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GDP笑话印度 看看中国企业什么水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0:29
有一位中国制药企业的董事长到印度考察回国后感叹,中国医药企业平均落后印度10~15年,印度药企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有分析说,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性质,中国医药产业和企业 都与印度惊人相似。两国医药企业都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自主创新研发药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小。但在印度,除了大量小规模医药企业之外,已形成了Ranbaxy、Dr.Reddy’s、Cipla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企业已不局限于简单的仿制,开始有了自己的创新药物。而这些制药企业,正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的非专利业务、建造海外工厂的形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医药企业中却似乎没有哪一家具有世界级水准。

  其实,这样的反差不止出现在制药行业。过去十几年,国际商学两界公认,印度已涌现了二三十家世界级大企业,从软件业、制药业到钢铁业。但持续了一代人的中国经济增长,却没有孕育出哪怕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的经济学家兴奋地告诉国人,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要比印度好得多,人均GDP目前已经是印度的两倍。某位国际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更是再三嘲笑印度模式,并且说,中国模式的交易成本更低,更可取。清华大学某位教授到印度考察之后也说,印度的法治反而妨碍着经济增长,在现阶段索性不如不要。

  但假如人们的目光不只是盯着GDP,考察一下经济的结构,也许就不会贩卖这样的经济学“野狐禅”。任何一位受过基本经济学训练的人都知道,企业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富有活力的企业才是经济健康增长的根本基础所在。据此推理,假如一个经济体经过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那么这个经济体中一定涌现出了一批相当优秀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假如事情不是这样的,经济增长了,但却没有涌现出伟大的企业与企业家,那这个经济体的增长一定存在某种不合逻辑之处。而任何不合逻辑的好事情,总是值得追问甚至怀疑的。

  当然,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并非没有涌现出一些成功的企业。在计划与权力控制体系的边缘地带,比如,浙江、广东,确实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民营企业,他们在大量细分市场上,把知识与劳动的分工发展到极致,他们是伟大的小企业,尽管隐藏在舞台背后,但他们代表着中国的竞争力。在印度,同样存在大批这样的企业。

  然而,按照正常的逻辑,除此之外,中国也应当涌现一批标志性的世界级大企业。但充满了殷切期望的人们却似乎没有看到这类企业。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沮丧,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积极地打造这样的企业,目前的产业政策同样致力于追求这样的目标,比如,上海就在打造食品航空企业。

  但是,笔者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只会适得其反。我们今天之所以看不到伟大的企业,恰恰是因为,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了。事实上,这种有形之手远远超出西方经济学家所讨论的“政府干预”、“政府管制”的范畴,而是政府直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9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地方政府竞争,就是利用其控制性权力,竭尽本地一切可交易的资源招商引资,扶持最能实现政绩最大化的产业,以实现GDP的高速增长。

  这能够创造增长奇迹。但是,权力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却具有严重的负面效果和巨大的道德风险。其负面效果就是,企业家的竞争不是在市场上展开,而是在政府大门口展开。企业家精神被用于寻租,而不是用于改进企业组织,提高效率。这一点,在那些所谓的高端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越是中心城市的高端行业,越是寻租色彩浓厚,这里的所谓企业家越没有企业家精神。没有人相信掌管电信、金融、石油、钢铁等行业的那些经理人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物。而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伟大的企业家,何来伟大的企业?

  所谓的道德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今日中国企业家的犯罪率之高,肯定史无前例。从正宗国企的朱小华、王雪冰,到国企强人李经纬、赵新先、刘晓光,再到民营的张海、顾雏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物纷纷成为阶下囚。权力不光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成长,也腐蚀了企业家,他们被自己的成功送进了监狱。

  经济增长了,企业家却进监狱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这些“博学”的经济学家也许会说,这是经济增长的必要代价,只要增长了就好——这些经济学家也曾经说过,失地农民、工人低工资等等,也都是必要的代价。有一位中国制药企业的董事长到印度考察回国后感叹,中国医药企业平均落后印度10~15年,印度药企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有分析说,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性质,中国医药产业和企业 都与印度惊人相似。两国医药企业都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自主创新研发药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小。但在印度,除了大量小规模医药企业之外,已形成了Ranbaxy、Dr.Reddy’s、Cipla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企业已不局限于简单的仿制,开始有了自己的创新药物。而这些制药企业,正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的非专利业务、建造海外工厂的形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医药企业中却似乎没有哪一家具有世界级水准。

  其实,这样的反差不止出现在制药行业。过去十几年,国际商学两界公认,印度已涌现了二三十家世界级大企业,从软件业、制药业到钢铁业。但持续了一代人的中国经济增长,却没有孕育出哪怕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的经济学家兴奋地告诉国人,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要比印度好得多,人均GDP目前已经是印度的两倍。某位国际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更是再三嘲笑印度模式,并且说,中国模式的交易成本更低,更可取。清华大学某位教授到印度考察之后也说,印度的法治反而妨碍着经济增长,在现阶段索性不如不要。

  但假如人们的目光不只是盯着GDP,考察一下经济的结构,也许就不会贩卖这样的经济学“野狐禅”。任何一位受过基本经济学训练的人都知道,企业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富有活力的企业才是经济健康增长的根本基础所在。据此推理,假如一个经济体经过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那么这个经济体中一定涌现出了一批相当优秀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假如事情不是这样的,经济增长了,但却没有涌现出伟大的企业与企业家,那这个经济体的增长一定存在某种不合逻辑之处。而任何不合逻辑的好事情,总是值得追问甚至怀疑的。

  当然,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并非没有涌现出一些成功的企业。在计划与权力控制体系的边缘地带,比如,浙江、广东,确实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民营企业,他们在大量细分市场上,把知识与劳动的分工发展到极致,他们是伟大的小企业,尽管隐藏在舞台背后,但他们代表着中国的竞争力。在印度,同样存在大批这样的企业。

  然而,按照正常的逻辑,除此之外,中国也应当涌现一批标志性的世界级大企业。但充满了殷切期望的人们却似乎没有看到这类企业。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沮丧,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积极地打造这样的企业,目前的产业政策同样致力于追求这样的目标,比如,上海就在打造食品航空企业。

  但是,笔者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只会适得其反。我们今天之所以看不到伟大的企业,恰恰是因为,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了。事实上,这种有形之手远远超出西方经济学家所讨论的“政府干预”、“政府管制”的范畴,而是政府直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9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地方政府竞争,就是利用其控制性权力,竭尽本地一切可交易的资源招商引资,扶持最能实现政绩最大化的产业,以实现GDP的高速增长。

  这能够创造增长奇迹。但是,权力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却具有严重的负面效果和巨大的道德风险。其负面效果就是,企业家的竞争不是在市场上展开,而是在政府大门口展开。企业家精神被用于寻租,而不是用于改进企业组织,提高效率。这一点,在那些所谓的高端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越是中心城市的高端行业,越是寻租色彩浓厚,这里的所谓企业家越没有企业家精神。没有人相信掌管电信、金融、石油、钢铁等行业的那些经理人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物。而没有企业家精神,就没有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伟大的企业家,何来伟大的企业?

  所谓的道德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今日中国企业家的犯罪率之高,肯定史无前例。从正宗国企的朱小华、王雪冰,到国企强人李经纬、赵新先、刘晓光,再到民营的张海、顾雏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物纷纷成为阶下囚。权力不光抑制了企业家精神的成长,也腐蚀了企业家,他们被自己的成功送进了监狱。

  经济增长了,企业家却进监狱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这些“博学”的经济学家也许会说,这是经济增长的必要代价,只要增长了就好——这些经济学家也曾经说过,失地农民、工人低工资等等,也都是必要的代价。
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很不符合西方的逻辑,所以总是被挑眼。

挑眼没用,中国还是增长。

老是如此,就说明逻辑本身有问题。企业家精神很重要,不过对于中国印度这样的巨型经济,企业家精神只是在微观领域才起作用。
  其实,这样的反差不止出现在制药行业。过去十几年,国际商学两界公认,印度已涌现了二三十家世界级大企业,从软件业、制药业到钢铁业。但持续了一代人的中国经济增长,却没有孕育出哪怕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听说过华为、中兴吗?听说过中石油、中石化吗?听说过宝钢、鞍钢吗?听说过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移动吗?
      拜托,楼渚,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看电视,妄自尊大固然可笑,妄自菲薄同样不可取。
中国移动的确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但问题这是垄断形成的
企业不说明问题,一个强势运作的政府胜过N个企业的合力。其实就像所谓的垄断企业也是政府对经济操作的一个环节。这点在全球化环境之下,尤为必要。
原帖由 huizhidao2005 于 2006-8-29 16:07 发表
中国移动的确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但问题这是垄断形成的

印度的那些巨无霸在他们本国难道就不垄断吗?垄断这词显然笼统.
国家的控制不应该造成垄断,反垄断也不能造成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下降!
原帖由 jerrygen 于 2006-8-29 16:47 发表
国家的控制不应该造成垄断,反垄断也不能造成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下降!

行政垄断显然是国家造成的.
老问题,
楼主,
文章少出处了[em07]
来解释一下,中国为了复关,很早就在专利法中对药品专利进行了保护
在trips协议中同样接受此条款。
但是印度不同意进行药品专利保护,在trips中作了保留,在去年保留期结束之日,才开始保护
当时印度还提出要将该保留延长至2015年被以中美为代表的反对势力给驳回了

同样是仿制药起步,印度可以比中国早18.5~12年将一种药投入市场并作衍生开发,由于FDA的监管,印度有些仿制药甚至可以比美国的原药更早投入市场

所以用制药业比较我认为很不妥当。
真要完全按市场运作,印度应该早就对外放开市场,那么它的制药业能坐大吗?
嗯,内行看门道
制药、钢铁、软件、服务外包,业内人多来“科普”下哈
我们不应该老是夜郎自大,应该好好向我们的对手学学,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不断把我们的对手抛在后边!
印度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市场。

所以印度还没资格说中国垄断什么的。

要说中国是行政垄断,那么印度就是资本垄断,结果是一样的。
其他行业我不知道,但通讯这个行业印度至少比我们落后五到八年,而且印度的办事效率太低,对我们的威胁不应该很大。
    印度比我强的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制,这是我们发展的瓶颈
原帖由 ninocdl 于 2006-8-29 19:12 发表
来解释一下,中国为了复关,很早就在专利法中对药品专利进行了保护
在trips协议中同样接受此条款。
但是印度不同意进行药品专利保护,在trips中作了保留,在去年保留期结束之日,才开始保护
当时印度还提出要将 ...


其实这样做,印度就是在“盗版”。而中国没有“盗版”。
印度人那软件其实不咋的~
行政垄断显然是人为造成的.
原帖由 wottaizj 于 2006-9-3 22:58 发表
其他行业我不知道,但通讯这个行业印度至少比我们落后五到八年,而且印度的办事效率太低,对我们的威胁不应该很大。
    印度比我强的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制,这是我们发展的瓶颈


各邦和中央政府互不干涉,一帮精英整天忙着抄英国法条,结果基本上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到位。

金融制度,学过国际金融的人都知道,印度是谁的金融附庸,没那谁,它的经济都运转不灵。

说到底,印度还是一个向初级工业国转变的农业大国,一个遍地充斥着国家垄断和辛迪加资本主义的国家。

一个处处依附于人的大国。
笑话印度?这世界比中国差的国家多的是,倒没人提起类似笑话非洲XX国的。呵呵
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一听人说印度比我们有优势,就跳的老高,他们有他们的强项,我们也有我们的强处,自大是没有好出的。
其实,这样的反差不止出现在制药行业。过去十几年,国际商学两界公认,印度已涌现了二三十家世界级大企业,从软件业、制药业到钢铁业。但持续了一代人的中国经济增长,却没有孕育出哪怕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听说过华为、中兴吗?听说过中石油、中石化吗?听说过宝钢、鞍钢吗?听说过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移动吗?
      拜托,楼渚,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看电视,妄自尊大固然可笑,妄自菲薄同样不可取


但是这些企业都有行政性质的企业!(华为、中兴我不清楚)
这种国家利用国家资源或者行政手段组成的企业跟人家比是不科学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明天国家发改委说全国所有卖苹果的都合并建立一个中国苹果食品有限公司,那么我敢保证它的规模进世界500强。但是这种世界500强有什么实际意义发?!
原帖由 gigi007 于 2006-9-10 19:26 发表


但是这些企业都有行政性质的企业!(华为、中兴我不清楚)
这种国家利用国家资源或者行政手段组成的企业跟人家比是不科学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明天国家发改委说全国所有卖苹果的都合并建立一个中 ...


说的好呀,华为、中兴我不清楚

这句话暴露你的本质了。呵呵

凡是中国比较不错的你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