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新论之第九章 汉焚秦书及太史公作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8:50:18
在第三章中,笔者曾以我国典籍存世的实际为例。指出我国历史上确曾发生过一次性质极其恶劣、损失也极其惨重的焚书——这就是汉兴

之后的焚书!而且是针对性极其明确的专焚“秦朝施政文书”的疯狂暴行。本章将以太史公的卑劣剽窃与杜撰,及萧何所收集的文档,最后也

不知去向为例,进一步证明“汉焚秦书”,决非耸人听闻的无稽之谈:
  一、关于太史公的剽窃
  第一,先从李斯的《谏逐客书》说起:

  众所周知,《谏逐客书》的形成,是李斯以大无畏的勇气及学者的智慧,对秦王赢政于22岁加冕并镇压了嫪毐叛乱后,在“尽逐外邦客士

”的声浪中,针对其颁发的《逐客令》,所晋呈的一份“谏言”。其内容主要批评秦始皇颁布此令于秦国的大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不难设想

众多投秦客卿,被逐出咸阳离开秦国后,不仅会使六国诸候的势力得到壮大,更会导致往后无人敢入秦求仕,而使秦国无力荡平诸候!《谏逐

客书》不仅事关李斯前途,更关系到华夏未来历史发展的进程!其重要性无须再多说一字,诸位想必都已经明白了!

  此外,《谏逐客书》的另一大特点,还在于李斯明明是在批评嬴政颁布的《逐客令》不妥,但全文中无一字“刺激”嬴政。而是以大量事

实为例,字字珠玑地来反衬逐客之不当。从而使秦王嬴政终于心悦诚服地从宗室勋贵们的喧嚣声中猛醒过来。及时地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政治错

误!并以一位优秀政治家的眼光和大度,当机立断废除已颁布实施的《逐客令》。

  李斯的上呈不仅文词精美,寓意深刻,文章更是长达近千字之多!试问:如果没有原件(或刻誊精细的抄件),司马迁凭什么可于百年之

后。一字不落,一字不错地书写于《史记》的《李斯列传》中?!

  为便于读者欣赏此奇文,并从中感悟到此文词语上的华丽和词意上的精辟,笔者特将《谏逐客书》原文附录于下。除企盼读者从阅读中,

既增加对秦史的了解,更品味出华夏古文的韵味,以及感受到其文词与内容高度统一之精美外,还提请诸位鉴证,笔者将此列为司马迁剽窃实

例之第一,是否言而无据(李斯身为秦朝丞相,秦朝的史官是一定会为他们立传的)。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

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

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候,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

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乐

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绵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

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

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候

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

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则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内外树怨诸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第二,在秦始皇47岁的寿诞盛宴上,两位来自齐鲁的儒学大师的讲话,及秦始皇的态度,也应该有文档记录在案。否则的话,司马迁在《

史记》中是绝无可能将这件事,记述得如此详实而准确的。

  周青臣的讲话是: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候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

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听了周青臣的赞颁,《史记》对秦始皇态度的记录,仅有三个字,这就是:始皇悦!

 淳于越的讲话是:
 “臣闻商周之王千岁余,封弟子功臣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

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尽管秦始皇对淳于越所谈的内容和态度十分反感,其所提问题的严肃性与所处的场合,与寿诞盛宴的氛围也大相径庭,但他还是采取了比

较宽容而慎重的处置措施——《史记》对此的记述是:始皇下其议。
  以上分别由周青臣、淳于越在秦始皇寿诞盛宴上的讲话,及秦始皇十分明确而简练的表示,都被司马迁准确地记录在《史记》中,若无文

档可据,事隔百年之后,他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吗?
  第三,针对淳于越在寿诞盛宴上的讲话,李斯上书了一篇让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文稿。李斯的原话是: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异时诸候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候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

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指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

以吏为师。”
  上述近400字的文稿,若无“原件”——即:秦朝史官所写的《丞相李斯传》可据。司马迁怎能于百年后,将其记录得如此完整?!

……

  除上述三桩非有原始文档,司马迁决无完整复制的可能外。细究开去,可认定为剽窃之作的记述还不止一桩!然而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秦

朝的文档,包括司马迁作《史记》时还用到的文档,之后到哪里去了!!!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难道还不能认定:“汉焚秦书”及司马迁的“剽窃”,是一桩铁定的事实吗?!



  二、太史公的杜撰

  关于司马迁杜撰“史实”的实证,除“陈胜、吴广赴渔阳戍边”,及美化刘邦的长相,神化刘邦的人格……外。笔者初步认为以下数桩大

事,也当属杜撰之例:一是秦始皇率领着数千人的大队人马,在一个荒芜得需要移民垦荒的琅玡台停留了“三月”之久;二是赵国灭亡后,秦

始曾亲到赵国去“尽坑仇家”;三是离开琅玡台到徐州后,却又节外生枝地突然改变返归路线,要到隶属于淮河地区的泗水去打捞“九鼎”;

四是又空忙了一阵后,秦始皇率领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继续南下,要去参拜并未列入(也不可能列入)封禅计划的远在湖南的衡山。途中

因“渡江”遇险,秦始皇除下令调来三千刑徒,伐尽“湘山木”外,还“赭其山”后,才扬长而去。

  尽管以上四桩于封禅后相继发生的“史事”,笔者都认为有假。但它们之间在形式上却可以分为两类:前一类只能以合理的推论来加以说

明;后一类则证据确凿,即使司马迁在世,他也是无法说清道明的!

  第一类:

  关于在琅玡台停留了“三月”之久。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此的记述是:“南登琅玡、大乐之、留三月”。此事之不实,

除与秦始皇亲政、勤政的作风大相径庭!外,既使根据司马迁的记述,秦始皇在琅玡台“留三月”的原因是“大乐之”。试问:此时的琅玡台

——即荒芜得要移民屯垦的琅玡台有何“大乐之”可言?对于“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秦始皇来说,他能安心地

呆在琅玡台三月之久吗?更何况他还率领着大队人马,而并非仅他一人!

  关于尽坑仇家。“尽坑仇家”是司马迁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并被后人认定为秦始皇残暴的又一桩“大罪”。这件事说的是,

赵国灭亡后,秦始皇专此赶到赵国,严厉地监督军士以刀矛相逼,把他的“仇家”赶到一个个已掘好的大坑中活埋。由于此事无法以其它参照

物(例如地图)进行对比。但笔者仍把这事也认为是一桩杜撰之作的看法,向读者奉告如下:

  认为这也是一桩假案的主要根据,是秦始皇从赵国归秦时,年龄不超过十岁!其间因秦国恃强犯赵,赵王曾下令要杀死其母赵姬和他。为

此,他母子俩一直藏匿于民间长达七年左右!要说有仇,这仇人就是赵王,对赵国人民他只有感恩的份!可现在赵王已经投降,而且事隔二十

多年,当年的玩伴对他会有什么仇?怎么还劳他亲自远去赵国,监督着军士尽坑他的“仇家”呢?

  第二类:

  关于“打捞九鼎”。秦始皇由琅玡台动身后,按最合理的返归路线(请参阅附图),车驾到达徐州后,应选取沿商丘至兰考的路线。然后经

开封、郑州、洛阳、进函谷关后,再由渭南抵达咸阳。然而按司马迁的记录,秦始皇一行到达徐州后,却突然改变西行的计划,理由是他要去

参拜远在湖南衡山县的,我国五大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由咸阳出发至泰山封禅,并从黄海边绕了一圈,又在琅玡台于无奈中苦等了三个

月之久的,身心都已经疲惫不堪,而且还带着大队人马的秦始皇,此时是否还有兴致南下湖南远去参拜“南岳衡山”?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此

事尽管被司马迁记录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但笔者认为不论从体能、心理……特别是秦始皇还率领着百十辆属车,众多文武勋贵和数千

名护卫军士的大队人马(总数应在五千人以上)等情况上分析,司马迁的记录显然是不对的!更何况参拜“南岳衡山”并不在封禅泰山的计划之

内!即使行动临时会有些变动,但如此之大的实属节外生枝的变动,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此说的依据还可以从秦始皇此时的心绪,根本谈不上

好来加以分析,更何况他及大队人马,从出发至今时间也当在半年左右,大家都已经累得只想尽快回家了。哪里还有心情再在马车中颠簸数千

里,经安徽、湖北进入湖南,然后经长沙南下去看什么衡山?要看以后去不行吗!

  笔者从读史中,也感到秦始皇确曾于出巡中去参拜过衡山。但那是在他于第五次,即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由咸阳出巡东南时去的。理由一

是顺路,二是他本来就想以天子之尊,去魇灭东南的“天子气”。而参拜衡山不但观赏了美景,还能从祭祀山川之神的虔诚中来显示国家安定

、皇帝贤能。从而粉碎“东南有天子气”,并证明他这个西北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子。

  此外,还由于从徐州南下衡山路程实在太远了(一千多公里),司马迁又专此写了一段秦始皇在泗水“打捞九鼎”及“问罪湘君”的故事,

既揭露秦始皇的“贪婪”和“残暴”,更使人感到秦始皇作此决定的不循常理,实际是他贯有的 “刚愎自用”之所为!对此。笔者特将认定上

述两事均属杜撰的情况简介如下:

  第一、关于“打捞九鼎”。诸位都已经知道,传说中的“九鼎”是我国由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社会,转型进入到奴隶制社会形成了国家

后。大禹根据治水期间了解到的山川方位和物产分布、土壤性质等划天下为九州。以后他又收取九州的金银等金属,制造了象征九州富裕而稳

定的九只大鼎。之后经商、周到战国,都把“九鼎”看作是拥有国家政权的最神圣、最崇高的传国之宝。周朝衰落后,在起源于渭水流域的犬

戎集团的进攻下,周平王被迫东迁都城时,便把它们带到了东都洛阳。那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为什么会有一段秦始皇在泗水打捞

九鼎的“史实”呢?    

  要说清秦始皇之所以“愚蠢地”在泗水“打捞九鼎”,还得从五百多年前说起,这就是:周朝自周平王东迁,把九鼎带到洛阳三百多年后

传位至周显王时,不知出自什么既说不清、也道不明的理由(实际上就没有任何理由)!他却将九鼎从洛阳运往更东边的什么地方,从而经过

位于安徽省隶属于淮河水系的泗水。除此极不具情理的运鼎“史实”外,九鼎落水的方式也十分怪异——它们不是因翻船全部落于河水中,而

是只有一只自动“跳”入河中(鼎为国之重器,不但不能随便转运,更何况当时为什么不捞?)此外,关于秦始皇捞鼎的原因,另有一说是:当

年秦昭王灭东周时,仅得八鼎。流失的一个鼎“飞”入了泗水(洛阳至泗水,直线就有近500公里,重达三百多斤的大“鼎”怎么可能会“飞”

)。秦始皇成就帝业,而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失一,这使他感到莫大缺憾!他之所以从徐州转向南行,就是要到泗水来寻那只宝鼎……但不管怎

么说,若非杜撰,道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如果九鼎缺一,浑身充满豪霸之气的秦昭王,当时就一定是会派人寻找的。

  这事又过去一百多年后,秦始皇在司马迁的笔下,终于和这件无由头的怪事挨上边了——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始皇带领着一大班文武勋贵

,及护驾军士到达泗水后,“听说”泗水中有一只宝鼎便下令征集了一千多人下河捞鼎,结果又是劳民伤财地空忙了一回!在这个故事中——

开始从周显王将“九鼎”从东周的都城洛阳,莫名其妙地运往什么地方起就是假的——象征国家政权及都城重地的九鼎岂能随便胡乱搬运!此外

,九鼎之一的那一只会自动“跳”入水中,也是假的。秦始皇再蠢,难道会对重达数百斤之多,而且一百多年前就已“跳”入河中,落水时连

“舟”都未刻,根本无法详知此“鼎”落于泗水的何处(泗水属淮河水系,是一片很大的地方)。便极盲目、也极愚蠢而残暴地,强行征集一

千多人沿河打捞(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对鼎的下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第一是:“……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

秦。”交待得十分清晰;第二是:“或曰宋大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如果此事属实,则应是九鼎皆“没”,而不可能仅“没”一只

)。“九鼎”怎么会往东去至并“没于泗水彭城下”?当时的周都位于洛阳,现实中有这个必要吗……此外,从“或曰”二字中可以看出,司

马迁对此事也是没有把握的。可是当这件事被写入《秦始皇本纪》时,似乎就已经是真的了。同时从“或曰”二字中可以看出,此“或曰”及

其之后的文字,都是后来“补”上去的。(同一件事在不同专题中,有不同说法的问题。笔者读《史记》中已发现多处。将来若有机会专列出

来公之于众,诸位想必都会大吃一惊!)。

  对于这桩杜撰痕迹十分明显的“实史”,在秦始皇已被定性为“暴君”的观念影响下,包括史家、小说家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几乎都没

作多少分析,就对秦始皇进行了谴责。需要说明的是胡高谱先生在1998年9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秦皇》中,卓有见识地回避

了关于“打捞九鼎”及“问罪湘君”,两个在小说中本可以大做文章,尽兴谴责秦始皇暴行的内容。使笔者由衷地感到钦佩!

  然而笔者也见过一部(上、下两集)名为《秦始皇》的小说。书中描述被秦始皇招来“打捞九鼎”的一千多人中,有一个名叫万喜良的青年

。万喜良的妻子名为孟姜女的美貌农妇,在给丈夫送饭时被“大淫棍”秦始皇一眼便看中了。于是秦始皇便派万喜良去修建长城……

  关于“问罪湘君”

  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录,秦始皇在泗水毫无所获地折腾了一阵后,便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南下,前往湖南参拜衡山。当来到一个

对面山上建有“湘山祠”的地方,正以舟摆渡之际,江上突起大风,渡船几乎翻倾,吓得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关中平原的秦始皇,脸色苍白地问

身边的博士道:“湘君何神?……”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此事的记录是: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

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在这段长约80字的记录中,司马迁为我们说了些什么事呢?

  1,秦始皇“浮江”到了“湘山祠”。按行进路线“浮江,至湘山祠”一句,本应理解为:渡过长江后,到了“湘山祠”。然而从后面的描

述来看,此处的“浮江”并非指长江。因为在他南下路线上的任何一个长江渡口的南边,从古至今都找不到一个名为“湘山祠”的地方。而从

一“湘”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湘山祠”是在湖南境内。那么湖南境内沿秦始皇要去衡山的路线上,会有一条什么样的“江”,能拦

住他的去路?江对面的山上还建有一座名为“湘山祠”的古庙呢?对此,我们只需查看一下地图,便可以知道,上述的“江”或“祠”都是子

虚乌有,根本不存在的!

  按秦始皇的行进路线,车驾进入湖南后,要说“江”就只有一条并不很宽的湘江!可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往北,而秦始皇行进的方向是从北

往南,也就是说湘江的流向和位置,与秦始皇朝拜衡山的行进路线是平行的(事实上湘江就在秦始皇行进路线的右边。如果是渡湘江,行进的

方向立马就变为向西,如此一来,这件事就更假了),他何须去渡湘江呢?再说并不很宽的湘江的岸边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建盖了“湘山祠”的

大山!

  2,秦始皇大难不死,渡江后见山上有一座名为“湘山祠”的小庙,便问随行博士:“湘君何神?”博士便向他讲了一个典故:“听说‘湘

君’乃是舜帝的二位妻子,芳名为娥皇、女英。而娥皇、女英都是尧帝的爱女。舜帝巡视南方,不幸病死于苍梧。二妃追寻亡夫而未见,悲伤

啼血,溅渍斑竹,逐投水自尽。当地百姓感其忠贞壮烈便在此建湘山祠,以示崇敬!”

  3,以“残暴”闻名于世的秦始皇,不仅未被博士讲述的娥皇、女英的故事所感动。相反还下令调来囚徒三千人,先砍光了“湘山”上的树

不说,还以“赭其山”的近似于疯狂的残暴,放火烧毁了供奉有娥皇、女英的湘山祠!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司马迁杜撰的这个令人发指的故事

却是假的!

  如笔者前已说明的,秦始皇确曾于他的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赴东南“魇灭天子气”的出巡中,去参拜过衡山。同时还发生过乘舟遇险

的情况,但那决不是在什么“江”上,而是在洞庭湖中!是他去湖中的洞庭岛上游乐时碰到风浪!由于洞庭湖实在太大,在烟波淼渺的洞庭湖

上遇到突起的风浪,使从小生长在关中平原地区的秦始皇着实吓了一跳,是不言而喻的。登岸后秦始皇还去了位于岛上的湘妃祠中(请注意:是

“湘妃祠”而不是“湘山祠”),祭祀了娥皇、女英二位圣妃。由于在洞庭岛上玩得十分惬意,秦始皇还将洞庭岛赐名为“君山岛”(在历史长

河中,后人将此岛简称“君山”,“君山”一名便一直沿用至今)。没想到这些事却被司马迁镶嵌于秦始皇在圆满地完成了赴泰山封禅后的返归

途中,又节外生枝地南下湖南,去参拜衡山。从而引出了“泗水捞鼎”和“问罪湘君”等两桩,前者揭露秦始皇愚昧贪婪,后者诬陷其暴虐成

性,身为帝王却 “不敬神明”,他一发怒就大施淫威,稍不遂意,便“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还“赭其山”连“湘山祠”也给烧了(请

读者注意:除笔者前已说明,过长江后前往衡山,沿途并无大江阻拦,因而并不存在“江”对面的山上会有“湘山祠”;而洞庭岛——“君山

”上的湘妃祠,自古至今从未受到过恶意毁损,“君山”上的花草树木,数千年来,也一直郁郁葱葱,与天地共存)。

  此外,长时期来由于众多专著均未参照地理特征来认定此事纯属杜撰,反而以“青山无辜,女皇何罪”气愤地指责秦始皇。不料却是天大

的冤枉!在第三章中,笔者曾以我国典籍存世的实际为例。指出我国历史上确曾发生过一次性质极其恶劣、损失也极其惨重的焚书——这就是汉兴

之后的焚书!而且是针对性极其明确的专焚“秦朝施政文书”的疯狂暴行。本章将以太史公的卑劣剽窃与杜撰,及萧何所收集的文档,最后也

不知去向为例,进一步证明“汉焚秦书”,决非耸人听闻的无稽之谈:
  一、关于太史公的剽窃
  第一,先从李斯的《谏逐客书》说起:

  众所周知,《谏逐客书》的形成,是李斯以大无畏的勇气及学者的智慧,对秦王赢政于22岁加冕并镇压了嫪毐叛乱后,在“尽逐外邦客士

”的声浪中,针对其颁发的《逐客令》,所晋呈的一份“谏言”。其内容主要批评秦始皇颁布此令于秦国的大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不难设想

众多投秦客卿,被逐出咸阳离开秦国后,不仅会使六国诸候的势力得到壮大,更会导致往后无人敢入秦求仕,而使秦国无力荡平诸候!《谏逐

客书》不仅事关李斯前途,更关系到华夏未来历史发展的进程!其重要性无须再多说一字,诸位想必都已经明白了!

  此外,《谏逐客书》的另一大特点,还在于李斯明明是在批评嬴政颁布的《逐客令》不妥,但全文中无一字“刺激”嬴政。而是以大量事

实为例,字字珠玑地来反衬逐客之不当。从而使秦王嬴政终于心悦诚服地从宗室勋贵们的喧嚣声中猛醒过来。及时地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政治错

误!并以一位优秀政治家的眼光和大度,当机立断废除已颁布实施的《逐客令》。

  李斯的上呈不仅文词精美,寓意深刻,文章更是长达近千字之多!试问:如果没有原件(或刻誊精细的抄件),司马迁凭什么可于百年之

后。一字不落,一字不错地书写于《史记》的《李斯列传》中?!

  为便于读者欣赏此奇文,并从中感悟到此文词语上的华丽和词意上的精辟,笔者特将《谏逐客书》原文附录于下。除企盼读者从阅读中,

既增加对秦史的了解,更品味出华夏古文的韵味,以及感受到其文词与内容高度统一之精美外,还提请诸位鉴证,笔者将此列为司马迁剽窃实

例之第一,是否言而无据(李斯身为秦朝丞相,秦朝的史官是一定会为他们立传的)。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

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

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候,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

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乐

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绵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

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

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候

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

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则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内外树怨诸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第二,在秦始皇47岁的寿诞盛宴上,两位来自齐鲁的儒学大师的讲话,及秦始皇的态度,也应该有文档记录在案。否则的话,司马迁在《

史记》中是绝无可能将这件事,记述得如此详实而准确的。

  周青臣的讲话是: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候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

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听了周青臣的赞颁,《史记》对秦始皇态度的记录,仅有三个字,这就是:始皇悦!

 淳于越的讲话是:
 “臣闻商周之王千岁余,封弟子功臣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

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尽管秦始皇对淳于越所谈的内容和态度十分反感,其所提问题的严肃性与所处的场合,与寿诞盛宴的氛围也大相径庭,但他还是采取了比

较宽容而慎重的处置措施——《史记》对此的记述是:始皇下其议。
  以上分别由周青臣、淳于越在秦始皇寿诞盛宴上的讲话,及秦始皇十分明确而简练的表示,都被司马迁准确地记录在《史记》中,若无文

档可据,事隔百年之后,他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吗?
  第三,针对淳于越在寿诞盛宴上的讲话,李斯上书了一篇让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文稿。李斯的原话是: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异时诸候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候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

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指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

以吏为师。”
  上述近400字的文稿,若无“原件”——即:秦朝史官所写的《丞相李斯传》可据。司马迁怎能于百年后,将其记录得如此完整?!

……

  除上述三桩非有原始文档,司马迁决无完整复制的可能外。细究开去,可认定为剽窃之作的记述还不止一桩!然而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秦

朝的文档,包括司马迁作《史记》时还用到的文档,之后到哪里去了!!!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难道还不能认定:“汉焚秦书”及司马迁的“剽窃”,是一桩铁定的事实吗?!



  二、太史公的杜撰

  关于司马迁杜撰“史实”的实证,除“陈胜、吴广赴渔阳戍边”,及美化刘邦的长相,神化刘邦的人格……外。笔者初步认为以下数桩大

事,也当属杜撰之例:一是秦始皇率领着数千人的大队人马,在一个荒芜得需要移民垦荒的琅玡台停留了“三月”之久;二是赵国灭亡后,秦

始曾亲到赵国去“尽坑仇家”;三是离开琅玡台到徐州后,却又节外生枝地突然改变返归路线,要到隶属于淮河地区的泗水去打捞“九鼎”;

四是又空忙了一阵后,秦始皇率领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继续南下,要去参拜并未列入(也不可能列入)封禅计划的远在湖南的衡山。途中

因“渡江”遇险,秦始皇除下令调来三千刑徒,伐尽“湘山木”外,还“赭其山”后,才扬长而去。

  尽管以上四桩于封禅后相继发生的“史事”,笔者都认为有假。但它们之间在形式上却可以分为两类:前一类只能以合理的推论来加以说

明;后一类则证据确凿,即使司马迁在世,他也是无法说清道明的!

  第一类:

  关于在琅玡台停留了“三月”之久。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此的记述是:“南登琅玡、大乐之、留三月”。此事之不实,

除与秦始皇亲政、勤政的作风大相径庭!外,既使根据司马迁的记述,秦始皇在琅玡台“留三月”的原因是“大乐之”。试问:此时的琅玡台

——即荒芜得要移民屯垦的琅玡台有何“大乐之”可言?对于“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秦始皇来说,他能安心地

呆在琅玡台三月之久吗?更何况他还率领着大队人马,而并非仅他一人!

  关于尽坑仇家。“尽坑仇家”是司马迁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并被后人认定为秦始皇残暴的又一桩“大罪”。这件事说的是,

赵国灭亡后,秦始皇专此赶到赵国,严厉地监督军士以刀矛相逼,把他的“仇家”赶到一个个已掘好的大坑中活埋。由于此事无法以其它参照

物(例如地图)进行对比。但笔者仍把这事也认为是一桩杜撰之作的看法,向读者奉告如下:

  认为这也是一桩假案的主要根据,是秦始皇从赵国归秦时,年龄不超过十岁!其间因秦国恃强犯赵,赵王曾下令要杀死其母赵姬和他。为

此,他母子俩一直藏匿于民间长达七年左右!要说有仇,这仇人就是赵王,对赵国人民他只有感恩的份!可现在赵王已经投降,而且事隔二十

多年,当年的玩伴对他会有什么仇?怎么还劳他亲自远去赵国,监督着军士尽坑他的“仇家”呢?

  第二类:

  关于“打捞九鼎”。秦始皇由琅玡台动身后,按最合理的返归路线(请参阅附图),车驾到达徐州后,应选取沿商丘至兰考的路线。然后经

开封、郑州、洛阳、进函谷关后,再由渭南抵达咸阳。然而按司马迁的记录,秦始皇一行到达徐州后,却突然改变西行的计划,理由是他要去

参拜远在湖南衡山县的,我国五大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由咸阳出发至泰山封禅,并从黄海边绕了一圈,又在琅玡台于无奈中苦等了三个

月之久的,身心都已经疲惫不堪,而且还带着大队人马的秦始皇,此时是否还有兴致南下湖南远去参拜“南岳衡山”?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此

事尽管被司马迁记录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但笔者认为不论从体能、心理……特别是秦始皇还率领着百十辆属车,众多文武勋贵和数千

名护卫军士的大队人马(总数应在五千人以上)等情况上分析,司马迁的记录显然是不对的!更何况参拜“南岳衡山”并不在封禅泰山的计划之

内!即使行动临时会有些变动,但如此之大的实属节外生枝的变动,应该是不会发生的。此说的依据还可以从秦始皇此时的心绪,根本谈不上

好来加以分析,更何况他及大队人马,从出发至今时间也当在半年左右,大家都已经累得只想尽快回家了。哪里还有心情再在马车中颠簸数千

里,经安徽、湖北进入湖南,然后经长沙南下去看什么衡山?要看以后去不行吗!

  笔者从读史中,也感到秦始皇确曾于出巡中去参拜过衡山。但那是在他于第五次,即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由咸阳出巡东南时去的。理由一

是顺路,二是他本来就想以天子之尊,去魇灭东南的“天子气”。而参拜衡山不但观赏了美景,还能从祭祀山川之神的虔诚中来显示国家安定

、皇帝贤能。从而粉碎“东南有天子气”,并证明他这个西北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子。

  此外,还由于从徐州南下衡山路程实在太远了(一千多公里),司马迁又专此写了一段秦始皇在泗水“打捞九鼎”及“问罪湘君”的故事,

既揭露秦始皇的“贪婪”和“残暴”,更使人感到秦始皇作此决定的不循常理,实际是他贯有的 “刚愎自用”之所为!对此。笔者特将认定上

述两事均属杜撰的情况简介如下:

  第一、关于“打捞九鼎”。诸位都已经知道,传说中的“九鼎”是我国由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社会,转型进入到奴隶制社会形成了国家

后。大禹根据治水期间了解到的山川方位和物产分布、土壤性质等划天下为九州。以后他又收取九州的金银等金属,制造了象征九州富裕而稳

定的九只大鼎。之后经商、周到战国,都把“九鼎”看作是拥有国家政权的最神圣、最崇高的传国之宝。周朝衰落后,在起源于渭水流域的犬

戎集团的进攻下,周平王被迫东迁都城时,便把它们带到了东都洛阳。那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为什么会有一段秦始皇在泗水打捞

九鼎的“史实”呢?    

  要说清秦始皇之所以“愚蠢地”在泗水“打捞九鼎”,还得从五百多年前说起,这就是:周朝自周平王东迁,把九鼎带到洛阳三百多年后

传位至周显王时,不知出自什么既说不清、也道不明的理由(实际上就没有任何理由)!他却将九鼎从洛阳运往更东边的什么地方,从而经过

位于安徽省隶属于淮河水系的泗水。除此极不具情理的运鼎“史实”外,九鼎落水的方式也十分怪异——它们不是因翻船全部落于河水中,而

是只有一只自动“跳”入河中(鼎为国之重器,不但不能随便转运,更何况当时为什么不捞?)此外,关于秦始皇捞鼎的原因,另有一说是:当

年秦昭王灭东周时,仅得八鼎。流失的一个鼎“飞”入了泗水(洛阳至泗水,直线就有近500公里,重达三百多斤的大“鼎”怎么可能会“飞”

)。秦始皇成就帝业,而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失一,这使他感到莫大缺憾!他之所以从徐州转向南行,就是要到泗水来寻那只宝鼎……但不管怎

么说,若非杜撰,道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如果九鼎缺一,浑身充满豪霸之气的秦昭王,当时就一定是会派人寻找的。

  这事又过去一百多年后,秦始皇在司马迁的笔下,终于和这件无由头的怪事挨上边了——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始皇带领着一大班文武勋贵

,及护驾军士到达泗水后,“听说”泗水中有一只宝鼎便下令征集了一千多人下河捞鼎,结果又是劳民伤财地空忙了一回!在这个故事中——

开始从周显王将“九鼎”从东周的都城洛阳,莫名其妙地运往什么地方起就是假的——象征国家政权及都城重地的九鼎岂能随便胡乱搬运!此外

,九鼎之一的那一只会自动“跳”入水中,也是假的。秦始皇再蠢,难道会对重达数百斤之多,而且一百多年前就已“跳”入河中,落水时连

“舟”都未刻,根本无法详知此“鼎”落于泗水的何处(泗水属淮河水系,是一片很大的地方)。便极盲目、也极愚蠢而残暴地,强行征集一

千多人沿河打捞(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对鼎的下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第一是:“……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

秦。”交待得十分清晰;第二是:“或曰宋大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如果此事属实,则应是九鼎皆“没”,而不可能仅“没”一只

)。“九鼎”怎么会往东去至并“没于泗水彭城下”?当时的周都位于洛阳,现实中有这个必要吗……此外,从“或曰”二字中可以看出,司

马迁对此事也是没有把握的。可是当这件事被写入《秦始皇本纪》时,似乎就已经是真的了。同时从“或曰”二字中可以看出,此“或曰”及

其之后的文字,都是后来“补”上去的。(同一件事在不同专题中,有不同说法的问题。笔者读《史记》中已发现多处。将来若有机会专列出

来公之于众,诸位想必都会大吃一惊!)。

  对于这桩杜撰痕迹十分明显的“实史”,在秦始皇已被定性为“暴君”的观念影响下,包括史家、小说家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几乎都没

作多少分析,就对秦始皇进行了谴责。需要说明的是胡高谱先生在1998年9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秦皇》中,卓有见识地回避

了关于“打捞九鼎”及“问罪湘君”,两个在小说中本可以大做文章,尽兴谴责秦始皇暴行的内容。使笔者由衷地感到钦佩!

  然而笔者也见过一部(上、下两集)名为《秦始皇》的小说。书中描述被秦始皇招来“打捞九鼎”的一千多人中,有一个名叫万喜良的青年

。万喜良的妻子名为孟姜女的美貌农妇,在给丈夫送饭时被“大淫棍”秦始皇一眼便看中了。于是秦始皇便派万喜良去修建长城……

  关于“问罪湘君”

  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录,秦始皇在泗水毫无所获地折腾了一阵后,便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南下,前往湖南参拜衡山。当来到一个

对面山上建有“湘山祠”的地方,正以舟摆渡之际,江上突起大风,渡船几乎翻倾,吓得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关中平原的秦始皇,脸色苍白地问

身边的博士道:“湘君何神?……”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此事的记录是: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

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在这段长约80字的记录中,司马迁为我们说了些什么事呢?

  1,秦始皇“浮江”到了“湘山祠”。按行进路线“浮江,至湘山祠”一句,本应理解为:渡过长江后,到了“湘山祠”。然而从后面的描

述来看,此处的“浮江”并非指长江。因为在他南下路线上的任何一个长江渡口的南边,从古至今都找不到一个名为“湘山祠”的地方。而从

一“湘”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湘山祠”是在湖南境内。那么湖南境内沿秦始皇要去衡山的路线上,会有一条什么样的“江”,能拦

住他的去路?江对面的山上还建有一座名为“湘山祠”的古庙呢?对此,我们只需查看一下地图,便可以知道,上述的“江”或“祠”都是子

虚乌有,根本不存在的!

  按秦始皇的行进路线,车驾进入湖南后,要说“江”就只有一条并不很宽的湘江!可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往北,而秦始皇行进的方向是从北

往南,也就是说湘江的流向和位置,与秦始皇朝拜衡山的行进路线是平行的(事实上湘江就在秦始皇行进路线的右边。如果是渡湘江,行进的

方向立马就变为向西,如此一来,这件事就更假了),他何须去渡湘江呢?再说并不很宽的湘江的岸边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建盖了“湘山祠”的

大山!

  2,秦始皇大难不死,渡江后见山上有一座名为“湘山祠”的小庙,便问随行博士:“湘君何神?”博士便向他讲了一个典故:“听说‘湘

君’乃是舜帝的二位妻子,芳名为娥皇、女英。而娥皇、女英都是尧帝的爱女。舜帝巡视南方,不幸病死于苍梧。二妃追寻亡夫而未见,悲伤

啼血,溅渍斑竹,逐投水自尽。当地百姓感其忠贞壮烈便在此建湘山祠,以示崇敬!”

  3,以“残暴”闻名于世的秦始皇,不仅未被博士讲述的娥皇、女英的故事所感动。相反还下令调来囚徒三千人,先砍光了“湘山”上的树

不说,还以“赭其山”的近似于疯狂的残暴,放火烧毁了供奉有娥皇、女英的湘山祠!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司马迁杜撰的这个令人发指的故事

却是假的!

  如笔者前已说明的,秦始皇确曾于他的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赴东南“魇灭天子气”的出巡中,去参拜过衡山。同时还发生过乘舟遇险

的情况,但那决不是在什么“江”上,而是在洞庭湖中!是他去湖中的洞庭岛上游乐时碰到风浪!由于洞庭湖实在太大,在烟波淼渺的洞庭湖

上遇到突起的风浪,使从小生长在关中平原地区的秦始皇着实吓了一跳,是不言而喻的。登岸后秦始皇还去了位于岛上的湘妃祠中(请注意:是

“湘妃祠”而不是“湘山祠”),祭祀了娥皇、女英二位圣妃。由于在洞庭岛上玩得十分惬意,秦始皇还将洞庭岛赐名为“君山岛”(在历史长

河中,后人将此岛简称“君山”,“君山”一名便一直沿用至今)。没想到这些事却被司马迁镶嵌于秦始皇在圆满地完成了赴泰山封禅后的返归

途中,又节外生枝地南下湖南,去参拜衡山。从而引出了“泗水捞鼎”和“问罪湘君”等两桩,前者揭露秦始皇愚昧贪婪,后者诬陷其暴虐成

性,身为帝王却 “不敬神明”,他一发怒就大施淫威,稍不遂意,便“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还“赭其山”连“湘山祠”也给烧了(请

读者注意:除笔者前已说明,过长江后前往衡山,沿途并无大江阻拦,因而并不存在“江”对面的山上会有“湘山祠”;而洞庭岛——“君山

”上的湘妃祠,自古至今从未受到过恶意毁损,“君山”上的花草树木,数千年来,也一直郁郁葱葱,与天地共存)。

  此外,长时期来由于众多专著均未参照地理特征来认定此事纯属杜撰,反而以“青山无辜,女皇何罪”气愤地指责秦始皇。不料却是天大

的冤枉!
三、再论“汉焚秦书”决非无稽之谈

 如前所述,笔者除以先秦著作,及与秦始皇同时期的先贤著作均有存世,而惟独秦朝文档无存,从而得出了汉兴之后曾焚毁秦书的结论。本

章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完整抄录一百年前的《谏逐客书》,及“焚书令”……为据,指出至迟在秦亡后一百年的司马迁身边,仍然有秦

朝文档!其后之所以不见,必已遭到焚毁无疑!为进一步说明“汉焚秦书”无假,笔者将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据《史记·萧相国世家》称:“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

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羽与诸候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疆弱之处,民所病苦者,以何尽得秦

图书也。”司马迁的这段文字,不仅准确地记录刘邦进咸阳的情况,同时还告诉我们以下两条重要讯息:

  第一,项羽烧咸阳而去后,刘邦手下的将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惟独萧何最及时地收集秦朝的“律令图书藏之”。

  第二,之后刘邦所需要了解的情况,都是萧何根据秦国的文档上得来的。

  从上述最为确凿的记录中,使我们终于明白了——项羽烧咸阳并没烧毁(也不可能全部烧毁)咸阳的全部——不仅丞相府及御史府都没烧

,其中还有刘邦手下 “诸将皆争走”的“金帛财物之府”也没烧!接下来,我们先且不说刘邦手下的“将领”,怎样去“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

分之”。只问:萧何收集到的秦朝大量的“律令图书”,后来怎么全都不见了!!!从而得出“汉焚秦书”,而且是专焚秦朝文档的结论,难

道还不可信吗?!

  秦始皇既未焚书,也未坑儒,却挨骂了两千年。汉刘邦及其子孙所犯下的毁灭“秦朝文档”的滔天大罪,却一直逃脱了正义的审判!泱泱

华夏的一部秦汉史,怎么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