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上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53:25
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上)

  本文实名刊载在《军事评论》2015年第12期上,以下是正文:

近年来,有种论调颇为流行。那就是从“9.18”事变到“7.7”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之所以对日节节退让,实乃相忍为国。若全面抗战推迟到1939年爆发,德国顾问团帮助制订的国军整编计划就可顺利完成,国军将具备与侵华日军全面抗衡的实力。届时,正面战场上将不至于出现一败再败,一溃千里的惨状,抗战历史将有可能改写云云。

这种说辞的源头和依据,是主持国民党军整编计划的陈诚于1936年底说过的一段话:“……假如(中日战事)目前发动,一定处于被动地位;如再迟一年,最低可以做到半主动地位,再迟两年发生,可以做到完全主动地位。”

引用名人名言,尤其是引用当事人的说辞,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手段和辩论技巧。但是,当事人的说法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立场倾向。要想让当事人的说辞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其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说辞是正确无误的。那么,陈诚的上述说辞是否真的靠谱呢?事实果真如陈诚所言吗?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来看看陈诚所主持的国军整编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

国民党军的整编工作,始于北伐胜利后。1928年8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通过的《整理军事案》。从1929年1月召开的全国编遣会议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为止,在八年半的时间里,国民政府多次计划整军,曾先后颁布了9种陆军师编制,分别是:“18年陆军师”(18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纪年,即1929年,下同)、“19年陆军师”、“21年整理师”、“22年剿匪师”、“24年教导师”、“24年整理师”、“25年调整师”、“26年调整师”、“26年整理师”。

以上9种陆军师编制,皆贯彻得非常不彻底。以至于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时,规模庞大的国军陆军序列中,居然出现了8种陆军师(计划中的“26年整理师”实际上并未编成)编制并存的奇观。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北伐胜利至全面抗战爆发这八年半的时间里,国内战乱频仍。不仅有国共军队之间的殊死搏斗,也有国民党军内各派系之间频繁的同室操戈。加之直到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仍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诸多地方派系军队各行其事,军令、政令无法畅通。

陈诚所津津乐道的国军整编计划,是抗战前国民政府多个整军计划之一,也是其中贯彻落实得最好的一个。这个计划,是由德国顾问团帮助制订的,其终极目标是建立30个“26年调整师”和30个“26年整理师”。按照计划时间表,1936年度,国民政府应调整20个师,1937年度再调整10个师。整理师则从1937年度开始建立,到1938年底建成30个。

其中,“26年调整师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12门75毫米山炮或野炮)
1个高射炮营(8门20毫米高射炮,2挺高射机枪)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其中第3连装备22辆汽车)
1个特务营
1个骑兵连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无直属队,直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
  1个步兵炮连(4门75毫米步兵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其中2挺带高射枪架)
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26年调整师”人员编制11423员名(野炮挽马师)、11579员名(山炮驮马师),装备野(山)炮12门,20毫米高射炮8门, 75毫米步兵炮16门,82毫米迫击炮48门,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72挺,轻机枪336挺,骡马2381匹(野炮)、2324匹(山炮)。

和“26年调整师”相比,“26年整理师”的变化主要是师属炮兵营升级为3营制炮兵团,团的直属队增加1个装备6门20毫米机关炮的小炮连。“26年整理师”编有官兵13390人(野炮)或13903员人(山炮)。装备野(山)炮36门,75毫米步兵炮16门,20毫米机关炮32门,82毫米迫击炮48门,重机枪72挺,轻机枪324挺,步枪6666支,骑枪1568支,驳壳枪776支,手枪649支。

整编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诚然,和国民政府之前颁布的多个陆军师编制相比,“26年调整师”和 “26年整理师”极大地加强了团以下分队的火力。但本质上,它们都是一战模式的方块师。其主要缺点在于使用灵活性极差。在方块师里,旅部无自己的直属队,无法对下属各团实施支援。它只是师部的派出机构,仅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信息中转站作用。这种师辖2个旅、旅辖2个团的编组模式,防御时如果在前沿阵地直接展开1个旅,另一个旅构成纵深梯次防御并充当反冲击预备队,则师的防御正面过窄,且前沿旅无自己的预备队。如果2个旅在前沿阵地一字排开,那么师的防御呈一线配置,缺乏防御纵深,且全师无预备队。这样的防御布势一旦某点被突破,就将全线崩溃。如果从2个前沿旅中抽调1个团作师预备队,那么其中1个旅仅辖1个团,旅级指挥机构与团级指挥机构功能重叠,不但对作战毫无助益,而且多了一道上传下达手续,白白耽误时间,容易贻误战机。

方块师防御时缺乏灵活性,进攻时也同样如此。有鉴于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的惨痛教训,到1939年时,中国军队的师大都改为“三三制”,取消了旅这一中间环节。无独有偶,开战初期同样是方块师编制的日军,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攻城略地,占尽优势,但也深为缺乏作战灵活性而困扰,因而开战后不久也编成了一批三单位制师团,并尝试其他更具灵活性的编制。到抗战中期,日军所有的四单位制师团都经过了改编,方块师在日军中也成为了历史。

除去灵活性不足这一致命缺陷,“26年调整师”的师级炮兵支援火力也十分孱弱。令人汗颜的是,近代中国陆军火力最强的居然是清末民初的北洋六镇。其每镇(师)都辖有1个炮兵团。而“26年调整师”却仅编有1个师属炮兵营,区区12门山(野)炮,却要对辖下的4个团实施火力支援,显然力不从心。“26年整理师”编制表上虽然有1个师属炮兵团,但如后所述,规划中的30个“26年调整师”所需火炮,实际上国民政府无论如何都没法凑齐。

直到1942年至1943年间,中国驻印军因为2个师瓜分3个师装备的缘故,每个师才拥有2个榴弹炮兵营,堪称国民党败走台湾前最强大的队属炮兵编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驻印军扩编为新1军、新6军,其下属各师又恢复到只辖1个炮兵营。

此外,“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编制,并未针对日军编制特点而制订,充分表明国民政府对日备战的消极态度。

连是基本战术单位。日军步兵中队(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小队。每个步兵小队(步兵排)的下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两个步枪组。全中队除了步枪,其支援火力为6挺大正11年式轻机枪和6门大正10年或89式掷弹筒。反观国军“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编制:连辖3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全连支援火力为9挺轻机枪。从账面上看,轻机枪数量为日军的1.5倍,但却少了6具掷弹筒。实战证明,这种有效射程达数百米的典射武器,填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在训练有素的日军手里成了反应迅速、命中率极高的微型步兵炮。中方机枪组在发射数百发子弹后,若不尽快转移阵地,被日方掷弹筒命中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连级火力上,日方要强过中方不少。

“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的营除了辖3个步兵连,还有1个机炮连,装备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日军的步兵大队(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1个大队炮中队。机枪中队下辖3个机枪小队,配备12挺九二式重机枪,大队炮中队下辖2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也就是说,在营一级直射支援火力上,日军的重机枪数要超过中方一倍。典射支援火力上,日方的两2门92式步兵炮既可曲射,也可直射,使用灵活度远强于中方的82迫击炮,射程上还占有优势。因此在营级火力对比上,日方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日军步兵大队还附属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配备大车和骡马,主要携带大队内支援武器的弹药。因此日军步兵大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要远强于国军步兵营。

日军早期步兵联队(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炮兵中队配属6门92式步兵炮。根据长城作战经验,日军联队经常需要与中国军队的师甚至军一级作战,因此长城作战后,日军对联队属炮兵进行了加强,相当部分联队下辖一个炮兵大队,配备4门41式75毫米山炮和4门92式步兵炮,速射炮中队配属6门37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联队还配备了1个运输中队负责携行给养。而“26年调整师”、“26年整理师”的团级支援火力仅为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双方火力、持续作战能力的差距非常悬殊。

也就是说,不考虑双方官兵素质差距和兵器性能优劣,仅从纸面上来说,从连、营、团直至师,中日双方的火力差距越来越大。这样的不尽合理,且缺乏针对性的整军计划即便真能落实到位,又如何能如陈诚所言,对日取得“完全主动地位”呢?

(未完,待续)
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上)

  本文实名刊载在《军事评论》2015年第12期上,以下是正文:

近年来,有种论调颇为流行。那就是从“9.18”事变到“7.7”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之所以对日节节退让,实乃相忍为国。若全面抗战推迟到1939年爆发,德国顾问团帮助制订的国军整编计划就可顺利完成,国军将具备与侵华日军全面抗衡的实力。届时,正面战场上将不至于出现一败再败,一溃千里的惨状,抗战历史将有可能改写云云。

这种说辞的源头和依据,是主持国民党军整编计划的陈诚于1936年底说过的一段话:“……假如(中日战事)目前发动,一定处于被动地位;如再迟一年,最低可以做到半主动地位,再迟两年发生,可以做到完全主动地位。”

引用名人名言,尤其是引用当事人的说辞,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手段和辩论技巧。但是,当事人的说法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立场倾向。要想让当事人的说辞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其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说辞是正确无误的。那么,陈诚的上述说辞是否真的靠谱呢?事实果真如陈诚所言吗?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来看看陈诚所主持的国军整编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

国民党军的整编工作,始于北伐胜利后。1928年8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通过的《整理军事案》。从1929年1月召开的全国编遣会议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为止,在八年半的时间里,国民政府多次计划整军,曾先后颁布了9种陆军师编制,分别是:“18年陆军师”(18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纪年,即1929年,下同)、“19年陆军师”、“21年整理师”、“22年剿匪师”、“24年教导师”、“24年整理师”、“25年调整师”、“26年调整师”、“26年整理师”。

以上9种陆军师编制,皆贯彻得非常不彻底。以至于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时,规模庞大的国军陆军序列中,居然出现了8种陆军师(计划中的“26年整理师”实际上并未编成)编制并存的奇观。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北伐胜利至全面抗战爆发这八年半的时间里,国内战乱频仍。不仅有国共军队之间的殊死搏斗,也有国民党军内各派系之间频繁的同室操戈。加之直到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仍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诸多地方派系军队各行其事,军令、政令无法畅通。

陈诚所津津乐道的国军整编计划,是抗战前国民政府多个整军计划之一,也是其中贯彻落实得最好的一个。这个计划,是由德国顾问团帮助制订的,其终极目标是建立30个“26年调整师”和30个“26年整理师”。按照计划时间表,1936年度,国民政府应调整20个师,1937年度再调整10个师。整理师则从1937年度开始建立,到1938年底建成30个。

其中,“26年调整师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12门75毫米山炮或野炮)
1个高射炮营(8门20毫米高射炮,2挺高射机枪)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其中第3连装备22辆汽车)
1个特务营
1个骑兵连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无直属队,直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
  1个步兵炮连(4门75毫米步兵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其中2挺带高射枪架)
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26年调整师”人员编制11423员名(野炮挽马师)、11579员名(山炮驮马师),装备野(山)炮12门,20毫米高射炮8门, 75毫米步兵炮16门,82毫米迫击炮48门,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72挺,轻机枪336挺,骡马2381匹(野炮)、2324匹(山炮)。

和“26年调整师”相比,“26年整理师”的变化主要是师属炮兵营升级为3营制炮兵团,团的直属队增加1个装备6门20毫米机关炮的小炮连。“26年整理师”编有官兵13390人(野炮)或13903员人(山炮)。装备野(山)炮36门,75毫米步兵炮16门,20毫米机关炮32门,82毫米迫击炮48门,重机枪72挺,轻机枪324挺,步枪6666支,骑枪1568支,驳壳枪776支,手枪649支。

整编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诚然,和国民政府之前颁布的多个陆军师编制相比,“26年调整师”和 “26年整理师”极大地加强了团以下分队的火力。但本质上,它们都是一战模式的方块师。其主要缺点在于使用灵活性极差。在方块师里,旅部无自己的直属队,无法对下属各团实施支援。它只是师部的派出机构,仅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信息中转站作用。这种师辖2个旅、旅辖2个团的编组模式,防御时如果在前沿阵地直接展开1个旅,另一个旅构成纵深梯次防御并充当反冲击预备队,则师的防御正面过窄,且前沿旅无自己的预备队。如果2个旅在前沿阵地一字排开,那么师的防御呈一线配置,缺乏防御纵深,且全师无预备队。这样的防御布势一旦某点被突破,就将全线崩溃。如果从2个前沿旅中抽调1个团作师预备队,那么其中1个旅仅辖1个团,旅级指挥机构与团级指挥机构功能重叠,不但对作战毫无助益,而且多了一道上传下达手续,白白耽误时间,容易贻误战机。

方块师防御时缺乏灵活性,进攻时也同样如此。有鉴于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的惨痛教训,到1939年时,中国军队的师大都改为“三三制”,取消了旅这一中间环节。无独有偶,开战初期同样是方块师编制的日军,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攻城略地,占尽优势,但也深为缺乏作战灵活性而困扰,因而开战后不久也编成了一批三单位制师团,并尝试其他更具灵活性的编制。到抗战中期,日军所有的四单位制师团都经过了改编,方块师在日军中也成为了历史。

除去灵活性不足这一致命缺陷,“26年调整师”的师级炮兵支援火力也十分孱弱。令人汗颜的是,近代中国陆军火力最强的居然是清末民初的北洋六镇。其每镇(师)都辖有1个炮兵团。而“26年调整师”却仅编有1个师属炮兵营,区区12门山(野)炮,却要对辖下的4个团实施火力支援,显然力不从心。“26年整理师”编制表上虽然有1个师属炮兵团,但如后所述,规划中的30个“26年调整师”所需火炮,实际上国民政府无论如何都没法凑齐。

直到1942年至1943年间,中国驻印军因为2个师瓜分3个师装备的缘故,每个师才拥有2个榴弹炮兵营,堪称国民党败走台湾前最强大的队属炮兵编制。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驻印军扩编为新1军、新6军,其下属各师又恢复到只辖1个炮兵营。

此外,“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编制,并未针对日军编制特点而制订,充分表明国民政府对日备战的消极态度。

连是基本战术单位。日军步兵中队(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小队。每个步兵小队(步兵排)的下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两个步枪组。全中队除了步枪,其支援火力为6挺大正11年式轻机枪和6门大正10年或89式掷弹筒。反观国军“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编制:连辖3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全连支援火力为9挺轻机枪。从账面上看,轻机枪数量为日军的1.5倍,但却少了6具掷弹筒。实战证明,这种有效射程达数百米的典射武器,填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在训练有素的日军手里成了反应迅速、命中率极高的微型步兵炮。中方机枪组在发射数百发子弹后,若不尽快转移阵地,被日方掷弹筒命中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在连级火力上,日方要强过中方不少。

“26年调整师”和“26年整理师”的营除了辖3个步兵连,还有1个机炮连,装备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日军的步兵大队(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1个大队炮中队。机枪中队下辖3个机枪小队,配备12挺九二式重机枪,大队炮中队下辖2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也就是说,在营一级直射支援火力上,日军的重机枪数要超过中方一倍。典射支援火力上,日方的两2门92式步兵炮既可曲射,也可直射,使用灵活度远强于中方的82迫击炮,射程上还占有优势。因此在营级火力对比上,日方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日军步兵大队还附属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配备大车和骡马,主要携带大队内支援武器的弹药。因此日军步兵大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要远强于国军步兵营。

日军早期步兵联队(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炮兵中队配属6门92式步兵炮。根据长城作战经验,日军联队经常需要与中国军队的师甚至军一级作战,因此长城作战后,日军对联队属炮兵进行了加强,相当部分联队下辖一个炮兵大队,配备4门41式75毫米山炮和4门92式步兵炮,速射炮中队配属6门37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联队还配备了1个运输中队负责携行给养。而“26年调整师”、“26年整理师”的团级支援火力仅为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双方火力、持续作战能力的差距非常悬殊。

也就是说,不考虑双方官兵素质差距和兵器性能优劣,仅从纸面上来说,从连、营、团直至师,中日双方的火力差距越来越大。这样的不尽合理,且缺乏针对性的整军计划即便真能落实到位,又如何能如陈诚所言,对日取得“完全主动地位”呢?

(未完,待续)
   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中)

(续上)

不可能实现的整军计划

果真如陈诚及国粉所言,全面抗战推迟至1939年爆发,那么以上这30个“26年调整师”和30个“26年整理师”的终极整编计划,是否有完成的可能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以旧中国孱弱的财政状况,根本就负担不起高昂的整编军费。

根据编制表,光是配齐这30个“26年调整师”和30个“26年整理师”,至少需要山(野)炮1440门,20毫米机关炮1200门,82毫米迫击炮2880门,重机枪4320挺,轻机枪19800挺。而从1932年至1936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只生产出了325942支步枪,3492挺轻重机枪,976门82毫米迫击炮。至于火炮,整军开始时国民政府统计,全国陆军堪用的身管火炮不到400门,且大多装备在预备炮兵,距整军计划所需数量相差甚远。而小口径机关炮,国内完全无法生产。这还仅仅是数量不足,还没有涉及到产品性能、质量和弹药供应问题。

众所周知,旧中国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工艺、材料非常落后,国产武器的仿制原型本就性能落伍。好不容易仿制出来的产品性能还不如原型。以火炮为例,设备最好的沈阳兵工厂早在1931年便已落入日寇手中。太原、金陵、上海、汉阳兵工厂仿制的山、野炮基本都是一战时期的水准,且包括炮管、复进簧等主要零部件皆依赖进口,且产能不足。因此国民政府整军所需的火炮只能大部依赖进口。

以瑞典博福山炮为例,每门炮售价1.5万美元,炮弹每发售价20美元。国民政府战前共引进了132门此种山炮,每炮配1000发炮弹,装备了2个预备炮兵旅和3个独立炮兵营。仅火炮和炮弹,便计花费462万美元。按1936年5月中美达成的金融协议,100法币兑换30美元计,462万美元折合1540万元法币。外购火炮之昂贵由此可见一斑。虽然抗战前夕,国民政府也曾计划过建设炮厂自行生产,但和国民政府多如牛毛的其他计划一样,此议久拖不决,直至抗战爆发仍未付诸行动。以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来看,即使炮厂建成,主要部件及原料仍需进口,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及成品率不高等因素,国内仿制品的价格恐怕并不比进口货低。

按照1936年国民政府陆军整理处的计算,外购1个师属炮兵营需150万元法币。以30个“26年整理师”师属炮兵团折合成90个炮兵营计算,加上30个“26年调整师”师属炮兵营,仅购建这120个炮兵营就需花费法币1亿8000万元。此外,无论是山炮还是野炮,都需要大量的骡马驮载或挽曳才能机动。按“26年调整师”平均每师2352匹马,“26年整理师”平均每师3000匹马计算,完成整军计划至少需购置16万匹军马,这还没考虑马匹的日常损耗和汰换问题。按当时的市场价,最便宜的马每匹售价也在60元以上。考虑到军马的选用标准高于民马,仅购置这16万匹军马,至少就需1000万元法币以上的资金。

也就是说,仅仅配齐整军计划规定的师属炮兵和马匹,就至少要一次投入法币1亿9000万元以上。这还仅仅是初始购置费用,还没有考虑日常维持费用。如果再加购置、更新其他武器装备,其花费则更为巨大。

与此相对应,国民政府的财力如何呢?1935年,国民政府的军费预算仅为2亿9301万4600元法币,看似不少,但这笔钱首先要用以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日常开销。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央军的陆军部队共计有37个步兵师,1个教导总队,1个步兵旅,骑兵第7师及几个独立炮兵团、工兵团等,约40多万人。这些部队的供给充足,每个师每月的薪饷、伙食补贴、办公费共计25万元法币,1个师1年约需300万元法币的维持费。仅这40多万人,加上5-6万的中央军的机关院校人员,每年的维持费就需1.2-1.4亿元法币。

除去嫡系的中央军,朱培德部2个师、孙连仲部4个师、原谭延恺部2个师,原五省联军被中央军收编而成的4个师,因为依附于中央军,所以每个师每月可得到16-18万元法币的中央拨款。虽然时有拖欠,但1年下来,大体上还需消耗2200万元法币左右的军费。

阎锡山部12个师,宋哲元部4个师,韩复榘部5个师,何健部6-7个师,杨虎城部3个师,东北军15-16个师,国民政府每月要给每个师2-10万元法币的补助,余下不足部分要靠这些部队自筹。即便如此,一年下来,国民政府也需给予这些地方派系军队至少3000万元法币的军费。

此外,没有地盘或收入很少的15-16个师的地方军阀部队,国民政府军给予每师每月10-15万元军饷,但每年都要拖欠一到两个月,拖欠的最后基本赖账。算下来每年至少也需国民政府拨款1500万-2300万元法币。

对一些桀骜不驯、不服从国民政府的地方军阀部队,国民政府每月只给每师发饷5-6万元法币。虽然国民政府经常用停发军饷的办法来迫其就范,但每年也得花费数百万元。

以上总计,仅每年陆军部队的维持费,就需国民政府支出至少2亿元法币。此外,还有海军、空军要维持。虽然抗战爆发前,中国海空军的规模都不大,但其人员待遇较高,因此每年也需一笔不菲的军费。

综上所述,1935年度国民政府编列的2亿9301万4600元法币军费预算,仅国军的维持费就至少要耗去2.2亿元以上。余下的不到7000余万元法币,还要支付在西南、西北地区与红军作战的巨额开销,能用于装备更新的钱应该不超过5000万元法币。这其中还得分出相当一部分给海军、空军这两个“吞金巨兽”,因此陆军能分到的装备购置费不大可能超过每年3000万元法币。按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从1935年整军开始到1938年年底整军结束,不过4个年头,陆军充其量只能得到约1.2亿元法币的装备购置费。这点钱连配齐配齐整军计划中的师属炮兵和马匹都远远不够,就更别谈其他了。

因此,从财政的角度来说,抗战前夕的国民政府整军计划非常不切实际。虽然1936年,国民政府获得了1亿马克的德国贷款,将其中的9成以上用以购买德国军火。但对于数量多达200余万,装备欠账甚多的庞大军队来说,这点钱实属杯水车薪;再则,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不过相当于提前预支军费罢了。若自身无雄厚财力支撑,幻想靠外国贷款重整军备,断难持久,到头来必是一枕黄粱。

整军计划的实际落实情况

如前所述,因财力不足,至抗战爆发时止,国民政府非但连1个“26年整理师”都未编成,而且已经编成的30个调整师(1、2、3、4、5、6、9、10、11、13、14、16、25、27、36、51、56、57、58、67、78、80、83、85、87、88、89、98师,教导总队,新2师补充旅)中,真正采用“26年调整师”编制的仅有36、87、88师及教导总队而已,其余17个师是实际上只是“25年调整师”编制。和前者相比,“25年调整师”没有师属高射炮营,师属辎重营仅有2个连,缺编装备22辆汽车的第3连;团直属队里没有步兵炮连,但多了1个装备6门20毫米机关炮的小炮连。营直属队里少了1个迫击炮排。

“25年调整师”的实力明显弱于“26年调整师”。即便如此,其编制落实情况也相当不理想:17个“25年调整师”的师属炮兵营、高炮营都普遍缺编1个连;编制表上的团属小炮连,因机关炮进口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缺编严重。

根据国民政府档案记载,到1937年4月,第1、2期调整完毕的20个师的情况如下,
番号      步枪     轻机枪     重机枪     迫击炮     缺编部队
第2师     4000       324        72         24       11个连
第3师     4000       324        72         24       12个连
第4师     4000       324        72         24       11个连
第6师     4000       216        72         24       14个连
第9师     4000       324        72         24       12个连
第10师    4000       324        72         24       12个连
第11师    4000       324        72         24       15个连
第14师    4000       324        72         24       15个连
第25师    4000       324        72         24       11个连
第27师    4000       324        72         24       12个连
第36师    4500       324        72         24       13个连
第57师    4000       324        66          0       16个连
第67师    4000       324        72         24       13个连
第80师    4000       324        72         24       12个连
第83师    4000       324        24         24       12个连
第87师    4000       324        72         24       13个连
第88师    4000       324        72         24       11个连
第89师    4000       324        72         24       11个连
教导总队   9533       321        132        28       卫生队
第2师补充旅   3000       243        54         18       19个连

(注:第2师补充旅实际上为调整师编制,只因其负责淞沪方向警备任务,国民政府害怕刺激日本人,所以称其为旅。)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仅仅是这些部队纸面上的缺编情况。而实际上,国军内部层层吃空额,军官私卖武器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军饷相对充足,发放也很及时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也不例外。以廉洁自诩的陈诚,就公开允许其所属部队每连可吃3个空额。至于后来以“水旱蝗汤”闻名于世的汤恩伯部,其每军公开以1500-2000人的空额军饷上交总部。

伴随整军计划的实施,国民政府向德国订购了大批新型武器装备。中央军各部,尤其是列入调整师计划的部队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德制军火。其中尤以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装备最好,号称“德械师”。由于部队数量庞大,更新装备需求量大,有限的进口军火不敷分配,不足部分由国产武器补齐。因此,同样是调整师,其实际装备水平也参差不齐。

以刚调整完的第88师为例,该师编14,000人,装备的武器大部分为抗战前刚从德国进口武器,成色新,性能好。

而作为汤恩伯起家部队的第89师,每班装备有轻机枪1挺,每营有机炮连一个(4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每团有高射机枪连一个(6挺),每旅有小炮连1个。全师计军官666人,士兵11851人。装备中正式步枪4500支,哈乞开斯轻机枪324挺,24式马克沁重机枪48挺,24式马克沁高射机枪24挺,二十响驳壳枪218支,十响驳壳枪314支,勃朗宁手枪14支,左轮手枪29支,信号枪83支,宁造82迫击炮24门,6年式75山炮12门,欧刀根小炮12门,37毫米战防炮6门,刺刀4500把,大刀1017把。第89师的防毒面具却只配备了四分之一,步枪全是国产中正式,其质量比其原装进口的毛瑟98K有一定差距。轻机枪为法式,质量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相比,性能上有不小差距。火炮质量更是老旧。全师的装备水平,不但无法与和第88、第87、第36师、教导总队等“德械师”相提并论,就是比起第11师、第1师也颇有不如,在中央军中也只属二流水平。

除了这30个调整师,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还按“24年整理师”的标准,对一些部队进行了整理,主要是川军、粤军、桂军等地方军系的部队。“24年整理师”也是2旅4团的方块师,但师属炮兵、工兵、通讯兵、骑兵仅有连的实力。师属辎重连平时不设,战时再成立人力运输队。团直属部队为迫击炮、重机枪各1连、通信兵1排。营只辖3连,无直属队。连辖3排9班,每排机枪1至2挺。由此可见,虽然同样名为“整理师”,“24年整理师”的火力不仅无法与计划中的“26年整理师”相提并论,而且也远弱于“25年调整师”和“26年调整师”。

即便是火力如此贫弱的“24年整理师”编制,许多部队仍是停留在纸面上。抗战之初的邓锡候第22集团军,下属4个师都是“24年整理师”,但却没有1门山炮、野炮,更没有高射炮和战防炮,重机枪每师多的4、50挺,少的20多挺,轻机枪每师多则几十挺,少的只有几挺。该部装备最好的364旅,只有8挺重机枪和2挺轻机枪(其中1挺还打不响)。

(未完,待续)


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下)

(续中)

“26年调整师”的战场表现

由于“26年整理师”并未实际编成,因此抗战爆发时,国军编制最强大的是“26年调整师”。采用该编制的36、87、88师及教导总队,不仅由德国顾问长期训练,还装备了较多的德制武器,甚至连钢盔也是清一色的德制M35型。这几支部队是国民政府历次阅兵式上的明星,因此又常常被称为“德械师”、“德式师”。

淞沪抗战初期,这几个“德械师”曾被人们寄予厚望,并被作为第一波突击力量使用,但它们的实际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其中,既有国军统帅部在战役指挥上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战役布势不合理的原因;也有国军的中高级军官也根本具备有效指挥“26年调整师”能力的因素。他们不知扬长避短,让本该作为机动打击力量使用的“德械师”暴露在日本海军舰炮火力下,发起一波又一波正面冲击,一味与日军拼火力、拼消耗。

纵观淞沪抗战以及紧随其后的南京保卫战,无论是“26年调整师”,还是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所谓的“德械师”,在实战中表现出的战术水平也是十分低下的。突出表现在进攻时一窝蜂,只知正面猛打硬冲,搞人海战术,连德国顾问推崇的突击群战术都做不到有效实施。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步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在淞沪战场上,即便是“德械师”的1个营,面对日军1个小队固守的阵地往往都束手无策。即便经过反复的人海冲锋勉强拿下阵地,取得的微弱战果与付出的惨重代价相比,简直不成比例。这些部队进攻手段单一,而防守时则死守一条线,既无防御纵深,也鲜有反冲击预备队。面对日军进攻,只知固守战壕,被动挨打,很少有阵前侧翼的短促突击,整体战术水平连欧美军队一战时水平都达不到。

造成“德械师”和“26年调整师”“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原因很多:“清共”之后,黄埔建军时曾经朝气蓬勃的国民党军失去了信仰,沦为了军阀的工具,自身也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即便是“26年调整师”、“德械师”这些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其士兵也多为招募来的文盲,其中还不乏鸦片烟鬼,理解和掌握现代军事知识相当困难。“调整师”的各级军官多为黄埔军校前6期毕业生。但他们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学制仅有半年,且政治学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实际教育水平仅相当于军士教导队。这些“天子门生”随着蒋介石政治军事集团的得势而在军中得以快速升迁,在各级指挥岗位上历炼颇有不足。虽然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被送到德国、美国深造,但毕竟数量甚少,不足以提升军官团整体素质。对黄埔军官团的实际军事素养和战场表现,国民政府其实也心知肚明。为了提高军官团的军事素养,国民政府也办了不少军校和各类军官培训班,为军官提供在职继续教育。但这些军校和短期培训班的训练内容,却都以“剿共”作战为主,缺乏对日作战研究。国军部队平时训练时,因经费有限,实弹射击机会比日军少得太多。因炮弹宝贵,步炮协同训练更是极少进行。至于步坦协同,则更是基本没搞过。白崇禧在总结淞沪抗战教训时说:“……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直到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实行的仍是募兵制,规划中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及预备役制度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后备兵力严重不足。一旦战争陷入长期化,就只能靠集训新兵来补充部队消耗。新兵军事素质的养成无疑需要较长时间,如遇战事紧张,容不得按部就班训练,就只能将训练严重不足的新兵补入作战部队以应急需。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作战部队整体素质的急剧下滑。事实也是如此,淞沪会战期间,诸多国军“调整师”、“德械师”损失极为惨重。这些部队虽然得到了优先补充,但补入部队的多为地方保安团,使得这些部队本就不高的训练水平和战术素养又进一步被拉低。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这些部队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战斗意志,都明显弱于淞沪会战期间的表现。

因此,妄想仅凭编练60个师就能取得对日作战完全主动地位,只能说明陈诚及其所代表的国民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已”。无论是军队整编计划,还是对日作战指导思想,也者根本没考虑到中国两国综合国力的客观差距,没有立足于战争长期化,而幻想通过一两次会战,引发所谓的国际干涉,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事。

结语

众所周知,合理制订军队的编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的意义在于整合各部队、分队的战斗力,捏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使之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同样的编制,在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不同的对手面前,发挥出的实际效能可能相距甚远。这就要求统帅部在制订部队编制时,不但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到潜在对手的情况,而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

抗战前夕,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团帮助下制订的大规模整军计划,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纯属“镜中花,水中月”。即使是抗战延至1939年爆发,该计划也根本无法完成。即便是像“德械师”这样的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非但编制未能完全落到实处,训练则更是远远不足。虽然抗战初期,国军各派系军队,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广大基层官兵浴血报国,在战场上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付出了重大牺牲,但这并不能掩盖国民政府高层在整军备战、部队训练、战场指挥等方面犯下的一系列不可饶恕的错误。

综上所述,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主持国军整编计划的陈诚在1936年年底所说的那番话,说客气点是过于乐观,说得不客气就是在大吹法螺。用陈诚这些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话,来为国民政府及国军的无能开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全文完)


镜花水月——评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下)

(续中)

“26年调整师”的战场表现

由于“26年整理师”并未实际编成,因此抗战爆发时,国军编制最强大的是“26年调整师”。采用该编制的36、87、88师及教导总队,不仅由德国顾问长期训练,还装备了较多的德制武器,甚至连钢盔也是清一色的德制M35型。这几支部队是国民政府历次阅兵式上的明星,因此又常常被称为“德械师”、“德式师”。

淞沪抗战初期,这几个“德械师”曾被人们寄予厚望,并被作为第一波突击力量使用,但它们的实际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其中,既有国军统帅部在战役指挥上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战役布势不合理的原因;也有国军的中高级军官也根本具备有效指挥“26年调整师”能力的因素。他们不知扬长避短,让本该作为机动打击力量使用的“德械师”暴露在日本海军舰炮火力下,发起一波又一波正面冲击,一味与日军拼火力、拼消耗。

纵观淞沪抗战以及紧随其后的南京保卫战,无论是“26年调整师”,还是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所谓的“德械师”,在实战中表现出的战术水平也是十分低下的。突出表现在进攻时一窝蜂,只知正面猛打硬冲,搞人海战术,连德国顾问推崇的突击群战术都做不到有效实施。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步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在淞沪战场上,即便是“德械师”的1个营,面对日军1个小队固守的阵地往往都束手无策。即便经过反复的人海冲锋勉强拿下阵地,取得的微弱战果与付出的惨重代价相比,简直不成比例。这些部队进攻手段单一,而防守时则死守一条线,既无防御纵深,也鲜有反冲击预备队。面对日军进攻,只知固守战壕,被动挨打,很少有阵前侧翼的短促突击,整体战术水平连欧美军队一战时水平都达不到。

造成“德械师”和“26年调整师”“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原因很多:“清共”之后,黄埔建军时曾经朝气蓬勃的国民党军失去了信仰,沦为了军阀的工具,自身也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即便是“26年调整师”、“德械师”这些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其士兵也多为招募来的文盲,其中还不乏鸦片烟鬼,理解和掌握现代军事知识相当困难。“调整师”的各级军官多为黄埔军校前6期毕业生。但他们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学制仅有半年,且政治学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实际教育水平仅相当于军士教导队。这些“天子门生”随着蒋介石政治军事集团的得势而在军中得以快速升迁,在各级指挥岗位上历炼颇有不足。虽然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被送到德国、美国深造,但毕竟数量甚少,不足以提升军官团整体素质。对黄埔军官团的实际军事素养和战场表现,国民政府其实也心知肚明。为了提高军官团的军事素养,国民政府也办了不少军校和各类军官培训班,为军官提供在职继续教育。但这些军校和短期培训班的训练内容,却都以“剿共”作战为主,缺乏对日作战研究。国军部队平时训练时,因经费有限,实弹射击机会比日军少得太多。因炮弹宝贵,步炮协同训练更是极少进行。至于步坦协同,则更是基本没搞过。白崇禧在总结淞沪抗战教训时说:“……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直到抗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实行的仍是募兵制,规划中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及预备役制度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后备兵力严重不足。一旦战争陷入长期化,就只能靠集训新兵来补充部队消耗。新兵军事素质的养成无疑需要较长时间,如遇战事紧张,容不得按部就班训练,就只能将训练严重不足的新兵补入作战部队以应急需。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作战部队整体素质的急剧下滑。事实也是如此,淞沪会战期间,诸多国军“调整师”、“德械师”损失极为惨重。这些部队虽然得到了优先补充,但补入部队的多为地方保安团,使得这些部队本就不高的训练水平和战术素养又进一步被拉低。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这些部队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战斗意志,都明显弱于淞沪会战期间的表现。

因此,妄想仅凭编练60个师就能取得对日作战完全主动地位,只能说明陈诚及其所代表的国民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已”。无论是军队整编计划,还是对日作战指导思想,也者根本没考虑到中国两国综合国力的客观差距,没有立足于战争长期化,而幻想通过一两次会战,引发所谓的国际干涉,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事。

结语

众所周知,合理制订军队的编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的意义在于整合各部队、分队的战斗力,捏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使之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同样的编制,在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不同的对手面前,发挥出的实际效能可能相距甚远。这就要求统帅部在制订部队编制时,不但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到潜在对手的情况,而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

抗战前夕,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团帮助下制订的大规模整军计划,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纯属“镜中花,水中月”。即使是抗战延至1939年爆发,该计划也根本无法完成。即便是像“德械师”这样的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非但编制未能完全落到实处,训练则更是远远不足。虽然抗战初期,国军各派系军队,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广大基层官兵浴血报国,在战场上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付出了重大牺牲,但这并不能掩盖国民政府高层在整军备战、部队训练、战场指挥等方面犯下的一系列不可饶恕的错误。

综上所述,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主持国军整编计划的陈诚在1936年年底所说的那番话,说客气点是过于乐观,说得不客气就是在大吹法螺。用陈诚这些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话,来为国民政府及国军的无能开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全文完)
好文章,果脯的计划继承孙大炮衣砵,嘴炮无敌
简而言之,国民党其实是一个封建社会的黑社会组织,根本不知道现代社会的组织、技术、以及发展方向;必然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这打果粉脸打的,有理有据,赞一个!
炮党真是悲催啊!现在更是悲催!
好文,收藏起来慢慢看。
等常公麾下整编计划完成,鬼子的喷气机应该出来了,甚至原子弹也做一半了
好文,收藏了
楼主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的啊!
cjp324 发表于 2016-1-28 16:48
楼主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的啊!
其实都是公开资料,从故纸堆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1930年光头如果有50年共产党的控制力,财政收入轻松超过日本。中国一旦完成中央集权,日本没有任何机会。
有哪些狗屁整编购买的钱,到重庆见建几个像样的兵工厂,保证能生产迫击炮、轻机枪、步枪、刺刀、手榴弹供给抗战其实作用要大的多
忘情大作先点赞,后收藏,有空慢慢看
这文章看了真是获益良多,欢迎楼主多提供这样详实有据的资料!
炮党派系林立,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军阀与蒋光头的关系就不要说了,即使是蒋光头的嫡系,还分为陈诚派和何应钦派了,就这副德性,好得了才怪了。
有哪些狗屁整编购买的钱,到重庆见建几个像样的兵工厂,保证能生产迫击炮、轻机枪、步枪、刺刀、手榴弹供给 ...
原材料还要靠美爹从喜玛拉雅山去运过来呢
其实都是公开资料,从故纸堆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你不怕今晚果粉上门给你爆菊吗?
果府上台以后据说各项规划计划多如牛毛,有没有高人可以整理下发来看看
elkin 发表于 2016-1-28 17:31
你不怕今晚果粉上门给你爆菊吗?
果粉里,有真爷们吗?
其实有更好更便宜的选择。

比如火炮,放弃不切实际的15000美元,合近50000法币的博福斯75,而用自产的12000银元的仿制41式,132门的钱能买400多门。

更不用说花巨资买的150了,能换多少75山炮啊
淞沪会战这个蠢猪似的指挥  多少精锐都不够往里填的
炮党派系林立,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军阀与蒋光头的关系就不要说了,即使是蒋光头的嫡系,还分为陈诚派和何 ...
炮党就那德行了,退到台湾到现在也改不了争权分裂的宿命,这黑帮分子怎么可能治理14亿人口的超级中国呢
为了光头能统一,别人都交出兵权,然后全家自杀,光头还是不行,他派出去接管权力的军官们,在嫡系非嫡系可靠程度下,会演化成新派系林立,光头永远不可能统一全国,今天把国家主席给他干,也得搞出各地割据来
这么说的话,虽然总是说当时调了百万大军第五次围剿,实际上蒋本人的嫡系才四十万啊。
要是当时坚持按毛主席的路子走,也许在第七、八次围剿左右,就可以打掉老蒋这四十万老本了。然后赤化全东南,在37年左右,红军就能掌握类似于老蒋的资源。然后中日大战,就可以出现很多人推测的“抗战换成TG去打正面会怎样”。
1.整军计划确实无法按时完成,但再有2年时间,完全可以继续实施,到39年年中,36、87、88、税警总团(相当2个师)等5个师都可以达到或接近教导总队,即目标师整编师的标准。另外20个师则可达到或接近36、87、88师的水平。其余几十个师的中央军和军阀部队,在这2年宝贵的和平建设期,也会注重裁减数量级提高自己部队的质量,使各部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几十个比37年的三流师战斗力强得多的39年三流师师。

2.海空军发展,按当时的采购和建设计划,大批战机、轰炸机、机场、飞行员采购、建设、培养都在确确实实推进,到39年中,中国空军的可用飞机数量将成倍增加,战斗力更要增加几倍,37年如此弱小的空军尚且取得了813、击伤出云号等战绩,更强大的中国空军完全可以在淞沪战场和敌人争锋更久,并击沉击伤敌人数舰。海军采购的4艘小型潜艇完全可以在战前和开战后交付,这些潜艇也可以取得一两个813空战式的胜利。海空军能这样击沉击伤几艘敌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日军行动,比如敌机不能那样肆无忌惮的轰炸我陆军阵地,敌航母会离海岸线远一些,敌运兵舰必须在护航下编队航行等等。这些都对前线战场有相应的影响。

3.军队建设不仅仅是武器换装还有军官训练、通信、工兵自己独立炮兵团/旅、新式装甲部队的发展等,这些方面那两年可以取得更大发展。

4.总而言之,假设中国37年3个月里投入淞沪会战的75万部队的战斗力指数为10,日军25万战斗力为60。那么中国39年可以在3个月里向战场投入100万更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指数可为30,日军只能数量质量各提升10%为72。37年战斗力指数有6倍优势的日军,尚且需要3个月才能靠侧翼登陆才能打败中国军队,39年靠2.5倍的优势,3个月显然远远不够。

5.以淞沪会战延长时间为代表,日本的整个推进都要慢的多。我据此推导日军6个月,投入60万陆军,自身伤亡20万,才能打垮先后投入的120万中国军队,完全是合理的。

6.这两年发展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重工业、军工业、交通、通信等等,我们常说27年到37年年,中国的炼钢、军工等发展很慢,但忽略了中国内战结束后的34-37年的短短两年间,中国的钢铁产量增加了十倍左右,汉阳造、中正式、捷克式、迫击炮、子弹、电台等都是在这两年形成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另外37战防炮、75山炮、大口径迫击炮、掷弹筒等,都在推进仿制工作,并在38年前后取得了切实成果,再有2年,完全可以形成战时生产能力,即便不能完全国产,也可以在战争初期从东南沿海、西南滇缅公路获得支持。

7.从淞沪会战打6个月可以继续推导,37年是日军从侧翼登陆的新参战部队,一来到战场中国军队就撤退了他们不顾上级的修整命令继续进攻南京,如果是39年,日军得在更远离上海的地方,才能找到中国守军缺乏的地方登陆,这些登陆部队离上海和南京都更远,不可能迫使正面所有守军都这么匆忙撤退,守军的损失可以小一些,日军抵达南京的速度也会慢一些。那么南京就可以多出3个月修建工事,守将有更多的部队和更多时间组织南京防御南京就可以在25万中国军队的防守下坚持1个月,如此台儿庄会战等战役的时间会晚半年左右。饱受中国军队阻击的日军,要打到武汉就要等开战2年后,而不是实际的开战一年后就打到武汉。
有哪些狗屁整编购买的钱,到重庆见建几个像样的兵工厂,保证能生产迫击炮、轻机枪、步枪、刺刀、手榴弹供给 ...
独夫民贼蒋光头逃跑重庆,装备精良的中央军躲在后方,前面让各路装备简陋的杂牌军们送死,为了逼老蒋的中央军去前线抗日,山西阎锡山、山东韩复榘、四川刘湘,密谋阻止中央军西进,结果事泄,韩复榘被蒋杀死,刘湘被蒋逼死,最后光头彻底掌控了川康军政大权。
后方军工生产就是渣,提供不了抗日装备,靠美爹空运苟活
抓壮丁征劳工驱使千万填死,倒很有手段
8.战争晚2年爆发,上海和华东以及全国的工业、交通都会继续发展,在上海坚守的6个月里,从华东、华北、华南内迁到武汉以西的工业数量,必将是37年那三个月的近十倍。中国在这两年可以进口更多的武器、机床、发电机、钢铁生产线等。1941年年中决战武汉时,就不是100万疲弱不堪的军队,而是150万战斗力强大的多中国军队。在假设38年武汉100万中国参战军队战斗力指数是20,30万日军是80,有4倍又是。41年的中国150万装备更好、训练更足、老兵更多的军队就是60,日军最多最多能集结50万,战斗力指数为120。4倍左右战斗力优势的日军,打武汉会战尚且勉强,仅以1倍的优势进攻,显然是不可能攻下武汉的。

9.武汉攻不下来,武汉以西的国统区就有从沿海各地内迁的较强工业支持。同时,既然连中国都未能打败,就可以推导日本不会对美英宣战,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就是畅通的,滇缅铁路也会在开战3年后修通。有这些工业基础和进口通道,中国完全可以在武汉一线长期坚守,随后扩建400万用自制和进口、外援武器武装起来的堪战之军。并在敌后维持上百万各类游击队。

10.到开战4年后的1943年,中国除300万巩固防线外,完全可以选择敌人薄弱的华南、广东方向开始战略反攻。
天刑 发表于 2016-1-28 18:26
其实有更好更便宜的选择。

比如火炮,放弃不切实际的15000美元,合近50000法币的博福斯75,而用自产的12 ...
12000银元一门还是太贵。当时国际市场有一大票一战时期的旧炮打折出售。两三千美元就能搞一门状态良好的旧炮。



山人054 发表于 2016-1-28 19:41
8.战争晚2年爆发,上海和华东以及全国的工业、交通都会继续发展,在上海坚守的6个月里,从华东、华北、华南 ...


完全没有考虑两年时间日本的发展
迟两年没准日本师团内会编坦克联队了
而且两年时间,中日陆军规模不会有大变化,只是质量上的
山人054 发表于 2016-1-28 19:41
8.战争晚2年爆发,上海和华东以及全国的工业、交通都会继续发展,在上海坚守的6个月里,从华东、华北、华南 ...


完全没有考虑两年时间日本的发展
迟两年没准日本师团内会编坦克联队了
而且两年时间,中日陆军规模不会有大变化,只是质量上的
当时中国军队平均一个师有多少辆汽车?
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增长比果脯快得多,要是迟两年就更没法了。
所以日本史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日本最后失败就是因为七七事变发动早了。
8.战争晚2年爆发,上海和华东以及全国的工业、交通都会继续发展,在上海坚守的6个月里,从华东、华北、华南 ...
砍掉东北这条胳膊的残疾人,居然会在两年内比日本发现快,这是什么精神?

事实是你如果完成60个师,日军起码完成扩军一倍36个师团。而且,精锐师团会有坦克联队或坦克大队。

你面对的,是从北部压下来的,两个坦克旅团为矛头的日军装甲部队。
先顶后看
1.整军计划确实无法按时完成,但再有2年时间,完全可以继续实施,到39年年中,36、87、88、税警总团(相当2 ...
槽点太多,不一一反驳你了。简单说几句,第一,民国政府财政水平多少?中央政府统筹军工发展能力几何?连宋子文都说造不如买,没有生产保障能力的政府能维持一直近现代化军队?还有,宋美龄存钱赚利息不买飞机的事情几乎看民国史的人尽皆知你跟我说发展空军?
12000银元一门还是太贵。当时国际市场有一大票一战时期的旧炮打折出售。两三千美元就能搞一门状态良好的 ...
那都是20年代的。

到了国府开始整军的1934,大战结束已经16年,剩余物资基本处理光了。没处理都回炉了,没回炉也全绣了
wqs 发表于 2016-1-28 16:58
1930年光头如果有50年共产党的控制力,财政收入轻松超过日本。中国一旦完成中央集权,日本没有任何机会。
这事对光头来说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别说光头了,大炮也是在共产党员们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后,才真正对中国的基层有了控制力——实际上是从近代起直到今天,在中国敢跟共产党比对国家的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还有军队纪律性的,只有共产党自己……
我看还有哪个敢看不起军畅!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1-28 20:06
完全没有考虑两年时间日本的发展
迟两年没准日本师团内会编坦克联队了
而且两年时间,中日陆军规模不 ...


你回看2年,1935-1937年日本的军队、军工生产、交通、炼钢等,增长幅度是多少?

你再看1937年战前,日本的军队发展规划有没有战车联队等?

算两年间日军质量、数量各能增加10%是合适的。

两年后,中国常备军的实际数量,应该会在整编过程中有所减少,但36、87、88、税警总团等中央军精锐,以及各路军阀的若干个主力师,都会达到或接近教导总队的水平,另一些部队达到37年时36、87师的水平,其他1937年投入淞沪战场勉强堪战的师也各有进步。中国军队投入的上述兵力战斗力比2年前成倍提高。

我说的中国军队数量从37年实际参战的75万,增加到120万,主要是另有几十个37年完全不堪一战,也并没有投入战场,但39年经过战前和战时强化后,可以投入3个月以后的淞沪会战的兵力,自己开战后征召补充到一线参战部队的新兵等。

所以日军2年后只会有些许进步,中国军队则在这两年必有质的提升。

其实在在此之前的35-37这两年,中国军队也有了质的提升,以35年中国的实力,是完全无力应对日军侵占华北的。把当时仅有的那点主力师填到华北去消耗不了几天,在上海开辟战场也只能顶一个把月。
文成水 发表于 2016-1-28 20:06
完全没有考虑两年时间日本的发展
迟两年没准日本师团内会编坦克联队了
而且两年时间,中日陆军规模不 ...


你回看2年,1935-1937年日本的军队、军工生产、交通、炼钢等,增长幅度是多少?

你再看1937年战前,日本的军队发展规划有没有战车联队等?

算两年间日军质量、数量各能增加10%是合适的。

两年后,中国常备军的实际数量,应该会在整编过程中有所减少,但36、87、88、税警总团等中央军精锐,以及各路军阀的若干个主力师,都会达到或接近教导总队的水平,另一些部队达到37年时36、87师的水平,其他1937年投入淞沪战场勉强堪战的师也各有进步。中国军队投入的上述兵力战斗力比2年前成倍提高。

我说的中国军队数量从37年实际参战的75万,增加到120万,主要是另有几十个37年完全不堪一战,也并没有投入战场,但39年经过战前和战时强化后,可以投入3个月以后的淞沪会战的兵力,自己开战后征召补充到一线参战部队的新兵等。

所以日军2年后只会有些许进步,中国军队则在这两年必有质的提升。

其实在在此之前的35-37这两年,中国军队也有了质的提升,以35年中国的实力,是完全无力应对日军侵占华北的。把当时仅有的那点主力师填到华北去消耗不了几天,在上海开辟战场也只能顶一个把月。

郑真 发表于 2016-1-28 20:31
槽点太多,不一一反驳你了。简单说几句,第一,民国政府财政水平多少?中央政府统筹军工发展能力几何?连 ...


1935-1937年的2年间,中国财政收入多少?不也在军队整编、武器进口、炼钢、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37战防炮、75山炮、无线电台等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吗?37-39年的税收、发行国债、地方债等肯定比前两年多的多。

能力也一样,35-37年统筹能力那么差,各钢铁厂、军工厂也取得了那么些成绩,随后两年的统筹等能力也只会加强不可能减弱,有什么理由不继续此前两年的发展势头?

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宋美龄的做法并不必然错误,而是一场赌博,实际上是赌输了。很难推导再有两年和平,宋会不会买一些新机补充部队,但我个人相信会的,因为已经两年没购新机了,那些已经超龄的飞机必须换掉了,一向重视空军的宋只能购买新式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各一小批。
郑真 发表于 2016-1-28 20:31
槽点太多,不一一反驳你了。简单说几句,第一,民国政府财政水平多少?中央政府统筹军工发展能力几何?连 ...


1935-1937年的2年间,中国财政收入多少?不也在军队整编、武器进口、炼钢、步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37战防炮、75山炮、无线电台等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吗?37-39年的税收、发行国债、地方债等肯定比前两年多的多。

能力也一样,35-37年统筹能力那么差,各钢铁厂、军工厂也取得了那么些成绩,随后两年的统筹等能力也只会加强不可能减弱,有什么理由不继续此前两年的发展势头?

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宋美龄的做法并不必然错误,而是一场赌博,实际上是赌输了。很难推导再有两年和平,宋会不会买一些新机补充部队,但我个人相信会的,因为已经两年没购新机了,那些已经超龄的飞机必须换掉了,一向重视空军的宋只能购买新式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各一小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