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夏天解放军如果不搞挺进大别山的话,有没有更好的选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30:24
看现在的史料,47年刘邓的中原野战军进军大别山的损失很大,南渡黄河时12万人的部队到48年春天出山时只剩下6万多人了,而且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而且看邓小平的文集,他对这个挺进大别山应该是很在意的,他的意思就是当时的二野承担了解放军里面最难的任务,而且完成的不错。
后来的一些二野军官回忆里面也说挺进大别山时候的困难甚至要超过红军长征时期。我的问题是当时解放军为什么要一下子跳得那么远呢?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的时候实际上等于是无后方作战,人员和物资的补给就很成问题,到了大别山以后因为部队活动不开,最后只能是分成两路,老邓在大别山成天钻山沟,刘伯承只能带着主力回到淮河以北去活动。
中原野战军原先的战斗力很强,这样分成两块以后兵力削弱,再想打歼灭战就很困难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按老邓的说法就是之消灭了国军几个旅和一些地方保安部队。那是中共的意图好像只是在大别山占地盘,但是这样做是不是划算呢?
中原野战军折腾了半天,最后连自己的物资供应都解决不了,还要靠部队从淮河以北往大别山运物资。

47年7月华野搞了个7月分兵,结果也是损失很大,如果中野不向淮河以南发展,而是和华野会和,然后向南威胁徐州的话,是不是一个更好的局面?或者中野在鲁西南战役以后向西发展,和陈赓的部队配合作战?看现在的史料,47年刘邓的中原野战军进军大别山的损失很大,南渡黄河时12万人的部队到48年春天出山时只剩下6万多人了,而且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而且看邓小平的文集,他对这个挺进大别山应该是很在意的,他的意思就是当时的二野承担了解放军里面最难的任务,而且完成的不错。
后来的一些二野军官回忆里面也说挺进大别山时候的困难甚至要超过红军长征时期。我的问题是当时解放军为什么要一下子跳得那么远呢?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的时候实际上等于是无后方作战,人员和物资的补给就很成问题,到了大别山以后因为部队活动不开,最后只能是分成两路,老邓在大别山成天钻山沟,刘伯承只能带着主力回到淮河以北去活动。
中原野战军原先的战斗力很强,这样分成两块以后兵力削弱,再想打歼灭战就很困难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按老邓的说法就是之消灭了国军几个旅和一些地方保安部队。那是中共的意图好像只是在大别山占地盘,但是这样做是不是划算呢?
中原野战军折腾了半天,最后连自己的物资供应都解决不了,还要靠部队从淮河以北往大别山运物资。

47年7月华野搞了个7月分兵,结果也是损失很大,如果中野不向淮河以南发展,而是和华野会和,然后向南威胁徐州的话,是不是一个更好的局面?或者中野在鲁西南战役以后向西发展,和陈赓的部队配合作战?
战斗力再强,相比周围的国军也是双拳难敌四手,挺进大别山,更多只是为了先保存自己,在敌人的心脏附近打一颗钉子,让敌人感到恶心,想动一动都得忌惮一下那颗钉子。
从军事上说,此招确实有疑问。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让粟大将过江,粟死活不干!
从军事上此招的作用确实不大,正因为如此,中央让粟带12万人过江,粟死活不干。


从王外马甲那里搬来的

47年9、10月份的战场的态势大概是这样:在胶东,国民党二十个旅攻击华野“东兵团”,接连获胜;在大别山,国民党二十个旅追击刘邓大军,兵力明显不足;在豫皖苏,国军的八个旅对付陈毅粟裕的“西兵团”,实力最弱的整57师(段茂霖部)在沙土集战役中被歼灭、实力最强的整11师在土山集战役中击败了共军,双方打了个平手……而就在这时,共产党的陈赓兵团又从豫西一路杀将过来,“徐州陆总”实在找不到部队去堵这个缺口,只得从“胶东兵团”的头上抽兵。

    于是,从11月起,整25师(黄百韬)奉调返回徐州、整9师(王凌云)受命增援东北,国民党军只好在胶东战场上转入了防御,华野“东兵团”南北两路顺势会师、并随即展开反攻,胶东局势从此大为改观。至48年的4月,国民党“胶东兵团”陆续撤出山东,华东野战军就完全控制了局面。

    所以,如果把“九月攻势”算到47年10月份截止,无疑是国民党赢了,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不仅攻占了胶东几乎全部重要城镇、掠夺了解放区储藏的大量军需物资,而且还利用战俘和壮丁扩充了部队(整8师就是在山东扩编为第13兵团的);而如果把这场战役算到11月结束,只好认为是国共双方打平,因为这时候的国军占据了山东半岛的主要港口,而解放军则切断了胶济铁路、夺回了莱阳城,两边各有得失;再如果一直算到48年4月,那就肯定是许世友将军大获全胜,因为此时的国民党只剩下一个103旅(已升格为39军)还困守着烟台,其他人马都被解放军赶跑了,胶东根据地已重新恢复了活力——因此,国民党方面愿意把这场战役的时间往短里算,共产党的军史则愿意往长里算,双方各有各的理由。
====================  
在战略上跃进大别山显然是成功的

从王外马甲那里搬来的

47年9、10月份的战场的态势大概是这样:在胶东,国民党二十个旅攻击华野“东兵团”,接连获胜;在大别山,国民党二十个旅追击刘邓大军,兵力明显不足;在豫皖苏,国军的八个旅对付陈毅粟裕的“西兵团”,实力最弱的整57师(段茂霖部)在沙土集战役中被歼灭、实力最强的整11师在土山集战役中击败了共军,双方打了个平手……而就在这时,共产党的陈赓兵团又从豫西一路杀将过来,“徐州陆总”实在找不到部队去堵这个缺口,只得从“胶东兵团”的头上抽兵。

    于是,从11月起,整25师(黄百韬)奉调返回徐州、整9师(王凌云)受命增援东北,国民党军只好在胶东战场上转入了防御,华野“东兵团”南北两路顺势会师、并随即展开反攻,胶东局势从此大为改观。至48年的4月,国民党“胶东兵团”陆续撤出山东,华东野战军就完全控制了局面。

    所以,如果把“九月攻势”算到47年10月份截止,无疑是国民党赢了,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不仅攻占了胶东几乎全部重要城镇、掠夺了解放区储藏的大量军需物资,而且还利用战俘和壮丁扩充了部队(整8师就是在山东扩编为第13兵团的);而如果把这场战役算到11月结束,只好认为是国共双方打平,因为这时候的国军占据了山东半岛的主要港口,而解放军则切断了胶济铁路、夺回了莱阳城,两边各有得失;再如果一直算到48年4月,那就肯定是许世友将军大获全胜,因为此时的国民党只剩下一个103旅(已升格为39军)还困守着烟台,其他人马都被解放军赶跑了,胶东根据地已重新恢复了活力——因此,国民党方面愿意把这场战役的时间往短里算,共产党的军史则愿意往长里算,双方各有各的理由。
====================  
在战略上跃进大别山显然是成功的
楼主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战略意图是将战争引向敌控区,当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讨论
不打到外线,地盘日益压缩,经济上将崩溃。栗裕形象地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光了。国军方面最早是郭汝槐看出这一点,并暗称高明,但他没有告诉蒋。
毛看问题的战略眼光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没有刘邓进大别山,粟裕就打不出那么好的成绩。
解放战争第一年内线作战,战绩不俗,但是解放区遭到很大破坏,经济和农业都不能正常发展。在如此情况下,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去蒋管区吃,蒋管区自己反而没得吃了。
毛泽东对进军大别山的三种前途估计,都是用“付出代价”开头的,可见毛泽东对此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问题在于,长期扭打在解放区,经济基础一旦残破,无粮无兵,是无法取胜的,至少关内解放区可能全部丢掉。所以,三军配合经略中原(挺进大别山只是一部分)就成为扭转整体态势的妙招,同时也是险招。
太祖的思路是去人家家里放火,所以只要刘邓能在大别山站住脚跟,牵制住敌人的有生力量,再配合粟裕、陈赓二部的行动,实行战略突进,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个品字形的队列,从后来看效果还是很大的,从48年起共军就彻底掌握战争主动权了,后面的三大战役也就水到渠成。
邓对自己在三年解放战争的评价就是二个字:合格.对于中野的战绩,我认为主要是牵制,至少牵制了华中二十多个旅的国军,包括精锐5军\7军,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不然华东野战军可没有那么好受.记得解放战争初期,华野曾和7军交过一次手,结果碰了个硬钉子,磕了好几棵牙.
挺进大别山也好,七月分兵也好,都是分散敌人力量,把战场引向敌区的一种手段。战略上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时机的选择有待商榷。刘邓刚刚鲁西南大捷,晚两三个月的话还有很多战机。陈粟更不用说,如果不是分兵,整编11师不会活那么久。七月分兵的目的,按毛泽东的指示是配合刘邓。不过事后陈毅向中央直言,不但未起到配合的作用,反而削弱了自己。如果不是粟裕豫东大捷,华野恢复元气还得好久。刘邓挺进大别山虽给敌人造成直接威胁,也直接调动了敌人兵力,但敌军主力,特别是山东、西北、东北几个主要战场的主力部队基本没动。客观上给全国其他战场的配合有限。而且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原来整师整师吃掉国军的刘邓大军,拾掇几个旅都费劲了。
桂系的7军可是很能打的
应该有更好的选择。进大别山应该是一着险棋。如果刘邓在大别山呆不住,如果粟不能在豫皖苏迅速恢复元气,如果许和尚守不住胶东,三个环节任一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崩盘。
如果刘邓不是出大别山而是先出豫皖苏再南下,不至于有那样大的损失,也一样可以把战争引向蒋管区,陈粟不分兵,再坚持几个月,打两个大胜仗再走,对刘邓南下的作用更大,山东国军能放丫子去追刘邓?且当时西北并没有到立刻就要崩盘的地步,西北不至于连几个月都坚持不了吧?
15搂的看法都是对的,但是这是现在的看法。

作为当时的决策者,有九成把握的战机固然要比只有六成的要好,但是九成把握的战机是否能够出现,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六成把握的机会一出现,就要抓住。别说挺进大别山,就是后来的淮海决战,还不是惊险万状。在不完满的战机面前,是否有胆量放手一搏,是否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本身就是考验一个政治军事集团的进取心和能力的最好标准。
当时解放区经过反复拉锯,战争潜力大减,长此下去前景不妙,必须打出去。
至于是不是大别山有待于商榷。大别山战略地位重要,但大别山经桂系十年经营,关系盘根错节,民情远非当年,站住脚非常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