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11月16日《凤凰大视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4:42:22
凤凰卫视11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http://news.ifeng.com/a/20151117/46275590_0.shtml

解说:1989年4月15日,词作家邹友开在返京的列车上听到广播里胡耀邦离世的消息,悲痛难抑,写下了一首诗,这就是后来为人传唱的《好大一棵树》。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1976年10月8号,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宁来到东城富强胡同六号,胡耀邦的家里看望,代父亲告知胡耀邦10月6号晚粉碎“四人帮”一事,并且征求他对时局的建议,两人相约10月10号再谈,两天之后当叶选宁再次来到胡耀邦家里的时候,胡耀邦说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总是说打乱之后要顺应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个道理我以为当前有三件大事特别重要,第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对于走到1976年这个历史关头的中国,胡耀邦提到的这三件大事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也点出了拨乱反正当中极为关键的三步棋,所以有人称之为是“新隆中对”,而对于胡耀邦本人来说,这“隆中三策”也开启了他人生浓墨重彩大开大合的篇章,所以本周的《凤凰大视野》,在胡耀邦诞辰百年之际,缅怀这位生前身后被人们敬重思念走在历史最前列的政治家。

解说:1978年5月10日,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于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出,之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迅速转载,并以特约评论员作为著者名。转载当天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

梁金泉(胡耀邦秘书):当时中央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就在中宣部和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的会上就批评《人民日报》,指责不听党的话。

沈宝祥(原《理论动态》组成员):是要砍旗,砍什么旗,砍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这叫修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后来修正主义了,而且说政治上是很坏很坏,不是一个坏两个坏,很坏很坏。

解说:几乎是同时,胡耀邦在家里召开《理论动态》组人员开会,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胡绩伟说,有人认为文章的矛头是对着毛主席的。

沈宝祥:胡耀邦也讲话了,我记得很清楚,他当时有点激动,也有点生气的样子,我跟他老人家革命几十年,我从小跟他老人家革命几十年,我怎么反对他了。

解说:此时文革早已结束,但是到底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还没有定论,1977年8恩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多始终不渝地遵循。但是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以胡耀邦当时多次讲话为依据,开始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乎同一时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等人也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两篇文章的题目就差“唯一”两字。

沈宝祥:当时就是“唯一”才是标准要害,为什么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般人都不反对,但是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看法,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毛泽东思想衡量一切,批判一切,当时是这样的口号,所以当时来说这个焦点究竟是一个标准还是两个标准?如果毛泽东思想也是这个标准,那你怎么批判?

解说:胡耀邦最终确定了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篇重磅炸弹的文章距离文革后胡耀邦复出正好一年两个月,1977年3月3日,因“文革”沉寂十多年的胡耀邦出任党校副校长,并主持党校日常工作,就任党校不久,胡耀邦就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是非重新颠倒过来。对于胡耀邦来说,这是一场战斗,就需要开辟一块阵地。

嘉宾:耀邦同志曾经说过,说现在北京有一个政治漩涡,你们敢不敢进这个政治漩涡?政治漩涡实际上就是指理论思想是非,把这个是非要搞清楚。

解说:胡耀邦积极物色人才,准备在党校内部创办一个刊物,旨在开展思想理论的拨乱反正,事实上胡耀邦历来重视创办刊物,《毛泽东选集》中《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就是在胡耀邦的倡议下写作的。

胡德平(胡耀邦之子):就是在当时他们抗大,他已经做到政治部副主任吧,在当时因为各路的红军都会师在一起,有的时候还有些山头情绪,有的时候也有些不团结的现象,有的时候小广播也非常多,毛主席就特别希望能够把政治思想工作能够来做好,毛泽东就给抗大的那种领导人说,他说你们都要写东西呀,他说胡耀邦你就不写,结果我父亲说是不是请主席先给我们先写一篇,我们能够写,结果毛主席说,你胡耀邦你,说你将我的军,好,我先带头,我先写一篇,这个就是毛泽东写的《反对自由主义》。

解说:生于1915年的胡耀邦,早在高小读书时就深受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影响,14岁那年他由同乡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始他的革命生涯。当年和他一起共事过的谭启龙,回忆当时担任湘赣省委儿童局书记的胡耀邦,是那里少有的初中生,不但能写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刻蜡版。

胡德平:因为是在当时我们的家乡是红军也经常来,白军也经常来,所谓赤白斗争,红军和白军斗争拉锯,很残酷的一个地方,说胡耀邦在当时就写了很多标语在家乡,其中有这么一条就是七十二行早回家,晚上被杀末怪他,就是说他就是要威慑,震慑反对派,你们晚上不要进行反革命活动,不要来骚扰我们,如果你们晚上进行活动,骚扰我们的话,那我们也会杀你,也会报复你,你说小小十三四岁的小孩,敢写这样造反的标语,我觉得也反映他那一种天不怕地不怕,这么一种性格。

解说:1977年胡耀邦最终将这份理论刊物定名为《理论动态》,明确指出《理论动态》的任务就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理论动态》要写成理论的匕首和投枪,要活泼生动不能八股腔,文章不能抄,必须自己写。

沈宝祥:他说我们自己制造一个环境,压迫自己,当时我们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明白了,自己制造一个环境来压迫自己,自己要艰苦奋斗就是,开始的文章我写的稿子,他拿去看,看完之后跟我谈怎么修改,修改了又给他看,他再看怎么修改,一篇稿子他给我找谈好几次话,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

解说: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在此之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时七个多月,先后修改了十次,最后才由胡耀邦审阅定稿。但不到两个月,胡耀邦和《理论动态》组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批判。熟知胡耀邦的人都知道,胡耀邦对文革的反思并非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开始的,当不分男女老幼在文革期间都高呼“万岁”的时候,他就不止一次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人能活到一万岁吗?这种口号很不科学。在儿子胡德华记忆中,当时对文革期间一个因意外爆炸事故而牺牲的英雄的宣传,曾引发过父亲和他的一番讨论。

胡德华(胡耀邦之子):在整理门合的遗物的时候,看见他的日记本上呢大概有一段豪言壮语吧,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为了毛主席,这个大概是他最闪光的一面,后来我爸就拿着这个报纸就来找我老三你看看这个四句话对不对?我说我早看过当然对了,那还有什么,他说这为什么对?我说为什么对,因为是人民日报发表的,所以它就对,他说你看这最后一句话,一切为了毛主席对不对呀,我说那当然对了,他说我看就不对,我说你,一切为了毛主席不对?他说那我问你毛主席为了谁呀?我说毛主席为了谁,我说这问题太怪了,我说那我也不知道了,他说毛主席为了人民嘛,毛主席他自己都说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大家为了毛主席呢?

解说:作为曾经在延安期间由毛泽东钦点担任总政组织部最年轻的部长的胡耀邦,1952年又再度受到毛泽东的亲自任命,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他的仕途中始终伴随着毛泽东的大力支持和赏识。

胡德平:就是一批革命队伍中一批比较年轻的这么一种比较努力的,拼命三郎来干工作的人,而且也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党务知识,军事知识的人,毛泽东对这批新起来的这批人是很关心的,我父亲给我讲过,他说叶挺将军在国共合作期间,在延安来访问的时候,我父亲是作为那个会场的司仪,这个毛泽东就给叶挺同志介绍过,这是我们党自己培养的小知识分子。

解说:1983年在回忆毛泽东的文章中,胡耀邦写道,主席的思想有个演变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并不都完全取决他个人,也包含外部环境因素,而针对中央党校需要给学员讲清党的路线斗争这一点,胡耀邦明确要求教材的全部内容都要是马列和毛泽东原著的选编,路线的正确与否不单纯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教学大纲拟定好,胡耀邦在正式上报中共中央之前,征求中央领导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一直提倡“两个凡是”的华国锋公开表示支持胡耀邦。早在1962年末,华国锋在湘潭地委就曾与胡耀邦共过事,当时胡耀邦向中央书记处提出带职下放,参加农村社教的要求,于是被安排回家乡湖南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当时是湘潭地委副书记。

胡德平:1962年年底我去过一次,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当时大家的工作都很艰苦,但是他们在工作中我觉得有两点非常一致,就是说四清运动也就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干部主要是教育,从教育出发,从挽救人来出发,从那个干部检查自身的问题,然后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来出发,这点两个人完全一致,第二个完全一致就是要抓经济,要抓生产。

解说:就在胡耀邦在湘潭的一年半时间里,毛泽东先后去了湘潭两次,对胡耀邦和华国锋的配合工作表示满意。

胡德平:我父亲离开湘潭的时候,也不知道谁提的议,说咱们湘潭“四清”这搞完了,搞的也不错,咱们去趟井冈山吧,他跟华国锋在黄洋界上的照相,在主席故居那的照相,我觉得这既证(明)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也证(明)了他们对毛(泽东)的态度,对毛(泽东)的感情。

解说:文革后,胡耀邦担任党校常务副校长,也是华国锋亲自提名,在任命公布之后,华国锋曾到访胡耀邦在富强胡同6号的家,与胡耀邦讨论党校的复校工作,尽管华国锋曾坚持认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毛主席定的,批是必要的,但是始终支持胡耀邦在党校的工作。

沈宝祥:华国锋这个人他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又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他是要忠于毛主席的,所以他的思想体系肯定是要搞两个凡是,但是另一方面华国锋从湖南工作到北京他有个特点,这个人一个是他比较务实,一个他比较谦虚,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办理,所以他也不是死板地抠“两个凡是”。

解说:但是当《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在其他报纸上广泛转载后,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党校校长华国锋,指示中宣部和省市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而此时的胡耀邦却在《理论动态》组的会议上再次强调,拨乱反正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8年6月里的一天,胡耀邦将一篇文章递给秘书,让他悄悄送给刚刚得以恢复中央军委秘书长职务的罗瑞卿。

梁金泉:当时我送去的时候耀邦同志说,你把这东西拿给罗大将,他政治上强,他要是批准在《解放军报》上发表,那起发挥很大作用,我就去了,去了以后罗瑞卿当时是说你的来意我知道,刚才耀邦同志还打电话来,他说我理解他,他说他理解,另外一个他说他这样指着我他说耀邦同志是一个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人,你要好好地照顾他。

解说:胡耀邦曾说,罗瑞卿最了解我,他很早就说我是有希望的,1937年2月,罗瑞卿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同年5月,胡耀邦进抗大学习,并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是罗瑞卿的下属,解放战争期间,罗瑞卿和胡耀邦都在晋察冀野战军工作,参加华北解放战争。1952年,胡耀邦从川北来到北京,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和罗瑞卿一直保持着相互信任的友谊。

李汉平(胡耀邦警卫秘书):有时候主席过生日把他叫去了,一个是把他叫,一个是罗瑞卿,罗瑞卿公安部长,他(胡耀邦)是团中央书记,叫去以后上那个紫竹院,紫竹院让群众围起来了。

解说:当《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时,罗瑞卿就在不同场合表示支持该文的观点,罗瑞卿除了让《解放军报》转载此文,还指示《解放军报》尽快写一篇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几乎同一时期,胡耀邦收到吴江送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都不好发表,胡耀邦找到了罗瑞卿。

沈宝祥:就是如果说只有《解放军报》一家登,那么汪东兴他没法管《解放军报》,军委管的,《人民日报》他能管,他可以给《人民日报》打招呼,这个文章你们不能转载,那《人民日报》只好听话了,我同一天登了他就没这个问题,你说不能转载,我都已经登了是不是,我想这里罗瑞卿肯定有考虑。

王仲方(  罗瑞卿政治秘书):罗瑞卿也是像胡耀邦那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果这个文章出来以后要打板子的话,打我的屁股你们放心,要打我挨打,抱着这么一个心情。

解说:但胡耀邦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罗瑞卿给予他的最后一次强有力的支持,7月下旬,罗瑞卿前往西德做腿部手术,不到半个月,胡耀邦就接到西德来的电话,罗瑞卿因为手术后心脏病突然发作,未能抢救过来。罗瑞卿的突然病逝让胡耀邦伤感了很久,而后来每逢遇到政治困境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叨说,要是罗总长还在就好了。正是由于胡耀邦和罗瑞卿的运筹帷幄,6月24日的《解放军报》赫然推出长达一万五千多字的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王仲方:这个文章发表以后,引起的反应呢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反应影响更大,因为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各方面说明了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很多人都能接受,所以这篇文章一发表,由解放军发表以后,各个报纸全部都转载了,这样就把实践是检验标准这个思想解放这个气势就形成了,形成反过来给了这个“两个凡是”很大的压力。

解说:就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两个月后,邓小平打电话,叫胡耀邦到他家去谈谈,胡耀邦到后,邓小平开门见山说,你们理论动态的班子很不错啊,不要搞散了,这是一个好班子。

沈宝祥:(邓小平)讲到这篇文章说,这篇文章我开始没有看,后来听说有不同意见,我就拿来看了一下,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争论不可避免,争的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那么耀邦就说小平同志这个话对我们是个鼓励。

解说: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前夕,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在全国范围的讨论广泛而热烈,有人说如果说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思想理论燃起的一场熊熊烈火,那么点火者就是胡耀邦。


陈晓楠:胡耀邦曾经说我死了以后在我的悼词里面,一定不要忘记写上胡耀邦办过《理论动态》,1978年12月18号到22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的讨论,要求全党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表明“两个凡是”被彻底的推倒,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说这为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启动了思想的引擎,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会场上胡耀邦的手掌都鼓红了,而就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的洪流,已经冲开闸门滚滚向前的时候,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也渐渐呈现出了“柳暗花明”的态势,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
凤凰卫视11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http://news.ifeng.com/a/20151117/46275590_0.shtml

解说:1989年4月15日,词作家邹友开在返京的列车上听到广播里胡耀邦离世的消息,悲痛难抑,写下了一首诗,这就是后来为人传唱的《好大一棵树》。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1976年10月8号,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宁来到东城富强胡同六号,胡耀邦的家里看望,代父亲告知胡耀邦10月6号晚粉碎“四人帮”一事,并且征求他对时局的建议,两人相约10月10号再谈,两天之后当叶选宁再次来到胡耀邦家里的时候,胡耀邦说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总是说打乱之后要顺应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个道理我以为当前有三件大事特别重要,第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对于走到1976年这个历史关头的中国,胡耀邦提到的这三件大事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也点出了拨乱反正当中极为关键的三步棋,所以有人称之为是“新隆中对”,而对于胡耀邦本人来说,这“隆中三策”也开启了他人生浓墨重彩大开大合的篇章,所以本周的《凤凰大视野》,在胡耀邦诞辰百年之际,缅怀这位生前身后被人们敬重思念走在历史最前列的政治家。

解说:1978年5月10日,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于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出,之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迅速转载,并以特约评论员作为著者名。转载当天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

梁金泉(胡耀邦秘书):当时中央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就在中宣部和中央新闻单位,负责人的会上就批评《人民日报》,指责不听党的话。

沈宝祥(原《理论动态》组成员):是要砍旗,砍什么旗,砍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这叫修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后来修正主义了,而且说政治上是很坏很坏,不是一个坏两个坏,很坏很坏。

解说:几乎是同时,胡耀邦在家里召开《理论动态》组人员开会,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胡绩伟说,有人认为文章的矛头是对着毛主席的。

沈宝祥:胡耀邦也讲话了,我记得很清楚,他当时有点激动,也有点生气的样子,我跟他老人家革命几十年,我从小跟他老人家革命几十年,我怎么反对他了。

解说:此时文革早已结束,但是到底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还没有定论,1977年8恩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多始终不渝地遵循。但是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以胡耀邦当时多次讲话为依据,开始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乎同一时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等人也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两篇文章的题目就差“唯一”两字。

沈宝祥:当时就是“唯一”才是标准要害,为什么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般人都不反对,但是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看法,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毛泽东思想衡量一切,批判一切,当时是这样的口号,所以当时来说这个焦点究竟是一个标准还是两个标准?如果毛泽东思想也是这个标准,那你怎么批判?

解说:胡耀邦最终确定了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这篇重磅炸弹的文章距离文革后胡耀邦复出正好一年两个月,1977年3月3日,因“文革”沉寂十多年的胡耀邦出任党校副校长,并主持党校日常工作,就任党校不久,胡耀邦就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是非重新颠倒过来。对于胡耀邦来说,这是一场战斗,就需要开辟一块阵地。

嘉宾:耀邦同志曾经说过,说现在北京有一个政治漩涡,你们敢不敢进这个政治漩涡?政治漩涡实际上就是指理论思想是非,把这个是非要搞清楚。

解说:胡耀邦积极物色人才,准备在党校内部创办一个刊物,旨在开展思想理论的拨乱反正,事实上胡耀邦历来重视创办刊物,《毛泽东选集》中《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就是在胡耀邦的倡议下写作的。

胡德平(胡耀邦之子):就是在当时他们抗大,他已经做到政治部副主任吧,在当时因为各路的红军都会师在一起,有的时候还有些山头情绪,有的时候也有些不团结的现象,有的时候小广播也非常多,毛主席就特别希望能够把政治思想工作能够来做好,毛泽东就给抗大的那种领导人说,他说你们都要写东西呀,他说胡耀邦你就不写,结果我父亲说是不是请主席先给我们先写一篇,我们能够写,结果毛主席说,你胡耀邦你,说你将我的军,好,我先带头,我先写一篇,这个就是毛泽东写的《反对自由主义》。

解说:生于1915年的胡耀邦,早在高小读书时就深受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影响,14岁那年他由同乡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始他的革命生涯。当年和他一起共事过的谭启龙,回忆当时担任湘赣省委儿童局书记的胡耀邦,是那里少有的初中生,不但能写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刻蜡版。

胡德平:因为是在当时我们的家乡是红军也经常来,白军也经常来,所谓赤白斗争,红军和白军斗争拉锯,很残酷的一个地方,说胡耀邦在当时就写了很多标语在家乡,其中有这么一条就是七十二行早回家,晚上被杀末怪他,就是说他就是要威慑,震慑反对派,你们晚上不要进行反革命活动,不要来骚扰我们,如果你们晚上进行活动,骚扰我们的话,那我们也会杀你,也会报复你,你说小小十三四岁的小孩,敢写这样造反的标语,我觉得也反映他那一种天不怕地不怕,这么一种性格。

解说:1977年胡耀邦最终将这份理论刊物定名为《理论动态》,明确指出《理论动态》的任务就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理论动态》要写成理论的匕首和投枪,要活泼生动不能八股腔,文章不能抄,必须自己写。

沈宝祥:他说我们自己制造一个环境,压迫自己,当时我们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明白了,自己制造一个环境来压迫自己,自己要艰苦奋斗就是,开始的文章我写的稿子,他拿去看,看完之后跟我谈怎么修改,修改了又给他看,他再看怎么修改,一篇稿子他给我找谈好几次话,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

解说: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在此之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时七个多月,先后修改了十次,最后才由胡耀邦审阅定稿。但不到两个月,胡耀邦和《理论动态》组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批判。熟知胡耀邦的人都知道,胡耀邦对文革的反思并非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开始的,当不分男女老幼在文革期间都高呼“万岁”的时候,他就不止一次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人能活到一万岁吗?这种口号很不科学。在儿子胡德华记忆中,当时对文革期间一个因意外爆炸事故而牺牲的英雄的宣传,曾引发过父亲和他的一番讨论。

胡德华(胡耀邦之子):在整理门合的遗物的时候,看见他的日记本上呢大概有一段豪言壮语吧,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为了毛主席,这个大概是他最闪光的一面,后来我爸就拿着这个报纸就来找我老三你看看这个四句话对不对?我说我早看过当然对了,那还有什么,他说这为什么对?我说为什么对,因为是人民日报发表的,所以它就对,他说你看这最后一句话,一切为了毛主席对不对呀,我说那当然对了,他说我看就不对,我说你,一切为了毛主席不对?他说那我问你毛主席为了谁呀?我说毛主席为了谁,我说这问题太怪了,我说那我也不知道了,他说毛主席为了人民嘛,毛主席他自己都说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大家为了毛主席呢?

解说:作为曾经在延安期间由毛泽东钦点担任总政组织部最年轻的部长的胡耀邦,1952年又再度受到毛泽东的亲自任命,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他的仕途中始终伴随着毛泽东的大力支持和赏识。

胡德平:就是一批革命队伍中一批比较年轻的这么一种比较努力的,拼命三郎来干工作的人,而且也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党务知识,军事知识的人,毛泽东对这批新起来的这批人是很关心的,我父亲给我讲过,他说叶挺将军在国共合作期间,在延安来访问的时候,我父亲是作为那个会场的司仪,这个毛泽东就给叶挺同志介绍过,这是我们党自己培养的小知识分子。

解说:1983年在回忆毛泽东的文章中,胡耀邦写道,主席的思想有个演变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并不都完全取决他个人,也包含外部环境因素,而针对中央党校需要给学员讲清党的路线斗争这一点,胡耀邦明确要求教材的全部内容都要是马列和毛泽东原著的选编,路线的正确与否不单纯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教学大纲拟定好,胡耀邦在正式上报中共中央之前,征求中央领导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一直提倡“两个凡是”的华国锋公开表示支持胡耀邦。早在1962年末,华国锋在湘潭地委就曾与胡耀邦共过事,当时胡耀邦向中央书记处提出带职下放,参加农村社教的要求,于是被安排回家乡湖南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当时是湘潭地委副书记。

胡德平:1962年年底我去过一次,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当时大家的工作都很艰苦,但是他们在工作中我觉得有两点非常一致,就是说四清运动也就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干部主要是教育,从教育出发,从挽救人来出发,从那个干部检查自身的问题,然后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来出发,这点两个人完全一致,第二个完全一致就是要抓经济,要抓生产。

解说:就在胡耀邦在湘潭的一年半时间里,毛泽东先后去了湘潭两次,对胡耀邦和华国锋的配合工作表示满意。

胡德平:我父亲离开湘潭的时候,也不知道谁提的议,说咱们湘潭“四清”这搞完了,搞的也不错,咱们去趟井冈山吧,他跟华国锋在黄洋界上的照相,在主席故居那的照相,我觉得这既证(明)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也证(明)了他们对毛(泽东)的态度,对毛(泽东)的感情。

解说:文革后,胡耀邦担任党校常务副校长,也是华国锋亲自提名,在任命公布之后,华国锋曾到访胡耀邦在富强胡同6号的家,与胡耀邦讨论党校的复校工作,尽管华国锋曾坚持认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毛主席定的,批是必要的,但是始终支持胡耀邦在党校的工作。

沈宝祥:华国锋这个人他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又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他是要忠于毛主席的,所以他的思想体系肯定是要搞两个凡是,但是另一方面华国锋从湖南工作到北京他有个特点,这个人一个是他比较务实,一个他比较谦虚,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办理,所以他也不是死板地抠“两个凡是”。

解说:但是当《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在其他报纸上广泛转载后,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党校校长华国锋,指示中宣部和省市负责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表态,不卷入。而此时的胡耀邦却在《理论动态》组的会议上再次强调,拨乱反正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1978年6月里的一天,胡耀邦将一篇文章递给秘书,让他悄悄送给刚刚得以恢复中央军委秘书长职务的罗瑞卿。

梁金泉:当时我送去的时候耀邦同志说,你把这东西拿给罗大将,他政治上强,他要是批准在《解放军报》上发表,那起发挥很大作用,我就去了,去了以后罗瑞卿当时是说你的来意我知道,刚才耀邦同志还打电话来,他说我理解他,他说他理解,另外一个他说他这样指着我他说耀邦同志是一个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人,你要好好地照顾他。

解说:胡耀邦曾说,罗瑞卿最了解我,他很早就说我是有希望的,1937年2月,罗瑞卿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同年5月,胡耀邦进抗大学习,并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是罗瑞卿的下属,解放战争期间,罗瑞卿和胡耀邦都在晋察冀野战军工作,参加华北解放战争。1952年,胡耀邦从川北来到北京,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和罗瑞卿一直保持着相互信任的友谊。

李汉平(胡耀邦警卫秘书):有时候主席过生日把他叫去了,一个是把他叫,一个是罗瑞卿,罗瑞卿公安部长,他(胡耀邦)是团中央书记,叫去以后上那个紫竹院,紫竹院让群众围起来了。

解说:当《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时,罗瑞卿就在不同场合表示支持该文的观点,罗瑞卿除了让《解放军报》转载此文,还指示《解放军报》尽快写一篇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几乎同一时期,胡耀邦收到吴江送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都不好发表,胡耀邦找到了罗瑞卿。

沈宝祥:就是如果说只有《解放军报》一家登,那么汪东兴他没法管《解放军报》,军委管的,《人民日报》他能管,他可以给《人民日报》打招呼,这个文章你们不能转载,那《人民日报》只好听话了,我同一天登了他就没这个问题,你说不能转载,我都已经登了是不是,我想这里罗瑞卿肯定有考虑。

王仲方(  罗瑞卿政治秘书):罗瑞卿也是像胡耀邦那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果这个文章出来以后要打板子的话,打我的屁股你们放心,要打我挨打,抱着这么一个心情。

解说:但胡耀邦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罗瑞卿给予他的最后一次强有力的支持,7月下旬,罗瑞卿前往西德做腿部手术,不到半个月,胡耀邦就接到西德来的电话,罗瑞卿因为手术后心脏病突然发作,未能抢救过来。罗瑞卿的突然病逝让胡耀邦伤感了很久,而后来每逢遇到政治困境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叨说,要是罗总长还在就好了。正是由于胡耀邦和罗瑞卿的运筹帷幄,6月24日的《解放军报》赫然推出长达一万五千多字的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王仲方:这个文章发表以后,引起的反应呢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反应影响更大,因为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各方面说明了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很多人都能接受,所以这篇文章一发表,由解放军发表以后,各个报纸全部都转载了,这样就把实践是检验标准这个思想解放这个气势就形成了,形成反过来给了这个“两个凡是”很大的压力。

解说:就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两个月后,邓小平打电话,叫胡耀邦到他家去谈谈,胡耀邦到后,邓小平开门见山说,你们理论动态的班子很不错啊,不要搞散了,这是一个好班子。

沈宝祥:(邓小平)讲到这篇文章说,这篇文章我开始没有看,后来听说有不同意见,我就拿来看了一下,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争论不可避免,争的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那么耀邦就说小平同志这个话对我们是个鼓励。

解说: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前夕,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在全国范围的讨论广泛而热烈,有人说如果说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思想理论燃起的一场熊熊烈火,那么点火者就是胡耀邦。


陈晓楠:胡耀邦曾经说我死了以后在我的悼词里面,一定不要忘记写上胡耀邦办过《理论动态》,1978年12月18号到22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的讨论,要求全党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表明“两个凡是”被彻底的推倒,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说这为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启动了思想的引擎,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会场上胡耀邦的手掌都鼓红了,而就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的洪流,已经冲开闸门滚滚向前的时候,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也渐渐呈现出了“柳暗花明”的态势,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凤凰大视野》。
好大一棵树不是写老师的吗?
历史就是小姑娘的写实版。
默罕默德 耀邦 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