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析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军力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42:40


    在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当中,清政府领导了五次大规模的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战争,这五次反侵略战争的结局是相同的,最后都是以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其中,“甲午战争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它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那么,甲午战争则打碎了中国的国门。
    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政府长期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产物。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我国立国之宗为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以实行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满朝文武莫不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日本的侵略矛头,主要是指向朝鲜和中国。至战争前夕,经济上,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当时日本资本主义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日清战争是为了确保国外市场而以朝鲜领土为目标所进行的战争。”日本急于发动一场战争掠夺资源和抢占市场。正如英人赫德指出:“日本是根本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以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希望能够以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甲午战争史(第二章):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不仅是日本统治集团政治的需要,也是经济的需要。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有其深刻的原因,但其中军力上的原因更不可忽视。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论持久战》),首当其冲的即是军力的竞赛。1893年,日本陆军有七个师团,将近七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达24万人,另有服役15万人之多。而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人(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相比之下,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总数应有100余万。但其中的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甲午战争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对战争成败的影响更为巨大。
    反观装备方面,大体上来看是日军优于华军,但实际相差并不太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的30多年的洋务新政使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他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军队则较日军相差甚远。甲午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制度、组织都已经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这种编制比较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其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3、湘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过军事演习。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混乱,其龌龊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誉田甚八:《日清战史讲授录》)。4、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也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很多。综上所述,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以及需要官兵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中日官兵相比,也就不难看出胜负之所向。
    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中国近代海军史》);但北洋水师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虽然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首先,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其二,海军不统一。北洋海军势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以与日本海军接近。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队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其三,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加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是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为成为清军的最重要的弱点。中国军队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长期以来,它的作用是对内的而不是对外的,虽然自洋务新政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不是根本改变。当现实需要它转而对外—防御侵略时,就远远不能得心应手。军队的许多问题,都与它的职能有关。日本学者藤村道生曾经这样评论过当时的清政府军队:“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所以,它比使用村田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本军队优越。但它不过是内战用的,表威用的军队。它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因此,它不能把兵力集中到一个地方,并且机动能力太低,部队转移时总是会发生很大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进行运动战,退守防卫就成了它作战的中心。”李鸿章的美国顾问毕德格也曾谈论:“中国素不以与外国战争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督抚主政,兵部堂官并无高度会合之权。兵散则力分,故不能与外国争锋。日本改用西法,陆军、海军皆归部臣节制,故能通力合作,积健为雄。此中、东所以异也。”(《李鸿章全集》电稿三,第175—176页)
    中日军队的差异,经过甲午一役,也有不少中国官员察觉也问题。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就说,日本的胜利“证明欧洲式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戚其章:《甲午战争史》)。袁世凯也曾经说过:“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李宗一:《袁世凯传》)。张之洞说:“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者,固有其全国上下无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创设陆军学堂及铁路学堂折》,《张文襄公全集》)总之,军力是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主要不是在武器上,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制度、士气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
    日本的军力强于中国,它的军官和士兵的素质、军队的体制、训练、士气及对战略战术的掌握都优于中国,因而战争中中国常常失利,但只是军力上的弱势并不足以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当中,清政府领导了五次大规模的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战争,这五次反侵略战争的结局是相同的,最后都是以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其中,“甲午战争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它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那么,甲午战争则打碎了中国的国门。
    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政府长期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产物。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我国立国之宗为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以实行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满朝文武莫不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日本的侵略矛头,主要是指向朝鲜和中国。至战争前夕,经济上,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当时日本资本主义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日清战争是为了确保国外市场而以朝鲜领土为目标所进行的战争。”日本急于发动一场战争掠夺资源和抢占市场。正如英人赫德指出:“日本是根本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以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希望能够以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甲午战争史(第二章):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不仅是日本统治集团政治的需要,也是经济的需要。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有其深刻的原因,但其中军力上的原因更不可忽视。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论持久战》),首当其冲的即是军力的竞赛。1893年,日本陆军有七个师团,将近七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达24万人,另有服役15万人之多。而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人(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相比之下,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总数应有100余万。但其中的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甲午战争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对战争成败的影响更为巨大。
    反观装备方面,大体上来看是日军优于华军,但实际相差并不太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的30多年的洋务新政使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他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军队则较日军相差甚远。甲午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制度、组织都已经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这种编制比较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其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3、湘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过军事演习。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混乱,其龌龊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誉田甚八:《日清战史讲授录》)。4、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也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很多。综上所述,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以及需要官兵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中日官兵相比,也就不难看出胜负之所向。
    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中国近代海军史》);但北洋水师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虽然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首先,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其二,海军不统一。北洋海军势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以与日本海军接近。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队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其三,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加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是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为成为清军的最重要的弱点。中国军队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长期以来,它的作用是对内的而不是对外的,虽然自洋务新政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不是根本改变。当现实需要它转而对外—防御侵略时,就远远不能得心应手。军队的许多问题,都与它的职能有关。日本学者藤村道生曾经这样评论过当时的清政府军队:“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所以,它比使用村田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本军队优越。但它不过是内战用的,表威用的军队。它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因此,它不能把兵力集中到一个地方,并且机动能力太低,部队转移时总是会发生很大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可能进行运动战,退守防卫就成了它作战的中心。”李鸿章的美国顾问毕德格也曾谈论:“中国素不以与外国战争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督抚主政,兵部堂官并无高度会合之权。兵散则力分,故不能与外国争锋。日本改用西法,陆军、海军皆归部臣节制,故能通力合作,积健为雄。此中、东所以异也。”(《李鸿章全集》电稿三,第175—176页)
    中日军队的差异,经过甲午一役,也有不少中国官员察觉也问题。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就说,日本的胜利“证明欧洲式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戚其章:《甲午战争史》)。袁世凯也曾经说过:“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李宗一:《袁世凯传》)。张之洞说:“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者,固有其全国上下无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创设陆军学堂及铁路学堂折》,《张文襄公全集》)总之,军力是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主要不是在武器上,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制度、士气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
    日本的军力强于中国,它的军官和士兵的素质、军队的体制、训练、士气及对战略战术的掌握都优于中国,因而战争中中国常常失利,但只是军力上的弱势并不足以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
甲午战争中日本以举国之力打败了淮军
打赢了又如何,大清会要求日本割地、赔款?继而走向自强?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上升趋势已不可阻挡,这根本不是天朝多几艘铁甲舰、几门火炮就能逆转的
满清根本就没有上进心,不然发展了那么多年,实力绝对不错。
别怪我话难听:那种情况下,要是清军赢了,简直是没天理了。
其实清军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家太穷,中国古代财政制度量入为出,基本上以比较固定的收入来作为国家的支柱,比如田赋和人丁税在除了宋朝以外的时代都能占到国家收入的60以上,辅助以一些盐税和各项杂税来支撑国家运转,直接的弊端就是突发事件国家无力进行支持。
清朝末年,中国由于引进了一些西方的财务制度,特别是海关税的巨额增长,使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达到了8000万两白银,而同期日本的政府收入是8400万日元,折合成白银也在6500万左右,而日本的人口仅有4000万,在战争中,日本总共筹措了2.5亿日元作为战争经费,而中国东挪西凑却只拿出了不到1000万两白银,后来不得不向西方银行借款1200万英镑,也就是大概6000万两白银来维持战争继续
所以以后再有人写穿越小说,最好还是多回去几个财务专家来拯救中国吧
zhaozekun 发表于 2010-8-9 15:04

财政当然是一方面 但是就是给当时的清军多几亿两 恐怕也不会打出什么彩头来

当然可能还是会赢的 把日本耗到求和而已
灭有参谋本部
打败清朝人的是日本人的纪律性,这种纪律性给以后的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zhaozekun 发表于 2010-8-9 15:04


    有人统计过老佛爷修园子的钱足够买几十上百条定镇了,买前无畏都能买十多二十条了
FFFEI 发表于 2010-8-10 00:23


    修园子的费用直接从海军那里支出的总共只有40万两,是当时李鸿章号召各地督抚出了一笔以海防为名义的集资,总共260万两,存在银行中作为本金,利息投入颐和园修建,10年的利息总共40万,到甲午年间,为筹措战争经费总共又提取本金150万
海军的扩充不是那么简单的买上几艘军舰就万事大吉了,后期的维护,舰员的工资,一个普通水手一个月都得24两银子,要战舰能保持战斗力,维护费用往往都得数倍于购置费用
所以说一咬牙掏出几百万两买军舰不算是有钱,和平年代里每年扔进去几百万的维护费那才叫有钱呢
zhaozekun 发表于 2010-8-10 08:30


    人家说的是修园子搞万寿的总花费,园子也不是一笔过的花销,修好园子平时维护,服务的太监宫女花匠之类难道不要钱
李鸿章的家产也够买十条二十条定镇了。
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对内欺压,没有未老百姓着想,已经形成了根本对立面,战争时百姓不可能给你冲锋陷阵,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的情况与晚清时期又有什么不同,如果现在跟外族战争,可能输得更惨,计划生育已经使我们没有兵源,房价暴涨又使政府失去民心,现在不用打仗就知道结果如何。

从这方面来看,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难逃覆灭的命运就不足为奇了。

我只是就事论事,事实如何,将来战争可以检验。
huyuzhu 发表于 2010-8-10 14:33
讨论历史问题不要夹带私货。
huyuzhu 发表于 2010-8-10 14:33


    你就事论事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