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9:54
很多人看过台湾那部电影《搭错车》。搭错车的事情在现实中恐怕谁都遇上过。一个人搭错了车,不算多大的事,下得车来,说声拜拜,重新找一辆就是了。赶巧的,说不定不下车了,就此展开了一趟新的旅程,乃至新的人生。
可是,一旦一个国家搭错了车,又当如何?
伊朗,这个中东大国,在近现代历史中,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搭错车,所以,两次世界大战,几乎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直到今天,还在承受着搭错车的恶果。
一、伊朗民族
请注意听吧!孩子们/我的心肝,我的希望/在运转着的地球上/有一个又穷又富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做伊朗/她经历了无数次浴血的战斗/但她从不屈服/越战越强/她的名字灿烂辉煌/是因为那遍地的火泉/永不熄灭地喷射着火光!
这是伊朗著名现代诗人拉胡蒂(1887~1957年)在1949年写的《我的祖国——写给孩子们》的节选。从诗中可以看出伊朗人民对于祖国深沉的爱,更可以看出其对于祖国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的无尽追思。
伊朗,旧称波斯,如果从波斯帝国立国算起,伊朗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伊朗的疆域几经变迁,国运几经起伏,帝王几经轮换,文化几经周折(特别是最终几乎全民接受了伊斯兰教),但世代繁衍的伊朗民族始终没有消亡,伊朗人民对古文明的自豪始终代代传承。
伊朗民族(这里说的是构成伊朗民族的主体——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大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以黑海北部为中心,在西起中欧,东到中亚北部的欧亚大草原上,生活着属于印欧语系的印欧人部落。当时,他们大多是游牧部落。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印欧人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其中,一部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雅利安意为高贵的意思,在梵文中,与高尚同义)。最终,南迁进入印度的称为南雅利安人,其余都属于伊朗雅利安人的不同分支。
约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雅利安人进入伊朗(漫长的迁徙持续了1000年!)。后人推测主要有两条迁徙道路,一条是从中亚南部进入伊朗高原,另一条沿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
持续千余年的印欧语系部族大迁徙被历史学界称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和大冲击。这场交融和冲击的后果直到今天还在发生影响。与其他部族不同的是,伊朗雅利安人更多的保持和发展了纯正的雅利安人的种族和文化。
二、走上亲德之路
提起雅利安人,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想起希特勒,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引进并发展了雅利安人这个词,借以鼓吹他的种族优越论。在他们的笔下和口中,人类一切的主要文明成果都是雅利安人创造的,除雅利安人之外的一切民族都可算作劣等民族,而日耳曼人则是最纯正的雅利安人。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的荒谬。而文化和种族的研究也证明了现代德国人与古雅利安人虽然同属印欧语系,但并非直系,充其量只能算是远亲的关系。不过希特勒他们不会在乎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借助“雅利安”这个词汇的特定意义来为他们撑腰壮胆。
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由于何种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近现代史上,德国和伊朗走得越来越紧,甚至在二战初期一度发展为准同盟的关系。
除了血统和文化的因素外,伊朗与德国的亲近更多的是出于本国的利益。
从19世纪初开始,英、俄两国先后通过战争、要挟、欺诈的手段,从伊朗攫取了大片领土、获得了大量利益。俄国先后逼迫伊朗签订了《古里斯坦条约》(1813年)、《土库曼恰依条约》(1821年),伊朗失去了从巴库到格鲁吉亚的一系列要地,丧失了司法主权、海关主权和在里海的航行权,并支付了大量的战争赔款。英国则通过《德黑兰条约》(1814年)、《英伊商约》(1841年)、《巴黎条约》(1857年),夺取了伊朗的赫拉特等领土(当时划归阿富汗)和伊朗的外交主权和通商权。
墙倒众人推。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纷纷插足,试图分一杯羹。奥斯曼帝国也趁火打劫,把自己的版图“拉平取直”(这是以后两伊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伊朗在屈辱和战乱中度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更让伊朗人民仇视俄国的是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于1911年出兵血腥镇压了伊朗的立宪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次堪与中国辛亥革命媲美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伊朗第一次试图以本民族的自身斗争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尝试。俄国的这次武装干涉在伊朗伤痕累累的躯体上又撒了一把盐。
反观德国,在英俄在伊朗明争暗斗、掠夺瓜分时,基本采取了中立旁观的态度,并未过多地欺凌伊朗这个积弱已极的国家。伊朗对其自然会抱有些须好感。
三、一战烽火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朗宣布“严守中立”,而事实证明这种中立更多是无奈之举。英俄两国和奥斯曼帝国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看着在本国领土上肆虐着的仇敌,伊朗人民的同情心很自然的转移到敌人的敌人——德国身上。而德国则奉行“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主张,希望伊朗站到自己一边,从背后插英国人一刀。双方“你有情我有意”,设想很快成了现实。
1915年3月,经过德国领事瓦斯穆斯的努力争取,在亲德的瑞典教官指挥下,法尔斯省的伊朗宪兵队向英军开火,占领了英国领事馆。俄军立即采取行动,从恩泽里港登陆,南下包围了德黑兰。一部分反对英俄的王公大臣逃出德黑兰,在德国和奥地利公使的协助下在库姆成立“民族保卫委员会”,委员会随即迁往奥斯曼军队占领的克尔曼沙赫市,成立了以克尔曼沙赫总督为首的“临时政府”,组织军队,打击英俄势力。
与此同时,政府中原来亲英人士也开始在英俄的扶植下动员力量,并于1916年3月由沃苏格杜拉出任首相,对抗亲德势力和奥斯曼军队。伊朗局势进一步复杂。在整个大战期间,在伊朗境内,英军、俄军、奥斯曼军、英国人指挥的南波斯洋枪队、俄国掌控的哥萨克军团、临时政府的军队,各种势力在伊朗的土地上犬牙交错,你争我夺。虽然亲德势力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支援下曾有所斩获,但毕竟不是力量强大的英俄军队的对手。1917年3月,在英俄军队进逼之下,“临时政府”迁往伊斯坦布尔。4月2日,英俄军队在克尔曼沙赫会师。伊朗第一次联络德国对抗英俄的尝试惨淡结束。
四、礼萨.汗的改革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波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起义及政府军的残酷镇压,使本已百业凋敝的伊朗更加满目疮痍,各阶层对腐败无能的王室和政府失望到了极点。俄国经历十月革命之后,退出了原沙俄在伊朗的势力范围,英国乘虚而入,变本加厉地索取实惠。卡扎儿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921年2月21日,伊朗哥萨克师副指挥官礼萨.汗上校率部进军德黑兰,发动政变,未遇任何抵抗就控制了首都。国王任命礼萨.汗的密友赛义德.泽亚丁为首相,礼萨.汗被任命为哥萨克师师长,并接管了陆军部。5月24日,赛义德.泽亚丁辞职,戈旺姆萨尔坦内继任首相,礼萨.汗被任命国防部长和军队总司令,成为伊朗事实上的统治者。
礼萨.汗掌权之后,锐意改革,力图使伊朗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对外,伊朗政府与苏俄签订友好条约,苏俄表示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的正当斗争。在内外压力下,英国在伊朗新政府同意维护其在伊朗的“正当利益”的承诺下,也于1921年宣布废除1919年的英伊协定,将英国占领军全部撤出伊朗,伊朗迎来一个多世纪未曾有过的极佳的外交形势。
礼萨.汗下大力气整顿军队,把军队中的英国教官和外国军官一律免职,解散了英国人把持的南波斯洋枪队,以宪兵队和哥萨克师为基础,创建了伊朗现代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大为提高。依靠这支军队,礼萨.汗坚决镇压和肃清了国内的分裂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的完整统一。
礼萨.汗的改革日渐深入,声望如日中天。阿哈迈德国王感到形势不妙,于1923年10月28日匆匆任命礼萨.汗为首相兼国防部长,自己出游欧洲,就此一去不返。礼萨.汗去掉了最后一道紧箍咒,更是如鱼得水。1925年12月12日,立宪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宣布礼萨.汗继承王位。1926年4月25日举行加冕典礼。伊朗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巴列维王朝建立。
礼萨.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即位后,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礼萨.汗态度坚决,毫不退让。1928年5月,伊朗宣布彻底废除领事裁判权。1934年6月,实现了关税自主。并收回了卡扎儿王朝给予外国的石油租让权、捕鱼权和经营电报公司权。
对内,礼萨.汗把全国分为七省四十九州,加强了中央集权,颁布土地法、商法、刑法等法律,初步实现了国家由王权向法制的过渡。
在经济方面,1928年成立了国家银行,以后又成立了农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民族工业发展,1930年开始建设现代化工业,到二战前已有千余家工商业股份公司成立。
在文化方面,大力发展世俗教育,1935年成立了德黑兰大学,还成立了农学院和师范学院。鼓励妇女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废除妇女戴面纱。
礼萨.汗的改革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使伊朗基本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历史,走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礼萨.汗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业绩,被称为现代伊朗之父。
五、德国,又是德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礼萨.汗在对外交往中,对英苏两国始终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与英国的矛盾主要围绕石油权益和巴林群岛展开。特别是巴林问题,在19世纪所示巴林脱离伊朗独立后,英国变本加厉,取得了对巴林群岛的完全控制,掌握了波斯湾石油宝库的钥匙。伊朗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向国际联盟申诉,但英国置之不理。
苏联方面,两国一度在里海捕鱼权上发生纠纷。此外,伊朗对国内共产党坚决镇压的态度也使两国关系极为紧张。
与其他欧美国家,礼萨.汗基本维持了正常关系。
除了德国。
德国在历史上与伊朗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以前交往留下的好印象,更由于对抗英苏的现实需要,使礼萨.汗开始向德国靠拢。伊朗的邮政经营权、铁路建造权承包给德国。国家银行的经理也由德国人承担。
希特勒上台后,出于种种需要,纳粹的宣传机构大肆鼓吹德意志和伊朗同属雅利安人的光荣种族,又同样面对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共产主义的扩张,因此,必须团结起来。应该说,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词外,两国确实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越来越热乎的氛围中,两国越走越近。德国向伊朗军队提供了全部武器装备,并由意大利帮助伊朗建立了海军。德国还向伊朗派出了近五千名各类专家,伊朗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德国人的身影。德黑兰大学等重要学府也交给德国人管理。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双方贸易也迅速增长,德国很快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到伊朗对外贸易的近一半。
面对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国运,礼萨.汗对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尽了。但他始终没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后一步:与德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礼萨.汗清楚,伊朗还不具备与英苏对抗的实力,在大国的纷争中游走,力求避免灾祸,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可惜,灾祸最终还是降临了。
六、流亡与新的瓜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伊朗宣布严守中立。仍与上一次一样,伊朗最终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德军把触角伸向中东。在北非大败英军的同时,在伊拉克扶植了亲德政权。英军迅速作出反应,5月30日,英军在巴士拉登陆,几天后即占领了巴格达,摧毁了亲德政权。与此同时,另一部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伊朗周围已是危机四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大敌当前,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曾不共戴天的国家终于携手抗敌。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国须向苏联提供战场急需的军火物资。其中一条拟议中的通道,便是纵贯伊朗的铁路。而这条铁路线上,正活跃着很多德国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苏两次照会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严重危害了两国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驱逐这些德国人。伊朗以这样做会影响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和中立地位为由,复照拒绝。礼萨.汗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未能痛下决心,与希特勒一刀两断,犯下了其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苏军队从南北两个防线入侵伊朗。苏军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占马库、霍伊、拉什特、戈尔甘等地。英军分两路一路偷渡过伊朗与伊拉克的界河——夏台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逼近克尔曼沙赫。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袭伊朗舰队和阿瓦士机场。伊朗舰队基本被摧毁,伊朗飞机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毁。伊朗军队虽顽强抵抗,但无法阻止英苏军队前进的脚步。8月31日,英苏军队在加兹温会师。在此之前,礼萨.汗任命穆罕默德.阿里.福鲁吉组阁,力图挽回危局。9月10日,英苏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交出德国侨民。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使馆。到了这种时候,礼萨.汗仍拒绝交出德国侨民。如果礼萨.汗是一介平民,他的义举无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国元首,如此作为只能断送他的国家。9月16日,英、苏军队逼近德黑兰。万般无奈之下,礼萨.汗宣布逊位,传位于其子,21岁的礼萨.巴列维。自己揣了一块伊朗泥土,黯然登船,走上了流亡之路,后在南非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1942年1月29日,伊朗与英国、苏联签署同盟条约。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设施和电报电话,军队也把对外防御的任务交给了盟军。苏联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北部,英国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南部。伊朗再一次丧失了大部分国家主权,遭到了事实上的瓜分。
二战期间,伊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反法西斯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伊朗作为中转站,为苏联运去了五百万吨战略物资。这些物资对于苏军的胜利,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贡献,毕竟建立在当初并不情愿的基础上。
回顾历史,人们不禁扼腕。曾经把铁骑踏遍四方、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在近现代,遭受过太多的屈辱与苦难。但她又曾有过她的大多数亚洲兄弟姐妹没有的发展机遇。只是由于搭错了车、站错了队,才是这一切成为镜花水月。世纪之初,伊朗由于其核问题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古代的中国人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伊朗,又会做出什么抉择呢?很多人看过台湾那部电影《搭错车》。搭错车的事情在现实中恐怕谁都遇上过。一个人搭错了车,不算多大的事,下得车来,说声拜拜,重新找一辆就是了。赶巧的,说不定不下车了,就此展开了一趟新的旅程,乃至新的人生。
可是,一旦一个国家搭错了车,又当如何?
伊朗,这个中东大国,在近现代历史中,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搭错车,所以,两次世界大战,几乎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直到今天,还在承受着搭错车的恶果。
一、伊朗民族
请注意听吧!孩子们/我的心肝,我的希望/在运转着的地球上/有一个又穷又富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做伊朗/她经历了无数次浴血的战斗/但她从不屈服/越战越强/她的名字灿烂辉煌/是因为那遍地的火泉/永不熄灭地喷射着火光!
这是伊朗著名现代诗人拉胡蒂(1887~1957年)在1949年写的《我的祖国——写给孩子们》的节选。从诗中可以看出伊朗人民对于祖国深沉的爱,更可以看出其对于祖国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的无尽追思。
伊朗,旧称波斯,如果从波斯帝国立国算起,伊朗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伊朗的疆域几经变迁,国运几经起伏,帝王几经轮换,文化几经周折(特别是最终几乎全民接受了伊斯兰教),但世代繁衍的伊朗民族始终没有消亡,伊朗人民对古文明的自豪始终代代传承。
伊朗民族(这里说的是构成伊朗民族的主体——波斯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大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以黑海北部为中心,在西起中欧,东到中亚北部的欧亚大草原上,生活着属于印欧语系的印欧人部落。当时,他们大多是游牧部落。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印欧人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其中,一部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雅利安意为高贵的意思,在梵文中,与高尚同义)。最终,南迁进入印度的称为南雅利安人,其余都属于伊朗雅利安人的不同分支。
约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雅利安人进入伊朗(漫长的迁徙持续了1000年!)。后人推测主要有两条迁徙道路,一条是从中亚南部进入伊朗高原,另一条沿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
持续千余年的印欧语系部族大迁徙被历史学界称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和大冲击。这场交融和冲击的后果直到今天还在发生影响。与其他部族不同的是,伊朗雅利安人更多的保持和发展了纯正的雅利安人的种族和文化。
二、走上亲德之路
提起雅利安人,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想起希特勒,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引进并发展了雅利安人这个词,借以鼓吹他的种族优越论。在他们的笔下和口中,人类一切的主要文明成果都是雅利安人创造的,除雅利安人之外的一切民族都可算作劣等民族,而日耳曼人则是最纯正的雅利安人。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的荒谬。而文化和种族的研究也证明了现代德国人与古雅利安人虽然同属印欧语系,但并非直系,充其量只能算是远亲的关系。不过希特勒他们不会在乎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借助“雅利安”这个词汇的特定意义来为他们撑腰壮胆。
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由于何种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近现代史上,德国和伊朗走得越来越紧,甚至在二战初期一度发展为准同盟的关系。
除了血统和文化的因素外,伊朗与德国的亲近更多的是出于本国的利益。
从19世纪初开始,英、俄两国先后通过战争、要挟、欺诈的手段,从伊朗攫取了大片领土、获得了大量利益。俄国先后逼迫伊朗签订了《古里斯坦条约》(1813年)、《土库曼恰依条约》(1821年),伊朗失去了从巴库到格鲁吉亚的一系列要地,丧失了司法主权、海关主权和在里海的航行权,并支付了大量的战争赔款。英国则通过《德黑兰条约》(1814年)、《英伊商约》(1841年)、《巴黎条约》(1857年),夺取了伊朗的赫拉特等领土(当时划归阿富汗)和伊朗的外交主权和通商权。
墙倒众人推。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纷纷插足,试图分一杯羹。奥斯曼帝国也趁火打劫,把自己的版图“拉平取直”(这是以后两伊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伊朗在屈辱和战乱中度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更让伊朗人民仇视俄国的是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于1911年出兵血腥镇压了伊朗的立宪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次堪与中国辛亥革命媲美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伊朗第一次试图以本民族的自身斗争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尝试。俄国的这次武装干涉在伊朗伤痕累累的躯体上又撒了一把盐。
反观德国,在英俄在伊朗明争暗斗、掠夺瓜分时,基本采取了中立旁观的态度,并未过多地欺凌伊朗这个积弱已极的国家。伊朗对其自然会抱有些须好感。
三、一战烽火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朗宣布“严守中立”,而事实证明这种中立更多是无奈之举。英俄两国和奥斯曼帝国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看着在本国领土上肆虐着的仇敌,伊朗人民的同情心很自然的转移到敌人的敌人——德国身上。而德国则奉行“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主张,希望伊朗站到自己一边,从背后插英国人一刀。双方“你有情我有意”,设想很快成了现实。
1915年3月,经过德国领事瓦斯穆斯的努力争取,在亲德的瑞典教官指挥下,法尔斯省的伊朗宪兵队向英军开火,占领了英国领事馆。俄军立即采取行动,从恩泽里港登陆,南下包围了德黑兰。一部分反对英俄的王公大臣逃出德黑兰,在德国和奥地利公使的协助下在库姆成立“民族保卫委员会”,委员会随即迁往奥斯曼军队占领的克尔曼沙赫市,成立了以克尔曼沙赫总督为首的“临时政府”,组织军队,打击英俄势力。
与此同时,政府中原来亲英人士也开始在英俄的扶植下动员力量,并于1916年3月由沃苏格杜拉出任首相,对抗亲德势力和奥斯曼军队。伊朗局势进一步复杂。在整个大战期间,在伊朗境内,英军、俄军、奥斯曼军、英国人指挥的南波斯洋枪队、俄国掌控的哥萨克军团、临时政府的军队,各种势力在伊朗的土地上犬牙交错,你争我夺。虽然亲德势力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支援下曾有所斩获,但毕竟不是力量强大的英俄军队的对手。1917年3月,在英俄军队进逼之下,“临时政府”迁往伊斯坦布尔。4月2日,英俄军队在克尔曼沙赫会师。伊朗第一次联络德国对抗英俄的尝试惨淡结束。
四、礼萨.汗的改革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波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武装起义及政府军的残酷镇压,使本已百业凋敝的伊朗更加满目疮痍,各阶层对腐败无能的王室和政府失望到了极点。俄国经历十月革命之后,退出了原沙俄在伊朗的势力范围,英国乘虚而入,变本加厉地索取实惠。卡扎儿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921年2月21日,伊朗哥萨克师副指挥官礼萨.汗上校率部进军德黑兰,发动政变,未遇任何抵抗就控制了首都。国王任命礼萨.汗的密友赛义德.泽亚丁为首相,礼萨.汗被任命为哥萨克师师长,并接管了陆军部。5月24日,赛义德.泽亚丁辞职,戈旺姆萨尔坦内继任首相,礼萨.汗被任命国防部长和军队总司令,成为伊朗事实上的统治者。
礼萨.汗掌权之后,锐意改革,力图使伊朗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对外,伊朗政府与苏俄签订友好条约,苏俄表示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的正当斗争。在内外压力下,英国在伊朗新政府同意维护其在伊朗的“正当利益”的承诺下,也于1921年宣布废除1919年的英伊协定,将英国占领军全部撤出伊朗,伊朗迎来一个多世纪未曾有过的极佳的外交形势。
礼萨.汗下大力气整顿军队,把军队中的英国教官和外国军官一律免职,解散了英国人把持的南波斯洋枪队,以宪兵队和哥萨克师为基础,创建了伊朗现代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大为提高。依靠这支军队,礼萨.汗坚决镇压和肃清了国内的分裂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的完整统一。
礼萨.汗的改革日渐深入,声望如日中天。阿哈迈德国王感到形势不妙,于1923年10月28日匆匆任命礼萨.汗为首相兼国防部长,自己出游欧洲,就此一去不返。礼萨.汗去掉了最后一道紧箍咒,更是如鱼得水。1925年12月12日,立宪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宣布礼萨.汗继承王位。1926年4月25日举行加冕典礼。伊朗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巴列维王朝建立。
礼萨.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即位后,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礼萨.汗态度坚决,毫不退让。1928年5月,伊朗宣布彻底废除领事裁判权。1934年6月,实现了关税自主。并收回了卡扎儿王朝给予外国的石油租让权、捕鱼权和经营电报公司权。
对内,礼萨.汗把全国分为七省四十九州,加强了中央集权,颁布土地法、商法、刑法等法律,初步实现了国家由王权向法制的过渡。
在经济方面,1928年成立了国家银行,以后又成立了农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民族工业发展,1930年开始建设现代化工业,到二战前已有千余家工商业股份公司成立。
在文化方面,大力发展世俗教育,1935年成立了德黑兰大学,还成立了农学院和师范学院。鼓励妇女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废除妇女戴面纱。
礼萨.汗的改革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使伊朗基本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历史,走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礼萨.汗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业绩,被称为现代伊朗之父。
五、德国,又是德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礼萨.汗在对外交往中,对英苏两国始终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与英国的矛盾主要围绕石油权益和巴林群岛展开。特别是巴林问题,在19世纪所示巴林脱离伊朗独立后,英国变本加厉,取得了对巴林群岛的完全控制,掌握了波斯湾石油宝库的钥匙。伊朗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向国际联盟申诉,但英国置之不理。
苏联方面,两国一度在里海捕鱼权上发生纠纷。此外,伊朗对国内共产党坚决镇压的态度也使两国关系极为紧张。
与其他欧美国家,礼萨.汗基本维持了正常关系。
除了德国。
德国在历史上与伊朗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以前交往留下的好印象,更由于对抗英苏的现实需要,使礼萨.汗开始向德国靠拢。伊朗的邮政经营权、铁路建造权承包给德国。国家银行的经理也由德国人承担。
希特勒上台后,出于种种需要,纳粹的宣传机构大肆鼓吹德意志和伊朗同属雅利安人的光荣种族,又同样面对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共产主义的扩张,因此,必须团结起来。应该说,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词外,两国确实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越来越热乎的氛围中,两国越走越近。德国向伊朗军队提供了全部武器装备,并由意大利帮助伊朗建立了海军。德国还向伊朗派出了近五千名各类专家,伊朗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德国人的身影。德黑兰大学等重要学府也交给德国人管理。数以千计的伊朗学生去德国留学。双方贸易也迅速增长,德国很快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到伊朗对外贸易的近一半。
面对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国运,礼萨.汗对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尽了。但他始终没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后一步:与德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礼萨.汗清楚,伊朗还不具备与英苏对抗的实力,在大国的纷争中游走,力求避免灾祸,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可惜,灾祸最终还是降临了。
六、流亡与新的瓜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伊朗宣布严守中立。仍与上一次一样,伊朗最终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德军把触角伸向中东。在北非大败英军的同时,在伊拉克扶植了亲德政权。英军迅速作出反应,5月30日,英军在巴士拉登陆,几天后即占领了巴格达,摧毁了亲德政权。与此同时,另一部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伊朗周围已是危机四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大敌当前,苏联和英国这两个曾不共戴天的国家终于携手抗敌。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英国须向苏联提供战场急需的军火物资。其中一条拟议中的通道,便是纵贯伊朗的铁路。而这条铁路线上,正活跃着很多德国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苏两次照会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严重危害了两国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驱逐这些德国人。伊朗以这样做会影响伊朗国内经济发展和中立地位为由,复照拒绝。礼萨.汗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未能痛下决心,与希特勒一刀两断,犯下了其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苏军队从南北两个防线入侵伊朗。苏军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占马库、霍伊、拉什特、戈尔甘等地。英军分两路一路偷渡过伊朗与伊拉克的界河——夏台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逼近克尔曼沙赫。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袭伊朗舰队和阿瓦士机场。伊朗舰队基本被摧毁,伊朗飞机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毁。伊朗军队虽顽强抵抗,但无法阻止英苏军队前进的脚步。8月31日,英苏军队在加兹温会师。在此之前,礼萨.汗任命穆罕默德.阿里.福鲁吉组阁,力图挽回危局。9月10日,英苏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交出德国侨民。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使馆。到了这种时候,礼萨.汗仍拒绝交出德国侨民。如果礼萨.汗是一介平民,他的义举无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国元首,如此作为只能断送他的国家。9月16日,英、苏军队逼近德黑兰。万般无奈之下,礼萨.汗宣布逊位,传位于其子,21岁的礼萨.巴列维。自己揣了一块伊朗泥土,黯然登船,走上了流亡之路,后在南非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1942年1月29日,伊朗与英国、苏联签署同盟条约。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设施和电报电话,军队也把对外防御的任务交给了盟军。苏联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北部,英国军队控制了伊朗的南部。伊朗再一次丧失了大部分国家主权,遭到了事实上的瓜分。
二战期间,伊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反法西斯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伊朗作为中转站,为苏联运去了五百万吨战略物资。这些物资对于苏军的胜利,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贡献,毕竟建立在当初并不情愿的基础上。
回顾历史,人们不禁扼腕。曾经把铁骑踏遍四方、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在近现代,遭受过太多的屈辱与苦难。但她又曾有过她的大多数亚洲兄弟姐妹没有的发展机遇。只是由于搭错了车、站错了队,才是这一切成为镜花水月。世纪之初,伊朗由于其核问题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古代的中国人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伊朗,又会做出什么抉择呢?
好文!不过这次伊核问题不象旧世界格局时二次大战的时候,并不存在两个大的对立阵营,而是美国一超独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