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炮和弹药的发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4:48
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攻击装备,组装在坦克炮塔上,并配有复杂的火力控制系统。坦克炮按弹道特性均属于加农炮系列。其身管长、初速大、弹道低伸,主要用以直接瞄准、攻击装甲和其它垂直目标。其身管内膛分有膛线和无膛线两种,后者称滑膛炮。滑膛炮是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新炮种,主要为克服破甲弹因旋转而造成破甲射流能量衰减的弊端。

  火力控制系统包括观察瞄准装置、测距仪、传感器、计算机、火炮稳定器和操纵机构等,保持坦克在行进中火炮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坦克炮主用弹包括破甲弹、穿甲弹和碎甲弹;辅助弹主要是榴弹。

  中国85mm坦克炮

  1960年代初,为配合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的研制,由四四七厂自行设计了76.2毫米坦克炮。1962年取得阶段成果。因其战斗威力不能满足要求,随即改为85毫米坦克炮,于1963年设计定型为62-85TC坦克炮,配置在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上。该炮从苏联T-34坦克的火炮发展而来,但炮身带有抽气装置,解决了原炮射击后战斗室内烟雾过大的问题,用滚针式耳轴代替滑动轴承耳轴,并装有弹簧补偿器,解决了原炮瞄准时抖动的缺点。该炮当时属威力较大的先进坦克炮。该炮发射定装式榴弹、穿甲弹、微旋破甲弹和碎甲弹,弹药与苏联T-34-85坦克通用。

  中国1950年代制式化期间试制85毫米加农炮穿甲弹。一二三厂等单位于一九五八年着手研制85毫米加农炮破甲弹,他们以线膛炮发射微旋或不旋转弹丸为目标,经过反复探索,设计出带有导带闭气环、前张式尾翼方案。经过系统试验,射击密度和破甲性能均末达到战技指标要求,经研究改用气缸尾翼方案,克服了上述弊端,获得成功,于196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66年式85毫米加农炮气缸尾翼破甲弹。直射距离945米,破甲厚度120毫米/65度。这是中国首次设计成功的炮用破甲弹,为装备数量最大的85毫米加农炮和坦克炮提供了新的反坦克弹种,增强了反坦克能力。

  对于85mm坦克炮,许多人难免不屑一顾。但是该炮威力足以正面对付台军现役的M-41/M-48坦克,假如在1995-1997年间比武,装备85mm坦克炮的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完全可以应付。这以后台军又大规模引进了M-60坦克,85mm坦克炮虽然可以击穿,但有些吃力,但如果研制和配备85mm脱壳穿甲弹,击穿M-60坦克将变得轻而易举。相信将来再也不会出现坐视对手引进M-1坦克的怪事,这样85mm坦克炮应该足以应付局面。

  中国85mm坦克炮战技性能
  穿甲弹初速792m/s
  破甲弹初速845m/s
  榴弹初速785m/s
  最大射程12400m(榴弹)
  直射距离
  穿甲弹950m
  破甲弹960m
  射速8-12发/min
  炮长4645mm
  全重1200kg,
  俯仰范围-5°~+20°

  中国100mm线膛坦克炮

  中国坦克炮是与坦克同步发展的。1958年为仿制的T-54A式中型坦克配套,由四四七厂仿制成功100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及单项稳定器等简易火力控制系统,命名为195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装备在59式中型坦克上,开创了制造坦克炮的历史。尔后不断加以改进,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需要说明的是,59式中型坦克具有车长超越调炮的能力,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不过车长只能进行方向瞄准。

  T-54A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Д-10ТГ式100mm线膛坦克炮,其改进型用于СУ-100自行火炮。该坦克炮有1个水平滑动的炮闩,其反后坐装置包括1个液压驻退机和1个液气式复进机。该炮前端有抽气装置,直射距离700-1200m,最大射速7发/min,平均射速为4发/min。

  Д-10ТГ式100mm坦克炮可以发射下列弹种:БР-412式穿甲弹、БР-412Д式被帽穿甲弹、ф-412式榴弹、ОФ-412式预制破片榴弹、ЗБК-5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БМ-8式曳光高速脱壳穿甲弹。

  穿甲弹丸一般不装填炸药,具有极高的强度,靠高速运动动能击穿装甲,国际上又称之为动能穿甲弹。中国1950年代制式化期间,仿制了苏式57、76.2、85和100毫米4种口径、9种型号的钝头穿甲弹、被帽穿甲弹和超速穿甲弹。随着技术的发展,59式中型坦克所安装的100mm线膛炮可发射钨头穿甲弹、钨头穿甲弹初速为1435m/s,直射距离1640m,穿甲威力有很大提高。

  制式化时破甲弹既没有生产,也没有列装。所以那时中国坦克炮主要发射穿甲弹和榴弹。59时坦克车内携带炮弹34发,右前方炮弹架内有20发,左侧甲板固定2发,右侧甲板固定4发,炮塔右壁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另有1发弹在炮尾下战斗舱的底板上。

  破甲弹是空心装药破甲弹的简称。弹丸前端为空腔,后部装填高猛度大威力炸药。炸药呈空心漏斗形,装有韧性较好,比重较大的紫铜或其他材料药形罩,爆炸时形成高速的聚能金属流,有极高的比动能。侵彻装甲深度一般为3一4倍弹径。侵彻钢甲后的破甲流、钢甲金属碎片等,以高动能杀伤坦克内乘员,是反坦克弹药的重要弹种。但由于弹丸高速旋转破坏了破甲流的稳定性,六十年代以后,则改用微旋和不旋转弹丸。

  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自行研制,先后设计定型了85、100、120毫米3种口径、6种型号的破甲弹。1960年代,装甲兵提出运用气缸式尾翼技术,为59式100坦克炮研制新型破甲弹。一二三厂在研制中使用部门又提出了一弹多用,不仅可用于线膛炮,还能用于滑膛炮的要求,技术难度更大。在曹孝清主持下,经过反复钻研,创造出无弹带的滑膛弹新结构,使弹炮之间形成气垫,弹丸在膛内呈悬浮状态。还攻克了破甲能力不稳定、密集度差等一系列技术关键,一九七九年设计定型。这种新型破甲弹可通用于100毫米口径的59式坦克炮、69式滑膛坦克炮和73式滑膛反坦克炮3种火炮。由于结构合理,性能先进,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80年代初开始研制新的100mm线膛坦克炮,该炮炮身多数部件与59式100mm线膛坦克炮或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相同,但能承受发射脱壳穿甲弹的高膛压。该炮命名为69-2式100mm线膛坦克炮,其弹药与苏联T-54/55式中型坦克通用。

  1980年代中国803厂和52所合作,由张树权主持研制了钨芯和全钨两种脱壳穿甲弹,攻克了难度极大的高密度钨合金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及闭气环等关键技术,于198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86年式100mm反坦克炮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m距离可击穿复合装甲板,比1973年式100mm脱壳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定型了可由59坦克发射的1986年式100毫米线膛反坦克炮钨合金穿甲弹,其弹体的细长比为18,比动能是普通脱壳穿甲弹的9.5倍,直射距离和穿甲厚度均有较大提高,可击穿当代各种新型坦克的装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线膛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mm线膛炮,并且改进了火控系统,称为69II式。西方报道称该炮2400m距离穿甲150mm/65,能在2000米距离上保证轻易击穿临时加挂了反应装甲或沙袋的M-60和M-48坦克正面厚装甲。

  中国59式100mm线膛坦克炮战技性能
  穿甲弹初速925m/s(苏联炮弹)
  穿甲弹初速887m/s
  榴弹初速900m/s
  最大射程16000m(榴弹)
  直射距离穿甲弹1100m
  射速7发/min
  炮身长5608mm
  身管长5350mm
  全重1970kg
  俯仰范围-5°~+18°
  穿甲弹全重29.6kg(苏联炮弹)
  穿甲弹弹丸重14.47kg(苏联炮弹)
  穿甲弹弹丸重15.88kg
  穿甲厚度(距离1000m,60°着角)140mm
  榴弹弹全重30kg
  榴弹弹丸重15.6kg
  榴弹炸药重1.62kg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攻击装备,组装在坦克炮塔上,并配有复杂的火力控制系统。坦克炮按弹道特性均属于加农炮系列。其身管长、初速大、弹道低伸,主要用以直接瞄准、攻击装甲和其它垂直目标。其身管内膛分有膛线和无膛线两种,后者称滑膛炮。滑膛炮是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新炮种,主要为克服破甲弹因旋转而造成破甲射流能量衰减的弊端。

  火力控制系统包括观察瞄准装置、测距仪、传感器、计算机、火炮稳定器和操纵机构等,保持坦克在行进中火炮射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坦克炮主用弹包括破甲弹、穿甲弹和碎甲弹;辅助弹主要是榴弹。

  中国85mm坦克炮

  1960年代初,为配合轻型坦克和水陆坦克的研制,由四四七厂自行设计了76.2毫米坦克炮。1962年取得阶段成果。因其战斗威力不能满足要求,随即改为85毫米坦克炮,于1963年设计定型为62-85TC坦克炮,配置在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上。该炮从苏联T-34坦克的火炮发展而来,但炮身带有抽气装置,解决了原炮射击后战斗室内烟雾过大的问题,用滚针式耳轴代替滑动轴承耳轴,并装有弹簧补偿器,解决了原炮瞄准时抖动的缺点。该炮当时属威力较大的先进坦克炮。该炮发射定装式榴弹、穿甲弹、微旋破甲弹和碎甲弹,弹药与苏联T-34-85坦克通用。

  中国1950年代制式化期间试制85毫米加农炮穿甲弹。一二三厂等单位于一九五八年着手研制85毫米加农炮破甲弹,他们以线膛炮发射微旋或不旋转弹丸为目标,经过反复探索,设计出带有导带闭气环、前张式尾翼方案。经过系统试验,射击密度和破甲性能均末达到战技指标要求,经研究改用气缸尾翼方案,克服了上述弊端,获得成功,于196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66年式85毫米加农炮气缸尾翼破甲弹。直射距离945米,破甲厚度120毫米/65度。这是中国首次设计成功的炮用破甲弹,为装备数量最大的85毫米加农炮和坦克炮提供了新的反坦克弹种,增强了反坦克能力。

  对于85mm坦克炮,许多人难免不屑一顾。但是该炮威力足以正面对付台军现役的M-41/M-48坦克,假如在1995-1997年间比武,装备85mm坦克炮的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完全可以应付。这以后台军又大规模引进了M-60坦克,85mm坦克炮虽然可以击穿,但有些吃力,但如果研制和配备85mm脱壳穿甲弹,击穿M-60坦克将变得轻而易举。相信将来再也不会出现坐视对手引进M-1坦克的怪事,这样85mm坦克炮应该足以应付局面。

  中国85mm坦克炮战技性能
  穿甲弹初速792m/s
  破甲弹初速845m/s
  榴弹初速785m/s
  最大射程12400m(榴弹)
  直射距离
  穿甲弹950m
  破甲弹960m
  射速8-12发/min
  炮长4645mm
  全重1200kg,
  俯仰范围-5°~+20°

  中国100mm线膛坦克炮

  中国坦克炮是与坦克同步发展的。1958年为仿制的T-54A式中型坦克配套,由四四七厂仿制成功100毫米线膛坦克炮,以及单项稳定器等简易火力控制系统,命名为1959年式100毫米坦克炮,装备在59式中型坦克上,开创了制造坦克炮的历史。尔后不断加以改进,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需要说明的是,59式中型坦克具有车长超越调炮的能力,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不过车长只能进行方向瞄准。

  T-54A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Д-10ТГ式100mm线膛坦克炮,其改进型用于СУ-100自行火炮。该坦克炮有1个水平滑动的炮闩,其反后坐装置包括1个液压驻退机和1个液气式复进机。该炮前端有抽气装置,直射距离700-1200m,最大射速7发/min,平均射速为4发/min。

  Д-10ТГ式100mm坦克炮可以发射下列弹种:БР-412式穿甲弹、БР-412Д式被帽穿甲弹、ф-412式榴弹、ОФ-412式预制破片榴弹、ЗБК-5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БМ-8式曳光高速脱壳穿甲弹。

  穿甲弹丸一般不装填炸药,具有极高的强度,靠高速运动动能击穿装甲,国际上又称之为动能穿甲弹。中国1950年代制式化期间,仿制了苏式57、76.2、85和100毫米4种口径、9种型号的钝头穿甲弹、被帽穿甲弹和超速穿甲弹。随着技术的发展,59式中型坦克所安装的100mm线膛炮可发射钨头穿甲弹、钨头穿甲弹初速为1435m/s,直射距离1640m,穿甲威力有很大提高。

  制式化时破甲弹既没有生产,也没有列装。所以那时中国坦克炮主要发射穿甲弹和榴弹。59时坦克车内携带炮弹34发,右前方炮弹架内有20发,左侧甲板固定2发,右侧甲板固定4发,炮塔右壁固定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另有1发弹在炮尾下战斗舱的底板上。

  破甲弹是空心装药破甲弹的简称。弹丸前端为空腔,后部装填高猛度大威力炸药。炸药呈空心漏斗形,装有韧性较好,比重较大的紫铜或其他材料药形罩,爆炸时形成高速的聚能金属流,有极高的比动能。侵彻装甲深度一般为3一4倍弹径。侵彻钢甲后的破甲流、钢甲金属碎片等,以高动能杀伤坦克内乘员,是反坦克弹药的重要弹种。但由于弹丸高速旋转破坏了破甲流的稳定性,六十年代以后,则改用微旋和不旋转弹丸。

  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自行研制,先后设计定型了85、100、120毫米3种口径、6种型号的破甲弹。1960年代,装甲兵提出运用气缸式尾翼技术,为59式100坦克炮研制新型破甲弹。一二三厂在研制中使用部门又提出了一弹多用,不仅可用于线膛炮,还能用于滑膛炮的要求,技术难度更大。在曹孝清主持下,经过反复钻研,创造出无弹带的滑膛弹新结构,使弹炮之间形成气垫,弹丸在膛内呈悬浮状态。还攻克了破甲能力不稳定、密集度差等一系列技术关键,一九七九年设计定型。这种新型破甲弹可通用于100毫米口径的59式坦克炮、69式滑膛坦克炮和73式滑膛反坦克炮3种火炮。由于结构合理,性能先进,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80年代初开始研制新的100mm线膛坦克炮,该炮炮身多数部件与59式100mm线膛坦克炮或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相同,但能承受发射脱壳穿甲弹的高膛压。该炮命名为69-2式100mm线膛坦克炮,其弹药与苏联T-54/55式中型坦克通用。

  1980年代中国803厂和52所合作,由张树权主持研制了钨芯和全钨两种脱壳穿甲弹,攻克了难度极大的高密度钨合金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及闭气环等关键技术,于1986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86年式100mm反坦克炮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m距离可击穿复合装甲板,比1973年式100mm脱壳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定型了可由59坦克发射的1986年式100毫米线膛反坦克炮钨合金穿甲弹,其弹体的细长比为18,比动能是普通脱壳穿甲弹的9.5倍,直射距离和穿甲厚度均有较大提高,可击穿当代各种新型坦克的装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线膛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研制成功,69式又改回100mm线膛炮,并且改进了火控系统,称为69II式。西方报道称该炮2400m距离穿甲150mm/65,能在2000米距离上保证轻易击穿临时加挂了反应装甲或沙袋的M-60和M-48坦克正面厚装甲。

  中国59式100mm线膛坦克炮战技性能
  穿甲弹初速925m/s(苏联炮弹)
  穿甲弹初速887m/s
  榴弹初速900m/s
  最大射程16000m(榴弹)
  直射距离穿甲弹1100m
  射速7发/min
  炮身长5608mm
  身管长5350mm
  全重1970kg
  俯仰范围-5°~+18°
  穿甲弹全重29.6kg(苏联炮弹)
  穿甲弹弹丸重14.47kg(苏联炮弹)
  穿甲弹弹丸重15.88kg
  穿甲厚度(距离1000m,60°着角)140mm
  榴弹弹全重30kg
  榴弹弹丸重15.6kg
  榴弹炸药重1.6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