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民进党的中共军力基本报告(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2:23:16
一至二章

中共军力报告
民进党19日「中共军力基本报告」,指出中共建军思想的转变,从毛泽东时代的「人民战争论」转变成「高科技战争」,激活军事现代化;随着美伊战争爆发后,中共更加强军事改革的决心。中共也在东亚军事联盟体系中,提出「和平共存五原则」,呼吁以此作为亚洲安全机制的概念基础。

以下是报告全文:


第一章 绪论

中国领导人在冷战期间曾对国际局势作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判断及运用「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因而使中国长期处于「临战状态」并为此保持庞大军队。尤于在战略的判断作为上采取「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态势,故将整个国民经济都纳入准备随时打仗的轨道上,使得资源浪费于军事建设,且未造就现代化的战力。

也正由于全面备战的战争思想,大量武器应急装备部队,却让中共建立了一支庞大而落后的军事武力,同时又使大陆经济萧条困顿。但上个世纪未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的波湾战争的结果,让各国都意识到未来战争的遂行方式将出现革命性的变革,解放军也当然受到极大的冲击。

美军在战争中展现的强大战力使解放军认识到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都已经出现了革命性转变,未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军事力量的差距将可能会越拉越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解放军的建军指导思想必须由毛泽东的「人民战争论」转变成「高科技战争」,激活军事现代化的过程,并认知到质的提升比量的增加更重要。这也是因而在一九九四年拟订「九五」计画和二○一○年远景规划中,把注重质量建设、依靠科技强军做为今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并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作为中国军队发展的长期目标。此即是中共军力现代化发展的原初背景。

这样的发展到了二○○三年三月美国再次出兵伊拉克,又出现另一个高峰。这场战争中美军所展示的各种高科技兵器及先进的战术战法,再次震撼了解放军,因而使其更觉加速军事改革与组织调整步调的重要性。就在战争开打前夕,中国军委主席***在十届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席话,虽非是因应后来爆发的美伊之战,然却清楚地指出未来中共军队建设的方向,也显示解放军对现代化的急切性。

基本上,中国「新军事革命」虽是承袭西方之「军事事务革命」之思维与作为,但在进行此一军事改造工程之际,并未忽视其甚为独特之「人民战争」思维,甚至强调他们所推展的「新军事革命」是一种具有中国「人民战争」特色的军事革命。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中国当前军事改造的首要特征;中国的新军事变革,主要表现在解放军战力提升的转变上,以技术为推动为核心,所以调整幅度大,但保有党的领导权,留下中国特色,但以它目前的国力,在一、二十年内,恐难完全达到如西方的水准,不过中国仍会努力地持续推动「新军事革命」。

除了在军事思想上的转变外,中共如何看待其外在环境也对其军力建构有着重大影响。中共内部认为,在可见的将来,爆发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可以排除,发生全球性常规战争的可能性也将会越来越小,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危险正在取代世界大战的恐怖,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在此情势下,战争形态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 中共对外环境的评估有几个特点:一、世界性大战降低与局部武装冲突上升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胁,这主要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领土争端、经济摩擦和民族宗教矛盾等引发的。二、战争形态发生变化,未来战争形态演变的主要趋向:威慑性的战争准备、有限的战争目标、局部性的战争规模、高技术化的战争手段。

在这样的国际战略环境评估中,也使中共形成了新的安全观。中共新安全观认为其所面对新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安全威胁的根源并非国家间军事实力的差距,而是一国是否有称霸、扩张、侵略以及干涉他国事务的动机」。

因此,中共体认目前的国际战略环境演变的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抗拒美国的东亚军事联盟体系过程中,主动提出一项「新安全概念」,该概念呼吁区域关系不应建立在双边的军事结盟上,而应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与合作上。

中国主张这些原则系根据联合国宪章与中国的「和平共存五原则」,以作为亚洲安全机制的概念基础。 中国在后冷战时期推动的安全观严格说来,应该是策略的运用,目的在掩饰其军事现代化对区域安全的威胁,突出外交手段降低中国威胁论造成的紧张情势,以落实其现阶段稳定周边环境的睦邻政策,为中国大陆在二○二○年前经济翻两番创造的有利的国际条件。

军事力量建设在本质上是工具性的,它是一个国家对其内外环境的反应作为,在思维上如此,在作为亦是如此,而最终是要为国家利益、目标服务的。本研究的目标是中共军力目前的发展及成果做一个有系统的描述,故置重点于其军事思想、作为及现况的探讨,即是从军事事务革命的影响、未来战争形态的预估、以及中国对国际战略环境判断的改变、等层面来分析冷战后期至今其军事思想的转变以及军事战略调整。

从第二章「冷战后中共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开始,首先论析中共军事思想在后冷战时期的自变及应变量,以为后续的章节提供一思想背景的了解基础。第三章「中共国防政策的演变」,是介绍对中共在后冷战时期的政策作为,尤其扣紧其官方发表的各项发展计划中有关国防军事的部分,由于在其政治体制中,一切作为都必须以中央的指示为最高原则,本章对其官方政策加以研究以利衔接进入军事层面的分析。

第四章「中共军队体制的调整」、第五章「中共军队建设硬件部分」及第六章「中共军队建设软件部分」,则是要介绍目前中共军队的体制、硬件和软件建设成果。在体制部份,主要谈其自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指挥体制的变迁,以及后勤、后备动员体制的现况。硬件部分则依各军种近来获得的新式装备加以介绍,尤其着重在所谓高科技武器以及其太空武器的现况分析。软件部分的介绍,范围较广,包括信息战、高科技军事人才培育、军队的法制建设以及国防预算的部分。这些项目虽不是最直接可感受到的威胁,却是威胁来源的基础,在谈中共军力时必然也要对这些基础性问题加以探讨。

至于本研究的最后一章「中共军事外交」是谈中共如何运用军事这项工具来达成其对外关系的目标,尤其是在非战时期,军事力量建设除了是反应环境外,也是改变环境的工具。中共提升军事力量,除了是被动的反应,也有主动的企图,透过这种改变,中共才能更进一步稳固其区域强权的地方,以助于达成其安全目标。

本研究主要是对中共的现有的军力概况提供一个相对清晰明了的概况图,以为决策者提供制定决策时的背景了解。因此,在报告的研究时间范围上是从后冷战为起点但集中在近几年内,在内容上是以现况描述为主,辅以简单分析,务求简明而不失重点的完成对主题的研究,而不会有枝蔓旁生之缺点。一至二章

中共军力报告
民进党19日「中共军力基本报告」,指出中共建军思想的转变,从毛泽东时代的「人民战争论」转变成「高科技战争」,激活军事现代化;随着美伊战争爆发后,中共更加强军事改革的决心。中共也在东亚军事联盟体系中,提出「和平共存五原则」,呼吁以此作为亚洲安全机制的概念基础。

以下是报告全文:


第一章 绪论

中国领导人在冷战期间曾对国际局势作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判断及运用「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因而使中国长期处于「临战状态」并为此保持庞大军队。尤于在战略的判断作为上采取「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态势,故将整个国民经济都纳入准备随时打仗的轨道上,使得资源浪费于军事建设,且未造就现代化的战力。

也正由于全面备战的战争思想,大量武器应急装备部队,却让中共建立了一支庞大而落后的军事武力,同时又使大陆经济萧条困顿。但上个世纪未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的波湾战争的结果,让各国都意识到未来战争的遂行方式将出现革命性的变革,解放军也当然受到极大的冲击。

美军在战争中展现的强大战力使解放军认识到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都已经出现了革命性转变,未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军事力量的差距将可能会越拉越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解放军的建军指导思想必须由毛泽东的「人民战争论」转变成「高科技战争」,激活军事现代化的过程,并认知到质的提升比量的增加更重要。这也是因而在一九九四年拟订「九五」计画和二○一○年远景规划中,把注重质量建设、依靠科技强军做为今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并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作为中国军队发展的长期目标。此即是中共军力现代化发展的原初背景。

这样的发展到了二○○三年三月美国再次出兵伊拉克,又出现另一个高峰。这场战争中美军所展示的各种高科技兵器及先进的战术战法,再次震撼了解放军,因而使其更觉加速军事改革与组织调整步调的重要性。就在战争开打前夕,中国军委主席***在十届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这席话,虽非是因应后来爆发的美伊之战,然却清楚地指出未来中共军队建设的方向,也显示解放军对现代化的急切性。

基本上,中国「新军事革命」虽是承袭西方之「军事事务革命」之思维与作为,但在进行此一军事改造工程之际,并未忽视其甚为独特之「人民战争」思维,甚至强调他们所推展的「新军事革命」是一种具有中国「人民战争」特色的军事革命。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中国当前军事改造的首要特征;中国的新军事变革,主要表现在解放军战力提升的转变上,以技术为推动为核心,所以调整幅度大,但保有党的领导权,留下中国特色,但以它目前的国力,在一、二十年内,恐难完全达到如西方的水准,不过中国仍会努力地持续推动「新军事革命」。

除了在军事思想上的转变外,中共如何看待其外在环境也对其军力建构有着重大影响。中共内部认为,在可见的将来,爆发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可以排除,发生全球性常规战争的可能性也将会越来越小,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危险正在取代世界大战的恐怖,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在此情势下,战争形态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 中共对外环境的评估有几个特点:一、世界性大战降低与局部武装冲突上升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胁,这主要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领土争端、经济摩擦和民族宗教矛盾等引发的。二、战争形态发生变化,未来战争形态演变的主要趋向:威慑性的战争准备、有限的战争目标、局部性的战争规模、高技术化的战争手段。

在这样的国际战略环境评估中,也使中共形成了新的安全观。中共新安全观认为其所面对新的国际战略环境,「对安全威胁的根源并非国家间军事实力的差距,而是一国是否有称霸、扩张、侵略以及干涉他国事务的动机」。

因此,中共体认目前的国际战略环境演变的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抗拒美国的东亚军事联盟体系过程中,主动提出一项「新安全概念」,该概念呼吁区域关系不应建立在双边的军事结盟上,而应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与合作上。

中国主张这些原则系根据联合国宪章与中国的「和平共存五原则」,以作为亚洲安全机制的概念基础。 中国在后冷战时期推动的安全观严格说来,应该是策略的运用,目的在掩饰其军事现代化对区域安全的威胁,突出外交手段降低中国威胁论造成的紧张情势,以落实其现阶段稳定周边环境的睦邻政策,为中国大陆在二○二○年前经济翻两番创造的有利的国际条件。

军事力量建设在本质上是工具性的,它是一个国家对其内外环境的反应作为,在思维上如此,在作为亦是如此,而最终是要为国家利益、目标服务的。本研究的目标是中共军力目前的发展及成果做一个有系统的描述,故置重点于其军事思想、作为及现况的探讨,即是从军事事务革命的影响、未来战争形态的预估、以及中国对国际战略环境判断的改变、等层面来分析冷战后期至今其军事思想的转变以及军事战略调整。

从第二章「冷战后中共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开始,首先论析中共军事思想在后冷战时期的自变及应变量,以为后续的章节提供一思想背景的了解基础。第三章「中共国防政策的演变」,是介绍对中共在后冷战时期的政策作为,尤其扣紧其官方发表的各项发展计划中有关国防军事的部分,由于在其政治体制中,一切作为都必须以中央的指示为最高原则,本章对其官方政策加以研究以利衔接进入军事层面的分析。

第四章「中共军队体制的调整」、第五章「中共军队建设硬件部分」及第六章「中共军队建设软件部分」,则是要介绍目前中共军队的体制、硬件和软件建设成果。在体制部份,主要谈其自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指挥体制的变迁,以及后勤、后备动员体制的现况。硬件部分则依各军种近来获得的新式装备加以介绍,尤其着重在所谓高科技武器以及其太空武器的现况分析。软件部分的介绍,范围较广,包括信息战、高科技军事人才培育、军队的法制建设以及国防预算的部分。这些项目虽不是最直接可感受到的威胁,却是威胁来源的基础,在谈中共军力时必然也要对这些基础性问题加以探讨。

至于本研究的最后一章「中共军事外交」是谈中共如何运用军事这项工具来达成其对外关系的目标,尤其是在非战时期,军事力量建设除了是反应环境外,也是改变环境的工具。中共提升军事力量,除了是被动的反应,也有主动的企图,透过这种改变,中共才能更进一步稳固其区域强权的地方,以助于达成其安全目标。

本研究主要是对中共的现有的军力概况提供一个相对清晰明了的概况图,以为决策者提供制定决策时的背景了解。因此,在报告的研究时间范围上是从后冷战为起点但集中在近几年内,在内容上是以现况描述为主,辅以简单分析,务求简明而不失重点的完成对主题的研究,而不会有枝蔓旁生之缺点。
呵呵
看一看不妨
恩。看看也好。
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