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高铁[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39:12
  母亲今年67岁,住在湖南农村。由于父亲去世早,作为一个没有正常收入的农村妇女,母亲把我们兄妹拉扯大,又送我上大学,确实不易。多赚钱供养我的母亲,让我母亲过上好日子,多少年来一直是我放在心里的一件大事。

  恰逢改革开放,使得我有机会在上海的外企打工,买了房子,现代家俱一应俱全,接母亲来一起生活,以尽孝心.可是母亲住了两个月就回家了,说住在大城市空气不好,白天没有人说话,很不自在,等等。

  母亲在上海时喜欢看电视,我要给她在乡下买一台彩色电视机,可是母亲坚决不要,说村里的电视机都是”雪花”牌的,没有信号,看不清楚。

  前两天打电话给她,她说今年特别热(电视上说有39度),晚上根本没法睡觉, 此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很久以来,我一直想给她买些家电,装台空调,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能享受所谓的现代文明。可是农村的电网是几十年前建的,而一到夏天到处”抽水抗旱”,晚上连日光灯都点不亮,空调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我现在的一个月的薪水足以买十台八台空调,我却只能眼看着我的老母亲受高温的煎熬。我又远在国外,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

  我母亲是不幸的,然而比起同村的老人来说,又是幸运的。至少我母亲有两次生病都能毫不犹豫地上医院,至少乡村政府摊在她头上的各种费用和教育附加费等,我能很轻松地为她交付。村里的大多数的其他老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多人直到死都不敢进医院。

  说到教育附加费,就想到学校。我们村的学校是一位美国罗姓华侨的后代捐建的。据我母亲说,这位罗老先生解放前在村里有一所同现在学校名字相同的学校。我母亲当时也在那里读书.如果穷人交不起学费,这位罗校长就会免掉穷人的学费。解放时搞阶级斗争,就逃到美国了。80年代他的子孙又回来捐建了两所同名的学校。我不知道那些没有海外关系的村庄,是如何解决校舍问题的,也许靠”希望工程”吧。农村得不到国家的教育经费,乡政府就按人头摊派教育附加费,同其他摊派一起上交,如果哪天在村里看到乡干部,那肯定是要钱来了。

  说到”抗旱抽水”,就想到湖南这片土地。湖南人杰地灵,是我所深爱的。但是每年几乎都是上半年抗水灾,下半年抗旱灾。我们的政府也是围着这两件事情转,当然每年也要开至少两次的表彰大会。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哪个年代,至少到目前为止政府没有办法。省政府当然是没有钱的,能不欠债就万幸了。中国大部分财富都流到北京了,决策的人和部门都在北京,所以北京一带能建得比西方国家还现代化。

  现在在中国热的不光是天气,还有关于京沪高速铁路的话题。专家说要引进和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才能超越世界上所有的高速铁路。这样外国人来参加奥运和世博会时,就能体会到中国是多么的发达,多么的现代,多么的摩登!

  只是,想想我的母亲,在近40度高温下无法入睡的母亲,想一想中国数千万这样的农村的母亲,想一想那些无法承担乡村税费的母亲,那些从来不敢进医院的母亲们,想想每年都要抗一次旱灾抗一次水灾的家乡,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繁荣。一个连自己的母亲们都无法照料好的国度,又有什么资格进入现代化呢。就如我一样,在物质上我富有,可是我连尽孝道都不能,心何以安?

  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把这些资源投向哪些项目更赚钱只有经济学家们才分析得清楚。但我们知道一件事,如果决策层没有农民的代言人,国家是不会把钱投向农村的,宁愿把城里的地砖换了又换。

湘楚游子母亲今年67岁,住在湖南农村。由于父亲去世早,作为一个没有正常收入的农村妇女,母亲把我们兄妹拉扯大,又送我上大学,确实不易。多赚钱供养我的母亲,让我母亲过上好日子,多少年来一直是我放在心里的一件大事。

  恰逢改革开放,使得我有机会在上海的外企打工,买了房子,现代家俱一应俱全,接母亲来一起生活,以尽孝心.可是母亲住了两个月就回家了,说住在大城市空气不好,白天没有人说话,很不自在,等等。

  母亲在上海时喜欢看电视,我要给她在乡下买一台彩色电视机,可是母亲坚决不要,说村里的电视机都是”雪花”牌的,没有信号,看不清楚。

  前两天打电话给她,她说今年特别热(电视上说有39度),晚上根本没法睡觉, 此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很久以来,我一直想给她买些家电,装台空调,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能享受所谓的现代文明。可是农村的电网是几十年前建的,而一到夏天到处”抽水抗旱”,晚上连日光灯都点不亮,空调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我现在的一个月的薪水足以买十台八台空调,我却只能眼看着我的老母亲受高温的煎熬。我又远在国外,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

  我母亲是不幸的,然而比起同村的老人来说,又是幸运的。至少我母亲有两次生病都能毫不犹豫地上医院,至少乡村政府摊在她头上的各种费用和教育附加费等,我能很轻松地为她交付。村里的大多数的其他老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多人直到死都不敢进医院。

  说到教育附加费,就想到学校。我们村的学校是一位美国罗姓华侨的后代捐建的。据我母亲说,这位罗老先生解放前在村里有一所同现在学校名字相同的学校。我母亲当时也在那里读书.如果穷人交不起学费,这位罗校长就会免掉穷人的学费。解放时搞阶级斗争,就逃到美国了。80年代他的子孙又回来捐建了两所同名的学校。我不知道那些没有海外关系的村庄,是如何解决校舍问题的,也许靠”希望工程”吧。农村得不到国家的教育经费,乡政府就按人头摊派教育附加费,同其他摊派一起上交,如果哪天在村里看到乡干部,那肯定是要钱来了。

  说到”抗旱抽水”,就想到湖南这片土地。湖南人杰地灵,是我所深爱的。但是每年几乎都是上半年抗水灾,下半年抗旱灾。我们的政府也是围着这两件事情转,当然每年也要开至少两次的表彰大会。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哪个年代,至少到目前为止政府没有办法。省政府当然是没有钱的,能不欠债就万幸了。中国大部分财富都流到北京了,决策的人和部门都在北京,所以北京一带能建得比西方国家还现代化。

  现在在中国热的不光是天气,还有关于京沪高速铁路的话题。专家说要引进和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才能超越世界上所有的高速铁路。这样外国人来参加奥运和世博会时,就能体会到中国是多么的发达,多么的现代,多么的摩登!

  只是,想想我的母亲,在近40度高温下无法入睡的母亲,想一想中国数千万这样的农村的母亲,想一想那些无法承担乡村税费的母亲,那些从来不敢进医院的母亲们,想想每年都要抗一次旱灾抗一次水灾的家乡,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繁荣。一个连自己的母亲们都无法照料好的国度,又有什么资格进入现代化呢。就如我一样,在物质上我富有,可是我连尽孝道都不能,心何以安?

  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把这些资源投向哪些项目更赚钱只有经济学家们才分析得清楚。但我们知道一件事,如果决策层没有农民的代言人,国家是不会把钱投向农村的,宁愿把城里的地砖换了又换。

湘楚游子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