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原创脑洞:重型超级武直 CAH-1巨灵神 [2楼已附上制作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9:48:07




概述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一款速度快,机动性灵活,可安全的于树梢悬停,与比较高战斗生存性的直升机。最重要特点是完全取消传统的反扭矩尾桨,而完全以两个同轴反转涵道风扇架在整体可转向尾部,以改变转向角度来同时兼顾反扭矩尾桨与推进器的功能,同时满足高速性能与悬停性能。
涵道风扇完全解决了所有尾桨低空飞行与低空悬停的安全隐患,比如在树梢悬停等待战机时完全免除尾桨勾着异物造成意外,降低行动失败的风险。
在战场上,双涵道风扇也拥有传统尾桨无可匹敌的生存能力,尾桨如果中弹损坏,结局就只有坠毁一途,可是双尾桨却可以互相备份,哪怕是一个完全被摧毁了,另一个可以改变推力与推进角度马上稳住直升机避免失控,在敌人头顶失控坠落从来都是一件军事上,外交上的麻烦事。
带变条小翼的机翼除了作为武器挂载点,也是为旋翼卸载的重要设计,旋翼减低就可以把更多能量功率应用在平飞,不但提高平飞速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航程。


单旋翼+双尾涵道直升机的不同飞行模式示意。


2.0 需求分析
尾桨是直升机安全飞行最重要的部件。主旋翼的故障或失去动力,直升机还可以进行相对安全的自旋降落;但尾桨一旦失去动力,直升机将完全失去控制的打转坠毁。在战斗中,被敌对方击中尾桨而坠毁造成战损的几率远远高于直升机其他的部位,美国1995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的失败原因都是两架黑鹰直升机的尾桨被当地武装分子以RPG偷袭击中尾桨而坠毁在战场,这两起营救困难度超出指挥官预期的坠机意外打乱原本的战斗计划,直接造成整个行动的失败。如果架空一下这两架黑鹰直升机的尾桨没那么脆弱,被击中后没直接在战场坠毁的话,估计可能也不会出现“黑鹰坠落”这部电影了。
传统直升机的尾撑加尾桨的布局带来了很多麻烦。尾浆大起飞时容易打到地上,盘旋时更怕打到树干之类的,太小了必须加长尾撑加大力臂,更长长尾撑也表示更大的死重,在狭窄的环境机动盘旋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挑战;再者就提高转速,可是转速再高也有限制,转速太高浆尖会达到音速而产生音爆,产生无法令人接受的噪音。
针对尾桨的脆弱性和直升机的更高机动性与生存性,同时提高更高的经济性和飞行速度,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升机布局方案:单旋翼带可转向双涵道风扇。
涵道风扇应用在直升机上并非新鲜事,早在50年代,Piasecki 16H的试飞就验证了涵道风扇的可行性Piasecki 16H 采用一个尾置的涵道螺旋桨提供推力,涵道螺旋桨后有控制舵面,利用后洗气流提供偏航和俯仰控制。主旋翼依然保留周期距控制,用于悬停或非常规机动时提供控制。Piasecki 的方案在 60 年代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但是在 90 年代,重新引起美国军方的兴趣。Piasecki 将 16H 的概念用在 UH-60 上,试制了所谓“速度鹰”(Speed Hawk),不仅提高了速度,还将航程提高了 3 倍,使“速度鹰”的航程和 F-18 战斗机相当,用作海军的搜索救援直升机十分有利。同样的概念还用在 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上,速度提高 25%。环形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环形尾套件增加重量,“速度鹰”比基型的 UH-60 要重 800 公斤。另一个问题是即以对旋翼下洗气流的遮挡减低旋翼效率,旋翼功率要增加,否则悬停性能要受到损失。




3.0总体设计原理
这个设计被笔者命名为“CAH-1巨灵神”,是一款正常起飞重量九吨以上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机体长度(不包括固定武装与旋翼长度)为12.9米,宽度9.5米,高度4米。旋翼旋转直径为18.6米,浆尖带后掠。机体整体为扁平状,双纵列座舱在机体前半部,飞行员在前武器官在后,扁平状的机体主要不是隐身考量,而是作为升力体,配合机翼前飞时产生可观的升力,有效的的减少旋翼的负载。
3.1 可转向双涵道风扇的工作原理
“巨灵神”长度比常规武装直升机短了大约3米以上,主要原因是尾桨的反扭矩功能完全被两个距离4.8米的涵道风扇完全替代,所以尾撑可以缩短好几米,完全没有暴露在旋翼旋转半径以外的部分。两个涵道是安装在Y形支架的末端,整个Y结构都可以转向,向后转推进用,向右转 (旋翼为顺时转) 反扭力用。 即使涵道都完全0度转正时,左边的涵道风扇推力可以比右边大,也是可以发挥反扭力的作用。(请参考涵道风扇力臂模拟)。
两个涵道风扇各自直径0.6米,以两个小直径的涵道风扇代替一个直径大的尾桨或单涵道风扇可以有效减少涵道风扇的效率损失,高效推动直升机高速前进,同时也保持有效的抗扭力臂,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讨论。每个涵道桶内为共轴反转可调角度风扇,推力的大小与前进后退方向完全以调整风扇扇叶来实现。前飞时,旋翼也可以不前倾,推力完全由涵道风扇提供,既减小迎风面积带来的阻力,又避免了前倾旋翼造成的“降力”,因此飞行速度预计可大大超越传统布局直升机,估计可达到500 km/h以上。



悬停状态时,尾部旋转90度,涵道风扇完全吹向主旋翼旋转方向以抵消扭矩,保持平衡。


正常平飞状态。涵道风扇都向后吹。由于双涵道风扇之间隔开一些距离,所以扇轴都与主旋翼的切线某个程度上的平行,可以调整相应的推理同时平衡扭矩,又可以把推力都转换成前向动量。

3.2 涵道风扇支撑结构-Y结构
涵道风扇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重量问题,这个问题的负面影响其实在“巨灵神”没那么严重。前面有提到“巨灵神”长度比常规武装直升机短了大约3米以上,相应的尾撑也短了很多,所以涵道的重量所造成的沉尾力矩由于短尾撑,加上整体重量的分布合理前后平衡所以负面影响不明显。涵道本身也是环形翼,会产生升力的,还有就是Y结构本身也是有个迎角的升力翼剖面,旋翼下洗气流也会产生升力,平飞时这个升力与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快升力越大。(请参考<机体与机翼的升力表现>)
3.3直升机机翼
机翼的设计除了作为武器挂载点,也是进一步减轻旋翼的负担的有利设计,机翼在前飞时提供气动升力,这样,对旋翼产生升力的要求可以降到最低,后行桨叶失速也就不成为问题,消除了直升机速度上不去的一大障碍。很多常规直升机并没有专用的推进发动机,但安装了短翼,就是为了在前飞中产生升力,减低对旋翼升力的依赖,以提高前飞速度。对于攻击直升机来说,短翼还是提供武器挂架的好地方。采用短翼的典型直升机有米-6、AH-64 等,米-24 的短翼也有提供升力的作用,但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加强横滚稳定性。
减小对旋翼下洗气流的不利遮挡,本设计的机翼迎角,下反角,前沿小翼等都精心设计以引导大部分下洗气流到后面,把遮挡阻力善用为推力。


3.4 旋翼后掠浆尖
旋翼桨叶的桨尖区域是桨叶的最高动压区,是产生桨尖涡的区域,也是产生高阻力和噪音的区域,所以桨尖设计为后掠,以推迟飞行速度提高后的动态时速现象,减少升力降低现象与阻力急剧升高的问题,并且也降低震动与高噪音水平,所以也避免操纵力矩的突变问题。

3.5气动布局与传动系统介绍
机翼与双发发动机并排布置在纵向重心上,装载量2000公斤或2.56m3的油箱安置在主减速器下方,油箱下有凯夫勒装甲防护。传动轴从主减速器沿着机背通过扁平的尾撑传递发动机动力到机位。机尾的Y结构底部是个中空转轴,从主减速器传递来的动力将经过一套锥形齿轮转向后穿过这中空转轴,再传入在Y结构中央的尾减速器。尾减速器将把动力分去左右边的涵道风扇。涵道风扇的叶片是可调角距的,所以左右边的推力大小,或前后方向的推力控制是以控制叶片角度来实现。


“巨灵神”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等子系统的布置。

4.0主要设计参数


4.1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8.6m
涵道风扇直径                 0.8m
旋翼桨叶弦长                        0.53m
机身长                                                                     12.9m
短翼翼展                          9.5m
全高                                                                            4.0m
涵道间距                          4.8m
主轮距                           2.6m
前后轮距                          9.6m




5.0 飞行性能,重量及载荷

空重                                                                                 5000kg
最大内部燃油重量                      2000kg
最大起飞重量(转场任务,满油)                                 11000kg
主要任务重量                        8000kg
最大允许速度                        550km/h
最大平飞速度和最大巡航速度                                        550km/h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15.5m/s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                                                13.0 m/s
实用升限                                7000m
实用升限(单发)                                                                35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45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                                                        3500m












3.jpg (51.66 KB, 下载次数: 11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11 上传



概述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一款速度快,机动性灵活,可安全的于树梢悬停,与比较高战斗生存性的直升机。最重要特点是完全取消传统的反扭矩尾桨,而完全以两个同轴反转涵道风扇架在整体可转向尾部,以改变转向角度来同时兼顾反扭矩尾桨与推进器的功能,同时满足高速性能与悬停性能。
涵道风扇完全解决了所有尾桨低空飞行与低空悬停的安全隐患,比如在树梢悬停等待战机时完全免除尾桨勾着异物造成意外,降低行动失败的风险。
在战场上,双涵道风扇也拥有传统尾桨无可匹敌的生存能力,尾桨如果中弹损坏,结局就只有坠毁一途,可是双尾桨却可以互相备份,哪怕是一个完全被摧毁了,另一个可以改变推力与推进角度马上稳住直升机避免失控,在敌人头顶失控坠落从来都是一件军事上,外交上的麻烦事。
带变条小翼的机翼除了作为武器挂载点,也是为旋翼卸载的重要设计,旋翼减低就可以把更多能量功率应用在平飞,不但提高平飞速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航程。

0.jpg (98.55 KB, 下载次数: 11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07 上传


单旋翼+双尾涵道直升机的不同飞行模式示意。


2.0 需求分析
尾桨是直升机安全飞行最重要的部件。主旋翼的故障或失去动力,直升机还可以进行相对安全的自旋降落;但尾桨一旦失去动力,直升机将完全失去控制的打转坠毁。在战斗中,被敌对方击中尾桨而坠毁造成战损的几率远远高于直升机其他的部位,美国1995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的失败原因都是两架黑鹰直升机的尾桨被当地武装分子以RPG偷袭击中尾桨而坠毁在战场,这两起营救困难度超出指挥官预期的坠机意外打乱原本的战斗计划,直接造成整个行动的失败。如果架空一下这两架黑鹰直升机的尾桨没那么脆弱,被击中后没直接在战场坠毁的话,估计可能也不会出现“黑鹰坠落”这部电影了。
传统直升机的尾撑加尾桨的布局带来了很多麻烦。尾浆大起飞时容易打到地上,盘旋时更怕打到树干之类的,太小了必须加长尾撑加大力臂,更长长尾撑也表示更大的死重,在狭窄的环境机动盘旋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挑战;再者就提高转速,可是转速再高也有限制,转速太高浆尖会达到音速而产生音爆,产生无法令人接受的噪音。
针对尾桨的脆弱性和直升机的更高机动性与生存性,同时提高更高的经济性和飞行速度,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升机布局方案:单旋翼带可转向双涵道风扇。
涵道风扇应用在直升机上并非新鲜事,早在50年代,Piasecki 16H的试飞就验证了涵道风扇的可行性Piasecki 16H 采用一个尾置的涵道螺旋桨提供推力,涵道螺旋桨后有控制舵面,利用后洗气流提供偏航和俯仰控制。主旋翼依然保留周期距控制,用于悬停或非常规机动时提供控制。Piasecki 的方案在 60 年代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但是在 90 年代,重新引起美国军方的兴趣。Piasecki 将 16H 的概念用在 UH-60 上,试制了所谓“速度鹰”(Speed Hawk),不仅提高了速度,还将航程提高了 3 倍,使“速度鹰”的航程和 F-18 战斗机相当,用作海军的搜索救援直升机十分有利。同样的概念还用在 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上,速度提高 25%。环形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环形尾套件增加重量,“速度鹰”比基型的 UH-60 要重 800 公斤。另一个问题是即以对旋翼下洗气流的遮挡减低旋翼效率,旋翼功率要增加,否则悬停性能要受到损失。




3.0总体设计原理
这个设计被笔者命名为“CAH-1巨灵神”,是一款正常起飞重量九吨以上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机体长度(不包括固定武装与旋翼长度)为12.9米,宽度9.5米,高度4米。旋翼旋转直径为18.6米,浆尖带后掠。机体整体为扁平状,双纵列座舱在机体前半部,飞行员在前武器官在后,扁平状的机体主要不是隐身考量,而是作为升力体,配合机翼前飞时产生可观的升力,有效的的减少旋翼的负载。
3.1 可转向双涵道风扇的工作原理
“巨灵神”长度比常规武装直升机短了大约3米以上,主要原因是尾桨的反扭矩功能完全被两个距离4.8米的涵道风扇完全替代,所以尾撑可以缩短好几米,完全没有暴露在旋翼旋转半径以外的部分。两个涵道是安装在Y形支架的末端,整个Y结构都可以转向,向后转推进用,向右转 (旋翼为顺时转) 反扭力用。 即使涵道都完全0度转正时,左边的涵道风扇推力可以比右边大,也是可以发挥反扭力的作用。(请参考涵道风扇力臂模拟)。
两个涵道风扇各自直径0.6米,以两个小直径的涵道风扇代替一个直径大的尾桨或单涵道风扇可以有效减少涵道风扇的效率损失,高效推动直升机高速前进,同时也保持有效的抗扭力臂,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讨论。每个涵道桶内为共轴反转可调角度风扇,推力的大小与前进后退方向完全以调整风扇扇叶来实现。前飞时,旋翼也可以不前倾,推力完全由涵道风扇提供,既减小迎风面积带来的阻力,又避免了前倾旋翼造成的“降力”,因此飞行速度预计可大大超越传统布局直升机,估计可达到500 km/h以上。


1.jpg (41.63 KB, 下载次数: 11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07 上传


悬停状态时,尾部旋转90度,涵道风扇完全吹向主旋翼旋转方向以抵消扭矩,保持平衡。

2.jpg (60.86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08 上传


正常平飞状态。涵道风扇都向后吹。由于双涵道风扇之间隔开一些距离,所以扇轴都与主旋翼的切线某个程度上的平行,可以调整相应的推理同时平衡扭矩,又可以把推力都转换成前向动量。

3.2 涵道风扇支撑结构-Y结构
涵道风扇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重量问题,这个问题的负面影响其实在“巨灵神”没那么严重。前面有提到“巨灵神”长度比常规武装直升机短了大约3米以上,相应的尾撑也短了很多,所以涵道的重量所造成的沉尾力矩由于短尾撑,加上整体重量的分布合理前后平衡所以负面影响不明显。涵道本身也是环形翼,会产生升力的,还有就是Y结构本身也是有个迎角的升力翼剖面,旋翼下洗气流也会产生升力,平飞时这个升力与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快升力越大。(请参考<机体与机翼的升力表现>)
3.3直升机机翼
机翼的设计除了作为武器挂载点,也是进一步减轻旋翼的负担的有利设计,机翼在前飞时提供气动升力,这样,对旋翼产生升力的要求可以降到最低,后行桨叶失速也就不成为问题,消除了直升机速度上不去的一大障碍。很多常规直升机并没有专用的推进发动机,但安装了短翼,就是为了在前飞中产生升力,减低对旋翼升力的依赖,以提高前飞速度。对于攻击直升机来说,短翼还是提供武器挂架的好地方。采用短翼的典型直升机有米-6、AH-64 等,米-24 的短翼也有提供升力的作用,但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加强横滚稳定性。
减小对旋翼下洗气流的不利遮挡,本设计的机翼迎角,下反角,前沿小翼等都精心设计以引导大部分下洗气流到后面,把遮挡阻力善用为推力。


3.4 旋翼后掠浆尖
旋翼桨叶的桨尖区域是桨叶的最高动压区,是产生桨尖涡的区域,也是产生高阻力和噪音的区域,所以桨尖设计为后掠,以推迟飞行速度提高后的动态时速现象,减少升力降低现象与阻力急剧升高的问题,并且也降低震动与高噪音水平,所以也避免操纵力矩的突变问题。

3.5气动布局与传动系统介绍
机翼与双发发动机并排布置在纵向重心上,装载量2000公斤或2.56m3的油箱安置在主减速器下方,油箱下有凯夫勒装甲防护。传动轴从主减速器沿着机背通过扁平的尾撑传递发动机动力到机位。机尾的Y结构底部是个中空转轴,从主减速器传递来的动力将经过一套锥形齿轮转向后穿过这中空转轴,再传入在Y结构中央的尾减速器。尾减速器将把动力分去左右边的涵道风扇。涵道风扇的叶片是可调角距的,所以左右边的推力大小,或前后方向的推力控制是以控制叶片角度来实现。

4.jpg (84.01 KB, 下载次数: 11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11 上传


“巨灵神”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等子系统的布置。

4.0主要设计参数

3Dimension copy.jpg (85.57 KB, 下载次数: 11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14 上传



4.1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                          18.6m
涵道风扇直径                 0.8m
旋翼桨叶弦长                        0.53m
机身长                                                                     12.9m
短翼翼展                          9.5m
全高                                                                            4.0m
涵道间距                          4.8m
主轮距                           2.6m
前后轮距                          9.6m




5.0 飞行性能,重量及载荷

空重                                                                                 5000kg
最大内部燃油重量                      2000kg
最大起飞重量(转场任务,满油)                                 11000kg
主要任务重量                        8000kg
最大允许速度                        550km/h
最大平飞速度和最大巡航速度                                        550km/h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15.5m/s
最大垂直爬升率(海平面)                                                13.0 m/s
实用升限                                7000m
实用升限(单发)                                                                35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45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                                                        3500m


9.jpg (85.09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26 上传


8.jpg (107.12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26 上传


7.jpg (87.09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26 上传


6.jpg (88.83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26 上传








赏图阁            









                                       



以下是在“未来坦克设计大赛”中客串的一角

按我看作品


脑洞完毕,谢谢观赏

再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某某某某示范如何画飞机





赏图阁            

10.jpg (70.02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11.jpg (70.88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12.jpg (107.2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13.jpg (90.39 KB, 下载次数: 1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14.jpg (115.87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15.jpg (76.1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1 上传


configuration copy.jpg (868.29 KB, 下载次数: 1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2 上传


16.jpg (50.79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3 上传


17.jpg (60.7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4 上传

                                       

18.jpg (62.74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5 上传


19.jpg (92.44 KB, 下载次数: 1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2:47 上传



以下是在“未来坦克设计大赛”中客串的一角

Anti Helicopter.jpg (122.02 KB, 下载次数: 10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6 21:17 上传


按我看作品


脑洞完毕,谢谢观赏

再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某某某某示范如何画飞机



沙发!

某某童鞋太牛逼了!脑洞大开无敌了!
画得很好,支持
很科幻啊,就是4桨叶太少了。
兄弟,我现在有点后悔了,咱们应该投这个作品。
外行,但目测这尾巴太重了吧?带不带弹中心位移很大。
感觉后部的机构控制好复杂啊!
TSQ 发表于 2015-9-15 13:08
兄弟,我现在有点后悔了,咱们应该投这个作品。
没啥好后悔,你看入围的都是漫画里才出现的东西,改次咱就别考虑科学物理,有啥堆啥,入围应该没县念了呀
某某某某 发表于 2015-9-15 13:11
没啥好后悔,你看入围的都是漫画里才出现的东西,改次咱就别考虑科学物理,有啥堆啥,入围应该没县念了呀
这个建议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来。

TSQ 发表于 2015-9-15 13:14
这个建议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来。


基本上,越乱来,越可能入围呐
我对这评审的评分态度结论是:工程实现一坨翔 科学合理一团屁 民科抄袭是真理
TSQ 发表于 2015-9-15 13:14
这个建议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来。


基本上,越乱来,越可能入围呐
我对这评审的评分态度结论是:工程实现一坨翔 科学合理一团屁 民科抄袭是真理
有意思!值得鼓励!!!
clibra 发表于 2015-9-15 12:34
沙发!

某某童鞋太牛逼了!脑洞大开无敌了!
绝对是无敌的
李洪斌 发表于 2015-9-15 13:04
很科幻啊,就是4桨叶太少了。
现在关键s6hi能不能静音
某某某某 发表于 2015-9-15 13:19
基本上,越乱来,越可能入围呐
我对这评审的评分态度结论是:工程实现一坨翔 科学合理一团屁  ...
为何有这样的看法??
这个设计的很有意思
TSQ 发表于 2015-9-15 13:08
兄弟,我现在有点后悔了,咱们应该投这个作品。
有创意,但尾桨涵道那么小,推力能有多大?
TSQ 发表于 2015-9-15 13:14
这个建议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来。
还有,既然整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尾桨,不如学夏延那样,让旋翼完全卸载,尾桨全力推进
playfish 发表于 2015-9-15 13:46
有创意,但尾桨涵道那么小,推力能有多大?
我们两个当时讨论的时候就是对推力和传动结构的复杂性感到有些疑问。

实话说我没有经过仔细计算,后来某某某某兄弟再完善后面的设计的,更具体的问题要他来回答了。
playfish 发表于 2015-9-15 13:49
还有,既然整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尾桨,不如学夏延那样,让旋翼完全卸载,尾桨全力推进
夏延人似乎也没有完全卸载。

完全卸载机翼面积就需要比较大,会影响悬停效率。
不错的想法,有暴力美学的感觉,但是感觉尾巴还是很脆弱。
minimi001 发表于 2015-9-15 13:38
为何有这样的看法??

可以去看看T老大的点评贴
http://lt.cjdby.net/thread-2066958-1-1.html
看着很美好,实现很困难。
顺便说一句,尾桨要好全方位旋转就更好了!
playfish 发表于 2015-9-15 13:46
有创意,但尾桨涵道那么小,推力能有多大?
涵道再大就迎风面太大效率降低,所以整了一对小一点的长一点,而且同轴反转抵消震动,也减少效率损失
playfish 发表于 2015-9-15 13:49
还有,既然整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尾桨,不如学夏延那样,让旋翼完全卸载,尾桨全力推进
确实这个意思,所以才有很长的“短翼”
Templar9705 发表于 2015-9-15 14:05
不错的想法,有暴力美学的感觉,但是感觉尾巴还是很脆弱。
转轴部分有装甲防护,基本上强过裸露的传统尾浆了
某某某某 发表于 2015-9-15 14:15
确实这个意思,所以才有很长的“短翼”
不如短翼弄成可折叠的,同时加大尺寸,这样可以提高旋停和起飞时的效率,速度起来了再打开。
playfish 发表于 2015-9-15 14:19
不如短翼弄成可折叠的,同时加大尺寸,这样可以提高旋停和起飞时的效率,速度起来了再打开。
请看顶楼最下面,短翼吹风修形目的就是把旋翼拉力最小化,并且形成向前的推力,折叠已经完全没必要了。
纯机械传动的尾桨太笨重、复杂、不可靠、脆弱、低效了,有没有可能用电动机?

clibra 发表于 2015-9-15 14:27
纯机械传动的尾桨太笨重、复杂、不可靠、脆弱、低效了,有没有可能用电动机?


如果连机械传动都不可靠了,这世界上就只有人手可靠了。。。{:soso_e115:}
clibra 发表于 2015-9-15 14:27
纯机械传动的尾桨太笨重、复杂、不可靠、脆弱、低效了,有没有可能用电动机?


如果连机械传动都不可靠了,这世界上就只有人手可靠了。。。{:soso_e115:}
这个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没有指望实现了,还是继续X2的那种刚性反转双旋翼+尾部推进螺旋桨的构型吧
各位大大们教我做图吧,给你们当小工也行。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单旋翼的高速直升机还是没有任何的进入研制的型号,只有先期验证的型号

之前西科斯基测试的X49A速度鹰后来还是放弃了这种构型,如果是解读这段话的话,还是说明低空飞行性能不佳,不符合直升机的使用范围。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X-49A如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VIDP的结构重量超过了传统的尾桨,这样就在垂直起降和悬停时增加了升力螺旋桨的负担,而且在整机结构重量分配和装载有效载荷的工作中也存在问题。庞大的机尾涵道体积和被弹面过大,对于地形干扰和外力破损的敏感程度也要比常规的UH-60高。因此,现就说X-49A的技术改进措施满足实用性要求还为时过早。

尽管如今X-49A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VIDP提供的高速飞行能力的确可以改善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在垂直起降时可以提供直升机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大的升限。如果采用复合动力短距起飞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有效载荷和航程,尤其作为舰载直升机执行搜索和反潜任务时,更大的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能提高作战效率。在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部队中也适合担负对速度要求较高的救援和侦察任务。
“速度鹰”直径约2.4米的涵道推进螺旋桨已经通过了基础的结构测试,动力传动系统和减速装置也即将完成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在展示出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技术上的可靠性。


再看其他几种拟研制中的高速无人机
俄罗斯的米X1,这种构型,也速度鹰差不多,估计希望并不大。

俄罗斯的卡92,和西科斯基的X2构型一样。

欧洲的X3,恐怕也还是存在问题,机翼下方的气流肯定会和推进螺旋桨有所干扰,而且飞机搞成这个样子,恐怕只能放弃侧面的舱门了,会比V22鱼鹰的问题更蛋疼。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单旋翼的高速直升机还是没有任何的进入研制的型号,只有先期验证的型号

114000wmwvert6fr5utpda.jpg.thumb.jpg (9.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4003tevyga1vq1zgjjsj.jpg.thumb.jpg (59.9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9py9v2eq5a9tvpu0h.jpg.thumb.jpg (39.1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8l1k1czkfkklqx9dl.jpg.thumb.jpg (38.8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4wfnunw2n8aaw2qwz.jpg.thumb.jpg (62.1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4h4i84ww82219in2v.jpg.thumb.jpg (10.6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6ixrhxpuxdrmb2ome.jpg.thumb.jpg (49.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7zjvryynvesy9ltnl.jpg.thumb.jpg (19.5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113952vihhfgic7vs7qb77.jpg.thumb.jpg (12.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4:52 上传


之前西科斯基测试的X49A速度鹰后来还是放弃了这种构型,如果是解读这段话的话,还是说明低空飞行性能不佳,不符合直升机的使用范围。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X-49A如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VIDP的结构重量超过了传统的尾桨,这样就在垂直起降和悬停时增加了升力螺旋桨的负担,而且在整机结构重量分配和装载有效载荷的工作中也存在问题。庞大的机尾涵道体积和被弹面过大,对于地形干扰和外力破损的敏感程度也要比常规的UH-60高。因此,现就说X-49A的技术改进措施满足实用性要求还为时过早。

尽管如今X-49A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VIDP提供的高速飞行能力的确可以改善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在垂直起降时可以提供直升机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大的升限。如果采用复合动力短距起飞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有效载荷和航程,尤其作为舰载直升机执行搜索和反潜任务时,更大的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能提高作战效率。在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部队中也适合担负对速度要求较高的救援和侦察任务。
“速度鹰”直径约2.4米的涵道推进螺旋桨已经通过了基础的结构测试,动力传动系统和减速装置也即将完成寿命和可靠性试验,在展示出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技术上的可靠性。


再看其他几种拟研制中的高速无人机
俄罗斯的米X1,这种构型,也速度鹰差不多,估计希望并不大。

1243344103433_251.jpg (24.1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5:01 上传


俄罗斯的卡92,和西科斯基的X2构型一样。

200952611433812.jpg (23.3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5:01 上传

45ab2315-3ef7-4bae-81dd-4a2ee4e98548.jpg (70.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5:01 上传


欧洲的X3,恐怕也还是存在问题,机翼下方的气流肯定会和推进螺旋桨有所干扰,而且飞机搞成这个样子,恐怕只能放弃侧面的舱门了,会比V22鱼鹰的问题更蛋疼。

2683582427976222932.jpg (66.8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9-15 15:01 上传

那揍是个坑,很大很大的坑,现在该是别人掉坑里的时候啦,虽然他们曾经已经掉过一次还爬出来啦,这就看谁的忽悠本事大啦。
在高速状态要求大桨叶面积,其目的之一是避免后行桨叶上失速现象引起的损失,另一个目的是降低转速以避免前行桨叶上压缩现象所引起的损失。同时,还要求加大零件几何尺寸以承受交变飞行载荷以及由此带来的疲劳工作状态。旋翼是传统直升机上最有特色的部件,直升机在大速度前飞时,旋翼的前行桨叶会出现激波,后行桨叶出现气流分离,是直升机速度受限的基本原因:前行桨叶与后行桨叶的气流速度差为2倍飞行速度[3]。
例如,一副原地旋转的旋翼,假设桨尖速度为756km/h,飞行速度360km/h,则:
(1)前行桨尖速度为756+360=1116km/h,Ma>0.9;
(2)后行桨尖速度为756-360=396km/h。
即前行桨叶达高亚音速,出现激波、阻力及振动突增;而后行桨叶速度太小,下挥过快使迎角过大、失速。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升力减小、功耗增大、振动加剧。这种情况在起飞状态下更加严重。
换句话说,直升机前飞时,旋翼所处的复杂的流动环境从根本上限制了直升机速度的提升。
davidxtb 发表于 2015-9-15 15:09
在高速状态要求大桨叶面积,其目的之一是避免后行桨叶上失速现象引起的损失,另一个目的是降低转速以避免前 ...

所以上面才有“旋翼卸载”的讨论。
某某某某 发表于 2015-9-15 15:14
所以上面才有“旋翼卸载”的讨论。

这个都是老几十年的东西了,在洛马当年搞的夏延人武装直升机验证项目上早就搞过了

AH-56夏延攻击直升机

是1967年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陆军先进空中火力支援系统计划研发的机型,只生产了10架原型机
这架飞机的特色是具有刚性旋翼和尾部螺旋桨推进的半直升机半旋翼机的复合直升机,还有升力短翼,这张照片的角度看不出来,就是前起落架上面那个凸起

这个设计相当前卫,也只有洛克希德这种公司才敢这么搞,数据也相当可怕,其实是先进空中火力支援系统计划的要求太超前了,失败是注定的,洛克希德那时代能搞出来个可以飞起来都算很牛了
数据
空重5.54吨,载重8.3吨,最大起飞重量11.74吨,最大时速393公里,巡航时速362公里,航程1971公里,升限6.1公里,爬升率15.23米/秒
隐身重武直要火一段时间了
jackloo 发表于 2015-9-15 14:47
各位大大们教我做图吧,给你们当小工也行。
二楼视频可以看了,教你画飞机。
在高速状态要求大桨叶面积,其目的之一是避免后行桨叶上失速现象引起的损失,另一个目的是降低转速以避免前 ...
实际上同轴反转的双桨直升机也是同样的问题,只不过用双桨的复杂性换取了一点点更好的性能,一旦速度突破到前行旋翼出现超音速激波阻力,一样会导致性能下降。

所以高速直升机的可能未来只能是双模,低速直升机,高速固定翼。

某大大也是这个思路,低速发动机推动升力旋翼,高速时无动力自由摆动,只提供很少的升力,主要升力由平直短翼提供。当然这个方案并不好,高速飞行时旋翼升力作用不大,阻力作用却不小,再加上短翼不大,升阻比不高,需要推进发动机大推力才能保证足够升力,油耗肯定不低。不过这个方案技术可行性高,如果其他性能也能基本保证,那也是有实用价值的。

鱼鹰的思路合理的多,但模式切换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太低,任何一台发动机故障就是机毁人亡。这个应该更是绝症。

波音蜻蜓的思路最好。刚性旋翼兼任平直固定翼,这样发动机和机翼在2种模式下都不是死重而且工作效率都很高,但缺点就是技术难度大。短期可行的期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