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坦克代差的动因和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54:23


1.坦克的世代划分问题
自1916年坦克问世至今,坦克的战术与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诞生时期的坦克,是用来在战场上协同步兵作战术纵深行动,尤其是用来突破敌人纵深配置的堑壕防御工事,使战争打破了阵地战的局限而具有机动作战的性质。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是合成军陆地作战的中坚突击力量,是陆军机械化和装甲化程度的标志。坦克集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为一体,既能担负进攻任务,也能担负防御任务,既适用于核战、大战、全面战争,也适用于中、低强度的局部战争,它在未来的空地一体化、大纵深、高机动、立体作战的战场上仍然是陆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坦克研制国完成了战后第三代坦克的研制,有的国家正在进行第四代坦克预研,同时还正在研制新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和后勤保障车辆,此外,一些国家还正在研制高技术的机器人式无人战车。

主战坦克常以“世代”作分类,但其依据依照各国的定义而有所不同,也从未有过明确的定义。苏联与俄罗斯军方将主战坦克的世代划分起于1945年,并至今为止认为主战坦克共有4代的级别,而其他国家则认为主战坦克仅有三个世代之分。中国也认为坦克仅分作三个世代。1983年,洛尔夫·海尔梅斯提出三个坦克世代以及三种“过渡”世代,后者包括了大部分的升级版坦克。第一世代主战坦克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基础发展而来,或深受其影响,特别是T-34和豹式坦克。第二代坦克为备有核生化防护机制、红外线夜战设备、稳定控制的主炮和机械化的火控系统。第三代坦克则被定为使用热像仪、数位火控系统和特制(复合)装甲。


2. 战后第一代坦克:二战的延续
与二战相比,战后第一代坦克延续了重型、中型和轻型坦克的划分方式,并且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作战使命。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型坦克包括苏联的T54/55,美国的M48,英国的百夫长。中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而它的数量最多,是装甲兵的主要装备.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40吨左右,火炮口径为90-105毫米。这一时期的重型坦克主要有苏联的T-10,美国的M103和英国的"征服者"等。也就是说,当时美英苏三大强国并为放弃对重型坦克的探索,并且在重型坦克领域里走到了尽头。这三种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超过120毫米,重量超过55吨。在战场上通常来支援中型坦克作战,或者在远距离上与敌人坦克作战。战后第一代坦克可以看做二战风格的装甲技术发展到顶端的结果。


3. 战后第二代坦克:动力提升与主战坦克的登场
1960年代开始,由于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或“主力战车”,成为各国家装甲部队的主力(Main battle tank,MBT)。主战坦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坦克分类方法,从此坦克的分类开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具有其他用途的特种坦克。当时为了适应战后的反坦克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的威胁,以及战术环境的变化和动力技术的提升,二战后的第二代坦克的发动机功率普遍提升到700马力以上,已经是第一代坦克里重型坦克型号的功率水平。因此,可以携带大口径坦克炮和厚重装甲,但依旧维系中型坦克的便利性。以M60坦克为例,其战斗全重已经超过过50吨,而英国酋长坦克则接近60吨,火力方面普遍装备了英国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而酋长式坦克则装备了120毫米坦克炮,可以说是火力最强的二代坦克。东方的坦克也在这一代加强了火力,T62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标志着坦克火力回归“古典”时代,开始以穿甲弹的动能杀伤模式取代破甲弹的化学能杀伤模式。这带来了第三代坦克的火力革命。同时,火控系统被普遍装备到第二代坦克身上,提升了火力打击的灵敏度和精度。


4. 战后第三代坦克:计算机技术的全面渗入与主战坦克的完善
第三代主战坦的新技术含量较高,多半是全新设计的,只有部分车型使用和第二代主战坦克相似的旧型号部件。各国以坦克的最原始功能——保护乘员,作为主要的判别第三代标准,便是安装了有间隙或复合装甲,以及全自动的灭火系统,集体式的核生化武器防护,大大保障了车员的安全。第三代坦克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陶瓷复合装甲的使用。由于它的出现,破甲弹对均质装甲的优势被抹消掉了,从而导致坦克的杀伤模式从化学能转向动能,带动了大口径滑膛坦克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发展。但是,复合装甲本身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18年,当时内韦尔 ·门罗·霍普金斯少校通过试验发现,钢装甲表面涂上一层厚1.6mm的瓷釉能够大大增强防护性能。尽管陶瓷材料的发现很早,但多年以后陶瓷材料才开始应用于军事用途。真正让陶瓷复合装甲时来运转的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利用高速摄影技术、X光射线照相技术等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采集数据,同时在非金属材料和冶金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从而在化学能弹药大幅发展的同时,陶瓷复合装甲的出现扭转了这一趋势。


计算机技术的另一个渗透则是火控系统和车际电子信息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坦克的动对动射击能力大幅提升,对远距离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也成为了现实。因此坦克外形的因素价值降低了,坦克也就可以做的大一些,安装重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复合装甲。同时,由于精确运动射击功能的出现,坦克可以考虑提高射速,于是自动装弹机就具备了研制价值。勒克莱尔已经可以做到12发/分钟的射速了。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自动装弹机,不但可以节约体力,加快射速,也为未来无人坦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技术对动力系统的意义也很大,利用数字化方式调节坦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节约燃油,提升对各类地形的适应性,降低维护难度。未来如果使用电传动和电磁悬挂技术,那么计算机的价值还会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技术也改变了坦克的杀伤模式。除了传统弹药外,炮射导弹和美国新近研发的MRM中程弹药,可能会改变坦克的作战模式。在无人机、步兵数字化系统、战斗机器人和其他节点的支援下,坦克可能会发挥超出传统的战术作用。所以,到了第三代坦克,才可能真的被称为主战坦克。


5. 反思:坦克的技术发展动力在哪里?
战后第一代坦克是在二战技术格局的基础上完善化的产物。比如T54坦克是从T44型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型、中型、轻型坦克的格局也没有变化。但是随着动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也就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持续深入,坦克终于可以在重型的装甲和火炮,与中型的机动力之间实现折中,从而推动了“主战坦克”这一产物。但是,这个主战坦克还是很不完善的。尤其是化学能弹药的发展让当时的坦克防护力显得十分薄弱。反坦克导弹的出现更是一度给坦克发展蒙上了阴影。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等,使得坦克依靠机动力和外形规避打击的思路过时了,坦克可以造得更大一些。同时,计算机技术和陶瓷、冶金技术的发展让复合装甲变为了现实,因此,第三代坦克普遍变得更大,更重,普遍应用了陶瓷复合装甲,让破甲弹把主力地位让给了穿甲弹。冶金技术的进步让120毫米和125毫米滑膛炮可以使用大威力的穿甲弹,而动力系统的进一步提升把坦克动力提高到了1兆瓦级别(1500马力),加上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和液力悬挂系统,坦克的机动力和对装甲、火力的支持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信息化一体化作战系统的进步,坦克开始变为一种广泛功能的作战节点。也许到这时候,坦克才真正变为主战坦克。

1.坦克的世代划分问题
自1916年坦克问世至今,坦克的战术与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诞生时期的坦克,是用来在战场上协同步兵作战术纵深行动,尤其是用来突破敌人纵深配置的堑壕防御工事,使战争打破了阵地战的局限而具有机动作战的性质。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是合成军陆地作战的中坚突击力量,是陆军机械化和装甲化程度的标志。坦克集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为一体,既能担负进攻任务,也能担负防御任务,既适用于核战、大战、全面战争,也适用于中、低强度的局部战争,它在未来的空地一体化、大纵深、高机动、立体作战的战场上仍然是陆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坦克研制国完成了战后第三代坦克的研制,有的国家正在进行第四代坦克预研,同时还正在研制新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和后勤保障车辆,此外,一些国家还正在研制高技术的机器人式无人战车。

主战坦克常以“世代”作分类,但其依据依照各国的定义而有所不同,也从未有过明确的定义。苏联与俄罗斯军方将主战坦克的世代划分起于1945年,并至今为止认为主战坦克共有4代的级别,而其他国家则认为主战坦克仅有三个世代之分。中国也认为坦克仅分作三个世代。1983年,洛尔夫·海尔梅斯提出三个坦克世代以及三种“过渡”世代,后者包括了大部分的升级版坦克。第一世代主战坦克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基础发展而来,或深受其影响,特别是T-34和豹式坦克。第二代坦克为备有核生化防护机制、红外线夜战设备、稳定控制的主炮和机械化的火控系统。第三代坦克则被定为使用热像仪、数位火控系统和特制(复合)装甲。

11044841.jpg (38.17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02 上传



2. 战后第一代坦克:二战的延续
与二战相比,战后第一代坦克延续了重型、中型和轻型坦克的划分方式,并且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作战使命。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型坦克包括苏联的T54/55,美国的M48,英国的百夫长。中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而它的数量最多,是装甲兵的主要装备.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40吨左右,火炮口径为90-105毫米。这一时期的重型坦克主要有苏联的T-10,美国的M103和英国的"征服者"等。也就是说,当时美英苏三大强国并为放弃对重型坦克的探索,并且在重型坦克领域里走到了尽头。这三种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超过120毫米,重量超过55吨。在战场上通常来支援中型坦克作战,或者在远距离上与敌人坦克作战。战后第一代坦克可以看做二战风格的装甲技术发展到顶端的结果。

11044964.jpg (46.0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06 上传



3. 战后第二代坦克:动力提升与主战坦克的登场
1960年代开始,由于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或“主力战车”,成为各国家装甲部队的主力(Main battle tank,MBT)。主战坦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坦克分类方法,从此坦克的分类开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具有其他用途的特种坦克。当时为了适应战后的反坦克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的威胁,以及战术环境的变化和动力技术的提升,二战后的第二代坦克的发动机功率普遍提升到700马力以上,已经是第一代坦克里重型坦克型号的功率水平。因此,可以携带大口径坦克炮和厚重装甲,但依旧维系中型坦克的便利性。以M60坦克为例,其战斗全重已经超过过50吨,而英国酋长坦克则接近60吨,火力方面普遍装备了英国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而酋长式坦克则装备了120毫米坦克炮,可以说是火力最强的二代坦克。东方的坦克也在这一代加强了火力,T62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标志着坦克火力回归“古典”时代,开始以穿甲弹的动能杀伤模式取代破甲弹的化学能杀伤模式。这带来了第三代坦克的火力革命。同时,火控系统被普遍装备到第二代坦克身上,提升了火力打击的灵敏度和精度。

11044902.jpg (43.9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16 上传

11045009.jpg (31.6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16 上传



4. 战后第三代坦克:计算机技术的全面渗入与主战坦克的完善
第三代主战坦的新技术含量较高,多半是全新设计的,只有部分车型使用和第二代主战坦克相似的旧型号部件。各国以坦克的最原始功能——保护乘员,作为主要的判别第三代标准,便是安装了有间隙或复合装甲,以及全自动的灭火系统,集体式的核生化武器防护,大大保障了车员的安全。第三代坦克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陶瓷复合装甲的使用。由于它的出现,破甲弹对均质装甲的优势被抹消掉了,从而导致坦克的杀伤模式从化学能转向动能,带动了大口径滑膛坦克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发展。但是,复合装甲本身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18年,当时内韦尔 ·门罗·霍普金斯少校通过试验发现,钢装甲表面涂上一层厚1.6mm的瓷釉能够大大增强防护性能。尽管陶瓷材料的发现很早,但多年以后陶瓷材料才开始应用于军事用途。真正让陶瓷复合装甲时来运转的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利用高速摄影技术、X光射线照相技术等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采集数据,同时在非金属材料和冶金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从而在化学能弹药大幅发展的同时,陶瓷复合装甲的出现扭转了这一趋势。

634163122546338559.jpg (39.7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07 上传

2602517634683868172111.jpg (35.6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07 上传



计算机技术的另一个渗透则是火控系统和车际电子信息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坦克的动对动射击能力大幅提升,对远距离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也成为了现实。因此坦克外形的因素价值降低了,坦克也就可以做的大一些,安装重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复合装甲。同时,由于精确运动射击功能的出现,坦克可以考虑提高射速,于是自动装弹机就具备了研制价值。勒克莱尔已经可以做到12发/分钟的射速了。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自动装弹机,不但可以节约体力,加快射速,也为未来无人坦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5910049.jpg (32.1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09 上传



计算机技术对动力系统的意义也很大,利用数字化方式调节坦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可以节约燃油,提升对各类地形的适应性,降低维护难度。未来如果使用电传动和电磁悬挂技术,那么计算机的价值还会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技术也改变了坦克的杀伤模式。除了传统弹药外,炮射导弹和美国新近研发的MRM中程弹药,可能会改变坦克的作战模式。在无人机、步兵数字化系统、战斗机器人和其他节点的支援下,坦克可能会发挥超出传统的战术作用。所以,到了第三代坦克,才可能真的被称为主战坦克。

xdjj20130938-1-l.jpg (128.0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5-12 11:13 上传



5. 反思:坦克的技术发展动力在哪里?
战后第一代坦克是在二战技术格局的基础上完善化的产物。比如T54坦克是从T44型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型、中型、轻型坦克的格局也没有变化。但是随着动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也就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持续深入,坦克终于可以在重型的装甲和火炮,与中型的机动力之间实现折中,从而推动了“主战坦克”这一产物。但是,这个主战坦克还是很不完善的。尤其是化学能弹药的发展让当时的坦克防护力显得十分薄弱。反坦克导弹的出现更是一度给坦克发展蒙上了阴影。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等,使得坦克依靠机动力和外形规避打击的思路过时了,坦克可以造得更大一些。同时,计算机技术和陶瓷、冶金技术的发展让复合装甲变为了现实,因此,第三代坦克普遍变得更大,更重,普遍应用了陶瓷复合装甲,让破甲弹把主力地位让给了穿甲弹。冶金技术的进步让120毫米和125毫米滑膛炮可以使用大威力的穿甲弹,而动力系统的进一步提升把坦克动力提高到了1兆瓦级别(1500马力),加上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和液力悬挂系统,坦克的机动力和对装甲、火力的支持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信息化一体化作战系统的进步,坦克开始变为一种广泛功能的作战节点。也许到这时候,坦克才真正变为主战坦克。


第四代坦克造价会不会有望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平?
(我不敢说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怕挨砖)

第四代坦克造价会不会有望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平?
(我不敢说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怕挨砖)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等,使得坦克依靠机动力和外形规避打击的思路过时了,坦克可以造得更大一些。"
所以中国在第三代坦克设计时,还是尽量把坦克设计的低矮(相对欧美系),是一种落后的设计思路咯?
神民的荣耀 发表于 2014-5-12 10:39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 ...
不是,在同等性能下减少重量,对后勤保障有不少好处。。。。

神民的荣耀 发表于 2014-5-12 10:39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 ...
另外,你可以把wot当成一个不那么靠谱的模拟。。。。。

里面的坦克其实除了不能动对动之外,基本可以说就是现代坦克火控水准。。。。。很明显,外形小还是有优势
神民的荣耀 发表于 2014-5-12 10:39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渗入挽救了坦克。由于火控系统的快速进步,包括热像仪、微光夜视仪、 ...
只能说是相对放宽了对体积的要求,但是尽量还是要控制一下重量和体积。比如,根据维基,99式坦克高度2.37米,M1坦克高度2.43米,其实也就差了6厘米而已。主流坦克超过2.5米的只有梅卡瓦和挑战者,但梅卡瓦前置发动机也就2.66米的高度。真正超过3米高度的只有南非号角坦克,高达3.5米。当年研制它,主要对付的是安哥拉军队。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4-5-12 10:48
只能说是相对放宽了对体积的要求,但是尽量还是要控制一下重量和体积。比如,根据维基,99式坦克高度2.37 ...
原来就差那么一点,每次看图片总觉得豹式和M1比99高好多,看来是坦克整体设计上让我产生了错觉
菜鸟耶夫斯基 发表于 2014-5-12 10:06
第四代坦克造价会不会有望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平?
(我不敢说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怕挨砖)
有人说过,2050年美军的预算只够买一架战斗机了。造价上涨不可避免,台湾买的阿帕奇价格已经赶上了过去战斗机的价格。坦克也渐渐逼近千万美元大关。当然相对同时代的空中武器来说,坦克还是便宜的。但可以肯定,随着电子设备、电传系统的应用,电气电子的价格比重会渐渐凸显出来以至于淹没机械设备的比重。
神民的荣耀 发表于 2014-5-12 10:52
原来就差那么一点,每次看图片总觉得豹式和M1比99高好多,看来是坦克整体设计上让我产生了错觉
这还和宽度,长度有关系,也和外部挂件占据一定的视觉空间有关。
冶金技术,材料技术,金属加工工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坦克的防护力,机动力,火力,生存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第三代坦克差不多能堆的设备都堆上去了,想划分出第四代来,比较困难。
坦克涨价已经比飞机好多了,二战的坦克比战斗机还要贵,现在只有战斗机的五分之一。
拜读了,原来分为三代,但是无论如何,价格上去了,就不适用了
清心散仙 发表于 2015-3-30 17:29
拜读了,原来分为三代,但是无论如何,价格上去了,就不适用了
价格上升的结果是装备数量的减少,但 反过来说,由于性能提升,对战场控制范围的大大扩展,导致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日益稀疏,因此在同一场战役中,战役地理空间能够容纳的兵力大大减少了。所以两厢对冲,到也能够保证平衡性。
damo56030 发表于 2014-5-12 10:43
另外,你可以把wot当成一个不那么靠谱的模拟。。。。。

里面的坦克其实除了不能动对动之外,基本可以 ...
MS坦克三个纬度对重量的贡献是宽:长:高=1:3:7,所以宁可拉长车体不要加高。
第5机械化军 发表于 2014-5-12 11:22
第三代坦克差不多能堆的设备都堆上去了,想划分出第四代来,比较困难。
四代坦克应该就是无人炮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