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发展影响历史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53:03
生产力发展影响历史变迁
泪痕春雨
  
  我这里是以政治史为主,并不是以经济史为主。所以,我主要分析的是政治的变迁。
  
  虽然许多人总认为,我应该对生产力的变迁、经济的变迁,做出详细的、比较令人信服的描述分析。否则,我的核心观点(生产力发展,影响了社会的政治变迁),比较令人难以信服。
  
  但是,我觉得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证自明的东西。生产力发展之后,交通、媒介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而交通媒介发展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方式、规模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人总觉得,我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解释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的变迁,有些说不通。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这几百年时间里,生产力也好,交通、媒介也好,好像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变化。其实呢?这都是一种误解。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地图册,简单看上几眼就可以知道,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生产力一直在发展,交通、媒介也一直在发展。
  
  在周朝建时,所谓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呢?恐怕也就不足一百万平方公里。其它地方呢?都是处于蒙昧与野蛮之中。
  
  在春秋战国时代,或秦帝国建立时,所谓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呢?其实也就是二三百万平方公里。因为,出了这个范围,都处于一片蒙昧的状态之中。
  
  甚至而言,在秦帝国时代,所谓的西域,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片空白;当然了,神秘的青藏高原,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片空白。就是长城以北,人们也没有太多直观的认识。
  
  到了汉帝时代,西域才渐渐走入中国历史的视野,但是所谓的西域,也只是一条狭长的地区,在它的北面、南面依然处于一片蒙昧之中。而青藏高原呢?依然还没有真正走入中国的视野。
  
  但是,当时的人们,对长城以北地区,已开始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长城以北历代统治者的世系,在中国历史书上,可以完整的找到了。
  
  这种发展是持续的、渐进的。
  
  到了唐帝国时代,整个西域、青藏高原、长城以北地区,已开始完全走入中国历史范围。换而言之,比中国现在版图还广阔的范围,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着,他们彼此之间,开始有着这样、那样的来往。
  
  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自然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使许多本来不适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区,也渐渐走入了文明行列。比如,在长城以北、西域、青藏高原,也开始渐渐进入文明之中。
  
  当然了,证明历史交通、媒介持续发展,并不是只有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只是这种例子,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只要我们翻开历史地图册,随便看几眼就可以知道。
  
  许多人基于一种幼稚的历史观,总认为隋唐时代,中国文明达到顶点,以后就走下坡路了。其实呢?只要我们看过几本真正的历史书,就应该知道,中国的历史一直在向前发展。
  
  许多人基于一种幼稚的历史观,总认为中国从秦帝国到清代,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并没有什么发展。其实呢?只要我们把初中的历史课本学好了,就不应该有这种离奇的认识。
  
  从三国时代起,到陈朝灭亡止,江南大约保持了近四百年独立地位,期间只有二十多年(西晋时期),处于北方的统治之下。
  
  在这段历史时期,之所以会长久的出现南北朝这种格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正好发展到了某个比较尴尬的阶段。
  
  在三国以前,长江以南地区,是无力与长江以北分庭抗礼的。换而言之,只要长江以北统一了,那征服长江以南就是一转眼的事了。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战国时期,有六个国家都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只有一个楚国。如果北方六国,合力对付一个楚国,楚国有机会抗衡吗?显然是没有的!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一个帝国统一了北方,那本身就意味着统一天下了。
  
  这一切,到三国时期,就开始出现意外了。因为曹魏很早就统一了北方,但他一直无法征服南方的吴、蜀两国。
  
  而东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帝国有:后赵、前秦、北魏,他们也同样无法征服江南。至于北方分裂的时期,就更不用说了。
  
  江南可以长久的与北方保持独立的地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江南经济发展了。它渐渐拥有了与北方分庭抗礼的经济基础,至少统一了的北方,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江南,已能没有了显而易见的优势;至于分裂中的北方,对江南就更是如此了。
  
  江南可以长久的与北方保持独立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经济重心,也不再集中于某几个有限的地区了。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某几个经济重心,就可以对其它地方,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格局,已很难出现了。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河北、中原形成三个大版块。谁也很难把他们全部收拢在一起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晋、南北朝以下的历史事实看出来。
  
  最初是前赵(占据西北),后赵(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后赵统一北方。
  
  后赵灭亡,前秦(战据西北)、前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灭亡,后秦(占据西北)、后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
  
  北魏中央政府衰弱后,东魏(占据河北)、西魏(占据西北)并立;后来是北齐(占据河北)、北周(占据西北)并立。
  
  从上述历史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北方统一的难度相对较大,维持统一的难度也较大。因为它至少有两个军政重心并存着,一旦有什么碰撞,东西分裂的事实马上就会形成。
  
  而且西北、河北是北方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所在地。东北、塞北、西域;这几个地方同样拥有着与河北、西北分庭抗礼的地位,并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述地区长久的开国立号,长久的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看出来。
  
  这种结果,意味着北方统治者。统一北方已是难之又难的事了,想维持北方的统一也是难之又难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难以与江南地区争夺天下了。
  
  与北方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分散相比,江南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比较集中了。
  
  江南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在扬州,一个利益集团只要牢牢的控制了扬州,就会对整个江南拥有主动权。其它各大州,一直都是处于扬州的从属地位。荆州虽强大,但绝没有一个实力派敢在荆州开国立号的;荆州如果作为扬州的从属地区,自然有机会与扬州分庭抗礼;如果他敢宣布独立,那注定是死路一条。荆州如此,其它各大州就更是如此了。在这种背景下,江南虽然一直内哄不断,却始终能保持相对的统一与稳定。因为它缺乏分裂的经济基础。
  
  东晋、宋、齐、梁、陈,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都是乱臣贼子得势,篡夺皇位罢了。整个社会的构成,从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无非就是换了一个皇帝、一个皇族罢了。最经典的就是琅琊王氏,那纯粹是坐看风云起,管它什么王朝交替,一直都在江南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了,其它豪门贵族与琅琊王氏相比,通常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罢了。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有的家族兴起了,有的家族衰弱了;但这种竞争本身、竞争的结果,永远与什么正义、邪恶无关。
  
  南朝的灭亡,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石器时代,一个所谓的国家再大,恐怕也很难达到十万平方公里;在青铜器时代,一个国家再大,恐怕也无法达到上百万平方公里;在铁器时代,出现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原因呢?无非是因为经济交流变得更密切了、交通、媒介更发达了,所以一个中央政府可以直接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了。
  
  当然了,经济的发展(交通、媒介发展,伴随的经济交流),只是决定国家变得越来越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虽然是南北朝消失的主要原因,但这绝不意味着我认为,社会经济越发达,国家的规模就越大。因为国家规模是受制于众多原因的。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有时会变得非常分散。这也就是三国之前,中国很难出现南北朝并立的局面,而在三国之后,则出现了近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并立。
  
  因为这论题太大,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详述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大江南的经济、文化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小了。在这种背景下,统治者进行统一战争时,被征服一方可能出现的抵抗情绪会越来弱。不知道我们注意到没有,当汉民族看元、清统一天下的历史时,总会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不论汉民族对那段历史表现的怎样的超然,总会有一种被异族征服的感觉。而看隋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我们却很少有这种感觉。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历史中,北方胡、汉的交融已达到一个难分彼此的境地。在写后赵历史时,我就曾说过,石虎的儿子大多是混血的,帝国最上层都没有所谓的血统纯正观点,中下层就更不用说了。在胡、汉婚姻普遍泛滥的背景下,因为汉民族拥有人口基数大的优势,所以最后从血统上说,北方人大都只有汉化一途。关键是汉民族拥有文化的优势,所以整个北方式的文化,通常也只有汉化一途;而且占据长城以南农业文明区域后,不论最初拥有怎样的统治形式,最后也依然只有汉化一途。
  
  全文完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30aed0102vkpn.html生产力发展影响历史变迁
泪痕春雨
  
  我这里是以政治史为主,并不是以经济史为主。所以,我主要分析的是政治的变迁。
  
  虽然许多人总认为,我应该对生产力的变迁、经济的变迁,做出详细的、比较令人信服的描述分析。否则,我的核心观点(生产力发展,影响了社会的政治变迁),比较令人难以信服。
  
  但是,我觉得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证自明的东西。生产力发展之后,交通、媒介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而交通媒介发展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方式、规模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人总觉得,我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解释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的变迁,有些说不通。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这几百年时间里,生产力也好,交通、媒介也好,好像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变化。其实呢?这都是一种误解。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地图册,简单看上几眼就可以知道,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生产力一直在发展,交通、媒介也一直在发展。
  
  在周朝建时,所谓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呢?恐怕也就不足一百万平方公里。其它地方呢?都是处于蒙昧与野蛮之中。
  
  在春秋战国时代,或秦帝国建立时,所谓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呢?其实也就是二三百万平方公里。因为,出了这个范围,都处于一片蒙昧的状态之中。
  
  甚至而言,在秦帝国时代,所谓的西域,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片空白;当然了,神秘的青藏高原,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片空白。就是长城以北,人们也没有太多直观的认识。
  
  到了汉帝时代,西域才渐渐走入中国历史的视野,但是所谓的西域,也只是一条狭长的地区,在它的北面、南面依然处于一片蒙昧之中。而青藏高原呢?依然还没有真正走入中国的视野。
  
  但是,当时的人们,对长城以北地区,已开始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长城以北历代统治者的世系,在中国历史书上,可以完整的找到了。
  
  这种发展是持续的、渐进的。
  
  到了唐帝国时代,整个西域、青藏高原、长城以北地区,已开始完全走入中国历史范围。换而言之,比中国现在版图还广阔的范围,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着,他们彼此之间,开始有着这样、那样的来往。
  
  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自然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使许多本来不适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区,也渐渐走入了文明行列。比如,在长城以北、西域、青藏高原,也开始渐渐进入文明之中。
  
  当然了,证明历史交通、媒介持续发展,并不是只有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只是这种例子,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只要我们翻开历史地图册,随便看几眼就可以知道。
  
  许多人基于一种幼稚的历史观,总认为隋唐时代,中国文明达到顶点,以后就走下坡路了。其实呢?只要我们看过几本真正的历史书,就应该知道,中国的历史一直在向前发展。
  
  许多人基于一种幼稚的历史观,总认为中国从秦帝国到清代,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并没有什么发展。其实呢?只要我们把初中的历史课本学好了,就不应该有这种离奇的认识。
  
  从三国时代起,到陈朝灭亡止,江南大约保持了近四百年独立地位,期间只有二十多年(西晋时期),处于北方的统治之下。
  
  在这段历史时期,之所以会长久的出现南北朝这种格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正好发展到了某个比较尴尬的阶段。
  
  在三国以前,长江以南地区,是无力与长江以北分庭抗礼的。换而言之,只要长江以北统一了,那征服长江以南就是一转眼的事了。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战国时期,有六个国家都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只有一个楚国。如果北方六国,合力对付一个楚国,楚国有机会抗衡吗?显然是没有的!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一个帝国统一了北方,那本身就意味着统一天下了。
  
  这一切,到三国时期,就开始出现意外了。因为曹魏很早就统一了北方,但他一直无法征服南方的吴、蜀两国。
  
  而东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帝国有:后赵、前秦、北魏,他们也同样无法征服江南。至于北方分裂的时期,就更不用说了。
  
  江南可以长久的与北方保持独立的地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江南经济发展了。它渐渐拥有了与北方分庭抗礼的经济基础,至少统一了的北方,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江南,已能没有了显而易见的优势;至于分裂中的北方,对江南就更是如此了。
  
  江南可以长久的与北方保持独立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经济重心,也不再集中于某几个有限的地区了。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某几个经济重心,就可以对其它地方,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格局,已很难出现了。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河北、中原形成三个大版块。谁也很难把他们全部收拢在一起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晋、南北朝以下的历史事实看出来。
  
  最初是前赵(占据西北),后赵(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后赵统一北方。
  
  后赵灭亡,前秦(战据西北)、前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灭亡,后秦(占据西北)、后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
  
  北魏中央政府衰弱后,东魏(占据河北)、西魏(占据西北)并立;后来是北齐(占据河北)、北周(占据西北)并立。
  
  从上述历史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北方统一的难度相对较大,维持统一的难度也较大。因为它至少有两个军政重心并存着,一旦有什么碰撞,东西分裂的事实马上就会形成。
  
  而且西北、河北是北方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所在地。东北、塞北、西域;这几个地方同样拥有着与河北、西北分庭抗礼的地位,并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述地区长久的开国立号,长久的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看出来。
  
  这种结果,意味着北方统治者。统一北方已是难之又难的事了,想维持北方的统一也是难之又难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难以与江南地区争夺天下了。
  
  与北方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分散相比,江南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比较集中了。
  
  江南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在扬州,一个利益集团只要牢牢的控制了扬州,就会对整个江南拥有主动权。其它各大州,一直都是处于扬州的从属地位。荆州虽强大,但绝没有一个实力派敢在荆州开国立号的;荆州如果作为扬州的从属地区,自然有机会与扬州分庭抗礼;如果他敢宣布独立,那注定是死路一条。荆州如此,其它各大州就更是如此了。在这种背景下,江南虽然一直内哄不断,却始终能保持相对的统一与稳定。因为它缺乏分裂的经济基础。
  
  东晋、宋、齐、梁、陈,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都是乱臣贼子得势,篡夺皇位罢了。整个社会的构成,从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无非就是换了一个皇帝、一个皇族罢了。最经典的就是琅琊王氏,那纯粹是坐看风云起,管它什么王朝交替,一直都在江南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了,其它豪门贵族与琅琊王氏相比,通常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罢了。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有的家族兴起了,有的家族衰弱了;但这种竞争本身、竞争的结果,永远与什么正义、邪恶无关。
  
  南朝的灭亡,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石器时代,一个所谓的国家再大,恐怕也很难达到十万平方公里;在青铜器时代,一个国家再大,恐怕也无法达到上百万平方公里;在铁器时代,出现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原因呢?无非是因为经济交流变得更密切了、交通、媒介更发达了,所以一个中央政府可以直接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了。
  
  当然了,经济的发展(交通、媒介发展,伴随的经济交流),只是决定国家变得越来越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虽然是南北朝消失的主要原因,但这绝不意味着我认为,社会经济越发达,国家的规模就越大。因为国家规模是受制于众多原因的。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有时会变得非常分散。这也就是三国之前,中国很难出现南北朝并立的局面,而在三国之后,则出现了近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并立。
  
  因为这论题太大,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详述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大江南的经济、文化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小了。在这种背景下,统治者进行统一战争时,被征服一方可能出现的抵抗情绪会越来弱。不知道我们注意到没有,当汉民族看元、清统一天下的历史时,总会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不论汉民族对那段历史表现的怎样的超然,总会有一种被异族征服的感觉。而看隋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我们却很少有这种感觉。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历史中,北方胡、汉的交融已达到一个难分彼此的境地。在写后赵历史时,我就曾说过,石虎的儿子大多是混血的,帝国最上层都没有所谓的血统纯正观点,中下层就更不用说了。在胡、汉婚姻普遍泛滥的背景下,因为汉民族拥有人口基数大的优势,所以最后从血统上说,北方人大都只有汉化一途。关键是汉民族拥有文化的优势,所以整个北方式的文化,通常也只有汉化一途;而且占据长城以南农业文明区域后,不论最初拥有怎样的统治形式,最后也依然只有汉化一途。
  
  全文完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30aed0102vkpn.html
我一直觉得唐宋元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巅峰,明清两朝是失去的六百年,应该搞资本主义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