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文:就目前价格信息分析未来我海空军战斗机装备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15:50


就目前价格信息分析未来我军不同装备方向

可能比较长,请读后再回帖,省得麻烦。

就目前(不辨真假)的信息来看,歼二十的成本价1.1亿美元(当然这是装毛发版本,装15的会更贵。已知毛发单价500万美元左右,一架战斗机全寿命下要换一次发动机,而肥电的发动机单价1500万美元,终生不换发,则双发的毛发战斗机在发动机上的费用为2000万美元,并不算少。而假设15的性能和寿命接近猛禽的水平,终生不换发,则估计价格上达到1400万美元的水平,则整体费用为2800万美元),这个价格应该是单纯的生产价格,应当属于批量生产的初期价格,以后随着材料需求量增加,生产线产能的扩充和工人的熟练度上升,会有进一步下降,这些因素姑且不予考虑(以简化运算难度更好理解),就以1.1亿(换发后为1.18亿)为成本价格。另外也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肥电三系研发费用约400亿美元,平均每系130亿,我国由于人力成本较低(约为美帝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故而在研发费用方面会有一定下降空间,但是由于肥电有猛禽的研发打基础,很多部件不需要新研制,而歼二十的很多部件不可能与之前的国产战机通用需要重新研制,故而在研发费用中这部分费用会增加(比如发动机,雷达航电,散热系统等),整体而言,歼二十的研发费用估计在100亿美元左右比较合适。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计算了,这里进行一个设定,对国内销售,每架歼二十盈利1000万美元,对国外销售每架盈利3000万美元,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则若只采购100架歼二十,其单价为制造费用+研发费用分摊+盈利,为1.1+(100/100)+0.1=2.2,单价2.2亿美元,采购200架时,则为1.1+(100/200)+0.1=1.7,单价1.7亿美元。以此类推,采购量为400架时,价格为1.45亿美元,600架时为1.36亿美元,800架时为1.32亿美元。护发的情况下,即歼二十的制造成本再上升800万美元,装备100、200、400、600、800架时价格分别上升为2.28、1.78、1.53、1.44、1.4亿美元。当采购量达到800架时,采购费用为1056亿美元(换发型为1120亿美元),若25年完成装备,则平均年产32架,年均花费42.24(44.8)亿美元。

糊鹰的整体成本据称为歼二十的六成,则设定其初始型号制造成本为0.66亿美元。研发成本60亿美元,换发型发动机费用上涨450万美元,单架盈利再低一些,对内500万美元,对外2000万美元(若为合作研发,则参与研发方也可享受内销价格)。则装备100架时其单价为0.66+(60/100)+0.05=1.31(1.355)亿美元,200架时单价为0.66+(60/200)+0.05=1.01(1.055)亿美元,400架时为0.86(0.905)亿美元,600架时为0.81(0.855)亿美元,800架时为0.785(0.83)亿美元,1000架时为0.77(0.815)亿美元。装备1000架时总采购费用为770亿(815亿)美元,分25年则每年为30.8(32.6)亿美元,年均生产40架。

若糊鹰外销,则分为两种情况:单纯外销、内外混销。单纯外销的情况下,若卖出100架,则单价为1.46(1.505)亿美元,200架时为1.16(1.205)亿美元,300架时为1.06(1.105)亿美元,400架时为1.01(1.055)亿美元,500架时为0.98(1.025)亿美元,作为一款跨代机型,糊鹰的价格很实惠了,而从盈利能力看,一架外贸机的盈利能力是内销机的3-4倍,外销机型可以更小的销量更快的摊平研发费用,非常划算。而内外混销的情况,则超出本人的思考能力,不过有三点可以确定:一是内外混销会降低交付外销机型的速度,拖长进度,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二是降低糊鹰的整体盈利能力;三是会更好卖,毕竟国内也有装备规模。一定会有人质疑中国哪有能力外销那么多的先进战斗机,但是我认为从亚投行,一带一路,以及此次南海仲裁风波来看,中国的朋友不少,影响力要比某些朋友想得大很多,再辅以灵活的交易支付方式,附加的经济政治支持(例如买武器给经济援助等方式),做出一款成功的外销机型不成问题。

下面再说一下搭配下的采购费用,糊鹰与歼二十形成搭配,则常见的说法是200架歼二十+1000架糊鹰,此时的装备采购费用为1.7(或1.78)*200+0.77(或0.815)*1000=1110(或1171)亿美元,与800架歼二十的采购费用1056(或1120)亿美元相差不多,800架歼二十更便宜一些(54亿或51亿美元)。

关于采购费用暂时告一段落了,就要说一下不同选择下战斗力的强弱了,我要用“战斗力数值”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这样更加量化形象。以糊鹰为准,设定其战斗力为100,则歼二十的战斗力设定为166(考虑到其超巡能力加成和更高档的航电设备,已经算保守了),则200架歼二十+1000架糊鹰的整体战斗力数值为133200,而800架歼二十的整体战斗力数值为132800,后者低400(相当于2.5架歼二十或4架糊鹰),可以说旗鼓相当。

说到使用维护费用,则通常被引用的所谓美军数据并不值得过分推崇,因为有反例存在嘛(米格29的维护费用与苏27差不多,战斗力却差的多)。而统一化的后勤维护体系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即使糊鹰的更便宜,也需要另建一套维护体系的话,对于军队而言也是不情愿的。何况1000名四代机飞行员和更多的可以供四代机使用的机场设施的价格可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就目前价格信息分析未来我军不同装备方向

可能比较长,请读后再回帖,省得麻烦。

就目前(不辨真假)的信息来看,歼二十的成本价1.1亿美元(当然这是装毛发版本,装15的会更贵。已知毛发单价500万美元左右,一架战斗机全寿命下要换一次发动机,而肥电的发动机单价1500万美元,终生不换发,则双发的毛发战斗机在发动机上的费用为2000万美元,并不算少。而假设15的性能和寿命接近猛禽的水平,终生不换发,则估计价格上达到1400万美元的水平,则整体费用为2800万美元),这个价格应该是单纯的生产价格,应当属于批量生产的初期价格,以后随着材料需求量增加,生产线产能的扩充和工人的熟练度上升,会有进一步下降,这些因素姑且不予考虑(以简化运算难度更好理解),就以1.1亿(换发后为1.18亿)为成本价格。另外也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肥电三系研发费用约400亿美元,平均每系130亿,我国由于人力成本较低(约为美帝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故而在研发费用方面会有一定下降空间,但是由于肥电有猛禽的研发打基础,很多部件不需要新研制,而歼二十的很多部件不可能与之前的国产战机通用需要重新研制,故而在研发费用中这部分费用会增加(比如发动机,雷达航电,散热系统等),整体而言,歼二十的研发费用估计在100亿美元左右比较合适。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计算了,这里进行一个设定,对国内销售,每架歼二十盈利1000万美元,对国外销售每架盈利3000万美元,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则若只采购100架歼二十,其单价为制造费用+研发费用分摊+盈利,为1.1+(100/100)+0.1=2.2,单价2.2亿美元,采购200架时,则为1.1+(100/200)+0.1=1.7,单价1.7亿美元。以此类推,采购量为400架时,价格为1.45亿美元,600架时为1.36亿美元,800架时为1.32亿美元。护发的情况下,即歼二十的制造成本再上升800万美元,装备100、200、400、600、800架时价格分别上升为2.28、1.78、1.53、1.44、1.4亿美元。当采购量达到800架时,采购费用为1056亿美元(换发型为1120亿美元),若25年完成装备,则平均年产32架,年均花费42.24(44.8)亿美元。

糊鹰的整体成本据称为歼二十的六成,则设定其初始型号制造成本为0.66亿美元。研发成本60亿美元,换发型发动机费用上涨450万美元,单架盈利再低一些,对内500万美元,对外2000万美元(若为合作研发,则参与研发方也可享受内销价格)。则装备100架时其单价为0.66+(60/100)+0.05=1.31(1.355)亿美元,200架时单价为0.66+(60/200)+0.05=1.01(1.055)亿美元,400架时为0.86(0.905)亿美元,600架时为0.81(0.855)亿美元,800架时为0.785(0.83)亿美元,1000架时为0.77(0.815)亿美元。装备1000架时总采购费用为770亿(815亿)美元,分25年则每年为30.8(32.6)亿美元,年均生产40架。

若糊鹰外销,则分为两种情况:单纯外销、内外混销。单纯外销的情况下,若卖出100架,则单价为1.46(1.505)亿美元,200架时为1.16(1.205)亿美元,300架时为1.06(1.105)亿美元,400架时为1.01(1.055)亿美元,500架时为0.98(1.025)亿美元,作为一款跨代机型,糊鹰的价格很实惠了,而从盈利能力看,一架外贸机的盈利能力是内销机的3-4倍,外销机型可以更小的销量更快的摊平研发费用,非常划算。而内外混销的情况,则超出本人的思考能力,不过有三点可以确定:一是内外混销会降低交付外销机型的速度,拖长进度,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二是降低糊鹰的整体盈利能力;三是会更好卖,毕竟国内也有装备规模。一定会有人质疑中国哪有能力外销那么多的先进战斗机,但是我认为从亚投行,一带一路,以及此次南海仲裁风波来看,中国的朋友不少,影响力要比某些朋友想得大很多,再辅以灵活的交易支付方式,附加的经济政治支持(例如买武器给经济援助等方式),做出一款成功的外销机型不成问题。

下面再说一下搭配下的采购费用,糊鹰与歼二十形成搭配,则常见的说法是200架歼二十+1000架糊鹰,此时的装备采购费用为1.7(或1.78)*200+0.77(或0.815)*1000=1110(或1171)亿美元,与800架歼二十的采购费用1056(或1120)亿美元相差不多,800架歼二十更便宜一些(54亿或51亿美元)。

关于采购费用暂时告一段落了,就要说一下不同选择下战斗力的强弱了,我要用“战斗力数值”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这样更加量化形象。以糊鹰为准,设定其战斗力为100,则歼二十的战斗力设定为166(考虑到其超巡能力加成和更高档的航电设备,已经算保守了),则200架歼二十+1000架糊鹰的整体战斗力数值为133200,而800架歼二十的整体战斗力数值为132800,后者低400(相当于2.5架歼二十或4架糊鹰),可以说旗鼓相当。

说到使用维护费用,则通常被引用的所谓美军数据并不值得过分推崇,因为有反例存在嘛(米格29的维护费用与苏27差不多,战斗力却差的多)。而统一化的后勤维护体系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即使糊鹰的更便宜,也需要另建一套维护体系的话,对于军队而言也是不情愿的。何况1000名四代机飞行员和更多的可以供四代机使用的机场设施的价格可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300万美元的毛发,原来j20装的是rd93啊.....
300万美元的毛发,原来j20装的是rd93啊.....

300万是RD93的价格?那我搞错了-_-||还好不影响后面的分析

AL31是多少钱


AL-31延寿改进型早就500万一台了,装歼20的增推改进型看要不要800万。

WS15的寿命会比太行长,但不可能赶上F119、135,这是由两国的工业基础差距决定的。初期2500小时左右,30年代初改到4000小时就很好了。

从长远看,楼主忽略了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机、侦察机、战略轰炸机、运输机、各式无人机的发展。



AL-31延寿改进型早就500万一台了,装歼20的增推改进型看要不要800万。

WS15的寿命会比太行长,但不可能赶上F119、135,这是由两国的工业基础差距决定的。初期2500小时左右,30年代初改到4000小时就很好了。

从长远看,楼主忽略了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机、侦察机、战略轰炸机、运输机、各式无人机的发展。

300万是RD93的价格?那我搞错了-_-||还好不影响后面的分析

AL31是多少钱
7亿140台吧,我找网上找的“俄媒称”也不知对不对。


日常维护费占全寿命费用的比例相当之大,俺认为粽子是否合算,关键就看维护费用与歼20的比例,如果像美帝那样中:重=1:2,那么粽子是合算的,而如果像米格29:苏27那样据说达到0.8:1,那就不怎么合算了。
然而就兔子的国情来说,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我们地缘决定了对重型机的需求远高于前沿基地满世界都是的美帝,歼20的数量不会少,那么留给粽子的市场就会受到压缩,数量不会超出歼20太多,这更接近米格29和苏27的关系,而美帝的1:2维护费之下是800-900:300-400左右的数量比例。。。

日常维护费占全寿命费用的比例相当之大,俺认为粽子是否合算,关键就看维护费用与歼20的比例,如果像美帝那样中:重=1:2,那么粽子是合算的,而如果像米格29:苏27那样据说达到0.8:1,那就不怎么合算了。
然而就兔子的国情来说,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我们地缘决定了对重型机的需求远高于前沿基地满世界都是的美帝,歼20的数量不会少,那么留给粽子的市场就会受到压缩,数量不会超出歼20太多,这更接近米格29和苏27的关系,而美帝的1:2维护费之下是800-900:300-400左右的数量比例。。。
飞机很大一部分的研发费用都被摊销在采购费用里的,所以楼主的计算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日常维护费占全寿命费用的比例相当之大,俺认为粽子是否合算,关键就看维护费用与歼20的比例,如果像美帝那 ...
米格29与27维护费用0.8比1是苏联老式财务制度下的粗估,后来苏联自己也发现了错误(米格的一位设计师专门有文章说过)。
加快建造,加快研制,加油!
AL-31延寿改进型早就500万一台了,装歼20的增推改进型看要不要800万。

WS15的寿命会比太行长,但不可能 ...
我说的是战斗机装备

毛发价格问题,基本不影响分析结果
wffbhnh 发表于 2016-7-31 11:45
米格29与27维护费用0.8比1是苏联老式财务制度下的粗估,后来苏联自己也发现了错误(米格的一位设计师专门 ...
那么准确数值是多少?貌似现在貌似苏系和米格差不多数量,苏系略多一点,记不太清了。
据说今天银镯老爷子说了什么话,我顶起来凑凑热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