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键:南海问题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43:30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9303ebb0102wc2p.html?cre=blogwap&mod=f&loc=5&r=0&doct=0&rfunc=53

具体内容自己去看吧,作者把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介入南海,和中国填岛两件事,颠倒因果关系。

国内真有这么是非不分,颠倒因果关系的学者? 所谓的观点是完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立场上的,不仅为美国介入南海洗地,甚至为美日澳的南海立场唱赞歌。

…………………………
王键:南海问题的本质
X 共识网 2016-06-11 13:38:03
笔者以为,中国应当主动停止在南海岛礁上部署军事设施。原因是,尽管美军舰队经常在南海地区出没,但美国同中国并不存在领土纠纷,这种军事存在仅限于表示航道畅通。美国对中国的南海岛屿,实际上不构成威胁。
  最近几年,南海地区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内高调推行“重返亚太”政策,这对中国主张的南海政策形成了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规模越来越大地介入南海,展开改造岛礁的大量施工活动。自2015年始,由于很多海域早就存在争端,加上大规模造岛完工后引发问题,中国跟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又多次发生争执,纠纷愈演愈烈,一再成为舆论焦点。
  在中国用挖沙填海方式快速填充岛礁的现象后,美国防长卡特在2015年连续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中国政府停工,终止在南沙的造岛行为。[1] 2015年五月,当事各方又进行了香格里拉对话,结果却很不理想,自说自话,各说一套。卡特指责中国的施工规模巨大,速度极快,会迅速改变海洋现状,因此呼吁区域内所有国家停止类似行为。中国否认这一指责,认为美国的介入才是造成南海问题的肇因。紧接着,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访日时,称中国占领菲附近岛礁是侵略,将行为跟纳粹德国类比,呼吁西方插手干预,引发舆论哗然。
  南海问题的特殊性
  应该说,南海问题是相当特殊的,也比较复杂。它跟一般的领土争端有区别。在亚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中印在藏南地区,日俄在北方四岛,日韩在独岛,中日在钓鱼岛,都有争端。包括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以前也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只是后来通过持续协商,解决了争端。上述争端,都是双边问题,没到激化的程度。只要没有哪一方像俄国入侵乌克兰那样,霸王硬上弓,对国际秩序就没有太大影响,算不上大问题。
  但与上述问题不同,南海问题确有特殊性。首先,它是复杂的多边问题,牵 涉到中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之间的纠纷,涉及面很广。而且,不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纠纷,东南亚各国之间也有纠纷。其次,这片有争议的海域,面积特别大,位置特殊,它并非处于偏僻边缘地带。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路通道之一,这里的纠纷会影响国际航道。再次,众多岛屿和海域争端还会影响东南亚各国(乃至澳大利亚)的地缘安全,造成这一地区军力重组和军备竞赛,重构海权国家普遍认可的现有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以共同规则为核心观念)。所以,南海问题才会闹的这么厉害,越演越烈,变成了全球热点,因为它会明显影响现有国际秩序。
  南海问题对美国提出挑战
  谈到现有的国际秩序,很明显,还是美国主导和控制下的秩序。具体体现在南海问题上,这种秩序其实也就是一种海洋秩序,是美国主导,但又是由很多海权国家共同参与建构形成的共同规则体系。中国有很多学者,总是习惯成自然地去质疑美国的国际公信力。然而,尽管美国也有过越战和伊战等不太光彩的经历,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信用仍然在大国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尤其不同于俄国和中国,作为海权大国的美国,一直是通过以强大海权为基础的共同规则体系来发挥其世界影响力。美国确实有很多对外军事行动记录(不乏失败)和基于自由价值观的干涉意识,但它从未表现出对其它国家具有任何领土野心。仅这一点,就使得美国天然具备有别于俄中两国的地缘平衡能力,也使得它在裁决重大国际纠纷时,具有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替代的高信用水平。
  当然,美国的国际信用得以保持,因素很多,这包括它特殊的地缘,民情,政体,法治状况,等等,在此不展开详细讨论。[2] 但无论如何,美国也是个现实中的国家,它必然也无法彻底摆脱“实力至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忽视对现实利益的计算。尤其当面对像俄中两国,这类基于强大陆权而形成的巨无霸国家时,美国的处理方式,也自然会非常谨慎小心。其实从这次南海纠纷也能看出来,至少在最初阶段,美国政府的表态,仍然是有所控制的。一方面,它要表明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刺激中国。
  而且,不但美国的最初态度有所保留,同中国、同亚太经济圈联系更紧密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中国大规模扩大岛礁并部署军事设施之前,澳大利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确意向,要协同美国、日本和印度集体介入南海争端。其理由就是:澳政府并不希望以不必要的联盟架构来刺激中国,导致对方产生误判,造成军事对抗。但最近澳政府却明确表态,由于忌讳的势头已经出现,那么它终于改变以往立场,并大幅增加未来五到十年的军事预算。
  尽管如此,从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政府的态度来看,中国对南海众多岛屿的施工,加固,扩大,完善,甚至军事化[3],恐怕绝无可能真的会彻底终止。从政治架构来分析,中国的造岛行动,并不可能是轻率的举动。中国的政治决策架构,以及行为模式,跟欧美国家完全不同,它并非通过共同的规则体系,如法治原则和高透明度,来获得其合法性,而更像是某种可以不断逾越任何具体规则的动态政治的产物。[4] 从现有情况来看,中国的造岛战略,应该是配合政府崛起大战略的举措,它是有意试探美国等海权国家的底线,通过不断展示力量,来向世界表达一个新的强大权力中心的出场。这种策略,就意味着必须试图削弱作为核心领导国家的美国的影响力。尤其在逐渐扩大并巩固南海岛屿的控制权之后,再进一步推出防空识别区,对整个南海地区进行控制。一旦中国在事实上获得了南海国际航道的垄断权(这无关是否就会真的会立刻使用这种权力),那也就意味着,以往美国不可替代的国际信用将会遭受严重损毁。
  而美国的这种特殊的国际信用,主要就表现在它对国际公共航路的维护,它对国际纠纷的裁判权,以及它对国际事务的平衡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俄国入侵乌克兰,已经破坏了美国在大陆地区的国际信用,接下来在南海,中国如果顺利实施造岛战略,不断扩大周边海域,控制并垄断国际航道,最终通过军事化的手段确立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抗衡的军事优势,渐渐危及东南亚众多海权国家以往的独立地位,那么美国的国际信用将会难以维持。
  因此,美国必然会越来越深地介入南海问题,绝不可能事不关己,置自己的国际信用与责任于不顾。对此,中国政府千万不能产生误判。
  正确评价俄国的立场
  几乎与香格里拉对话同期,也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俄中两国将会联手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在南海问题上,俄国发言人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同情和理解,这似乎是一种有限度的支持。同中国类似,俄国也把南海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美国的介入,甚至有意要把美国势力赶出亚洲。那么,在目前俄中联手的情况下,有俄国做后盾,中国更不大可能会停止南海的既定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笔者个人的感觉,恐怕已经是箭在弦上。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政府不大可能会克制或退让,但如果中国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执意按现有方式控制南海,不断扩大岛礁,部署军事设施,那么南海爆发战争将会是个必然的结果。中国的主要对手,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一定迟早会在海上跟中国发生冲突。而美国会为他们做后盾(可能还有日本,澳大利亚,视情况而定)。[5] 同时,对越南来说,俄国一直提供的武器支持,也将是其另一后盾。在支持越南的问题上,俄国绝不会吝啬。
  中国恐怕要认识到,尽管中国一直在试图持续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历史也多次表明,俄国本身是一只身处大陆深处的重要地缘平衡力量,这种作用是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的。而俄国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也将是中国难以支配和左右的。对俄国而言,目前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影响,这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维持的主要基础。至于支持越南、印度等国会不会削弱中国,那并不是它考虑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中国高度重视和建设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实有地缘安全上的重大意义,但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之一,可以体现于俄国立场的摇摆。但风险同样体现于这一点:即使按照中方最理想的假设,俄中两国始终步调一致,坚定地互相支持,那也只会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地缘平衡将会难以维持。考虑到中俄两国都是核大国,一旦出现失衡局面,倘若中俄任何一方借对方之势而启动错误决策,甚至对外扩张,那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失控趋势。若出现最坏局面,中俄联手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诱发核战。实际上,目前的朝核危机就已经表露出这一极度危险的先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因此,正如牛军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需要更全面更小心地评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和外交政策。不能想当然认为中俄联手,世界多极化了,就会天下太平,似乎接下来人类文明一定自然而然会走向正确方向。
  海陆之争的终极博弈
  南海问题的本质,同俄国此前入侵乌克兰的危机类似,实际上仍未脱离近代以来陆权国家同海权国家的斗争模式。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中难以摆脱的宿命。[6] 在古代,欧亚大陆就是一块充斥着最残酷最血腥杀戮的区域。一方面,欧亚大陆造就了早期的文明起源,这一地区最庞大,最古老,有丰满的历史,也最有文明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陆权虽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最初起源,但此后却也不断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兼并,造就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帝国形态。[7] 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庞大的帝国,就是蒙古帝国。但在前工业时代,在当时普遍落后的生产力约束条件下,还不存在强有力的海外干预力量,因此,蒙古帝国没遇到海陆之争问题。由于落后的技术条件,蒙古帝国向海上扩张的势头,也未能实现。(有说法称蒙古曾派舰队远征日本,但遭遇风暴导致远征失败)。
  到近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革命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在欧亚大陆的西端,地缘结构异常破碎的欧洲,无论是拿破仑法国,还是纳粹德国,或者在内陆地区,深居庞大腹地的俄国,始终都开始面临强大海外力量的牵制,使得这些强大帝国难以扩张到欧亚大陆的极限,因此,大陆地区再也无法产生类似于蒙古帝国那样庞大的国家。尽管苏联借助二战胜利,通过联邦和联盟形式,取得类似于蒙古帝国的规模,但没维持多久就走向了解体。
  回顾以往的陆权帝国,它们在面对海外干预力量时,往往都处于下风,其文明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经常更具野蛮色彩。而海外干预力量,以英美为代表的海权国家,往往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先进的技术,更民主,更珍视自由,更具包容力和文明色彩,这似乎是历史上的常态。[8] 包括强大的苏联在内,尽管苏联的综合实力曾在欧亚大陆上一枝独秀,但它的影响力仍然主要局限于大陆地区。苏联在海上的扩张,没能取得什么效果,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苏联基于陆权的文明形态,尽管可以在大陆地区形成一个以俄国为核心的庞大联盟体系,但仍然严重限制了它在海洋上发挥影响力的可能性。
  海权国家的这种先进性,并非偶然产物。实际上,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就从现实主义理论视角,指出了由众多海权国家构成的世界均势体系,会更加和平,更具有稳定性。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海权国家的文明形态会同陆权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9] 受限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主客观因素,社会结构,文化模式,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它们各自的成长过程,面临的外部压力,对权力和政治的把握,对安全的需求,对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的理解,都完全不同。陆权国家囿于更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往往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理论所刻划的权力政治,在霍布斯丛林中塑造出“极权在手”“国家至上”的异化政治。[10] 而从英美的情况来看,有别于大陆国家,他们的内部政体高度依赖于契约精神、法治原则和共同规则体系,缺乏充斥相互掠夺和压迫行为的“竞劣”机制和暴民传统。其对外政策,也往往更倾向于采取离岸平衡策略(offshore balancing strategy),缺乏武力入侵并霸占他国领土的暴力倾向。[11]
  尽管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初,英国曾凭借强大军事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的落后地区获得了大片殖民地,但后来的进程也表明,英国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并非是蒙古帝国所代表的那种简单的侵占、压迫和奴役他人的关系。英国有浓厚的法治传统,也更具建设者角色,更有创造性。英国对待殖民地更倾向于采取干预较少的自治机制,缺乏血腥残酷的暴力镇压和奴役手段。后来大片的殖民地(包括美国在内),也都成功地独立或自治,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这种局面,同海权国家以契约、法治和规则为核心的文明传统高度相关。
  不止欧洲存在激烈的海陆之争,在欧亚大陆的东段,同样存在海陆之争,只是最初的表现形态,是日俄和日中之争。由于东亚地区各国民族主义的激烈斗争和相互建构,日本内部的军国主义者不断受到激发和鼓励,此后日本意外做大,诱发了太平洋战争,导致美国不得不介入同日本作战,最终以日本的战败告一段落。但在战后,海陆之争的形态,很快就由日本同大陆地区之间的斗争,演变成了美日联盟的海外干预力量,同大陆力量继续斗争的形态。而大陆力量的形态,先有中苏联盟,之后又出现了中苏冲突,中美联手。
  冷战之后,情况又有所不同,美国牢牢地确立了它独一无二的世界地位。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海陆之争又逐渐演变成了新一轮的中美争霸。根据以往的历史分析,经过多个回合的海陆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形成了海权跟陆权的两个集大成者,这是美中两国之间的对冲关系,它恐怕有必然性。那么,中国能否避免以往海陆之争中陆权必然失败的宿命,尤其是,通过南海的争端,来打破美国独一无二的世界地位?
  笔者认为,尽管此前已有过纳粹德国和苏联等国的多次失败先例,但考虑中国的庞大形态,巨大人口,经济规模,以及潜在国力完全有可能会远远超越苏联。因此,中国就有可能也会是个独一无二的例外。[12] 尤其因为有邻近南海地区的地缘优势,中国能够以苏联无法比拟的方式,最充分地对东南亚各国施加影响力。更由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发展,中国也很可能会具有充足的强大国力,投入巨额军费支出,在海上开展苏联无力实施的持续扩张,形成世界史上陆权国家成功渗透海权国家体系的唯一先例,逐渐破坏现有海权国家的安全体系,打破……(太长未完,可以直接读连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9303ebb0102wc2p.html?cre=blogwap&mod=f&loc=5&r=0&doct=0&rfunc=53

具体内容自己去看吧,作者把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介入南海,和中国填岛两件事,颠倒因果关系。

国内真有这么是非不分,颠倒因果关系的学者? 所谓的观点是完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立场上的,不仅为美国介入南海洗地,甚至为美日澳的南海立场唱赞歌。

…………………………
王键:南海问题的本质
X 共识网 2016-06-11 13:38:03
笔者以为,中国应当主动停止在南海岛礁上部署军事设施。原因是,尽管美军舰队经常在南海地区出没,但美国同中国并不存在领土纠纷,这种军事存在仅限于表示航道畅通。美国对中国的南海岛屿,实际上不构成威胁。
  最近几年,南海地区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内高调推行“重返亚太”政策,这对中国主张的南海政策形成了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规模越来越大地介入南海,展开改造岛礁的大量施工活动。自2015年始,由于很多海域早就存在争端,加上大规模造岛完工后引发问题,中国跟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又多次发生争执,纠纷愈演愈烈,一再成为舆论焦点。
  在中国用挖沙填海方式快速填充岛礁的现象后,美国防长卡特在2015年连续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中国政府停工,终止在南沙的造岛行为。[1] 2015年五月,当事各方又进行了香格里拉对话,结果却很不理想,自说自话,各说一套。卡特指责中国的施工规模巨大,速度极快,会迅速改变海洋现状,因此呼吁区域内所有国家停止类似行为。中国否认这一指责,认为美国的介入才是造成南海问题的肇因。紧接着,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访日时,称中国占领菲附近岛礁是侵略,将行为跟纳粹德国类比,呼吁西方插手干预,引发舆论哗然。
  南海问题的特殊性
  应该说,南海问题是相当特殊的,也比较复杂。它跟一般的领土争端有区别。在亚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中印在藏南地区,日俄在北方四岛,日韩在独岛,中日在钓鱼岛,都有争端。包括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以前也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只是后来通过持续协商,解决了争端。上述争端,都是双边问题,没到激化的程度。只要没有哪一方像俄国入侵乌克兰那样,霸王硬上弓,对国际秩序就没有太大影响,算不上大问题。
  但与上述问题不同,南海问题确有特殊性。首先,它是复杂的多边问题,牵 涉到中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之间的纠纷,涉及面很广。而且,不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纠纷,东南亚各国之间也有纠纷。其次,这片有争议的海域,面积特别大,位置特殊,它并非处于偏僻边缘地带。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路通道之一,这里的纠纷会影响国际航道。再次,众多岛屿和海域争端还会影响东南亚各国(乃至澳大利亚)的地缘安全,造成这一地区军力重组和军备竞赛,重构海权国家普遍认可的现有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以共同规则为核心观念)。所以,南海问题才会闹的这么厉害,越演越烈,变成了全球热点,因为它会明显影响现有国际秩序。
  南海问题对美国提出挑战
  谈到现有的国际秩序,很明显,还是美国主导和控制下的秩序。具体体现在南海问题上,这种秩序其实也就是一种海洋秩序,是美国主导,但又是由很多海权国家共同参与建构形成的共同规则体系。中国有很多学者,总是习惯成自然地去质疑美国的国际公信力。然而,尽管美国也有过越战和伊战等不太光彩的经历,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信用仍然在大国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尤其不同于俄国和中国,作为海权大国的美国,一直是通过以强大海权为基础的共同规则体系来发挥其世界影响力。美国确实有很多对外军事行动记录(不乏失败)和基于自由价值观的干涉意识,但它从未表现出对其它国家具有任何领土野心。仅这一点,就使得美国天然具备有别于俄中两国的地缘平衡能力,也使得它在裁决重大国际纠纷时,具有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替代的高信用水平。
  当然,美国的国际信用得以保持,因素很多,这包括它特殊的地缘,民情,政体,法治状况,等等,在此不展开详细讨论。[2] 但无论如何,美国也是个现实中的国家,它必然也无法彻底摆脱“实力至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忽视对现实利益的计算。尤其当面对像俄中两国,这类基于强大陆权而形成的巨无霸国家时,美国的处理方式,也自然会非常谨慎小心。其实从这次南海纠纷也能看出来,至少在最初阶段,美国政府的表态,仍然是有所控制的。一方面,它要表明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刺激中国。
  而且,不但美国的最初态度有所保留,同中国、同亚太经济圈联系更紧密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中国大规模扩大岛礁并部署军事设施之前,澳大利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确意向,要协同美国、日本和印度集体介入南海争端。其理由就是:澳政府并不希望以不必要的联盟架构来刺激中国,导致对方产生误判,造成军事对抗。但最近澳政府却明确表态,由于忌讳的势头已经出现,那么它终于改变以往立场,并大幅增加未来五到十年的军事预算。
  尽管如此,从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政府的态度来看,中国对南海众多岛屿的施工,加固,扩大,完善,甚至军事化[3],恐怕绝无可能真的会彻底终止。从政治架构来分析,中国的造岛行动,并不可能是轻率的举动。中国的政治决策架构,以及行为模式,跟欧美国家完全不同,它并非通过共同的规则体系,如法治原则和高透明度,来获得其合法性,而更像是某种可以不断逾越任何具体规则的动态政治的产物。[4] 从现有情况来看,中国的造岛战略,应该是配合政府崛起大战略的举措,它是有意试探美国等海权国家的底线,通过不断展示力量,来向世界表达一个新的强大权力中心的出场。这种策略,就意味着必须试图削弱作为核心领导国家的美国的影响力。尤其在逐渐扩大并巩固南海岛屿的控制权之后,再进一步推出防空识别区,对整个南海地区进行控制。一旦中国在事实上获得了南海国际航道的垄断权(这无关是否就会真的会立刻使用这种权力),那也就意味着,以往美国不可替代的国际信用将会遭受严重损毁。
  而美国的这种特殊的国际信用,主要就表现在它对国际公共航路的维护,它对国际纠纷的裁判权,以及它对国际事务的平衡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俄国入侵乌克兰,已经破坏了美国在大陆地区的国际信用,接下来在南海,中国如果顺利实施造岛战略,不断扩大周边海域,控制并垄断国际航道,最终通过军事化的手段确立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抗衡的军事优势,渐渐危及东南亚众多海权国家以往的独立地位,那么美国的国际信用将会难以维持。
  因此,美国必然会越来越深地介入南海问题,绝不可能事不关己,置自己的国际信用与责任于不顾。对此,中国政府千万不能产生误判。
  正确评价俄国的立场
  几乎与香格里拉对话同期,也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俄中两国将会联手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在南海问题上,俄国发言人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同情和理解,这似乎是一种有限度的支持。同中国类似,俄国也把南海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美国的介入,甚至有意要把美国势力赶出亚洲。那么,在目前俄中联手的情况下,有俄国做后盾,中国更不大可能会停止南海的既定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笔者个人的感觉,恐怕已经是箭在弦上。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政府不大可能会克制或退让,但如果中国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执意按现有方式控制南海,不断扩大岛礁,部署军事设施,那么南海爆发战争将会是个必然的结果。中国的主要对手,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一定迟早会在海上跟中国发生冲突。而美国会为他们做后盾(可能还有日本,澳大利亚,视情况而定)。[5] 同时,对越南来说,俄国一直提供的武器支持,也将是其另一后盾。在支持越南的问题上,俄国绝不会吝啬。
  中国恐怕要认识到,尽管中国一直在试图持续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历史也多次表明,俄国本身是一只身处大陆深处的重要地缘平衡力量,这种作用是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的。而俄国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也将是中国难以支配和左右的。对俄国而言,目前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影响,这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维持的主要基础。至于支持越南、印度等国会不会削弱中国,那并不是它考虑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中国高度重视和建设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实有地缘安全上的重大意义,但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之一,可以体现于俄国立场的摇摆。但风险同样体现于这一点:即使按照中方最理想的假设,俄中两国始终步调一致,坚定地互相支持,那也只会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地缘平衡将会难以维持。考虑到中俄两国都是核大国,一旦出现失衡局面,倘若中俄任何一方借对方之势而启动错误决策,甚至对外扩张,那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失控趋势。若出现最坏局面,中俄联手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诱发核战。实际上,目前的朝核危机就已经表露出这一极度危险的先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因此,正如牛军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需要更全面更小心地评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和外交政策。不能想当然认为中俄联手,世界多极化了,就会天下太平,似乎接下来人类文明一定自然而然会走向正确方向。
  海陆之争的终极博弈
  南海问题的本质,同俄国此前入侵乌克兰的危机类似,实际上仍未脱离近代以来陆权国家同海权国家的斗争模式。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中难以摆脱的宿命。[6] 在古代,欧亚大陆就是一块充斥着最残酷最血腥杀戮的区域。一方面,欧亚大陆造就了早期的文明起源,这一地区最庞大,最古老,有丰满的历史,也最有文明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陆权虽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最初起源,但此后却也不断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兼并,造就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帝国形态。[7] 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庞大的帝国,就是蒙古帝国。但在前工业时代,在当时普遍落后的生产力约束条件下,还不存在强有力的海外干预力量,因此,蒙古帝国没遇到海陆之争问题。由于落后的技术条件,蒙古帝国向海上扩张的势头,也未能实现。(有说法称蒙古曾派舰队远征日本,但遭遇风暴导致远征失败)。
  到近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革命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在欧亚大陆的西端,地缘结构异常破碎的欧洲,无论是拿破仑法国,还是纳粹德国,或者在内陆地区,深居庞大腹地的俄国,始终都开始面临强大海外力量的牵制,使得这些强大帝国难以扩张到欧亚大陆的极限,因此,大陆地区再也无法产生类似于蒙古帝国那样庞大的国家。尽管苏联借助二战胜利,通过联邦和联盟形式,取得类似于蒙古帝国的规模,但没维持多久就走向了解体。
  回顾以往的陆权帝国,它们在面对海外干预力量时,往往都处于下风,其文明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经常更具野蛮色彩。而海外干预力量,以英美为代表的海权国家,往往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先进的技术,更民主,更珍视自由,更具包容力和文明色彩,这似乎是历史上的常态。[8] 包括强大的苏联在内,尽管苏联的综合实力曾在欧亚大陆上一枝独秀,但它的影响力仍然主要局限于大陆地区。苏联在海上的扩张,没能取得什么效果,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苏联基于陆权的文明形态,尽管可以在大陆地区形成一个以俄国为核心的庞大联盟体系,但仍然严重限制了它在海洋上发挥影响力的可能性。
  海权国家的这种先进性,并非偶然产物。实际上,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就从现实主义理论视角,指出了由众多海权国家构成的世界均势体系,会更加和平,更具有稳定性。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海权国家的文明形态会同陆权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9] 受限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主客观因素,社会结构,文化模式,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它们各自的成长过程,面临的外部压力,对权力和政治的把握,对安全的需求,对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的理解,都完全不同。陆权国家囿于更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往往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理论所刻划的权力政治,在霍布斯丛林中塑造出“极权在手”“国家至上”的异化政治。[10] 而从英美的情况来看,有别于大陆国家,他们的内部政体高度依赖于契约精神、法治原则和共同规则体系,缺乏充斥相互掠夺和压迫行为的“竞劣”机制和暴民传统。其对外政策,也往往更倾向于采取离岸平衡策略(offshore balancing strategy),缺乏武力入侵并霸占他国领土的暴力倾向。[11]
  尽管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初,英国曾凭借强大军事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的落后地区获得了大片殖民地,但后来的进程也表明,英国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并非是蒙古帝国所代表的那种简单的侵占、压迫和奴役他人的关系。英国有浓厚的法治传统,也更具建设者角色,更有创造性。英国对待殖民地更倾向于采取干预较少的自治机制,缺乏血腥残酷的暴力镇压和奴役手段。后来大片的殖民地(包括美国在内),也都成功地独立或自治,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这种局面,同海权国家以契约、法治和规则为核心的文明传统高度相关。
  不止欧洲存在激烈的海陆之争,在欧亚大陆的东段,同样存在海陆之争,只是最初的表现形态,是日俄和日中之争。由于东亚地区各国民族主义的激烈斗争和相互建构,日本内部的军国主义者不断受到激发和鼓励,此后日本意外做大,诱发了太平洋战争,导致美国不得不介入同日本作战,最终以日本的战败告一段落。但在战后,海陆之争的形态,很快就由日本同大陆地区之间的斗争,演变成了美日联盟的海外干预力量,同大陆力量继续斗争的形态。而大陆力量的形态,先有中苏联盟,之后又出现了中苏冲突,中美联手。
  冷战之后,情况又有所不同,美国牢牢地确立了它独一无二的世界地位。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海陆之争又逐渐演变成了新一轮的中美争霸。根据以往的历史分析,经过多个回合的海陆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形成了海权跟陆权的两个集大成者,这是美中两国之间的对冲关系,它恐怕有必然性。那么,中国能否避免以往海陆之争中陆权必然失败的宿命,尤其是,通过南海的争端,来打破美国独一无二的世界地位?
  笔者认为,尽管此前已有过纳粹德国和苏联等国的多次失败先例,但考虑中国的庞大形态,巨大人口,经济规模,以及潜在国力完全有可能会远远超越苏联。因此,中国就有可能也会是个独一无二的例外。[12] 尤其因为有邻近南海地区的地缘优势,中国能够以苏联无法比拟的方式,最充分地对东南亚各国施加影响力。更由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发展,中国也很可能会具有充足的强大国力,投入巨额军费支出,在海上开展苏联无力实施的持续扩张,形成世界史上陆权国家成功渗透海权国家体系的唯一先例,逐渐破坏现有海权国家的安全体系,打破……(太长未完,可以直接读连接)


此人与当年国内某著名学者“中国应放弃发展军力,转而向美国购买安全”的论调异曲同工
所谓的砖家叫兽,也就算了吧。也就是公知苍蝇带路党
又一个拿钱的叫兽类的公知
嘿嘿,叫兽嘛,在中国砖家叫兽已经臭大街了,没什么影响力的,这种烂臭段子文没几个人看的
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已经分散了,想学古代那种几个酸臭小文人就能忽悠天下,根本不可能了
   一旦爆发战争,这种人就是汉奸。
所以书生革命都不行,要斗争中求团结
给西方殖民者洗地倒是积极。什么英国没用过血腥手段啥的。
2016-6-14 18:14 上传

mai guo zei !
美国确实有很多对外军事行动记录(不乏失败)和基于自由价值观的干涉意识,但它从未表现出对其它国家具有任何领土野心。
————
这地洗的,墨西哥泪流满面
人类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国家掠夺行为就是所谓的海权国家发起的,殖民这个东西可以给海权国家和平洗地了都?
老钓手 发表于 2016-6-14 17:45
一旦爆发战争,这种人就是汉奸。
没战争,也是汉奸
这吃里扒外的老王写得再多,再冠冕堂皇,也不过是一坨“SHIT”而已,徒恶心人罢了。
估计是领美国狗粮的砖家
公彘一头,鉴定完毕
其实就一句话: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威胁了日本南下通道和美国的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

这种所谓的砖家,不过是带路党而已!其心中只是想说让我美国主子不高兴是不对的。
不过让这种带路党痛苦是,南海岛礁建设是大头领的决策。他再忽悠,再颠倒黑白也没有用。
本公知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拿钱,我愿意写这样的文章。
太长了,而且没点题,让我看得昏昏欲睡。
这种没有膝盖的书生,直接无视。
这叫兽的博客评论不敢开吧,吐沫淹死。
用美国人的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
不是脑残,就是被洗脑成脑残,要么就是拿钱太多成脑残了,总之脑子不正常
对着太平洋对面跪久了,膝盖都直不起来了。
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已经分散了,想学古代那种几个酸臭小文人就能忽悠天下,根本不可能了
也不然。真正能说出道理的,仍然能够一呼天下应。不过这个民智大开的时代,确实不利于那些酸腐文人。
一旦爆发战争,这种人就是汉奸。
这种人现在就是汉奸。
其实就一句话: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威胁了日本南下通道和美国的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

这种所谓的砖家,不过 ...

中央的决策就是要把美国逐出东北亚,把日本踩在脚下,与美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这些文人说的再多也是无用。


東南亞國家的主權爭議 利用美國再平衡 美國以自由航行之名施壓 假設放下爭議 美國就沒有再平衡的理由

填島的確影響了中國 越南的形象  美國肯定拿這個來說事 讓東南亞國家放不下主權爭議 形成共識變得異常困難

貫徹中國以往的主張 填島是以民用為主 有沒有開放機場跑道的條件? 或者在將來突發事件中 以南沙之名爭取救援機會?

東南亞國家的主權爭議 利用美國再平衡 美國以自由航行之名施壓 假設放下爭議 美國就沒有再平衡的理由

填島的確影響了中國 越南的形象  美國肯定拿這個來說事 讓東南亞國家放不下主權爭議 形成共識變得異常困難

貫徹中國以往的主張 填島是以民用為主 有沒有開放機場跑道的條件? 或者在將來突發事件中 以南沙之名爭取救援機會?
       这人什么玩意儿?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络监管委员会,对涉及国家安全、荣誉等方面的所谓的专家、公知、大V进行调查,一旦查实,严惩不贷!免得看到这些傻逼吃里扒外心烦!
给这样的汉奸在茅坑立个像吧
南海不是事
    最近,关于南海问题,各方炒得好热好热!
    问题是:为什么要炒这么热?
    美国是最得利者。美国四大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军队利益集团,军工业利益集团,军人军属利益集团,得利多多。
    中国是次得利者。中国四大利益集团得利也多多;唯一失分是遭邻国不满。
    邻国是失利者,花钱抱大腿。
    南海为什么不是事呢?
一.中美再怎么折腾,也不会真的打起来,中美的整体利益和南海这点利来说,谁会傻到真刀真枪去干?
二.现在的争锋相对,实际上都是为今后的谈判,增加筹码而已。
三.南海问题,最后必然会通过谈判解决,如果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搁置下去,等时机成熟时再谈。
    所以南海不是事,醉温之意不在酒!
这样的纯SB,老百姓不会看这样的长篇大论,喜欢关心时政的哪个心里没杆秤。真心不知道这样纯SB发表这些言论有啥用,除了把自己最脏的地方都露出来了之外。
老钓手 发表于 2016-6-14 17:45
一旦爆发战争,这种人就是汉奸。
好像就开头第一段在为西方说话,后面的分析虽然带有西方的价值观,但是立场还是比较中立的。
“根据以往的历史分析,经过多个回合的海陆较量,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形成了海权跟陆权的两个集大成者,这是美中两国之间的对冲关系,它恐怕有必然性。”
这句话还是比较认同。中国,上千年的陆权强国;美国,完全继承了英国海权思维的海权强国。
这厮也好意思腆着脸说自己是学者?活脱脱一个奴颜婢膝的铁杆汉奸。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但不需要这样恬不知耻的汉奸卖国论调。
TG霸南海的战略十五年前就已经有文章在网上流传了   不光是南海    几乎所有战略方向都是按部就班    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宏大战略的中期实施阶段而已   
肯定是汉奸
需要一场战争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