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适应了读者的需要——浅议汪国真与诗歌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9:39:12
  从微信上突然得知汪国真因病去世的消息,我还在意外和惊愕之中时,就接到一位报社记者的采访电话,问我的看法与感想。我连说了“可惜!可惜”,之后又说“这应是当代诗坛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记者又追问道:“汪国真一直存有争议,而且也不为诗歌界所承认,能说是‘诗坛’损失吗?”我只好回应道,“那就算是当下文坛的一个损失吧!”

  之后又看微信,又看纸媒报道,发现事情真的并不那么简单。有关汪国真诗歌的争议,并未因他本人的逝世而有所冲淡和减敛,反而不同的看法与意见更为彰显。简括起来说,一般的文学读者与诗歌读者,对汪国真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肯定与喜欢,有的还特别谈到汪国真诗歌对于自己青春成长的某些滋养,怀恋与感念之心情溢于言表。而诗歌界、学术界的一些专业人士们,对汪国真诗歌基本不予认可,有些人认为那是“顺口溜”,说不能称之为“诗人”,只能叫“顺口溜人”,还有人认为那是“玩青春自恋”,“分行的豪言壮语”,“软性的心灵鸡汤”。因而有人认为,他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这些分歧与对立的看法,虽由汪国真引起,但反应的却是诗坛的观念分化与文坛的共识破裂等诸多问题。

  我无意去辨析和讨论这些不同看法所蕴含的是非曲直,只想从我接触到的汪国真和对汪国真诗歌的一些理解,就诗歌创作与诗歌阅读的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感,以与同好交流。

  从汪国真诗歌的流传过程来看,那并非是作者或谁人的有意而为,那委实是经由青年读者的普遍选择而逐步趋热的。我认识汪国真,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他还在位于什刹海南岸的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中国文艺年鉴》,偶尔会到什刹海北岸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来找我,就“年鉴”的编法征询意见。一次,我偶尔从一份杂志的扉页上看到他的一首诗,感到短而有味,便询问了他,他只说是偶尔为之,我也未特别在意。大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先是一些“文摘”类杂志总要转发他的诗作,后又是首部诗集《汪国真抒情诗集》出版后不胫而走,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文学作品。尔后,《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和《北京青年报》、《大学生》杂志等报刊连续报道了“汪国真热”,及其相关的争议。伴随着这种争议,“汪国真热”持续延宕,他的诗集已足以与三毛、席慕蓉的作品分庭抗礼,从而在九十年代构成文坛一道特别的风景。

  汪国真的诗作广受青年读者的欢迎,确有其一定的缘由。首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诗作,确有其自身的一定内力与魅力。从自身特点来说,汪国真的诗作,一是真切地入世,真率地抒情,真诚地对话,以真情真性构成了自己的基本内核;二是把自己的深邃思索化为绵绵情愫,把深切的感触融为悠悠情思,径情直遂抒发情感构成诗作的内在魅力。他在作品里大量使用“你”、“我”、“我们”这些凸显主体又隐含群体的抒情人称,使得人们无法无动于衷地与作品保持距离,而是与作者一起进入思索与感叹的同一历程。他的诗作,在艺术形式上既不曲里拐弯,也不花里花哨,而是凭靠平易的形式负载着的情理的深邃而精巧、情趣的清雅而隽永来引人和感人。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朴中见色的语言特点与平中求奇的诗歌风格。

  其次,汪国真诗作所以走俏于青年读者,也是他的诗作适应了当时青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九十年代时期,虽然当时的诗坛热热闹闹,但更多的情形是,不少有才华的诗坛新秀在“朦胧诗”和“新生代诗”的影响之下,纷纷探求新异的表现方式,竞相显现个人的审美历险,其中不乏成功的诗人与诗作,但许多人在这种追新求异的潮动之中,远离了现实的生活和普通的人民,作品很难走出旨趣同一的小小圈子;而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诗人,又因观念上少有革新和手法上鲜有创意,费劲巴拉写出的作品又缺乏时代的气息和引人的魅力。这两种不尽相同的倾向在疏离生活与人民上的殊途同归,共同造成了诗神的地位在诗歌读者中的失落。流行于诗坛的诗作,并不符合读者的口味,符合读者口味的诗作,在诗坛上又很难寻觅。这种诗歌供求上的错位,使得当时的读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清丽而纯情的席慕容作品,甚至投向富有哲理而缺少诗意的罗兰妙语。正是在青年读者对情真意切的人生抒情诗和哲理诗的渴求之中,汪国真带着他那轻巧引人又隽永启人的诗作向他们走来。

  在谈到一些作家作品广为流传的原因时,法国文学史家朗松曾说道:“也许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而不是艺术形式的别出心裁”。对于汪国真的诗作在青年读者中的广为流传,也可作如是观。我以为,这种不约而同的文学认同,也是读者用无声的群体行为向诗坛显示着他们的审美取向,那就是:诗人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诗作要表达人们的心声,读者对诗并不缺乏热情,而是诗坛缺乏动人的力作。

  汪国真走了,汪国真又以另外的方式活着。他以自己的小感觉感应着时代大感觉,从而赢得众多读者喜欢的事实,确实是值得诗坛内外的人们认真思索的。应该从“汪国真热”中看到诗歌创作发展的不够平衡和尚待弥补的缺欠,也应当从“汪国真热”看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佳作是多么的需要与渴盼。汪国真没有使他的读者失望,而且还给他们带来希望,这便是他的价值所在,这样的诗人理应在“百花齐放”的诗坛占据一席之地,因为诗歌受众通过他们的阅读品评已经给了他这样的定位。
http://book.sina.com.cn/zl/mingjia/2015-05-12/16461017.shtml从微信上突然得知汪国真因病去世的消息,我还在意外和惊愕之中时,就接到一位报社记者的采访电话,问我的看法与感想。我连说了“可惜!可惜”,之后又说“这应是当代诗坛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记者又追问道:“汪国真一直存有争议,而且也不为诗歌界所承认,能说是‘诗坛’损失吗?”我只好回应道,“那就算是当下文坛的一个损失吧!”

  之后又看微信,又看纸媒报道,发现事情真的并不那么简单。有关汪国真诗歌的争议,并未因他本人的逝世而有所冲淡和减敛,反而不同的看法与意见更为彰显。简括起来说,一般的文学读者与诗歌读者,对汪国真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肯定与喜欢,有的还特别谈到汪国真诗歌对于自己青春成长的某些滋养,怀恋与感念之心情溢于言表。而诗歌界、学术界的一些专业人士们,对汪国真诗歌基本不予认可,有些人认为那是“顺口溜”,说不能称之为“诗人”,只能叫“顺口溜人”,还有人认为那是“玩青春自恋”,“分行的豪言壮语”,“软性的心灵鸡汤”。因而有人认为,他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这些分歧与对立的看法,虽由汪国真引起,但反应的却是诗坛的观念分化与文坛的共识破裂等诸多问题。

  我无意去辨析和讨论这些不同看法所蕴含的是非曲直,只想从我接触到的汪国真和对汪国真诗歌的一些理解,就诗歌创作与诗歌阅读的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感,以与同好交流。

  从汪国真诗歌的流传过程来看,那并非是作者或谁人的有意而为,那委实是经由青年读者的普遍选择而逐步趋热的。我认识汪国真,大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他还在位于什刹海南岸的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中国文艺年鉴》,偶尔会到什刹海北岸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来找我,就“年鉴”的编法征询意见。一次,我偶尔从一份杂志的扉页上看到他的一首诗,感到短而有味,便询问了他,他只说是偶尔为之,我也未特别在意。大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先是一些“文摘”类杂志总要转发他的诗作,后又是首部诗集《汪国真抒情诗集》出版后不胫而走,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文学作品。尔后,《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和《北京青年报》、《大学生》杂志等报刊连续报道了“汪国真热”,及其相关的争议。伴随着这种争议,“汪国真热”持续延宕,他的诗集已足以与三毛、席慕蓉的作品分庭抗礼,从而在九十年代构成文坛一道特别的风景。

  汪国真的诗作广受青年读者的欢迎,确有其一定的缘由。首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诗作,确有其自身的一定内力与魅力。从自身特点来说,汪国真的诗作,一是真切地入世,真率地抒情,真诚地对话,以真情真性构成了自己的基本内核;二是把自己的深邃思索化为绵绵情愫,把深切的感触融为悠悠情思,径情直遂抒发情感构成诗作的内在魅力。他在作品里大量使用“你”、“我”、“我们”这些凸显主体又隐含群体的抒情人称,使得人们无法无动于衷地与作品保持距离,而是与作者一起进入思索与感叹的同一历程。他的诗作,在艺术形式上既不曲里拐弯,也不花里花哨,而是凭靠平易的形式负载着的情理的深邃而精巧、情趣的清雅而隽永来引人和感人。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朴中见色的语言特点与平中求奇的诗歌风格。

  其次,汪国真诗作所以走俏于青年读者,也是他的诗作适应了当时青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九十年代时期,虽然当时的诗坛热热闹闹,但更多的情形是,不少有才华的诗坛新秀在“朦胧诗”和“新生代诗”的影响之下,纷纷探求新异的表现方式,竞相显现个人的审美历险,其中不乏成功的诗人与诗作,但许多人在这种追新求异的潮动之中,远离了现实的生活和普通的人民,作品很难走出旨趣同一的小小圈子;而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诗人,又因观念上少有革新和手法上鲜有创意,费劲巴拉写出的作品又缺乏时代的气息和引人的魅力。这两种不尽相同的倾向在疏离生活与人民上的殊途同归,共同造成了诗神的地位在诗歌读者中的失落。流行于诗坛的诗作,并不符合读者的口味,符合读者口味的诗作,在诗坛上又很难寻觅。这种诗歌供求上的错位,使得当时的读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清丽而纯情的席慕容作品,甚至投向富有哲理而缺少诗意的罗兰妙语。正是在青年读者对情真意切的人生抒情诗和哲理诗的渴求之中,汪国真带着他那轻巧引人又隽永启人的诗作向他们走来。

  在谈到一些作家作品广为流传的原因时,法国文学史家朗松曾说道:“也许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而不是艺术形式的别出心裁”。对于汪国真的诗作在青年读者中的广为流传,也可作如是观。我以为,这种不约而同的文学认同,也是读者用无声的群体行为向诗坛显示着他们的审美取向,那就是:诗人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诗作要表达人们的心声,读者对诗并不缺乏热情,而是诗坛缺乏动人的力作。

  汪国真走了,汪国真又以另外的方式活着。他以自己的小感觉感应着时代大感觉,从而赢得众多读者喜欢的事实,确实是值得诗坛内外的人们认真思索的。应该从“汪国真热”中看到诗歌创作发展的不够平衡和尚待弥补的缺欠,也应当从“汪国真热”看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佳作是多么的需要与渴盼。汪国真没有使他的读者失望,而且还给他们带来希望,这便是他的价值所在,这样的诗人理应在“百花齐放”的诗坛占据一席之地,因为诗歌受众通过他们的阅读品评已经给了他这样的定位。
http://book.sina.com.cn/zl/mingjia/2015-05-12/164610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