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侃ARJ(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00:31
我新来的,不是学航空的,所学甚至跟航空都不沾边。随便说说。望各位指正,小弟这厢有礼了!!!!
    从上飞运10,MD-82,MD90-30,我们真正自己干出来的,飞上天的大客机就3种。前者勉强算干线,后两者一水的支线。就是在先进也是支线,其战略意义与干线不可等同。现在的新支线—ARJ又要飞了,说实话我挺兴奋的。毕竟是自己家的孩子,看着都开心。小一些也无妨,只要我们继续前进那么ARJ就是中国民航客机产业化发展的开山之作。同时我强调,运10不是没有他的历史地位。只是生不逢时罢了。有人说是人为因素使得运10折翼,我的看法是她出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间,过早的开放也过早的凋敝。给一小撮人以可乘之机,授人以柄啊。悲哀!!!!!
    现在看ARJ,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上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到普通的百姓的关注。这一切也都注定的ARJ的日子比运10好过的多。与运10的时代相比,现在国家有钱了,经济发展了,实力提高了,国际有地位了。美帝,英帝都要和我们商量着来了,早20年谁搭理你啊?
政治间的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想在政治战场胜利不仅是军力的强大,更要有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所以ARJ可以说是被寄托了太多的东西,他也会比运10走的更远。
    至于说能不能走好,还得看管理和领导的艺术,至少大家对胡温二位不会失望吧??别跟我拿市场说事,波音,空客要是没政府撑着早TM完蛋了。哪个国家的基础战略产业没政府掺合啊?别管是国有还是私营,都逃脱不了。只不过是谁主导谁的问题罢了。
    同时也别拿引擎说事,小10首批用的不还是毛子的。一切要以稳重为首要任务,现在还不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不过我们已经未雨绸缪了,比如太行。回头说ARJ,装的在少也得几十人吧?自己还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你总不能捆俩太行或者捆四个昆仑让他上天吧,战斗机可以跳伞,民航好像没这功能啊。除了GE,罗-罗,普惠你还干用谁的,能用谁的。他A—380这么没用他香水国自己的斯奈克玛??这不仅是民族感情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拿两弹一星要求这个有些过了。中国的民航企业也是在乎成本的,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干。再搭上几十条人命那就彻底挂了。
    你们也别骂我们的科技人员与航空战线的同志,他们大多数人是上进的,爱国的。他们比你着急啊。但是过去的那些是是非非毕竟发生了,你就是拿着枪去清算又有什么用。骂几句除了自己解气还有什么作用。来这玩的没傻子,都是有思想的人,但是摆脱你们别干劳而无功的事情。多想想解决的办法,把先进的设计变成工程上的可行性,这才是本事呢。就说到这下次继续谈。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但是千万不要“知耻而不勇”啊。留给我们的安全时间不多了,,,,,:time:我新来的,不是学航空的,所学甚至跟航空都不沾边。随便说说。望各位指正,小弟这厢有礼了!!!!
    从上飞运10,MD-82,MD90-30,我们真正自己干出来的,飞上天的大客机就3种。前者勉强算干线,后两者一水的支线。就是在先进也是支线,其战略意义与干线不可等同。现在的新支线—ARJ又要飞了,说实话我挺兴奋的。毕竟是自己家的孩子,看着都开心。小一些也无妨,只要我们继续前进那么ARJ就是中国民航客机产业化发展的开山之作。同时我强调,运10不是没有他的历史地位。只是生不逢时罢了。有人说是人为因素使得运10折翼,我的看法是她出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间,过早的开放也过早的凋敝。给一小撮人以可乘之机,授人以柄啊。悲哀!!!!!
    现在看ARJ,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上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到普通的百姓的关注。这一切也都注定的ARJ的日子比运10好过的多。与运10的时代相比,现在国家有钱了,经济发展了,实力提高了,国际有地位了。美帝,英帝都要和我们商量着来了,早20年谁搭理你啊?
政治间的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的,想在政治战场胜利不仅是军力的强大,更要有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所以ARJ可以说是被寄托了太多的东西,他也会比运10走的更远。
    至于说能不能走好,还得看管理和领导的艺术,至少大家对胡温二位不会失望吧??别跟我拿市场说事,波音,空客要是没政府撑着早TM完蛋了。哪个国家的基础战略产业没政府掺合啊?别管是国有还是私营,都逃脱不了。只不过是谁主导谁的问题罢了。
    同时也别拿引擎说事,小10首批用的不还是毛子的。一切要以稳重为首要任务,现在还不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不过我们已经未雨绸缪了,比如太行。回头说ARJ,装的在少也得几十人吧?自己还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你总不能捆俩太行或者捆四个昆仑让他上天吧,战斗机可以跳伞,民航好像没这功能啊。除了GE,罗-罗,普惠你还干用谁的,能用谁的。他A—380这么没用他香水国自己的斯奈克玛??这不仅是民族感情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拿两弹一星要求这个有些过了。中国的民航企业也是在乎成本的,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干。再搭上几十条人命那就彻底挂了。
    你们也别骂我们的科技人员与航空战线的同志,他们大多数人是上进的,爱国的。他们比你着急啊。但是过去的那些是是非非毕竟发生了,你就是拿着枪去清算又有什么用。骂几句除了自己解气还有什么作用。来这玩的没傻子,都是有思想的人,但是摆脱你们别干劳而无功的事情。多想想解决的办法,把先进的设计变成工程上的可行性,这才是本事呢。就说到这下次继续谈。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但是千万不要“知耻而不勇”啊。留给我们的安全时间不多了,,,,,:time:
运十的悲哀, 哪里是简单的确"生不逢时" 四个字就可以解释的, 那是咱们国家体制的问题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就像汽车工业的 "以市场换技术"  一样, 我们的悲哀, 老外看着是可笑啊.  咱们伟大的祖国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悲剧......
还抱着Y10YY呢
虽说忠言,当铺都不看好arj,不过我个人觉得,按照目前的态势,无果而终恐怕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了,谨慎乐观吧
原帖由 xiaogexh 于 2007-12-11 14:15 发表
运十的悲哀, 哪里是简单的确"生不逢时" 四个字就可以解释的, 那是咱们国家体制的问题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就像汽车工业的 "以市场换技术"  一样, 我们的悲哀, 老外看着是可笑啊.  咱们伟大的祖国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悲 ...


先看看当时我们还有多少钱能够花再说吧
原帖由 xiaogexh 于 2007-12-11 14:15 发表
运十的悲哀, 哪里是简单的确"生不逢时" 四个字就可以解释的, 那是咱们国家体制的问题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就像汽车工业的 "以市场换技术"  一样, 我们的悲哀, 老外看着是可笑啊.  咱们伟大的祖国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悲 ...

怎么那么多人还幻想那个作坊生产的东西能投入营运呢?而且不看看当时口袋里有所少钱?连个J-7都没解决好的年代还能奢望Y-10这样的家伙?汽车工业的失败可以归咎为中国人的功利主义。Y-10则刚好相反!:lol
MD-82, MD-90-30 不是国产的, 是美国 McDonnell Douglas 的产品
Y10是作坊里出来的?那试飞的难道是木头?
钱不够?难道当时花钱的项目都比Y10重要?说到底是决策者的思路问题
吵到海军版了!:D
原帖由 捕鱼捞虾 于 2007-12-11 16:17 发表
Y10是作坊里出来的?那试飞的难道是木头?
钱不够?难道当时花钱的项目都比Y10重要?说到底是决策者的思路问题

没看过离子鱼的评述?有多少部件是按生产标准做出来的?直到跟麦道合作之后我们才完成那套体系标准。当时就是J-7,J-8的项目还在搞呢。难道为了个专机就要继续用J-6支撑防空?;P
运十当时是否就是民用的干线客机:L
原帖由 Ericsson1979 于 2007-12-11 17:09 发表

没看过离子鱼的评述?有多少部件是按生产标准做出来的?直到跟麦道合作之后我们才完成那套体系标准。当时就是J-7,J-8的项目还在搞呢。难道为了个专机就要继续用J-6支撑防空?;P


什么样的生产标准?
一切以试飞结果为准,关于标准的问题根本就扯不清楚,因为当时的工装连个毛都没剩下,人也流失殆尽:@
如果美国的标准才叫标准?那原苏联、现俄罗斯的民用客机都是外星人支援的吗?:D
McDonnell Douglas 的中文全称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80年代与我国达成协议,由我国以CKD散件形式组装MD—82系列飞机30架,后来技术发展。根据补充协议又以同形式组装了MD—90-30型飞机两架。后由于麦道被波音合并故麦道与中方签订的合同作废。
    注:MD—82系列飞机是原北方航空公司机队的主力机型,90系列则到了当时的南方航空公司。在组装MD系列飞机的同时,我沈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西安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为其生产了大量的外包组件。对于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航空工业起到了“开眼看世界”的积极意义。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是MD系列挤掉了Y10,对这一说法有待考证。
    需要说明本人不是复古派,并没有为Y10喊冤鸣不平的意思。谈到Y10主要是想说明我很尊重他,请个别弟兄别误会。
原帖由 捕鱼捞虾 于 2007-12-11 19:19 发表
如果美国的标准才叫标准?那原苏联、现俄罗斯的民用客机都是外星人支援的吗?:D




这个不是用不用 米国标准的问题  问题在于当时是根本没有标准的说 每个零件从手工作坊里出来 很多部件由于公差问题多次返工 机体设计和制造的问题从来就没有解决好 发动机的国产化更始遥遥无期`
我看了一下回复,有些乱,得捋捋。
    有的兄弟说是体制问题,那我要问你什么体制问题啊?项目又扯到体制了上了,哪个国家没体制问题,现实社会不是乌托邦,是实实在在的。当时的中国现状你又知道多少,我也是听父母讲,收集各种资料才确定的,你要知道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刚从崩溃边缘走回来的。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啊,高速发展才是这近10年的事情。
    用我父亲的话讲当时社会没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Y10试飞时他正读大学呢。我们的很多事情都是从‘0’开始的,就那个状态玩一个和707同级的大客机,你相信是我相信啊?那不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搞两弹一星啊。当时的发动机不也是买老美的吗。好像是J-58吧,我记性不好。
    还有我们当时还没有针对大型客机的设计与制造经验,要是没有巴铁摔在乌鲁木齐的那架707的残骸做测绘基础,我相信我们连毛都摸不着。更别说试航程序和相关的适航标准体系了。
    Y10最大的悲哀就是团队散了,这是最不应该的。可惜那些热血青年和程不时等老一辈航空人的心血了。团队不散,继续跟踪世界前沿,今天的大运会红弄的多。
    但愿ARJ不是上海人骗钱的把戏。[: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