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不用挺进大别山,蒋军照样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6:04:48
    传统的经典观点认为: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取胜后,刘邓挺进大别山盘活了中原一盘棋,把战场从解放区引向蒋管区,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具体成果:8月28日,解放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立即组织部队实施战略展开。此时,国民党军20多个旅已先后渡过淮河,摆出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刘邓野战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和建党、建政工作的进行。至9月30日,先后解放县城24座,并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依托山区安置了后方,胜利完成了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但现在也有观点认为:大别山根据地没有预计中那么大,而且挺进中原过程中部队伤亡比较大。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93550.html

向外线出击,到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攻敌所必救,减轻内线的压力。挺进中原的目的就是两点,一是减轻内线的压力,二是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太天真了,大别山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减轻内线的压力是有作用的。但是,以牺牲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来减轻内线的压力,特别是在鲁西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胜利后这样的战略部署实在不应该。粟裕敢于依靠老根据地打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晋冀鲁豫就没有这个条件吗?中央的大军事家对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不对的,抗日战争主要作战力量是政府军,共产党的部队是打游击,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自己。解放战争,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兵压境,首先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不是去建立根据地。粟裕的歼灭战无一不是在老根据地的地盘上打的,哪有建立什么新的根据地。中央的大军事家还是守着游击战的思想,积小胜为大胜,只不过是游击的空间大了一点。让粟裕组建南下兵团,还好让粟裕顶回去了,否则,中国革命要受多大的损失。粟裕以豫东战役的辉煌胜利给中央的大军事家打了气,这才有刘邓大军回头东进,为淮海战役出力。刘邓大军到大别山走了一圈后,回师淮海时与粟裕大军不能比了,这只能怨刘邓大军当时没有坚持内线作战的思想。苏中七战七捷之前,粟裕的名气并不大,那个时候粟裕就敢坚持内线作战,在较小的空间中打运动战,那时的装备差得很,七战七捷,不得了啊。我所不明白的是,刘邓进大别山,调动了敌人,中央的大军事家为什么不组织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是三路并进呢?    传统的经典观点认为: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取胜后,刘邓挺进大别山盘活了中原一盘棋,把战场从解放区引向蒋管区,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具体成果:8月28日,解放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立即组织部队实施战略展开。此时,国民党军20多个旅已先后渡过淮河,摆出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刘邓野战军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集中一部兵力,于9月间连续出击商城、光山地区守军,将国民党军机动兵力大部吸引到大别山北麓,保障了进入豫东南、皖西、鄂皖、鄂东地区部队的迅速展开和建党、建政工作的进行。至9月30日,先后解放县城24座,并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依托山区安置了后方,胜利完成了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但现在也有观点认为:大别山根据地没有预计中那么大,而且挺进中原过程中部队伤亡比较大。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93550.html

向外线出击,到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攻敌所必救,减轻内线的压力。挺进中原的目的就是两点,一是减轻内线的压力,二是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太天真了,大别山根据地是建不起来的,减轻内线的压力是有作用的。但是,以牺牲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来减轻内线的压力,特别是在鲁西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胜利后这样的战略部署实在不应该。粟裕敢于依靠老根据地打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晋冀鲁豫就没有这个条件吗?中央的大军事家对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不对的,抗日战争主要作战力量是政府军,共产党的部队是打游击,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自己。解放战争,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兵压境,首先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不是去建立根据地。粟裕的歼灭战无一不是在老根据地的地盘上打的,哪有建立什么新的根据地。中央的大军事家还是守着游击战的思想,积小胜为大胜,只不过是游击的空间大了一点。让粟裕组建南下兵团,还好让粟裕顶回去了,否则,中国革命要受多大的损失。粟裕以豫东战役的辉煌胜利给中央的大军事家打了气,这才有刘邓大军回头东进,为淮海战役出力。刘邓大军到大别山走了一圈后,回师淮海时与粟裕大军不能比了,这只能怨刘邓大军当时没有坚持内线作战的思想。苏中七战七捷之前,粟裕的名气并不大,那个时候粟裕就敢坚持内线作战,在较小的空间中打运动战,那时的装备差得很,七战七捷,不得了啊。我所不明白的是,刘邓进大别山,调动了敌人,中央的大军事家为什么不组织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是三路并进呢?
有人也认为,不用抗美援朝,花旗佬在鸭绿江边会停下来----------------
粟裕的歼灭战无一不是在老根据地的地盘上打的,哪有建立什么新的根据地。
-----------------------------------------------------------------------
最基本的史实都没具备。南麻、临朐大败不是在内线根据地打的在哪打的?打不赢才跑到黄河以北,把鲁中都丢了的。然后只好南下豫皖苏配合刘邓。
大势中原啊。战略跃进是必须的
真正起作用的是华东3,8,10纵挺进河南,横扫了河南中部,一下使局势逆转。

当时中野4个纵队苦苦支撑,华东1,4纵被重创,陈赓部缩于山中,不敢出动。但3,8,10纵挺进河南后,连续出击,使对手溃不成军。
西北延安都丢了, 毛周被胡宗南追着到处跑, 主席吃了几个月的黑豆!
山东老是内线做战, 解放区基本都烂 了.
东北也是国民党占优势.
华北更不用说.
再在内线打下去, 经济崩溃,  没饭吃, 没衣穿, 军火无处修造, 怎么坚持?!
当时要想坚持下来, 只有把战争引向国统区.
但去哪儿, 谁去, 重担谁来背, 历史选择了刘邓!
挺进大别山并非只是一个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后中野也不只是在大别山活动.
大别山虽然没有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但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淮海战役前已成了中野的庞大根据地.
挺进大别山把战场扩大了,有利于发挥解放军运动战的优势。而且三支战略力量一分为五,在鄂豫陕,冀鲁豫,豫皖苏,胶东和大别山分别机动,寻机歼敌,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击的转变。。。
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能啊,但三大战役会推迟,渡江战役损失会大很多
挺进大别山,山区打游击,战略上的好棋,也能发挥共军的特点。只是没想到会被国军的玩命师追的鞋都掉光。
打仗是要后勤的
化被动为主动啊,看看大别山的位置就知道了,这地方是老蒋必救之地。
当年湘军拿下安庆,南京就等于不设防了。
47年的TG可根本没想到老蒋会败的这么快,两年后就能建立新中国啊。那些认为挺进大别山是TG一招臭棋的人,该有多么看不起47年的老蒋啊。
把战争打到蒋管区去!去把敌人的坛坛罐罐打烂!不管真的是不是能做到~只要这个气势一出来~光头心理就该慌神了~兔子的目的就达到了~
古训,得中原得天下,这可不只是说说~

挺进大别山可是一下牵制蒋军30多个旅
挺进中原,战略上是一手好棋,但战术上做得不够好。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黄泛区的影响。为了渡过黄泛区,中野丢掉了几乎所有的重装备,使得到了大别山地区,成了一个纯粹的轻装部队,根本没法和国民党的主力抗衡,只能打打袭击战。
feiwangye 发表于 2016-4-1 23:20
古训,得中原得天下,这可不只是说说~
错,在中国的地盘上,从来都是“金角银边草包肚”。解放战争时的金角,就是东北地区,银边就是山东和华北地区。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击~
海无涯 发表于 2016-4-1 23:31
错,在中国的地盘上,从来都是“金角银边草包肚”。解放战争时的金角,就是东北地区,银边就是山东和华北 ...
金角银边草包肚是在基业草创的阶段才管用的。这是因为中原是真正的四战之地,不好守卫。
要是想平天下,中原必须牢牢控制在手里。不光后期国力上,纯军事角度,中原也是攻击四边四角的最佳基地。
不挺近大别山,还有那么多的土匪怎么办
武汉那边好像是桂系守着,那损失肯定大,桂系打战比五大主力牛。
化被动为主动啊,看看大别山的位置就知道了,这地方是老蒋必救之地。
当年湘军拿下安庆,南京就等于不设防 ...
正解!不能站在结果之上看过程。要设身处地。
mistralchina 发表于 2016-4-1 21:44
真正起作用的是华东3,8,10纵挺进河南,横扫了河南中部,一下使局势逆转。

当时中野4个纵队苦苦支撑, ...
这都是1948年打洛阳的时候了吧?
错,在中国的地盘上,从来都是“金角银边草包肚”。解放战争时的金角,就是东北地区,银边就是山东和华北 ...
没有中腹,再怎么金角银边,还是输啊。。。。。。
挺进中原,战略上是一手好棋,但战术上做得不够好。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黄泛区的影响。为了渡过黄泛区,中 ...
利用暂时的兵力态势。达成了通过决战才能达到的目的。即在江淮和江汉之间得到一个突出部。
另一方面确实遭受巨大损失,也不比决战少多少,不赔不赚吧。
这都是1948年打洛阳的时候了吧?

华东1,4,6纵是48年5月才加入战场。而中原战场形势逆转是在2-5月份,主要打下了洛阳,许昌,以及大片中原重镇。这期间基本就是依靠3,8,10纵。
金角银边草包肚是在基业草创的阶段才管用的。这是因为中原是真正的四战之地,不好守卫。
要是想平天下, ...
5000年历史都是逐鹿中原,有粮食和工业能力才是王道。


内线做战打谁?蒋当时哑铃战术,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双风贯耳架式。刘邓当时不出陇海线挺进大别山也得分兵驰援陕北,总不能中央被撵得到处跑你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家闲着不干活吧?人家双风贯耳你就要踹他肚子。

内线做战打谁?蒋当时哑铃战术,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双风贯耳架式。刘邓当时不出陇海线挺进大别山也得分兵驰援陕北,总不能中央被撵得到处跑你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家闲着不干活吧?人家双风贯耳你就要踹他肚子。
有人也认为,不用抗美援朝,花旗佬在鸭绿江边会停下来----------------
何止停下来,还会无偿帮助我们的现代化
内线做战打谁?蒋当时哑铃战术,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双风贯耳架式。刘邓当时不出陇海线挺进大别山也得分兵驰 ...
对的,而且不是肚子,简直就是jj
经常看到类似的观点。往往是赞一个批一个,都成套路了。
lz完全没有经济概念
之前的内线作战,即便大胜,对根据地的经济也有严重破坏作用,事实上解放区已经濒于破产了。
外线作战就粮于敌,还极大稳固了根据地经济,一举多得
别扯了,挺进大别山如果是个失误的话,就没有以后的胜利了,当时的TG军队绝对没有试错的机会,何况是这么大的战略决策!
楼主这种帖子有回的价值吗?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想就事论事的讨论,而是故意黑
出了大别山,不远就是南京周边地区,这种战略威慑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致命的
你说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将统帅天真?你带了几个兵,打了几天仗啊?说人家天真?  你还真是天大地大唯嘴至大
轩冕 发表于 2016-4-2 08:56
lz完全没有经济概念
之前的内线作战,即便大胜,对根据地的经济也有严重破坏作用,事实上解放区已经濒于破 ...
我只是抛砖引玉。
目前的南海战略,也存在固守黄岩与南沙中北部,和继续南下的两种争论。
弯仔你好( ^_^)/
事后诸葛亮,诸葛亮
这种帖子用心昭然若揭,刘帅吃挂,黑毛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