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海外媒体怎样看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1:29:32
<P>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陈云)
美国 《国际先驱论坛报》 </P>
<P>  加上“中国”这个字眼 </P>
<P>  一列由14辆轿车组成的车队向万象最豪华的饭店疾驰而来。前来迎接这批乘客的人们微笑着鞠躬致意,还有24名身着老挝传统服饰的女子组成的迎宾队在此恭候。对于中国总理温家宝来说,这个场面已司空见惯。他正领导着全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经济体,而这个国家在亚洲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攀升。亚洲领导人和公司老总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同温家宝进行5分钟的会面。如果你想登上头版头条,让投资者们纷纷来索取创业计划书,那就在你的公司或产品的名字中加上“中国”这个字眼。 </P>
<P>  日本《每日新闻》 </P>
<P>  加强执政能力 实现历史过渡 </P>
<P>  中国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涉及党和政府的关系,它同政治改革这一问题也有关系。四中全会求稳定,防腐败。会议强调了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并说这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四中全会提出抑制过度投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防止差别扩大和贪污腐化,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P>
<P>  《华尔街日报》 </P>
<P>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需过“政治关” </P>
<P>  在中国上市公司受追捧的热潮中,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政府是两个最大的受益者。 </P>
<P>  在2004年初,中国上市公司深受市场青睐的鼎盛时期,一家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搭上中国经济这班快车,外国投资者投资数十亿美元买进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股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鼓励顶尖的大型国有企业赴海外上市,这样做既是为了筹集资金,也是为了提高这些公司的治理水平。 </P>
<P>  美国《新闻周刊》 </P>
<P>  中国巨人的影子 </P>
<P>  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毫不犹豫地抢了美国人的镜头。让美国政府吃惊的是,不但朝鲜在峰会前拜会中国,连一向是美国坚强盟友的韩国也逐渐地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中国和法国在国际事务上早已不是美国的同路人。在欧洲,大陆六国在经济上和很多国际事务上,他们倒更像中国的同路人。叶利钦以后的普京联欧趋中姿态,更使中国人在国际外交领域“攻城掠地”。 </P>
<P>  德国之声电台 </P>
<P>  中国在数十年内超过欧美 </P>
<P>  中国离美国和欧洲的距离越来越短。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其巨大的经济增长速度的话,那么中国将会在2040年就超过美国这个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强的国家。这是罗兰·贝格公司监事会主席罗兰·贝格2004年11月29日在奥地利林茨市举办的总银行论坛上发表的见解。这位国际著名的咨询专家以“与中国和美国竞争的欧洲——谁将得胜?”为题介绍了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风险。贝格警告说:“欧洲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落在中国和美国之后。” </P>
<P>  《纽约时报》 </P>
<P>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P>
<P>  《纽约时报》主题文章《两面中国》以详实的材料指出,“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现在正变成越来越大的消费国。这给世界既带来威胁,也带来机遇”。文章说,从钢铁、石油、汽车到信用卡,中国已成为许多产品和服务业的最大制造商和消费市场,这使各行各业和各国都感到惊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和水泥的消费国,很快就会在从黄铜到黄豆的消费上超过美国。中国在移动电话方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很快就会在汽车生产上超过德国和日本。香港汇丰银行预计,再过30年,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也会超过美国。 </P>
<P>  英国《独立报》 </P>
<P>  中国决定一切 </P>
<P>  中国走向世界势不可挡。在19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随着中国逐渐对外开放,市场逐步壮大。现在看来,最终还是要由中国决定一切。不久前,世界经济格局还是非常简单。在西方,经济发动机是美国,在东方,当属香港和日本。然而,时过境迁。过去几年,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改变,原来的经济发达地区摇摆不定,新的经济英雄辈出。但是,这些变化都无法与中国的变化相提并论。 </P>
<P>  《远东经济评论》 </P>
<P>  中国农民撼动世界市场 </P>
<P>  在中国从事农业可以赚钱了。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大多数地区的市场基础,有望成为全球食品出口国,不亚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大片沿海地区,传统的粮食种植地正在逐渐让位给果园和蔬菜大棚。飞机降落上海机场之前从舷窗眺望,乘客往往误认为脚下就是辽阔的大海,实际上那是绵延数里的塑料蔬菜大棚。这里的作物主要供应人口不断膨胀的富裕城市居民,只有小部分供出口,但这就足以向海外市场主要种植商发起挑战了。 </P>
<P>  美国道琼斯通讯社 </P>
<P>  2005中国企业再成IPO主角 </P>
<P>  2005年,中国企业将向希望搭上中国经济顺风车的全球投资者发售多达400亿美元的股票,从而在亚洲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上再度扮演主要角色。投资银行家们表示,中国银行业将走在2005年融资活动的最前沿,四家商业银行的IPO规模就将占到中国企业2005年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2005年IPO的庞大规模将令亚洲其他国家企业的融资活动相形见绌。他们表示,中国企业2005年的IPO规模将远远超过2000年时创下的1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P>
<P>  《金融时报》 </P>
<P>  制造业涌向中国 </P>
<P>  中国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连东南亚的制造业也在向中国大举转移。中国的工业在世界上的份量很重,而且在以令人眩晕的急速发展,东南亚制造商恐怕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泰国总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最近开始担忧投资者将对中国的兴趣大增,以至于忘记泰国的存在。他信提出了“曾经急速发展的东南亚四小龙到底怎么了”的诘问。他说,“这是一个很多人可能提出的问题。”泰国Hana微电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Han给出了一个回答:正如在欧洲和美国的同行们一样,亚洲的企业正在大举涌入中国,以寻求更低的成本和利用中国本地广阔的市场潜力。这样的一个答案对于他信来说并不是令人鼓舞的。 </P><P>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陈云)
美国 《国际先驱论坛报》 </P>
<P>  加上“中国”这个字眼 </P>
<P>  一列由14辆轿车组成的车队向万象最豪华的饭店疾驰而来。前来迎接这批乘客的人们微笑着鞠躬致意,还有24名身着老挝传统服饰的女子组成的迎宾队在此恭候。对于中国总理温家宝来说,这个场面已司空见惯。他正领导着全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经济体,而这个国家在亚洲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攀升。亚洲领导人和公司老总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同温家宝进行5分钟的会面。如果你想登上头版头条,让投资者们纷纷来索取创业计划书,那就在你的公司或产品的名字中加上“中国”这个字眼。 </P>
<P>  日本《每日新闻》 </P>
<P>  加强执政能力 实现历史过渡 </P>
<P>  中国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涉及党和政府的关系,它同政治改革这一问题也有关系。四中全会求稳定,防腐败。会议强调了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并说这是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四中全会提出抑制过度投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防止差别扩大和贪污腐化,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P>
<P>  《华尔街日报》 </P>
<P>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需过“政治关” </P>
<P>  在中国上市公司受追捧的热潮中,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政府是两个最大的受益者。 </P>
<P>  在2004年初,中国上市公司深受市场青睐的鼎盛时期,一家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搭上中国经济这班快车,外国投资者投资数十亿美元买进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股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鼓励顶尖的大型国有企业赴海外上市,这样做既是为了筹集资金,也是为了提高这些公司的治理水平。 </P>
<P>  美国《新闻周刊》 </P>
<P>  中国巨人的影子 </P>
<P>  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毫不犹豫地抢了美国人的镜头。让美国政府吃惊的是,不但朝鲜在峰会前拜会中国,连一向是美国坚强盟友的韩国也逐渐地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中国和法国在国际事务上早已不是美国的同路人。在欧洲,大陆六国在经济上和很多国际事务上,他们倒更像中国的同路人。叶利钦以后的普京联欧趋中姿态,更使中国人在国际外交领域“攻城掠地”。 </P>
<P>  德国之声电台 </P>
<P>  中国在数十年内超过欧美 </P>
<P>  中国离美国和欧洲的距离越来越短。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其巨大的经济增长速度的话,那么中国将会在2040年就超过美国这个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强的国家。这是罗兰·贝格公司监事会主席罗兰·贝格2004年11月29日在奥地利林茨市举办的总银行论坛上发表的见解。这位国际著名的咨询专家以“与中国和美国竞争的欧洲——谁将得胜?”为题介绍了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风险。贝格警告说:“欧洲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落在中国和美国之后。” </P>
<P>  《纽约时报》 </P>
<P>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P>
<P>  《纽约时报》主题文章《两面中国》以详实的材料指出,“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现在正变成越来越大的消费国。这给世界既带来威胁,也带来机遇”。文章说,从钢铁、石油、汽车到信用卡,中国已成为许多产品和服务业的最大制造商和消费市场,这使各行各业和各国都感到惊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和水泥的消费国,很快就会在从黄铜到黄豆的消费上超过美国。中国在移动电话方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很快就会在汽车生产上超过德国和日本。香港汇丰银行预计,再过30年,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也会超过美国。 </P>
<P>  英国《独立报》 </P>
<P>  中国决定一切 </P>
<P>  中国走向世界势不可挡。在19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在,随着中国逐渐对外开放,市场逐步壮大。现在看来,最终还是要由中国决定一切。不久前,世界经济格局还是非常简单。在西方,经济发动机是美国,在东方,当属香港和日本。然而,时过境迁。过去几年,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改变,原来的经济发达地区摇摆不定,新的经济英雄辈出。但是,这些变化都无法与中国的变化相提并论。 </P>
<P>  《远东经济评论》 </P>
<P>  中国农民撼动世界市场 </P>
<P>  在中国从事农业可以赚钱了。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大多数地区的市场基础,有望成为全球食品出口国,不亚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大片沿海地区,传统的粮食种植地正在逐渐让位给果园和蔬菜大棚。飞机降落上海机场之前从舷窗眺望,乘客往往误认为脚下就是辽阔的大海,实际上那是绵延数里的塑料蔬菜大棚。这里的作物主要供应人口不断膨胀的富裕城市居民,只有小部分供出口,但这就足以向海外市场主要种植商发起挑战了。 </P>
<P>  美国道琼斯通讯社 </P>
<P>  2005中国企业再成IPO主角 </P>
<P>  2005年,中国企业将向希望搭上中国经济顺风车的全球投资者发售多达400亿美元的股票,从而在亚洲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上再度扮演主要角色。投资银行家们表示,中国银行业将走在2005年融资活动的最前沿,四家商业银行的IPO规模就将占到中国企业2005年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2005年IPO的庞大规模将令亚洲其他国家企业的融资活动相形见绌。他们表示,中国企业2005年的IPO规模将远远超过2000年时创下的1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P>
<P>  《金融时报》 </P>
<P>  制造业涌向中国 </P>
<P>  中国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连东南亚的制造业也在向中国大举转移。中国的工业在世界上的份量很重,而且在以令人眩晕的急速发展,东南亚制造商恐怕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泰国总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最近开始担忧投资者将对中国的兴趣大增,以至于忘记泰国的存在。他信提出了“曾经急速发展的东南亚四小龙到底怎么了”的诘问。他说,“这是一个很多人可能提出的问题。”泰国Hana微电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Han给出了一个回答:正如在欧洲和美国的同行们一样,亚洲的企业正在大举涌入中国,以寻求更低的成本和利用中国本地广阔的市场潜力。这样的一个答案对于他信来说并不是令人鼓舞的。 </P>
<P>再加上一点反面的就可能会客观一点了</P><P>相加再打五折刚好!</P>
<P>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依据</P>
[em03]
同意3楼的说法!
<P>不要被迷魂汤灌晕了</P><P>我们要保持清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