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升平的背后[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20:23
以下图文由MOP爱心联盟十年同志提供


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学龄儿童教育现状实地调研报告

调查员:十年奶奶 eaya
调查地点: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
调查时间:2003.07.15

一:过程
2003..07.15
天气:晴
气温:37℃

1999年我曾经前往我县合乐乡进行过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当地的学龄儿童教育状况,看到了很多了穿不上衣服穿不上鞋,每天赤脚徒步一个多小时来上学的孩子,为了省钱中饭只是一个黑黑的馒头或者是窝窝头,甚至是不吃。当时很有感触,不过过了也就算了,没做过多的思考,而在此次mop爱心联盟开展“mop希望工程”的活动以后联系到家乡的经济和教育现状,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即使最后不能作为mop爱心联盟的官方项目,也可以自己联系一些热心人开展小规模的一对一帮扶助学,所以有了这一次的调研活动。

叙永县地处四川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幅员2900余平方公里,人口70余万,历来为交通及物资集散要地。但是由于当地地质状况复杂,农业极不发达,又缺乏工业建设,加上处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边缘的三不管地带,经济极端落后,财政年年赤字,成为全国百大贫困县之一。经济发展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同时又导致当地人才外流,有恶性循环之趋势。

07.14,eaya从同属泸州市的合江县出发前来距离约100公里的叙永与我会合,本人则前往县教委确定调查对象。
在教科局张副局长的协助下,原确定调研对象为合乐乡,由于连日大雨导致的山洪冲断了通信线路,无法与当地联系,改为水潦乡。但是同样是由于山洪,致使交通中断(当日道路塌方数辆摩托及十数人当场被泥石流埋在其下致死)。最后选定石坝乡。恰巧乡中心校许校长在县城内办事,相约第二日清晨一起前往石坝乡。

以上三个地区都是少数民族乡,位于叙永县城以南的经济最不发达地区。

07.15清晨,调研员十年奶奶、eaya及石坝乡中心校许校长一行三人前往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进行学龄儿童就学情况实地调研。
早上5:50登上了前往石坝乡的中巴车,行程预计30-40公里,预计行车时间3小时,由于路况复杂,加上山洪导致的小规模塌方,实际抵达时间9:30。
到达当地以后在吃饭的间隙听取了许校长的教育状况的大体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随后即搭乘摩托车前往学生家中做个案调查。

中午12时许接到母亲电话得知姥爷病危,遂决定当天返回县城,所以只调查到两个个案以及部分整体情况。

12时调查学生个案情况结束,返回中心校对民办教师刘心莲老师情况进行了解。
下午2时乘车返回县城。

回城以后到县财政局,县统计局了解石坝乡经济状况。想尽办法拿出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县财政统计报告,不知道发出来会不会被法律制裁。


二:个案
个案一:李宏,男,彝族,12岁,小学五年级。
家庭情况:共八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双亲,及三个兄弟姐妹。土地≤2亩,主要作物小麦。家庭年收入≤2000元(含粮食折算市价,打工收入及其他)。

李宏今年12周岁,家八口人,守着不到两亩地过日子。家庭年收入还不到两千元钱,而且是算上了包括粮食折现在内的所有收入。在我们走访到的所有三户人家里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共同的情况,每户人家虽然都还能吃上米饭,但是每户人家吃的菜都是一样的,水煮的素四季豆,条件好的放点盐,条件差的连盐都放不起。在李宏家里,屋正中放的是一口大锅,里面在熬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同时还会放糠进去混合搅拌,只是他们的猪食,但是我却听到他们很小声地说了一句:没粮食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吃。
李宏的家庭组成很有些奇怪,他的妈妈原来是他爸爸的嫂子,后来他爸爸的哥哥过世了,他爸爸没钱娶老婆,他妈妈如果不再嫁人的话也没办法养活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所以,就这样,他的爸爸和他爸爸以前的嫂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爸爸的哥哥也就是他的伯父原来留下了两个孩子,他的爸爸跟妈妈又生了两个孩子,这样,一家人一共有了四个子女,又加重了负担。
李宏全家八口人拥有的耕地加起来不超过2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玉米,年份好的时候会种一点烟草作为经济作物。但是由于耕地质量太差(砂石地为主),小麦的亩产只有100多公斤,水稻的亩产在200多公斤,而且要老天作美才能收到这么多,家里没钱买化肥,一家八口人年总收入,并且是把粮食折现以后的收入都加起来才一千多块钱。而就他们自己种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
除了种粮食以外李宏家其他的收入就只有他父亲帮人做小工了。但是这样的机会很少。以前石坝乡有小煤窑,靠着帮人挖煤能多少挣一点,并且还不是现金,窑主只会发煤炭给他们作为工钱,要么自己烧掉,要么积累多一点拿去卖掉,而煤在当地的价格是一百多一吨。后来取缔小煤窑以后能打工的活计就越来越少。在一次帮人搬运石头的时候砸伤了自己的左髋关节,由于没钱医治,落下了一个残疾不说,还背了一千多块的债务,至今行动还不是很方便,伤处至今没有完全复原(我亲眼所见),已经好几年了。
李宏现在上五年级,学习成绩不错,由于去的时候是暑假,没能看到他的成绩单,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在下次再访李宏家的时候拍下这些东西。开学李宏就六年级了,当我问到在他小学毕业以后是否还会送他继续读中学的时候,他母亲笑了笑说,看这个样子估计也读不起了,一年要四百块钱呢。
去李宏家的时候他家人很热情,马上提了一桶酒出来请我们喝。喝了一口才知道是很烈很烈的苞谷酒,也很便宜。又不能不喝,在少数民族地区就是这样,如果他们敬你酒你不喝就代表你看不起他们。不过也很被他们这样的热情感动,真的很淳朴。很淳朴。
在要离开李宏家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什么,跑到山路边上的小店去买了几斤盐几斤糖,还有些很廉价的水果糖麻花什么的。抓给李宏的时候我发现他留了一颗在手里,其他的放在了兜里,剥开那一颗也没马上放进嘴里,拿在手上慢慢一口一口地舔。


个案二:李萍,女,彝族,12岁,小学三年级。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父母在广东打工,她由奶奶抚养。土地状况不详,主要作物水稻,家庭年收入≤1000元(同上)
李萍今年12周岁,二年级,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目前和一个弟弟跟自己的奶奶过。奶奶有一亩地,主要是种玉米和土豆,由于是砂石地产量也可想而知,年收入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计算方法同上。
李萍的爷爷死得很早,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李萍的父辈共五人全部由他们的母亲一人带大。目前已经有四人成家。成家以后有两人已经养了孩子,但是都因为无力抚养送到了她奶奶家来让奶奶带。由于生活太过困难自然也没有生活费给她奶奶。这样的情况在乡里屡见不鲜。李萍平时在家就帮奶奶割点猪草。同样的,李萍家唯一的菜就是素四季豆,唯一的调料品是一碗干辣椒粉,家里唯一的一样家用电器是一盏25瓦的电灯,平时一般还不敢开。家里的房子是竹木结构的,墙是以竹篱做骨架覆以混合着干草的黄泥做成的片墙。我们去的时候看见已经是四处漏风,在夏天还好,凉快,但是一旦到了冬天……屋顶上的檩条在下暴雨的时候压断了一根,由于没有钱修,也只好一直让他那样勉强支撑着。由于李萍的奶奶年事已高,所有只有死守着这一亩地,前几年种烤烟,由于种烤烟完全是靠天吃饭,收成惨不忍睹,还是改回来种粮食,只有四五百斤的收成。
和李萍一样交给奶奶抚养的还有她的一个弟弟,今年已经七岁,由于没钱至今没能上学,而李萍也是因为没钱,所以9周岁的时候才上的小学一年级。他弟弟的父母也在广东打工,前段时间托人带话回来,无论如何借钱也要让他上学,他奶奶哭着对我们说,我上哪去借啊?李萍下一年的学费现在我还不知道跟谁借呢。
去的那天有将近四十度的高温,但是我们看到李萍身上还是穿着一件很厚的一看就知道质量很差的绒质的套装,一问才知道这是前年过年的时候把家里唯一喂的一只母鸡拿去卖了以后给她买的新年新装。十多块钱。
他们家喂了一头猪,由于现在肉价便宜,而且买不起饲料,所以养的猪也长不肥,即使拿去卖也卖不到几个钱,养着只是为了在年关的时候多少有点钱还债,再稍微办一点点年货。另外平时的生活用费也全部靠这头猪。
在李萍家还看到一个情况。他们家养了一条狗,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走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狗吃的也是四季豆,而且是人吃剩下来的放馊掉的才能给狗吃。
最后,在离开李萍家的时候发现他们家角落里堆了几编制袋东西,一问才知道这是糠,平时用来喂猪,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也用这个来充饥。


个案三:刘兴莲,民办教师,47岁,代课28年至今未转正。
石坝乡除了中心校以外,还有三个教学点,刘老师就是桂花教学点的民办教师,已经代课代了28年,至尽没有转正。
刘老师在中心校分得有一间10多个平方的房子,也只有唯一的一件房子,跟他丈夫一起过。她教书的地方离中心校有几公里的山路,每天早晨,六点多刘老师就从中心校出发徒步一个多小时去上课,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家。
石坝乡的学费状况是这样的,小学实行一费制,每年收180元钱,所有的学费杂费和书费都包括在里面了,其他费用全部免掉。即使是如此低廉的学费也要分五六次才能收齐,而且收上来的钱全部是角票。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这点学费都交不出,有的就只能眼巴巴地站在教室外的窗户边上看着老师上课,刘老师有时候也会把他们叫进去听课。至于学习用品更是没有钱购买,有的学生有时候就从家里拿一个鸡蛋或者是几个土豆来换铅笔或者是削笔刀。
刘老师教书是没有工资的,他的收入全部是靠从学生身上提取,按照国家规定,她收的学费可以比规定的高出20%,高出的这一部分就是她的收入,而她还要从这一部分里面自己拿出钱来买一些小东西奖励和帮助那些买不起学习用品的学生以及买一些教学必须的教具,比如图片粉笔等等。这还不算有的实在交不起钱但是刘老师也让他们来听课的学生。一年下来刘老师的收入大约在2000元左右。她已经当民办教师当了28年了,前几年清理民办教师的时候乡里所有的民办教师都被清退或者是转正了,现在只剩下她一个。由于教育经费紧张,乡里撤并教学点,从原来的六个撤并到现在的三个,其中的桂花教学点就承包给了刘老师,由她自负盈亏。如果转为公办教师,她每个月能有500-700元的收入,但是现在她的实际收入只有每月200元左右。
刘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在乡里已经出了名。在去年的全乡统考当中,第一、二、三名都是出自她教的学生中,今年的第二名依然出自那里。在去年拿到第一名以后她还自己给学生发了50块钱的奖金。由于学生没上过学前班,教学困难非常的大。
刘老师承包的教学点计划学生数是20人左右,可是因为她的教学质量高,家长们都愿意把学生送到她那里去读。去年秋季入学的时候她那里最高达到了四十多名学生,不仅有本乡的学生,还有临近乡里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她那里。后来由于学生年龄不够和春季年关手紧,流失了一部分,现在还有三十人左右。
目前刘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学生不要因为经济的原因辍学,实在如此她也没办法,因为她自己的经济状况都成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她还能不能转正?如果转正了她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好点,这样也能去帮助一些没钱上学的孩子。
在此恳求各位达人,不管你们肯不肯捐款,不管你们对希望小学或者是一帮一的助学有没有兴趣,如果你们有能力帮刘老师一把,帮这个已经代课了28年从19岁开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投入到教育上的女人一帮,能帮助她转正,我无限感谢。虽然我知道,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很多,但是发现一个,能解决一个,那就最好了。在此先253了!



三:现状
以下是石坝乡财政和教育现状
石坝乡位于叙永县城以南,是五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土地面积37.7平方公里,合56622亩,人口7773人,共2048户,其中农业人口7107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2002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201万元 gdp:1558元(请注意,这是“官方”数字)
小春作物 小麦:140公斤/亩
土豆:200公斤/亩
大春作物 水稻:253公斤/亩
杂交稻:238公斤/亩
玉米: 180公斤/亩
石坝乡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兼种烤烟,李子,广柑等经济作物和水果。

2002年度石坝乡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
收入•万元 全年预算 12月执行数
县考核数 本月 累计 完成考核百分比 上年同期 同期比例
24.9 24.5 98.4% 19.3 126.9%
地方财政收入 15.9 -1.5 16.7 105.2% 11.3 148%
农业税 10.3 -1.8 103 99.7% 4.1
上划省财政 6 0.6 4.7 77.7% 5.6 83.2%
上划中央两税 3 0.9 3.1 103.7 2.4 129.6%





支出•万元 全年预算合 执行数 上年同期
12月 累计 累计 本年为上年
支农支出 14.1 8.5
教育事业费 68 24.5 86.5 72.7 119%
抚恤和行政 2 3.2 4.7 5.6 83.2%
行政管理费 21 6.1 22.7 17.9 126.8%

目前,石坝乡学费收取情况如下:
小学实行一费制,每年度收取180元,含学费,杂费,副本费。
中学为155元/学期 年度合400元/学年 含加班补课费

石坝乡小学入学率为90% 在校人数1200人
石坝乡初中入学率为85% 在校人数280人
但是初中人员流失率很高,2002年秋季入学人数为318人,2003年春季开学的时候就只有280人了。流失的部分多为回家务农,外出打工以。直接原因都是无钱交学费,辍学还能增加劳力或者是其他收入。

石坝乡共有四个教学点,中心校为主要教学点,回龙教学点有学生340人,教师七人,其中2人在30岁以下,5人在50岁以上。兴隆教学点有学生270人,其中,6人50岁以上。

目前,石坝乡总共未入学人数为100人左右,校舍情况基本良好、充足,无须建设新学校,如果可以行,建议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助学。

该地区的主要困难在于没有支柱产业,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生长条件很差。
该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即使是每年180元的小学一费制收费都难以承担,粮食不够吃,更不要说有现金可用

我在上面调查到的两个个案尚属于勉强能支持上学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无法上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有的人家里只有一个碗,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要轮流着用这个碗来吃,有的人家里只有一套衣服,谁出门谁穿(这种在《暴风骤雨》里出现的故事现在就活生生出现在我们面前)。娃娃很多都没有鞋穿,往往要赤脚走上好几公里山路走上超过一个小时去上学,比如我调查到的两个个案,我们骑摩托车去他们家也花了二十分钟,而且路况非常之差,可以想象如果是走路的话会花费多大的功夫?
小孩往往从几岁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比如割猪草牛草煮猪食等等,有的也帮父母带自己的弟妹。180元/年学费要分好几次才能交清,而且全部是角票拼凑起来的。由于没钱,部分学生甚至超了学龄三四岁才入学,甚至永远进不了学堂。


我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一起来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越穷,越不能读书,越不能读书,以后就越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啊!!我想这句话,这个道理很多人都听说过,希望现在大家都能把这些曾经听说过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来。我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人,目前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让我来帮助他们。我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把他们的情况告诉大家,希望有余力的朋友们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救救这些孩子!!我代表他们感谢你们了。


目前,由于我们的第一个捐助活动还没完成,发此贴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西南山区的学龄儿童教育状况,希望大家先集中力量,把资金先投入到我们爱心联盟的第一个项目:古蔺县鱼化乡三合村的县小学的建设当中。捐款方式见图片后。
目前,准备对四川叙永县石坝乡的失学儿童展开小量的一对一帮扶助学试点,资金投入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如果你有这个想法,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坚持地(长达几年,如果你愿意的话甚至更长)帮助他们,那请传呼我 id:八月 qq:190672 msn:gnooby@hotmail.com emailto:gnooby@etang.com









特别说明:一对一帮扶行动的钱款如果你愿意可以不通过任何第三方经手 甚至不直接交到帮扶对象手中 而是直接交到学校 具体措施还在制定当中 还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7:37:41编辑过]
以下图文由MOP爱心联盟十年同志提供


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学龄儿童教育现状实地调研报告

调查员:十年奶奶 eaya
调查地点: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
调查时间:2003.07.15

一:过程
2003..07.15
天气:晴
气温:37℃

1999年我曾经前往我县合乐乡进行过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当地的学龄儿童教育状况,看到了很多了穿不上衣服穿不上鞋,每天赤脚徒步一个多小时来上学的孩子,为了省钱中饭只是一个黑黑的馒头或者是窝窝头,甚至是不吃。当时很有感触,不过过了也就算了,没做过多的思考,而在此次mop爱心联盟开展“mop希望工程”的活动以后联系到家乡的经济和教育现状,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即使最后不能作为mop爱心联盟的官方项目,也可以自己联系一些热心人开展小规模的一对一帮扶助学,所以有了这一次的调研活动。

叙永县地处四川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幅员2900余平方公里,人口70余万,历来为交通及物资集散要地。但是由于当地地质状况复杂,农业极不发达,又缺乏工业建设,加上处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边缘的三不管地带,经济极端落后,财政年年赤字,成为全国百大贫困县之一。经济发展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同时又导致当地人才外流,有恶性循环之趋势。

07.14,eaya从同属泸州市的合江县出发前来距离约100公里的叙永与我会合,本人则前往县教委确定调查对象。
在教科局张副局长的协助下,原确定调研对象为合乐乡,由于连日大雨导致的山洪冲断了通信线路,无法与当地联系,改为水潦乡。但是同样是由于山洪,致使交通中断(当日道路塌方数辆摩托及十数人当场被泥石流埋在其下致死)。最后选定石坝乡。恰巧乡中心校许校长在县城内办事,相约第二日清晨一起前往石坝乡。

以上三个地区都是少数民族乡,位于叙永县城以南的经济最不发达地区。

07.15清晨,调研员十年奶奶、eaya及石坝乡中心校许校长一行三人前往四川泸州叙永县石坝乡进行学龄儿童就学情况实地调研。
早上5:50登上了前往石坝乡的中巴车,行程预计30-40公里,预计行车时间3小时,由于路况复杂,加上山洪导致的小规模塌方,实际抵达时间9:30。
到达当地以后在吃饭的间隙听取了许校长的教育状况的大体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随后即搭乘摩托车前往学生家中做个案调查。

中午12时许接到母亲电话得知姥爷病危,遂决定当天返回县城,所以只调查到两个个案以及部分整体情况。

12时调查学生个案情况结束,返回中心校对民办教师刘心莲老师情况进行了解。
下午2时乘车返回县城。

回城以后到县财政局,县统计局了解石坝乡经济状况。想尽办法拿出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县财政统计报告,不知道发出来会不会被法律制裁。


二:个案
个案一:李宏,男,彝族,12岁,小学五年级。
家庭情况:共八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双亲,及三个兄弟姐妹。土地≤2亩,主要作物小麦。家庭年收入≤2000元(含粮食折算市价,打工收入及其他)。

李宏今年12周岁,家八口人,守着不到两亩地过日子。家庭年收入还不到两千元钱,而且是算上了包括粮食折现在内的所有收入。在我们走访到的所有三户人家里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共同的情况,每户人家虽然都还能吃上米饭,但是每户人家吃的菜都是一样的,水煮的素四季豆,条件好的放点盐,条件差的连盐都放不起。在李宏家里,屋正中放的是一口大锅,里面在熬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同时还会放糠进去混合搅拌,只是他们的猪食,但是我却听到他们很小声地说了一句:没粮食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吃。
李宏的家庭组成很有些奇怪,他的妈妈原来是他爸爸的嫂子,后来他爸爸的哥哥过世了,他爸爸没钱娶老婆,他妈妈如果不再嫁人的话也没办法养活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所以,就这样,他的爸爸和他爸爸以前的嫂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爸爸的哥哥也就是他的伯父原来留下了两个孩子,他的爸爸跟妈妈又生了两个孩子,这样,一家人一共有了四个子女,又加重了负担。
李宏全家八口人拥有的耕地加起来不超过2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玉米,年份好的时候会种一点烟草作为经济作物。但是由于耕地质量太差(砂石地为主),小麦的亩产只有100多公斤,水稻的亩产在200多公斤,而且要老天作美才能收到这么多,家里没钱买化肥,一家八口人年总收入,并且是把粮食折现以后的收入都加起来才一千多块钱。而就他们自己种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
除了种粮食以外李宏家其他的收入就只有他父亲帮人做小工了。但是这样的机会很少。以前石坝乡有小煤窑,靠着帮人挖煤能多少挣一点,并且还不是现金,窑主只会发煤炭给他们作为工钱,要么自己烧掉,要么积累多一点拿去卖掉,而煤在当地的价格是一百多一吨。后来取缔小煤窑以后能打工的活计就越来越少。在一次帮人搬运石头的时候砸伤了自己的左髋关节,由于没钱医治,落下了一个残疾不说,还背了一千多块的债务,至今行动还不是很方便,伤处至今没有完全复原(我亲眼所见),已经好几年了。
李宏现在上五年级,学习成绩不错,由于去的时候是暑假,没能看到他的成绩单,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在下次再访李宏家的时候拍下这些东西。开学李宏就六年级了,当我问到在他小学毕业以后是否还会送他继续读中学的时候,他母亲笑了笑说,看这个样子估计也读不起了,一年要四百块钱呢。
去李宏家的时候他家人很热情,马上提了一桶酒出来请我们喝。喝了一口才知道是很烈很烈的苞谷酒,也很便宜。又不能不喝,在少数民族地区就是这样,如果他们敬你酒你不喝就代表你看不起他们。不过也很被他们这样的热情感动,真的很淳朴。很淳朴。
在要离开李宏家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什么,跑到山路边上的小店去买了几斤盐几斤糖,还有些很廉价的水果糖麻花什么的。抓给李宏的时候我发现他留了一颗在手里,其他的放在了兜里,剥开那一颗也没马上放进嘴里,拿在手上慢慢一口一口地舔。


个案二:李萍,女,彝族,12岁,小学三年级。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父母在广东打工,她由奶奶抚养。土地状况不详,主要作物水稻,家庭年收入≤1000元(同上)
李萍今年12周岁,二年级,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目前和一个弟弟跟自己的奶奶过。奶奶有一亩地,主要是种玉米和土豆,由于是砂石地产量也可想而知,年收入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计算方法同上。
李萍的爷爷死得很早,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李萍的父辈共五人全部由他们的母亲一人带大。目前已经有四人成家。成家以后有两人已经养了孩子,但是都因为无力抚养送到了她奶奶家来让奶奶带。由于生活太过困难自然也没有生活费给她奶奶。这样的情况在乡里屡见不鲜。李萍平时在家就帮奶奶割点猪草。同样的,李萍家唯一的菜就是素四季豆,唯一的调料品是一碗干辣椒粉,家里唯一的一样家用电器是一盏25瓦的电灯,平时一般还不敢开。家里的房子是竹木结构的,墙是以竹篱做骨架覆以混合着干草的黄泥做成的片墙。我们去的时候看见已经是四处漏风,在夏天还好,凉快,但是一旦到了冬天……屋顶上的檩条在下暴雨的时候压断了一根,由于没有钱修,也只好一直让他那样勉强支撑着。由于李萍的奶奶年事已高,所有只有死守着这一亩地,前几年种烤烟,由于种烤烟完全是靠天吃饭,收成惨不忍睹,还是改回来种粮食,只有四五百斤的收成。
和李萍一样交给奶奶抚养的还有她的一个弟弟,今年已经七岁,由于没钱至今没能上学,而李萍也是因为没钱,所以9周岁的时候才上的小学一年级。他弟弟的父母也在广东打工,前段时间托人带话回来,无论如何借钱也要让他上学,他奶奶哭着对我们说,我上哪去借啊?李萍下一年的学费现在我还不知道跟谁借呢。
去的那天有将近四十度的高温,但是我们看到李萍身上还是穿着一件很厚的一看就知道质量很差的绒质的套装,一问才知道这是前年过年的时候把家里唯一喂的一只母鸡拿去卖了以后给她买的新年新装。十多块钱。
他们家喂了一头猪,由于现在肉价便宜,而且买不起饲料,所以养的猪也长不肥,即使拿去卖也卖不到几个钱,养着只是为了在年关的时候多少有点钱还债,再稍微办一点点年货。另外平时的生活用费也全部靠这头猪。
在李萍家还看到一个情况。他们家养了一条狗,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走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狗吃的也是四季豆,而且是人吃剩下来的放馊掉的才能给狗吃。
最后,在离开李萍家的时候发现他们家角落里堆了几编制袋东西,一问才知道这是糠,平时用来喂猪,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也用这个来充饥。


个案三:刘兴莲,民办教师,47岁,代课28年至今未转正。
石坝乡除了中心校以外,还有三个教学点,刘老师就是桂花教学点的民办教师,已经代课代了28年,至尽没有转正。
刘老师在中心校分得有一间10多个平方的房子,也只有唯一的一件房子,跟他丈夫一起过。她教书的地方离中心校有几公里的山路,每天早晨,六点多刘老师就从中心校出发徒步一个多小时去上课,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家。
石坝乡的学费状况是这样的,小学实行一费制,每年收180元钱,所有的学费杂费和书费都包括在里面了,其他费用全部免掉。即使是如此低廉的学费也要分五六次才能收齐,而且收上来的钱全部是角票。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这点学费都交不出,有的就只能眼巴巴地站在教室外的窗户边上看着老师上课,刘老师有时候也会把他们叫进去听课。至于学习用品更是没有钱购买,有的学生有时候就从家里拿一个鸡蛋或者是几个土豆来换铅笔或者是削笔刀。
刘老师教书是没有工资的,他的收入全部是靠从学生身上提取,按照国家规定,她收的学费可以比规定的高出20%,高出的这一部分就是她的收入,而她还要从这一部分里面自己拿出钱来买一些小东西奖励和帮助那些买不起学习用品的学生以及买一些教学必须的教具,比如图片粉笔等等。这还不算有的实在交不起钱但是刘老师也让他们来听课的学生。一年下来刘老师的收入大约在2000元左右。她已经当民办教师当了28年了,前几年清理民办教师的时候乡里所有的民办教师都被清退或者是转正了,现在只剩下她一个。由于教育经费紧张,乡里撤并教学点,从原来的六个撤并到现在的三个,其中的桂花教学点就承包给了刘老师,由她自负盈亏。如果转为公办教师,她每个月能有500-700元的收入,但是现在她的实际收入只有每月200元左右。
刘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在乡里已经出了名。在去年的全乡统考当中,第一、二、三名都是出自她教的学生中,今年的第二名依然出自那里。在去年拿到第一名以后她还自己给学生发了50块钱的奖金。由于学生没上过学前班,教学困难非常的大。
刘老师承包的教学点计划学生数是20人左右,可是因为她的教学质量高,家长们都愿意把学生送到她那里去读。去年秋季入学的时候她那里最高达到了四十多名学生,不仅有本乡的学生,还有临近乡里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她那里。后来由于学生年龄不够和春季年关手紧,流失了一部分,现在还有三十人左右。
目前刘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学生不要因为经济的原因辍学,实在如此她也没办法,因为她自己的经济状况都成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她还能不能转正?如果转正了她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好点,这样也能去帮助一些没钱上学的孩子。
在此恳求各位达人,不管你们肯不肯捐款,不管你们对希望小学或者是一帮一的助学有没有兴趣,如果你们有能力帮刘老师一把,帮这个已经代课了28年从19岁开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投入到教育上的女人一帮,能帮助她转正,我无限感谢。虽然我知道,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很多,但是发现一个,能解决一个,那就最好了。在此先253了!



三:现状
以下是石坝乡财政和教育现状
石坝乡位于叙永县城以南,是五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土地面积37.7平方公里,合56622亩,人口7773人,共2048户,其中农业人口7107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2002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201万元 gdp:1558元(请注意,这是“官方”数字)
小春作物 小麦:140公斤/亩
土豆:200公斤/亩
大春作物 水稻:253公斤/亩
杂交稻:238公斤/亩
玉米: 180公斤/亩
石坝乡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兼种烤烟,李子,广柑等经济作物和水果。

2002年度石坝乡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
收入•万元 全年预算 12月执行数
县考核数 本月 累计 完成考核百分比 上年同期 同期比例
24.9 24.5 98.4% 19.3 126.9%
地方财政收入 15.9 -1.5 16.7 105.2% 11.3 148%
农业税 10.3 -1.8 103 99.7% 4.1
上划省财政 6 0.6 4.7 77.7% 5.6 83.2%
上划中央两税 3 0.9 3.1 103.7 2.4 129.6%





支出•万元 全年预算合 执行数 上年同期
12月 累计 累计 本年为上年
支农支出 14.1 8.5
教育事业费 68 24.5 86.5 72.7 119%
抚恤和行政 2 3.2 4.7 5.6 83.2%
行政管理费 21 6.1 22.7 17.9 126.8%

目前,石坝乡学费收取情况如下:
小学实行一费制,每年度收取180元,含学费,杂费,副本费。
中学为155元/学期 年度合400元/学年 含加班补课费

石坝乡小学入学率为90% 在校人数1200人
石坝乡初中入学率为85% 在校人数280人
但是初中人员流失率很高,2002年秋季入学人数为318人,2003年春季开学的时候就只有280人了。流失的部分多为回家务农,外出打工以。直接原因都是无钱交学费,辍学还能增加劳力或者是其他收入。

石坝乡共有四个教学点,中心校为主要教学点,回龙教学点有学生340人,教师七人,其中2人在30岁以下,5人在50岁以上。兴隆教学点有学生270人,其中,6人50岁以上。

目前,石坝乡总共未入学人数为100人左右,校舍情况基本良好、充足,无须建设新学校,如果可以行,建议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助学。

该地区的主要困难在于没有支柱产业,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生长条件很差。
该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即使是每年180元的小学一费制收费都难以承担,粮食不够吃,更不要说有现金可用

我在上面调查到的两个个案尚属于勉强能支持上学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无法上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有的人家里只有一个碗,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要轮流着用这个碗来吃,有的人家里只有一套衣服,谁出门谁穿(这种在《暴风骤雨》里出现的故事现在就活生生出现在我们面前)。娃娃很多都没有鞋穿,往往要赤脚走上好几公里山路走上超过一个小时去上学,比如我调查到的两个个案,我们骑摩托车去他们家也花了二十分钟,而且路况非常之差,可以想象如果是走路的话会花费多大的功夫?
小孩往往从几岁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比如割猪草牛草煮猪食等等,有的也帮父母带自己的弟妹。180元/年学费要分好几次才能交清,而且全部是角票拼凑起来的。由于没钱,部分学生甚至超了学龄三四岁才入学,甚至永远进不了学堂。


我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一起来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们,越穷,越不能读书,越不能读书,以后就越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啊!!我想这句话,这个道理很多人都听说过,希望现在大家都能把这些曾经听说过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来。我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人,目前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让我来帮助他们。我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把他们的情况告诉大家,希望有余力的朋友们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救救这些孩子!!我代表他们感谢你们了。


目前,由于我们的第一个捐助活动还没完成,发此贴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西南山区的学龄儿童教育状况,希望大家先集中力量,把资金先投入到我们爱心联盟的第一个项目:古蔺县鱼化乡三合村的县小学的建设当中。捐款方式见图片后。
目前,准备对四川叙永县石坝乡的失学儿童展开小量的一对一帮扶助学试点,资金投入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如果你有这个想法,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坚持地(长达几年,如果你愿意的话甚至更长)帮助他们,那请传呼我 id:八月 qq:190672 msn:gnooby@hotmail.com emailto:gnooby@etang.com









特别说明:一对一帮扶行动的钱款如果你愿意可以不通过任何第三方经手 甚至不直接交到帮扶对象手中 而是直接交到学校 具体措施还在制定当中 还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28 7:37:41编辑过]



李宏的家庭组成很有些奇怪,他的妈妈原来是他爸爸的嫂子,后来他爸爸的哥哥过世了,他爸爸没钱娶老婆,他妈妈如果不再嫁人的话也没办法养活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所以,就这样,他的爸爸和他爸爸以前的嫂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爸爸的哥哥也就是他的伯父原来留下了两个孩子,他的爸爸跟妈妈又生了两个孩子,这样,一家人一共有了四个子女,又加重了负担。



调研地点

早上五点五十 到客运中心准备出发


出发的时候月亮还没下山


路遇塌方堵车



石坝乡中心校


背着牛草的孩子 躲在窗户外面看电视







在我们走访到的所有三户人家里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共同的情况,每户人家虽然都还能吃上米饭,但是每户人家吃的菜都是一样的,水煮的素四季豆,条件好的放点盐,条件差的连盐都放不起。


李宏一家


李宏睡的房间




李宏在煮猪食 没粮食的时候人也吃这个


李萍家的床


李萍家唯一的调味品——一碗辣椒面


李萍的奶奶


和李宏家一样 他们家唯一的菜也是水煮四季豆


断了的檩条 也没钱去修 只好让他断着 但是危险无时不在


家里养的狗也是奄奄一息了 狗吃的是人吃剩下来的馊掉了的水煮四季豆




李萍的奶奶不仅拉扯大了自己的五个孩子 现在还在拉扯自己的孙子和孙女,他丈夫去世得早 已经二十多年了 这二十多年来全部是她一个人在撑着这个家,而现在她的子女无力抚养的孩子又给送到了她这里来 无疑又加重了老人的负担 但是又不能不养啊!!老人在给我们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禁哭了起来








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一盏25瓦的电灯


李萍的弟弟 今年已经七岁了 他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带信回来说,借钱也要让这孩子上学,他奶奶说,现在连李萍的学费都不知道上哪借,更不要说这孩子了


当了28年代课老师的民办教师刘兴莲 一个人撑着一个30来人的教学点 没有工资 收入全部靠学生学费的节余 而大部分学生的学费都很难收上来



刘老师的丈夫 石坝乡中心校的一位教师


和我一同前往石坝乡进行调研的泸州市合江县人:eaya mm 现mop音乐联盟盟主

在此253所有支持我们这个活动的人,感谢eaya mm从那么远的地方跑过来和我一起完成这次调研




我们需要您的支持,moper,请行动起来:
1,帐号如下 (请根据特定情况选择银行帐号捐款)
中国招商银行帐号:招商银行一卡通 9555 5002 1182 3397 石剑波 招商银行上海兰溪支行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金穗通宝卡 95599 8003 00797 21715 石剑波
中国银行帐号:长城电子借记卡 6013 8208 0006 0950 837 中行瑞金一路支行 石剑波 (可以接受海外moper的划帐)
邮政汇款地址:上海市天山西路新泾3村53号503室 邮编:200335 石剑波

为了便于委员会监督审核帐户,请献爱心人士务必汇款后前来登记id及捐款数额,时间等等; 同时,请mopper在汇款二星期左右后查询汇款到达情况。
捐款登记请登陆
http://love.mopsite.com/register.htm;
查询请登陆
http://love.mopsite.com/search.asp
爱心联盟活动站点请登陆
http://love.mopsite.com

2,捐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请在捐款的时候尽量带上尾数,例如捐助100.15元,这样我们能核对您的汇款和哪一比相符,尽快的确认您的善款是否到达;
b,请一定要保留汇款时的有效凭证,以便于我们查询尚没有到达的帐目;
c,在捐款后请尽快登陆我们的爱心联盟的页面http://love.mopsite.com,提交您的捐助信息,为了能及时联络到您,请务必使用真实的id和联系方式, 我们会为您的隐私保密,您的联系方式不会在页面中出现;

3,关于财务透明制度,请点击下面的连接获取更详细资料:
http://www.mopsite.com/txt/77919053314530801.htm
4,关于考察和建设小学的规划,请点击下面的连接获取更详细的资料
1,鱼化村小学现状请参见橙第一次考察报告,点击如下联接:
http://www.mopsite.com/txt/312247171367430720.htm
2, 鱼化村小学第二次考察 改建方案及工程预算细则:
http://www.mopsite.com/txt/71856158827730717.htm

其他详细资料,可以在http://love.mopsite.com查询。

更多汇款情况请查询
http://love.mopsite.com/search.asp

8月3日前线视频:
rtsp://mop-aixin.3322.org:554/mop/mop1.rm窄带

rtsp://mop-aixin.3322.org:554/mop/mop.rm宽带

ftp://mop-aixin:mop-aixin@mop-aixin.3322.org:30/mop.rm下载1,78m,rm格式

ftp://mop-aixin:mop-aixin@mop-aixin.3322.org:30/mop.mpv下载2,285m,mpv格式-可用豪杰解霸观看

爱心活动的详细情况,可以点击第一次的募捐帖查询,请点击:
http://www.mopsite.com/txt/301714153417830728.htm
义务教育究竟该由谁“买单”

中新社6月28日的一条电讯说,此前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对义务教育问题进行分组和专题讨论,义务教育由谁付费成为常委们讨论的焦点。讨论的结果是,全国政协的常委们一致认为:中国义务教育应该“吃皇粮”。

说实话,这结论并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说,它本来就不应该成其为一个问题,更遑论“焦点”了。义务教育不吃“皇粮”,那还能叫“义务”吗?

然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问题却是被列为此番全国政协常委会议讨论的四大主要议题之一的,而且报名参加这一问题讨论的常委,人数最多。这只能说明,目前我们的义务教育,确确实实存在着很大问题,以至于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高度关注”,最后竟也得出了“义务教育应该‘吃皇粮’”这一多少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正确”结论来。

要说方方面面对义务教育乃至于整个国民教育事业的重视,倒也够得上“非常”二字的了。但实际效果又究竟如何呢?我们知道,所谓义务教育,是特指小学初中这一段,完整地表述即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我国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普九”对象绝大部分在农村,这就是说,要全面准确地评价义务教育的效果,还得着重考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提供的数字表明,199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以色列为 7.0%,我国却不到2.55%。而且,就这点非常有限的教育经费,我们用于高等教育的比重之大,较之国际平均水平,更是十分惊人:1987年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的平均经常性经费之比是1∶2.65∶38.70,而印度的这个比值是1∶1.59∶8.88。
尽管我国已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目前仍然有15%的地区尚未“普九”——几乎全在农村地区;还有
0.9%的学龄儿童没能上学,11.4%的少年没有读初中,15岁以上的人口中仍有8500万人生活在与文字隔绝的状态中——他们大多是农家子弟。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然而这里所说的免费教育仅仅是指免收学费,实际上书本费、杂费的数额是远高于学费的,这就使得“义务教育”多少有些名不副实。而《义务教育法》所确定的“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这一原则,由于贫困学生(尤其是边远贫瘠山区的农家子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基本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而相当多的农村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现在仍然读不起书。

义务教育落实得不好,说白了,还是个钱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农民们自己负担的。在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约2%。这个比率,跟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乡镇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绝大部分,而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又是出自于农民手中,包括投入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以及其它属于间接投入的税费等等。由于农民收入实在是太低,使得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实际上被大打了折扣。

这样看来,全国政协的常委们提出这个义务教育究竟该由谁“买单”的问题,倒还确实有其现实意义。
按照国外一流传甚广的形象说法,政府是守夜人、经济警察和慈善家;而咱们的理论则是,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想《义务教育法》所体现的,应该正是这一宗旨。义务教育“吃皇粮”,这是合理、合情、合法之事,是政府应尽的本分。但愿下次政协常委会议,常委们不会再提“吃皇粮”这样的“常识”问题。

(作者:朱达志)
教育部的应该去S  !  只知道贪!!!!!1 不做一些实事~!

强烈要求改革教育! 我们改革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教育这么差的东西还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