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在两岸留下的历史遗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9:00:55
汪道涵在两岸留下的历史遗产


● 陈子帛

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终于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他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逝世,标志着两岸关系一个时代的结束。
  海外媒体往往因为汪道涵与江泽民之间曾有过的互动关系,就赋予汪道涵以“国师”之尊。中共政治官场文化,对所谓“国师”之类称呼,多有避忌。因此这个称谓,对汪道涵未必是好事。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海外华人社会,尤其是台湾朝野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汪道涵的逝世给予的关注,对汪道涵在两岸关系扮演的角色给予的评价,堪称前所未有。
宽容对待历史,前瞻对待未来
  汪道涵一生,诚如台湾学者杨开煌所言,其位不是极人臣之尊,却在两岸之间备受敬重,说“对台”言委婉而情至深,论“大陆”词剀切而任至重。台湾社会各界对汪道涵逝世的惋惜之情、评价之高,似乎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周恩来逝世以来所仅见。
  汪道涵接触台湾问题,思考两岸关系,开始于80年代中期上海市长卸职之后,但俨然已经是中共对台决策层级以及大陆涉台系统温和派的指标性人物。他的忘年好友、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在追思汪道涵的访谈中,几次强调汪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贡献不可抹煞,诸多丰富宝贵的历史遗产有待后人继承。
  那么,汪道涵先生留给今人的历史遗产又是些什么呢?不妨从若干篇文章作出一些必要的撮要。
静能养望,动能有度
  辛旗指出,十年前,汪老就说,万事莫如沟通急,第一位的永远是民心。海峡两岸的中国同胞都会怀念他的宅心仁厚,以宽容对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能辨证看待问题,调和各方不同意见,多次提到重在理解台湾民众的经历,特别是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47年二二八起义这两次对台湾民众的伤害事件,应用负责任的态度处理,适当时候向台湾民众作出历史交代。
  台湾的邵宗海教授在追忆汪道涵弹性解释一中的历史过程中,对于汪道涵于1997年两度对“一个中国”提出的看法评价甚高,以为不仅与北京传统的立场有很大不同,而且相较于“江八点”中的“一个中国”,含义也更加清晰,其弹性解释有自行创设可能。
  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情境下,自行创设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个中国”86字草案,于1998年经过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反复讨论、初步定案之后,即送交政治局常委审批,最后于1999年1月11日由汪道涵具名正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是中共当局对此原则最早予以明文化的记录。
  现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指出,从两岸关系而言,汪老可能是在台湾拥有最多朋友的中国官员,他曾经亲口说过:“不分党派及行业,每年会见300位以上台湾的各界人士。”这些台湾的社会菁英们都变成汪老的好朋友,也因此,他其实是中共对台政策温和派的代表,常常扮演平衡“对台强硬派”的杠杆角色。
  而汪道涵曾将大陆学者黄嘉树的对台政策建言中的“战略”改为“方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汪道涵力求避免两岸同室操戈的拳拳之心。董立文承认,汪道涵遵从中共对台方针与原则并没改变,但是在两岸与两会的互动中,确曾表现了搁置争议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杨开煌的追思文章说,汪道涵在思考台湾问题时,与时俱进,鼓励开放心态,思考各种方案,每每以理性务实之作风,以同情、理解之心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台湾形势,深谙政策精髓且把握得度,静能养望,动能有度,并慨叹汪老古风犹忆,继者难觅。
  行笔至此,或许可以归纳出汪道涵先生在两岸关系方面留给后人的遗产,大体上有以下几项:
春风化雨 继者难觅
  首先是对台湾以及台湾人民有强烈的关怀和热爱,以宽容对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民心,以同理心和同情心来对待和理解台湾历史的特殊性,理解和对待台湾民众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情怀,广交台湾社会各界朋友。他每年接待和会见300多个来自台湾各界的朋友,这对于一个80多岁、身患重疾的老人,何其难能可贵!
  其次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务实理性,勇于思考。在坚持既定方针政策原则的前提下,深谙政策之精髓,根据新的两岸关系形势,“自行创设”新的表述,甚至在反复经常使用的原则概念上注入与时俱进的内容。86个字从初试啼声,到内部不同的意见争议,到最终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致接受,到明文化、文件化,到成为对台政策重要的原则表述,其中经历的曲折,遭遇的委屈,经受的考验,可以想像。
  再次是很少能够有一个中共高层人物,能够让台湾朝野社会各界倾心折服。不少台湾朋友是从汪道涵身上,第一次改变对中共以及中共官员负面印象的。
  汪道涵谦和儒雅,理性亲切,不亢不卑,不温不火。如果我们看到某位大陆官员在电视上拍案横眉、金刚怒目,或者对台湾媒体记者一副不屑一顾模样,我们就自然会怀念汪道涵先生的春风化雨、菩萨低眉。从事对台工作和推进两岸关系的中国官员和学者,如果多少能够领略和学习一丝半点汪道涵先生为人处世的道德风范,那也许就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逝者往矣,来者可追。我们在思考、总结汪道涵历史遗产时,虔诚而哀伤地为这位睿智的老人送行!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汪道涵在两岸留下的历史遗产


● 陈子帛

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终于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他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逝世,标志着两岸关系一个时代的结束。
  海外媒体往往因为汪道涵与江泽民之间曾有过的互动关系,就赋予汪道涵以“国师”之尊。中共政治官场文化,对所谓“国师”之类称呼,多有避忌。因此这个称谓,对汪道涵未必是好事。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海外华人社会,尤其是台湾朝野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汪道涵的逝世给予的关注,对汪道涵在两岸关系扮演的角色给予的评价,堪称前所未有。
宽容对待历史,前瞻对待未来
  汪道涵一生,诚如台湾学者杨开煌所言,其位不是极人臣之尊,却在两岸之间备受敬重,说“对台”言委婉而情至深,论“大陆”词剀切而任至重。台湾社会各界对汪道涵逝世的惋惜之情、评价之高,似乎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周恩来逝世以来所仅见。
  汪道涵接触台湾问题,思考两岸关系,开始于80年代中期上海市长卸职之后,但俨然已经是中共对台决策层级以及大陆涉台系统温和派的指标性人物。他的忘年好友、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在追思汪道涵的访谈中,几次强调汪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贡献不可抹煞,诸多丰富宝贵的历史遗产有待后人继承。
  那么,汪道涵先生留给今人的历史遗产又是些什么呢?不妨从若干篇文章作出一些必要的撮要。
静能养望,动能有度
  辛旗指出,十年前,汪老就说,万事莫如沟通急,第一位的永远是民心。海峡两岸的中国同胞都会怀念他的宅心仁厚,以宽容对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能辨证看待问题,调和各方不同意见,多次提到重在理解台湾民众的经历,特别是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47年二二八起义这两次对台湾民众的伤害事件,应用负责任的态度处理,适当时候向台湾民众作出历史交代。
  台湾的邵宗海教授在追忆汪道涵弹性解释一中的历史过程中,对于汪道涵于1997年两度对“一个中国”提出的看法评价甚高,以为不仅与北京传统的立场有很大不同,而且相较于“江八点”中的“一个中国”,含义也更加清晰,其弹性解释有自行创设可能。
  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情境下,自行创设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个中国”86字草案,于1998年经过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反复讨论、初步定案之后,即送交政治局常委审批,最后于1999年1月11日由汪道涵具名正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是中共当局对此原则最早予以明文化的记录。
  现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指出,从两岸关系而言,汪老可能是在台湾拥有最多朋友的中国官员,他曾经亲口说过:“不分党派及行业,每年会见300位以上台湾的各界人士。”这些台湾的社会菁英们都变成汪老的好朋友,也因此,他其实是中共对台政策温和派的代表,常常扮演平衡“对台强硬派”的杠杆角色。
  而汪道涵曾将大陆学者黄嘉树的对台政策建言中的“战略”改为“方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汪道涵力求避免两岸同室操戈的拳拳之心。董立文承认,汪道涵遵从中共对台方针与原则并没改变,但是在两岸与两会的互动中,确曾表现了搁置争议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杨开煌的追思文章说,汪道涵在思考台湾问题时,与时俱进,鼓励开放心态,思考各种方案,每每以理性务实之作风,以同情、理解之心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台湾形势,深谙政策精髓且把握得度,静能养望,动能有度,并慨叹汪老古风犹忆,继者难觅。
  行笔至此,或许可以归纳出汪道涵先生在两岸关系方面留给后人的遗产,大体上有以下几项:
春风化雨 继者难觅
  首先是对台湾以及台湾人民有强烈的关怀和热爱,以宽容对待历史、以前瞻对待未来,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民心,以同理心和同情心来对待和理解台湾历史的特殊性,理解和对待台湾民众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情怀,广交台湾社会各界朋友。他每年接待和会见300多个来自台湾各界的朋友,这对于一个80多岁、身患重疾的老人,何其难能可贵!
  其次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务实理性,勇于思考。在坚持既定方针政策原则的前提下,深谙政策之精髓,根据新的两岸关系形势,“自行创设”新的表述,甚至在反复经常使用的原则概念上注入与时俱进的内容。86个字从初试啼声,到内部不同的意见争议,到最终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致接受,到明文化、文件化,到成为对台政策重要的原则表述,其中经历的曲折,遭遇的委屈,经受的考验,可以想像。
  再次是很少能够有一个中共高层人物,能够让台湾朝野社会各界倾心折服。不少台湾朋友是从汪道涵身上,第一次改变对中共以及中共官员负面印象的。
  汪道涵谦和儒雅,理性亲切,不亢不卑,不温不火。如果我们看到某位大陆官员在电视上拍案横眉、金刚怒目,或者对台湾媒体记者一副不屑一顾模样,我们就自然会怀念汪道涵先生的春风化雨、菩萨低眉。从事对台工作和推进两岸关系的中国官员和学者,如果多少能够领略和学习一丝半点汪道涵先生为人处世的道德风范,那也许就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逝者往矣,来者可追。我们在思考、总结汪道涵历史遗产时,虔诚而哀伤地为这位睿智的老人送行!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