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21进入大气层要减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24:43


    长久以来很多朋友都认为21再入大气层后要从10马赫减速到3马赫,这种看法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种看法就是为了接受中继制导,接受卫星,飞机,天波雷达的制导信息。第二种呢,减速是为了给予东风21制导系统完成跟踪,锁定目标充足的时间。以上这两种观点,很多朋友是参考了几十年以前的潘兴技术,所以把这种观点用在21D的身上,殊不知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军事科技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用几十年前的眼观看当代,显然不合时宜。那么下面就和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点讨论。
       第一种观点呢,我个人认为21在进入大气层后,压根就没必要再次接受什么所谓的中继制导,完全属于多此一举,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弹体的制导系统,靠自身完成跟踪锁定
       第二种呢,就是减速是为了给予导弹制导系统完成锁定目标以足够的时间,这是关键。我天文知识有限,不知道大气层距离海平面的距离是多少?我数学有点差,不知道以10马赫速度飞完大气层到海平面的距离需要多少时间?我几何水平有限,垂直相较于水平的角度?哪位朋友给算一下 ?
      当代反舰巡航导弹的跟踪锁定距离是很远的!所需的时间也是很短的!角度也是很宽的!21弹体的直径注定了可以安装功率更大的制导系统,只会比传统意义上的反舰巡航导弹制导能力更强。
      我个人认为,21打航母能否成功,取决于早期探测系统对于航母的发现跟踪,剩下的是21发射临空航母的精度,如果临空航母误差在30公里之内,航母将在劫难逃,剩下的完全可以依靠21自身完成攻击,航母机动逃逸的那点距离,对于垂直和水平来说,是很有限的。21压根没必要减速。
      记得美帝前段时间叫嚣,如果战时中国使用21D攻击航母,美帝无法分清来袭的是常规战斗部还是核战斗部,因为是弹道导弹嘛!美帝将视为核战。此言论可见美帝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嘴脸,和老毛子学会了,没有更合适的办法就摆出一副不要命的250精神,甚至把21列为头号威胁,排在歼20之前。21D的效益已经达到,虽然未经实战,但给美帝的心理在未战之前还是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长久以来很多朋友都认为21再入大气层后要从10马赫减速到3马赫,这种看法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种看法就是为了接受中继制导,接受卫星,飞机,天波雷达的制导信息。第二种呢,减速是为了给予东风21制导系统完成跟踪,锁定目标充足的时间。以上这两种观点,很多朋友是参考了几十年以前的潘兴技术,所以把这种观点用在21D的身上,殊不知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军事科技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用几十年前的眼观看当代,显然不合时宜。那么下面就和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点讨论。
       第一种观点呢,我个人认为21在进入大气层后,压根就没必要再次接受什么所谓的中继制导,完全属于多此一举,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弹体的制导系统,靠自身完成跟踪锁定
       第二种呢,就是减速是为了给予导弹制导系统完成锁定目标以足够的时间,这是关键。我天文知识有限,不知道大气层距离海平面的距离是多少?我数学有点差,不知道以10马赫速度飞完大气层到海平面的距离需要多少时间?我几何水平有限,垂直相较于水平的角度?哪位朋友给算一下 ?
      当代反舰巡航导弹的跟踪锁定距离是很远的!所需的时间也是很短的!角度也是很宽的!21弹体的直径注定了可以安装功率更大的制导系统,只会比传统意义上的反舰巡航导弹制导能力更强。
      我个人认为,21打航母能否成功,取决于早期探测系统对于航母的发现跟踪,剩下的是21发射临空航母的精度,如果临空航母误差在30公里之内,航母将在劫难逃,剩下的完全可以依靠21自身完成攻击,航母机动逃逸的那点距离,对于垂直和水平来说,是很有限的。21压根没必要减速。
      记得美帝前段时间叫嚣,如果战时中国使用21D攻击航母,美帝无法分清来袭的是常规战斗部还是核战斗部,因为是弹道导弹嘛!美帝将视为核战。此言论可见美帝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嘴脸,和老毛子学会了,没有更合适的办法就摆出一副不要命的250精神,甚至把21列为头号威胁,排在歼20之前。21D的效益已经达到,虽然未经实战,但给美帝的心理在未战之前还是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贼鹰,来,撸一发呗。很爽很高潮的!
热障,楼主自行百度。
第一必须减速到10马赫以下,否则黑障区太长雷达开不了机
第二太快了机动性很困难,导弹毕竟不是滑翔炸弹
速度与机动,物理悖论
各种猜测得到的结论居然是一个肯定句式

。。。非专业人士想得到的,人早就想到了。。
有部小说里提到一个很科幻的打法,弹头再入大气层后在一定高度抛掉一层整流罩,可以短时间避免黑障的影响,供导弹的雷达开机锁定目标,不知道实际中是否可行。
有部小说里提到一个很科幻的打法,弹头再入大气层后在一定高度抛掉一层整流罩,可以短时间避免黑障的影响, ...
百度一下黑障形成原因就知道靠不靠谱了
第一点是你“个人认为”
第二点是你“数学有点差”
得出结论别人陷入了严重误区?
我在这个论坛里说过多次,不是再入大气层就一定有黑障的,黑障的存在与否和速度有关,和弹头形状也有关系。洲际导弹的 rv ,因为是尖头,自始至终不会进入黑障。
现在的载人飞船是钝头圆锥形,钝头在前,弓形激波在前面开路,加热大气,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前面,所以会进入黑障。和洲际导弹的 rv 的尖头是很不一样的。
很多人就听到个黑障的名词,就望文生义,胡乱引申。
东风-21d 再入大气层的速度本来就很低。只要设计合理的弹头外形,选用适当的材料。完全可以规避黑障。
很多人就听到个黑障的名词,就望文生义,胡乱引申。
高人,到底末端十倍音速能不能变轨?
高人,到底末端十倍音速能不能变轨?
怎么不可以?
怎么不可以?
这不就世界首创吗?美国也做不出来
这不就世界首创吗?美国也做不出来
谁告诉你美国做不出来?
机动弹头,美俄中都是成熟技术。欧洲也能做。
谁告诉你美国做不出来?
没听说过美国有类似的导弹
没听说过美国有类似的导弹
机动弹头,美苏从冷战就开始研究,论文都堆成山了。做什么实用化的东西,取决于他们的战略需求。
GPSGDP 发表于 2015-9-1 21:08
这不就世界首创吗?美国也做不出来
美国的THAAD速度有7马赫,弹头都能变轨拦截十几马赫的目标,航母的速度很快嘛?

暗夜流星 发表于 2015-9-1 20:46
现在的载人飞船是钝头圆锥形,钝头在前,弓形激波在前面开路,加热大气,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前面,所 ...


谁说做成尖头就不会有黑障,这么容易的话,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白痴?
暗夜流星 发表于 2015-9-1 20:46
现在的载人飞船是钝头圆锥形,钝头在前,弓形激波在前面开路,加热大气,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前面,所 ...


谁说做成尖头就不会有黑障,这么容易的话,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白痴?
美国的THAAD速度有7马赫,弹头都能变轨拦截十几马赫的目标,航母的速度很快嘛?
我以为有十马赫的俯冲速度什么导弹都拦截不了。
GPSGDP 发表于 2015-9-1 21:25
我以为有十马赫的俯冲速度什么导弹都拦截不了。
能拦截,但是要看成功率,但是如果成功率太低,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很简单的道理。
黑障区可以用可见光搜索吗。

用可见光与卫星通讯?
谁说做成尖头就不会有黑障,这么容易的话,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白痴?
他们当然不是,你无知而已。
相关的论文和图表我至少在超大贴过三遍。
我懒得再贴第四遍了。
这也不知,那也不知,就敢下结论,俺也是醉了-----------------------
wwzh2003 发表于 2015-9-1 20:20
第一必须减速到10马赫以下,否则黑障区太长雷达开不了机
第二太快了机动性很困难,导弹毕竟不是滑翔炸弹
...
10马赫左右是不会产生黑障,毕竟Wu14就是10马赫全程可控的,只有20马赫以上才会产生热障。
他们当然不是,你无知而已。
相关的论文和图表我至少在超大贴过三遍。
我懒得再贴第四遍了。
省省吧,论文跟实际一样吗?现在大专生的论文也是论文。
弹道导弹的弹头本来就是尖的,五六十年前就已经是尖的了,原来五六十年前就通过把弹头做成尖头克服黒障问题了?
GPSGDP 发表于 2015-9-1 20:59
高人,到底末端十倍音速能不能变轨?
前段时间美帝热炒的WU14不就是10马赫变轨机动吗?
aaagggzzz 发表于 2015-9-1 21:52
这也不知,那也不知,就敢下结论,俺也是醉了-----------------------
我是在挖坑
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

要达到音速的十几倍到几百倍~
中.常.弹. 发表于 2015-9-1 21:37
黑障区可以用可见光搜索吗。

用可见光与卫星通讯?
通讯是不行的,电波被屏蔽了。
云人下天 发表于 2015-9-1 21:54
10马赫左右是不会产生黑障,毕竟Wu14就是10马赫全程可控的,只有20马赫以上才会产生热障。
你在胡扯什么?自己查查好吗,WU14高度在哪里?

黑障和热障什么关系?

暑假快结束了

binbin2 发表于 2015-9-1 22:01
省省吧,论文跟实际一样吗?现在大专生的论文也是论文。
弹道导弹的弹头本来就是尖的,五六十年前就已经 ...


今天看到他说海洋3号不属于遥感系列卫星{:soso_e113:}


binbin2 发表于 2015-9-1 22:01
省省吧,论文跟实际一样吗?现在大专生的论文也是论文。
弹道导弹的弹头本来就是尖的,五六十年前就已经 ...


今天看到他说海洋3号不属于遥感系列卫星{:soso_e113:}

wwzh2003 发表于 2015-9-1 22:38
今天看到他说海洋3号不属于遥感系列卫星
看到这些回复我就在想。
超大果然贴吧化了 .........

wwzh2003 发表于 2015-9-1 22:37
你在胡扯什么?自己查查好吗,WU14高度在哪里?

黑障和热障什么关系?


恰恰WU14在大气层内飞行,大气层里面飞行的WU-14与空气摩擦的阻力更大,黑障形成的条件就是与大气层摩擦,飞行速度10马赫都没形成黑障,你倒是担心东风21D在这个速度下形成黑障。要知道中远程导弹在进入大气层的速度都是超过20马赫,这时候以大角度进入大气层就会与空气剧烈摩擦燃烧形成黑障,而在10马赫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完全可以避免黑障的干扰。
wwzh2003 发表于 2015-9-1 22:37
你在胡扯什么?自己查查好吗,WU14高度在哪里?

黑障和热障什么关系?


恰恰WU14在大气层内飞行,大气层里面飞行的WU-14与空气摩擦的阻力更大,黑障形成的条件就是与大气层摩擦,飞行速度10马赫都没形成黑障,你倒是担心东风21D在这个速度下形成黑障。要知道中远程导弹在进入大气层的速度都是超过20马赫,这时候以大角度进入大气层就会与空气剧烈摩擦燃烧形成黑障,而在10马赫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完全可以避免黑障的干扰。
有了21,管他啥三七!
binbin2 发表于 2015-9-1 22:01
省省吧,论文跟实际一样吗?现在大专生的论文也是论文。
弹道导弹的弹头本来就是尖的,五六十年前就已经 ...
“弹道导弹 RV” 黑障问题。
你先要证明这个问题存在。
有部小说里提到一个很科幻的打法,弹头再入大气层后在一定高度抛掉一层整流罩,可以短时间避免黑障的影响, ...
还有一种是后面拖根长天线,伸到黑障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