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 公司NASA 的干儿子--注意人家还有个低调的亲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08:11
SpaceX的这事情的还得从私人航天事业的起步说起。国内媒体虽然把SpaceX捧得很高,“干翻美俄中”,但是SpaceX实际上,美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它万万不敢得罪的角色,甚至有人把SpaceX戏称为NASA的干儿子,因为它的技术大都来源于NASA的让渡,它的大部分合同同样来自NASA的赐予。
冷战时期,美国的航天计划军用色彩深厚,航天计划往往都带有军事上的需求,同时兼顾军事和商业这种“大而全”的需求,增加了航天器设计的复杂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设计问题——一个重要的分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最典型的受害者就是航天飞机,复杂的设计引发的保养困难和安全隐患导致它不得不提前退休。


9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业发生重大整合,联合发射联盟(ULA、波音和洛马组成的联合企业)的垄断程度大大加强,甚至一度成为NASA的唯一发射商。垄断巨头自然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上变得更加挑剔,喜欢高价的国防大单,看不上小小的商业发射,甚至连发动机的生产也不上心,这直接导致美国至今还被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卡着脖子。要知道,RD-180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美国的普惠公司也出了大力的。
所以,为了抑制ULA的漫天要价,NASA决定给它们培养一个对手,因此给向SpaceX转移了大量成熟技术。成熟的,另一种说法也可以是“过时”的。“猎鹰9号”使用的“梅林”(Merlin 1D)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性能虽然在媒体上被吹得很先进。但实际离现代商业发射高端水平还有点距离,主要胜在便宜够用。

猎鹰9号
白菜价——这个一度令中国人自豪的词汇在这里被SpaceX夺了去,它开出的发射价格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据称单次发射仅要5400万美元——中国的白菜价也在6000万美元以上,ULA的发射单价更是高达数亿美元(《航空周刊》,2011)。实际上蓝星上尚未出现任何一家可以和它竞争的企业,这是它能够扫到大量商业订单的原因。
那是不是说明私人航天企业效率更高?恐怕不然,毕竟它是站在NASA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起来的。实际上,SpaceX所依赖的技术都是老巨头们花费大量资金,甚至是美国人民的税金研发出来的。而那些真正的核心技术NASA是不会转让给SpeceX的,毕竟NASA还有个亲儿子洛克达因,而NASA发射深空探测器还是要使用ULA的大型火箭。
所以,SpaceX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产品有多先进,而在于控制成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甚至个别细节上还能有所突破。为做到这一点SpaceX也付出了代价:就在今年4月,SpaceX距离火箭成功软着陆只差一点点距离,但仍然发生偏差,导致回收失败;今年6月,SpaceX再一次在发射中发生了火箭爆炸事故。这也许也是SpaceX这次突然把回收地点改回陆地的原因——陆地回收大大简单于海面回收,SpaceX承受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马斯克(Elon Musk)
SpaceX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则是它的老板马斯克(Elon Musk),看看他所涉及的领域——汽车、航天、太阳能、能源储备、卫星,甚至还准备搞45分钟跨越美国的超级高铁。这些牛逼到不行的点子使得这位明星般人物的曝光率大大增强,大众关注度也水涨船高。
实际上,世界上类似SpaceX的公司并不少,一如前文提到的Blue Origin。只是对于媒体和大众来说,这些都不比不上马斯克明星的光环。
“猎鹰9号”究竟牛不牛?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SpaceX最大的优势在于白菜价,那么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根本性目的也就很明确了,那就是——省钱!省钱!省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此次成功,真的说明SpaceX已经走在省钱的阳关大道上了?恐怕不然。此次仅仅实现一级火箭的垂直回收,和回收轨道运载火箭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甚至颇有些国人认为火箭回收就是可整只火箭射出去,再整只收回来再用,更是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错,回收一级火箭固然可以省下一部分制造成本(不管正确与否,回顾一下那些新闻报道——“一次发射的燃料费仅需20万美元”)。但是为了实现火箭回收,必然要担负额外的燃料重量和增加相应的额外结构,这导致火箭成本和燃料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火箭燃料的每次加注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高成本的行为;前述行为又导致火箭整体质量增加,成为火箭发射的额外负担。过高的死重,又将引起运载能力的下降,从而带来经济性上的损失。近地轨道上这种损失或许可以接受,放到高轨道上?就呵呵吧。
其次,虽然燃料成本在火箭成本中占比不高,但是发动机呢?火箭发动机完全不同于航空发动机,目前的运载火箭发动机都是一次性用品。人类只有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上实现了部分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轨道器上的主发动机可重复使用50次,固体助推火箭可重复使用20次(《国际太空》,2015年3期)。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在每次飞行后,要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并耗费大量资金,因此并没有实现使用成本的降低,这一问题同样是“猎鹰9号”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何况,可重复使用火箭需要解决的何止是一个发动机问题,箭体的结构寿命是否能够继续支持使用?一二级的分离机构是否被破坏?外部结构是否被烧蚀影响?相关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换?即使以上这些统统不是问题,可以实现重复使用,但是为得出以上结论而花去的检测费用,恐怕也不小。
所以,归根结底,研究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省钱,但是究竟是否能够成功省钱,能省多少钱,这一切目前统统不得而知。而重复使用以节省成本这一设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一个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被认为是美国航天史上一次错误的尝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没有给美国政府降低多少运算,算上其巨大的维护成本,航天飞机发射比火箭发射更贵。“猎鹰9号”是否会重复航天飞机的老路也不得而知。
降低航天成本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于小载荷、中低轨道航天器而言。这也是各国目前研发的重点——国内也有长征6号发射、含能结构的研究等尝试,spaceX的可回收火箭算是另一种低成本之路的尝试。目前各国谁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技术路径才是正确的未来方向,大家都在试错之中,至于届时鹿死谁手,还是拭目以待吧。

在就说了Space X 公司就是NASA的一个马甲,只不过人家的宣传忽悠的真好!NASA这么多年的太空积累还是很深厚的,我国才发展几年,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不错了!

http://www.guancha.cn/Hunyun/2015_12_24_345755_s.shtml
SpaceX的这事情的还得从私人航天事业的起步说起。国内媒体虽然把SpaceX捧得很高,“干翻美俄中”,但是SpaceX实际上,美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它万万不敢得罪的角色,甚至有人把SpaceX戏称为NASA的干儿子,因为它的技术大都来源于NASA的让渡,它的大部分合同同样来自NASA的赐予。
冷战时期,美国的航天计划军用色彩深厚,航天计划往往都带有军事上的需求,同时兼顾军事和商业这种“大而全”的需求,增加了航天器设计的复杂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设计问题——一个重要的分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最典型的受害者就是航天飞机,复杂的设计引发的保养困难和安全隐患导致它不得不提前退休。


9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业发生重大整合,联合发射联盟(ULA、波音和洛马组成的联合企业)的垄断程度大大加强,甚至一度成为NASA的唯一发射商。垄断巨头自然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上变得更加挑剔,喜欢高价的国防大单,看不上小小的商业发射,甚至连发动机的生产也不上心,这直接导致美国至今还被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卡着脖子。要知道,RD-180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美国的普惠公司也出了大力的。
所以,为了抑制ULA的漫天要价,NASA决定给它们培养一个对手,因此给向SpaceX转移了大量成熟技术。成熟的,另一种说法也可以是“过时”的。“猎鹰9号”使用的“梅林”(Merlin 1D)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性能虽然在媒体上被吹得很先进。但实际离现代商业发射高端水平还有点距离,主要胜在便宜够用。

猎鹰9号
白菜价——这个一度令中国人自豪的词汇在这里被SpaceX夺了去,它开出的发射价格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据称单次发射仅要5400万美元——中国的白菜价也在6000万美元以上,ULA的发射单价更是高达数亿美元(《航空周刊》,2011)。实际上蓝星上尚未出现任何一家可以和它竞争的企业,这是它能够扫到大量商业订单的原因。
那是不是说明私人航天企业效率更高?恐怕不然,毕竟它是站在NASA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起来的。实际上,SpaceX所依赖的技术都是老巨头们花费大量资金,甚至是美国人民的税金研发出来的。而那些真正的核心技术NASA是不会转让给SpeceX的,毕竟NASA还有个亲儿子洛克达因,而NASA发射深空探测器还是要使用ULA的大型火箭。
所以,SpaceX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产品有多先进,而在于控制成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甚至个别细节上还能有所突破。为做到这一点SpaceX也付出了代价:就在今年4月,SpaceX距离火箭成功软着陆只差一点点距离,但仍然发生偏差,导致回收失败;今年6月,SpaceX再一次在发射中发生了火箭爆炸事故。这也许也是SpaceX这次突然把回收地点改回陆地的原因——陆地回收大大简单于海面回收,SpaceX承受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马斯克(Elon Musk)
SpaceX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则是它的老板马斯克(Elon Musk),看看他所涉及的领域——汽车、航天、太阳能、能源储备、卫星,甚至还准备搞45分钟跨越美国的超级高铁。这些牛逼到不行的点子使得这位明星般人物的曝光率大大增强,大众关注度也水涨船高。
实际上,世界上类似SpaceX的公司并不少,一如前文提到的Blue Origin。只是对于媒体和大众来说,这些都不比不上马斯克明星的光环。
“猎鹰9号”究竟牛不牛?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SpaceX最大的优势在于白菜价,那么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根本性目的也就很明确了,那就是——省钱!省钱!省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此次成功,真的说明SpaceX已经走在省钱的阳关大道上了?恐怕不然。此次仅仅实现一级火箭的垂直回收,和回收轨道运载火箭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甚至颇有些国人认为火箭回收就是可整只火箭射出去,再整只收回来再用,更是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错,回收一级火箭固然可以省下一部分制造成本(不管正确与否,回顾一下那些新闻报道——“一次发射的燃料费仅需20万美元”)。但是为了实现火箭回收,必然要担负额外的燃料重量和增加相应的额外结构,这导致火箭成本和燃料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火箭燃料的每次加注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高成本的行为;前述行为又导致火箭整体质量增加,成为火箭发射的额外负担。过高的死重,又将引起运载能力的下降,从而带来经济性上的损失。近地轨道上这种损失或许可以接受,放到高轨道上?就呵呵吧。
其次,虽然燃料成本在火箭成本中占比不高,但是发动机呢?火箭发动机完全不同于航空发动机,目前的运载火箭发动机都是一次性用品。人类只有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上实现了部分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轨道器上的主发动机可重复使用50次,固体助推火箭可重复使用20次(《国际太空》,2015年3期)。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在每次飞行后,要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并耗费大量资金,因此并没有实现使用成本的降低,这一问题同样是“猎鹰9号”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何况,可重复使用火箭需要解决的何止是一个发动机问题,箭体的结构寿命是否能够继续支持使用?一二级的分离机构是否被破坏?外部结构是否被烧蚀影响?相关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换?即使以上这些统统不是问题,可以实现重复使用,但是为得出以上结论而花去的检测费用,恐怕也不小。
所以,归根结底,研究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省钱,但是究竟是否能够成功省钱,能省多少钱,这一切目前统统不得而知。而重复使用以节省成本这一设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一个失败的例子就在眼前——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被认为是美国航天史上一次错误的尝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没有给美国政府降低多少运算,算上其巨大的维护成本,航天飞机发射比火箭发射更贵。“猎鹰9号”是否会重复航天飞机的老路也不得而知。
降低航天成本是大势所趋,尤其对于小载荷、中低轨道航天器而言。这也是各国目前研发的重点——国内也有长征6号发射、含能结构的研究等尝试,spaceX的可回收火箭算是另一种低成本之路的尝试。目前各国谁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技术路径才是正确的未来方向,大家都在试错之中,至于届时鹿死谁手,还是拭目以待吧。

在就说了Space X 公司就是NASA的一个马甲,只不过人家的宣传忽悠的真好!NASA这么多年的太空积累还是很深厚的,我国才发展几年,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不错了!

http://www.guancha.cn/Hunyun/2015_12_24_345755_s.shtml
笑话,SPACEX火箭的哪款技术是NASA的恩赐?小编既然说了就要把话说明白嘛,把证据拿出来,一句话忽悠外行的呵呵文章一点营养都没有
终于能看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评论文章了,一帮人啥也不懂就跟着瞎起哄。
小小大星球 发表于 2015-12-24 16:36
笑话,SPACEX火箭的哪款技术是NASA的恩赐?小编既然说了就要把话说明白嘛,把证据拿出来,一句话忽悠外行的 ...
楼主用红字标出的;NASA决定给它们培养一个对手,因此给向SpaceX转移了大量成熟技术。成熟的,另一种说法也可以是“过时”的。“猎鹰9号”使用的“梅林”(Merlin 1D)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性能虽然在媒体上被吹得很先进。但实际离现代商业发射高端水平还有点距离,主要胜在便宜够用。
重复使用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没法说猎鹰这东西走的路对不对,但好歹也是个趟雷的,嘲笑还是算了
梅林1D是SPX自主研制的,技术是在TRW玩了20多年各种针栓式火箭发动机的汤姆米勒带来的。顺道提一下阿波罗登月舱下降发动机使用的就是TRW的针栓式发动机。
我就知道有人会跳出来指责撸主,哈哈
真的假的。。。。。。。
通篇就一个观点,到底便宜不便宜,目前还不知道
畅谈和二炮两个论坛系列。这贴放二炮要被喷死了。
八字刚一撇就吹上了,等真正回收成功重用上十次八次不爆烟花,再来说成功,看看航天飞机最后都搞成敢死队了
楼主信口胡说八道

默林火箭发动机是一种由SpaceX研制的火箭发动机,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使用RP-1和液氧作为推进剂
梅林引擎使用了最早在阿波罗计划中登陆舱所使用的喉栓式喷嘴
最初的版本梅林1A,使用一种便宜的一次性的烧蚀冷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喷口,产生340KN的推力
spaceX为猎鹰1号开发了梅林1B火箭发动机,它是梅林1A的升级版,能够产生380KN的推力。默林1B通过增强涡轮泵来加强推力(从1490KW到1860KW)
梅林 1C使用再生冷却系统,梅林1C的海平面推力为78,000英磅力(350千牛顿), 真空推力为90,000英磅力(400千牛顿) 真空比冲为304秒
梅林真空1C 是默林 1C的变种型号,在真空环境下最大化引擎的效率,引擎提供411KN的推力,在真空条件下有342s的比冲
梅林1D(Merlin 1D )发动机,海平面推力为140000磅,也是最新的引擎,真空推力690千牛

梅林 这么多型号,1d 的性能远超1a (1倍以上),不是SPACEX自己努力的结果,难道是NASA帮忙研发的?
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到真正商业化运营才知道真正的成本是多少?不用急着妄自菲薄
Merlin 1D的的一个新特点是能够把油门从100%降到70%。发动机的150:1推力重量比是所有火箭发动机中最高的。
这些成果就是SPACEX 自己不断创新出来的
No9527 发表于 2015-12-24 16:56
重复使用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没法说猎鹰这东西走的路对不对,但好歹也是个趟雷的,嘲笑还是算了
先驱者嘛
   
就是一个NASA的马甲而已!!!!
liyue1997a 发表于 2015-12-24 18:04
Merlin 1D的的一个新特点是能够把油门从100%降到70%。发动机的150:1推力重量比是所有火箭发动机中最高的 ...
你说这话我想起了日本航发好先进的传说,高推重比的推力~~~~~~~惨不忍睹啊
有竞争才是好事
一股浓浓的的酸味。楼主比mousk聪明,一下子否定了人家的一切努力。
使用了大量转移来的成熟技术
楼主说的这么开心

能不能详细说说梅林发动机在NASA的研制过程啊

比如什么时候立项的

花了多少预算啊

一股浓浓的的酸味。楼主比mousk聪明,一下子否定了人家的一切努力。
介绍一下神化的马斯科来头就是发酸?
胆子真大,居然敢黑美粉心中的spacex大神。
撸主叽里咕噜了半天,就是为国企说话而已。
我觉得没什么,中国俄罗斯只是没有重视,我们每次登陆舱都是定点着落,稳稳的
请问这次的回收技术是NASA啥时候的技术?NASA有这技术,我咋从来没听说过?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的确得靠时间来证明 当初航天飞机也说是重复使用成本低
又是作者比Musk聪明系列

人家愿意去趟雷区 试图找找新路子 干嘛非要冷嘲热讽呢~ 什么心态~
小小大星球 发表于 2015-12-24 16:36
笑话,SPACEX火箭的哪款技术是NASA的恩赐?小编既然说了就要把话说明白嘛,把证据拿出来,一句话忽悠外行的 ...
您是看不懂中文吗? 不是写得清清楚楚的嘛?
liyue1997a 发表于 2015-12-24 18:02
楼主信口胡说八道

默林火箭发动机是一种由SpaceX研制的火箭发动机,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使用RP-1和液氧 ...
你能确定是从0开始,还是别人给了基础图纸参数,你那去改进的?就如同搞it的,是自己重写操作系统然后实现功能还是直接在拿个linux的核自己弄个号称自己的做的系统,起点不同差别大了
笑话,SPACEX火箭的哪款技术是NASA的恩赐?小编既然说了就要把话说明白嘛,把证据拿出来,一句话忽悠外行的 ...
火箭技术难道是spacex这个2002年才成立的公司十年就能搞明白的……
又是作者比Musk聪明系列

人家愿意去趟雷区 试图找找新路子 干嘛非要冷嘲热讽呢~ 什么心态~
我看过一个分析特斯拉股价的文章,那个18650拼凑出来的汽车就算以现在的售价就替代奥迪,达到奥迪品牌的销售量,股价也是高估的,你说人家趟雷区?呵呵,也许有人趟雷,但肯定不是他
某些人大忽悠  Space X 不是NASA 的另一个马甲,但是Space X 一些员工和部分火箭技术的确来自来自NASA
说了半天就是搞莫须有。既然技术都是NASA的恩赐,NASA之前怎么搞不来这么便宜的火箭发射服务?这不是扯谎扯不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