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建工业主管部门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10:47
对重建工业主管部门的思考

文\鹰临天下
现行的工业管理体制基本上是1998年政府体制改革的产物.后来再经过一些调整,国家级的工业管理部门大多数成了全国性的协会组织,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还有一些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以后又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了改革),虽然名称变了,主体和领导部门还相对完整。地方一级的就比较乱,大部分演变成了协会,小部分保留着行业管理办公室,最好的是成立了工业促进局(极少)。应该说工业口各部门的改革是最彻底的,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被彻底打破了。
说是工业管理部门,只不过是计划经济的说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工业服务部门(连工业指导部门都谈不上)。国家级的虽然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话语权已大大削弱。省一级的大部分都改成协会了,搞得好的不多。市县一级的基本失去了作用,撤的撤并的并,保存下来的不多。
体制改革后,国有工业企业没有了婆婆,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特别是为应对入世挑战,各级政府彻底解除了对工业企业的体制机制束缚,其用心不可谓不苦,其决心不可谓不坚定。事实证明,中央政府的抉择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的企业已经学会了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海洋里游泳,而且游得还很好。特别是去年以来,国企的盈利增长速度已超过民企和外企,充分说明了国企的改革是成功的。而打破条条块块的限制,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唯有如此企业才能苦练内功求发展。
弹指一挥间,入世已经五年了。全国工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有问题是很正常的,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可能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也不可能有永远正确的法则,这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思考,得出了有必要重建工业主管部门的结论。限于笔者的知识面,其中难免有错漏和谬误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斧正。
思考一、市场要求有一个工业主管部门。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表现在:
一、目前企业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与政府沟通的长效体制。企业间自发形成的民间意义的行业协会发展还刚刚起步,原工业口主管部门演变而来的综合性行业协会,影响十分有限。幸存下来的工业部门又没有什么职能,话语权十分微弱。除了少数企业能与政府建立较好的的互通机制,部分企业能利用专项整治、现场办公、逢年过节等机会与政府沟通外,大多数企业都无法与政府正常沟通(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
二、目前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是高度分散,各自为政。发改委管立项,环保局管污染,技术质量监督局管质量……看起来好象政府已经全程监督了,其实不然。现实情况是人人都在管,人人都不管。人人都在管,是指每个部门都在管理企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人人都不管,是指各个部门只管自己的条块,没有人管企业的整体情况。
三、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缺位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不健全不权威,造成了目前企业的一盘散沙、各自为战。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步步上涨和稀土出口价格的年年下滑,就是外企各个击破的典型事例。市场的无序竞争,最后还是使中国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罪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客观上由于管理体制的高度分散,也没有一个部门能拿出一个行业公认的、权威的、可执行的办法。现场办公、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只适合特事特办,并不是长效机制。如果有一个机构有必要长期存在,就说明这个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需要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机构,能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能把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传,能为企业行业提出指导性意见或长远规划,能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那它该是什么机构呢?模式只有两个:一是欧美式高度成熟的行业协会。但这种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目前中国的行业协会远未成熟:二就是政府部门。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指导目标下,工业口政府设置的机构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如制订全国装备政策的发改委工业司装备处,只有一名处长、两名副处长再加一名公务员。如此繁重浩大的任务,这四个人怎么可能独立完成?他们只有委托全国性的专业协会来完成。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行业协会只会从本行业的利益出发,不可能为别的行业考虑,国家不可能为所有的行业都制订优惠政策,所以对行业协会的意见要慎重审核。特别是在中国的市场法制建设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排除企业与协会的“权力寻租”“暗箱操作”。既然还得由政府部门拍板,从保证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也为了容易区分责任,笔者倾向于国家级设置政府部门。
国家级的还好些,地方的情况更不好办。地方行业协会根本就没有全国性协会的号召力,也没有那么多专家。省市发改委装备处听取地方行业协会的意见吧,不够全面也不够权威,还有的是只考虑协会会员这个小团体;不听取吧,又对行业不了解,难免制定的一些文件与实际情况脱节,停留在政策层面无法执行。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没有可操作性政策就没有权威),为了保证政策能落到实处,为了保证与中央指导部门的有效衔接,笔者倾向于地方也设置政府部门。
那由哪个部门来管理比较合适呢?坦率的说,目前没有一家主管部门有足够的经验管理。因为各部门是各自为政,所以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工艺流程缺乏必要了解,更谈不上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何况全面的管理监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环保部门、技监部门就对电镀行业缺乏了解。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属于国家的政策限制范围,却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环保技监部门只知道按照政策给予罚款,却不知道这些企业利润很薄。很多企业都是无力上马环保设备,只好边罚款边生产。难道就解决不了吗?
让企业清洁生产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严格的法律条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外因;二是合理的排污成本,这是内因。内因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抓住了关键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不需要国家政策豁免,也不需要政府免税。只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电镀工业基地,把电镀企业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排放,再引进一家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既可以达到排污标准,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环保技监部门检查也省心,省得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当前情况是很多小企业为了逃避监管,都躲在很隐蔽的地方生产。增加了执法成本,执法效率也不高。)
有一个部门熟悉企业的情况,那就是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机械工业局。很多人员都是从企业选拔上来的,对企业有充分了解,既能坚决执行政策又能为企业提出合理建议。但全国目前类似的部门都是无职无权或有职无权,属于弱势部门。虽然武汉市机械促进办为此呼吁了很多次,但一直收效不大。
现在是市场要求有一个全面的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能把企业的意见反映到高层。企业普遍感到缺乏话语权,缺乏交流渠道。政策制订者对企业缺乏深入了解,有些就是拍脑袋决策,还有一些是大话空话套话,无实质性内容,无操作性可言。现在的企业并不仅仅是为一点政策优惠而来,他们要求公平的市场环境、透明的阳光操作、流畅高效的沟通渠道。沟通不畅到什么程度?个别企业甚至喊出了要有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不令人深思。虽然想法太极端太幼稚,但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政府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当然商人参政在世界各国都是不允许的,一个国家不可能交给商人来管理。)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的项目招标,基本上有跨国公司参加的,民族企业都会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招标方说我们对你们不了解。虽然你们在价格上服务上更有竞争力,但我们相信跨国公司的实力。这家企业急了,说我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不光通过了3C认证(国家强制认证)和ISO90001认证,还通过了美国UL认证、欧盟CE认证和德国CS认证,产品是可以卖到全世界的。招标方说跨国公司也有啊!看来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知名度不高。
这家企业痛定思痛,加大了宣传。下一次是本地区的政府采购,企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可一打听,竟然没上采购目录。负责人说招标方不知道你这家企业,你还得多多宣传啊。这个企业找到相关部门宣传企业,却备受冷遇。企业想不通:政府部门就是这样扶持本地企业的吗?我们不想搞特殊化,也明白政府不能搞区域保护主义,可我们想要一个平等都这么难 ……
政府当然不能直接把订单交给本地企业,但政府也不能对企业现状无动于衷,应积极有为。目前各专业协会普遍与原行业主管部门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笔者所在的机械促进办。经常拜访各专业协会,他们总是把我们叫成娘家人,还把我们当成上级。这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熟人好办事,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计划经济的残留,而是因为我办很了解企业情况,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难,知道企业的哪些要求是合理要求,很想为企业做一些事。可惜的是,我办的作用太有限了,也就只能呼吁一下,实在愧对各专业协会和广大企业。
思考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对制造业企业重视不够,断奶太早,输血太少。
200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6.8 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8.8%左右。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必然会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源。
前些年工业发展的路径是扶持轻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很少提到发展制造业,更谈不上发展装备制造业了。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制造业投资多见效慢,技术风险又很大。有段时间装备制造业基本上就是一头“奶牛”,国家只收利税却很少投入,但还有一些技改拨款。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连技术改造资金都不给拨了,企业本身又把利润上交了,怎么面对市场竞争?
很多企业都没挺过这一关。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向重化工业过度,对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生存下来的企业都非常红火。一名退休厂长深有感触地说:要是把企业做大以后改革就好了,当时就差那一两百万贷款,企业就活过来了。现在该有多好?让当时非常弱小的企业参加竞争愿望是好的,可小船经不起风浪啊!犯一次错误,就完了。外企是国家扶持的,光是所得税一项,我们就没法竞争。乡镇企业没有老职工,也不办医疗、退休保险,又偷漏税,我们国有企业敢这样干吗?
客观的讲,当时国家财力也不雄厚,无法支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巨额资金。而且也象美国一样犯了错误,以为制造业是夕阳工业。美国发现这个错误以后,迅速用先进技术武装装备制造业,这些年美国制造业又上来了。我国提自主创新,核心也是要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是要靠先进科学技术。日本更是把技术排在第一位,他们叫技术力。
什么是技术力呢?,假设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由机械、汽车、钢铁、冶金、化学、电子等部门组成的基干产业是现代工业这棵大树的树干。与之对应,由科学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组成的生产知识体系则是现代工业国家的树根。这两项相加,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评价标准——技术力。它可以用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等指标来衡量,也可以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反映。
日本的应用科学技术能如此发达,与他们对科技近乎狂热近乎虔诚有很大关系。二十一世纪的国家竞争,就是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
思考三、振兴装备制造业要求有一个全面的工业主管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原工业主管部门是受冲击最大的部门。象机械部,撤了建,建了撤,现在成了一个民间团体性质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这种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原来的体系被打破了,新的体系又尚未建立,必然导致工业管理的混乱。
国家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就必须抓住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中心环节。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就得自我研发,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只有大的企业集团才能落实。这就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肯定是价格昂贵质量欠佳。但只靠人力资源取胜不搞研发的作坊式工厂却不会增加成本,国际产业大鳄们为了独占市场也会低价倾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就是向欧美学习,在国内设置“反倾销条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低限价。几个大企业结成这种“价格联盟”是垄断,由国家来实施就是对创新企业的保护。价格由谁来认定呢?得有一个政府部门,不能是行业协会。因为行业协会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居多,不能排除它们把价格抬得很高的可能性。只有合理的价格杠杆,才能保护自主创新的萌芽。
为了监督为自主创新而投入的巨额国家资金,为了帮企业解决困难,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目前发改委任务太重,不可能再增加任务。成立一个装备制造振兴重大项目办公室,也只能管理重大项目,不能对工业全局投入资金、项目、绩效等进行管理(因为1984年成立重大办的背景是仍有工业主管部门,仍有着相对落后效率不高但门类齐全、总量很大的工业体系)。是该成立一个工业主管部门了!发改委抓立项,工业主管部门抓落实,可以有效避免计划经济时代部门利益至上的怪圈。为了重启大飞机研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为了整个国家工业振兴难道不需要一个专门机构吗?
思考四、要实现以装备制造业为先导的工业振兴,方向不能出偏差。
要实现装备制造业乃至全国工业的振兴,首先得解决认识问题和路线问题。后进国家要发展,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经济学热衷的“比较经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极其低廉的优势,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OEM工厂。在这条路上,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中国得到了GDP,外企得到了利润”,就是这种经济最好的写照。那些外贸顺差,不仅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反过来还成了发达国家要求中国让步的口实。比较经济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提升GDP,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止步不前。产业升不了级必然导致拉美化,内需不振必然依靠外部需求,外向型经济必然导致国家经济结构不独立,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
就拿纺织服装行业为例。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是一个完全公开公平的市场。从八十年代一到现在,全国盲目上马了多少项目?损失了多少国有资金民间资金?造成了多少工厂倒闭多少工人下岗?我们又得到了什么?高度恶性的竞争牺牲了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牺牲了产业的升级,牺牲了职工的福利待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我们能有几个高档服装品牌?能生产多少高档面料?一匹贴牌生产的高档面料能赚多少钱?代理加工一件服装赚多少钱?注定会产生“血汗工厂”,要不然根本就赚不了钱。
按照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中国的服装纺织企业注定要在这种无序竞争中生存下去。这种生产方式不符合和谐社会、创新国家的发展方向,也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些人认为做大才能做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是做得很大了,有几个强者?汽车行业我国是世界第四,规模也非常大,有几个强者?
另一条就是赶超型经济。这种方式刚开始会付出较大代价,但后发优势非常明显。日本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日本韩国刚开始做的产品质量也不过关(必然的),价格也是贵得离谱。一来是因为开发费用太高,二来是因为核心部件核心技术靠进口,价格当然很高。但靠政府的强制措施和国民的无条件支持,企业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只看到日韩产品现在的风光,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机制体制的先进性,却没看到日韩两国政府和国民为发展壮大本国产品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总想找一条迅速成长的捷径,而忽视了苦练内功。如果要走追赶型道路,注定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没有一个全权负责的工业部门集合资源形成合力,任凭各企业自生自灭,任凭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行吗?
思考五、小政府大社会是工业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日本模式不可效仿。
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但日本的经济团体力量非常强大。也就是说,日本政府的相当一部分职能是由民间组织来行使的。象产经联,就号称“政府的政府”。它可以决定政府的政策,虽然它名义上是一个民间机构。日本的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也极其密切,会长很多是由退休政界或官员担任。
日本的协会都是官方半官方的,与欧美的民间协会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但不管是日本还是欧美的协会都已经发展很长时间,要求中国的行业协会用几年时间走完国外协会几十年上百年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很容易犯大跃进式的错误。中国不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就不可能出现高度发达的行业协会。
而且日本人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服从命令是举世闻名的,对内公平竞争,对外团结一致。中国企业能做到吗?最起码目前还做不到。而且出于中国人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企业更愿意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而不是一个民间性质的行业协会。
小政府大社会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既定目标,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协会发育远未成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又弱化管理协调职能,必然导致无序竞争。无序竞争也许会出现几家大企业,但对整个行业是有害的,对民族工业是有害的。
反思六、计划经济也是实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有效手段,需要有一个工业主管部门。
就工业改革方面的经验看,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只能为更有效率而改革。改革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改革不是权力的再分配,不是人为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再调整,只是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反思工业体制改革当然不是要走回头路,现在还可能出现管人管钱管物的工业主管部门吗?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怎么可能是回到过去呢
当前跨国公司们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都在搞强强联合。我们不做准备能行吗?这就是新时代的改革任务。改革当然要与时趋进的,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以前的改革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因此撤销工业主管部门是正确的;现在的改革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因此重建工业主管部门也是正确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都必须坚持和谐社会、创新国家的大方向。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计划经济也是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我国的军工企业,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只不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现在空中客车公司与波音公司平分秋色,我国航天航空喜讯频传,充分证明了计划经济的有效性。使用市场经济手段,但不迷信市场经济,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启迪。
自主创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强力部门全过程统筹监督执行。而且跟以往不同的是,我们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使用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这条途径我们没有经验可言,计划经济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就非常重要。只有做大才能做强,只有自主研发才能不被人卡脖子,核心技术不管花多少钱都得研制出来,只有中国人掌舵才能保证企业的明天,这就是我们的经验。在制造业领域不存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只有政府扶持才能振兴装备制造业,因此需要有一个专职部门来解决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世界各国不都是这样的吗?有几个发达国家没有工业部?
综上所述,重建工业主管部门已非常紧迫了。希望有关部门能从国家全局出发,跳出行业地域界限,高度重视此问题。

鹰临天下2007.3.26对重建工业主管部门的思考

文\鹰临天下
现行的工业管理体制基本上是1998年政府体制改革的产物.后来再经过一些调整,国家级的工业管理部门大多数成了全国性的协会组织,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还有一些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以后又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了改革),虽然名称变了,主体和领导部门还相对完整。地方一级的就比较乱,大部分演变成了协会,小部分保留着行业管理办公室,最好的是成立了工业促进局(极少)。应该说工业口各部门的改革是最彻底的,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被彻底打破了。
说是工业管理部门,只不过是计划经济的说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工业服务部门(连工业指导部门都谈不上)。国家级的虽然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话语权已大大削弱。省一级的大部分都改成协会了,搞得好的不多。市县一级的基本失去了作用,撤的撤并的并,保存下来的不多。
体制改革后,国有工业企业没有了婆婆,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特别是为应对入世挑战,各级政府彻底解除了对工业企业的体制机制束缚,其用心不可谓不苦,其决心不可谓不坚定。事实证明,中央政府的抉择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的企业已经学会了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海洋里游泳,而且游得还很好。特别是去年以来,国企的盈利增长速度已超过民企和外企,充分说明了国企的改革是成功的。而打破条条块块的限制,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唯有如此企业才能苦练内功求发展。
弹指一挥间,入世已经五年了。全国工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有问题是很正常的,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可能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也不可能有永远正确的法则,这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思考,得出了有必要重建工业主管部门的结论。限于笔者的知识面,其中难免有错漏和谬误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斧正。
思考一、市场要求有一个工业主管部门。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表现在:
一、目前企业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与政府沟通的长效体制。企业间自发形成的民间意义的行业协会发展还刚刚起步,原工业口主管部门演变而来的综合性行业协会,影响十分有限。幸存下来的工业部门又没有什么职能,话语权十分微弱。除了少数企业能与政府建立较好的的互通机制,部分企业能利用专项整治、现场办公、逢年过节等机会与政府沟通外,大多数企业都无法与政府正常沟通(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
二、目前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是高度分散,各自为政。发改委管立项,环保局管污染,技术质量监督局管质量……看起来好象政府已经全程监督了,其实不然。现实情况是人人都在管,人人都不管。人人都在管,是指每个部门都在管理企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人人都不管,是指各个部门只管自己的条块,没有人管企业的整体情况。
三、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缺位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不健全不权威,造成了目前企业的一盘散沙、各自为战。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步步上涨和稀土出口价格的年年下滑,就是外企各个击破的典型事例。市场的无序竞争,最后还是使中国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罪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客观上由于管理体制的高度分散,也没有一个部门能拿出一个行业公认的、权威的、可执行的办法。现场办公、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只适合特事特办,并不是长效机制。如果有一个机构有必要长期存在,就说明这个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需要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机构,能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能把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传,能为企业行业提出指导性意见或长远规划,能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那它该是什么机构呢?模式只有两个:一是欧美式高度成熟的行业协会。但这种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目前中国的行业协会远未成熟:二就是政府部门。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指导目标下,工业口政府设置的机构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如制订全国装备政策的发改委工业司装备处,只有一名处长、两名副处长再加一名公务员。如此繁重浩大的任务,这四个人怎么可能独立完成?他们只有委托全国性的专业协会来完成。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行业协会只会从本行业的利益出发,不可能为别的行业考虑,国家不可能为所有的行业都制订优惠政策,所以对行业协会的意见要慎重审核。特别是在中国的市场法制建设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排除企业与协会的“权力寻租”“暗箱操作”。既然还得由政府部门拍板,从保证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也为了容易区分责任,笔者倾向于国家级设置政府部门。
国家级的还好些,地方的情况更不好办。地方行业协会根本就没有全国性协会的号召力,也没有那么多专家。省市发改委装备处听取地方行业协会的意见吧,不够全面也不够权威,还有的是只考虑协会会员这个小团体;不听取吧,又对行业不了解,难免制定的一些文件与实际情况脱节,停留在政策层面无法执行。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没有可操作性政策就没有权威),为了保证政策能落到实处,为了保证与中央指导部门的有效衔接,笔者倾向于地方也设置政府部门。
那由哪个部门来管理比较合适呢?坦率的说,目前没有一家主管部门有足够的经验管理。因为各部门是各自为政,所以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工艺流程缺乏必要了解,更谈不上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何况全面的管理监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环保部门、技监部门就对电镀行业缺乏了解。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属于国家的政策限制范围,却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环保技监部门只知道按照政策给予罚款,却不知道这些企业利润很薄。很多企业都是无力上马环保设备,只好边罚款边生产。难道就解决不了吗?
让企业清洁生产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严格的法律条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外因;二是合理的排污成本,这是内因。内因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抓住了关键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不需要国家政策豁免,也不需要政府免税。只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电镀工业基地,把电镀企业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排放,再引进一家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既可以达到排污标准,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环保技监部门检查也省心,省得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当前情况是很多小企业为了逃避监管,都躲在很隐蔽的地方生产。增加了执法成本,执法效率也不高。)
有一个部门熟悉企业的情况,那就是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机械工业局。很多人员都是从企业选拔上来的,对企业有充分了解,既能坚决执行政策又能为企业提出合理建议。但全国目前类似的部门都是无职无权或有职无权,属于弱势部门。虽然武汉市机械促进办为此呼吁了很多次,但一直收效不大。
现在是市场要求有一个全面的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能把企业的意见反映到高层。企业普遍感到缺乏话语权,缺乏交流渠道。政策制订者对企业缺乏深入了解,有些就是拍脑袋决策,还有一些是大话空话套话,无实质性内容,无操作性可言。现在的企业并不仅仅是为一点政策优惠而来,他们要求公平的市场环境、透明的阳光操作、流畅高效的沟通渠道。沟通不畅到什么程度?个别企业甚至喊出了要有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不令人深思。虽然想法太极端太幼稚,但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政府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当然商人参政在世界各国都是不允许的,一个国家不可能交给商人来管理。)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的项目招标,基本上有跨国公司参加的,民族企业都会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招标方说我们对你们不了解。虽然你们在价格上服务上更有竞争力,但我们相信跨国公司的实力。这家企业急了,说我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不光通过了3C认证(国家强制认证)和ISO90001认证,还通过了美国UL认证、欧盟CE认证和德国CS认证,产品是可以卖到全世界的。招标方说跨国公司也有啊!看来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知名度不高。
这家企业痛定思痛,加大了宣传。下一次是本地区的政府采购,企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可一打听,竟然没上采购目录。负责人说招标方不知道你这家企业,你还得多多宣传啊。这个企业找到相关部门宣传企业,却备受冷遇。企业想不通:政府部门就是这样扶持本地企业的吗?我们不想搞特殊化,也明白政府不能搞区域保护主义,可我们想要一个平等都这么难 ……
政府当然不能直接把订单交给本地企业,但政府也不能对企业现状无动于衷,应积极有为。目前各专业协会普遍与原行业主管部门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笔者所在的机械促进办。经常拜访各专业协会,他们总是把我们叫成娘家人,还把我们当成上级。这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熟人好办事,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计划经济的残留,而是因为我办很了解企业情况,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难,知道企业的哪些要求是合理要求,很想为企业做一些事。可惜的是,我办的作用太有限了,也就只能呼吁一下,实在愧对各专业协会和广大企业。
思考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对制造业企业重视不够,断奶太早,输血太少。
200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6.8 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8.8%左右。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必然会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源。
前些年工业发展的路径是扶持轻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很少提到发展制造业,更谈不上发展装备制造业了。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制造业投资多见效慢,技术风险又很大。有段时间装备制造业基本上就是一头“奶牛”,国家只收利税却很少投入,但还有一些技改拨款。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后,连技术改造资金都不给拨了,企业本身又把利润上交了,怎么面对市场竞争?
很多企业都没挺过这一关。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向重化工业过度,对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生存下来的企业都非常红火。一名退休厂长深有感触地说:要是把企业做大以后改革就好了,当时就差那一两百万贷款,企业就活过来了。现在该有多好?让当时非常弱小的企业参加竞争愿望是好的,可小船经不起风浪啊!犯一次错误,就完了。外企是国家扶持的,光是所得税一项,我们就没法竞争。乡镇企业没有老职工,也不办医疗、退休保险,又偷漏税,我们国有企业敢这样干吗?
客观的讲,当时国家财力也不雄厚,无法支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巨额资金。而且也象美国一样犯了错误,以为制造业是夕阳工业。美国发现这个错误以后,迅速用先进技术武装装备制造业,这些年美国制造业又上来了。我国提自主创新,核心也是要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是要靠先进科学技术。日本更是把技术排在第一位,他们叫技术力。
什么是技术力呢?,假设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由机械、汽车、钢铁、冶金、化学、电子等部门组成的基干产业是现代工业这棵大树的树干。与之对应,由科学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组成的生产知识体系则是现代工业国家的树根。这两项相加,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评价标准——技术力。它可以用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等指标来衡量,也可以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反映。
日本的应用科学技术能如此发达,与他们对科技近乎狂热近乎虔诚有很大关系。二十一世纪的国家竞争,就是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
思考三、振兴装备制造业要求有一个全面的工业主管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原工业主管部门是受冲击最大的部门。象机械部,撤了建,建了撤,现在成了一个民间团体性质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这种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原来的体系被打破了,新的体系又尚未建立,必然导致工业管理的混乱。
国家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就必须抓住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中心环节。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就得自我研发,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只有大的企业集团才能落实。这就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肯定是价格昂贵质量欠佳。但只靠人力资源取胜不搞研发的作坊式工厂却不会增加成本,国际产业大鳄们为了独占市场也会低价倾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就是向欧美学习,在国内设置“反倾销条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低限价。几个大企业结成这种“价格联盟”是垄断,由国家来实施就是对创新企业的保护。价格由谁来认定呢?得有一个政府部门,不能是行业协会。因为行业协会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居多,不能排除它们把价格抬得很高的可能性。只有合理的价格杠杆,才能保护自主创新的萌芽。
为了监督为自主创新而投入的巨额国家资金,为了帮企业解决困难,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政府部门。目前发改委任务太重,不可能再增加任务。成立一个装备制造振兴重大项目办公室,也只能管理重大项目,不能对工业全局投入资金、项目、绩效等进行管理(因为1984年成立重大办的背景是仍有工业主管部门,仍有着相对落后效率不高但门类齐全、总量很大的工业体系)。是该成立一个工业主管部门了!发改委抓立项,工业主管部门抓落实,可以有效避免计划经济时代部门利益至上的怪圈。为了重启大飞机研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为了整个国家工业振兴难道不需要一个专门机构吗?
思考四、要实现以装备制造业为先导的工业振兴,方向不能出偏差。
要实现装备制造业乃至全国工业的振兴,首先得解决认识问题和路线问题。后进国家要发展,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经济学热衷的“比较经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极其低廉的优势,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OEM工厂。在这条路上,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中国得到了GDP,外企得到了利润”,就是这种经济最好的写照。那些外贸顺差,不仅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反过来还成了发达国家要求中国让步的口实。比较经济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提升GDP,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止步不前。产业升不了级必然导致拉美化,内需不振必然依靠外部需求,外向型经济必然导致国家经济结构不独立,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
就拿纺织服装行业为例。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是一个完全公开公平的市场。从八十年代一到现在,全国盲目上马了多少项目?损失了多少国有资金民间资金?造成了多少工厂倒闭多少工人下岗?我们又得到了什么?高度恶性的竞争牺牲了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牺牲了产业的升级,牺牲了职工的福利待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我们能有几个高档服装品牌?能生产多少高档面料?一匹贴牌生产的高档面料能赚多少钱?代理加工一件服装赚多少钱?注定会产生“血汗工厂”,要不然根本就赚不了钱。
按照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中国的服装纺织企业注定要在这种无序竞争中生存下去。这种生产方式不符合和谐社会、创新国家的发展方向,也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些人认为做大才能做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是做得很大了,有几个强者?汽车行业我国是世界第四,规模也非常大,有几个强者?
另一条就是赶超型经济。这种方式刚开始会付出较大代价,但后发优势非常明显。日本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日本韩国刚开始做的产品质量也不过关(必然的),价格也是贵得离谱。一来是因为开发费用太高,二来是因为核心部件核心技术靠进口,价格当然很高。但靠政府的强制措施和国民的无条件支持,企业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只看到日韩产品现在的风光,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机制体制的先进性,却没看到日韩两国政府和国民为发展壮大本国产品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总想找一条迅速成长的捷径,而忽视了苦练内功。如果要走追赶型道路,注定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没有一个全权负责的工业部门集合资源形成合力,任凭各企业自生自灭,任凭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行吗?
思考五、小政府大社会是工业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日本模式不可效仿。
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但日本的经济团体力量非常强大。也就是说,日本政府的相当一部分职能是由民间组织来行使的。象产经联,就号称“政府的政府”。它可以决定政府的政策,虽然它名义上是一个民间机构。日本的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也极其密切,会长很多是由退休政界或官员担任。
日本的协会都是官方半官方的,与欧美的民间协会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但不管是日本还是欧美的协会都已经发展很长时间,要求中国的行业协会用几年时间走完国外协会几十年上百年的路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很容易犯大跃进式的错误。中国不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就不可能出现高度发达的行业协会。
而且日本人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服从命令是举世闻名的,对内公平竞争,对外团结一致。中国企业能做到吗?最起码目前还做不到。而且出于中国人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企业更愿意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而不是一个民间性质的行业协会。
小政府大社会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既定目标,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协会发育远未成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又弱化管理协调职能,必然导致无序竞争。无序竞争也许会出现几家大企业,但对整个行业是有害的,对民族工业是有害的。
反思六、计划经济也是实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有效手段,需要有一个工业主管部门。
就工业改革方面的经验看,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只能为更有效率而改革。改革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改革不是权力的再分配,不是人为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再调整,只是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反思工业体制改革当然不是要走回头路,现在还可能出现管人管钱管物的工业主管部门吗?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怎么可能是回到过去呢
当前跨国公司们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都在搞强强联合。我们不做准备能行吗?这就是新时代的改革任务。改革当然要与时趋进的,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以前的改革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因此撤销工业主管部门是正确的;现在的改革是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因此重建工业主管部门也是正确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都必须坚持和谐社会、创新国家的大方向。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计划经济也是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我国的军工企业,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只不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现在空中客车公司与波音公司平分秋色,我国航天航空喜讯频传,充分证明了计划经济的有效性。使用市场经济手段,但不迷信市场经济,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启迪。
自主创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强力部门全过程统筹监督执行。而且跟以往不同的是,我们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使用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这条途径我们没有经验可言,计划经济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就非常重要。只有做大才能做强,只有自主研发才能不被人卡脖子,核心技术不管花多少钱都得研制出来,只有中国人掌舵才能保证企业的明天,这就是我们的经验。在制造业领域不存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只有政府扶持才能振兴装备制造业,因此需要有一个专职部门来解决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世界各国不都是这样的吗?有几个发达国家没有工业部?
综上所述,重建工业主管部门已非常紧迫了。希望有关部门能从国家全局出发,跳出行业地域界限,高度重视此问题。

鹰临天下2007.3.26
此文很好,建议加精。

现在重新成立工业部的呼声很高,希望明年机构改革能成为现实。
不断撤销部门,不断合并部门,不断加新部门,再不断的拆分部门:L
不能把什么东西都让政府办!有的是行业协会的问题,有的是科技教育部门的问题,有的是经济贸易部门的问题。都让政府解决,并不见得解决的好!
通过发改委的宏观调控就可以了,本地一家企业上一条全国领先水平的生产线,都要发改委立项审批,还想要怎么管。
重建的结果很可能又聚集一群勾心斗角的官僚老爷.......: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