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自称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奔波八年无人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00:33
老汉自称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奔波八年无人理
    6月初,一位步履蹒跚的老汉来到了记者面前,坐定后,他用微微颤抖的手从包里拿出了一厚摞的材料,一张张摆放在记者面前后,老人缓缓地说:“这是我的成果,我证明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方法,想让所有热衷数学研究的人来一起探讨。可是8年了,我用尽了办法只想得到专家的肯定,材料寄出了无数,却丝毫没有回应,你们能帮帮我吗?”看着老人热切期盼的眼神,记者为之所动,开始走近这位老人的“数学生活”。

    我喜欢学数学对它特感兴趣

    “小时候,我就喜欢学数学,就是感兴趣!我还记得,那时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学校最好的!”——老人回忆

    来到记者面前的老人名叫何宝起,1935年,他出生在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家庭,1956年他舍弃了在山东的教书工作,偷偷跑到旅顺当了一名军人。在此之后的20年里,何宝起过着他不平凡的军旅生活,也就是在这20年里,他的数学才能被充分激发,并逐步迈向了数学领域的最高峰。

    “小时候,我就喜欢学数学,就是感兴趣!我还记得,那时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学校最好的!”老人回忆起往事,因为表扬了自己反而露出羞涩的表情,不好意思地直摆手说,这些都是旧事了,不提也罢。20世纪50年代,正赶上部队文化大学习,何宝起被部队安排教数学。可是,中专毕业的他对于高等数学、几何等丝毫没有研究,于是,他钻进了图书馆,没用一个人指导,硬是自己吃透了高等数学、几何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涉及到不懂的地方,何宝起就马上全方面研究,几年下来,他的数学功底大增。


    哥德巴赫猜想真的就那么难

    “哥德巴赫猜想真的就那么难吗?我就研究这最难的猜想!”——老人说

    20世纪70年代,一份《人民日报》引起了何宝起的注意。这篇报道用了整整两个版面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这篇陈景润先生写的报告也同时激起了何宝起的斗志。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何宝起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长卷”。长卷上每隔1厘米就记录着一个数字,总共是一至一万的奇数,并对不同的数字进行了不同的符号标记,合起来有50米,这样厚厚的一卷数字他随身携带,走到哪里研究到哪里,随时进行比较。何宝起说:其他的研究可能都需要仪器等设备,数学不一样,我只要有书,一个人走到哪里就可以研究到哪里。于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1978年,何宝起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说起自己的理论,老人顿时话语多了起来。“哥德巴赫猜想公认的最好结果是陈景润先生的解析数论的方法,可是我觉得这种方法把问题偏向了复杂的方面,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筛线坐标系法,简单而且直观,很多人认为用低等数学不能解决这样数学的高难问题,可是,我的方法的确经得起推敲,我对一万以内的数字全部做了试验,结果失误很小,而且数字越大就越准确。”

    我用8年时间只让专家肯定

    “他们对我的方法就这么一句简单的敷衍式的答复,我怎么可能甘心呢?”——老人感慨

    研究理论得出了成果,何宝起很是兴奋。兴奋之余,他想到只是自己知道了这种方法,他应该把这种方法推广出去。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漫长的求证之路竟然比他研究猜想的路还要艰难,几乎耗费了何宝起这些年的全部精力。


    拿着自己的心血,何宝起先是找到了旅顺的科学技术处,得知不能进行判断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后,他又来到了大连的科技部门,最终收拾包裹上了北京,来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部。但是他只得到了一句话的回应:重大的科学发现和证明,应该先由国内和国际同时进行评价,然后在相应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才能使正确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最终得到公认。就这样的一句话阻断了何宝起的求证之路。何宝起说:“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数学专家也只是看过他们的著作,并不熟悉,我把我的结论寄给了很多的权威人士,可是没有任何结果。北京也去过了,最高的部门也找过了,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又有谁能够瞧得起呢?”

    1998年,何宝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邮寄给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位王姓教授,可是,教授在回信中称他的方法太简单,没有任何意义。随后他又接到了国内一著名数学家的回信,称自己已经年迈,放弃研究数学。这些回应完全不能说服信心十足的何宝起。

    父亲性格孤僻他就一个愿望

    “8年了,我还是不能死心,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告诉世界上的人,我们中国人已经解开了这个难题,我要的就是一句肯定。”——老人讲述

    在采访中,何宝起的儿子说:“我父亲也就是太聪明了。我上学的时候,数学都是他辅导的,什么难题,他只看一眼就能给我讲明白。因为只痴迷数学,所以他性格上有点孤僻,只有人家和他聊起了数学,他才能打开话匣子。父亲年纪大了,这几年只为了这个愿望到处奔波着,我们都知道他已经证明出了世界上的两大猜想之一,可是他要的是全世界知道,他想和专家进行探讨,即使他是错的,也应该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错得心服口服。


    临走时,何宝起拿起了自己已经出版的一本书赠给了记者,虽然里面复杂的数学公式记者可能并不理解,但是这本融入了老人毕生心血的书还是沉甸甸的,让人不能忽视它的分量。记者宋佳

    背景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2”的形式。老汉自称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奔波八年无人理
    6月初,一位步履蹒跚的老汉来到了记者面前,坐定后,他用微微颤抖的手从包里拿出了一厚摞的材料,一张张摆放在记者面前后,老人缓缓地说:“这是我的成果,我证明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方法,想让所有热衷数学研究的人来一起探讨。可是8年了,我用尽了办法只想得到专家的肯定,材料寄出了无数,却丝毫没有回应,你们能帮帮我吗?”看着老人热切期盼的眼神,记者为之所动,开始走近这位老人的“数学生活”。

    我喜欢学数学对它特感兴趣

    “小时候,我就喜欢学数学,就是感兴趣!我还记得,那时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学校最好的!”——老人回忆

    来到记者面前的老人名叫何宝起,1935年,他出生在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家庭,1956年他舍弃了在山东的教书工作,偷偷跑到旅顺当了一名军人。在此之后的20年里,何宝起过着他不平凡的军旅生活,也就是在这20年里,他的数学才能被充分激发,并逐步迈向了数学领域的最高峰。

    “小时候,我就喜欢学数学,就是感兴趣!我还记得,那时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学校最好的!”老人回忆起往事,因为表扬了自己反而露出羞涩的表情,不好意思地直摆手说,这些都是旧事了,不提也罢。20世纪50年代,正赶上部队文化大学习,何宝起被部队安排教数学。可是,中专毕业的他对于高等数学、几何等丝毫没有研究,于是,他钻进了图书馆,没用一个人指导,硬是自己吃透了高等数学、几何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涉及到不懂的地方,何宝起就马上全方面研究,几年下来,他的数学功底大增。


    哥德巴赫猜想真的就那么难

    “哥德巴赫猜想真的就那么难吗?我就研究这最难的猜想!”——老人说

    20世纪70年代,一份《人民日报》引起了何宝起的注意。这篇报道用了整整两个版面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这篇陈景润先生写的报告也同时激起了何宝起的斗志。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何宝起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长卷”。长卷上每隔1厘米就记录着一个数字,总共是一至一万的奇数,并对不同的数字进行了不同的符号标记,合起来有50米,这样厚厚的一卷数字他随身携带,走到哪里研究到哪里,随时进行比较。何宝起说:其他的研究可能都需要仪器等设备,数学不一样,我只要有书,一个人走到哪里就可以研究到哪里。于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1978年,何宝起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说起自己的理论,老人顿时话语多了起来。“哥德巴赫猜想公认的最好结果是陈景润先生的解析数论的方法,可是我觉得这种方法把问题偏向了复杂的方面,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筛线坐标系法,简单而且直观,很多人认为用低等数学不能解决这样数学的高难问题,可是,我的方法的确经得起推敲,我对一万以内的数字全部做了试验,结果失误很小,而且数字越大就越准确。”

    我用8年时间只让专家肯定

    “他们对我的方法就这么一句简单的敷衍式的答复,我怎么可能甘心呢?”——老人感慨

    研究理论得出了成果,何宝起很是兴奋。兴奋之余,他想到只是自己知道了这种方法,他应该把这种方法推广出去。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漫长的求证之路竟然比他研究猜想的路还要艰难,几乎耗费了何宝起这些年的全部精力。


    拿着自己的心血,何宝起先是找到了旅顺的科学技术处,得知不能进行判断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后,他又来到了大连的科技部门,最终收拾包裹上了北京,来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部。但是他只得到了一句话的回应:重大的科学发现和证明,应该先由国内和国际同时进行评价,然后在相应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才能使正确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最终得到公认。就这样的一句话阻断了何宝起的求证之路。何宝起说:“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数学专家也只是看过他们的著作,并不熟悉,我把我的结论寄给了很多的权威人士,可是没有任何结果。北京也去过了,最高的部门也找过了,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又有谁能够瞧得起呢?”

    1998年,何宝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邮寄给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位王姓教授,可是,教授在回信中称他的方法太简单,没有任何意义。随后他又接到了国内一著名数学家的回信,称自己已经年迈,放弃研究数学。这些回应完全不能说服信心十足的何宝起。

    父亲性格孤僻他就一个愿望

    “8年了,我还是不能死心,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告诉世界上的人,我们中国人已经解开了这个难题,我要的就是一句肯定。”——老人讲述

    在采访中,何宝起的儿子说:“我父亲也就是太聪明了。我上学的时候,数学都是他辅导的,什么难题,他只看一眼就能给我讲明白。因为只痴迷数学,所以他性格上有点孤僻,只有人家和他聊起了数学,他才能打开话匣子。父亲年纪大了,这几年只为了这个愿望到处奔波着,我们都知道他已经证明出了世界上的两大猜想之一,可是他要的是全世界知道,他想和专家进行探讨,即使他是错的,也应该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错得心服口服。


    临走时,何宝起拿起了自己已经出版的一本书赠给了记者,虽然里面复杂的数学公式记者可能并不理解,但是这本融入了老人毕生心血的书还是沉甸甸的,让人不能忽视它的分量。记者宋佳

    背景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2”的形式。
这三十年,中科院数学所收到的自称的证明能开个图书馆了;funk
往数学专业刊物寄,要不在网上公布也可以,让专业人士看看究竟如何。
这些业余数学狂好多都是自恋狂,刊物不登网上不认,他的“阴谋论”就来了,如何如何的,按数学所的说法,好多连完整的基本的数论都不掌握,没法看下去。
忘了谁说的,现有的数学工具不足以证明1+1=1。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懂科学不等于懂科学常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这种光靠google解决不了的东西~
其实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一些新的理论很可能就这样被抹杀的.
应该庆幸,爱因斯坦没有出生在中国.
数学研究所有接待室  99。99%的土专家连第一道关都过不去。。 那些土专家还是当地的市长 县长陪着来的。
自以为是的民科:D
这记者也是垃圾,本身不懂数学就什么都敢写。
到底是咋算的呢,反正国家都不承认,也没人抢你专利,不如发上来看看
中国不承认可以发到国外去,目前还没听说那个重大发现国内不承认到国外就承认了的
你没看人家说了么?1万以内的数都试过了,误差很小
拜托,只算1万以内的话还用得着他么?
还误差很小~~
他想用穷尽法去证明。。。唉,无语了:L
原帖由 pershine 于 2007-6-13 17:30 发表
其实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一些新的理论很可能就这样被抹杀的.
应该庆幸,爱因斯坦没有出生在中国.


好像爱因斯坦的成就不是国家供出来的吧?狭义相对论发表的时候爱因斯坦不过是个专利局的小职员。

论环境和条件,现在的中国超过爱因斯坦所处何止十倍?

科学大家的出现需要土壤,但这土壤仅仅是外在的吗?
研究这个,还真不如去造潜艇了
好像是陈景润说的:人到月球上去是可能的,但骑自行车去就是不可能的
陈景润写的描述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只是用一般人能懂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东西,就好像对小孩说:大象是一种灰色的,很大很大的,有长鼻子,大耳朵和长长象牙的动物。你要是在这个描述的层面上去证明大象是犀牛的近亲,你看有没有人会理你?

总有人打着“不信邪”的旗号,用一些非常初级的数学工具试图来证明艰深的数学难题。好比只考察了n维空间里超球体在某平面上的投影就宣称掌握了超球体的所有性质。将浅薄无知进行得理直气壮。

真正的数学爱好者会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同时越学习就会越懂得数学的博大精深,就越少有不自量力的举动。
误差很小,看到这话后面就不用看了
理论数学又不是工程应用。
原来理论数学可以用1万以内的数去证明,真是高人啊!!!:L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6-14 07:58 发表
原来理论数学可以用1万以内的数去证明,真是高人啊!!!:L  

写这报道的记者貌似更加高明的说
数学所的人很怕这种人,象牛皮糖一样,粘着了就难甩掉,而且对指出他错在哪里的话根本听不进。

这种人其实应当去看心理医生的。

当年陈景润的1+2,王元是花的半个月的时间看他的证明,光听陈景润介绍他的方法就用了三天!

审察完后王元没敢说陈景润证明了,只是说没发现错误。中国也没敢大肆宣传。

再后来外国人出了本《筛法》,将陈景润证明作为单独一章陈氏定理发表。

中国的宣传工具才开动起来。

陈景润的出名与当时的中国科学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

1、由于文革的破坏,中国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
2、中国结束文革后,需要树立一个向科学进军的典型。
那个英国数学教师证明飞二马大定理不是就在同行面前宣讲,结果被发现出了纰漏,然后继续修改才被承认的。

一万以内误差很小……一万以内说明对于数论无知,居然用穷举法来证明;误差很小说明对于猜想本身无知,既然是一个定论,不涉及精度问题,哪里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