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导条约在冷战时几乎没有军事价值,今日是否可废除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34:11

如果中导条约在冷战时几乎没有军事价值,今日是否可废除?

也就是说INF中导条约,以及它削减的中程核力量,都是几乎没有军事价值的呢?





首先,我们要谈谈欧洲的战区核平衡(theater nuclear balance)战区核战(theater nuclear warfare)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区核战概念全面完善,形成了一种以全面战区核打击、先发制人核突击、同时攻击政治军事目标为主要特征的战法,也就是说,苏联的常规作战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谁首先使用/大规模使用/决定性使用战区核武器的,将会在欧洲战场上获胜。

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也就是北约各国,在各种协商后,确定采用一种叫“灵活反应flexible response”的战法概念来应对苏联的常规优势。也就是说北约将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将是小规模的,而且是以发出政治信号为主要目的,希望能用一些“核警告射击”来遏阻苏联的常规共识。如果不成功,北约的核兵器已经融入其常规防御体系,它将逐步地使用核武器+常规武器,迟滞苏联的进攻。

“灵活反应”的一个前提是,如果西方首先使用核武器,北约是很“克制”的,采用有限核打击的方式,希望能“吓醒”苏联————如果苏联人配合的话。考虑到苏联与华约在军演中不断地训练“战区级别的全面核打击”,北约这种克制/共同克制的想法,也许只是迷梦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后期,此时美国总体核战略已经进一步转向“更加克制、逐步升级、有限核打击”的大方向,它在北约-华约对抗中也不断寻找同样的因子,能够配合它的逐步升级策略————在核实战的领域想要控制战争规模,一个巴掌确实拍不响。

可是基于整个70年代的详实情报材料(库克林斯基向CIA交出了大量华约/苏联的军演材料,还有大量内部军事刊物,使得美国在70年代可以进一步判定苏联战区级别常规实战/核实战的预案),美国有关部门仍然无法说服自己:苏联将配合北约有限升级,苏联将不会启动全面/先发制人的战区核打击。





整个70年代的华约军演显示,华约预计2-3天的常规冲突后,北约常规防线将会崩溃,北约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个常规作战阶段最长是8天;“只要华约部队的进攻势头不被阻挡,北约初期有限核打击,将只会招来华约的有限核反击,华约核力量甚至不会核反击。”

请注意:只要华约部队的进攻势头不被阻挡。
这个状况是欧洲战区冷战军事对抗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方一旦常规上败局已定,将极其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导致冲突的大规模升级;至于核武器的初次使用是否“克制”,按照苏联的观点“有限核打击”是没有意义的,按照北约的观点,“克制将带来对方的克制”。






这种极其危险的核先发制人状态,是如何在欧洲战区出现的呢。
主要是因为北约的战区核武器是战术飞机投掷的核航弹,而它们依赖的机场是脆弱的目标。
而苏联的情况是:

“苏联认为冲突的结果将由头几个小时的大规模核对射来决定。因为苏联人相信大规模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方将获得决定性优势,他们十分重视核先发制人。在欧洲战争中,这种对先发制人的追求,来自于苏联本土部署的中程弹道导弹、远程弹道导弹是脆弱易损的,而且其部署在中欧华约国家的核武器系统不足。”

既然是一个双方都易损的态势,自然会形成一种先发制人从而将对方战区核力量尽可能摧毁在地面上的驱使————这也是欧洲核实战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美国因为要减少连带损伤collateral damage(一是为了帮苏联实现克制,有限升级;而是为了减少对西德目标的伤害) ,在战术核武器方面不断获得优势。通过其精确的制导、小当量的核弹头、精确的航空打击、还有优异的空中优势,配合核炮兵,形成了一种欧洲核战术层面的压倒性优势。

1978年的评估称:“北约仍然拥有驻欧战术核武器系统的总体数量优势,这个优势主要是来源于北约大量的核炮兵部署。(70年代中期以来)过去几年来,华约在中欧部署的战术地对地核导弹数量、核投送用的战术飞机数量方面,已经超过了北约。

核炮兵在战场支援能力方面,为北约提供了质量上的优势,这种能力华沙条约是缺乏的。借助低当量核炮弹、还有核火炮的高精度,北约可以为地面部队提供灵活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所以,接近北约防线的大规模华约部队,将仍然逃不出核打击的覆盖。反观华约部队,由于弹头当量大、地对地导弹/核航弹精度低,导致战术核力量其很难去直接打击抵近的敌军。”

“其他的战术核力量,北约都享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且灵活性高。但是华约与北约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战术核航弹/用于核投送的战术飞机方面”





比如说北约的B-61核航弹家族,拥有高度灵活的引信-投弹方式



可以用多种当量,打击各种战术目标(这也是这种核武器至今仍长盛不衰的原因)



这种趋势,或者说北约优势的不断发展,最后导致的逻辑结果就是炮射中子弹和核能力F-16的出现,他们是北约“灵活反应”核战略的体现,配合西方在常规实力上的不断提升,将会进一步增强北约防御能力。

“苏联认识到,因为北约不断增强的炮兵核火力,北约已经在战场核能力上取得巨大优势,而且华约的近距离支援能力同北约存在巨大差距。华沙条约国家的军事规划人员据此得出,即使华约发动大规模核打击,北约在华约主攻轴线上仍能保留有大量的防御军力。”





这个时候,苏联开始全面部署SS-20中远程弹道导弹,这是一种公路机动的、装有3个分导弹头的、射程5000千米左右的新型核投送工具。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SS-20改变了欧洲战区的核平衡。其实不然。

1,美国应该欢迎SS-20的部署,因为SS-20的高生存力,替换掉了易损的SS-4、SS-5,使得北约的逐步升级更可能实现了。这确实是美国情报机构自己的判读:

“SS-X-20的脆弱性大大下降,这降低了苏联先发制人发射它们的动机,不需要担心它们被北约的核打击抢先摧毁。不先发制人就会被敌人摧毁————这种逻辑是苏联战区核战理论中先发制人的根基。广泛地部署SS-X-20将为苏联人造就一支新的战区核力量,它将更契合一种更灵活、更自信的战区核战理论”
确实如此,如果SS-20可以让苏联打“有限核战”、“逐步升级”,一直期盼着的美国/北约应该欢迎。





2,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SS-20带来了苏联战术核弹头的大增,而且精度提高,有摧毁硬目标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一直存在的:


请看下面这句话“a high probability of prompt destruction of targets in West Europe(有很大概率,能迅速摧毁西欧目标)”旁边的美国高官批语。

“So that unexpected?”有啥大惊小怪的?



确实如此,考虑到北约在西欧的抗核硬目标本来就很少,英法两国的核力量都主要放在潜艇上,而且苏联一直有大量的海基核弹头、空基核弹头、ICBM核弹头用来覆盖这些目标。比如说1987年——也就是中导条约已经接近瓜熟蒂落之时——美国情报机构又说:

“我们的分析显示,如果没有其他的军控机制去约束,苏联放弃所有SS-20以换取潘兴-II与陆射巡航弹的全面削减,它也仍然能用其他核武器系统来覆盖时敏目标。苏联只需要把现有ICBM核弹头中的10%分配给欧洲战区,就可以实现覆盖。而如果使用SS-12和SS-23来覆盖较近的目标,则仅需占用ICBM弹头的不到10%。”






3,有当时的西方人,声称苏联在SS-20所代表的LRTNF(长距战区核力量)领域存在优势,因为美国/北约没有相应射程的远程核武器部署在欧洲,所以苏联可以使用非战略性的LRTNF,而美国/北约无法对等升级,无法应对。

这个也是错误的。因为美国当时已经(“偷偷”)把400枚“海神”潜射弹道导弹核弹头交给欧洲的最高盟军司令部使用,也就是说,从一个苏联人无法反制的海基平台上,将会升起400枚核弹头。

而通过把海基核弹头用来瞄准华沙条约/苏联的固定目标,北约/美国实际上可以把高技术/灵活的核航弹-战术核飞机用做更加精确的打击。



“新的战术核打击重点放在有限、选择性的核打击上,它与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相符合,北约这个战略要求对华约常规入侵实施精心规划的、有节制的反击。

新的战术核打击规划要求,更加灵活地使用战术飞机,去打击战场上的机动目标。当前的趋势是,使用更多的导弹核武器——特别是SLBM核弹头——去打击固定目标,这就释放出更多的战术飞机,可以用来执行常规任务或是有限核打击任务。”

也就是说,苏联无法通过SS-20获得LRTNF数量优势。

所以所有声称苏联存在巨大优势的图表,都很真诚地标上了“陆基核力量”。它们对海神SLBM避而不谈





4,最后,有人认为苏联使用SS-20所代表的LRTNF(长距战区核力量),可以实施解耦decoupling————也就是分裂北约与美国的战略核威慑。他们的逻辑是,如果苏联使用其本土之外的核力量打西欧目标,美国必须要也用欧洲战术核武器反击,因为使用美国本土的战略核武器反击,会招来苏联对美国本土的打击,于是美国担心自己,把核战争限制在欧洲,北约核保护伞失败。
但是这也是错误的,因为SS-20部署在苏联本土,这是它们的长射程带来的,所以说苏联本土无法成为sanctuary(庇护所),也就是说苏联本土一开始就会被牵连进来。更何况,400枚海神SLBM弹头,也不是部署在美国本土的。
所以说担心什么decoupling、sanctuary,也是糊涂账。







既然SS-20本身不带来什么威胁,而且美国的400枚海神SLBM已经到位,在北约盟友的要求下(特别是德国),美国开始向西欧部署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鹰狮GLCM陆射巡航导弹。

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又大大扭转了欧洲的战区核平衡(theater nuclear balance),甚至撼动了战略核平衡。看来也不是这样。

1,潘兴-II与GLCM的部署,采用的是路基机动的模式,首先就比海基SLBM的生存力大大下降。而且潘兴-II与GLCM的部署阵地:

仅能对常规打击进行防护,无法抵抗核突击。这是北约希望基于战略预警,逐步升级并且预期欧洲作战中必定会有一个常规阶段,所以出现这种部署模式。

可是根据美国自己1987年的计算,如果苏联发动核突击,打击这些时敏(time-sensitive)目标,苏联只需要花费100枚左右的核弹头,就可以把美国当时部署了的潘兴-II与GLCM上350枚弹头摧毁。之所以叫时敏目标,就是因为苏联需要在其疏散前击毁。

也就是说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并不能对苏联进行“成本施压cost-imposing”,因为他们可能本身就是脆弱的。







2,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带来了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斩首的可能。

CIA在1984年的评估称:

“苏联人认为,潘兴-II(九十年代还要加上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的精度、射程、短飞行时间,将有能力威胁苏联的指挥-控制-通讯-预警系统,目前的美国潜射弹道导弹精度不足,苏联人认为没有这类威胁。苏联人过于悲观的威胁评估,可能认定潘兴-II将威胁到莫斯科区域的一些关键目标,这是因为他们似乎相信潘兴-II的射程接近2500千米,而不是美国声称的1800千米。目前的苏联红外预警卫星,无法探测到潘兴-II的发射;潘兴-II有能力在被苏联雷达探测到后5-15分钟摧毁苏联加固硬目标,也有更强的打击苏联软目标能力。如果使用潘兴-II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将会扰乱苏联早期预警,并迟滞苏联导弹发射流程;在过于悲观的威胁评估中,苏联相信其预警发射/反击-迎击能力将会受影响。”
当时,苏联的预警卫星星座由于设计原因,集中于探测美国导弹发射井,而无法探测欧洲和亚洲的发射————当然,这通过同步轨道红外卫星的发射,可以得到弥补。

为了躲避潘兴-II的核突袭,苏联在1985年将战略火箭军的备用指挥部从Smolensk斯摩陵斯克转移到Orenburg奥伦堡。


而且,既然如此担心莫斯科被“核斩首”,面对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威胁,并没有见苏联/俄罗斯暴跳如雷————换句话说,完全削减了潘兴-II也没有解除“核斩首”的阴云,INF中导条约并没有解救莫斯科领导层,或者说,苏联/俄罗斯领导层已经通过别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威胁




3,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带来了美国对苏联在战术核武器层面的优势。可是这恰恰是欧洲盟友与北约、美国要避免的。

根据北约在1979年9月底关于LRTNF部署的内部决定:

“北约长距战区核力量的向上调整,目的是强化战略核力量与欧洲防御之间的耦合,向上调整的数量,不能过大,以至于让人认为战略核力量的作用被削弱了。但是向上调整的数量又必须足够大,确保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强健链条。如果长距战区核力量的数量远小于我们建议的规模,我们无法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确保苏联还会重视它,特别是在跟美苏战略核军力规模、跟苏联自己的LRTNF增长比较之后。”

也就是说,潘兴-II与GLCM的部署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否则就不需要美国的战略核武库了,核战也会成功被限制在欧洲————这是欧洲盟友不愿意看到的。






4,最后,有说法是,INF中导条约真正的价值在于削减了苏联的SS-12和SS-23中程导弹,因为他们是对北约机场/北约空中优势的巨大威胁。

可是首先SS-12部署数量少,且均为核弹头。也就是说SS-12的使用将导致核战争,欧洲冲突也无法被限制在常规状态。1987年2月,戈尔巴乔夫反转苏联一贯政策,公开宣布全面削减SS-12。

其次,SS-23的削减,是戈尔巴乔夫极其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这在整个INF谈判中都是不可预计的。1987年4月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访苏,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决定苏联单方面削减SS-23,即使SS-23从没有在500千米射程上试飞过,而“500千米”是INF中导条约的限制下限————据说全面削减SS-23是为了防止美国部署更新的短程弹道导弹,比如说两年后的“长矛后续型号”(follow-on-to-Lance,FOTL),但是戈尔巴乔夫的突然决定引来整个苏联军事高层的不满。

而这些1000千米以下核武器系统的削减,甚至引起了北约的惊恐。因为这意味着北约核火力将被限制在中程以下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美苏将再次成功逃离核战火,核战将被限制在欧洲中部。而如果不在常规军力上再进行平衡,将导致欧洲实质上的无核化,北约常规劣势又会突显。





所以:苏联部署了一种并不会新增威胁的SS-20,美国/北约部署了两种既无法确保生存,又无法长期威胁到苏联的潘兴-II与GLCM,最后签了INF条约,去掉了双方的中程核力量。

是为什么呢?看来都是美国的欧洲盟友的错。


如果中导条约在冷战时几乎没有军事价值,今日是否可废除?

也就是说INF中导条约,以及它削减的中程核力量,都是几乎没有军事价值的呢?





首先,我们要谈谈欧洲的战区核平衡(theater nuclear balance)战区核战(theater nuclear warfare)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区核战概念全面完善,形成了一种以全面战区核打击、先发制人核突击、同时攻击政治军事目标为主要特征的战法,也就是说,苏联的常规作战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谁首先使用/大规模使用/决定性使用战区核武器的,将会在欧洲战场上获胜。

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也就是北约各国,在各种协商后,确定采用一种叫“灵活反应flexible response”的战法概念来应对苏联的常规优势。也就是说北约将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将是小规模的,而且是以发出政治信号为主要目的,希望能用一些“核警告射击”来遏阻苏联的常规共识。如果不成功,北约的核兵器已经融入其常规防御体系,它将逐步地使用核武器+常规武器,迟滞苏联的进攻。

“灵活反应”的一个前提是,如果西方首先使用核武器,北约是很“克制”的,采用有限核打击的方式,希望能“吓醒”苏联————如果苏联人配合的话。考虑到苏联与华约在军演中不断地训练“战区级别的全面核打击”,北约这种克制/共同克制的想法,也许只是迷梦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后期,此时美国总体核战略已经进一步转向“更加克制、逐步升级、有限核打击”的大方向,它在北约-华约对抗中也不断寻找同样的因子,能够配合它的逐步升级策略————在核实战的领域想要控制战争规模,一个巴掌确实拍不响。

可是基于整个70年代的详实情报材料(库克林斯基向CIA交出了大量华约/苏联的军演材料,还有大量内部军事刊物,使得美国在70年代可以进一步判定苏联战区级别常规实战/核实战的预案),美国有关部门仍然无法说服自己:苏联将配合北约有限升级,苏联将不会启动全面/先发制人的战区核打击。

7a1eae4egw1esc0c62iazj20u00aotce.jpg (57.5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7a1eae4egw1esc0c7ngv3j20nx0b5jvo.jpg (85.3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整个70年代的华约军演显示,华约预计2-3天的常规冲突后,北约常规防线将会崩溃,北约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个常规作战阶段最长是8天;“只要华约部队的进攻势头不被阻挡,北约初期有限核打击,将只会招来华约的有限核反击,华约核力量甚至不会核反击。”

请注意:只要华约部队的进攻势头不被阻挡。
这个状况是欧洲战区冷战军事对抗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方一旦常规上败局已定,将极其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导致冲突的大规模升级;至于核武器的初次使用是否“克制”,按照苏联的观点“有限核打击”是没有意义的,按照北约的观点,“克制将带来对方的克制”。






这种极其危险的核先发制人状态,是如何在欧洲战区出现的呢。
主要是因为北约的战区核武器是战术飞机投掷的核航弹,而它们依赖的机场是脆弱的目标。
而苏联的情况是:

1978-2.jpg (120.97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0 上传


“苏联认为冲突的结果将由头几个小时的大规模核对射来决定。因为苏联人相信大规模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方将获得决定性优势,他们十分重视核先发制人。在欧洲战争中,这种对先发制人的追求,来自于苏联本土部署的中程弹道导弹、远程弹道导弹是脆弱易损的,而且其部署在中欧华约国家的核武器系统不足。”

既然是一个双方都易损的态势,自然会形成一种先发制人从而将对方战区核力量尽可能摧毁在地面上的驱使————这也是欧洲核实战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美国因为要减少连带损伤collateral damage(一是为了帮苏联实现克制,有限升级;而是为了减少对西德目标的伤害) ,在战术核武器方面不断获得优势。通过其精确的制导、小当量的核弹头、精确的航空打击、还有优异的空中优势,配合核炮兵,形成了一种欧洲核战术层面的压倒性优势。

TNF1.jpg (41.4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1978年的评估称:“北约仍然拥有驻欧战术核武器系统的总体数量优势,这个优势主要是来源于北约大量的核炮兵部署。(70年代中期以来)过去几年来,华约在中欧部署的战术地对地核导弹数量、核投送用的战术飞机数量方面,已经超过了北约。

核炮兵在战场支援能力方面,为北约提供了质量上的优势,这种能力华沙条约是缺乏的。借助低当量核炮弹、还有核火炮的高精度,北约可以为地面部队提供灵活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所以,接近北约防线的大规模华约部队,将仍然逃不出核打击的覆盖。反观华约部队,由于弹头当量大、地对地导弹/核航弹精度低,导致战术核力量其很难去直接打击抵近的敌军。”

TNF2.jpg (15.1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其他的战术核力量,北约都享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且灵活性高。但是华约与北约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战术核航弹/用于核投送的战术飞机方面”





比如说北约的B-61核航弹家族,拥有高度灵活的引信-投弹方式

B-61.jpg (20.7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B-61-2.jpg (19.9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可以用多种当量,打击各种战术目标(这也是这种核武器至今仍长盛不衰的原因)

B-61-3.jpg (14.9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B-61-4.jpg (15.6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这种趋势,或者说北约优势的不断发展,最后导致的逻辑结果就是炮射中子弹和核能力F-16的出现,他们是北约“灵活反应”核战略的体现,配合西方在常规实力上的不断提升,将会进一步增强北约防御能力。

TNF3.jpg (27.4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苏联认识到,因为北约不断增强的炮兵核火力,北约已经在战场核能力上取得巨大优势,而且华约的近距离支援能力同北约存在巨大差距。华沙条约国家的军事规划人员据此得出,即使华约发动大规模核打击,北约在华约主攻轴线上仍能保留有大量的防御军力。”





这个时候,苏联开始全面部署SS-20中远程弹道导弹,这是一种公路机动的、装有3个分导弹头的、射程5000千米左右的新型核投送工具。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SS-20改变了欧洲战区的核平衡。其实不然。

1,美国应该欢迎SS-20的部署,因为SS-20的高生存力,替换掉了易损的SS-4、SS-5,使得北约的逐步升级更可能实现了。这确实是美国情报机构自己的判读:

TNF4.jpg (29.5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07 上传


“SS-X-20的脆弱性大大下降,这降低了苏联先发制人发射它们的动机,不需要担心它们被北约的核打击抢先摧毁。不先发制人就会被敌人摧毁————这种逻辑是苏联战区核战理论中先发制人的根基。广泛地部署SS-X-20将为苏联人造就一支新的战区核力量,它将更契合一种更灵活、更自信的战区核战理论”
确实如此,如果SS-20可以让苏联打“有限核战”、“逐步升级”,一直期盼着的美国/北约应该欢迎。





2,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SS-20带来了苏联战术核弹头的大增,而且精度提高,有摧毁硬目标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一直存在的:


请看下面这句话“a high probability of prompt destruction of targets in West Europe(有很大概率,能迅速摧毁西欧目标)”旁边的美国高官批语。

TNF5.jpg (32.0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5 上传


“So that unexpected?”有啥大惊小怪的?



确实如此,考虑到北约在西欧的抗核硬目标本来就很少,英法两国的核力量都主要放在潜艇上,而且苏联一直有大量的海基核弹头、空基核弹头、ICBM核弹头用来覆盖这些目标。比如说1987年——也就是中导条约已经接近瓜熟蒂落之时——美国情报机构又说:

TNF6.jpg (25.5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3 上传


“我们的分析显示,如果没有其他的军控机制去约束,苏联放弃所有SS-20以换取潘兴-II与陆射巡航弹的全面削减,它也仍然能用其他核武器系统来覆盖时敏目标。苏联只需要把现有ICBM核弹头中的10%分配给欧洲战区,就可以实现覆盖。而如果使用SS-12和SS-23来覆盖较近的目标,则仅需占用ICBM弹头的不到10%。”






3,有当时的西方人,声称苏联在SS-20所代表的LRTNF(长距战区核力量)领域存在优势,因为美国/北约没有相应射程的远程核武器部署在欧洲,所以苏联可以使用非战略性的LRTNF,而美国/北约无法对等升级,无法应对。

这个也是错误的。因为美国当时已经(“偷偷”)把400枚“海神”潜射弹道导弹核弹头交给欧洲的最高盟军司令部使用,也就是说,从一个苏联人无法反制的海基平台上,将会升起400枚核弹头。

SOVIET LRTNF 1978 4-6-1.jpg (97.4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7 上传


而通过把海基核弹头用来瞄准华沙条约/苏联的固定目标,北约/美国实际上可以把高技术/灵活的核航弹-战术核飞机用做更加精确的打击。

1978-4.jpg (108.3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21 上传



“新的战术核打击重点放在有限、选择性的核打击上,它与北约的灵活反应战略相符合,北约这个战略要求对华约常规入侵实施精心规划的、有节制的反击。

新的战术核打击规划要求,更加灵活地使用战术飞机,去打击战场上的机动目标。当前的趋势是,使用更多的导弹核武器——特别是SLBM核弹头——去打击固定目标,这就释放出更多的战术飞机,可以用来执行常规任务或是有限核打击任务。”

也就是说,苏联无法通过SS-20获得LRTNF数量优势。

所以所有声称苏联存在巨大优势的图表,都很真诚地标上了“陆基核力量”。它们对海神SLBM避而不谈

CcUfLiRWEAQ0zr2.jpg (20.47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4 上传





4,最后,有人认为苏联使用SS-20所代表的LRTNF(长距战区核力量),可以实施解耦decoupling————也就是分裂北约与美国的战略核威慑。他们的逻辑是,如果苏联使用其本土之外的核力量打西欧目标,美国必须要也用欧洲战术核武器反击,因为使用美国本土的战略核武器反击,会招来苏联对美国本土的打击,于是美国担心自己,把核战争限制在欧洲,北约核保护伞失败。
但是这也是错误的,因为SS-20部署在苏联本土,这是它们的长射程带来的,所以说苏联本土无法成为sanctuary(庇护所),也就是说苏联本土一开始就会被牵连进来。更何况,400枚海神SLBM弹头,也不是部署在美国本土的。
所以说担心什么decoupling、sanctuary,也是糊涂账。







既然SS-20本身不带来什么威胁,而且美国的400枚海神SLBM已经到位,在北约盟友的要求下(特别是德国),美国开始向西欧部署潘兴-II中程弹道导弹、鹰狮GLCM陆射巡航导弹。

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又大大扭转了欧洲的战区核平衡(theater nuclear balance),甚至撼动了战略核平衡。看来也不是这样。

1,潘兴-II与GLCM的部署,采用的是路基机动的模式,首先就比海基SLBM的生存力大大下降。而且潘兴-II与GLCM的部署阵地:

24202906303_f207d8bfb0_b.jpg (82.8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6 上传


仅能对常规打击进行防护,无法抵抗核突击。这是北约希望基于战略预警,逐步升级并且预期欧洲作战中必定会有一个常规阶段,所以出现这种部署模式。

可是根据美国自己1987年的计算,如果苏联发动核突击,打击这些时敏(time-sensitive)目标,苏联只需要花费100枚左右的核弹头,就可以把美国当时部署了的潘兴-II与GLCM上350枚弹头摧毁。之所以叫时敏目标,就是因为苏联需要在其疏散前击毁。

也就是说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并不能对苏联进行“成本施压cost-imposing”,因为他们可能本身就是脆弱的。







2,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带来了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斩首的可能。

CIA在1984年的评估称:

zuu7j20jv0m0tg5.jpg (227.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25 上传


“苏联人认为,潘兴-II(九十年代还要加上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的精度、射程、短飞行时间,将有能力威胁苏联的指挥-控制-通讯-预警系统,目前的美国潜射弹道导弹精度不足,苏联人认为没有这类威胁。苏联人过于悲观的威胁评估,可能认定潘兴-II将威胁到莫斯科区域的一些关键目标,这是因为他们似乎相信潘兴-II的射程接近2500千米,而不是美国声称的1800千米。目前的苏联红外预警卫星,无法探测到潘兴-II的发射;潘兴-II有能力在被苏联雷达探测到后5-15分钟摧毁苏联加固硬目标,也有更强的打击苏联软目标能力。如果使用潘兴-II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将会扰乱苏联早期预警,并迟滞苏联导弹发射流程;在过于悲观的威胁评估中,苏联相信其预警发射/反击-迎击能力将会受影响。”
当时,苏联的预警卫星星座由于设计原因,集中于探测美国导弹发射井,而无法探测欧洲和亚洲的发射————当然,这通过同步轨道红外卫星的发射,可以得到弥补。

为了躲避潘兴-II的核突袭,苏联在1985年将战略火箭军的备用指挥部从Smolensk斯摩陵斯克转移到Orenburg奥伦堡。

zuu7j20jv0m0tg6.jpg (31.6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4 上传


zuu7j20jv0m0tg7.jpg (67.7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20 上传


而且,既然如此担心莫斯科被“核斩首”,面对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威胁,并没有见苏联/俄罗斯暴跳如雷————换句话说,完全削减了潘兴-II也没有解除“核斩首”的阴云,INF中导条约并没有解救莫斯科领导层,或者说,苏联/俄罗斯领导层已经通过别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威胁




3,有当时的西方人,还有今天的不少“军迷”,认为潘兴-II与GLCM的部署,带来了美国对苏联在战术核武器层面的优势。可是这恰恰是欧洲盟友与北约、美国要避免的。

根据北约在1979年9月底关于LRTNF部署的内部决定:

zuu7j20jv0m0tg8.jpg (35.27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6 02:15 上传


“北约长距战区核力量的向上调整,目的是强化战略核力量与欧洲防御之间的耦合,向上调整的数量,不能过大,以至于让人认为战略核力量的作用被削弱了。但是向上调整的数量又必须足够大,确保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强健链条。如果长距战区核力量的数量远小于我们建议的规模,我们无法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确保苏联还会重视它,特别是在跟美苏战略核军力规模、跟苏联自己的LRTNF增长比较之后。”

也就是说,潘兴-II与GLCM的部署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否则就不需要美国的战略核武库了,核战也会成功被限制在欧洲————这是欧洲盟友不愿意看到的。






4,最后,有说法是,INF中导条约真正的价值在于削减了苏联的SS-12和SS-23中程导弹,因为他们是对北约机场/北约空中优势的巨大威胁。

可是首先SS-12部署数量少,且均为核弹头。也就是说SS-12的使用将导致核战争,欧洲冲突也无法被限制在常规状态。1987年2月,戈尔巴乔夫反转苏联一贯政策,公开宣布全面削减SS-12。

其次,SS-23的削减,是戈尔巴乔夫极其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这在整个INF谈判中都是不可预计的。1987年4月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访苏,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决定苏联单方面削减SS-23,即使SS-23从没有在500千米射程上试飞过,而“500千米”是INF中导条约的限制下限————据说全面削减SS-23是为了防止美国部署更新的短程弹道导弹,比如说两年后的“长矛后续型号”(follow-on-to-Lance,FOTL),但是戈尔巴乔夫的突然决定引来整个苏联军事高层的不满。

而这些1000千米以下核武器系统的削减,甚至引起了北约的惊恐。因为这意味着北约核火力将被限制在中程以下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美苏将再次成功逃离核战火,核战将被限制在欧洲中部。而如果不在常规军力上再进行平衡,将导致欧洲实质上的无核化,北约常规劣势又会突显。





所以:苏联部署了一种并不会新增威胁的SS-20,美国/北约部署了两种既无法确保生存,又无法长期威胁到苏联的潘兴-II与GLCM,最后签了INF条约,去掉了双方的中程核力量。

是为什么呢?看来都是美国的欧洲盟友的错。



中导条约仍然有极其重要的遏制作用,只不过其遏制的不是大国而已。

中导条约和“防止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准则(International Code of Conduct against Ballistic Missile Proliferation,ICOC)”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大国研发和扩散中导技术。由于大国普遍拥有更复杂更有效的空中投掷力量和巡航导弹技术,中导条约及ICOC其实并不能限制大国的中程战术打击能力的提升,但却可以有效的限制中小国的中程打击力量的发展。因为中程弹道导弹相对于空中打击系统和巡航导弹系统的技术门槛更低,如果容许肆意转移技术,中小国家能相对容易的建立起对大国纵深目标的有效威慑。这个显然是不符合所有大国利益,大国之间战略对峙实属无奈却还好控制,但如果每个大国周围的一群小国,个个都有指向别人首都的小导弹,那绝对是各国的噩梦。

中国虽然积极研发中导,但除了美国默认下的沙特,在扩散中导技术的方面还是比较克制的,同时出于美国自身战略利益,当然希望中国去大力发展中近程导弹,而不是去全力搞远程的。看起来中国因为台湾问题在中导上行为特殊,但实际还是遵守基本游戏规则的。

中导条约仍然有极其重要的遏制作用,只不过其遏制的不是大国而已。

中导条约和“防止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准则(International Code of Conduct against Ballistic Missile Proliferation,ICOC)”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大国研发和扩散中导技术。由于大国普遍拥有更复杂更有效的空中投掷力量和巡航导弹技术,中导条约及ICOC其实并不能限制大国的中程战术打击能力的提升,但却可以有效的限制中小国的中程打击力量的发展。因为中程弹道导弹相对于空中打击系统和巡航导弹系统的技术门槛更低,如果容许肆意转移技术,中小国家能相对容易的建立起对大国纵深目标的有效威慑。这个显然是不符合所有大国利益,大国之间战略对峙实属无奈却还好控制,但如果每个大国周围的一群小国,个个都有指向别人首都的小导弹,那绝对是各国的噩梦。

中国虽然积极研发中导,但除了美国默认下的沙特,在扩散中导技术的方面还是比较克制的,同时出于美国自身战略利益,当然希望中国去大力发展中近程导弹,而不是去全力搞远程的。看起来中国因为台湾问题在中导上行为特殊,但实际还是遵守基本游戏规则的。
中导条约别人又没参与,怎么会受到限制
有些重要的影响力;

但实际上已经废了。
我个人的观点很简单,如果美国人没有展现出和中国进行核裁军谈判的强烈意愿,就证明中国的核威慑能力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