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蒿素,所有记者都有意无意没有披露一个重要事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1:18:06


关于青蒿素,所有记者都有意无意没有披露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青蒿素不溶于水。也就是说,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中唯一粘点边的第2个方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实是无效的!!! 屠呦呦用乙醚提取,其实解决了传统中医完全无法越过的2座大山,1.有效成分青蒿素高温会被破坏。2.有效成分青蒿素不溶于水。

现代医学是全球大一统的,从理论、技术、方法都是,中国现代医学也是全球现代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医学有传统中医、传统西医、传统蒙医、传统藏医、传统苗医、传统非医等等等等。

传统中医理论(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等)在几千年前是先进的医学理论了(但也是不求甚解,只是为了把一些瞎猫碰到死耗子有些用的草药矿药用个似是而非的理论框起来),但是在现代医学、现代分子医学、现代科技面前,还是只作为一个被研究的对象就行了,废医验药才是正路。

传统中医的理论,在现代科技面前,就是个跳大神的。当然,爱国小将不必立即义愤填膺,传统西医,在现代科技面前,更是一堆垃圾,谁让西方文明史比中国短呢,中国有几千年时间做人体药物试验,碰巧试验出几个有效药物太正常不过。

现代西方人在科技和现代医学上领先,所以人家毫不在乎批判自己的传统西医(放血疗法之类),强者没有敏感的自尊而已。

实际上该骂的是现代这些中医“大神”,已经有了现代科技手段,还躺在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一点医学成果上面混吃混喝,为了自己能继续混下去,还把在现代科技手段已经证明是荒谬的理论继续用爱国爱传统文化的大旗去死命维护,而不是开拓创新。

    就说屠呦呦,一个现代医学、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现代科技人员,在一堆几千个旧方子里面挨个试,在角落里面发现了一个中医自己都没强调有效的(经过试验,按旧方有效成分也是无法提取的、因为青蒿素不溶于水),用现代技术有效提取、再用现代技术分离出有用的A和无用的B、再由现代分子学确定分子结构、再由现代技术确定有效结构是里面的过氧基团,再由现代分子医学优化结构改为双氢青蒿素。再由现代临床医学发现青蒿素人体代谢太快要缓释,再由现代医学发现其会迅速产生耐药性而改为蒿甲醚-本芴醇的复方。
    这一切与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等理论的传统中医有个屁关系啊!!!

  “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研究表明,患者摄取青蒿素的最早阶段,青蒿素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这就是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分子式:C15H22O5(研究者对这个化学大分子起名“青蒿素”) 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和什么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八竿子打不着。

屠呦呦是无头苍蝇一样在中医古方里面漫无目的到处瞎找,运气好,碰到青蒿,该赞扬的是她的几次灵光乍现和整个523项目组的人的辛苦与协助,和传统中医书籍里面的理论没半毛钱关系,传统中医的理论对她没半毛钱帮助,传统中药在这里也只是一具被现代科技进行解剖研究的死尸而已。

但是,一个纯粹中国产的现代科技工作者,有了这么大的成就,还不够中国人骄傲吗?非要什么都要往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上贴金吗?

中医科班出身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中国记者最好弄清楚了再问。中医中药讲性味论,讲四气五味。西药才讲成分论,所以,青蒿(其实是黄花蒿,中国古代落后的植物分类学没细分清楚)属于中药,其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青蒿素(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C15H22O5 )属于西药。

--------------------------------------------------------------------------------------------------------------------------------------
以下转帖

  青蒿素——中医之盾废医之矛

先从疟疾谈起
  
  疟疾常出现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在中国,疟疾被称为“烟瘴”, 认为是飘浮的雾气导致的中毒。 患者会有时而发高烧,时而打寒战,周期发作的症状。
  
  1880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法国医生Alphonse Laveran,在疟疾病人体内,找到了一种单细胞寄生虫,确定它是导致疟疾的直接原因,这就是疟原虫。1897年,英国医生Ronald Ross证明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给人。
  
  疟原虫有着复杂而古怪的生命周期。它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再到蚊子体内发育到性成熟阶段,进行有性生殖。现在发现的疟原虫有4种,其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疟疾由称为按蚊的蚊子传播,仅限于雌蚊。公蚊子以植物汁液为生,与人类没有关系;而母蚊子需要血液来为它的卵提供营养。
  
  人被蚊子咬之后5到10分钟,疟原虫孢子就会到达肝脏,入侵肝细胞,在这里它们可以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孢子侵吞肝细胞的营养,大量地分裂繁殖,大概一个星期之后胀破肝细胞跑出来,将数以百万计的新孢子释放进入血液。

新的孢子马上入侵红细胞,再次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它们以血红蛋白为食,继续繁殖,大概两天后破坏红细胞,产生更多的孢子入侵其它红细胞……用不了多久,2/3的红细胞都会被疟原虫占领。疟原虫在血液里这种周期性的繁殖过程,就会导致病人三天两头地发高烧、打寒战。
  
  有一些孢子在红细胞里发育成大小不同的雌雄细胞,人再次被蚊子叮咬时,它们就跳到下一个传播工具上。雌雄细胞在蚊子的消化道里生存,发育成熟、彼此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大概两个星期之后,新产生的孢子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在蚊子吃下一餐时进入人体,开始新的循环。对疟原虫来说,人和蚊子是它在生命不同阶段两个必不可少的居所——和食物。
  
  疟疾症状通常在被蚊子叮咬后9到14天表现出来,除了忽热忽冷,还会头痛、呕吐,有点像感冒。如果没有合适的药物,感染很快就会加重、危及生命,因为疟原虫会通过破坏红细胞导致严重贫血或损坏重要器官,比如堵塞向脑部输送血液的毛细血管。一些儿童患者痊愈后,脑部因此留下了残疾。
  
  对抗有效的药物:奎宁和青蒿素
  
  人类第一个有效对抗疟疾的药物,是受到美洲部落的启发,发现了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到1826年法国药师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之后,1971年中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Artemisinin。2003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原理。
  
  青蒿素Artemisinin
  分子式C15H22O5,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56~157℃,味苦。易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和冰醋酸,能溶于乙醇、甲醇、乙醚和热石油醚。青蒿素由于具有过氧桥和缩醛结构,对酸碱不稳定,对强碱极不稳定,热至熔点以上即迅速分解。
  
  青蒿素是一种新型抗疟药,具有低毒、高效、速效的特点,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抢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缺点是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不能制成针剂使用。口服剂型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不能杀尽原虫,有一定复发率。青蒿素经硼氢化钠还原再甲基化可制得蒿甲醚,其抗疟作用比青蒿素高6倍,复发率较低,油溶解度大,在中国已制成针剂使用。
  
  人类已经有了特效药物,但即便如此,疟疾仍严重威胁着人类,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全球患者达3亿多人,每年死者超过100万。而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但原因已经不是因为没有可用的药,而是非洲的贫穷——蚊帐都买不起。
  
  中医是如何对抗疟疾的?
  
  以下资料摘录自“中医中药——医圣网 ”:http://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29142
  这些是当今中医对疟疾的描述
  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
  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病因病机】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
  
  因疟邪具有虚实更替的特性,疟气之浅深,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从而表现为病以时作的特点。疟疾以间日一作者最为多见,正如《素问·疟论》所说:“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疟气深而行更迟者,则间二日而发,形成三阴疟,或称三日疟。
  
  根据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者,称为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者,称为寒疟。在南方地区,由瘴毒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称为瘴疟。若因疟邪传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内发病甚多者,则称为疫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则称为劳疟。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
  
  分证论治
  
  1. 正疟
  方药:柴胡截疟饮。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去滞气碍湿之参枣,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为热盛于里,去辛温补中之参、姜、枣,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2. 温疟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方中以白虎汤清热生津,桂枝疏风散寒。可加青蒿、柴胡以和解祛邪。津伤较甚,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麦冬、石斛养阴生津。
  
  3. 寒疟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天花粉、牡蛎散结软坚。可加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疟。脘腹痞闷,舌苔白腻者,为寒湿内盛,加草果、厚朴、陈皮理气化湿,温运脾胃。
  
  4. 热瘴
  方药:青蒿素合清瘴汤。方中以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黄连、黄芩、知母、柴胡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清胆和胃;滑石、甘草、辰砂清热利水除烦。若壮热不寒,加生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为热甚津伤,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为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5. 冷瘴
  方药: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青蒿素的作用及用法已如上述。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有芳化湿浊,健脾理气之效。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藿香、半夏、佩兰、荷叶芳香化浊,降逆止呕;槟榔、草果理气除湿;菖蒲豁痰宣窍。神昏谵语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为阳虚气脱,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6. 劳疟
  方药:何人饮。方中以人参益气扶正,制何首乌、当归补益精血,陈皮、生姜理气和中。在疟发之时,寒热时作者,应加青蒿或常山祛邪截疟。食少面黄,消瘦乏力者,可加黄芪、白术、枸杞增强益气健脾养血之功。
  
  7. 疟母
  方药:鳖甲煎丸。本方由23种药物组成,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痞的作用,自《金匮要略》即已作为治疟母的主方。有气血亏虚的证候者,应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等补益气血,以虚实兼顾,扶正祛邪。
  请注意,其中提到了青蒿素,显然这是在1971年青蒿素发现之后修改过的版本。
  
  对照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是清楚细致的,合乎逻辑的,如果是高中理科毕业,就应该完全明白这些,并且能够很快发现保护自己不被疟疾侵害的最简单办法——不要让蚊子叮。中医对于病因病理的解释我看不懂,那就算我没有学过中医,才疏学浅,姑且对错不评,但说笼统不够细致总可以吧。
  
  中医历史上有效对付过疟疾吗?
  
  在中国的国土上,到目前为止,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能够治疗疟疾的是青蒿素,存在于一种叫黄花蒿的植物中。但与黄花蒿非常相似的植物有三种,牡蒿、黄花蒿、青蒿,在中国古代,通常都是混淆的,直到70年代。翻查有关植物学及中药书籍,有的书说上海、江苏等地把牡蒿当青蒿用,其他大部分地区黄花蒿、青蒿不分;有的说黄花蒿、青蒿就是一种东西;又有的说青蒿也可以治疗疟疾。古代中国并没有系统的植物分类学,非常相似的植物混淆了一点都不奇怪。

  另外,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青蒿素在高温下会分解,青蒿熬汤是没有用的。

《青蒿素提取条件研究》作者:赵兵 王玉春 吴江等 杂志名:中草药 总页数:958 年代:2000 期号:第1-12期  提取工艺中,当温度超过摄氏50度,分解就开始加速,提取效率大大降低,到60度,分子结构破坏,就基本失去药效了。因此现在的提取工艺大多控制在50度以下。另,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口服剂型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

  下面再看看中医对付疟疾的手段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其中第2个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按现在的知识,我们知道这个有可能治好疟疾。其他的40多个方法全部与青蒿无关。有些甚为荒唐,例如:“是日抱雄鸡,一时令做大声,无不差”“取蜘蛛一枚,著饭中合丸,吞之”等等。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数十个方,少量提及青蒿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新鲜的或阴干研成粉。但《本草纲目》中,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并且认为治疗疟疾的是青蒿,黄花蒿(臭气的那种),没有用,把药搞错了。
  
  清朝的韩善徵所著《疟疾论》(1897年刊行),在当时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之专书,病理病因的说法与现在的医圣网差不多,所列治疗的古方12个,无一提及青蒿;今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蒿,且都是汤药。
  
  上面的医圣网网站开出了7个方药,如果把发现于1971年的青蒿素拿掉,只有2个提及青蒿,而且都是汤药——青蒿熬成汤就没有用了,这个也已经得到证实。
  
  那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呈现在面前,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药方,极少提及青蒿。提到青蒿的,也被中医的用药方法消灭掉了——仅剩《肘后备急方》一个验方。
  
  这里之所以说除了青蒿其他的成分都是无效的,是因为当年中国寻找抗疟疾的药物,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最后的结果是找到青蒿素,而没有发现其他有效成分。
  
  另外,奇怪的是,即使到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青蒿素可以有效对付疟疾,青蒿(黄花蒿)含有青蒿素,而且熬汤后失效。那么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个显然有效的验方,却没有被现代中医(医圣网)列入正式的治疗办法,只是在参考文献中出现。
  
  还有一个侧面可以说明中医没有办法,清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御医束手无策,后来得了洋人的奎宁才得以康复。这个事情我没有考证过。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就说明中医确实没办法,你总不能说皇上也找不到好的中医吧。否则皇上病了的时候,就会有:一骑红尘御医笑,无人知是青蒿来——要新鲜的嘛。
  
  那么整个中国传统医学,唯一对付疟疾有效的办法就剩下一个——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的正确的药(如果运气好,采到的青蒿其实就是黄花蒿),正确的用法。有网友说葛洪是个修道炼丹之人,是个杂家,其《肘后备急方》是民间验方、偏方,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理论无关,不能算中医的,而且正统的中医并不认为他属于这个体系。这个要看“中医”这个词的内涵怎么定义。本文就把所有中国传统医学称之为“中医”,包括这些验方、偏方。
  
  中医有效对付了疟疾吗?个案肯定有,并且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他饱揽群书,甚至乱七八糟的《肘后备急方》,幸运地选用书中的第2种办法,他采到的青蒿又刚好就是黄花蒿,他在适当的时间吃了正确的量。但无论如何,这个办法并没有被推广,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
  
  青蒿素——中医的护医之盾?
  
  中医的支持者认为,青蒿素在许多中医古方、古籍中都有提到,青蒿素的提取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成果,是中医的骄傲。
  
  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中医对付疟疾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上面已经论述过。少数方药提到青蒿,也是熬汤的用法,把有效成分消灭了。《肘后备急方》这个唯一有效的方法,实际上几近失传,在今天的中医治疗疟疾的资料里面,也仅仅出现在参考文献部分。
  
  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们,收集民间所有有关疟疾的药方,罗列出所有有关药物,逐个试验,寻找有效的药材。我相信做这个事情的是中医师,这是中医的贡献。但他们用的方法就不能算中医的了,而是科学的实证方法。逐个试验来验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给我们做的贡献,也是唯一的贡献是:在《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青蒿,并且明确用法是绞汁而不是熬汤。
  
  在这之后,就没有中医什么事了。“青蒿一握”所含有的青蒿素是非常有限的,青蒿素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因此直接用青蒿对付疟疾显然不行,药效不够,新鲜的也不便保存、运输,那么找到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作成药剂是当然之途。
  
  确认有效的药材后,就是化学家和医学家登场了,分离出青蒿汁中的各种成分,再逐个试验。发现了一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设计。。。。一直到做成药片摆到柜台上。所有这些过程,没有中医理论,不需要中医参加。
  
  回过头来在一个比较远的距离看整件事,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对象: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
  
  这能算屋主的骄傲吗?
  
  写到这里,就在想,如果明朝的那个李时珍,对编本草纲目什么的没有兴趣,而是对疟疾感兴趣,又不信什么阴阳五行,怀里揣上古籍,深入疫区研究,以他的钻研精神、文化素质和聪明的脑袋,或许就把这个“青蒿一握”给发掘出来,发扬光大了,从此中国人从明朝开始就少受疟疾之苦,洋人自然要来买的,就没什么机会发现奎宁这个东西。把青蒿阴干,研成粉,拌在丸子里——这是不是比茶叶更赚钱。
  
  然后到了1970,国家要研究抗疟疾的药物,老先生就不必翻出上百个方子,让科学家们逐个筛选试验,辛苦1000倍,就可以直接把青蒿(黄花蒿)摆在那些科学家面前,自豪地告诉他们:“你们要找的东西就在这棵草里面,而且不能高温煮,用药的时机是这样的这样的,药量是那样那样的。至于有效成分是什么,就看你们的了。”

关于青蒿素,所有记者都有意无意没有披露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青蒿素不溶于水。也就是说,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中唯一粘点边的第2个方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实是无效的!!! 屠呦呦用乙醚提取,其实解决了传统中医完全无法越过的2座大山,1.有效成分青蒿素高温会被破坏。2.有效成分青蒿素不溶于水。

现代医学是全球大一统的,从理论、技术、方法都是,中国现代医学也是全球现代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医学有传统中医、传统西医、传统蒙医、传统藏医、传统苗医、传统非医等等等等。

传统中医理论(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等)在几千年前是先进的医学理论了(但也是不求甚解,只是为了把一些瞎猫碰到死耗子有些用的草药矿药用个似是而非的理论框起来),但是在现代医学、现代分子医学、现代科技面前,还是只作为一个被研究的对象就行了,废医验药才是正路。

传统中医的理论,在现代科技面前,就是个跳大神的。当然,爱国小将不必立即义愤填膺,传统西医,在现代科技面前,更是一堆垃圾,谁让西方文明史比中国短呢,中国有几千年时间做人体药物试验,碰巧试验出几个有效药物太正常不过。

现代西方人在科技和现代医学上领先,所以人家毫不在乎批判自己的传统西医(放血疗法之类),强者没有敏感的自尊而已。

实际上该骂的是现代这些中医“大神”,已经有了现代科技手段,还躺在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一点医学成果上面混吃混喝,为了自己能继续混下去,还把在现代科技手段已经证明是荒谬的理论继续用爱国爱传统文化的大旗去死命维护,而不是开拓创新。

    就说屠呦呦,一个现代医学、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现代科技人员,在一堆几千个旧方子里面挨个试,在角落里面发现了一个中医自己都没强调有效的(经过试验,按旧方有效成分也是无法提取的、因为青蒿素不溶于水),用现代技术有效提取、再用现代技术分离出有用的A和无用的B、再由现代分子学确定分子结构、再由现代技术确定有效结构是里面的过氧基团,再由现代分子医学优化结构改为双氢青蒿素。再由现代临床医学发现青蒿素人体代谢太快要缓释,再由现代医学发现其会迅速产生耐药性而改为蒿甲醚-本芴醇的复方。
    这一切与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等理论的传统中医有个屁关系啊!!!

  “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研究表明,患者摄取青蒿素的最早阶段,青蒿素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这就是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分子式:C15H22O5(研究者对这个化学大分子起名“青蒿素”) 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和什么五行八卦、相生相克、天地阴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八竿子打不着。

屠呦呦是无头苍蝇一样在中医古方里面漫无目的到处瞎找,运气好,碰到青蒿,该赞扬的是她的几次灵光乍现和整个523项目组的人的辛苦与协助,和传统中医书籍里面的理论没半毛钱关系,传统中医的理论对她没半毛钱帮助,传统中药在这里也只是一具被现代科技进行解剖研究的死尸而已。

但是,一个纯粹中国产的现代科技工作者,有了这么大的成就,还不够中国人骄傲吗?非要什么都要往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上贴金吗?

中医科班出身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中国记者最好弄清楚了再问。中医中药讲性味论,讲四气五味。西药才讲成分论,所以,青蒿(其实是黄花蒿,中国古代落后的植物分类学没细分清楚)属于中药,其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青蒿素(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C15H22O5 )属于西药。

--------------------------------------------------------------------------------------------------------------------------------------
以下转帖

  青蒿素——中医之盾废医之矛

先从疟疾谈起
  
  疟疾常出现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在中国,疟疾被称为“烟瘴”, 认为是飘浮的雾气导致的中毒。 患者会有时而发高烧,时而打寒战,周期发作的症状。
  
  1880年,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法国医生Alphonse Laveran,在疟疾病人体内,找到了一种单细胞寄生虫,确定它是导致疟疾的直接原因,这就是疟原虫。1897年,英国医生Ronald Ross证明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给人。
  
  疟原虫有着复杂而古怪的生命周期。它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再到蚊子体内发育到性成熟阶段,进行有性生殖。现在发现的疟原虫有4种,其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疟疾由称为按蚊的蚊子传播,仅限于雌蚊。公蚊子以植物汁液为生,与人类没有关系;而母蚊子需要血液来为它的卵提供营养。
  
  人被蚊子咬之后5到10分钟,疟原虫孢子就会到达肝脏,入侵肝细胞,在这里它们可以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孢子侵吞肝细胞的营养,大量地分裂繁殖,大概一个星期之后胀破肝细胞跑出来,将数以百万计的新孢子释放进入血液。

新的孢子马上入侵红细胞,再次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它们以血红蛋白为食,继续繁殖,大概两天后破坏红细胞,产生更多的孢子入侵其它红细胞……用不了多久,2/3的红细胞都会被疟原虫占领。疟原虫在血液里这种周期性的繁殖过程,就会导致病人三天两头地发高烧、打寒战。
  
  有一些孢子在红细胞里发育成大小不同的雌雄细胞,人再次被蚊子叮咬时,它们就跳到下一个传播工具上。雌雄细胞在蚊子的消化道里生存,发育成熟、彼此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大概两个星期之后,新产生的孢子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在蚊子吃下一餐时进入人体,开始新的循环。对疟原虫来说,人和蚊子是它在生命不同阶段两个必不可少的居所——和食物。
  
  疟疾症状通常在被蚊子叮咬后9到14天表现出来,除了忽热忽冷,还会头痛、呕吐,有点像感冒。如果没有合适的药物,感染很快就会加重、危及生命,因为疟原虫会通过破坏红细胞导致严重贫血或损坏重要器官,比如堵塞向脑部输送血液的毛细血管。一些儿童患者痊愈后,脑部因此留下了残疾。
  
  对抗有效的药物:奎宁和青蒿素
  
  人类第一个有效对抗疟疾的药物,是受到美洲部落的启发,发现了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到1826年法国药师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了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之后,1971年中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Artemisinin。2003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原理。
  
  青蒿素Artemisinin
  分子式C15H22O5,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56~157℃,味苦。易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和冰醋酸,能溶于乙醇、甲醇、乙醚和热石油醚。青蒿素由于具有过氧桥和缩醛结构,对酸碱不稳定,对强碱极不稳定,热至熔点以上即迅速分解。
  
  青蒿素是一种新型抗疟药,具有低毒、高效、速效的特点,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抢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缺点是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不能制成针剂使用。口服剂型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不能杀尽原虫,有一定复发率。青蒿素经硼氢化钠还原再甲基化可制得蒿甲醚,其抗疟作用比青蒿素高6倍,复发率较低,油溶解度大,在中国已制成针剂使用。
  
  人类已经有了特效药物,但即便如此,疟疾仍严重威胁着人类,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全球患者达3亿多人,每年死者超过100万。而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但原因已经不是因为没有可用的药,而是非洲的贫穷——蚊帐都买不起。
  
  中医是如何对抗疟疾的?
  
  以下资料摘录自“中医中药——医圣网 ”:http://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29142
  这些是当今中医对疟疾的描述
  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
  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病因病机】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
  
  因疟邪具有虚实更替的特性,疟气之浅深,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从而表现为病以时作的特点。疟疾以间日一作者最为多见,正如《素问·疟论》所说:“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疟气深而行更迟者,则间二日而发,形成三阴疟,或称三日疟。
  
  根据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者,称为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者,称为寒疟。在南方地区,由瘴毒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称为瘴疟。若因疟邪传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内发病甚多者,则称为疫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则称为劳疟。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
  
  分证论治
  
  1. 正疟
  方药:柴胡截疟饮。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去滞气碍湿之参枣,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为热盛于里,去辛温补中之参、姜、枣,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2. 温疟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方中以白虎汤清热生津,桂枝疏风散寒。可加青蒿、柴胡以和解祛邪。津伤较甚,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麦冬、石斛养阴生津。
  
  3. 寒疟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天花粉、牡蛎散结软坚。可加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疟。脘腹痞闷,舌苔白腻者,为寒湿内盛,加草果、厚朴、陈皮理气化湿,温运脾胃。
  
  4. 热瘴
  方药:青蒿素合清瘴汤。方中以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黄连、黄芩、知母、柴胡清热解毒;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清胆和胃;滑石、甘草、辰砂清热利水除烦。若壮热不寒,加生石膏清热泻火。口渴心烦,舌红少津为热甚津伤,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清热养阴生津。神昏谵语,为热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心开窍。
  
  5. 冷瘴
  方药: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青蒿素的作用及用法已如上述。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有芳化湿浊,健脾理气之效。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藿香、半夏、佩兰、荷叶芳香化浊,降逆止呕;槟榔、草果理气除湿;菖蒲豁痰宣窍。神昏谵语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但寒不热,四肢厥冷,脉弱无力,为阳虚气脱,加人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固脱。
  
  6. 劳疟
  方药:何人饮。方中以人参益气扶正,制何首乌、当归补益精血,陈皮、生姜理气和中。在疟发之时,寒热时作者,应加青蒿或常山祛邪截疟。食少面黄,消瘦乏力者,可加黄芪、白术、枸杞增强益气健脾养血之功。
  
  7. 疟母
  方药:鳖甲煎丸。本方由23种药物组成,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痞的作用,自《金匮要略》即已作为治疟母的主方。有气血亏虚的证候者,应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等补益气血,以虚实兼顾,扶正祛邪。
  请注意,其中提到了青蒿素,显然这是在1971年青蒿素发现之后修改过的版本。
  
  对照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是清楚细致的,合乎逻辑的,如果是高中理科毕业,就应该完全明白这些,并且能够很快发现保护自己不被疟疾侵害的最简单办法——不要让蚊子叮。中医对于病因病理的解释我看不懂,那就算我没有学过中医,才疏学浅,姑且对错不评,但说笼统不够细致总可以吧。
  
  中医历史上有效对付过疟疾吗?
  
  在中国的国土上,到目前为止,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能够治疗疟疾的是青蒿素,存在于一种叫黄花蒿的植物中。但与黄花蒿非常相似的植物有三种,牡蒿、黄花蒿、青蒿,在中国古代,通常都是混淆的,直到70年代。翻查有关植物学及中药书籍,有的书说上海、江苏等地把牡蒿当青蒿用,其他大部分地区黄花蒿、青蒿不分;有的说黄花蒿、青蒿就是一种东西;又有的说青蒿也可以治疗疟疾。古代中国并没有系统的植物分类学,非常相似的植物混淆了一点都不奇怪。

  另外,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青蒿素在高温下会分解,青蒿熬汤是没有用的。

《青蒿素提取条件研究》作者:赵兵 王玉春 吴江等 杂志名:中草药 总页数:958 年代:2000 期号:第1-12期  提取工艺中,当温度超过摄氏50度,分解就开始加速,提取效率大大降低,到60度,分子结构破坏,就基本失去药效了。因此现在的提取工艺大多控制在50度以下。另,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口服剂型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

  下面再看看中医对付疟疾的手段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的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其中第2个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按现在的知识,我们知道这个有可能治好疟疾。其他的40多个方法全部与青蒿无关。有些甚为荒唐,例如:“是日抱雄鸡,一时令做大声,无不差”“取蜘蛛一枚,著饭中合丸,吞之”等等。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数十个方,少量提及青蒿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新鲜的或阴干研成粉。但《本草纲目》中,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并且认为治疗疟疾的是青蒿,黄花蒿(臭气的那种),没有用,把药搞错了。
  
  清朝的韩善徵所著《疟疾论》(1897年刊行),在当时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之专书,病理病因的说法与现在的医圣网差不多,所列治疗的古方12个,无一提及青蒿;今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蒿,且都是汤药。
  
  上面的医圣网网站开出了7个方药,如果把发现于1971年的青蒿素拿掉,只有2个提及青蒿,而且都是汤药——青蒿熬成汤就没有用了,这个也已经得到证实。
  
  那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呈现在面前,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药方,极少提及青蒿。提到青蒿的,也被中医的用药方法消灭掉了——仅剩《肘后备急方》一个验方。
  
  这里之所以说除了青蒿其他的成分都是无效的,是因为当年中国寻找抗疟疾的药物,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最后的结果是找到青蒿素,而没有发现其他有效成分。
  
  另外,奇怪的是,即使到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青蒿素可以有效对付疟疾,青蒿(黄花蒿)含有青蒿素,而且熬汤后失效。那么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个显然有效的验方,却没有被现代中医(医圣网)列入正式的治疗办法,只是在参考文献中出现。
  
  还有一个侧面可以说明中医没有办法,清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御医束手无策,后来得了洋人的奎宁才得以康复。这个事情我没有考证过。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就说明中医确实没办法,你总不能说皇上也找不到好的中医吧。否则皇上病了的时候,就会有:一骑红尘御医笑,无人知是青蒿来——要新鲜的嘛。
  
  那么整个中国传统医学,唯一对付疟疾有效的办法就剩下一个——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的正确的药(如果运气好,采到的青蒿其实就是黄花蒿),正确的用法。有网友说葛洪是个修道炼丹之人,是个杂家,其《肘后备急方》是民间验方、偏方,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理论无关,不能算中医的,而且正统的中医并不认为他属于这个体系。这个要看“中医”这个词的内涵怎么定义。本文就把所有中国传统医学称之为“中医”,包括这些验方、偏方。
  
  中医有效对付了疟疾吗?个案肯定有,并且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他饱揽群书,甚至乱七八糟的《肘后备急方》,幸运地选用书中的第2种办法,他采到的青蒿又刚好就是黄花蒿,他在适当的时间吃了正确的量。但无论如何,这个办法并没有被推广,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
  
  青蒿素——中医的护医之盾?
  
  中医的支持者认为,青蒿素在许多中医古方、古籍中都有提到,青蒿素的提取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成果,是中医的骄傲。
  
  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中医对付疟疾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上面已经论述过。少数方药提到青蒿,也是熬汤的用法,把有效成分消灭了。《肘后备急方》这个唯一有效的方法,实际上几近失传,在今天的中医治疗疟疾的资料里面,也仅仅出现在参考文献部分。
  
  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们,收集民间所有有关疟疾的药方,罗列出所有有关药物,逐个试验,寻找有效的药材。我相信做这个事情的是中医师,这是中医的贡献。但他们用的方法就不能算中医的了,而是科学的实证方法。逐个试验来验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给我们做的贡献,也是唯一的贡献是:在《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青蒿,并且明确用法是绞汁而不是熬汤。
  
  在这之后,就没有中医什么事了。“青蒿一握”所含有的青蒿素是非常有限的,青蒿素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因此直接用青蒿对付疟疾显然不行,药效不够,新鲜的也不便保存、运输,那么找到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作成药剂是当然之途。
  
  确认有效的药材后,就是化学家和医学家登场了,分离出青蒿汁中的各种成分,再逐个试验。发现了一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设计。。。。一直到做成药片摆到柜台上。所有这些过程,没有中医理论,不需要中医参加。
  
  回过头来在一个比较远的距离看整件事,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对象: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
  
  这能算屋主的骄傲吗?
  
  写到这里,就在想,如果明朝的那个李时珍,对编本草纲目什么的没有兴趣,而是对疟疾感兴趣,又不信什么阴阳五行,怀里揣上古籍,深入疫区研究,以他的钻研精神、文化素质和聪明的脑袋,或许就把这个“青蒿一握”给发掘出来,发扬光大了,从此中国人从明朝开始就少受疟疾之苦,洋人自然要来买的,就没什么机会发现奎宁这个东西。把青蒿阴干,研成粉,拌在丸子里——这是不是比茶叶更赚钱。
  
  然后到了1970,国家要研究抗疟疾的药物,老先生就不必翻出上百个方子,让科学家们逐个筛选试验,辛苦1000倍,就可以直接把青蒿(黄花蒿)摆在那些科学家面前,自豪地告诉他们:“你们要找的东西就在这棵草里面,而且不能高温煮,用药的时机是这样的这样的,药量是那样那样的。至于有效成分是什么,就看你们的了。”


中医当年咋不试试把青蒿沾到北京白醋里啊?那可是有冰醋酸的哦。

中医当年咋不试试把青蒿沾到北京白醋里啊?那可是有冰醋酸的哦。
中医当年咋不试试把青蒿沾到北京白醋里啊?那可是冰醋酸哦。
嗯,是的,当年是那年。。。怎么中医用了现代医学的方法,就不能算中医了。。。
嗯,是的,当年是那年。。。怎么中医用了现代医学的方法,就不能算中医了。。。

自古以来,难道白醋不是中国膳食常用料?中医尝百草,没试过拿青蒿沾醋?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哦。
其实我感兴趣的是既然无效,古人又是如何知道治疗疟疾的方向是青蒿?
自古以来,难道白醋不是中国膳食常用料?中医尝百草,没试过拿青蒿沾醋?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哦。
嗯,是的啊。。。看来屠教授果然是无心插柳了是吧。。。可笑
其实我感兴趣的是既然无效,古人又是如何知道治疗疟疾的方向是青蒿?
说的对啊,为啥古人知道呢?难道古人当时能治就不能现代失传了?古代失传的东西太多了~铬到底怎么度到剑上去的?楼主的话明显不通~
其实我感兴趣的是既然无效,古人又是如何知道治疗疟疾的方向是青蒿?
古代有很多独门方子流传。。。鉴于古代中医的流传特性,不少已经湮没了。。。这次中医专家屠教授的获奖,应该能对中医学界有所触动了,玩玄而又玄的玩意儿,不如将中医带进现代化。。。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渍:沤
绞:把住物体的两头拧

并非什么让其溶于水,沤只是为了榨汁,汁中没有青蒿素这个楼主需要试验一下。

如果是泡一下喝泡了青蒿的水,楼主说的有道理。
现代化学药物有很多都是提取自植物的,青蒿素也没有脱离这个范畴,只不过是被中医典籍启发了而已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渍:沤


沾白醋里不是药效更佳?
m_sy 发表于 2015-10-7 09:03
沾白醋里不是药效更佳?
这个葛洪是不是个炼丹的?应该也算是个古代化学家了,但当时对酸碱盐啥的了解估计不如现在的高中生。
这个葛洪是不是个炼丹的?应该也算是个古代化学家了,但当时对酸碱盐啥的了解估计不如现在的高中生。{:15 ...

那别人都没实践?一千多年了哦。
谁敢绞汁里的化合物都是水溶性的?
m_sy 发表于 2015-10-7 09:12
那别人都没实践?一千多年了哦。
时间太短吧。

如果没有中医典籍中的提示,青蒿素应该也能被发觉出来,不过可能在1000年以后,实践也需要时间。


肘後備急方/卷3

治寒熱諸瘧方第十六


治瘧病方。鼠婦,豆豉二七枚,合搗令相和。未發時服二丸,欲發時服一丸。

又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又方 用獨父蒜于白炭上燒之,末。服方寸匕。

又方 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一枚(去心皮,納蒜中,令合)。以竹挾以火炙之,取可熱,搗為三丸。未發前服一丸。不止,複與一丸。

又方 取蜘蛛一枚,蘆管中密塞,管中以綰頸,過發時乃解去也。

又方 日始出時,東向日再拜,畢正長跪,向日叉手,當閉氣,以書墨注其管兩耳中,各七注,又丹書舌上,言子日死,畢,複再拜,還去勿顧,安臥勿食,過發時斷,即瘥。

又方 多煮豉湯,飲數升,令得大吐,便瘥。

又方 取蜘蛛一枚,著飯中合丸吞之。

又方 臨發時,搗大附子下篩,以苦酒和之,涂背上。

又方 鼠婦虫子四枚各一,以飴糖裹之,丸服,便斷,即瘥。

又方 常山(搗,下篩成末)三兩,真丹一兩。白蜜和,搗百杵,丸如梧子。先發服三丸,中服三丸,臨臥服三丸,無不斷者。常用,效。

又方 大開口,度上下唇,以繩度心頭,灸此度下頭百壯,又灸脊中央五十壯,過發時,灸二十壯。

又方 破一大豆(去皮),書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又方 皂莢三兩(去皮,炙),巴豆一兩(去心皮)。搗,丸如大豆大。一服一枚。

又方 巴豆一枚(去心皮),射 如巴豆大,棗一枚(去皮)。合搗成丸。先發各服一丸如梧子大也。

又方 常山、知母、甘草、麻黃等分。搗蜜和丸如大豆。服三丸,比發時令過畢。

又方 常山三兩,甘草半兩。水酒各半升,合煮取半升。先發時一服,比發令三服盡。

又方 常山三兩(銼)。以酒三升,漬二三日,平旦作三合服。欲嘔之,臨發又服二合,便斷。舊酒亦佳,急亦可煮。

又方 常山三兩,秫米三百粒。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之服,至發時令盡。

又方 若發作無常,心下煩熱。取常山二兩,甘草一兩半。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當快吐,仍斷,勿飲食。

老瘧久不斷者。常山三兩,鱉甲一兩(炙),升麻一兩,附子一兩,烏賊骨一兩。以酒六升,漬之,小令近火,一宿成。服一合,比發可數作。

又方 藜蘆、皂莢各一兩(炙),巴豆二十五枚。並搗,熬令黃,依法搗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發時一丸,臨發時又一丸,勿飲食。

又方 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服而止。

又方 末龍骨方寸匕。先發一時,以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熱盡服,溫覆取汗,便即效。

又方 常山三兩,甘草半兩,知母一兩。搗蜜丸。至先發時,服如梧子大十丸,次服減七丸八丸,后五六丸,即瘥。

又方 先發二時,以炭火床下,令脊腳極暖被覆,過時乃止。此治先寒后熱者。

又方 先炙鱉甲(搗末)方寸匕。至時令三服盡,用火炙,無不斷。

又方 常山三兩。搗,篩,雞子白和之丸。空腹三十丸,去發食久三十丸,發時三十丸,或吐或否也,從服藥至過發時,勿飲食。

治溫瘧不下食。知母、鱉甲(炙)、常山各二兩,地骨皮三兩(切),竹葉一升(切),石膏四兩。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溫三服。忌蒜、熱面、豬、魚。

治瘴瘧。常山、黃連、豉(熬)各三兩,附子二兩(炮)。搗,篩,蜜丸。空腹服四丸,欲發三丸,飲下之,服藥后至過發時,勿吃食。

若兼諸痢者。黃連、犀角各三兩,牡蠣、香豉各二兩,並熬龍骨四兩。搗,篩,蜜丸服四十丸。日再服,飲下。

無時節發者。常山二兩,甘草一兩半,豉五合。綿裹,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再服,快吐。

無問年月,可治三十年者。常山、黃連各三兩。酒一斗,宿漬之,曉以瓦釜煮取六升。

一服八合,比發時令得三服。熱當吐,冷當利,服之無不瘥者,半料合服得。

勞瘧積久,眾治不瘥者。生長大牛膝一大虎口。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空腹一服,欲發一服。

禳一切瘧。是日抱雄雞,一時令作大聲,無不瘥。

又方 未發,頭向南臥,五心及額舌七處,閉氣書“鬼”字。

咒法。發日執一石于水濱,一氣咒雲,眢眢圓圓,行路非難,捉取瘧鬼,送與河官,急急如律令,投于水,不得回顧。

治一切瘧,烏梅丸方。甘草二兩,烏梅肉(熬)、人參、桂心、肉蓯蓉、知母、牡丹各二兩,常山、升麻、桃仁(去皮尖,熬)、烏豆皮(熬膜取皮)各三兩。桃仁研,欲丸入之,搗篩,蜜丸,蘇屠臼搗一萬杵。發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欲發四十丸,不發日空腹四十丸,晚三十丸,無不瘥。徐服后,十余日吃肥肉發之也。

凡見瘧。白驢蹄二分(熬),大黃四分,綠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黃一分。搗蜜丸如梧子。發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內忌油。

附方《外台秘要》治瘧不痊。干姜、高良姜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服。

《聖惠方》治久患勞瘧、瘴等方。用鱉甲三兩,涂酥炙令黃,去裙為末。臨發時溫酒調下二錢匕。

治瘧。用桃仁一百個,去皮尖,于乳缽中細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黃丹三錢,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當發日,面北用溫酒吞下。如不飲酒,井花水亦得。五月五日午時合,忌雞犬婦人見。

又方 用小蒜不拘多少,研極爛,和黃丹少許,以聚為度,丸如雞頭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東服,至妙。

m_sy 发表于 2015-10-7 08:44
自古以来,难道白醋不是中国膳食常用料?中医尝百草,没试过拿青蒿沾醋?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哦。
什么时候中医可以用醋煮药了,也算是一种进步。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5-10-7 09:29
什么时候中医可以用醋煮药了,也算是一种进步。


醋本身也是一种中药,中药+中药治病有何不可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5-10-7 09:29
什么时候中医可以用醋煮药了,也算是一种进步。


醋本身也是一种中药,中药+中药治病有何不可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5-10-7 09:29
什么时候中医可以用醋煮药了,也算是一种进步。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煅炭后能止血。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①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②通过“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如胆汁制黄连,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③通过炮制,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的用途。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酒制引药上行,盐炙引药下行入肾经。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
(4)炮制对毒性的影响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具有毒性的中药经炮制均可降低毒性。
油不溶于水,把花生捣烂了浸于水,沥净了喝那水,能喝到油么?
油不溶于水,把花生捣烂了浸于水,沥净了喝那水,能喝到油么?
当然能喝道,因为油水不相溶,被榨出来的油就漂在水面上。葛洪那个方子最大的问题是青蒿黄花蒿不分,而且量太少,青蒿素肠胃吸收效果差。
m_sy 发表于 2015-10-7 08:39
中医当年咋不试试把青蒿沾到北京白醋里啊?那可是有冰醋酸的哦。
醋和乙醚的溶解能力能一样?
醋和乙醚的溶解能力能一样?
你自己查查中学化学,看看怎么解释啥叫易溶,啥叫能溶呗。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0:39
你自己查查中学化学,看看怎么解释啥叫易溶,啥叫能溶呗。
你自己查查Hildebrand-Hansen溶解度理论,看看乙酸和乙醚相差多大呗。
更不要说乙酸的水溶液了。
拿中学化学解释这种东西,你咋不拿中学物理解释dddddhm呢?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0:39
你自己查查中学化学,看看怎么解释啥叫易溶,啥叫能溶呗。
不懂的话,可以在这个网页自学:
http://cool.conservation-us.org/ ... al/v03/bp03-04.html
不懂的话,可以在这个网页自学:
http://cool.conservation-us.org/coolaic/sg/bpg/annual/v03/bp03-04. ...
乙酸可以和水任意比例互溶,乙醚微溶于水。青蒿素易溶于乙酸,能容于乙醚。你说谁溶解度大?
为什么用乙醚可能更主要的是跟青蒿素在酸碱环境下都不很稳定决定的。
要是青蒿素对弱酸环境不敏感,哼哼。
http://zqb.cyol.com/html/2011-09 ... b_20110921_4-11.htm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1:03
乙酸可以和水任意比例互溶,乙醚微溶于水。青蒿素易溶于乙酸,能容于乙醚。你说谁溶解度大?
为什么用乙 ...
首先,我想知道“青蒿素易溶于乙酸”是在哪里查到的。
其次,你的逻辑是,“因为A易溶于B,B又与水混溶,所以A也溶于B的水溶液。”这个推理正确吗?
首先,我想知道“青蒿素易溶于乙酸”是在哪里查到的。
其次,你的逻辑是,“因为A易溶于B,B又与水混溶 ...
主贴告诉我的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实是无效的!!!"

楼主的古文都白学了,人家这不是用青蒿泡水喝,是加水绞碎直接喝青蒿汁,完美解决不耐高温和不溶于水的问题

古人的智慧果然令人叹服!
楼主逻辑太差了,青藁素有效,并不意味着其他中药无效,只不过是有效率更低罢了。



好吧,俺看贴不仔细。
但是青蒿素溶于冰醋酸,能推出青蒿素溶于醋酸的很稀的水溶液(也就是醋)这一结论吗?这一推论过程是否正确?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1:13
主贴告诉我的


好吧,俺看贴不仔细。
但是青蒿素溶于冰醋酸,能推出青蒿素溶于醋酸的很稀的水溶液(也就是醋)这一结论吗?这一推论过程是否正确?
长河落月 发表于 2015-10-7 08:53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渍:沤
没错,楼主根本没看懂
不溶于水如何被人体吸收?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实是无效的!!!"

楼主的古文都白学了,人家这不是用 ...
我想60年代中国也有榨汁机了吧?干嘛不直接把青蒿榨成汁喝?
再说,青蒿黄花蒿啥的,古书上的一个字说不定有其他意思,这个水也不一定是h2o,说不定是别的啥液体哦。
不骗你是小狗 发表于 2015-10-7 11:15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实是无效的!!!"

楼主的古文都白学了,人家这不是用 ...
人体不能吸收不溶于水的东西吧,所以青蒿必定溶于水。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1:13
主贴告诉我的
我没告诉你
m_sy 发表于 2015-10-7 11:20
我想60年代中国也有榨汁机了吧?干嘛不直接把青蒿榨成汁喝?
再说,青蒿黄花蒿啥的,古书上的一个字说不 ...
不溶于水的胃肠吸收效果不好

这个古方应该是有效,但不是非常有效,否则怎么轮得到金鸡纳霜出头?
好吧,俺看贴不仔细。
但是青蒿素溶于冰醋酸,能推出青蒿素溶于醋酸的很稀的水溶液(也就是醋)这一结 ...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古书也没说到底是青蒿还是黄花蒿,说不定此水非彼水,可能是醋可能是酒还可能是茶。
不溶于水的胃肠吸收效果不好

这个古方应该是有效,但不是非常有效,否则怎么轮得到金鸡纳霜出头?
有个鸟效果

当年康熙得了疟疾,最牛逼的中医弄了无数方子都不见效,最后还是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粉治好了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