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北伐大旗的桓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07:05
高举北伐大旗的桓温
泪痕春雨
  
  一、桓温的第一次北伐
  
  在桓温北伐前,东晋帝国已进行了三次北伐。这三次北伐的结果不用多说了,三个领导北伐的统帅,一个羞惭而死(储裒),一个被贬职(谢尚),一个被削职为平民(殷浩)。
  
  此时桓温再次高呼要北伐时,东晋帝国已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与桓温抢北伐大旗了。因为这面大旗绝不是好扛的东西。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终于开始北伐了。
  
  桓温的北伐,从战略上看,显然要比前几位北伐统帅高的多。因为桓温显然清楚的知道,北伐的目标绝不是趁乱接受一些居心叵测的中原实力派投降。北伐的真实目标应该是趁机重创秦(西北)、燕(河北)的军事主力。如果不能重创秦、燕的军事主力,那你无论在中原占据多少地盘,也得全部吐出来。甚至而言,不重创秦、燕的军事主力,你占据的那些地盘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所以桓温第一次北伐时,直接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前秦帝国(西北)的都城长安。
  
  桓温选定长安城为军事目标,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知道北伐的真实目标所在。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灭亡成汉的战争对让他印象太深刻了。因为上次灭亡成汉帝国时,桓温就是直捣成汉帝国的都城,让成汉帝国瞬间崩塌了。
  
  但很可惜,前秦不是成汉帝国。成汉帝国是一个衰朽的、摇摇欲坠的帝国,而前秦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帝国。
  
  桓温很快就打到了长安城附近,但面对咫尺之遥的长安城他却困惑了。因为他感觉前秦军队虽然败退到了长安城附近,但前秦军事力量并没有溃散的迹象,相反前秦的军事力量因为兵力收缩变得更强劲了。而且前秦的统治框架也没有溃散的迹象,相反他依然强有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地盘,这从他可以成功的“清野”可以看出来;“清野”绝不件容易的事,“清野”本身就证明当地老百姓普遍愿意(无论是自愿还是“制愿”)牺牲自己的现实利益支持自己的统治者。
  
  敌人的军事主力现在就集中在长安城附近,如果去攻长安城,势必会与敌人的军事主力陷入决战。而从兵力上,桓温显然不占优势;甚至从兵种上,前秦的骑兵也是远远多于桓温的军队。
  
  从乐观的角度去看,是秦军已败退到了长安城附近,所以桓温率军越过灞水自然能打败秦军。但从悲观的角度去看,秦国军事主力已全部收缩于长安城附近了。当时前秦无论从兵力上、兵种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与秦军展开军事决战,桓温随时都可能全军覆灭的。
  
  从这层意义上,桓温主动进攻长安城是危险之极的事。因为以劣势的兵力、劣势的兵种与敌方决战,本身就是危险之极的事。至于在这种背景下,强攻敌人的坚城,就更看不到胜算了。
  
  敌方能有效“清野”,本身证明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无论是自愿还是“制愿”)支持自己的统治者。所谓“清野”,实际上就是让附近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把附近多余的粮食物资都带走或销毁。这说来容易,但做时却是太难了,因为如果政府没有强大的控制力,当地利益群体是绝不会支持你这种战略的,因为当地利益群体在这种战略中所承受的牺牲太大了。
  
  军队进入敌境后,如果他打算“就地取粮”,通常都是召集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提供后勤保障。这种方法容易保持良好的军纪(至少不用让军队直接从老百姓家里、地里抢东西),而且也省时省力(因为有敌方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后勤服务)。
  
  如果敌方把当地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了。军队进入敌境后,恐怕只有进退两难了。如果把某些好像无主的东西(野地里的粮食)都销毁了,那军队进入敌境后,就更一筹莫展了。
  
  入侵者进入某地后,都也希望当地有影响力的人会留下来,因为他们留下来,入侵者争取过一个人就等于争取过一大批人;在这种背景下,入侵者只要把这些有数的人争取过来,就可以迅速实现对当地的统治了。只有实现这一点,那他们才可以实现以战养战,否则占领的地区越大,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所谓“清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当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并把他们相关的物资都撤走或毁掉。如果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还在,那入侵者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收买或是强迫)让他们为自己提供后勤保障。他们通常就可以利用当地现成的统治秩序,为入侵者准备好足够的后勤物资。
  
  如果当地有影响力的都撤走了,那入侵者想从当地获得后勤保障时,就只能从分散的老百姓手中获取了。在当地统治秩序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入侵者想从分散的老百姓家里获得取足够的后勤物资,恐怕只有派军到各家各户去抢劫了。如果入侵者敢用这种方法,那他们马上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且所获得的后勤供给也是有限的。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与前秦打持久战,也是危险重重的,因为这随时会陷入断粮的境地。
  
  就在此时,王猛到了桓温的军营之中。但关于王猛的这个故事,显然是经过政治宣传的修改。因为王猛到桓温大营中,到底说了些什么,显然没有人知道了。历史只记录了一段充满政治宣传的内容。
  
  桓温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
  
  人们显然喜欢单纯的拿这段话分析桓温的第一次北伐。但这段话,显然是政治宣传的产物。因为这段话再加上前面的:“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只是为证明当时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如果桓温没有着太多的私心杂念,那北伐马上就可以成功了。但真正的北伐,哪有这样简单呢?
  
  所谓“老百姓都欢迎北伐大军”。根本证明不了什么,就是日本侵略军攻入大部分地区,当地老百姓也会拿着旗子、标语出来欢迎日军,有文化的人更难免会说出一些“我们应该在皇军的带领下解放整个东亚,建立传说中的王道乐土。”这一切证明不了什么,因为老百姓,面对手拿刀枪的军队,不出来表示一些配合能行吗?
  
  前秦帝国能有效的实现“清野”,本身就证明所谓西北人民热烈欢迎北伐大军只是政治宣传;桓温的困惑(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也同样证明西北人民都热烈欢迎北伐大军,更多的只是政治宣传。
  
  桓温不敢率军越过灞水,所以让人感觉他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地区即使有人想与北伐军合作,也绝不敢轻易站在桓温这一边的。
  
  王猛的这个见解,自然符合当时实际情况。问题是,这种见解恐怕也就是大路货,换而言之,它绝不只有王猛才能看得出来,处于北伐前线的人都也都能看出来。
  
  对桓温等人而言,他们当时最大的困惑绝不在这里。当时桓温等人最大的困惑是:如果我们率军越过灞水,会发生怎样的结局?北伐自然会因此变得比较主动一些,问题是它的弊端马上也会显现出来(需要在劣势兵、劣势兵种下与敌人军事主力决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越过灞水吗?
  
  单纯的看王猛与桓温的那段对话,王猛显然认为东晋军队应该越过灞水。但从桓温后来的选择去看,桓温显然认为不应该越过灞水。既然王猛的见解与自己如此不同,桓温为什么会因此佩服王猛呢?
  
  再退而言之,即使桓温认为王猛的看法比自己高明,那他为什么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从这层意义上,王猛对当时的战局分析绝不会那样简单的。王猛那样简单的分析,只是东晋帝国政治宣传的产物。
  
  王猛用一番谈话,就能让桓温大为赞叹,并且因此说:“江东没有你这样的人才。”显然是因为王猛就事论事,把当时的战局分析的全面而且深刻。
  
  换而言之,桓温想到的问题,王猛都已想到了,桓温没有想到的问题,王猛也全部想到了。桓温能想到的应对之策,王猛能全都想到了,桓温没有想到的应对之策,王猛也能想出许多来。
  
  王猛到底对当时战局做了哪些分析,显然没有人会知道了。但有一些点可以肯定,王猛绝不会把战局说得那样简单。因为历史只留他一段近于政治宣传的话。在这段近于政治宣传的话中,我们总感觉北伐大业就毁于桓温的私心杂念上。但所谓的北伐哪有说得这样容易呢?
  
  因为桓温是一个标准的反面形象,所以历史在记录他时,自然会经过一些艺术加工。
  
  《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在这次北伐时见到了一个老婢,这位老婢曾经在刘琨家当过伎女。老婢见到桓温就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桓温询问原因,老婢女回答:“您长得太像我从前的主人(刘琨)了。”因为刘琨一直都是桓温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桓温听到这种评价,顿时欣喜若狂。于是他进屋重新整理衣服,再次让老婢女瞧看,老婢女仔细看后说:“脸庞很像,但恨薄;眼睛很像,但恨小;胡须很像,但恨红;形态很像,但恨低;声音很像,但恨雌。”听完这番话,桓温顿时解开衣带,扔掉帽子,一头倒在床上,昏然而睡,因此不高兴了好几天。”
  
  这种故事显然更是政治宣传的产物,因为这个故事纯粹就是一个民间故事,毫无真实性可言。我们且不说刘琨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桓温的偶像,即使桓温真的把刘琨当成自己的偶像。那个老婢又不是相声演员,怎么能把搞笑进行的如此彻底?
  
  有一个笑话。
  
  有人对小明说:“你长得非常像一个元帅。”听到这种夸奖小明自然很高兴的。于是小明就高兴的问对方自己像哪个元帅。对方说:“天蓬元帅”。
  
  《桓温传》中的这个故事,和上面这个笑话有本质区别吗?显然是没有的。
  
  在那个年代,石崇为了摆摆阔就一再杀掉无辜的伎女(伎女不能让客人喝下酒,就被处死)。在那次北伐之后,顺阳太守薛珍只因不给桓温面子,桓温马上就下令杀掉他了。
  
  以老婢的身份、人生阅历,以桓温的身份、地位,老婢真会说出这种无厘头的话吗?显然是不会的。不要说一个处于社会底层,完全习惯看主人脸色行事的老婢了,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也绝不可能这样童言无忌。
  
  《晋书》对桓温的这次北伐,一共也没有记录多少个字,中间还夹杂着这种毫无可信度的民间故事。这本身就证明桓温这次北伐让政治宣传给淹没了。用有限的、而且充满了政治宣传的意味着的历史资料去还原桓温的这次北伐,似乎是有些不可能了。
  
  我们虽然无法还原这次北伐战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桓温这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军事主力并没有因此受到重创,所以桓温在北伐失败后,依然是帝国最强势的豪门贵族代表。还有一点,应该也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北伐的过程中,桓温对荆州地区的控制权更强大了,所以这次北伐后,桓温对晋帝国中央政府的进逼更变本加励了。
  
  关于东晋的北伐,如果东晋帝国处于皇权相对集中的政治中,又恰逢北方一片混乱,那东晋帝国也许是有机会北复中原的。问题是,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是豪门贵族各恃实力,谁也不服谁,在利益分配上心中各怀鬼胎,互相拆台,指望他们北伐成功,那实在有些想得太过乐观了。
  
  拿着北伐大旗的人无法有效调动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桓温绝不会让别人调动自己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的;其它贵族代表与桓温相比,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们也绝不容许别人随便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所以东晋帝国的北伐叫喊起来那是惊天动地,但动起真格的来,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了。
  
  东晋帝国在桓温之前的北伐,或是近于儿戏的政治作秀,或是掩目捕雀的自欺欺人。因为大家都看得出北伐凶多吉少,但为了强撑门面或是阻止桓温拿到北伐大旗,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桓温之前的北伐统帅们,拿着非常有限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在贵族政治的层层束缚下远离自己地盘,跑到中原地区挑战强大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实在像一个喝了二两英雄酒的人,为了证明自己英雄了得就拿着一根木棍去上山打狼,他内心实际上害怕极了。他走在路上,肯定一再在祈祷:“千万可别遇见狼,如果遇见了狼,也希望会有一些狐狸、兔子会帮助自己。”
  
  他们的这种所谓北伐,不要说成功了,就是连一场象样的战役都无法组织起来。储裒北伐时,那真可谓是望见而逃;谢尚北伐时,与敌人稍有接触就退回了江淮;殷浩北伐时,更连正经敌人都没有见到,就被自己有盟友打得一败涂地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东晋并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当时的北伐,只是帝国内部权力争斗的产物。桓温后来接过北伐大旗,虽然表现得比前面那三位强点,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桓温北伐最大的成就,绝不是对外的战争上,而是内部的权力争斗上。桓温三次北伐下来的结果,就是晋帝国依然还是原来的晋帝国(他的领土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桓温在晋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了。
  
  桓温的第二次北伐
  
  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时,也开始以经营中原为主了。泪痕前面分析了,中原只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陷阱,所以北伐以中原为目标,通常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关于这一点,相信桓温也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桓温这次北伐以中原为目标,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桓温这次北伐的目标,真的是要收复整个中原地区。那他就绝不会把收复洛阳城也当回事。
  
  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是一块四战之地,所以进入这里的军事力量,通常也知道自己无法长久的占据这里。所以他们谁也不会好好经营这里,这里的人口自然是大量逃亡、被掠走。所以当地的经济资源,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强大的军事、政治机构运作。
  
  而且因为洛阳是一个四战之地,所以在北方大乱时,洛阳附近的实力派可以左右逢源,所以他们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儿,绝不会真心归顺哪个帝国的。
  
  真正想征服中原的实力派,是绝不会在北方未打开局面时,就占据洛阳这种地方的。因为占据了洛阳城,就等于让自己双手抱着一个笨重的古董与人打架。所以从前刘曜、石勒、姚弋仲、苻洪等人都也不曾真正争夺过洛阳城,因为,只要你控制了北方普遍地区,那洛阳城自然而然会落入你的手中,如果你不能有效控制北方普遍地区,那你占据了洛阳城,恐怕只是给自己没事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他们在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河北、或西北之前,即使去争夺洛阳城,最多也就是为了抢劫一番。
  
  桓温北伐一出手,就是抢占洛阳城,而且更把收复洛阳城当成天大的功绩去吹嘘,本身就证明他不是真心去北伐的。
  
  所以桓温在这次北伐中收复了洛阳城,却没有一个高级官员愿意去坐镇洛阳城。桓温自然不会去坐镇洛阳城了,其它有身份的豪门贵族代表,自然也不想去坐镇洛阳城了。
  
  最初,桓温点名让谢尚来坐镇洛阳。谢尚告诉他:“对不起,我病了!”因为谢尚不久后就死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没有说谎。但那些与谢尚级别相若的豪门贵族代表呢?难道他们真的全都病了吗?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显然没有一个人去坐镇洛阳城。对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说他们的政治觉悟太低,因为以洛阳城为中心经营中原,那纯粹就是没事想自废武功的做法。桓温知道这一点,别的豪门贵族代表自然也知道。
  
  当然了,因为当时的洛阳城缺乏最基本战略意义。所以东晋想守住洛阳城也并非什么难事。在这种背景下,东晋帝国就派毛穆之、戴施、陈午、陈佑之类的人去坐镇洛阳城了。毛穆之、戴施、陈午、陈佑是什么级别的人物?显然都是些不入流的豪门贵族代表,甚至与王、谢、桓等豪门贵族代表相比,称他们为豪门贵族代表也实在有点勉强。
  
  让这样一些不入流的豪门贵族代表坐镇洛阳城,东晋帝国政府给他们配备的军队又是多少呢?好像最多时也就两三千来人,而且也绝对说不上是什么精锐。
  
  东晋帝国就派这种阵容去经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洛阳城在东晋帝国眼中有多么重要。而东晋帝国以这种阵容也能长久的守卫住洛阳城,从这里我也可以看出来洛阳城在秦、燕两国眼中有多么重要了。
  
  从这层意义上,收复洛阳城的胜利,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了不起。因为洛阳城本身就是一个中看不中吃的地方,因为收复洛阳城距真正收复中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既然如此,桓温在这次北伐中能轻易打败姚襄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中原最大的实力派姚襄,被桓温打得无法在中原立足。这固然能证明桓温的军事能力高人一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一直徘徊在中原,找不到一块根据地的姚襄(这决定姚襄没有后续的力量),实在没有理由为了争夺洛阳这种中看不中吃的地方,耗费自己有限的军事资源。因为这种争战本身看不到前途的。所以姚襄被桓温打败后,就放弃了争夺洛阳城的计划。
  
  姚襄在这次失败后,显然还是有机会还击桓温的。因为姚襄被桓温打败后,还敢西进与前秦争夺关中地区;凭他表现出的这种实力与雄心,应该不是因为害怕桓温而退出中原的。
  
  东晋帝国收复洛阳城,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什么意义也没有!收复洛阳城、占据洛阳城,也许本身就是一项面子工程。所以等前燕帝国把洛阳城之外的地区掏空后,东晋帝国连防守洛阳城的勇气也没有了。
  
  在燕国进攻洛阳时,洛阳城的最高指挥官竟然是沈劲;沈劲的老爸是沈充,也就是当年和王敦一条道跑到黑的江南土族代表人物;所以东晋帝国没有杀沈劲已是皇恩浩荡了,所以沈氏家族已失去了复兴的机会。现在因为有洛阳那种谁也不想去的地方,所以沈劲对自己家族的未来又看到了一点希望。于是沈劲自告奋勇的就去了洛阳城。在前燕进攻洛阳城时,沈劲成了洛阳城最高指挥官,但洛阳城当时就有五百士兵。以这种兵力,面对燕国的军事主力自然是看不到什么获胜希望的。
  
  沈氏家族当时已毫无前途可言了,沈劲想让自己家族有重新有出头的机会,就只有抓住这种机会去赌一把。虽然沈劲赌输了,但沈氏家族的地位却明显得到了改善。过去因为沈充的原因,所以沈氏家族在东晋处处受排挤,现在因为沈劲的原因,所以沈氏家族在东晋处处受到了优待。沈劲也许可以投降前燕,但如果他真的投降了前燕,那沈氏家族恐怕就更无出头之日了。
  
  泪痕无意因为这种利害原因,完全抹煞沈劲的人格魅力,但如果完全模糊了这种利害背景,那历史也写得太像政治宣传了。总而言之,那无非是把东晋政府的“英雄模范”事迹报告照抄一遍罢了;总而言之,那无非是把皇权政治下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忠于皇帝的忠臣事迹报告照抄一遍罢了。
  
  因为历史通常是以汉民族角度记录的,所以偏安于江南的汉民族政权,通常都会有意无意模糊中原的这种战略地位。因为他们动则就拿收复这种毫无战略意义的地方吹嘘,好像能收复洛阳城这种地方真是什么了不起的胜利,好像能攻克洛阳城(甚至占据一些比洛阳还小的城池),那继续北上就可以收复整个北方了。所以一说起北伐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攻克了中原某个重要城池),却只有退回江淮时,总是叹息个没完没了。好像真是因为偶尔出现了一个昏君、奸臣就丧失了唾手可得的北伐大业。实际上呢?这种胜利距真正的北伐胜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在北方大乱之际,洛阳城是一个四战之地,所以没有一个军事集团会真正经营这里的,他们打到这里,通常都是为了掠夺财物、人口,这种地方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后,其经济能力是可想而知的。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实力派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因为在一块四战之地中,他们可以左右逢源),都不过是一个个大小小的军阀罢了。
  
  所以桓温攻克了洛阳城,自己却绝不敢坐镇这里。于是就想把其它豪门贵族代表当傻子,总而言之,桓温想让其它豪门贵族代表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药。问题是,那些豪门贵族代表一个个比鬼还精,他们自然谁也不会上这种当的。所以,最后东晋政府就派了一些毫不入流的军事长官,率领两三千老弱残兵去经营洛阳城了。
  
  收复洛阳城,就换了个这种结果?
  
  桓温实在太没有面子。于是桓温又想把整个东晋帝国都当傻子了。总而言之,桓温竟然高呼出了要迁都洛阳城的口号。对于桓温这种不着调的口号,王述说了:“听说你想让帝国迁都洛阳,对此我们大家都非常支持你。只是洛阳城四周现在一片混乱,除了像你这样有志气、又忠君爱国的人外,谁还能把那里经营好呢?所以请你先坐镇洛阳城,把洛阳城四周一片混乱的局面给扭转过来,咱们马上就迁都。”
  
  听到王述的话,桓温马上不敢高呼什么迁都洛阳城的口号了。因为再没事高呼这种口号,东晋政府肯定会让他亲自坐镇洛阳城的,而他到时就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了。问题是,洛阳城是一个四战之地,在西北、河北被强大敌人占据的背景下,桓温亲自坐镇洛阳城,那不是想自废武功吗?
  
  看到东晋帝国大大小小的豪门贵族,谁都不是傻子。桓温为了证明收复洛阳并非毫无意义,于是就只有自己去当傻子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竟然说了:“我们应该把洛阳城的编钟木架搬到江南。”
  
  听到桓温这种越来越不着调的话,王述马上委婉的给桓温上了一课!
  
  洛阳是干什么地方,那是我们帝国的真正都城,那是我们列祖列宗的陵寝所在地!江南是什么地方,那是我们暂时的家,那是我们北复中原的基地。迁都回洛阳,那是我们永远也不能放弃的目标。
  
  现在你竟然想把洛阳的编钟木架也要搬到江南。你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我们真的对迁都回洛阳已完全丧失了信心?!
  
  如果你已完全对迁都回洛阳丧失了信心,那你应该赶紧把列祖列宗的陵寝先搬到江南,那些编钟木架与列祖列宗的陵寝相比,全扔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听到王述的这回答,桓温自然不敢再说什么要从洛阳城搬编钟木架的话了。因为桓温如果真敢干这种事,那岂不是要和后主刘阿斗比高低吗?后主刘阿斗虽然说乐不思蜀,却也没有说过要把蜀中有价值的东西都带到洛阳;桓温高呼北伐,却是一门心思的要从洛阳搬东西到江南。
  
  收复了洛阳城,最后就落了个这种结果?只沦为一个面子工程。从这层意义上,桓温的第二次北伐,只有政治意义,却没有战略意义。因为洛阳城的名头虽然很大,但他却实在太中看不中吃了。
  
  当然了,桓温第二次北伐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桓温第二次北伐期间,徐州刺使范汪先被桓温寻茬免了职,后来徐州刺使庾希又让桓温寻茬免了职。郗愔在这种背景下成了徐州刺使,但郗愔这个徐州刺使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恐怕还真说不清楚。郗氏家族现在与桓温的关系比较暖昧,因为郗氏家族显然已依附于桓温了。
  
  据历史书说,郗愔一直忠于王室,郗超一直和桓温狼狈为奸。所以在桓温第三次北伐前,郗愔把徐州刺使之职让给桓温的过程就比较戏剧性了。据说郗愔并不让把徐州刺使之职让给桓温,但他儿子郗超改了郗愔写给桓温的书信,于是桓温就接替郗愔成为新的徐州刺使了。问题是,如果郗愔没有这种意思,那郗超改他一封书信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总而言之,当桓温因此要当徐州刺使时,郗愔肯定要问了:“我什么时候说过种话?”郗愔肯定会说了:“那封信根本就不是我写的。”问题是,郗愔在桓温接替他成为徐州刺使时,显然没有做任何抗拒。泪痕无意否定郗愔的人格,泪痕只想说,在第二次北伐期间,桓温已把手彻底伸进了徐州境内,郗愔这个徐州刺使本身就是为桓当徐州刺使做过渡的。
  
  因为桓温的第二次北伐,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他这次北伐虽然沦为一项面子工程。但他在东晋帝国的军政地位却显然越来越高了。
  
  在第二次北伐期间,桓温已把荆州、江州都收入了自己手中(荆州刺使是桓豁、江州刺使是桓冲),更把手渐渐伸入了豫州、徐州。当时的豫州刺使袁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家族背景,所以他这个豫州刺使根本不足以与桓温分庭抗礼。从这层意义上,袁真这个豫州刺使本身也是为桓温占据豫州做过渡用的。至于徐州刺使郗愔,泪痕前面也分析过,他更是一个让桓温当徐州刺使的过渡人物。帝国中央政府所在地扬州,桓温还无力过多的介入,但帝国中央政府也把扬州牧之职授予了桓温。如果从这些地方去看桓温的第二次北伐,那桓温的北伐成就还是巨大的。
  
  桓温的第三次北伐
  
  就在燕国还有心思攻打前秦时,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就已在筹备之中了,而锁定的目标就是燕国。
  
  这次北伐的真相,因为慕容评被丑化遂变得模糊不清了。因为慕容评被丑化了,使人总感觉桓温这次北伐是功败垂成,因为如果没有慕容垂的力挽狂澜,那前燕帝国就灭亡了。
  
  但所谓的北伐哪有这样简单呢?因为东晋帝国进攻前燕(河北军事集团)时,显然存在太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首先,东晋与前燕有中原那种广阔的缓冲区,东晋军队到达黄河边时,孤军深入的弊端就已完全显现了。因为广阔的中原地区经济、政治一片残破,所以北伐大军根本无法就地吸取足够的后勤保障。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足以使北伐军的行动受到太多牵制。在这种背景下,与河北军事集团作战,本身就困难重重的。
  
  其次,与河北军事集团(前燕)作战的时候,还得时刻提防前秦(西北军事集团)的介入。从这层意义上,东晋政府绝不敢投入全力与前燕决战的。因为强大的前秦帝国就在旁边虎视,如果东晋帝国全力以赴的与前燕决战,即使取得了一些胜利,恐怕也无法阻止前秦坐收渔人之利的。
  
  更主要的是,东晋政府对桓温的崛起本身就心怀恶意的。换而言之,在关键的时候,桓温显然很难从东晋政府获得足够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桓温更不敢全力以赴与前燕决战了。
  
  我们抛开那些充满文学色彩、政治宣传的内容,就会发现,当时的整体格局,已决定桓温北伐无法成功。所以桓温北伐时,也许只是幻想出现一点奇迹。
  
  总而言之,当他大军压境后,前燕、前秦没准会出一些昏招。比如前燕会自行崩溃,如桓温从前征伐成汉帝国一样。再比如东晋攻打前燕时,前秦不去牵制东晋,甚至还想混水摸鱼一块瓜分前燕。问题是,这一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从这层意义上,桓温在这次北伐开始时,就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
  
  后来的秦国能迅速灭亡燕国,并不证明当时东晋也有机会灭亡掉燕国。
  
  从主观上说,前秦帝国在征伐燕国时皇权高度集中;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前秦帝国自然可以集中全国力量去东征燕国。但桓温北伐前燕时,东晋帝国却是众多豪门贵族在勾心斗角,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无法放开手去与燕国决战。
  
  从客观上而言,前秦在征伐燕国时,燕国皇族发生了内哄,慕容垂、慕容楷(慕容恪的儿子)都跑到了前秦。而且当时,东晋帝国也发生了内哄,豫州刺使当时占据寿春造反了。在这种背景下,前秦帝国既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又可以利用燕国众多贵族投降的气氛。但在桓温北伐前燕时,燕国内哄还没有公开化,而且前秦还跃跃欲试的正想着统一天下呢!在这种背景下,桓温既要担心腹背受敌,也无法等待前燕自行崩溃。
  
  桓温这次北伐的目的,也许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希望出现奇迹而灭亡燕国(燕国自行崩溃,或是前秦不帮助前燕反而趁火打劫前燕),但这一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第二层就是借北伐之机把自己的力量渗透到豫、扬二州,这应该才是桓温北伐的实际目标。
  
  既然桓温心怀这种盘算,所以他在制订战略之时,自然就会变得保守而又保守。总而言之,北伐还未开始,桓温就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再总而言之,他这次北伐的主要目标,绝不是灭亡前燕,而是想着趁势在东晋扩张自己的权势。
  
  因为慕容评被丑化,使人们感觉桓温的这次北伐距成功,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实际上呢?桓温这次北伐距成功,本身就有十万八千里。
  
  慕容评是一个被历史丑化的人物,而且人们在丑化慕容评时,连最起码的逻辑关系都不管了。
  
  在桓温这次北伐时,慕容评被描写得那实在称得上胆小如鼠;在前燕的军事、政治机器完整无损时,在桓温大军刚刚到达黄河一线时,慕容评竟然吓得想放弃整个河北。如果不是慕容垂力挽狂澜,前燕帝国恐怕早就灭亡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离奇的描述,因为慕容评好赖也是个与慕容恪等人相提并论的人物,他再无能也总得有个样子吧。如果只是这样丑化慕容评,也许还有点可信的地方。但人们对慕容评的丑化显然是越来越离谱了。
  
  在王猛率军进攻前燕之时,慕容评又被描述的真可谓贼胆包天了。在前秦大军攻克晋阳、壶关之后。慕容评亲临前线却是一副高枕无忧的样子;总而言之这位老兄当时竟是一门心思大发国难财。且不说这种贪婪的行为本身,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更主要的是,慕容评当时这种贼胆包天的行为,与面对东晋进攻时一副闻风而逃的样子,也实在太判若两人了。
  
  慕容评一会胆小如鼠,一会贼胆包天。慕容评的人格也太分裂了吧!从历史对慕容评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来,历史有时候真是任人随意揉捏的。
  
  桓温与前燕单挑,能取胜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的。而旁边再有一个虎视眈眈前秦帝国,随时可能在背后插桓温一刀,那桓温能战胜燕国的机会就更少得几乎没有了。更可怕的还在于,后面还有众多与他勾心斗角的江南豪门贵族,随时也有可能给桓温下绊,在这种背景下,桓温靠什么打败燕国呢?
  
  桓温的这种困境,大家谁也非常清楚。从这层意义上,所谓慕容评面对桓温北伐吓得差点不战而放弃河北,大约只是政治宣传的内容。因为后来慕容垂的历史地位太高了,所以只有通过这种内容才能把慕容评与莫容垂的权力相争变成忠臣与奸臣之争。好像慕容评把前燕帝国弄得无可救药了,才死马当活马医的让慕容垂出来收拾乱摊子。
  
  秦、燕、晋之间的争斗是标准的三方博奕,所以联弱制强、防止一方坐大,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且当时前秦的皇权高度集中,他正充满攻击性的俯视着整个天下,所以面对东晋北伐前燕,前秦自然会想着从中获利的。但为了证明东晋随时可以取得这次北伐胜利,所以前秦面对晋、燕之战时,也变得莫名其妙起来。总而言之,前秦最初一直不打算介入晋、燕之战,在王猛力排众议下才决定出兵的。但从正常的利益博奕去看,前秦派兵参与晋、燕争战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在这次北伐前,郗超曾提出一些不同的战略构想,所以我们大约总相信,如果桓温听取郗超的意见,北伐的结果应该就会好一些。但郗超的意见,也实在说不上有什么高明的。
  
  郗超建议桓温应以邺城为目标。但这种战略显然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这显然都是桓温玩剩下的东西。桓温在伐成汉、伐前秦时都是用的这种战略,总而言之,率军直奔敌人都城之下。但在北伐前秦失败后,桓温对这种战略似乎也没有什么信心了。因为,就算大军真的直接冲到敌国都城之下,如果敌国的军事、政治力量都完整的保存着,那打到帝国都城前面,又有什么用呢?这从桓温在灞水岸边进退两难就可以看出来了。更主要的是,在前秦帝国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就算桓温感觉真有把握打败前燕,他就真敢率军与前燕军事主力决战吗?显然也是不敢的,因为前秦大军随时都参与进来的。
  
  郗超又建议桓温先做好后勤保障再进攻,但做好后勤保障又能怎样呢?在与前燕对恃之时,如果前秦大军突然介入,桓温又能怎样呢?岂非还得率军赶紧撤退。孤军深入到黄河岸边,在西北(前秦)、河北(前燕)两大军事集团的夹击下,在东晋帝国豪门贵族试图削弱桓温的背景下,桓温后勤有了保障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得赶紧撤军。
  
  桓温这次北伐的主要目标,应该就是趁机把内战的成果全部收网。换而言之,他只想趁这次北伐的时机,渐渐把东晋帝国抓在自己手中。所以这次北伐虽然彻底失败了,但桓温在东晋帝国的权势却是因此更上一层楼了。因为这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桓温却开始凌驾于所有豪门贵族之上了。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高举北伐大旗的桓温
泪痕春雨
  
  一、桓温的第一次北伐
  
  在桓温北伐前,东晋帝国已进行了三次北伐。这三次北伐的结果不用多说了,三个领导北伐的统帅,一个羞惭而死(储裒),一个被贬职(谢尚),一个被削职为平民(殷浩)。
  
  此时桓温再次高呼要北伐时,东晋帝国已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与桓温抢北伐大旗了。因为这面大旗绝不是好扛的东西。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终于开始北伐了。
  
  桓温的北伐,从战略上看,显然要比前几位北伐统帅高的多。因为桓温显然清楚的知道,北伐的目标绝不是趁乱接受一些居心叵测的中原实力派投降。北伐的真实目标应该是趁机重创秦(西北)、燕(河北)的军事主力。如果不能重创秦、燕的军事主力,那你无论在中原占据多少地盘,也得全部吐出来。甚至而言,不重创秦、燕的军事主力,你占据的那些地盘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所以桓温第一次北伐时,直接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前秦帝国(西北)的都城长安。
  
  桓温选定长安城为军事目标,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知道北伐的真实目标所在。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灭亡成汉的战争对让他印象太深刻了。因为上次灭亡成汉帝国时,桓温就是直捣成汉帝国的都城,让成汉帝国瞬间崩塌了。
  
  但很可惜,前秦不是成汉帝国。成汉帝国是一个衰朽的、摇摇欲坠的帝国,而前秦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帝国。
  
  桓温很快就打到了长安城附近,但面对咫尺之遥的长安城他却困惑了。因为他感觉前秦军队虽然败退到了长安城附近,但前秦军事力量并没有溃散的迹象,相反前秦的军事力量因为兵力收缩变得更强劲了。而且前秦的统治框架也没有溃散的迹象,相反他依然强有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地盘,这从他可以成功的“清野”可以看出来;“清野”绝不件容易的事,“清野”本身就证明当地老百姓普遍愿意(无论是自愿还是“制愿”)牺牲自己的现实利益支持自己的统治者。
  
  敌人的军事主力现在就集中在长安城附近,如果去攻长安城,势必会与敌人的军事主力陷入决战。而从兵力上,桓温显然不占优势;甚至从兵种上,前秦的骑兵也是远远多于桓温的军队。
  
  从乐观的角度去看,是秦军已败退到了长安城附近,所以桓温率军越过灞水自然能打败秦军。但从悲观的角度去看,秦国军事主力已全部收缩于长安城附近了。当时前秦无论从兵力上、兵种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与秦军展开军事决战,桓温随时都可能全军覆灭的。
  
  从这层意义上,桓温主动进攻长安城是危险之极的事。因为以劣势的兵力、劣势的兵种与敌方决战,本身就是危险之极的事。至于在这种背景下,强攻敌人的坚城,就更看不到胜算了。
  
  敌方能有效“清野”,本身证明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无论是自愿还是“制愿”)支持自己的统治者。所谓“清野”,实际上就是让附近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把附近多余的粮食物资都带走或销毁。这说来容易,但做时却是太难了,因为如果政府没有强大的控制力,当地利益群体是绝不会支持你这种战略的,因为当地利益群体在这种战略中所承受的牺牲太大了。
  
  军队进入敌境后,如果他打算“就地取粮”,通常都是召集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提供后勤保障。这种方法容易保持良好的军纪(至少不用让军队直接从老百姓家里、地里抢东西),而且也省时省力(因为有敌方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后勤服务)。
  
  如果敌方把当地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了。军队进入敌境后,恐怕只有进退两难了。如果把某些好像无主的东西(野地里的粮食)都销毁了,那军队进入敌境后,就更一筹莫展了。
  
  入侵者进入某地后,都也希望当地有影响力的人会留下来,因为他们留下来,入侵者争取过一个人就等于争取过一大批人;在这种背景下,入侵者只要把这些有数的人争取过来,就可以迅速实现对当地的统治了。只有实现这一点,那他们才可以实现以战养战,否则占领的地区越大,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所谓“清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当有影响力的人都撤走,并把他们相关的物资都撤走或毁掉。如果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还在,那入侵者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收买或是强迫)让他们为自己提供后勤保障。他们通常就可以利用当地现成的统治秩序,为入侵者准备好足够的后勤物资。
  
  如果当地有影响力的都撤走了,那入侵者想从当地获得后勤保障时,就只能从分散的老百姓手中获取了。在当地统治秩序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入侵者想从分散的老百姓家里获得取足够的后勤物资,恐怕只有派军到各家各户去抢劫了。如果入侵者敢用这种方法,那他们马上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且所获得的后勤供给也是有限的。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与前秦打持久战,也是危险重重的,因为这随时会陷入断粮的境地。
  
  就在此时,王猛到了桓温的军营之中。但关于王猛的这个故事,显然是经过政治宣传的修改。因为王猛到桓温大营中,到底说了些什么,显然没有人知道了。历史只记录了一段充满政治宣传的内容。
  
  桓温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
  
  人们显然喜欢单纯的拿这段话分析桓温的第一次北伐。但这段话,显然是政治宣传的产物。因为这段话再加上前面的:“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只是为证明当时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如果桓温没有着太多的私心杂念,那北伐马上就可以成功了。但真正的北伐,哪有这样简单呢?
  
  所谓“老百姓都欢迎北伐大军”。根本证明不了什么,就是日本侵略军攻入大部分地区,当地老百姓也会拿着旗子、标语出来欢迎日军,有文化的人更难免会说出一些“我们应该在皇军的带领下解放整个东亚,建立传说中的王道乐土。”这一切证明不了什么,因为老百姓,面对手拿刀枪的军队,不出来表示一些配合能行吗?
  
  前秦帝国能有效的实现“清野”,本身就证明所谓西北人民热烈欢迎北伐大军只是政治宣传;桓温的困惑(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也同样证明西北人民都热烈欢迎北伐大军,更多的只是政治宣传。
  
  桓温不敢率军越过灞水,所以让人感觉他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地区即使有人想与北伐军合作,也绝不敢轻易站在桓温这一边的。
  
  王猛的这个见解,自然符合当时实际情况。问题是,这种见解恐怕也就是大路货,换而言之,它绝不只有王猛才能看得出来,处于北伐前线的人都也都能看出来。
  
  对桓温等人而言,他们当时最大的困惑绝不在这里。当时桓温等人最大的困惑是:如果我们率军越过灞水,会发生怎样的结局?北伐自然会因此变得比较主动一些,问题是它的弊端马上也会显现出来(需要在劣势兵、劣势兵种下与敌人军事主力决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越过灞水吗?
  
  单纯的看王猛与桓温的那段对话,王猛显然认为东晋军队应该越过灞水。但从桓温后来的选择去看,桓温显然认为不应该越过灞水。既然王猛的见解与自己如此不同,桓温为什么会因此佩服王猛呢?
  
  再退而言之,即使桓温认为王猛的看法比自己高明,那他为什么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从这层意义上,王猛对当时的战局分析绝不会那样简单的。王猛那样简单的分析,只是东晋帝国政治宣传的产物。
  
  王猛用一番谈话,就能让桓温大为赞叹,并且因此说:“江东没有你这样的人才。”显然是因为王猛就事论事,把当时的战局分析的全面而且深刻。
  
  换而言之,桓温想到的问题,王猛都已想到了,桓温没有想到的问题,王猛也全部想到了。桓温能想到的应对之策,王猛能全都想到了,桓温没有想到的应对之策,王猛也能想出许多来。
  
  王猛到底对当时战局做了哪些分析,显然没有人会知道了。但有一些点可以肯定,王猛绝不会把战局说得那样简单。因为历史只留他一段近于政治宣传的话。在这段近于政治宣传的话中,我们总感觉北伐大业就毁于桓温的私心杂念上。但所谓的北伐哪有说得这样容易呢?
  
  因为桓温是一个标准的反面形象,所以历史在记录他时,自然会经过一些艺术加工。
  
  《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在这次北伐时见到了一个老婢,这位老婢曾经在刘琨家当过伎女。老婢见到桓温就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桓温询问原因,老婢女回答:“您长得太像我从前的主人(刘琨)了。”因为刘琨一直都是桓温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桓温听到这种评价,顿时欣喜若狂。于是他进屋重新整理衣服,再次让老婢女瞧看,老婢女仔细看后说:“脸庞很像,但恨薄;眼睛很像,但恨小;胡须很像,但恨红;形态很像,但恨低;声音很像,但恨雌。”听完这番话,桓温顿时解开衣带,扔掉帽子,一头倒在床上,昏然而睡,因此不高兴了好几天。”
  
  这种故事显然更是政治宣传的产物,因为这个故事纯粹就是一个民间故事,毫无真实性可言。我们且不说刘琨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桓温的偶像,即使桓温真的把刘琨当成自己的偶像。那个老婢又不是相声演员,怎么能把搞笑进行的如此彻底?
  
  有一个笑话。
  
  有人对小明说:“你长得非常像一个元帅。”听到这种夸奖小明自然很高兴的。于是小明就高兴的问对方自己像哪个元帅。对方说:“天蓬元帅”。
  
  《桓温传》中的这个故事,和上面这个笑话有本质区别吗?显然是没有的。
  
  在那个年代,石崇为了摆摆阔就一再杀掉无辜的伎女(伎女不能让客人喝下酒,就被处死)。在那次北伐之后,顺阳太守薛珍只因不给桓温面子,桓温马上就下令杀掉他了。
  
  以老婢的身份、人生阅历,以桓温的身份、地位,老婢真会说出这种无厘头的话吗?显然是不会的。不要说一个处于社会底层,完全习惯看主人脸色行事的老婢了,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也绝不可能这样童言无忌。
  
  《晋书》对桓温的这次北伐,一共也没有记录多少个字,中间还夹杂着这种毫无可信度的民间故事。这本身就证明桓温这次北伐让政治宣传给淹没了。用有限的、而且充满了政治宣传的意味着的历史资料去还原桓温的这次北伐,似乎是有些不可能了。
  
  我们虽然无法还原这次北伐战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桓温这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军事主力并没有因此受到重创,所以桓温在北伐失败后,依然是帝国最强势的豪门贵族代表。还有一点,应该也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北伐的过程中,桓温对荆州地区的控制权更强大了,所以这次北伐后,桓温对晋帝国中央政府的进逼更变本加励了。
  
  关于东晋的北伐,如果东晋帝国处于皇权相对集中的政治中,又恰逢北方一片混乱,那东晋帝国也许是有机会北复中原的。问题是,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是豪门贵族各恃实力,谁也不服谁,在利益分配上心中各怀鬼胎,互相拆台,指望他们北伐成功,那实在有些想得太过乐观了。
  
  拿着北伐大旗的人无法有效调动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桓温绝不会让别人调动自己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的;其它贵族代表与桓温相比,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们也绝不容许别人随便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所以东晋帝国的北伐叫喊起来那是惊天动地,但动起真格的来,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了。
  
  东晋帝国在桓温之前的北伐,或是近于儿戏的政治作秀,或是掩目捕雀的自欺欺人。因为大家都看得出北伐凶多吉少,但为了强撑门面或是阻止桓温拿到北伐大旗,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桓温之前的北伐统帅们,拿着非常有限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在贵族政治的层层束缚下远离自己地盘,跑到中原地区挑战强大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实在像一个喝了二两英雄酒的人,为了证明自己英雄了得就拿着一根木棍去上山打狼,他内心实际上害怕极了。他走在路上,肯定一再在祈祷:“千万可别遇见狼,如果遇见了狼,也希望会有一些狐狸、兔子会帮助自己。”
  
  他们的这种所谓北伐,不要说成功了,就是连一场象样的战役都无法组织起来。储裒北伐时,那真可谓是望见而逃;谢尚北伐时,与敌人稍有接触就退回了江淮;殷浩北伐时,更连正经敌人都没有见到,就被自己有盟友打得一败涂地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东晋并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当时的北伐,只是帝国内部权力争斗的产物。桓温后来接过北伐大旗,虽然表现得比前面那三位强点,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桓温北伐最大的成就,绝不是对外的战争上,而是内部的权力争斗上。桓温三次北伐下来的结果,就是晋帝国依然还是原来的晋帝国(他的领土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桓温在晋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了。
  
  桓温的第二次北伐
  
  桓温在第二次北伐时,也开始以经营中原为主了。泪痕前面分析了,中原只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陷阱,所以北伐以中原为目标,通常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关于这一点,相信桓温也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桓温这次北伐以中原为目标,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桓温这次北伐的目标,真的是要收复整个中原地区。那他就绝不会把收复洛阳城也当回事。
  
  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是一块四战之地,所以进入这里的军事力量,通常也知道自己无法长久的占据这里。所以他们谁也不会好好经营这里,这里的人口自然是大量逃亡、被掠走。所以当地的经济资源,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强大的军事、政治机构运作。
  
  而且因为洛阳是一个四战之地,所以在北方大乱时,洛阳附近的实力派可以左右逢源,所以他们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儿,绝不会真心归顺哪个帝国的。
  
  真正想征服中原的实力派,是绝不会在北方未打开局面时,就占据洛阳这种地方的。因为占据了洛阳城,就等于让自己双手抱着一个笨重的古董与人打架。所以从前刘曜、石勒、姚弋仲、苻洪等人都也不曾真正争夺过洛阳城,因为,只要你控制了北方普遍地区,那洛阳城自然而然会落入你的手中,如果你不能有效控制北方普遍地区,那你占据了洛阳城,恐怕只是给自己没事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他们在没有强有力的控制河北、或西北之前,即使去争夺洛阳城,最多也就是为了抢劫一番。
  
  桓温北伐一出手,就是抢占洛阳城,而且更把收复洛阳城当成天大的功绩去吹嘘,本身就证明他不是真心去北伐的。
  
  所以桓温在这次北伐中收复了洛阳城,却没有一个高级官员愿意去坐镇洛阳城。桓温自然不会去坐镇洛阳城了,其它有身份的豪门贵族代表,自然也不想去坐镇洛阳城了。
  
  最初,桓温点名让谢尚来坐镇洛阳。谢尚告诉他:“对不起,我病了!”因为谢尚不久后就死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没有说谎。但那些与谢尚级别相若的豪门贵族代表呢?难道他们真的全都病了吗?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显然没有一个人去坐镇洛阳城。对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说他们的政治觉悟太低,因为以洛阳城为中心经营中原,那纯粹就是没事想自废武功的做法。桓温知道这一点,别的豪门贵族代表自然也知道。
  
  当然了,因为当时的洛阳城缺乏最基本战略意义。所以东晋想守住洛阳城也并非什么难事。在这种背景下,东晋帝国就派毛穆之、戴施、陈午、陈佑之类的人去坐镇洛阳城了。毛穆之、戴施、陈午、陈佑是什么级别的人物?显然都是些不入流的豪门贵族代表,甚至与王、谢、桓等豪门贵族代表相比,称他们为豪门贵族代表也实在有点勉强。
  
  让这样一些不入流的豪门贵族代表坐镇洛阳城,东晋帝国政府给他们配备的军队又是多少呢?好像最多时也就两三千来人,而且也绝对说不上是什么精锐。
  
  东晋帝国就派这种阵容去经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洛阳城在东晋帝国眼中有多么重要。而东晋帝国以这种阵容也能长久的守卫住洛阳城,从这里我也可以看出来洛阳城在秦、燕两国眼中有多么重要了。
  
  从这层意义上,收复洛阳城的胜利,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了不起。因为洛阳城本身就是一个中看不中吃的地方,因为收复洛阳城距真正收复中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既然如此,桓温在这次北伐中能轻易打败姚襄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中原最大的实力派姚襄,被桓温打得无法在中原立足。这固然能证明桓温的军事能力高人一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一直徘徊在中原,找不到一块根据地的姚襄(这决定姚襄没有后续的力量),实在没有理由为了争夺洛阳这种中看不中吃的地方,耗费自己有限的军事资源。因为这种争战本身看不到前途的。所以姚襄被桓温打败后,就放弃了争夺洛阳城的计划。
  
  姚襄在这次失败后,显然还是有机会还击桓温的。因为姚襄被桓温打败后,还敢西进与前秦争夺关中地区;凭他表现出的这种实力与雄心,应该不是因为害怕桓温而退出中原的。
  
  东晋帝国收复洛阳城,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什么意义也没有!收复洛阳城、占据洛阳城,也许本身就是一项面子工程。所以等前燕帝国把洛阳城之外的地区掏空后,东晋帝国连防守洛阳城的勇气也没有了。
  
  在燕国进攻洛阳时,洛阳城的最高指挥官竟然是沈劲;沈劲的老爸是沈充,也就是当年和王敦一条道跑到黑的江南土族代表人物;所以东晋帝国没有杀沈劲已是皇恩浩荡了,所以沈氏家族已失去了复兴的机会。现在因为有洛阳那种谁也不想去的地方,所以沈劲对自己家族的未来又看到了一点希望。于是沈劲自告奋勇的就去了洛阳城。在前燕进攻洛阳城时,沈劲成了洛阳城最高指挥官,但洛阳城当时就有五百士兵。以这种兵力,面对燕国的军事主力自然是看不到什么获胜希望的。
  
  沈氏家族当时已毫无前途可言了,沈劲想让自己家族有重新有出头的机会,就只有抓住这种机会去赌一把。虽然沈劲赌输了,但沈氏家族的地位却明显得到了改善。过去因为沈充的原因,所以沈氏家族在东晋处处受排挤,现在因为沈劲的原因,所以沈氏家族在东晋处处受到了优待。沈劲也许可以投降前燕,但如果他真的投降了前燕,那沈氏家族恐怕就更无出头之日了。
  
  泪痕无意因为这种利害原因,完全抹煞沈劲的人格魅力,但如果完全模糊了这种利害背景,那历史也写得太像政治宣传了。总而言之,那无非是把东晋政府的“英雄模范”事迹报告照抄一遍罢了;总而言之,那无非是把皇权政治下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忠于皇帝的忠臣事迹报告照抄一遍罢了。
  
  因为历史通常是以汉民族角度记录的,所以偏安于江南的汉民族政权,通常都会有意无意模糊中原的这种战略地位。因为他们动则就拿收复这种毫无战略意义的地方吹嘘,好像能收复洛阳城这种地方真是什么了不起的胜利,好像能攻克洛阳城(甚至占据一些比洛阳还小的城池),那继续北上就可以收复整个北方了。所以一说起北伐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攻克了中原某个重要城池),却只有退回江淮时,总是叹息个没完没了。好像真是因为偶尔出现了一个昏君、奸臣就丧失了唾手可得的北伐大业。实际上呢?这种胜利距真正的北伐胜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在北方大乱之际,洛阳城是一个四战之地,所以没有一个军事集团会真正经营这里的,他们打到这里,通常都是为了掠夺财物、人口,这种地方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后,其经济能力是可想而知的。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实力派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因为在一块四战之地中,他们可以左右逢源),都不过是一个个大小小的军阀罢了。
  
  所以桓温攻克了洛阳城,自己却绝不敢坐镇这里。于是就想把其它豪门贵族代表当傻子,总而言之,桓温想让其它豪门贵族代表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药。问题是,那些豪门贵族代表一个个比鬼还精,他们自然谁也不会上这种当的。所以,最后东晋政府就派了一些毫不入流的军事长官,率领两三千老弱残兵去经营洛阳城了。
  
  收复洛阳城,就换了个这种结果?
  
  桓温实在太没有面子。于是桓温又想把整个东晋帝国都当傻子了。总而言之,桓温竟然高呼出了要迁都洛阳城的口号。对于桓温这种不着调的口号,王述说了:“听说你想让帝国迁都洛阳,对此我们大家都非常支持你。只是洛阳城四周现在一片混乱,除了像你这样有志气、又忠君爱国的人外,谁还能把那里经营好呢?所以请你先坐镇洛阳城,把洛阳城四周一片混乱的局面给扭转过来,咱们马上就迁都。”
  
  听到王述的话,桓温马上不敢高呼什么迁都洛阳城的口号了。因为再没事高呼这种口号,东晋政府肯定会让他亲自坐镇洛阳城的,而他到时就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了。问题是,洛阳城是一个四战之地,在西北、河北被强大敌人占据的背景下,桓温亲自坐镇洛阳城,那不是想自废武功吗?
  
  看到东晋帝国大大小小的豪门贵族,谁都不是傻子。桓温为了证明收复洛阳并非毫无意义,于是就只有自己去当傻子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竟然说了:“我们应该把洛阳城的编钟木架搬到江南。”
  
  听到桓温这种越来越不着调的话,王述马上委婉的给桓温上了一课!
  
  洛阳是干什么地方,那是我们帝国的真正都城,那是我们列祖列宗的陵寝所在地!江南是什么地方,那是我们暂时的家,那是我们北复中原的基地。迁都回洛阳,那是我们永远也不能放弃的目标。
  
  现在你竟然想把洛阳的编钟木架也要搬到江南。你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我们真的对迁都回洛阳已完全丧失了信心?!
  
  如果你已完全对迁都回洛阳丧失了信心,那你应该赶紧把列祖列宗的陵寝先搬到江南,那些编钟木架与列祖列宗的陵寝相比,全扔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听到王述的这回答,桓温自然不敢再说什么要从洛阳城搬编钟木架的话了。因为桓温如果真敢干这种事,那岂不是要和后主刘阿斗比高低吗?后主刘阿斗虽然说乐不思蜀,却也没有说过要把蜀中有价值的东西都带到洛阳;桓温高呼北伐,却是一门心思的要从洛阳搬东西到江南。
  
  收复了洛阳城,最后就落了个这种结果?只沦为一个面子工程。从这层意义上,桓温的第二次北伐,只有政治意义,却没有战略意义。因为洛阳城的名头虽然很大,但他却实在太中看不中吃了。
  
  当然了,桓温第二次北伐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桓温第二次北伐期间,徐州刺使范汪先被桓温寻茬免了职,后来徐州刺使庾希又让桓温寻茬免了职。郗愔在这种背景下成了徐州刺使,但郗愔这个徐州刺使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恐怕还真说不清楚。郗氏家族现在与桓温的关系比较暖昧,因为郗氏家族显然已依附于桓温了。
  
  据历史书说,郗愔一直忠于王室,郗超一直和桓温狼狈为奸。所以在桓温第三次北伐前,郗愔把徐州刺使之职让给桓温的过程就比较戏剧性了。据说郗愔并不让把徐州刺使之职让给桓温,但他儿子郗超改了郗愔写给桓温的书信,于是桓温就接替郗愔成为新的徐州刺使了。问题是,如果郗愔没有这种意思,那郗超改他一封书信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总而言之,当桓温因此要当徐州刺使时,郗愔肯定要问了:“我什么时候说过种话?”郗愔肯定会说了:“那封信根本就不是我写的。”问题是,郗愔在桓温接替他成为徐州刺使时,显然没有做任何抗拒。泪痕无意否定郗愔的人格,泪痕只想说,在第二次北伐期间,桓温已把手彻底伸进了徐州境内,郗愔这个徐州刺使本身就是为桓当徐州刺使做过渡的。
  
  因为桓温的第二次北伐,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他这次北伐虽然沦为一项面子工程。但他在东晋帝国的军政地位却显然越来越高了。
  
  在第二次北伐期间,桓温已把荆州、江州都收入了自己手中(荆州刺使是桓豁、江州刺使是桓冲),更把手渐渐伸入了豫州、徐州。当时的豫州刺使袁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家族背景,所以他这个豫州刺使根本不足以与桓温分庭抗礼。从这层意义上,袁真这个豫州刺使本身也是为桓温占据豫州做过渡用的。至于徐州刺使郗愔,泪痕前面也分析过,他更是一个让桓温当徐州刺使的过渡人物。帝国中央政府所在地扬州,桓温还无力过多的介入,但帝国中央政府也把扬州牧之职授予了桓温。如果从这些地方去看桓温的第二次北伐,那桓温的北伐成就还是巨大的。
  
  桓温的第三次北伐
  
  就在燕国还有心思攻打前秦时,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就已在筹备之中了,而锁定的目标就是燕国。
  
  这次北伐的真相,因为慕容评被丑化遂变得模糊不清了。因为慕容评被丑化了,使人总感觉桓温这次北伐是功败垂成,因为如果没有慕容垂的力挽狂澜,那前燕帝国就灭亡了。
  
  但所谓的北伐哪有这样简单呢?因为东晋帝国进攻前燕(河北军事集团)时,显然存在太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首先,东晋与前燕有中原那种广阔的缓冲区,东晋军队到达黄河边时,孤军深入的弊端就已完全显现了。因为广阔的中原地区经济、政治一片残破,所以北伐大军根本无法就地吸取足够的后勤保障。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足以使北伐军的行动受到太多牵制。在这种背景下,与河北军事集团作战,本身就困难重重的。
  
  其次,与河北军事集团(前燕)作战的时候,还得时刻提防前秦(西北军事集团)的介入。从这层意义上,东晋政府绝不敢投入全力与前燕决战的。因为强大的前秦帝国就在旁边虎视,如果东晋帝国全力以赴的与前燕决战,即使取得了一些胜利,恐怕也无法阻止前秦坐收渔人之利的。
  
  更主要的是,东晋政府对桓温的崛起本身就心怀恶意的。换而言之,在关键的时候,桓温显然很难从东晋政府获得足够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桓温更不敢全力以赴与前燕决战了。
  
  我们抛开那些充满文学色彩、政治宣传的内容,就会发现,当时的整体格局,已决定桓温北伐无法成功。所以桓温北伐时,也许只是幻想出现一点奇迹。
  
  总而言之,当他大军压境后,前燕、前秦没准会出一些昏招。比如前燕会自行崩溃,如桓温从前征伐成汉帝国一样。再比如东晋攻打前燕时,前秦不去牵制东晋,甚至还想混水摸鱼一块瓜分前燕。问题是,这一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从这层意义上,桓温在这次北伐开始时,就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
  
  后来的秦国能迅速灭亡燕国,并不证明当时东晋也有机会灭亡掉燕国。
  
  从主观上说,前秦帝国在征伐燕国时皇权高度集中;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前秦帝国自然可以集中全国力量去东征燕国。但桓温北伐前燕时,东晋帝国却是众多豪门贵族在勾心斗角,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无法放开手去与燕国决战。
  
  从客观上而言,前秦在征伐燕国时,燕国皇族发生了内哄,慕容垂、慕容楷(慕容恪的儿子)都跑到了前秦。而且当时,东晋帝国也发生了内哄,豫州刺使当时占据寿春造反了。在这种背景下,前秦帝国既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又可以利用燕国众多贵族投降的气氛。但在桓温北伐前燕时,燕国内哄还没有公开化,而且前秦还跃跃欲试的正想着统一天下呢!在这种背景下,桓温既要担心腹背受敌,也无法等待前燕自行崩溃。
  
  桓温这次北伐的目的,也许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希望出现奇迹而灭亡燕国(燕国自行崩溃,或是前秦不帮助前燕反而趁火打劫前燕),但这一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第二层就是借北伐之机把自己的力量渗透到豫、扬二州,这应该才是桓温北伐的实际目标。
  
  既然桓温心怀这种盘算,所以他在制订战略之时,自然就会变得保守而又保守。总而言之,北伐还未开始,桓温就已做好了随时撤军的准备;再总而言之,他这次北伐的主要目标,绝不是灭亡前燕,而是想着趁势在东晋扩张自己的权势。
  
  因为慕容评被丑化,使人们感觉桓温的这次北伐距成功,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实际上呢?桓温这次北伐距成功,本身就有十万八千里。
  
  慕容评是一个被历史丑化的人物,而且人们在丑化慕容评时,连最起码的逻辑关系都不管了。
  
  在桓温这次北伐时,慕容评被描写得那实在称得上胆小如鼠;在前燕的军事、政治机器完整无损时,在桓温大军刚刚到达黄河一线时,慕容评竟然吓得想放弃整个河北。如果不是慕容垂力挽狂澜,前燕帝国恐怕早就灭亡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离奇的描述,因为慕容评好赖也是个与慕容恪等人相提并论的人物,他再无能也总得有个样子吧。如果只是这样丑化慕容评,也许还有点可信的地方。但人们对慕容评的丑化显然是越来越离谱了。
  
  在王猛率军进攻前燕之时,慕容评又被描述的真可谓贼胆包天了。在前秦大军攻克晋阳、壶关之后。慕容评亲临前线却是一副高枕无忧的样子;总而言之这位老兄当时竟是一门心思大发国难财。且不说这种贪婪的行为本身,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更主要的是,慕容评当时这种贼胆包天的行为,与面对东晋进攻时一副闻风而逃的样子,也实在太判若两人了。
  
  慕容评一会胆小如鼠,一会贼胆包天。慕容评的人格也太分裂了吧!从历史对慕容评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来,历史有时候真是任人随意揉捏的。
  
  桓温与前燕单挑,能取胜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的。而旁边再有一个虎视眈眈前秦帝国,随时可能在背后插桓温一刀,那桓温能战胜燕国的机会就更少得几乎没有了。更可怕的还在于,后面还有众多与他勾心斗角的江南豪门贵族,随时也有可能给桓温下绊,在这种背景下,桓温靠什么打败燕国呢?
  
  桓温的这种困境,大家谁也非常清楚。从这层意义上,所谓慕容评面对桓温北伐吓得差点不战而放弃河北,大约只是政治宣传的内容。因为后来慕容垂的历史地位太高了,所以只有通过这种内容才能把慕容评与莫容垂的权力相争变成忠臣与奸臣之争。好像慕容评把前燕帝国弄得无可救药了,才死马当活马医的让慕容垂出来收拾乱摊子。
  
  秦、燕、晋之间的争斗是标准的三方博奕,所以联弱制强、防止一方坐大,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且当时前秦的皇权高度集中,他正充满攻击性的俯视着整个天下,所以面对东晋北伐前燕,前秦自然会想着从中获利的。但为了证明东晋随时可以取得这次北伐胜利,所以前秦面对晋、燕之战时,也变得莫名其妙起来。总而言之,前秦最初一直不打算介入晋、燕之战,在王猛力排众议下才决定出兵的。但从正常的利益博奕去看,前秦派兵参与晋、燕争战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在这次北伐前,郗超曾提出一些不同的战略构想,所以我们大约总相信,如果桓温听取郗超的意见,北伐的结果应该就会好一些。但郗超的意见,也实在说不上有什么高明的。
  
  郗超建议桓温应以邺城为目标。但这种战略显然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这显然都是桓温玩剩下的东西。桓温在伐成汉、伐前秦时都是用的这种战略,总而言之,率军直奔敌人都城之下。但在北伐前秦失败后,桓温对这种战略似乎也没有什么信心了。因为,就算大军真的直接冲到敌国都城之下,如果敌国的军事、政治力量都完整的保存着,那打到帝国都城前面,又有什么用呢?这从桓温在灞水岸边进退两难就可以看出来了。更主要的是,在前秦帝国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就算桓温感觉真有把握打败前燕,他就真敢率军与前燕军事主力决战吗?显然也是不敢的,因为前秦大军随时都参与进来的。
  
  郗超又建议桓温先做好后勤保障再进攻,但做好后勤保障又能怎样呢?在与前燕对恃之时,如果前秦大军突然介入,桓温又能怎样呢?岂非还得率军赶紧撤退。孤军深入到黄河岸边,在西北(前秦)、河北(前燕)两大军事集团的夹击下,在东晋帝国豪门贵族试图削弱桓温的背景下,桓温后勤有了保障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得赶紧撤军。
  
  桓温这次北伐的主要目标,应该就是趁机把内战的成果全部收网。换而言之,他只想趁这次北伐的时机,渐渐把东晋帝国抓在自己手中。所以这次北伐虽然彻底失败了,但桓温在东晋帝国的权势却是因此更上一层楼了。因为这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桓温却开始凌驾于所有豪门贵族之上了。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