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样看中国?(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13:46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外国人怎样看中国?我这里想讲的,不是外国官方文件和学术论文里对中国的看法,而是普遍外国人是怎么看的。

  看中国可以从数字上看,GD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进出口是多少?人均国民收入
是多少?等等。但数字总是枯燥的,一般人看了也得不出什么印象。再说,还有人怀疑你数字里有水分呢。

  看中国还可以从硬件上看,这就直观多了。有美国游客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惊呼:“这是中国?这是曼哈顿!”笔者到过纽约的曼哈顿,比比确实差不多,甚至觉得那里有点陈旧。不过,这也提醒你:人家几十年、上百年前就这样了。

  真正善于观察的外国人,他要看你的脸,这是最会看的。近读阿联酋《海湾时报》7月17日的一篇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学习中国的经验》,是该报总编辑穆罕默德·贾拉达里访华后写的。他从蒙古来到中国,当时他是这样预期的:“我以为自己会在一个第三世界的机场降落,受到服务人员懒散的接待,听到他们暗示我塞小费或给予某种好处。我还以为自己走出机场时会看到迷惘的人潮四处徘徊。”

  我完全能理解贾拉达里先生的心情。因为我也曾在国外的一些机场降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一个国家的水平,其实当你在那里落脚迈出第一步时,就可以不知不觉地感觉出来,越走,印象越深。

  贾拉达里先生感动了。他说:“我在北京看到的一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看到北京机场井井有条,服务准时而快捷,城市的街道干净整齐,一尘不染。

  最令他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中国人的脸。他不愧是一位总编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说:“我看到走在大街上的人神情坚决而专注,带着自己心中明确的目标。”“中国将自己的特色印在本国人民的脸上,写在一尘不染的建筑和街道上。”

  贾拉达里先生是真诚的。他担心他的读者会怀疑他的惊讶,还特地申明:“我并未夸大其词,作为《海湾时报》的总编辑,我和中国没有任何生意往来,与贸易机构也毫无关系。”

  读完他的文章,通篇没有描写建筑的雄伟,而是注意到“一尘不染”;他没有引用中国人的谈话,而是关注中国人的神情。“将自己的特色印在本国人民的脸上”,堪称点睛之笔。

  谢谢贾拉达里先生说的这些好话。感谢之余,自豪之余,我也有点担心。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随地吐痰,比如乱丢垃圾,比如不爱护公共绿地,比如公厕脏臭,比如主人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更不用说东西部的差距,城乡的差别。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7月25日《北京青年报》登了日本山口小姐出北京机场坐出租车的遭遇。先是司机不肯帮她把行李包放入后背箱(山口小姐认为许多国家的司机都会主动这样做),后听说只到东四环附近,司机便骂骂咧咧,下车时又不主动给发票。

  北京居民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对外地人,我代表北京。对外国人,我代表中国。”讲得多好。这位“的哥”,就个人来讲,因为没有拉到“肥活”,便拿外国人出气。他知不知道,他丢了北京人的脸,丢了中国人的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色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展示。而一个民族的脸色,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我见过法国人一百多年前拍的中国老百姓的照片。那时的人,脸色憔悴,形容枯槁,脸上写满了沮丧、病弱、无奈和饥饿。他们似乎有许许多多的怨苦要诉,却又都归之于沉默。我理解了鲁迅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外国人为中国人的脸色而赞叹,为中国人的神情而感动。我们有的同胞,为什么不珍惜作为中国人的“脸面”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素质,装是装不出来的。我们要做的也正是先辈一直劝导的: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外国人怎样看中国?我这里想讲的,不是外国官方文件和学术论文里对中国的看法,而是普遍外国人是怎么看的。

  看中国可以从数字上看,GD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进出口是多少?人均国民收入
是多少?等等。但数字总是枯燥的,一般人看了也得不出什么印象。再说,还有人怀疑你数字里有水分呢。

  看中国还可以从硬件上看,这就直观多了。有美国游客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惊呼:“这是中国?这是曼哈顿!”笔者到过纽约的曼哈顿,比比确实差不多,甚至觉得那里有点陈旧。不过,这也提醒你:人家几十年、上百年前就这样了。

  真正善于观察的外国人,他要看你的脸,这是最会看的。近读阿联酋《海湾时报》7月17日的一篇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学习中国的经验》,是该报总编辑穆罕默德·贾拉达里访华后写的。他从蒙古来到中国,当时他是这样预期的:“我以为自己会在一个第三世界的机场降落,受到服务人员懒散的接待,听到他们暗示我塞小费或给予某种好处。我还以为自己走出机场时会看到迷惘的人潮四处徘徊。”

  我完全能理解贾拉达里先生的心情。因为我也曾在国外的一些机场降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一个国家的水平,其实当你在那里落脚迈出第一步时,就可以不知不觉地感觉出来,越走,印象越深。

  贾拉达里先生感动了。他说:“我在北京看到的一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看到北京机场井井有条,服务准时而快捷,城市的街道干净整齐,一尘不染。

  最令他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中国人的脸。他不愧是一位总编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说:“我看到走在大街上的人神情坚决而专注,带着自己心中明确的目标。”“中国将自己的特色印在本国人民的脸上,写在一尘不染的建筑和街道上。”

  贾拉达里先生是真诚的。他担心他的读者会怀疑他的惊讶,还特地申明:“我并未夸大其词,作为《海湾时报》的总编辑,我和中国没有任何生意往来,与贸易机构也毫无关系。”

  读完他的文章,通篇没有描写建筑的雄伟,而是注意到“一尘不染”;他没有引用中国人的谈话,而是关注中国人的神情。“将自己的特色印在本国人民的脸上”,堪称点睛之笔。

  谢谢贾拉达里先生说的这些好话。感谢之余,自豪之余,我也有点担心。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随地吐痰,比如乱丢垃圾,比如不爱护公共绿地,比如公厕脏臭,比如主人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更不用说东西部的差距,城乡的差别。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7月25日《北京青年报》登了日本山口小姐出北京机场坐出租车的遭遇。先是司机不肯帮她把行李包放入后背箱(山口小姐认为许多国家的司机都会主动这样做),后听说只到东四环附近,司机便骂骂咧咧,下车时又不主动给发票。

  北京居民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对外地人,我代表北京。对外国人,我代表中国。”讲得多好。这位“的哥”,就个人来讲,因为没有拉到“肥活”,便拿外国人出气。他知不知道,他丢了北京人的脸,丢了中国人的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色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展示。而一个民族的脸色,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我见过法国人一百多年前拍的中国老百姓的照片。那时的人,脸色憔悴,形容枯槁,脸上写满了沮丧、病弱、无奈和饥饿。他们似乎有许许多多的怨苦要诉,却又都归之于沉默。我理解了鲁迅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外国人为中国人的脸色而赞叹,为中国人的神情而感动。我们有的同胞,为什么不珍惜作为中国人的“脸面”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素质,装是装不出来的。我们要做的也正是先辈一直劝导的: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的同时,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所放松。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是最有涵养同时有是最有潜力的民族,这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面对新世界,这应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定要革除随地吐痰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