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1:33
1、参与此次战役的刘邓大军有多少人?
2、在战役进行期间我军一共损失多少人?
3、在挺进大别山之后至淮海战役之前刘邓大军的战斗有哪些?1、参与此次战役的刘邓大军有多少人?
2、在战役进行期间我军一共损失多少人?
3、在挺进大别山之后至淮海战役之前刘邓大军的战斗有哪些?
有人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进大别山,四个主力军12万多,后续跟进2个军4万。陈赓主力8万!
出大别山围歼王维,中野主力12万!包括广大中原军区地方部队!
进大别山,四个主力军12万多,后续跟进2个军4万。陈赓主力8万!
出大别山围歼王维,中野主力12万!包括广 ...
损失高达一半?
陈谢的四纵不能算吧?
等科普,啥都不知道
有人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你说的和楼主问的没啥关系嘛
淮海围歼黄维12兵团,初期在华野部队未到时13-14万(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野也有上万人的减员);留在大别山各军区的部队5-6万,其中,相当部分是47-48年主力转地方、建设根据地留下的,在大别山损失了6-10万。
aixia5212008 发表于 2016-4-24 16:34
你说的和楼主问的没啥关系嘛
你有点耐心看下去吗
1、跃进前主力四个纵队12.4万,出去只有5万出头,去掉在大别山地方化的,损失五万以上。
2、跃进前一战消灭5.6万,跃进后差点连个整编师都吃不掉。
c1j1d1b1y1 发表于 2016-4-24 11:17
进大别山,四个主力军12万多,后续跟进2个军4万。陈赓主力8万!
出大别山围歼王维,中野主力12万!包括广 ...
围歼黄维光中野就17万人,华野还有3、7、13纵和特纵,加起来足有25万。
另外华野为了配合中野跃进,搞了七月分兵,损失五万——八万,山东根据地除了渤海区基本全丢,人力物资损失惨重。整个跃进大别山,两个野战军光毫无意义的损失就达10万左右,占到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可换来的战国少的可怜。跃进后,华野中野一直到豫东战役前近一年时间打不了什么大的歼灭战。
那时延安也丟了,形势忽忽悠悠地就转向了。想来土改和国统区腐败经济崩匮原因吧。
孙思成 发表于 2016-4-24 15:14
损失高达一半?
跃进前总野战兵力达25万,围歼黄维前野战军15万,加上地方部队6万,总兵力21万,但是装备差没有炮!
liming-1967 发表于 2016-4-24 17:16
淮海围歼黄维12兵团,初期在华野部队未到时13-14万(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野也有上万人的减员);留在大别山 ...
华野配合围歼的部队使用情况是这样的,先是7纵配合王近山集团,13纵配合陈锡联集团!7纵损失比较大撤下,总攻时华野三纵加入王进山集团!华野三纵基本没有损失!
1、跃进前主力四个纵队12.4万,出去只有5万出头,去掉在大别山地方化的,损失五万以上。
2、跃进前一战消 ...
鲁西南歼敌5.6万自身也有战损,过汝河牺牲也较大。出大别山的5万多是邓李的三个纵队,刘先期已带一个纵队出山。
另外华野为了配合中野跃进,搞了七月分兵,损失五万——八万,山东根据地除了渤海区基本全丢,人力物资损失 ...

粟裕将军自己都不认为7月分兵是错误,他认为南麻临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过分乐观。刘邓后来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以为三天可以解决黄维兵团,过于乐观,严重低估蒋军主力的战斗力。
冬岭秀寒松 发表于 2016-4-24 21:41
鲁西南歼敌5.6万自身也有战损,过汝河牺牲也较大。出大别山的5万多是邓李的三个纵队,刘先期已带一个纵队 ...
12.4万就是跃进前统计的数字,没有鲁西南的俘虏还没这么多呢。汝河也是跃进啊。
冬岭秀寒松 发表于 2016-4-24 21:41
鲁西南歼敌5.6万自身也有战损,过汝河牺牲也较大。出大别山的5万多是邓李的三个纵队,刘先期已带一个纵队 ...
另外5万多是含1纵的,有统计数字,四个纵队都只有1万多人了,没1纵也凑不出5万啊。
冬岭秀寒松 发表于 2016-4-24 21:49
粟裕将军自己都不认为7月分兵是错误,他认为南麻临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过分乐观。刘邓后来也犯了同样的 ...
你从哪里看到粟裕自己不认为七月分兵有错的,报中央的电报吗,还是谭震林那封信,那个你也信?
整个华野谁敢说中央的决策有错啊。
12.4万就是跃进前统计的数字,没有鲁西南的俘虏还没这么多呢。汝河也是跃进啊。
12.4是过黄河的人数。
冬岭秀寒松 发表于 2016-4-24 21:49
粟裕将军自己都不认为7月分兵是错误,他认为南麻临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过分乐观。刘邓后来也犯了同样的 ...
粟裕当时手里哪怕再多一个主力纵队,南麻临朐就不是过分乐观,而是第二个孟良崮了。
所谓什么狗屁乐观和检讨都是事后的官样文章,谁敢说因为执行中央决策导致兵力不足啊。
c1j1d1b1y1 发表于 2016-4-24 20:39
跃进前总野战兵力达25万,围歼黄维前野战军15万,加上地方部队6万,总兵力21万,但是装备差没有炮!
围歼黄维前不止15万野战军,你把跟着华野混的中11纵给漏了,陕南12旅也不能算进地方部队里。连铜箔军区算地方部队都有些勉强。
c1j1d1b1y1 发表于 2016-4-24 20:44
华野配合围歼的部队使用情况是这样的,先是7纵配合王近山集团,13纵配合陈锡联集团!7纵损失比较大撤下,总攻 ...
问题是双堆集国共总兵力对比本就是1:2,就像一算辽沈就是103对55一样。
另外华野为了配合中野跃进,搞了七月分兵,损失五万——八万,山东根据地除了渤海区基本全丢,人力物资损失 ...
说的好像不挺进就毫发无损一样
冬岭秀寒松 发表于 2016-4-24 21:58
12.4是过黄河的人数。
好吧,我收回,这个数字:
1947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征时的实力统计:

  第一纵队32,357人,

  第二纵队31,000人;

  第三纵队26,468人;

  第六纵队26,322人;

  野战军直属队6,370人,

  总计南下122,517人。
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未经补充时的实力:

  第一纵队15,363人;

  第二纵队11,627人;

  第三纵队15,384人;

  第六纵队14,280人;

  除去野战军直属队不计,尚存56,654人。

此处未计算一万多地方化的几个旅。
考虑到10纵、12纵以及南下新兵,跃进大别山一共损失大约5-7万,而且是永久性战损,无法恢复的,包括重武器。
陈谢的四纵不能算吧?
陈谢的太岳兵团隶属于二野,但长期不在其帐下。
tigerasd 发表于 2016-4-24 22:03
说的好像不挺进就毫发无损一样
问题是值得不值得。
自己查查跃进前一年刘邓的战绩和损失,跃进后一年刘邓的战绩和损失。以及配合的华野前一年的表现和后一年的表现。
在跃进大别山期间满打满算损失6万多,换来的是整个南线战略形势的全面改观,西北局面也得以扭转,将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前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不在这个基本局面上评价,只看损失和歼敌比,那永远也得不出正确结论。拿南麻临朐为例,有人说多一个纵队粟裕就能打成孟良崮,可怎么不说说如果没有叶陶兵团和陈唐外团在外线引开大量敌军,粟裕可能连胡琏、李弥的边都沾不到呢?
问题是值得不值得。
自己查查跃进前一年刘邓的战绩和损失,跃进后一年刘邓的战绩和损失。以及配合的华野 ...
值得,调动了蒋军的兵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
cruelworm 发表于 2016-4-24 22:19
值得,调动了蒋军的兵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
呵呵,调动了10个旅南下,一个鲁西南就可以解决的兵力。
外线作战?外线到兵员粮食棉衣都要千里迢迢地从老解放区送,不知道这帐怎么算。
而且刘邓除了邯郸战役,一致外线作战呢。
南征军15万,在鲁西南战役和跃进作战中减员五万,补充解放战士2万,有12万人到达大别山。
cruelworm 发表于 2016-4-24 22:19
值得,调动了蒋军的兵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
跃进付出的代价比一个淮海战役还大,得到的汇报基本忽略不计,解放战争第一年无比出彩的华东中原野战军到第二年沉默是金了。
很难想象,假如不跃进,以鲁西南12万大军和鲁中27万大军,相隔不过200公里的40万解放军野战军外加刘粟两个军神,请问山东重点进攻的区区40万国军怎么破?
这也叫值得,呵呵。
要论值不值得,那得问凯申校长了
天佑中华1949 发表于 2016-4-24 22:29
跃进付出的代价比一个淮海战役还大,得到的汇报基本忽略不计,解放战争第一年无比出彩的华东中原野战军到 ...

将整个南线战略局面全面改观的收获称为“忽略不计”,那真不知道啥是忽略有计。是不是二万五千里大逃跑的所得全是忽略不计?被敌人全消灭了就是有计了是吧?
keepmart 发表于 2016-4-24 22:34
将整个南线战略局面全面改观的收获称为“忽略不计”,那真不知道啥是忽略有计。是不是二万五千里大逃跑 ...
请问南线战略全局如何改观的,请用事实和战绩说话,而不是官样文章和结论。
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震慑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重庆、武汉、南京都在威慑之中,是老毛的大手笔。
天佑中华1949 发表于 2016-4-24 22:37
请问南线战略全局如何改观的,请用事实和战绩说话,而不是官样文章和结论。
如何改观的?原来毫无主力部队存在的广大中原地区,现在东边出现了豫皖苏解放区,西边出现了伏牛山根据地,中间出现了大别山根据地、江汉根据地、桐柏根据地,中原各部互相响应,全面扯乱了国军中原防线,大量歼敌,使其进攻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最终铩羽而归,整个战争形势得到了扭转。

请问,这是什么事实和战绩?是不是官样文章和结论用事实来衡量,你不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