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兄弟,谢谢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7:18
不过再问一个问题
SU系列有后视雷达是世界上战斗机独有的么?它向后发射的导弹是不是弹头向后摆的?
还有SU系列的战斗机27 32 33 35 37都有么?
还有向后发射的导弹是什么型号的?射程多少?
还有的是这些型号的武器雷达配备是什么?他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霉国的F/A22是重型战斗轰炸机,那么F35呢?是轻型战斗机么?
问题多些不过空军方面我是菜鸟,现在望补课啊[em05][em05][em05][em05]不过再问一个问题
SU系列有后视雷达是世界上战斗机独有的么?它向后发射的导弹是不是弹头向后摆的?
还有SU系列的战斗机27 32 33 35 37都有么?
还有向后发射的导弹是什么型号的?射程多少?
还有的是这些型号的武器雷达配备是什么?他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霉国的F/A22是重型战斗轰炸机,那么F35呢?是轻型战斗机么?
问题多些不过空军方面我是菜鸟,现在望补课啊[em05][em05][em05][em05]
问题请天下兄弟集中在前一个贴子上问啊

不重复开新贴

谢谢支持

这是完全可以省下的版面空间。
现代战斗机中装后视雷达的恐怕只有SU-27的一些发展型号了。具体的说有SU-35/37,SU-34,雷达据说是用N-012雷达缩小改来的,具体不详。
SU-32FN尾锥里装的是磁异探测器。
向后发射的导弹是R-73的改进型号,性能基本同R-73。导弹依然是向前发射,然后向后做大G机动,打击后方目标,既所谓“越肩发射”。
美军F-22是为替代F-15研制的重型战斗机,F-35是为代替F-16、F-18、A-10等型号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两者高低、轻重搭配。
空空导弹的越肩发射和后射
人们对战斗机越肩发射(OTS)空空导弹的关注起始于1993年,西方评论界曾对苏-35将具有的越肩发射能力作了报道。特别是苏—27试验发射R—73R(AA—11B“射手”)战术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之后、越肩发射与后射史成为国际航空界议沦的焦点。
  事实上、美国90年代小期考虑2010年后的空战态势需求时,在先进中程和先进近程空空导弹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从空战交换比、装弹灵活性、后勤保障和全寿命费用等方面权衡得失。提出了双射程导弹(DRM)的新概念。并将其作为AIM-120之后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所谓双射程导弹就是既能近距格斗又能超视距拦截目标的空空导弹。1996年11月,美国莱特实验开始“先进吸气式双射程导弹”(AADRM)计划。为此,莱特实验室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后向攻击能力,即通过保形大线阵列技术、反作用喷气控制技术与载机后视雷达相结合,使双射程空空导弹具备美空军前所未有的攻击载机后半球目标的能力,即载机发射的导弹利用其自身的超机动性和导引头广阔的雷达覆盖能力,可攻击位于载机后半球的日标。
  虽然AADRM和R—73R都能攻击尾后的目标,但是它们是个一样的。它们分属越肩发射的两种不同的发射方式。
越肩发射的两种发射方式
  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把能攻击尾后目标的火控攻击方式叫作越肩发射、在1993年越肩发射这个名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前射就被叫作越肩发射。甚至有时后射也被这样叫。而后来。特别是俄罗斯的温贝尔导弹设计同证实其研制的后射导弹R-73是直接向后发射的以后,越肩发射就又成为后射,或后向攻击,甚至前射也成了后向攻击。这种名词或命名上的混淆给研究工作和报道上带来许多的不便。
  实际上。越肩发射就是—种新的攻击方式,即本机利用机载火控系统控制机载空空导弹攻击尾追本机的敌机的攻击方式。同时越肩发射又可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种是导弹向前发射、在空小转弯,然后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前射(forward—firing);另一种是导弹直接向后发射,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后射”(rear—firing),也叫“后向攻击”,有时讲越肩发射。而在没有讲足何种发射方式时,一般可以认为是前射,因为在前射时,导弹毕竟越过了本机机翼这个“肩”,而后射却没有。

前射

  前射就是载机依靠后向目标探测器,获得本机尾后目标的信息,发射具有前射能力的导弹(一般采用复合制导)。该弹在载机的操纵下,转弯也就是“越肩”,完成导弹的中制导。最后,末段自主攻击目标,同时载机可以脱离。如果导弹的离轴角非常大或采用别的有效措施使导弹直接截获本机尾后的敌机,则导弹只用—段制导,近似于大离轴角发射。
  前射所需的探测器有前向雷达和后向目标探测器。前向雷达的作用是在导弹制导时跟踪导弹、以便载机的数据链发射机为导弹提供参数,后向目标探测器的作用是获得后方尾追目标的信息。
  具有前射能力的导弹是中距复合制导空空导弹,该弹既可以像—般的中距复合制导空空导弹—样,一直向前飞行攻击前面的目标,又可以前射攻击后方的目标,由于这种特性使得该弹具有很强的战术灵活性。该弹采用三段制导,初段是程序段;中段是指令十惯导段;末段是主动段。初段导弹按预定的指令飞行;中段导弹接收载机的指令,转变完成“越肩”;末段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或红外导引头,自主攻击目标,载机此时可以完全脱离。
  对火控系统来说,在导弹发射前,需为其装订数据,并进行惯导对接;导弹的初段时间很短,火控系统和导弹没有信号交联;前射的中制导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在这时载机并不是像过去曾设想过地那样去直线飞行,因为那样会使导弹丢失目标。若本次导弹攻击失败,也不利于载机的生存,因而要操纵载机,使前向雷达跟踪导弹,以便为其传送目标信息,帮助其完成“越肩”,同时后向目标探测器还兼顾探侧目标的信息,以便不丢失目标。

后射

  后射就是载机依靠后向目标探测器。获得本机尾后目标的信息,发射具有后射能力的导弹,该弹直接向后飞攻击尾后的目标,此时载机可以脱离。
  后射所需的探测器为后向目标探测器。它的作用是获得后方尾追目标的信息。
  具有后射能力的导弹一般是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近距红外格斗空空导弹,该弹既可以像一般的近距红外导弹一样,在发射架上弹头向前放置,向前发射去攻击前方的目标(由于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该弹具有比以往的红外弹更强的格斗能力)、还可以在发射架上弹头向前放置,发射架转180度向后发射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内于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该弹在速度过零时,其升力由推力矢量提供)。类似发射一般的红外导弹那样,导弹发射后,载机可以脱离。由于这种特性使得该弹具有很强的空战灵活性,但是对发射架要求很高。用于后射导弹的发射架必须是可旋转180度的发射架。它可以在起飞前旋转装好导弹,也可以在飞行中旋转装。
  火控系统由后向目标探测器获得目标的信息,当目标进入后射导弹发射区,满足后射发射条件时,导弹即准备发射。在导弹发射前,火控系统为导弹装订必要的信息,导引头在发射前锁定目标,然后导弹发射,载机可以脱离。
  实现后射的最大的难点是在后射过程中,导弹有一个速度先逐渐变小,过零,再逐渐变大的过程,简称速度过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导弹的升力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这样导弹在发射后就必然下落,从而可能会对导弹的攻击产生不良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一般的导弹的平衡是靠舵面操纵的,在速度过零过程中,导弹舵面操纵的力和力矩也有—个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的过程,稍有一点扰动,导弹就会不稳定,若在考虑导弹发射时载机流场对导弹的影响,导弹就更不容易控制了。所以,传统的导弹是不能或很难进行后射的,具有后射能力的导弹必须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同时为了使速度过零过程很快过去,最好给导弹加装助推火箭。由此可见,具有后射能力的导弹与现在一般的导弹差别很大。实际上,R—73R就是这样名副其实的具有后射能力的导弹。而据此推断,AADRM很有可能是前射。对前射和后射的评价对前射和后射的效果,大致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见附表。
  后射除了和前射一样需要后视雷达传感器外,还需要旋转发射架及其辅助设备,所以对载机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在空战灵活性上前射需要中制导,不能“发射后不管”,而后射则可以完全地“发射后不管”;战术使用灵活性上前射导弹一旦发射后,可以攻击前方、侧方或后方等各个方向的目标,而后视导弹虽然可以攻击前方、侧方和后方等各个方向的目标,但是受发射架指向限制。一旦发射只能在攻击前方、侧方或者是后方的目标之间作出选择;前射由于采用三段制导,射程远,故前视超视距作战效果好,后射导弹是格斗的变种,一般采用一段制导,当向前发射攻击前方目视范围内的目标时,自然效果要好些。虽然前射和后射导弹在上面的几个方面各有千秋,但是,用它们攻击尾后的目标都有很好的效果。

附表:
———————————————————————
             前射导弹  后射导弹
———————————————————————
对载机硬件设备要求    较低    较高
———————————————————————
空战灵活性        较差    较好
———————————————————————
战术使用灵活性      较好    较差
———————————————————————
前向超视距作战效果    较好    较差
———————————————————————
前向目视格斗效果     较差    较好
———————————————————————
攻击尾后目标效果     较好    较好
———————————————————————
以前有张SU-35越肩发射的图,当时我没机器,没能保存,但是记得是向前发射的。
用旋转发射梁/架的方式向尾后发射偶以为很不现实,除非导弹挂装时就是头向后的。
以下是引用北回归线在2003-2-8 23:54:45的发言:
以前有张SU-35越肩发射的图,当时我没机器,没能保存,但是记得是向前发射的。
用旋转发射梁/架的方式向尾后发射偶以为很不现实,除非导弹挂装时就是头向后的。


[em07]我大体上看了看就发了~没看见那旋转梁架的字眼~

旋转梁架~[em08]这不是多此一举么~导弹直接向后悬挂~加装一个类似助推器的减速
发动机~将导弹惯性前飞的速度降到0不就结了吗?

真失败啊~
是这样,以前大家在JC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就因为俄没有解释到底是如何后射的,就有人提出旋转发射梁的方法,当然得到了否定。
SU-35后射导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图片或视频资料证实。
旋转挂架,F-111上有使用,也不是全方位旋转,在现代空优战斗机上使用旋转挂架。
感觉不可能的,
尤其是格斗导弹,高空,高G的情况很容易发生,旋转?不可能。
头朝后挂据说是不行,有个时间段蛋蛋的相对速度变成0,蛋蛋的控制舵面失效........
谢拉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不通,就是既然目前有越肩发射能力的导弹是R-73,它也是靠红外热制导的。如何保证在导弹越肩后导引头不是先跟踪发射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