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虎贲,看看比虎贲更威武的铁四军如何溃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17:53


打开军事网站,介绍国军74军的帖子比比皆是。其中原因,除了虎贲军在抗战中战功显赫外,还因为该嫡系装备好,是首批换装的苏械军,也是整编后率先换装的美械师。然而,许多网友可能不知道的是,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时国军第4军的装备可比74军好了去了。至于战果嘛,不好意思,第4军防守长沙城仅一天一夜,即溃散逃跑,全部重火器均被日军缴获,军长张德能被蒋委员长枪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老虎崽”薛岳因此蒙羞。长沙会战的迅速惨败,也迫使第九战区在仓促窘迫的局势下展开了衡阳保卫战。
第4军的前身是“建国粤军第一师”,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创始部队,也是北伐主力。北伐名将叶挺所率独立团就隶属第4军,由于战功彪炳,该军获“铁军”称号。国民党著名将领薛岳,陈诚,李济深,邓演达,陈铭枢,蒋光鼐,张发奎,余汉谋均在该部队任过职;共产党将领叶挺,叶剑英在该军服过役。该部队共产党员颇多,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即是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部分部队。很有意思的是,朱毛井岗山会师后,在讨论井岗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番号时,根据广大军事干部的提议,朱毛采用了“铁4军”的番号,报中央同意后,将井岗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话扯远了。却说1944年5月,日军吸取前三次长沙会战失败的教训,集中了30万军队,采取边进攻,边修路,边跟进辎重的办法,向第九战区36万国军发起了进攻,史称第四次长沙会战。当时,防守长沙城的是薛岳的心腹部队:国军第4军,军长张德能,军直辖由12门美造75山炮编成的山炮营,一个37战防炮连(4门)。下辖基本齐装满员的第59师,第90师,第102师三个师,每师装备82迫击炮8门。说到这,可能有网友会说,这些装备不比74军强嘛。别急,当时在岳麓山炮兵阵地,薛岳还为第4军准备了机械化15公分口径榴弹炮6门;瑞造10点9公分榴弹炮9门;俄造7点62公分口径野炮11门;德造卜福式7点5公分山炮12门。另据第4军第59师参谋长张国泰回忆,第4军还装备了一个重迫击炮营(120迫击炮12门)。
怎么样,诸位应当不吭声了吧。一个兵员不到3万人的甲种编制军,居然配备榴,山,野炮54门,120迫,82迫36门,合计90门。这么强的配备,别说当时的国军没有,就是当时的日军精锐,也没有。至于弹药粮秣,由于早就把长沙作为会战要塞,第九战区在长沙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粮被困二年无虞”,“衣被人均6整套有余”,“炮每门备弹千发以上”,至于枪弹,手榴弹,“更无困乏之忧”。
可是,还准备以“天炉战法”四败日军的薛司令长官,却万万没料到,日本军队摸透了中国人的战术,改正了前三次会战因中国军民“化路为田”被迫弃用重武器,不顾侧后受敌,不考虑辎重补给的所谓“轻装急进,速战速决”的错误战术,把天炉戳得千疮百孔。从5月27日发起战役,至6月15日,就攻到了长沙城郊。
可能有人会问,第4军再不济,也不可能只守一天一夜就城破人逃。翻开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导致长沙会战惨败的不是别人,正是战区司长官薛岳自己。
是薛岳,撤离长沙时居然在长沙留下了三套互不隶属的指挥班子。第一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第九战区参谋长赵子立,其职责居然不是指挥作战,而是“负责联络”。第二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第4军军长张德能,他负责指挥第4军作战,却无权指挥岳麓山炮兵开炮。第三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炮三旅旅长王若卿,他负责指挥长沙战区的炮兵,却不能指挥第4军直属炮兵。看明白了吧,谁都有责,谁都缺权,最终的指挥者是逃到来阳的薛大人。宁可战败,也不放权,薛岳可真是标准的民国军人。
是薛岳,不顾日军兵力强大,攻势凌厉,命令张德能集中59,102两个师死守长沙,仅留90师镇守岳麓山。薛岳走后,三个互不隶属的指挥部曾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的主流意见是集中主力防守岳麓山,仅留少量部队防守与岳麓山一江之隔的长沙城(其实当时河西岳麓山下荣湾镇也属长沙城范围)。理由是岳麓山失,长沙城必失,岳麓山保,可视为长沙城保。可议来议去,岳长官不发话,谁也不敢改变百里之外司令官的作战部署。最终长沙守军失去了合理从容调整部署的机会。
是薛岳,心生奇想,命令长沙守军将战略物资(主要是布匹)船运湘谭,以避损失或资敌。正是这道命令使长沙守军失去了机动渡江的船舟。当时长沙守军依照命令,征集上百船只,运输这些物资,只留下几艘机船和木船用于湘江航渡。本来长沙湘谭相距仅45公里,船只能够很快返回。谁知船到湘谭,又令去衡阳,如此,直到长沙失守,也无船只返回。
6月16日,长沙城的防御战正式打响,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岳麓山和长沙城。只一日,长沙城就失守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岳麓山防守告急。张德能军长这才想战区参谋长赵子立集中兵力固守岳麓山的建议。17日夜,张打电话给赵,欲撤出长沙城,以主力守岳麓山。赵说:“能过来吗?晚了吧。”张说:“能过来。”当夜,张德能以一个团守长沙,其余部队渡江西撤。由于命令仓促,且不明了,两个师的部队(欠一个团),加上美山炮营,蜂拥江岸。仅靠两艘机船和少量木船,如何渡得?天明后日军发现守军意图,开炮开枪拦截,守军顿时更乱。已渡河部队没有上山防御,而是沿江逃跑;未渡江部队,也分别向湘谭和浏阳方向溃逃。史料记载张德能军长夜间渡江之后,没有立即组织部队,而是呼呼大睡。待天明部队溃散,才睡醒过来,知道情况后,急得拨枪追赶逃兵,然一切俱晚。也就在这天早晨,岳麓山失守,失去步兵掩护的炮兵急忙逃命,甚至连火炮都没来得及破坏。可怜的,宝贵的,当时特别稀缺的整整90门火炮,几乎全部马克沁重机枪,数不胜数的弹药粮秣,均被日军缴获。
假若没有这场溃败,假若这些装备能用于衡阳保卫战,那该多好。可惜,历史没有假若。




打开军事网站,介绍国军74军的帖子比比皆是。其中原因,除了虎贲军在抗战中战功显赫外,还因为该嫡系装备好,是首批换装的苏械军,也是整编后率先换装的美械师。然而,许多网友可能不知道的是,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时国军第4军的装备可比74军好了去了。至于战果嘛,不好意思,第4军防守长沙城仅一天一夜,即溃散逃跑,全部重火器均被日军缴获,军长张德能被蒋委员长枪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老虎崽”薛岳因此蒙羞。长沙会战的迅速惨败,也迫使第九战区在仓促窘迫的局势下展开了衡阳保卫战。
第4军的前身是“建国粤军第一师”,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创始部队,也是北伐主力。北伐名将叶挺所率独立团就隶属第4军,由于战功彪炳,该军获“铁军”称号。国民党著名将领薛岳,陈诚,李济深,邓演达,陈铭枢,蒋光鼐,张发奎,余汉谋均在该部队任过职;共产党将领叶挺,叶剑英在该军服过役。该部队共产党员颇多,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即是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部分部队。很有意思的是,朱毛井岗山会师后,在讨论井岗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番号时,根据广大军事干部的提议,朱毛采用了“铁4军”的番号,报中央同意后,将井岗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话扯远了。却说1944年5月,日军吸取前三次长沙会战失败的教训,集中了30万军队,采取边进攻,边修路,边跟进辎重的办法,向第九战区36万国军发起了进攻,史称第四次长沙会战。当时,防守长沙城的是薛岳的心腹部队:国军第4军,军长张德能,军直辖由12门美造75山炮编成的山炮营,一个37战防炮连(4门)。下辖基本齐装满员的第59师,第90师,第102师三个师,每师装备82迫击炮8门。说到这,可能有网友会说,这些装备不比74军强嘛。别急,当时在岳麓山炮兵阵地,薛岳还为第4军准备了机械化15公分口径榴弹炮6门;瑞造10点9公分榴弹炮9门;俄造7点62公分口径野炮11门;德造卜福式7点5公分山炮12门。另据第4军第59师参谋长张国泰回忆,第4军还装备了一个重迫击炮营(120迫击炮12门)。
怎么样,诸位应当不吭声了吧。一个兵员不到3万人的甲种编制军,居然配备榴,山,野炮54门,120迫,82迫36门,合计90门。这么强的配备,别说当时的国军没有,就是当时的日军精锐,也没有。至于弹药粮秣,由于早就把长沙作为会战要塞,第九战区在长沙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粮被困二年无虞”,“衣被人均6整套有余”,“炮每门备弹千发以上”,至于枪弹,手榴弹,“更无困乏之忧”。
可是,还准备以“天炉战法”四败日军的薛司令长官,却万万没料到,日本军队摸透了中国人的战术,改正了前三次会战因中国军民“化路为田”被迫弃用重武器,不顾侧后受敌,不考虑辎重补给的所谓“轻装急进,速战速决”的错误战术,把天炉戳得千疮百孔。从5月27日发起战役,至6月15日,就攻到了长沙城郊。
可能有人会问,第4军再不济,也不可能只守一天一夜就城破人逃。翻开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导致长沙会战惨败的不是别人,正是战区司长官薛岳自己。
是薛岳,撤离长沙时居然在长沙留下了三套互不隶属的指挥班子。第一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第九战区参谋长赵子立,其职责居然不是指挥作战,而是“负责联络”。第二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第4军军长张德能,他负责指挥第4军作战,却无权指挥岳麓山炮兵开炮。第三套班子的军事首长是炮三旅旅长王若卿,他负责指挥长沙战区的炮兵,却不能指挥第4军直属炮兵。看明白了吧,谁都有责,谁都缺权,最终的指挥者是逃到来阳的薛大人。宁可战败,也不放权,薛岳可真是标准的民国军人。
是薛岳,不顾日军兵力强大,攻势凌厉,命令张德能集中59,102两个师死守长沙,仅留90师镇守岳麓山。薛岳走后,三个互不隶属的指挥部曾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的主流意见是集中主力防守岳麓山,仅留少量部队防守与岳麓山一江之隔的长沙城(其实当时河西岳麓山下荣湾镇也属长沙城范围)。理由是岳麓山失,长沙城必失,岳麓山保,可视为长沙城保。可议来议去,岳长官不发话,谁也不敢改变百里之外司令官的作战部署。最终长沙守军失去了合理从容调整部署的机会。
是薛岳,心生奇想,命令长沙守军将战略物资(主要是布匹)船运湘谭,以避损失或资敌。正是这道命令使长沙守军失去了机动渡江的船舟。当时长沙守军依照命令,征集上百船只,运输这些物资,只留下几艘机船和木船用于湘江航渡。本来长沙湘谭相距仅45公里,船只能够很快返回。谁知船到湘谭,又令去衡阳,如此,直到长沙失守,也无船只返回。
6月16日,长沙城的防御战正式打响,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岳麓山和长沙城。只一日,长沙城就失守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岳麓山防守告急。张德能军长这才想战区参谋长赵子立集中兵力固守岳麓山的建议。17日夜,张打电话给赵,欲撤出长沙城,以主力守岳麓山。赵说:“能过来吗?晚了吧。”张说:“能过来。”当夜,张德能以一个团守长沙,其余部队渡江西撤。由于命令仓促,且不明了,两个师的部队(欠一个团),加上美山炮营,蜂拥江岸。仅靠两艘机船和少量木船,如何渡得?天明后日军发现守军意图,开炮开枪拦截,守军顿时更乱。已渡河部队没有上山防御,而是沿江逃跑;未渡江部队,也分别向湘谭和浏阳方向溃逃。史料记载张德能军长夜间渡江之后,没有立即组织部队,而是呼呼大睡。待天明部队溃散,才睡醒过来,知道情况后,急得拨枪追赶逃兵,然一切俱晚。也就在这天早晨,岳麓山失守,失去步兵掩护的炮兵急忙逃命,甚至连火炮都没来得及破坏。可怜的,宝贵的,当时特别稀缺的整整90门火炮,几乎全部马克沁重机枪,数不胜数的弹药粮秣,均被日军缴获。
假若没有这场溃败,假若这些装备能用于衡阳保卫战,那该多好。可惜,历史没有假若。


所以之后张德能被枪毙了。这家伙活活糟蹋了铁四军的名声。

当然,之后张发奎也枪毙了陈素农作为报复。
路过,看看
陆军版有发,本帖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