步兵阵型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肉搏战。而且,步兵射击骑兵,为提高命中率,多是瞄准马匹,这是中外的通例,中国有“射人先射马”之诗;所以,远射的战果多数是打死打伤一些马匹,对敌方人员的杀伤稍弱。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二——“起队”与“驻队”的比较
  一、资料
  本文所说的“驻队”就是宋代吴阶、吴璘所用“驻队矢”和“叠阵”的基础阵,其形式为前排枪兵跪坐不得起,依附在拒马蒺藜后攒刺;后排弓兵、弩兵后退装填轮射,或是由后至前轮流起立射击;最后,当肉搏战激烈时,枪兵起立搏斗,弓弩兵用短兵上前助战,骑兵视情况援助,打退敌人后重新布布上第二阵。这是宋军常用阵。
  本文所说的“起队”是相对于“驻队”起的名字,指其他时代常用的平原野战阵型,其形式为弓弩手先在枪刀手前射击,然后在敌骑逼近到三十米或五十米内时退到枪兵后面,最后全军进入肉搏。历史上,最容易找到的的资料为唐朝《通典·兵典》里李靖兵法和明朝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等书。
  先看宋朝的《武经总要·前集卷二·教弩法》:
  "唐诸兵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张战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常先定驻队人收弩(恐弩临时遗损)。近世不然,最为利器。五尺之外,尚须发也,故弩当别为队,攒箭驻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若勇骑来突,驻足山立,不动于阵前,丛射之中,则无不毙踣。骑虽劲,不能骋,是以戎人畏之。又若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勇,非弩不克。用弩之法,不可杂于短兵,尤利处高以临下,但于阵中张之,阵外射之,进则蔽以旁牌,以次轮回,张而复入,则弩不绝声,则无奔战矣。"
  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宋代文人的吹嘘之语,原因是这一段话里关于用弩的要点,完全是照抄唐朝杜佑的《通典·兵典》的。兹摘录《通典》如下:
  “不可杂于短兵,当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复以阵中张,阵外射,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则弩不绝声,敌无薄我。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果,非弩不克。”
  对比两段话,可以知道,唐朝兵家本来就认为弩兵“当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他们的认知并不是不如宋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误会?
  笔者查阅后认为,原因多半也是出于《通典》一书,或是其他籍本的李靖及别的唐将兵法。《通典》是唐朝记载李靖兵法最可信、最多的一本,里面弩兵的战斗操典的确如《武经总要》所言。
  那么,《通典》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说法呢?
  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这里面兵法的精髓读懂。笔者注意到,无论《通典》还是《武经总要》,都有一个类似的意思:
  《通典》“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果,非弩不克。”
  《武经总要》“又若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勇,非弩不克。。。。。。尤利处高以临下。。。。。。”
  从以上可以看出,弩兵最好、最有利的布置地形是“以高临下”的山岗土阜等高地,这就是解释矛盾的要点!因为弩兵要达到不间断的无顾虑射击,需要有效的隔断防护,使敌人不能迫近肉搏。
  到此,看过笔者拙作“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一”的读者应该很好理解这一点,因为那篇文章已经证明了古代远射兵种对骑兵打击的有限性,以及必须建立有效的隔断防护。李靖兵法中弩手近战舍弩用刀棒的原因,就是野战无有效屏蔽,这是《通典》里很明确的。至于李靖为什么没有强调首先建立有效屏蔽,可以认为战场情势瞬息万变,他举的只是一种情况中的一种打法。另外,笔者认为,李靖的这种做法里还蕴含着强烈的进攻意识和对弓弩杀伤力的深刻认识,笔者将在第二部分进行分析。
  在古代,较常见的隔断防护就是拒马蒺藜和车营,宋代吴阶、吴璘是一个著名例子,明代戚继光、俞大猷是另一个,笔者还可以举出一个较早的例子:
  诸葛亮《军令》有曰:“敌以来进持鹿角,兵悉却在连冲后,敌已附,鹿角里兵但得进踞,以矛戟刺之,不得起住,起住妨弩坏。”(《太平御览》卷三一七)
  (1)综合以上可证,宋朝文人辑本的《武经总要》中关于弩阵的描述有自吹自擂的部分,其关于唐朝兵家的论断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
  二、对比
  先假设两种阵型所用兵种战斗力完全相同。作战阶段分为(100步——20步或30步)、(20步或30步——0步)、(0步肉搏)、(相持),共四大段,
  1、“起队”:(100步——20步或30步),远程射击,后退装填式轮射,密度较低,杀伤效果为a;(20步或30步——0步),射击停止,肉搏准备, 杀伤效果为0;(0步肉搏),肉搏能力较强,杀伤效果为(c+y);(相持),一开始就占优势,较可能打退敌人,杀伤效果为(d+z)。
  2、“驻队”:远程射击,于“起队”密度一样,或更密集,杀伤效果为a,或(a+x);仍旧射击,杀伤效果为b;肉搏较弱,杀伤效果为c;一开始占劣势,需付出较多伤亡,较长时间,杀伤效果为d。
  (2)由以上得知:“起队”杀伤效果总和为(a+c+y+d+z),“驻队”杀伤效果综合为(a+x+b+c+d)
  (3)所以,两者大小取决于(y+z)与(b+x)孰大孰小。其中,(y+z)是关于肉搏能力的参数,(b+x)是关于射击效果的参数。也就是说,两种阵型的选择,实际是对肉搏和射击的选择,也会客观反映使用者对两种形式的杀伤效果的评估和信心。
  三、对“对比”的说明
  1、“起队”中,由于远射兵种需要转身退到后面,所以其横向间隔为(一个射击位+回退空间);而“驻队”则即可以使用“起队”间隔,也可减少间隔,甚至错位排列,以达到最大密度;笔者推测,吴璘之所以在“叠阵”里采用由后至前的轮行发射方式,很可能就是采用加大密度。所以,在远射时,“驻队”的杀伤效果会比“起队”大一些,笔者将超出部分设为“x”。
  2、进入肉搏后,由于“驻队”的枪兵是跪坐,其攻击必然不如站着强,因为不得力;而且左右前后的配合不好,因为比站着不易移动;总之,肉搏能力弱于“起队”,只有在弓弩发射时会追上或超出“起队”;但是,弓弩的发射无论多快都有几秒钟的间隔,在此期间,肉搏都进行了两招左右了。故“起队”杀伤效果为(c+y)和(d+z),“驻队”为c和d。
  3、如果敌方骑兵死战不退,最终会逼得“驻队”枪兵起立、弓弩兵上前肉搏,至此,就和“起队”完全一样了。如果打得退敌方,则下一回合开始,步兵可以换上一个完整的阵型;如果打不退,“驻队”无法再保持,战场进入胶着,甚至混战。为了防备胶着,这吴璘布置骑兵护卫“叠阵”。
  4、骑兵队形是散开的,步兵队形密集,常是三五个甚至十个步兵打一个骑兵,不信看模型之一;步兵由于站在地上,双手持兵器,所用长枪大刀可比骑兵长;所以,通常的肉搏,只要盔甲盾牌良好(防箭),步兵实际处于优势,不信看戚继光《练兵实纪》《储练通论》等。
  5、古代中国步骑对抗的一个特点就是骑兵方以游牧民族为典型,游牧民族骑兵通常一人有三四匹战马,甚至更多,这与西欧每人两匹马(多为一匹战马、一匹驮马)有着显著区别。中国这种人马的比价优势,使得骑兵的持续活动力大大增加——只要骑兵不死不重伤。所以,古代中国步兵对抗骑兵的重点是要尽可能把骑兵打死,而打马居于次要位置,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对欧洲来说。而杀马上的骑兵,固定阵型不动是不行的,”驻队“那种守株待兔的思想是消极被动的,必须主动上前肉搏,这个道理很明确。兹录戚继光《练兵实纪·禁贪利》:
  法云:“射人先射马,马仆贼自败。”往时只因爱他马,要得活获,故难取胜。你们看贼马头有三尺,人在马头高又五尺,我步兵冲在马头,尚有马头、马前足相隔,贼刀三尺,岂能到我身上,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砍打马头马腿,马伤跌倒,此时贼被跌落,身方未转,就用大棍劈头打下,无有不死者。你杀得贼败,首级每颗赏银五十两,盔甲衣杖,那件不是便宜,何必要马,况一贼有数马,我欲杀者,贼身下所骑一马也,大势一败,以后马匹,那个不是你的,若临阵不先砍贼马,与牵取贼马者,俱斩首。
  注意,上文的重点是“杀死人后马匹军资都是你的便宜”,所以要先砍贼所骑乘的马。
  6、弓弩与刀枪的杀伤力差距是明显的,戚继光《练兵实纪·战后六条 》:“凡弓箭伤系致命处为一等,虽重不开超等。被中三箭以上,虽轻亦开一等。中二箭者虽轻不开三等,凡射在手足间者为二等,箭入不深再轻者为三等,再轻者为四等止。其刀伤当面者为超等,伤手足重者为一等,轻者为二等,三等止。”
  由上可知,大致是三箭当一刀,至于枪,明代实战武术家程宗猷有言“打人千下,不如一扎”。
  
  四、点评
  1、“起队”是主动进行肉搏的阵法,因为它放弃了二三十步内射击的好处,着意准备肉搏。“驻队”较多依赖弓弩远射,没有主动迎击敌人骑兵。
  2、“起队”的优势在于每回合都在逼敌方骑兵“停住死战”。骑兵一旦停住甚至下马,就失去了对步兵的冲击力优势。“驻队”则相反,枪手跪坐在前,固定死了阵型自身的运动,有丧失有利战机的隐患。
  3、“起队”这种进攻型阵法,充分反映了大唐以及其他朝代兵家将领主动进攻的锐气和豪情。兹录戚继光《储练通论》说明:
  火器在前,抬营而进,或敌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中军令齐发,只有一次,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须是飞走,密布长器,如蜂丛蚁附,一齐拥上,不可毫发迟疑,短兵救之,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火烟之势,飞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彼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
  4、宋朝“驻队”所谓优点,使笔者想到《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对田伯光的一句话“坐着打天下第一”,臭不可闻。金庸先生此书,往往在大笑中透出悲凉和讽刺。
  五、后记
  笔者此文,本是写于纸上,时间和精力有限,网上就打出这一部分,有意的读者可自行发扬推导。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三——步兵阵主动反冲锋后是否分散,以至于密度小于敌方骑兵的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
  1、笔者前两个模型发表后,引来了网友的赞誉,也引来了一些奇怪的人。
  2、那么,他们对我发难的观点是哪些呢?如下:
  a、步兵由防守阵型反冲锋后,战线会像涟漪一样由内圈像外圈一样扩大,造成步兵散乱,可能密度小于骑兵,可能落败等等,既内外线问题。
  b、火力线理论、克劳什么茨、这那琼斯、“战略进攻,战术防守”、内线优势论、兰彻斯特方程等等等等。
  3、打住!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只是脾气不好,但还是讨论本文问题。结果我发现,他们根本就是捣乱歪楼,“臭显摆”!
  我说的只是古代中国步骑在一个平原战场、百步距离之内的反复战术较量而已,有他们说的那么多那么复杂吗?
  况且,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反映是另一回事;客观规律是存在,但人类是要运用的;应该实事求是,一事一议,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胡吹海喝!
  4、我决定,一切用数据说话,再建立一模型,针对唯一的、在理论上存在的兵力分散问题作出说明,让广大网友了解,古代中国兵家是怎么考虑并实践解决的!不尚空谈,实干力行!
  二、资料和解说
  1、仍采用前两个模型常提到的戚继光和李靖兵法,并且,由于戚继光的兵书更为完善,就以他为主;他和俞大猷都是恢复古典军事的一代,并自称要以李靖方法为例对付北方游牧。
  2、阵型规模
  戚继光的单营是三千人左右一营,三个千总领各自的“部”再加中军,行军时三列纵队,各纵队相去三十余步。结方阵时,两个千总在外围,一千总在子围,中军又在子围内,形成“回”字形正方形方阵,再加中军旗鼓;计兵两层,再加主将的中军家丁等。以下是原文《练兵实纪·操马兵》:
  中路与左右二路相去,空各三十步,点鼓前行。。。。。。。中军举变令炮一声,吹摆队伍喇叭,则左右二部即为外围。中部左右二总前后各收进,中间分开,即为子营,标下人员,两行列于中军。再吹单摆开喇叭,每一小队连人脚中分,横去各一丈。。。。。。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外围步战之兵。。。。。。六层马兵亦听点鼓出,在步兵之后。。。。。。挨次先马军,由中角三门回
  (1)由此可见,三千一营的方阵的外围边长是(30余x2)=60余步或稍多,子围边长由于兵力减半,当然是30余步。特别要提醒的是,戚继光是把外围兵作为骑马的步兵来使用,所以题目是“操马兵”,实质是步兵阵为主、骑兵帮助——这是戚继光针对当时明军实际情况做的无奈之举,曾在“登坛口授”等文中说过道理。(这也是某个显摆者曾经打鸡血的地方,他认为能抽到我的脸,结果证明他望文生义)
  (2)旁证。
  也许有人认为原文中对“纵队行军间隔三十余步”与形成方阵的外边长关系的表达仍显不足,或是说不够透,笔者可以从兵力与占位宽度来证明如下:
  在《练兵实纪·编骑兵》里:
  各百总选旗总三名,先以一百总下一旗总,令选队总三名。。。。。。。军足三千二百以上,每把四百总。军止三千以下,每把三百总。。。。。。
  。。。。。。左部千总旗。。。左左司把总旗。。。左右司把总旗。。。。。。
  综上与“操骑兵”互相印证,一个千总的“部”辖两个把总的“司”,一百总下九队。再由“操骑兵”知道,一队布阵宽度为一丈(明代一丈等于两步)。
  所以,方阵外围的边长为:
  a、军止三千以下的三百总司:(1丈x3x3x3x2x2)/4=27丈=54步
  b、军足三千二百以上四百总司:36丈=72步
  因为三千一营在数量上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所以,(1)是正确的。
  3、步兵出击距离
  《通典》里李靖兵法说得清楚,是“步趁不过三十步”,其他兵书也照搬。
  戚继光没有在“操骑兵”里明说,只说敌人靠近到三十步内出击,但在“分车任”里说了:
  “凡车下出战照图。其后一名,紧在车头之下,不许远离。前一名务要押驻队头,不可离车五步之外。”
  笔者按:“分车任”是紧接着“操车兵”说的,是单个车营的操典。由于单个车营不像“操骑兵”里有子围,只有掌管车、马和弗朗机的“正兵”,所以戚继光把出战的“奇兵队”限定在不出五步外。
  由此,也可证明戚继光对骑马步兵的步战肯定是有约束的,最可能继承李靖的“三十步”。
  而且,《武备志》还记载俞大猷模仿武王伐纣说的“五步、六步”。
  所以,步兵出击距离的上限厘定为三十步。
  4、子围出击路线
  “操骑兵”里没说出去的路线,但是,说了是怎么回来的,在以上引用的原文末尾,即:“挨次先马军,由中角三门回”
  其中,中门是布阵时就预留的,两角则是步兵出击后暴露出来的(有戚继光方阵图的网友可以看得很清楚,四个角上原来是有兵防住的)
  简单回推,出去也是这样。
  反证:
  如果不是两角,则中门太小太挤,只能从外围步兵阵挤出去。可是,戚继光根本没有这样的指令,而且要求:
  “步兵听点鼓。。。。。。不许仍守次数,不救前列,其前列亦不要离了本伍”
  “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
  所以,既没有客观间隙,更不会有作战指令让子围那样胡来!
  更明显的是,戚继光在《储练通论·原性气》里说了一句高度概括的话与《练兵实纪》相印证:
  步骑必须兼用,但骑不可逼步之后,步若教练未信,亦不可使当骑之前,骑旁攻而步正出,或者其可乎?
  “骑旁攻而步正出”——这句话正是明证。
  三、出击后的变化
  不管说离心运动也好,发散也罢,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数据说话:
  1、先不管子围兵,只计算外围:
  外围每一边兵原宽60余步或稍多,最大出击距离30步,则所面对的最大扩散边长为(60余或稍多)+30x2=120余步或稍多。
  也就是说,边长顶多增加一倍还不到。
  则每一队占地最多由一丈增至两丈,密度不低于(12/4)=3人/步。
  (3)由此可见,即使按最大出击距离算,先不算子围步兵,并且把外围兵铺开,所得平均密度仍要远高于模型一中骑兵冲锋的横向间隔。
  当然,有人说骑兵可以加大密度,或是前后行叠加。在这里,我要提醒,明朝一步不过1.6米左右,一匹矮小的蒙古战马背高通常也有1.3米左右,再加上马上的人——我很期待看到冲击骑兵被步兵那长出一大截的长矛大刀戳倒后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也许,还有人认为步兵阵会疏密不均,队形不整,以至于有的密、有的空,戚继光是这样教导的:
  “不许仍守次数,不救前列,其前列亦不要离了本伍”
  “我只将众军联作墙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长刀大棒”
  2、按照操典,把子围的骑兵算上(在“操步兵”里,子围也是步兵),则不但密度更大,而且由于是从两角出击,连外围步兵阵的侧翼都在运动中保护好了。
  3、步兵阵在敌方骑兵冲进50米甚至30内时发动反冲击,极大地制约了骑兵的战术手段;要知道,骑射的有效射程不过80米而已;而且骑兵如果要避开,瞬时转弯也是大难点;所以笔者说步兵逼迫骑兵死战。前行敌方骑兵一旦被出击的步兵逼住下马,由于前面形成的阻碍,后行的骑兵就会越来越难发动原来的冲击,说简单点,就是“三板斧”都没有。
  4、戚继光“操车骑”是一个车营和一个骑兵合练,这是他最强调的合成阵型。如果兵更多,一万五千人,五营合阵,计兵三层加大中军,层次更多,防范更谨。历史上战果不好的,都是事先不会谋划,当退不退,或阵营布置不好,当合不合。
  5、李靖的二万人,分为“六花七军阵”,其兵力层次分配类似,而出击则明确说不过三十步,更明显地避免了散乱稀释问题。
  6、更早的兵书,战国司马法、诸葛亮推子八阵、西晋马隆偏箱车阵等等,都是多层次方阵型,四层很常见,更多不稀奇。
  四,总结
  1、以上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兵家对此等阵型出击后采取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预见性,也告诉后来人:不仅要认识规律,还要会运用规律,事在人为。《孙子兵法》: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五、话外
  1、古代中国骑兵所使用的是弓箭,骑射的弓箭,不要指望它能与热兵器时代火枪的杀伤效果相比,模型二中引用的戚继光文章都表明“三箭的伤大致相当于一刀”,更不要说冷兵器的枪和热兵器的枪了。如果有人在这个基础上谈什么西方近代军事里的火力线、密度、波次、兰彻斯特方程,我就这样评论:臭显摆,大而无当,离题万里,坐井观天。
  六、后记
  写完本篇,夜深寂寥,笔者怅然,模仿戚继光作语:诸子百家之学,传其妙者寡,尚俟豪杰续之。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火力准备与短促反冲锋
两年多前,笔者在网络上发表“中国古代步骑对抗模型”三篇,但当时争辩过火,反倒忘了一些重点,现补一部分。

  本篇是“模型二”的补充,重点详述“火力准备和短促反冲锋”这一战术的历史内涵。

  1、《汉书》载李陵阵:
  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2、东汉段颎阵
  《后汉书·皇甫张段》:“建宁元年春,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虏兵盛,颎觽恐。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泪怒兵将曰:“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觽皆应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觽大溃,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3、《三国志》载鞠义阵:
  英雄记曰:公孙瓚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绍自往征瓚,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瓚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瓚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瓚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

  以上三阵都有一个战法特点:
  火力齐射打击,紧接着“主动”近战冲击。齐射的距离往往拖到很近,即“数十步”,要求的效果是挫伤敌人锐气、打乱敌方前锋阵型。近战的发起要紧接齐射的结束,要求要猛,能充分利用齐射的效果。
  从以上三阵时间上说,一个是西汉武帝时,两个是东汉末年,且鞠义很可能曾是段颎等平羌将领的手下(前后相差三十余年),所以,军事上的传承性显而易见。

  从三阵的兵种搭配说,李陵阵是纯步兵,有车营;段颎阵有轻骑兵(中国意义的轻骑兵仅指重量,仍可突击);鞠义阵是纯步兵的“先登”部队,后面还有主力,但骑兵远不如公孙瓒多是肯定的。

  从地形上看:李陵阵是在山谷中;段颎阵在宁夏固原,是丘陵河谷地带,但当时可能平坦一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鞠义阵就是在河北平原了,即使界桥南二十里有丘陵,但看公孙瓒与袁绍两方布置的兵力都有几万人,公孙瓒还有上万骑兵,战场容量不会小。

  到了唐朝,杜佑《通典》里保存的李靖兵法仍有这一战术的表现,最显眼的,就是弩手在二十(弓)步(约30米)弃弩,用陌刀棒与战锋队向前奋击。

  并且,李靖还强调弩手弃下的弩由后面的“驻队”人收。通过以上的总结,很容易得出原因:抓紧时间反冲锋。

  战场上的战机是稍纵即逝的,尤其是在古代远程兵器有效射程近的情况下,火力齐射打击造成敌人集团进攻队形的混乱时间,往往也就是几秒钟而已。所以一旦创造了机会,还要抓紧机会。

  如“模型二”中所说,宋朝文人编写《武经总要》,不要脸的特性表露无遗,不懂装懂: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教弩法》:
  "唐诸兵家,皆谓弩不利于短兵,必以张战大牌为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负刀棒,若贼薄阵,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常先定驻队人收弩(恐弩临时遗损)。近世不然,最为利器。五尺之外,尚须发也,故弩当别为队,攒箭驻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若勇骑来突,驻足山立,不动于阵前,丛射之中,则无不毙踣。骑虽劲,不能骋,是以戎人畏之。又若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勇,非弩不克。用弩之法,不可杂于短兵,尤利处高以临下,但于阵中张之,阵外射之,进则蔽以旁牌,以次轮回,张而复入,则弩不绝声,则无奔战矣。"

  宋朝重文抑武导致的军事战术、技术的断层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由于明朝武夺天下,在实战中又 重新领悟到这一经验,如戚继光所说:

  《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实战篇》“申战彀。凡列阵,须一息而定,列时勿使敌见为妙。敌不知,则用暗令列阵;敌知,则用明令列阵。列毕,火器在先,抬阵而前。或寇来冲我,或列阵待我,或列阵待我,挨到五十步内,火器听令齐发,只有一次。次看起火,各射火箭、弓箭,且行且射。兵士乘火烟如云,一齐拥进,须是飞走,勿乱队伍,蜂丛蚁附,如山崩,如墙堵,不可毫发迟疑,无有不胜。此非击杀之力,乃火烟之势,飞进之雄,夺其心目;径前交锋,彼自靡矣。兵法谓:“势险节短,始如处女,敌人开户;终如脱免,敌不及拒。”不其然乎?

  所以,“铁血大宋”,狗屁不通。如模型二所证,吴璘的叠阵,根本既不先进,又非首创,王曾瑜一句“符合实战要求的”,突显了当今军事史研究者的“两脚书橱”性质。陈寅恪注意唐军的“陌刀”,却只怕根本就不懂重点不在武器,而是战术。

  其实,这都不稀奇,自儒家谄媚帝制、镇压异见、独霸中华文化教育系统以后,战国乃至秦汉时辉煌诸子百家的思想就不断被歪曲侵蚀,所有的学科都被控制在他们的“统治学”之下,真理不彰,国家民族不衰何待?

  本文思想总结于08年,材料内容分别整理于10年、11年。
兵家论史之宋之衰亡
前世修史论事的人,大多是只会玩弄文字游戏的文人,更受儒家毒害,缺乏专业科学的知识和自由平等的思想。所以,鲁迅先生曾经说:二十四史不过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家史而已。这句话虽然偏激,但也精到地点明了前代史学的局限。后来本朝新立,锐意创新,意欲一扫封建帝制的余毒,但因国家草创之初,旧制痼疾深重、学阀林立,加之政治运动的失败,最后不免功败垂成。

    所谓新时代时期,表面上开放,落实到文化方面,其实际效果不过是把封建糟粕拉出来再卖,再配合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享乐文化,把大众熏得昏昏然,仿佛真到了“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一般(出自前几年的宣传语)。

真盛世、假盛世,姑且让后人评说,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也要千百年后的世人去评价。现在的重要事情是,要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而且要分清优劣。有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所以,百家争鸣,公诸于世,既有利于分辨真假优劣,又丰富大众生活。

    剑客以兵家入道,故不需妄自菲薄,又恰逢闲心,便以兵家纵横法道墨思想为主,解说历史。《庄子·齐物论》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剑客以兵家论史的第一战,就从宋史开始,所用历史资料以编年体的《续资治通鉴》为骨,有需要处,参考《宋史》、《辽史》、《金史》等史料。

    之所以选择宋代,就是因为,当今史学,宋史为一大派。据剑客所知,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宋代以文抑武,豢养文士,文官满朝,而且待遇优厚,所以得到“读书人的心”。现在的学界也不例外,甭管他们打的招牌是什么,骨子里趋炎附势、贪财好色,而且还甚于常人。所以,宋代文人的高薪、高官、厅堂、歌妓等等,无不是让他们明里暗里流着哈喇子的羡慕嫉妒恨。

    二、本朝行至中期,陷入了与宋代有若干相似宿疾的状况,所以有政治势力认为,或可借助于研究宋史,得到一条不劳不累、不伤筋动骨的解决之道。

    三、清末民国腐儒面对西洋文化的汹涌入侵,念旧追远,攀附上中国历史上还未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宋朝(那时候西方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加上后来又有外国学者称道,故而追捧者日重。所以,为宋朝添光加彩吹嘘拔高的声浪在近十年越来越大,一句“铁血强宋”的口号彰显了他们扭曲狰狞的心态和面孔。

    本题“宋之衰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兵家的角度看,宋就没兴盛过,倒是它的上一期——周世宗柴荣时期显示出了新帝国的蓬勃生气。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夺江山,德薄智寡;其弟赵光义得皇帝位的过程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千古迷案;所以宋代开国两皇帝的贼心私智,直接导致了宋代的畸形发展。剑客倒不是强调愚忠,只是说大丈夫立世,或有不得已之时,做些没脸皮的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但一旦事顺,总要表达出包容天地的气魄胸襟。而宋代,没有。

    故而,兵家论宋的起点,却不在宋代历史,而是从五代时的一个人谈起: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契丹遣托诺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托诺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军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

    兵家论史,当然首先着眼于军事,王晏球的这场仗,貌不出名,却是中原步骑兵对抗典型草原游牧骑兵的一场大胜仗。它的战术内涵丰富: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使之无法从容骑射,以至于大败。从战场地形上说,也有一定的有利成分:北面是嘉山;西南逼近长星川,东北靠近唐河;西面长星川的西岸是曲阳城,东南方约27公里处是定州城,在长星川与唐河交汇口的西边。这样的地形,如果利用得好,是可以削弱游牧骑兵的机动性的。

对于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的战术诠释,笔者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二”和“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里做过详细论述。王晏球这个战例的不同之处是,他当时是有骑兵的,占总兵力的比例不明。但是,利用骑射有效射程短和队形稀疏的弱点,进行果断的肉搏冲锋(尤其是密集冲锋)的战术是不变的兵家经验。对比西方,欧洲古斯塔夫二世和波兰翼骑兵与王晏球有着相同的选择。军事,是科学。

    在《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四·王晏球》里,对这场战斗的描述更是浓墨重彩:

    战役第一阶段:“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晏球闻秃馁等兵且来,留张延朗屯新乐(今新乐东北,沙河北岸),自逆于望都。”

    战役第二阶段:“而契丹从他道入定州,与都出不意击延朗军,延朗大败,收馀兵会晏球趋曲阳,都乘胜追之。”

    战役第三阶段:“晏球先至水次,方坐胡床指麾,而都众掩至,晏球与左右十馀人连矢射之,都众稍却,而后军亦至。晏球立高冈,号令诸将皆橐(音驼)弓矢、用短兵,回顾者斩。符彦卿以左军攻其左,高行珪以右军攻其右,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都遂大败,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甲六十馀里。都与秃馁入城,不敢复出。”

    战役第四阶段:“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晏球遇之唐河,追击至满城,斩首二千级,获马千匹。”

    兵家剑客要着重说的是,《新五代史》里描写了一个战术动作:“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骑兵抱着马颈冲锋,将士用的武器按《旧五代史》所说是“奋剑挥楇”。对于这一点,正好引出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一仗: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二》:“上命太祖皇帝倍道袭清流关。皇甫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太祖皇帝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欲断桥自守。太祖皇帝跃马麾兵涉水,直抵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容成列而战。’太祖皇帝笑而许之。晖整众而出,太祖皇帝拥马颈突陈而入,大呼曰:“吾止取皇甫晖,他人非吾敌也!”手剑击晖,中脑, 生擒之,并擒姚凤,遂克滁州。”

    《资治通鉴》的主编是宋朝的司马光,所以尊称赵匡胤为太祖。按他们的描述,赵匡胤是“拥马颈突陈而入”、“手剑击晖,中脑,”。这个战术动作,正好与《新五代史》里相印证。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他生活在宋真宗到宋神宗时期。当时的宋朝人,经历了宋太宗两次北伐的大败、宋真宗的“城下之盟”,他们对契丹(辽)的怨恨和害怕,是溢于言表的。所以,可以推断,欧阳修是在激动钦慕的心情下写出以下评论的:

    《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四·王晏球》:“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而中国之兵遭契丹者,未尝少得志。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馀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櫌白梃所在击杀之,无复遗类。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明宗下诏责诮契丹。契丹后数遣使至中国,求归惕隐等,辞甚卑逊,辄斩其使以绝之。于是时,中国之威几于大震,而契丹少衰伏矣,自晏球始也。”

    “在这个时候,中国之威近乎于大震,而契丹则开始稍稍衰弱和低伏,这都是从王晏球开始的。”——这就是欧阳修的最后评论的翻译。

    作为开篇的结尾,剑客还要提一个战例,作为给全文提纲挈领的第二个要点:

    《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李重进》:“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亘数百里;又发战棹二百艘以张断桥之势,列阵鼓噪而北,横布拒马以万数,皆贯以利刃,维以铁索;又刻木为战形,立阵前,号‘捷马牌’,皮囊贮铁蒺莉以布战地。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降三千人,获戈甲三十万。”

以上的战例是五代周世宗时的事,《旧五代史·世宗纪三·注马令《南唐书》》里也有记载。这个战例映射的是什么呢?剑客将在以后慢慢道来,其高潮在南宋初。
射声 发表于 2014-2-25 22:43
刚买了这本书经略幽燕,还没有来得及看呢。
有关宋人缺马的事儿,倒不是宋人的托词。首先,不是所有马都能 ...
五代时呢?除了汉奸卖国之外,什么时候契丹和五代军队打能用马占到便宜?北宋完全继承了后周的精兵强将,根本就对契丹有不断胜利的优势。盘子是北宋自己搞砸的,无能就是无能。
11楼观点略有偏激
宋朝武功不盛早有定论,连历代宋帝自己亦心里清楚得很
所以其他朝代武将一旦战败(哪怕是战术失败或失期迷路),君主震怒,非死即罚;惟独宋朝较少处死败阵武将
宋朝完全有兴盛武功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水平,以上各种模型早被宋人熟知。
其武功不盛是统治集团刻意为之。
宋朝的经济文化指数高是不可否认的,入主中原的辽,金最后都被元朝视为汉人(北人)。
其在经济文化上的高分赋予了强大的同化能力。
宋朝文官阶层也没有您说得那么不堪
尽管宋朝是允许公费养歌姬,但比起禁止官员嫖娼的清朝,官员多养娈童。您觉得哪个对社会影响好些?
宋朝允许士人上书言事免死,言路畅通。
而其他朝代龙颜大怒,后果不可设想。神马丹书铁券都是个屁,灭十族亦不在话下
哪个幸福指数更高?

借用晚明中 陈主任的话 一个侮辱自己战士的王朝政府 必将被历史所唾弃 生于不义 死于耻辱
兵家剑客 发表于 2014-2-26 19:02
五代时呢?除了汉奸卖国之外,什么时候契丹和五代军队打能用马占到便宜?北宋完全继承了后周的精兵强将, ...
用五代相比,宋的薄弱正好表现出我谈的两点马匹和军事地理。
一五代西夏没有作乱,西北养马场及通过西北与蒙古高原马匹贸易的通路没有被截断。而燕云是中国北方的养马场和马匹贸易通道。代北地区传统上就是中原和蒙古草原交流孔道,以骑兵立国的北魏首都就是云州。故五代中国骑兵强大依旧。
二五代后晋前,中原一直控制着燕云16州,契丹不得其门而入。
兵家剑客 发表于 2014-2-26 18:50
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二——“起队”与“驻队”的比较
  一、资料
  本文所说的“驻队”就是宋代吴 ...
笔者所谓的驻队(有点儿望文生意,因为吴家兄弟没有说叫驻队,倒是李靖兵法有这个称呼)没有问题啊,步兵据枪中外都会采取跪式,请参考电影勇敢的心。古代枪很长很重,又是用枪刺疾驰的马匹,就要求枪后部要有所依托。如果像现在持上刺刀的步枪,你仅靠双臂想把那么长的枪持平都坚持不了多久,何谈用枪刺入飞奔而来的马身?所以马其顿方阵步兵相互击,是后排矛搭在前排步兵肩膀上来取得依托,而驻队是枪手跪姿,枪的后跟插在地面上,这样枪尖斜向上对着马腹,你骑兵冲过来,我枪兵不用劲,借你的冲力就插你马肚子了。
而且跪姿的话,长时间据枪也不费力,战阵厮杀可能从早到晚,你自己平举个拖把一天试试看。
而且驻队需要平刺的话或者队伍机动的话,枪兵起立就是了,蹲下去站起来需要什么时间?
总之,吴家兄弟的阵法不能说和隋唐有啥区别,而且吴家哥哥自己说了这是古法。没必要对这个阵法扣个缺乏进取肉搏精神的大帽子。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契丹遣托诺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托诺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符彦卿以龙武左军攻军其左,高行周以龙武右军攻其右,奋剑挥楇,应手首落,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

    兵家论史,当然首先着眼于军事,王晏球的这场仗,貌不出名,却是中原步骑兵对抗典型草原游牧骑兵的一场大胜仗。它的战术内涵丰富: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使之无法从容骑射,以至于大败。从战场地形上说,也有一定的有利成分:北面是嘉山;西南逼近长星川,东北靠近唐河;西面长星川的西岸是曲阳城,东南方约27公里处是定州城,在长星川与唐河交汇口的西边。这样的地形,如果利用得好,是可以削弱游牧骑兵的机动性的。

对于短兵肉搏冲锋压迫游牧骑兵的战术诠释,笔者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二”和“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之四(上)”里做过详细论述。王晏球这个战例的不同之处是,他当时是有骑兵的,占总兵力的比例不明。但是,利用骑射有效射程短和队形稀疏的弱点,进行果断的肉搏冲锋(尤其是密集冲锋)的战术是不变的兵家经验。对比西方,欧洲古斯塔夫二世和波兰翼骑兵与王晏球有着相同的选择。军事,是科学。


这个战例的解读明显有问题。这一战役,契丹才千骑,晏求有龙武左右军,王都方面是一个节度使的兵力,双方各自拥兵数万。所以这里描写的短兵战是主要在汉人的两个步兵为主的集团间的战役,不能说成:利用骑射有效射程短和队形稀疏的弱点,进行果断的肉搏冲锋(尤其是密集冲锋)的战术是不变的兵家经验。
众所周知,辽人轻骑兵聚散无耻,他不和你短兵,凭什么他要丧失自己的机动性?他冲过来射你一轮箭,就溜走了,等你的阵兵累的累死的死伤的伤,军阵有缺陷了,再冲阵。而且这个战役里他才一千骑兵,哪儿有那么笨夹在你们几万人的步兵阵里白耗?短兵中主要杀伤的还是王都的兵。
楼主,您的著作有实体书不?看着帖子太费劲了~~~
书生谈兵大多都是不切实际,夸夸其谈了,真知灼见者少之又少,像本菜一直认为歼11B在手,歼20首飞,欺日压美势成,谁知最后TM还要买苏35
契丹军中有铁鹞子,这不是西夏专利么?
另外,行文紊乱,例子牵强,不忍卒读,这种水平也要出书就搞笑了
契丹军中有铁鹞子,这不是西夏专利么?
另外,行文紊乱,例子牵强,不忍卒读,这种水平也要出书就搞笑了
我的原文就说得很清楚,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说的,辽军有铁鹞。
也就是你,大言不惭说是西夏专利。
我是什么水平,百年之后自有评说,千载而下当有定论。倒是你,现在就在老子面前丢人现眼。
《旧五代史卷六十四·列传十六》:“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契丹遣托诺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 ...
我就觉得好笑:我原文就把《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里的记载都录入了,你偏偏选择兵力记载少的那个,怎么不看另一个万骑的数字?
你是智商有问题,还是故意的?
更不要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的记载了
笔者所谓的驻队(有点儿望文生意,因为吴家兄弟没有说叫驻队,倒是李靖兵法有这个称呼)没有问题啊,步兵 ...
驻队矢是不是吴家兄弟吹的?还有,史书记载吴氏的原话是:此得古车战余意。你下面写的就不用看了,你再练十辈子,也不配评
用五代相比,宋的薄弱正好表现出我谈的两点马匹和军事地理。
一五代西夏没有作乱,西北养马场及通过西北 ...
宋从后周接手时,西夏也没乱,是宋自己丢的,重点就是赵光义。无能就是无能,你和他们是臭味相投
11楼观点略有偏激
宋朝武功不盛早有定论,连历代宋帝自己亦心里清楚得很
所以其他朝代武将一旦战败(哪怕 ...
西方史学家有一句话浅显易懂:我们在研究历史里容易犯的一个道德风险是,钦慕那些掌权者的雍容文雅,而不看到,那些被统治者的凄惨人生。
其实一个踏实的现代历史研究者都会知道,宋朝是官府聚敛的高峰,所谓的经济文化发达,是和现在的环京津贫困带异曲同工
兵家剑客 发表于 2014-6-26 20:21
宋从后周接手时,西夏也没乱,是宋自己丢的,重点就是赵光义。无能就是无能,你和他们是臭味相投
我觉得本人提出的疑问都是谈你的文章当中我认为偏颇的地方,我相信你也知道你的文章不可能无懈可击,我也没有一句话针对你的智商或者人品的,你对我和其他几位讨论者这样的谩骂性的回复只能说明我们的提问你已经无法用正常讨论来回答清楚了,对于你脆弱不自信到如此地步,我很遗憾,你也放弃了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你不愿意别人关注探讨你的文章,我们也没必要非要帮你,你好自为之吧.
苏联派1 发表于 2014-2-26 20:01
11楼观点略有偏激
宋朝武功不盛早有定论,连历代宋帝自己亦心里清楚得很
所以其他朝代武将一旦战败(哪怕 ...
当然是天灵盖对狼牙棒的幸福指数更高
兵家剑客 发表于 2014-2-26 19:02
五代时呢?除了汉奸卖国之外,什么时候契丹和五代军队打能用马占到便宜?北宋完全继承了后周的精兵强将, ...
不是宋军无能,实在是赵二无能啊。老实呆着当太平王爷多好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4-2-28 17:16
书生谈兵大多都是不切实际,夸夸其谈了,真知灼见者少之又少,像本菜一直认为歼11B在手,歼20首飞,欺日压美势成 ...
不能同意更多,嘿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