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纪海权之梦:再论甲午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7:33:38
2007年09月13日 10:39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杨温利
尽管已是超过一个世纪的陈年往事,但中日甲午战争至今仍未被世人所淡忘。甲午一战的影响至今都还存在,不仅是中国尚未完全从此战所标志的“百年屈辱”中恢复,更在于甲午战争日后在战略与大战略上所造成的印象与冲击。然而中国“何以失败?”

对于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历来从政策、战略、战术等各个层皆有所检讨、批判,而从中所获得结论则可总括为:“不知海权。”中国被陆地收了灵魂,既不知如何利用海洋以增进国家的权力与福祉;也不知如何运用海军兵力以获致战争的胜利。但这一切所显示的,却是在甲午战争结束百余年之后,对其经验教训与启示的认识,竟然还是似是而非。因此,本文试图对过去有关甲午战争的批评、解释,再作一彻底的检讨,并侧重在战略与大战略上的意涵,至于战术上的教训在今日已很少价值,将以予省略。

大战略与建军备战

甲午之败,第一类的检讨直指大战略与建军备战上的失误。甲午战争前一直主管洋务、外交的清廷北洋大臣李鸿章,最为人所诟病者,是他“纯粹守势”的政策。李鸿章的大战略,乃是放弃周边的藩属国,以争取本土现代化建设的时间;反观日本则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这种差异反映了李鸿章,或说是整个清廷对于海权的精要缺乏认识,“只知‘海防’不知‘海权’”,未能参透“海权对历史过程和国家兴衰所产生的效果”。不过,这种批评严格的说并不正确。

首先,尽管清廷的确耗费巨资建立了庞大的舰队,且依照海权大师马汉(A. T. Mahan)之说,舰队本质上确实就是攻击性的,但若因此而批评清廷不知采取扩张、攻击的政策,发挥舰队的攻击性,实是本末倒置。因为,政治目的与军事工具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工具来适应目的”而非“目的去适应工具”;是因有侵略性的政策才需要攻击性的军备,而不是有了攻击性的军备所以必须采用侵略政策。因此,李鸿章在大战略与建军备战的上的失误,其实是在于他选择了不当的工具去配合其政策。

李鸿章的守势国策,需要的是防御性的军备。在海军方面,依当时十九世纪的科技,便是鱼雷(快艇)与水雷。用鱼雷艇来进行防御比舰队来得经济,它较小而廉价,可以大量迅速建造,在运用上也不必太在意损失。而与之做为配合的,则是陆军军备,以及更为重要的铁路建设。既然是守势的国策,清廷并不需要越洋行动,部队调动可完全经由陆路,陆上交通确实不便,所以才需要由铁路的建设来改善。铁路使得陆军部队也可以获致与船舰相当的机动力,如此便可以迅速调动应付可能存在的登陆威胁。

当然,若是以今非古,批判李鸿章缺乏见识未免流于事后诸葛,但作为对后世检讨的再批判,可就不同了。以鱼雷艇为主海军建设的理念,与当时法国海军“少壮派”的思想颇为接近,此派学说在1869年即出现,并于1886年海军上将奥比(Admiral Theophile Aube)出任法国海军部长后成为实际的政策,甚至还早于马汉著作出版的1890年。而铁路在军事上的价值,亦已在1861至1865年的美国内战、1866年普奥战争、以及1870年普法战争中表露无遗,这一切都不是没有前例可循的。由此可见,过去论者批评李鸿章或清廷“不知海权的重要性”,批评其“忽视海防,轻海重陆、日本充分吸收马汉海权论,重视海洋,采取攻势的舰队决战思想因而导致胜利”,只说对了一半。

战略的无知是危险的,而清廷的确是海权无知,但它的“无知”不是不知马汉的学说,而是不知马汉以外的学说。马汉曾表示地理位置是发展海权条件之首,日本为一岛国,发展海权是理所当然的;但中国虽有相当的海岸线,却有更绵长的陆上国界、广大的领土,以及虎视眈眈的强邻,是绝对无法忽视陆地的,不该一味追随海权论与“海主陆从”的观念。马汉著作虽然是经典之作,但也是有内在的矛盾:如果发展海权首要条件是地理环境,发展海权又如何是国家走向强盛与权力的必经道路呢?马汉的理论是归纳的而非演绎的,缺乏逻辑的一贯,归结英国过去的历史经验,只适用于英国这类的全洋(海岛)国家;但中国作为一个半洋(大陆)国家,实应采用法国的理论。就像拜师学艺也要切合体质,大陆的中国若找上海洋的马汉,难免要气血逆流、走火入魔。

清廷企图学习“船坚炮利”,但走错了方向:清廷对海权一知半解,忘却了中国“半洋”的本质,错误地“重海轻陆”。清廷投入建设海军的经费,每年高达2,000万两,占中央政府岁入的20%,而陆军却仅以地方税收支应。北洋舰队最初编成时可谓阵容堂堂,傲视于东亚;但陆军却是装备不齐,编制混乱零散,仍以营为最大编制,甚至也没有师的组织。相形之下,就是全洋国家的日本,其陆军至少是全面配发新式单发或连发后膛填装枪械,装备比清军整齐,编制上也组成了混合兵种的师团单位。易言之,与一般认识相反,一味投资于海军,追求华而不实、不符合守势国策的大型水面舰队,严重忽视陆权发展,才是清廷在甲午战争前建军备战上最大的错误。
战争指导
检讨甲午之败,第二类的批评则指清廷在朝鲜危机降临之际,未能积极备战,抢先向朝鲜增兵,作为外交的后盾,显得畏缩怕事,落居被动。然而这样的批评,其实仍延续了在大战略与建军备战的错误认识:即使面对一场逼进的战争,其战争指导也不能固执地违逆已因长期大战略选择所设下的局限。清廷在战争指导上确实是发生了战略性的错误,但是更佳的战略不是更积极、攻击性的,而是更消极、保守的。原因无他,一如西方兵圣克劳塞维兹(Carl von Clausewitz)的精辟阐释:唯有愿以较消极的目的为满足,才能收获防御此一战争较强形式的利益。
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主和,光绪帝则主战。从战争准备来看,中国海陆军皆弱,李鸿章对此事心知肚明。他奏道“北海铁快各舰堪备海战者八艘,余轮仅共训练之用”,“海上交锋恐非胜算”,“陆军兵力不厚,若另出境援朝击倭,势非大举不办,一经抽调,则处处空虚,转为敌所乘,有碍大局”,李鸿章的战备报告及战略态势分析可算相当中肯。既然清军战备不足,就不应派兵进入朝鲜此一暴露的位置,而只应以鸭绿江作为前线;且以海洋排拒的设想,北洋舰队战力虽不足以出战争取黄海的制海权,但若能保时存在、将日军舰队吓阻于渤海湾之外,则可保卫首都并掩护辽东的侧翼。如此的战略虽必须放弃朝鲜,但尚可在鸭绿江国境一线获得支撑,胜算较大。
然而,光绪帝却怎么也听不进这些建言,反对撤兵,指示一面备战,一面谈和。尽管在逻辑上,是应由军事工具去适应政策目标,但是临到开战前才想增强军备已是缓不济急,理想的政策也只有屈从手段的现实才行。奈何光绪帝不知军力虚实,李鸿章却又未能据理力争、不以去留相逼,反而表示“守尚有余,而攻则不足”,若“出境援剿”必须“备饷征兵”,显得语意不清而“事君不诚”。结果在勉强之下,清廷仍决定海陆并进、派军增援。清军海路只以微弱兵力掩护运输船而未全军出击,终至在丰岛海战中被日舰截获击沈;而陆路增援部队32营约15,000人虽然顺利抵达,但日军亦已增援至16,000人,清军兵力仍居劣势。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决策与军事工具协调不良,使得本无力一战的清军勉强出战,实乃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犯了兵家大忌。
诚然,清廷战备的不足,特别是未能持续投资维持、更新舰队是屡遭责难(千古骂名的“颐和园”兴建),但若考察到当时的科技趋势与中国半洋的秉性,这样的批评只怕是未得要领。十九世纪下半是军事科技进步飞快的时期,舰艇主机出力,装甲材质、速射火炮等等的更新一日千里,船舰可说是才造好就已经落伍,尽管是成军才6年的北洋舰队,性能也已不比日本舰队。广为引用的李鸿章〈覆奏海军统将折〉中云“……我船订制在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一路苦苦追赶技术的跃进,岂是长久之计?这凸显了建军备战的选择,不仅应该配合政策的需要,也必须要考虑到科技的创新与稳定,光是持续投资是不够的。比较起来,如果清廷是着重在铁路、陆军、鱼雷快艇这类较为分散、经济而易于更新的领域,又何以至此呢?最初大战略选择所累积的错误,并不是一些临时的补救措施就可以扭转的。
清廷终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位置上,展开了一场不该进行的战争。但考察战争中清军的军事战略作为,又是否已经是最佳的决断?关于甲午之败,有关清廷战略错误的批判,不外乎“只知消极防御不知进攻;采取海守陆攻,避战保船不知争夺制海权”。不过,这些批评也同样是个错误。既有清军战力不及日本的认识,那便不适合采取攻势,防御是战争较强的形式,劣势兵力若还采取攻势,无异是自取灭亡。
首先来看海军战略。战术能力是战略计算的基础,既然北洋舰队战力明显逊于日本,主张应主动出击进行舰队决战,实在是不可思议。弱势的舰队应避免决战,保持存在,才有可能困扰对手,若出海寻求决战,那反而正中敌人下怀。海军作战中强势的一方总是想寻求决战、一劳永逸,弱势的一方不能让敌人的企图得逞。而且,在当时科技的发展态势之下,强势舰队针对弱势舰队基地的接近封锁作为,亦已因鱼雷、水雷的发展而变的日益危险。倘若北洋舰队不是在丰岛海战后,勉强出航、远离基地,对运送增援部队的船团提供护航因而与日军遭遇、被迫接受一场会战;而是以逸待劳,等日军自行前来港外封锁,反而比较有机会重创日舰。因此,李鸿章主张舰队“不必定与拼击”、“作猛虎在山之势”,使日本寄望落空,本来就是正确的战略。
对此论者多批继续评,虽然北洋舰队确实想作为“存在舰队”,但却未找寻敌军弱点发动袭击,只知依恃炮台,丧失了舰队的机动性,终于沦为“要塞舰队”。然而,这种批却是对于海军战略学说的误解。尽管依照正统的马汉观点,“存在舰队”的确才是攻击性的,而“要塞舰队”则是防御性的、是不适合舰队本质的错误运用方式。但马汉批评重点在于,“要塞舰队”的错误是分散防守各军港、成了各军港岸炮的延伸,仍反映了守势的思维,而不是指舰队就一定不能停留港中、无论如何都得出航作战。换句话说,究竟算是“要塞舰队”还是“存在舰队”,重点是部署态势是否集中,至于是否出航作战则视情况而定。
当然,就整个清廷而言,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的分布,的确就是不当的“要塞舰队”式守势思想,但甲午一战清廷不也几乎是以直隶一地与日本全国拼战?这是清廷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过程中,分权下放地方所造成尾大不掉的问题,与海军战略无关。就北洋舰队而言,它在部署上并未犯下“要塞舰队”的错误。而在时机与态势的分析上,虽说存在舰队应“伺机”寻找敌人弱点加以袭击,但是“机会”并没有出现。北洋舰队舰艇航速缓慢、不利回避优势日军,要出港袭击本非易事;何况,十九世纪末的陆军对于后方补给的依赖程度,也不似大炮兵交战的一次大战或是机械化的二次大战那般殷切,一时的袭扰殊难奏效。因此,李鸿章避战保船仍不失为一保险的战略。
显然,采取消级的战略,避免决战、依恃炮台、不出海袭击日舰等决定,都是因舰支性能不足,为保存舰队所采取的适当措施,李鸿章的海军战略并无错误。战局的发展充分映证了这一点:日本舰队只因北洋舰队残部的存在,即不敢依原始计划侵入渤海、直捣黄龙,北洋舰队仍达到保卫首都北京的效果;而且日军也为了消灭这支舰队煞费苦心,分出一个军的庞大兵力,进攻旅顺要塞。从此可见,海上会战日军虽然取得战术胜利,但并未达成其战略目的,即使是坐守港中的北洋舰队,都还产生了吓阻与牵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谓黄海海战清军“并未失败”亦不为过。虽说北洋舰队最后仍落得被歼灭的下场,但那究竟是港湾要塞防守不利,无关舰队运用;而且,日军舰队最后进攻威海的兵力,也是集中主力而来,并未分散露出破绽,北洋舰队残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乏胜算;加以舰支航速缓慢,逃脱机会也不大,被歼仍在所难免。因此,北洋舰队在战略上唯一的失误,顶多只是没有试图出海击毁登陆中的日军,在毁灭前造成日军更大的损失而已。
陆战:胜败关键

接着则是陆军战略。一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胜败系于制海权之属谁,以往对甲午战争的论述,也颇集中于海战的讨论,但这正是最可议的论点。虽然在逻辑上,若清军取得制海权,就彻底断绝日军向朝鲜进军的可能;但反过来说,即使海战失败,陆战仍大有可为,因为清军并不依赖海路。甲午战争究竟是由陆战决胜的,在海战之后战局仍然持续到翌年三月,期间清军也不是没有胜利,或至少取得一个较佳和平的机会。但清军在陆战却屡遭败绩,这并非陆上军事战略的失误,更不是海权丧失之过,而纯粹是长期陆军战备废弛的结果。
首先,清军其实并没有“海守陆攻”,清廷陆军只是前进防卫而已。虽说将部队派往此一暴露的战线上的确是个错误,但如前所述,这是战争指导上的问题。在光绪帝的驱使之下,在朝鲜的清军既不能撤军又奉命增援,只好退而求其次采取守势,这在陆军的战略上已是最佳的处置了。的确,清军在开战之际兵力处于劣势,许多人也将此归咎于制海权的丧失,但这并非事实。理论上,海运速度比的确是比陆上增援快速,丧失制海权将使清军无法利用海运增兵,使增援速度降低。然而在实际上,清廷由陆路增兵并不是来不及抵达,而是一开始派出的援军数量就不多(只有那32营的15,000人)。如前所述,这也是因战争指导上和战的争议所致,与制海权并无关连。
更何况,甲午战争中的海上决战黄海海战,就是北洋舰队在完成前述之护航任务之后,于回程中才与日舰遭遇的。意即,在海战以前,海路的新增援部队早已顺利运抵战区。再者,朝鲜半岛上的陆上决战平壤之役,时间也还比海上决战(1894年9月17日)早了一天(9月16日)。意即,当海战还未发生、日军尚未取得制海权之时,陆上清军早已战败。观察陆战的发展,不难发现清军的战力是如何脆弱。一开始在平让,清军守军约15,000人,抗略多约16,000人的日军,如此清军防守据点却是一触即溃。随着海陆皆败,清军退守鸭绿江,更多的清军援军已由陆路抵达鸭绿江防线,盛京(沈阳)一代部队的增援也以陆路较为迅速。奈何,清军在国境战役仍是一路溃败,又退往辽东半岛北部,至此从海路增援更是完全丧失价值。显而易见的,黄海海战后制海权的丧失,对于朝鲜半岛上陆上决战的胜负,乃至于往后在辽东半岛上的战斗,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所谓海权丧失使清军增援不及而败,是没有根据的。
再来看夺得制海权的日军。理论上,夺得制海权的日军是可恣意利用海运进行登陆、迂回陆上防线;但在实际上,中日两军兵力与火力涵盖本来就十分有限,陆上空间因而显的十分宽阔,处处是可行运动战的空隙,施行两栖登陆根本多此一举。战局的发展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黄海海战后日军虽进行登陆,但却是针对北洋舰队的旅顺、威海要塞,而不是支持攻击鸭绿江防线、袭击清军的侧翼。而且,日军分派一个军的兵力进攻旅顺,不仅减轻清军辽东方面清军的压力,甚至在鸭绿江一线崩溃之际,日军的登陆都还未完成,成了闲置的游兵。简而言之,日军虽取得制海权,却未因此在陆战上的取得战略优势,还是得在一次次的陆上交锋中将清军击倒,其胜利全然是日本陆军战力较强所致。
进一步来看,清陆军的战略多称合理,反倒是日本陆军在战略上屡陷险境。一则,清军据守平壤,使得日军面临两难:两军交战其下攻城,但予以迂回,平壤清军又如芒刺在背。其次,日军分兵向南、围攻旅顺,另一方面又在辽东继续向西推进,两路并无联系,如此同时追求两个战略目标,是战略上的冒险。再者,日军在辽东半岛上一路向西挺进,在北面盛京(沈阳)方向清军便可对日军的右侧翼构成威胁,在战略上创造了切断、包围日军的有利位置。但是清陆军战力不足,这些战略上的优势还是帮不上忙。平壤仅守了两天,日军轻易逼近鸭绿江而无后顾之忧;旅顺要塞更只守了一天,这个辽东半岛南端的战斗终究未能给予日军太大牵制;当日军攻势深入辽东半岛西北端,已是过渡延伸、渐成强弩之末,清军也掌握机会开始反攻海城,但仍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清军陆军战力不足,任何战略都随之破产,这才是甲午之败的症结所在,分析甲午战争中战略的得失,只是更加凸显了此一事实。
结语
甲午之败,的确是一连串的长期累积的战略错误所造成的。但清廷的错误,并不在于大战略上的纯粹守势,亦不在于军事思想上的消极与不知海权,更不在于重陆轻海、未持续投资、维持舰队;而在于对国家所在地缘战略环境与当代科技脉动认识不足,未能朝正确的方向,建立符合自身守势政策与大陆性格的国防武力。
战争展开之后,清廷海军战力不足,不得不采守势,并非主事者懦弱无能,或是战略错误。北洋舰队战力不足,虽是避战保船、依恃炮台,但已达成巩固首都、分散日军兵力的作用,清军海军战略运用可称合理,与战争最后的失败无关。而日军虽取得制海权,但不仅未曾在陆上获得战略优势反而危机不断,奈何清军却是不堪一击。即使据守平壤、兵力与日军相当,却仍败于日军;坚强的旅顺要塞,亦难为一日之守;当日军过渡延伸、反攻契机出现,清军亦无法取胜。陆军缺乏战力,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因,而这也正是一个忘却陆权、盲目追求海权的大陆国家,所必须尝到的苦果。
2007年09月13日 10:39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杨温利
尽管已是超过一个世纪的陈年往事,但中日甲午战争至今仍未被世人所淡忘。甲午一战的影响至今都还存在,不仅是中国尚未完全从此战所标志的“百年屈辱”中恢复,更在于甲午战争日后在战略与大战略上所造成的印象与冲击。然而中国“何以失败?”

对于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历来从政策、战略、战术等各个层皆有所检讨、批判,而从中所获得结论则可总括为:“不知海权。”中国被陆地收了灵魂,既不知如何利用海洋以增进国家的权力与福祉;也不知如何运用海军兵力以获致战争的胜利。但这一切所显示的,却是在甲午战争结束百余年之后,对其经验教训与启示的认识,竟然还是似是而非。因此,本文试图对过去有关甲午战争的批评、解释,再作一彻底的检讨,并侧重在战略与大战略上的意涵,至于战术上的教训在今日已很少价值,将以予省略。

大战略与建军备战

甲午之败,第一类的检讨直指大战略与建军备战上的失误。甲午战争前一直主管洋务、外交的清廷北洋大臣李鸿章,最为人所诟病者,是他“纯粹守势”的政策。李鸿章的大战略,乃是放弃周边的藩属国,以争取本土现代化建设的时间;反观日本则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这种差异反映了李鸿章,或说是整个清廷对于海权的精要缺乏认识,“只知‘海防’不知‘海权’”,未能参透“海权对历史过程和国家兴衰所产生的效果”。不过,这种批评严格的说并不正确。

首先,尽管清廷的确耗费巨资建立了庞大的舰队,且依照海权大师马汉(A. T. Mahan)之说,舰队本质上确实就是攻击性的,但若因此而批评清廷不知采取扩张、攻击的政策,发挥舰队的攻击性,实是本末倒置。因为,政治目的与军事工具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工具来适应目的”而非“目的去适应工具”;是因有侵略性的政策才需要攻击性的军备,而不是有了攻击性的军备所以必须采用侵略政策。因此,李鸿章在大战略与建军备战的上的失误,其实是在于他选择了不当的工具去配合其政策。

李鸿章的守势国策,需要的是防御性的军备。在海军方面,依当时十九世纪的科技,便是鱼雷(快艇)与水雷。用鱼雷艇来进行防御比舰队来得经济,它较小而廉价,可以大量迅速建造,在运用上也不必太在意损失。而与之做为配合的,则是陆军军备,以及更为重要的铁路建设。既然是守势的国策,清廷并不需要越洋行动,部队调动可完全经由陆路,陆上交通确实不便,所以才需要由铁路的建设来改善。铁路使得陆军部队也可以获致与船舰相当的机动力,如此便可以迅速调动应付可能存在的登陆威胁。

当然,若是以今非古,批判李鸿章缺乏见识未免流于事后诸葛,但作为对后世检讨的再批判,可就不同了。以鱼雷艇为主海军建设的理念,与当时法国海军“少壮派”的思想颇为接近,此派学说在1869年即出现,并于1886年海军上将奥比(Admiral Theophile Aube)出任法国海军部长后成为实际的政策,甚至还早于马汉著作出版的1890年。而铁路在军事上的价值,亦已在1861至1865年的美国内战、1866年普奥战争、以及1870年普法战争中表露无遗,这一切都不是没有前例可循的。由此可见,过去论者批评李鸿章或清廷“不知海权的重要性”,批评其“忽视海防,轻海重陆、日本充分吸收马汉海权论,重视海洋,采取攻势的舰队决战思想因而导致胜利”,只说对了一半。

战略的无知是危险的,而清廷的确是海权无知,但它的“无知”不是不知马汉的学说,而是不知马汉以外的学说。马汉曾表示地理位置是发展海权条件之首,日本为一岛国,发展海权是理所当然的;但中国虽有相当的海岸线,却有更绵长的陆上国界、广大的领土,以及虎视眈眈的强邻,是绝对无法忽视陆地的,不该一味追随海权论与“海主陆从”的观念。马汉著作虽然是经典之作,但也是有内在的矛盾:如果发展海权首要条件是地理环境,发展海权又如何是国家走向强盛与权力的必经道路呢?马汉的理论是归纳的而非演绎的,缺乏逻辑的一贯,归结英国过去的历史经验,只适用于英国这类的全洋(海岛)国家;但中国作为一个半洋(大陆)国家,实应采用法国的理论。就像拜师学艺也要切合体质,大陆的中国若找上海洋的马汉,难免要气血逆流、走火入魔。

清廷企图学习“船坚炮利”,但走错了方向:清廷对海权一知半解,忘却了中国“半洋”的本质,错误地“重海轻陆”。清廷投入建设海军的经费,每年高达2,000万两,占中央政府岁入的20%,而陆军却仅以地方税收支应。北洋舰队最初编成时可谓阵容堂堂,傲视于东亚;但陆军却是装备不齐,编制混乱零散,仍以营为最大编制,甚至也没有师的组织。相形之下,就是全洋国家的日本,其陆军至少是全面配发新式单发或连发后膛填装枪械,装备比清军整齐,编制上也组成了混合兵种的师团单位。易言之,与一般认识相反,一味投资于海军,追求华而不实、不符合守势国策的大型水面舰队,严重忽视陆权发展,才是清廷在甲午战争前建军备战上最大的错误。
战争指导
检讨甲午之败,第二类的批评则指清廷在朝鲜危机降临之际,未能积极备战,抢先向朝鲜增兵,作为外交的后盾,显得畏缩怕事,落居被动。然而这样的批评,其实仍延续了在大战略与建军备战的错误认识:即使面对一场逼进的战争,其战争指导也不能固执地违逆已因长期大战略选择所设下的局限。清廷在战争指导上确实是发生了战略性的错误,但是更佳的战略不是更积极、攻击性的,而是更消极、保守的。原因无他,一如西方兵圣克劳塞维兹(Carl von Clausewitz)的精辟阐释:唯有愿以较消极的目的为满足,才能收获防御此一战争较强形式的利益。
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主和,光绪帝则主战。从战争准备来看,中国海陆军皆弱,李鸿章对此事心知肚明。他奏道“北海铁快各舰堪备海战者八艘,余轮仅共训练之用”,“海上交锋恐非胜算”,“陆军兵力不厚,若另出境援朝击倭,势非大举不办,一经抽调,则处处空虚,转为敌所乘,有碍大局”,李鸿章的战备报告及战略态势分析可算相当中肯。既然清军战备不足,就不应派兵进入朝鲜此一暴露的位置,而只应以鸭绿江作为前线;且以海洋排拒的设想,北洋舰队战力虽不足以出战争取黄海的制海权,但若能保时存在、将日军舰队吓阻于渤海湾之外,则可保卫首都并掩护辽东的侧翼。如此的战略虽必须放弃朝鲜,但尚可在鸭绿江国境一线获得支撑,胜算较大。
然而,光绪帝却怎么也听不进这些建言,反对撤兵,指示一面备战,一面谈和。尽管在逻辑上,是应由军事工具去适应政策目标,但是临到开战前才想增强军备已是缓不济急,理想的政策也只有屈从手段的现实才行。奈何光绪帝不知军力虚实,李鸿章却又未能据理力争、不以去留相逼,反而表示“守尚有余,而攻则不足”,若“出境援剿”必须“备饷征兵”,显得语意不清而“事君不诚”。结果在勉强之下,清廷仍决定海陆并进、派军增援。清军海路只以微弱兵力掩护运输船而未全军出击,终至在丰岛海战中被日舰截获击沈;而陆路增援部队32营约15,000人虽然顺利抵达,但日军亦已增援至16,000人,清军兵力仍居劣势。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决策与军事工具协调不良,使得本无力一战的清军勉强出战,实乃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犯了兵家大忌。
诚然,清廷战备的不足,特别是未能持续投资维持、更新舰队是屡遭责难(千古骂名的“颐和园”兴建),但若考察到当时的科技趋势与中国半洋的秉性,这样的批评只怕是未得要领。十九世纪下半是军事科技进步飞快的时期,舰艇主机出力,装甲材质、速射火炮等等的更新一日千里,船舰可说是才造好就已经落伍,尽管是成军才6年的北洋舰队,性能也已不比日本舰队。广为引用的李鸿章〈覆奏海军统将折〉中云“……我船订制在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一路苦苦追赶技术的跃进,岂是长久之计?这凸显了建军备战的选择,不仅应该配合政策的需要,也必须要考虑到科技的创新与稳定,光是持续投资是不够的。比较起来,如果清廷是着重在铁路、陆军、鱼雷快艇这类较为分散、经济而易于更新的领域,又何以至此呢?最初大战略选择所累积的错误,并不是一些临时的补救措施就可以扭转的。
清廷终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位置上,展开了一场不该进行的战争。但考察战争中清军的军事战略作为,又是否已经是最佳的决断?关于甲午之败,有关清廷战略错误的批判,不外乎“只知消极防御不知进攻;采取海守陆攻,避战保船不知争夺制海权”。不过,这些批评也同样是个错误。既有清军战力不及日本的认识,那便不适合采取攻势,防御是战争较强的形式,劣势兵力若还采取攻势,无异是自取灭亡。
首先来看海军战略。战术能力是战略计算的基础,既然北洋舰队战力明显逊于日本,主张应主动出击进行舰队决战,实在是不可思议。弱势的舰队应避免决战,保持存在,才有可能困扰对手,若出海寻求决战,那反而正中敌人下怀。海军作战中强势的一方总是想寻求决战、一劳永逸,弱势的一方不能让敌人的企图得逞。而且,在当时科技的发展态势之下,强势舰队针对弱势舰队基地的接近封锁作为,亦已因鱼雷、水雷的发展而变的日益危险。倘若北洋舰队不是在丰岛海战后,勉强出航、远离基地,对运送增援部队的船团提供护航因而与日军遭遇、被迫接受一场会战;而是以逸待劳,等日军自行前来港外封锁,反而比较有机会重创日舰。因此,李鸿章主张舰队“不必定与拼击”、“作猛虎在山之势”,使日本寄望落空,本来就是正确的战略。
对此论者多批继续评,虽然北洋舰队确实想作为“存在舰队”,但却未找寻敌军弱点发动袭击,只知依恃炮台,丧失了舰队的机动性,终于沦为“要塞舰队”。然而,这种批却是对于海军战略学说的误解。尽管依照正统的马汉观点,“存在舰队”的确才是攻击性的,而“要塞舰队”则是防御性的、是不适合舰队本质的错误运用方式。但马汉批评重点在于,“要塞舰队”的错误是分散防守各军港、成了各军港岸炮的延伸,仍反映了守势的思维,而不是指舰队就一定不能停留港中、无论如何都得出航作战。换句话说,究竟算是“要塞舰队”还是“存在舰队”,重点是部署态势是否集中,至于是否出航作战则视情况而定。
当然,就整个清廷而言,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的分布,的确就是不当的“要塞舰队”式守势思想,但甲午一战清廷不也几乎是以直隶一地与日本全国拼战?这是清廷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过程中,分权下放地方所造成尾大不掉的问题,与海军战略无关。就北洋舰队而言,它在部署上并未犯下“要塞舰队”的错误。而在时机与态势的分析上,虽说存在舰队应“伺机”寻找敌人弱点加以袭击,但是“机会”并没有出现。北洋舰队舰艇航速缓慢、不利回避优势日军,要出港袭击本非易事;何况,十九世纪末的陆军对于后方补给的依赖程度,也不似大炮兵交战的一次大战或是机械化的二次大战那般殷切,一时的袭扰殊难奏效。因此,李鸿章避战保船仍不失为一保险的战略。
显然,采取消级的战略,避免决战、依恃炮台、不出海袭击日舰等决定,都是因舰支性能不足,为保存舰队所采取的适当措施,李鸿章的海军战略并无错误。战局的发展充分映证了这一点:日本舰队只因北洋舰队残部的存在,即不敢依原始计划侵入渤海、直捣黄龙,北洋舰队仍达到保卫首都北京的效果;而且日军也为了消灭这支舰队煞费苦心,分出一个军的庞大兵力,进攻旅顺要塞。从此可见,海上会战日军虽然取得战术胜利,但并未达成其战略目的,即使是坐守港中的北洋舰队,都还产生了吓阻与牵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谓黄海海战清军“并未失败”亦不为过。虽说北洋舰队最后仍落得被歼灭的下场,但那究竟是港湾要塞防守不利,无关舰队运用;而且,日军舰队最后进攻威海的兵力,也是集中主力而来,并未分散露出破绽,北洋舰队残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乏胜算;加以舰支航速缓慢,逃脱机会也不大,被歼仍在所难免。因此,北洋舰队在战略上唯一的失误,顶多只是没有试图出海击毁登陆中的日军,在毁灭前造成日军更大的损失而已。
陆战:胜败关键

接着则是陆军战略。一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胜败系于制海权之属谁,以往对甲午战争的论述,也颇集中于海战的讨论,但这正是最可议的论点。虽然在逻辑上,若清军取得制海权,就彻底断绝日军向朝鲜进军的可能;但反过来说,即使海战失败,陆战仍大有可为,因为清军并不依赖海路。甲午战争究竟是由陆战决胜的,在海战之后战局仍然持续到翌年三月,期间清军也不是没有胜利,或至少取得一个较佳和平的机会。但清军在陆战却屡遭败绩,这并非陆上军事战略的失误,更不是海权丧失之过,而纯粹是长期陆军战备废弛的结果。
首先,清军其实并没有“海守陆攻”,清廷陆军只是前进防卫而已。虽说将部队派往此一暴露的战线上的确是个错误,但如前所述,这是战争指导上的问题。在光绪帝的驱使之下,在朝鲜的清军既不能撤军又奉命增援,只好退而求其次采取守势,这在陆军的战略上已是最佳的处置了。的确,清军在开战之际兵力处于劣势,许多人也将此归咎于制海权的丧失,但这并非事实。理论上,海运速度比的确是比陆上增援快速,丧失制海权将使清军无法利用海运增兵,使增援速度降低。然而在实际上,清廷由陆路增兵并不是来不及抵达,而是一开始派出的援军数量就不多(只有那32营的15,000人)。如前所述,这也是因战争指导上和战的争议所致,与制海权并无关连。
更何况,甲午战争中的海上决战黄海海战,就是北洋舰队在完成前述之护航任务之后,于回程中才与日舰遭遇的。意即,在海战以前,海路的新增援部队早已顺利运抵战区。再者,朝鲜半岛上的陆上决战平壤之役,时间也还比海上决战(1894年9月17日)早了一天(9月16日)。意即,当海战还未发生、日军尚未取得制海权之时,陆上清军早已战败。观察陆战的发展,不难发现清军的战力是如何脆弱。一开始在平让,清军守军约15,000人,抗略多约16,000人的日军,如此清军防守据点却是一触即溃。随着海陆皆败,清军退守鸭绿江,更多的清军援军已由陆路抵达鸭绿江防线,盛京(沈阳)一代部队的增援也以陆路较为迅速。奈何,清军在国境战役仍是一路溃败,又退往辽东半岛北部,至此从海路增援更是完全丧失价值。显而易见的,黄海海战后制海权的丧失,对于朝鲜半岛上陆上决战的胜负,乃至于往后在辽东半岛上的战斗,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所谓海权丧失使清军增援不及而败,是没有根据的。
再来看夺得制海权的日军。理论上,夺得制海权的日军是可恣意利用海运进行登陆、迂回陆上防线;但在实际上,中日两军兵力与火力涵盖本来就十分有限,陆上空间因而显的十分宽阔,处处是可行运动战的空隙,施行两栖登陆根本多此一举。战局的发展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黄海海战后日军虽进行登陆,但却是针对北洋舰队的旅顺、威海要塞,而不是支持攻击鸭绿江防线、袭击清军的侧翼。而且,日军分派一个军的兵力进攻旅顺,不仅减轻清军辽东方面清军的压力,甚至在鸭绿江一线崩溃之际,日军的登陆都还未完成,成了闲置的游兵。简而言之,日军虽取得制海权,却未因此在陆战上的取得战略优势,还是得在一次次的陆上交锋中将清军击倒,其胜利全然是日本陆军战力较强所致。
进一步来看,清陆军的战略多称合理,反倒是日本陆军在战略上屡陷险境。一则,清军据守平壤,使得日军面临两难:两军交战其下攻城,但予以迂回,平壤清军又如芒刺在背。其次,日军分兵向南、围攻旅顺,另一方面又在辽东继续向西推进,两路并无联系,如此同时追求两个战略目标,是战略上的冒险。再者,日军在辽东半岛上一路向西挺进,在北面盛京(沈阳)方向清军便可对日军的右侧翼构成威胁,在战略上创造了切断、包围日军的有利位置。但是清陆军战力不足,这些战略上的优势还是帮不上忙。平壤仅守了两天,日军轻易逼近鸭绿江而无后顾之忧;旅顺要塞更只守了一天,这个辽东半岛南端的战斗终究未能给予日军太大牵制;当日军攻势深入辽东半岛西北端,已是过渡延伸、渐成强弩之末,清军也掌握机会开始反攻海城,但仍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清军陆军战力不足,任何战略都随之破产,这才是甲午之败的症结所在,分析甲午战争中战略的得失,只是更加凸显了此一事实。
结语
甲午之败,的确是一连串的长期累积的战略错误所造成的。但清廷的错误,并不在于大战略上的纯粹守势,亦不在于军事思想上的消极与不知海权,更不在于重陆轻海、未持续投资、维持舰队;而在于对国家所在地缘战略环境与当代科技脉动认识不足,未能朝正确的方向,建立符合自身守势政策与大陆性格的国防武力。
战争展开之后,清廷海军战力不足,不得不采守势,并非主事者懦弱无能,或是战略错误。北洋舰队战力不足,虽是避战保船、依恃炮台,但已达成巩固首都、分散日军兵力的作用,清军海军战略运用可称合理,与战争最后的失败无关。而日军虽取得制海权,但不仅未曾在陆上获得战略优势反而危机不断,奈何清军却是不堪一击。即使据守平壤、兵力与日军相当,却仍败于日军;坚强的旅顺要塞,亦难为一日之守;当日军过渡延伸、反攻契机出现,清军亦无法取胜。陆军缺乏战力,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因,而这也正是一个忘却陆权、盲目追求海权的大陆国家,所必须尝到的苦果。
体制问题,打不赢的.
原帖由 f22 于 2007-9-15 19:02 发表
体制问题,打不赢的.


---------------------------------------------
本论坛至少有3个以上的人,说过不下10多遍类似的话.
原帖由 巡阅使 于 2007-9-15 19:40 发表


---------------------------------------------
本论坛至少有3个以上的人,说过不下10多遍类似的话.


附议,
捞分,走人
体制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体制比当时中国落后的部落联盟里夫共和国
就打赢了体制比鬼子更先进的西班牙鬼子?

体制?恩,部落联盟的体制更好!:D
甲午战争本质上说不是我们要与别人争夺海权的问题
]]
原帖由 che 于 2007-9-16 13:16 发表


里夫共和国只撑了3年就灭亡了。

已经很不错了
制度问题啊……
原帖由 che 于 2007-9-16 13:16 发表


      里夫共和国只撑了3年就灭亡了。

      其实里夫共和国和南部非洲的那些原始部落完全不一样,所谓“部落”实际上是封建“部族”。当地人民中有许多人曾去过欧洲留学或工作,受到过欧洲文明及欧洲革 ...

在战争打响之前可是什么都没有
直到消灭两万多西班牙军队
才缴获大量武器物资

呼呼,里夫是个奇迹,很难复制。但足以反驳制度说
里夫的那个克里姆总统岂是老佛爷能比的。人家是大学毕业生,受过西班牙的正规教育,而那个愚昧的慈禧连汽车司机坐在她前面都不能容忍。
原帖由 che 于 2007-9-16 13:41 发表
里夫的那个克里姆总统岂是老佛爷能比的。人家是大学毕业生,受过西班牙的正规教育,而那个愚昧的慈禧连汽车司机坐在她前面都不能容忍。

:D 我只说是不是体制问题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7-9-16 13:56 发表

:D 我只说是不是体制问题

:hug: 那是什么问题?
北洋舰队的装备比日本人落后.

中国人很不幸,对于海军的重要比日本人早.但是恰恰那几年就是海军技术变革的时候.
FB的ZF,指望基层士兵为其卖命,大义者因民族利益而殉国,稍次者,跑路保命了,给那个老女人卖命不值得,恐怕是很多人的想法.....:L :L :L
原帖由 马甲1号 于 2007-9-16 13:56 发表

:D 我只说是不是体制问题

一.认识问题.
当时的中国统治阶级根本没有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二.统治问题
当时清廷的内部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老佛爷说的宁赠外夷,勿与家奴.
好比,中国男足请了老爵爷来,也冲不出亚洲!
体制问题啊
这文章谁写的,挺好的一个立意,可惜文字的组织差点,太拗口
怎么看怎么象是李鸿章的私人军队独立抵抗整个日本海陆联合部队?海军完蛋了,李鸿章有责任,可大清那么多陆军都跑哪去了?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7-9-17 17:59 发表
怎么看怎么象是李鸿章的私人军队独立抵抗整个日本海陆联合部队?海军完蛋了,李鸿章有责任,可大清那么多陆军都跑哪去了?

能打的当时也就是淮军和湘军了
陆军的战斗力就完全不行,完全乏善可陈,尤其是战争进如国境后.不败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