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背后的故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3:05:25




在中国电影史上,要论气势宏伟、规模空前的鸿篇巨制,那就无出1991年推出的革命战争史诗巨片《大决战》系列之右。该系列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每部都是上下集,均达到了210分钟,篇幅之浩大前所未有,是作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的献礼片。《大决战》系列全景式地反映了从1948年上半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全程。其既能独立成篇,又可联成一个整体,不仅表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斗争,而且展示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特情工作、统一战线、争取民心等多方面的较量,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描绘,展现了1940年代末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风貌,揭示出了决定战争胜负和历史变革的深层动因。自有中国电影以来,银幕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结构复杂、人物众多、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作品,至今仍是后无来者。

《大决战》是名副其实的史诗系列战争巨片,得到了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军委还特批了相关款项。从酝酿到摄制完成历时5年,最后耗资达人民币一个亿,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影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堪称纵横中国。动员了人民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计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参加拍摄。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多达238人,其中有主要角色50余人,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影片上映以后,受到了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一举夺得了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后来邓小平都曾满意地表示:“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早在1950年代,创建不久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限制,一直没能如愿。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政通人和,终于具备了拍摄条件。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由中央军委牵头,将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由于涉及重大革命历史,其中还出现了政治敏感人物林彪,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出一点问题。因而八一厂定下了一个基本原则——“剧本不好不拍”。随后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分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了写好剧本,三位作者先后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员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的战场旧址。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对《大决战》剧本的创作非常重视,多次召见主创人员,就剧本创作事宜进行了研究讨论。当时杨尚昆对大家说:“《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就剧本的具体创作来说,史超负责的淮海战役相对好写一些。而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涉及到了主要指挥员之一的林彪,对于这个当时还是“鬼”一般的党史人物,写不写,怎样写,开始还真让王军、李平分犯了难。这时有人担心影片中出了林彪会有麻烦,主张在剧本中不写林彪;还有人认为如果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至少不要自找麻烦。然而这样一来,就根本难以说是真实反映了三大战役的历史,拍成的影片在艺术价值上就要大打折扣了。就在此时,杨尚昆副主席又说话了:“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这个指示一下,等于一定程度上为林彪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解了禁,可是乐坏了主创人员。经过埋头苦干,反复酝酿推敲,力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艰辛创作,三名主创人员终于在1987年底完成了剧本《大决战》最后一稿的写作。后来到了实际拍摄过程中,为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剧组又对剧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真可谓是磨了又磨。

《大决战》所惊动的大人物,除了邓小平和杨尚昆外,还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他不但亲自听取剧组汇报,又特别为该系列题写了片名。另外就是已经近90高龄的老帅聂荣臻,撑着病弱的身体向总导演李俊等人介绍了平津战役时的一些情况。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得到了这样高规格的国家支持,同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再看一下影片的顾问阵容:张震,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淮海战役时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杨国宇,前海军副司令员,淮海战役时历任中原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交通处处长、运输司令部副政委;苏静,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辽沈战役时的东北野战军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叶子龙,时为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中共中央主席秘书、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主任;崔月犁,时任卫生部部长、中顾委委员,平津战役时的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职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陈荒煤,时为文化部顾问、中国作协副主席;丁峤,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前著名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

另外,还有艺术指导徐怀中,时任八一厂首席编剧,淮海战役时的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组长;摄制指挥萧穆,时任八一厂厂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上面这一票人里,既有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代表,又有北平地下党和毛主席办公室的代表,还有文化、新闻、电影界的领导和代表,可谓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覆盖了拍摄《大决战》所需要的各种支持资源。

《大决战》的导演阵容也可谓是超级豪华。由执导过《回民支队》、《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的李俊担任总导演;执导过《血战台儿庄》的杨光远担任首席导演,并负责影片《辽沈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由执导过《路漫漫》、《四渡赤水》的蔡继渭负责影片《淮海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执导过《道是无情胜有情》、《雷场相思树》的韦廉负责影片《平津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其他分组导演有执导过《南海风云》、《花枝俏》、《天山行》、《巍巍昆仑》的景慕逵(他还有个明星儿子叫景岗山)、在《血战台儿庄》中参与执导并饰演了川军师长王铭章的翟俊杰等。这一大票革命历史片的名导撒下去进行磨合,就可想而知成片后的《大决战》质量如何了。

如此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的史诗巨片,在演员选择上也是别具一格。剧组决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海选,从优中选优。总导演李俊还作出了特别的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能参加这样一部世纪大片的演出,对于当时中国影坛上的演员们是具有莫大吸引力的,很快就涌来了一大批人报名试镜。一些次要人物这里就不说了,下面简单谈一下几位领袖级人物和主要将领的演员确定。

饰演毛泽东的演员最无悬念,由当时国内公认的“主席”古月走马担纲。其次就是邓小平的角色,被因出演《百色起义》中邓小平而一举成名的卢奇夺走。周恩来的角色竞争者要多一些,其中最孚众望的是在《大河奔流》、《西安事变》中饰演过周恩来的王铁成。不过历史上的周恩来当时只有51岁,王铁成的扮相有些嫌老,最后剧组选择了在《北斗》、《四渡赤水》中饰演过周恩来的苏林。蒋介石的有力竞争者有两个,一个是在《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等影片中饰演过蒋介石的孙飞虎,另一个是在《四渡赤水》、《血战台儿庄》等影片中饰演过蒋介石的赵恒多。其中孙飞虎的呼声更高,因为《西安事变》一片在台湾走红,那里熟悉蒋介石的人认为孙飞虎连“后脑勺都像蒋总统”。然而剧组在经过了细致讨论分析后,认为孙飞虎把蒋介石演得比较阴鸷僵硬,不如赵恒多更加开阖自如,最终选择了赵恒多。朱德的角色给了因《南昌起义》、《四渡赤水》等片而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朱德特型演员刘怀正。遗憾的是刘怀正在1997年赴美国访问时,与另一周恩来特型演员黄凯因车祸而同时遇难。当时国内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极少,曾在电视剧《少奇同志在东北》和影片《巍巍昆仑》中饰演了刘少奇的郭法曾顺利入选。在笔者的记忆中,对他在影片《十天》中饰演的反派吴副官和《特高课在行动》中饰演的日本翻译官丁彦(实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印象还比较深刻。饰演任弼时的特型演员也很少,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路希凭借在《西安事变》、《巍巍昆仑》中饰演了任弼时而入选。陈毅的角色给了是当时国内最为观众熟悉的陈毅特型演员刘锡田,刘伯承的角色也因同样理由给了特型演员傅学诚。粟裕的角色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东省话剧团演员谢伟才,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定妆照与当年的粟裕很像。谢伟才此后用心揣摸,刻苦钻研,终于比较好地演出了粟裕的儒将形象。在《大决战》的首映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还在众多演员中认出了谢伟才,高兴地对他说:“你是演粟裕的,演得好,演得好!”更为传奇的是,《大决战》在全国公映后,还让谢伟才找到了已失散40多年的弟弟妹妹们。

最关键的一个角色要放在这里单独说。大家都猜到了,林彪。在1983的影片《四渡赤水》中,曾经出现过林彪的两个镜头,这是银幕上第一个以正面人物出现的林彪形象。当时那个演员的扮相和湖北口音还真是像极了前副统帅,可惜一直没有查到他的名字。这一次,天大的幸运和考验落到了黑龙江省鸡西市话剧团演员马绍信头上。本来团里是推荐他去竞争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一角的,没想到一来二去编导却让他试了林彪的戏。也亏得八一厂当年的不拘一格大胆用人,才让马绍信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让观众难以忘怀的林彪形象。马绍信演得有多像,看过电影的观众自然心中有数。当时连林彪的女儿林豆豆都打电话给剧组,对这一银幕形象表示了感谢。至今为止,马绍信仍被公认为在中国影视剧史上曾经饰演中年林彪最为形神兼备的演员。据说在《大决战》摄制完成后,已是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曾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剧组主要演员。当时他突然急切地问道:“林彪呢?林彪呢?”有人指出了站在后排的马绍信,杨尚昆立即急步走上去,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欲言又止,眼里饱含的那份复杂情感,实在是可以作为一个历史之谜而让后人去猜了。



演员选好了,这些人在《大决战》里是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又成了一个问题。在以前拍过的革命历史影片中,有一些领袖级角色说方言已为观众所熟悉了,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蒋介石等,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如刘伯承、陈毅等也是。如果现在要改说普通话,难免会失去了已养成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大决战》这么多的人物,要是都说方言,可就南腔北调乱了套,也不可行。最后剧组在征询了总政领导、专家顾问及一些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具体到影片中,就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蒋介石、刘伯承、陈毅,再加上一位后起之秀粟裕说方言,其余角色都说普通话,包括林彪。从后来影片的效果看,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假设要是在塔山阻击战的紧要关头,马绍信饰演的林彪疾言厉色地用湖北话来一句:“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这个场面该有多么煞风景。

在《大决战》系列中,最先拍好上映的,也是社会反响最好的,当数《辽沈战役》。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功劳还要说是林彪这个角色演得好,大大超出了公众的期待心理。首席导演杨光远在后来回忆时曾点出,《辽沈战役》拍得好不好,关键就在林彪。有此点晴之笔,这部影片获得成功也就成为了必然。下面,就让我们在历史与艺术中穿行,一步步揭开影片《辽沈战役》背后的故事吧。



在影片开头,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与刘少奇、朱德带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其后,国共双方统帅部就是否发起战略决战及全局进退反复进行了运筹,最后都将目光落到了东北。  

在真实的历史上,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为何首先在东北打响呢?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解放战争的规模之浩大、参加人数之众多,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同时,解放战争打得是决定两个政权兴衰存亡的总体战,所谓战略决战必然要看双方在整个战争形势上的演变,以及是否具备了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解放战争进行到了1948年初,国共双方的整体实力情况已经较战争开始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军虽经多次整补,总兵力仍从战争之初的430万人,其中正规军200万人,下降到了总兵力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81万人;解放军则从战争之初的总兵力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增长到了总兵力223万人,其中野战军106万人。而剩下的国民党正规军中,约有一半旅级单位是曾遭到解放军歼灭后又重建,或是遭受过解放军歼灭性打击的。还有不少部队是由新兵和地方部队升级编成的,战斗力并不强。而解放军则在一年半的战争期间完成了从地方武装向野战军,从分散游击向正规作战、大兵团作战的转变。同时歼灭了很多敌人,积累了作战经验,士气旺盛,军力越打越强。国民党军仍占有一定优势的是在武器装备方面,特别是在火炮、坦克等重型兵器,以及空军、海军方面。不过这些优势正在一点点缩小之中。

在全局作战方面,解放军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逐渐从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火引入了国统区,使整个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北战场。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3月结束了冬季攻势后,已经解放了占东北面积70%以上的地区和86%的人口,使整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也从刚出关时的11万人发展到了近100万人,其中野战军近70万人,武器装备和战术素养均居各战略区部队之冠,可谓是兵强马壮。难怪毛泽东当时都风趣的说:“林彪现在壮得很呐!”反观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虽还有50多万人,却被分割在了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连的地区内,在战略上陷入了非常孤立的境地。其中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率2个兵团8个军约30万人,防守沈阳、铁岭、抚顺、本溪、新民地区;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2个军约10万人,防守已成孤城的长春;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1个兵团4个军约15万人,防守锦州、山海关、葫芦岛一线。除锦州地区还能维持着与关内的铁路和海上交通外,长春和沈阳地区都已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陆海交通断绝,全靠空运补给。至此,无论政治、经济、军力、士气、民心,东北的中共力量均对国民党形成了全面压倒性优势,这在当时全国各战略区中是唯一的。

影片中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向蒋介石报告,延安、太原、大同的测向台几乎同时发现共党总部的电台全部消失了,并且认为共产党总部已向华北迁移,毛泽东很可能要同刘少奇、朱德会合。这时蒋介石自言自语地问道:“那么,毛泽东站在黄河东岸,他的眼睛首先又会盯在哪里呢?”这个情节设计得非常精妙,顺势引出了后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战略决战方向的运筹过程。



就当时的全国战局而言,毛泽东曾就南北两线各作过一个设想。在南线,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遭到了国民党军重兵围剿,形势非常困难。为扭转局面,毛泽东又出天才设想,决心派一支精锐的主力兵团向长江以南作战略跃进,迫使国民党军回援,使中原战局出现重大改变。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华野,属意由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叶飞、王必成、陶勇3个纵队渡江南进,进行大纵深机动作战,吸引调动敌人;在北线,毛泽东向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东野)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提出了“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战略设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东野集中力量向锦州、山海关一线的北宁线方向出击,目的是以“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也就是说,毛泽东已判断蒋介石可能会将东北的国民党军撤向华北,以扭转非常被动且正逐渐恶化的战略态势。因而希望东野主力能南下作战切断北宁线,封闭敌人经此处的退路,最好是能将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就地歼灭。这个设想是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在1948年2月7日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体现的,战史上将之作为毛泽东第一次对东北战局明确提出的“关门打狗”战略。

这里出现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蒋介石想不想把东北国民党军撤向华北;二是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能不能达到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的目的。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了辽沈战役之所以演变成战略决战的根源所在。

先说第一个问题。到了1948年1月时,东北的国民党军在东野的冬季攻势下一溃千里,形势可以说是江河日下。蒋介石只好撤掉了被打得焦头烂额的原东北“行辕”最高长官陈诚,改派被急召从海外回国的抗战名将卫立煌出任新成立的东北“剿总”总司令,期望卫能改变局面。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又从华北抽调了一批军队到东北,同时恢复了一些被消灭部队的建制,使卫立煌手中的兵力达到了60万人。不过,历史证明,派卫立煌主掌东北是蒋介石在战争关键时刻犯下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他很快就将后悔莫及。

卫立煌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来以能打著称,这里先不论多年来坊间议论他的“通共”嫌疑,仅从其上任后的军事部署看,还是费了些心思的。卫立煌判断,目前手中的这些兵力也仅比陈诚当初在任上时多了一点,且多未经整训,那时没打动共军,现在更是甭想。既然不能攻,便就只能守,先把实力保存好,稳定住东北的形势,以待将来国际局势能有什么变化。卫所想的“国际局势”指的是美国当年的总统大选,共和党的杜威与民主党的杜鲁门在激烈竞争总统职位。杜威一直声称,如果他当选,就要给予中华民国政府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抵御共产党势力的扩张。因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当时正在国际上全力帮助杜威竞选总统。这也就是影片中在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总统”就职大典上,新任国防部长何应钦向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提出来的大家心照不宣的那个问题。

卫立煌的应对策略是“固点,联线,扩面”,“重点不重面”。也就是说要首先收缩兵力固守大的据点,以沈阳为中心,巩固外围各点,同时保持至锦州和辽南出海口的交通安全,预留撤退后路。长春、吉林、四平等遭到解放军分割的孤立据点,要坚决死守,以牵制解放军的兵力而策应沈阳方向。至于后面的联线以打通各据点联系,扩面以扩大占领区的方针,现时还谈不上,只有看日后的战局发展了。另外,卫立煌新官上任,一个大的立场就是保存实力,不能轻易断送老本,手里有兵到哪都好说话,这也是国民党内部的政治潜规则。后来蒋介石和卫立煌就东北弃守间的来回扯皮,这个潜规则起到了大作用。

结果卫立煌的屁股还没坐热,林彪就指挥东野继续发起了冬季攻势。从1948年1月底到2月底,连克辽阳、鞍山、营口等辽南三城,完全控制了沈阳以南的中长铁路,切断了沈阳和锦州之间的联系,并断绝了沈阳方向国民党军的海上运输线。这下好,卫立煌集团在沈阳以北只剩下了长春、吉林、四平三个孤立据点,在沈阳以南的陆海交通又被断了,等于其主力已处于了解放军的分割包围之中,只能靠空运补给,成了待宰羔羊。蒋介石可急了:卫俊如拿不出好的应对方针,我的这点精锐本钱却不能断送在东北!经过权衡之后,他判断如按目前局势继续下去,卫立煌集团将毫无还手之力,打不了仗,光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心令卫立煌只留少数兵力守沈阳,而以主力西进,打通到锦州间的道路,撤到锦州与范汉杰集团会合。从后来看,蒋介石的这个决心是及时而正确的。当时国民党军在东北就是已坐陷被动,而要摆脱被动便只有放弃一些重要据点,腾出机动兵团于更有利的战场,再徐图反攻。锦州的位置则得天独厚,为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咽喉重镇,是用武之地。沈阳主力与范汉杰集团会合后,进可与共军决战,退可撤入关内,与华北傅作义集团会合,又能大大改善华北与中原战场的局势。而当时东野主力尚位于北满,在辽南切断沈锦交通线的兵力是无法阻止沈阳国民党军主力西退锦州的。影片中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在与何应钦会谈时提出了和蒋介石相同的战略方针,不论是否为艺术虚构,其眼光之老辣当予以肯定。他又说了一句话:“设若毛泽东抢一个先手,占据锦州,切断北宁线,整个满洲就是一块死棋。所幸的是,从满洲共军的动向看,他们尚无此敏感。”实际上,毛泽东对北宁线的掂记可是由来已久了。

在筹划全国战局时,毛泽东一直非常担心蒋介石会断然将东北国民党军撤入关内,这样华北和中原战场都将陷入难局,解放战争的时间必然拖延。早在1947年年中后,毛泽东就曾先后给林彪发电报,建议其将主攻方向逐步转至北宁线及关内,东北主力可组成若干野战兵团,同时在几个区域机动作战。这样既能扯动敌人以在运动中歼灭,又能打通东北至华北的交通线,将东北的军火物资接济华北、西北战场。毛泽东作这一设想的重要意图在于:当时晋冀鲁豫刘邓部千里跃进大别山,西北彭德怀部、华东陈粟部又遭到国民党军重点围剿,形势都相当困难。军力态势相对好一些的就是东北了,林彪、罗荣桓可以多担一些担子,分兵转战华北,以减轻关内战场的压力。不能不说,毛泽东的天才战略思维确是天马行空,外人不可触及。而当时林彪回电认为,要调动和歼灭敌人,需要解放军能同时攻打敌人大的据点和阻其互相增援。只有集中兵力才能做到此点,而分散作战后则较为困难。所以建议先将东北形势大体解决,而后以主力或全力入关与华北部队会合,无论是打敌大据点还是阻敌较大兵力增援就都能实现,这样全国战局将会发生根本变化。毛泽东向来尊重一线指挥员的意见,便搁置了自己的想法。等到东北战场形势日趋大好,蒋介石有可能被逼得真动了要将东北国民党军主力撤到锦州的念头时,毛泽东当初的担心便愈发严重起来。这也就是他在1948年2月7日给林彪等人去电,指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根本原因。在此之前,毛泽东甚至在发给林罗的电报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东北的具体铁路路段的处置意见,哪些要破坏,哪些要保留,这实际上是已经在为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的行动预作准备了。不过,毛泽东的这个电报还不能完全看作是“关门打狗”战略的成熟设想,其理由后面会谈到。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卫立煌是一百个不愿意。他刚刚得到这个官位,费了半天力气整顿部队,重建军心,突然又要撤,威望将立时丧尽,已到手的军权又不知会落入何方。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沈阳主力西撤锦州,留守那点部队根本抵挡不住解放军的进攻,沈阳必将失守。如此一来将导致连锁反应,长春、四平等也将不保,大半个东北就沦入了共军之手。他卫立煌是东北最高长官,即使是按老头子的命令丢失了东北,但国内舆论追究起责任来,第一个替罪羊还是他卫立煌,就如当初在东北吃了败仗的陈诚,倒台在了一片“你来得去不得”、“杀陈诚以谢国人”公众汹汹声中。卫立煌是绝对不会吃这个瘪的,他找来郑洞国、廖耀湘、参谋长赵家骧等人商议,直接摆出了去辽西要击破共军数道封锁线,同时要经几条大河侧敌行动,春季解冻后重兵器通行困难等不利因素,认为以目前的士气状态很有可能要在路上全军覆没。其他人除了上述困难外,也不愿意丢下防守长春、四平等地的十几万袍泽。卫立煌乘机提出建议,认为可暂时固守沈阳,整训部队,坚持一段,看情况再打通锦州。其余将领在讨论后也赞成了卫立煌的建议。于是卫立煌先后派郑洞国、赵家骧飞赴南京,向蒋介石面陈了东北将领的意见。蒋介石虽然认为这几条理由都不成立,但见前线将领群情如此,也不好直接把下面卖命的人都给得罪了,只好同意东北暂维持现状。同时指示卫立煌要加紧整训部队,一待条件许可,就要从沈阳向锦州方向出击。

影片中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当面向蒋介石提出了放弃东北的建议,这是历史的真实。巴大维认为继续坚守被孤立的几个大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而且不能无休止地靠空运补给。正像影片中巴大维说的那样,早在1948年3月,他就向蒋介石提出了这个建议,但一直无人理睬。前边说过了,在2月底蒋介石就想把沈阳主力撤到锦州,怎么到了3月连巴大维的建议也不理了呢?实际上这是错怪了蒋介石。尽管此时东北又丢掉了四平、吉林两城,局势更加恶化,但一方面是东北将领集体不愿意撤,另一方面是到了3月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当时国内正在搞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准备召开国民大会,蒋介石已达到了他一生的政治巅峰,这时就不能因为丢掉东北而得罪国统区舆论和国民大会代表们。同时,美国总统竞选也在紧张进行,参选各方都展开了全力造势。此时如果蒋介石丢掉东北,那么就会给外界造成国民政府不堪一击的印象,不利于杜威的竞选。因此,尽管蒋介石还在犹豫,但政治第一,对外必须表示要守住东北,“以象征我们国家力量的存在”。到了4月,蒋介石又努力了一把,将卫立煌召到南京,希望他同意将东北主力撤往锦州,沈阳、长春只留少量部队防守。卫立煌一看,这意思还想把长春主力也接应着一起南撤,林彪早摆开了7、8个纵队在等着他,这不是纯粹找死吗!于是他死磨硬顶,一直强调部队尚未整训完毕,一旦撤出沈阳就有在中途被共军消灭的危险。他力陈坚守沈阳、长春的必要性,主张守住东北就能拖住林彪百万之众,为华北提供屏障,对关内战场是有利的。而且卫立煌认为东北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尚在,共军打一个四平都很困难,并无攻占长春、沈阳这样设防坚固大城市的能力。他保证只要不撤出沈阳,军队补给问题会直接同美军顾问团商量解决。最后,蒋介石勉强同意了卫立煌的主张,让他自己去操办。卫立煌很快就找了巴大维,费劲努力要来了4个师的装备,用这些武器又编成了2个军。而空运补给问题则因运力、燃料有限,只能满足沈阳、长春每日三分之一左右的需要。显然,久守东北根本无可能,但卫立煌至少可以再拖上一阵。对于卫立煌上述的分析,蒋介石经过权衡后基本认可,他也不甘心不战就放弃长春,认为守住长春至少可以拖住共军在北满的主力,从而策应越来越紧张的关内战场。到了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军事检讨会,最后确定在东北集中兵力以确保辽东、热河,从而巩固华北。这也就是影片中提到的国民党军统帅部的新战略: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云云。

关于东北是弃是守的问题,蒋介石和卫立煌来回扯了半年皮,最后还是决定守。这就终于落入了毛泽东的战略运筹中,为歼灭东北国民党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实际上就卫立煌那个最反感的国军主力出沈阳来看,路上确实存有风险,然而总比后来东野大军南下北宁线后,再匆忙西进救援锦州要好得多。长春是块死地,必须放弃,但又谁都不愿负责。这里关键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上下不齐心,徒然争论,迁延时日,终于导致战局无可挽回。

影片中的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由琼斯•壮加里饰演,他的美国名字叫戴维•巴尔,军衔少将。此人观察了辽沈战役全程,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国民党军的覆灭已不可避免,因此向美国政府建议不要给予国民政府任何进一步的援助。他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还成为了美7师师长,参加了麦克阿瑟指挥的仁川登陆,并和美骑1师首先攻入了汉城。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戴维•巴尔指挥美7师部队在东线长津湖地区与志愿军第九兵团进行了一场血战,丢掉了著名的“北极熊团”美7师31团支队,成就了志愿军第27军的大名,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下面再说第二个问题,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能不能达到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的目的。在影片中,中共五大书记开会讨论北线战略时,有如下表现:



刘少奇:“看来,我们2月7日的电报东野没有仔细研究。”
周恩来:“事情很明白,先打长春,是揪尾巴的办法,不在要害上;南下打锦州、山海关一线,是卡脖子的办法,一下子就把东北的大门封住了。”
毛泽东:“林彪现在壮得厉害,手上啊有一百万部队。东北敌人也不过六十万,经济上也超过了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卫立煌集团撤退到关内,推迟了整个战争进程,我实在是不甘心!”



从影片中看,只要东野主力南下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就能封住东北的大门,东北国民党军就跑不掉了。事情有那么简单吗?实际上,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只是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陆上退路。卫立煌集团还可以趁东野主力南下之机,不顾一切出沈阳,夺回营口,从海上撤回关内。以当时东野的军力,既要包围长春之敌,又要面对卫立煌集团和范汉杰集团这两大坨敌人,锦州和营口就只能先顾一头,无法同时封闭国民党军的陆海退路。也就是说,只要东北国民党军决心跑,怎么也能跑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出来。那么影片中五大书记这时开会讨论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的意义何在呢?

在真实的历史上,毛泽东于2月7日给林彪、罗荣桓等人的电报中是这样说的:“下一次作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决定。但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经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原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又出平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其时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外,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大休整,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山海关)、昌、滦地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如果我军尚无足够力量阻止其撤退,则撤退后的蒋军似将控制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间地区,并打通津浦北段,其给养当然会很困难,士气会更衰落,但兵力则较集中,这些可能情况亦须预先见到。当然,蒋军死钉在东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军强大到使其无法撤退,否则是难于设想的。”

这就比较明显了,毛泽东在电报中的主要意图在于阻止东北国民党军直接经锦州方向撤往关内,建议东野南下夺取北宁线,首先封闭敌人的陆上退路,这样对应付此种形势更为有利。至于国民党军的海上退路,电报中并未谈及,但提到了一旦敌人退往关内后的危害。也就是说,毛泽东当时判断东北国民党军一定会向关内撤退,却并无信心将其完全封闭于东北,而是要求东野不能让其直接从陆路退入关内或在锦州地区聚成一个大的集团,从而造成东北战场更难于解决和华北战场压力骤增的不利形势。因此强调了东野主力南下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的重要性,这样就能预防敌人抢占此区域的不利局面,同时可以与华北聂荣臻部连成一片,为将来直接入关参战作准备。可以说,毛泽东当时还未有在东北发起战略决战的意识,他的主要意图还是基于去年的那个天才设想,即在东北敌人还未消灭的情况下,军力富裕的东野可以派一部分兵力先行入关参战,以改善华北战场局势。相比蒋介石和冈村宁次等人提出的将沈阳主力撤到锦州后的形势来说,南下北宁线作战的重要性也就更明显了,确实是抢了一个先手,预防了最不利局面的发生,同时直接打通了入关的咽喉路线,搞得好还能吃掉部分敌人。东北、华北一块打,是毛泽东对于下一阶段作战设想的重要基础。至于东北战场未解决的敌人,打一段休整一段,一口口将其吃掉,已不是着急的事。万一卫立煌集团拼命从海上逃回关内,也只能从华东地区加入作战,至少不能直接影响华北。而东北将全部获得解放,东野就可全力入关参战,全国战局也将发生根本变化。这是一个长远设想,与后来毛泽东在西柏坡“九月会议”上提出的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设想是一致的。所以尽管他在电报中强调“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但就具体的作战方向而言,当时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决战方案。而以东野目前的实力,能不能与东北国民党军展开决战还是未知数。所谓“封闭”,并不一定指将东北国民党军全部就地歼灭和封死其所有撤退道路,而应是能把其抑留在东北的任何可能性。林彪后来判断抓住长春之敌就能达到将卫立煌集团拖在东北的目的,也是从全面来理解“封闭”的意义的。

如此一来,真实的历史与影片中几位中共领导人的战略设想就有了一定差距。要求东野把整个卫立煌集团抓住,不让其撤到关内去,在当时是难以做到的,因而也就不像影片中表现的那么绝对化。毛泽东再“不甘心”,也不是他和林彪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无法阻止国民党军海空力量援助和驻青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可能的介入,是中共方面客观存在的战略软肋。当时追求的,就是切断东北之敌与华北之敌的陆上联系,使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能够联手歼敌,并进一步支援西北战场,从而改善整个北线战场形势。如果不是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基于各自利益来回扯皮,坐失撤退时机,自己把东北折腾成了一盘“死棋”,那么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是很难打成最后那个结果的。



1.jpg (13.39 KB, 下载次数: 4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5 上传



在中国电影史上,要论气势宏伟、规模空前的鸿篇巨制,那就无出1991年推出的革命战争史诗巨片《大决战》系列之右。该系列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每部都是上下集,均达到了210分钟,篇幅之浩大前所未有,是作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的献礼片。《大决战》系列全景式地反映了从1948年上半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历史全程。其既能独立成篇,又可联成一个整体,不仅表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斗争,而且展示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特情工作、统一战线、争取民心等多方面的较量,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描绘,展现了1940年代末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风貌,揭示出了决定战争胜负和历史变革的深层动因。自有中国电影以来,银幕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结构复杂、人物众多、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作品,至今仍是后无来者。

《大决战》是名副其实的史诗系列战争巨片,得到了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军委还特批了相关款项。从酝酿到摄制完成历时5年,最后耗资达人民币一个亿,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影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堪称纵横中国。动员了人民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计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参加拍摄。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多达238人,其中有主要角色50余人,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影片上映以后,受到了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一举夺得了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后来邓小平都曾满意地表示:“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早在1950年代,创建不久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限制,一直没能如愿。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政通人和,终于具备了拍摄条件。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由中央军委牵头,将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由于涉及重大革命历史,其中还出现了政治敏感人物林彪,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出一点问题。因而八一厂定下了一个基本原则——“剧本不好不拍”。随后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分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了写好剧本,三位作者先后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员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的战场旧址。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对《大决战》剧本的创作非常重视,多次召见主创人员,就剧本创作事宜进行了研究讨论。当时杨尚昆对大家说:“《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就剧本的具体创作来说,史超负责的淮海战役相对好写一些。而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涉及到了主要指挥员之一的林彪,对于这个当时还是“鬼”一般的党史人物,写不写,怎样写,开始还真让王军、李平分犯了难。这时有人担心影片中出了林彪会有麻烦,主张在剧本中不写林彪;还有人认为如果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至少不要自找麻烦。然而这样一来,就根本难以说是真实反映了三大战役的历史,拍成的影片在艺术价值上就要大打折扣了。就在此时,杨尚昆副主席又说话了:“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这个指示一下,等于一定程度上为林彪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解了禁,可是乐坏了主创人员。经过埋头苦干,反复酝酿推敲,力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艰辛创作,三名主创人员终于在1987年底完成了剧本《大决战》最后一稿的写作。后来到了实际拍摄过程中,为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剧组又对剧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真可谓是磨了又磨。

《大决战》所惊动的大人物,除了邓小平和杨尚昆外,还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他不但亲自听取剧组汇报,又特别为该系列题写了片名。另外就是已经近90高龄的老帅聂荣臻,撑着病弱的身体向总导演李俊等人介绍了平津战役时的一些情况。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得到了这样高规格的国家支持,同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再看一下影片的顾问阵容:张震,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淮海战役时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杨国宇,前海军副司令员,淮海战役时历任中原军区司令部军政处处长、交通处处长、运输司令部副政委;苏静,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辽沈战役时的东北野战军作战处处长兼情报处处长;叶子龙,时为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中共中央主席秘书、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主任;崔月犁,时任卫生部部长、中顾委委员,平津战役时的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职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陈荒煤,时为文化部顾问、中国作协副主席;丁峤,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前著名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

另外,还有艺术指导徐怀中,时任八一厂首席编剧,淮海战役时的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组长;摄制指挥萧穆,时任八一厂厂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上面这一票人里,既有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代表,又有北平地下党和毛主席办公室的代表,还有文化、新闻、电影界的领导和代表,可谓方方面面,全方位地覆盖了拍摄《大决战》所需要的各种支持资源。

《大决战》的导演阵容也可谓是超级豪华。由执导过《回民支队》、《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的李俊担任总导演;执导过《血战台儿庄》的杨光远担任首席导演,并负责影片《辽沈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由执导过《路漫漫》、《四渡赤水》的蔡继渭负责影片《淮海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执导过《道是无情胜有情》、《雷场相思树》的韦廉负责影片《平津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其他分组导演有执导过《南海风云》、《花枝俏》、《天山行》、《巍巍昆仑》的景慕逵(他还有个明星儿子叫景岗山)、在《血战台儿庄》中参与执导并饰演了川军师长王铭章的翟俊杰等。这一大票革命历史片的名导撒下去进行磨合,就可想而知成片后的《大决战》质量如何了。

如此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的史诗巨片,在演员选择上也是别具一格。剧组决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海选,从优中选优。总导演李俊还作出了特别的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能参加这样一部世纪大片的演出,对于当时中国影坛上的演员们是具有莫大吸引力的,很快就涌来了一大批人报名试镜。一些次要人物这里就不说了,下面简单谈一下几位领袖级人物和主要将领的演员确定。

饰演毛泽东的演员最无悬念,由当时国内公认的“主席”古月走马担纲。其次就是邓小平的角色,被因出演《百色起义》中邓小平而一举成名的卢奇夺走。周恩来的角色竞争者要多一些,其中最孚众望的是在《大河奔流》、《西安事变》中饰演过周恩来的王铁成。不过历史上的周恩来当时只有51岁,王铁成的扮相有些嫌老,最后剧组选择了在《北斗》、《四渡赤水》中饰演过周恩来的苏林。蒋介石的有力竞争者有两个,一个是在《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等影片中饰演过蒋介石的孙飞虎,另一个是在《四渡赤水》、《血战台儿庄》等影片中饰演过蒋介石的赵恒多。其中孙飞虎的呼声更高,因为《西安事变》一片在台湾走红,那里熟悉蒋介石的人认为孙飞虎连“后脑勺都像蒋总统”。然而剧组在经过了细致讨论分析后,认为孙飞虎把蒋介石演得比较阴鸷僵硬,不如赵恒多更加开阖自如,最终选择了赵恒多。朱德的角色给了因《南昌起义》、《四渡赤水》等片而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朱德特型演员刘怀正。遗憾的是刘怀正在1997年赴美国访问时,与另一周恩来特型演员黄凯因车祸而同时遇难。当时国内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极少,曾在电视剧《少奇同志在东北》和影片《巍巍昆仑》中饰演了刘少奇的郭法曾顺利入选。在笔者的记忆中,对他在影片《十天》中饰演的反派吴副官和《特高课在行动》中饰演的日本翻译官丁彦(实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印象还比较深刻。饰演任弼时的特型演员也很少,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路希凭借在《西安事变》、《巍巍昆仑》中饰演了任弼时而入选。陈毅的角色给了是当时国内最为观众熟悉的陈毅特型演员刘锡田,刘伯承的角色也因同样理由给了特型演员傅学诚。粟裕的角色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东省话剧团演员谢伟才,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定妆照与当年的粟裕很像。谢伟才此后用心揣摸,刻苦钻研,终于比较好地演出了粟裕的儒将形象。在《大决战》的首映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还在众多演员中认出了谢伟才,高兴地对他说:“你是演粟裕的,演得好,演得好!”更为传奇的是,《大决战》在全国公映后,还让谢伟才找到了已失散40多年的弟弟妹妹们。

最关键的一个角色要放在这里单独说。大家都猜到了,林彪。在1983的影片《四渡赤水》中,曾经出现过林彪的两个镜头,这是银幕上第一个以正面人物出现的林彪形象。当时那个演员的扮相和湖北口音还真是像极了前副统帅,可惜一直没有查到他的名字。这一次,天大的幸运和考验落到了黑龙江省鸡西市话剧团演员马绍信头上。本来团里是推荐他去竞争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一角的,没想到一来二去编导却让他试了林彪的戏。也亏得八一厂当年的不拘一格大胆用人,才让马绍信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让观众难以忘怀的林彪形象。马绍信演得有多像,看过电影的观众自然心中有数。当时连林彪的女儿林豆豆都打电话给剧组,对这一银幕形象表示了感谢。至今为止,马绍信仍被公认为在中国影视剧史上曾经饰演中年林彪最为形神兼备的演员。据说在《大决战》摄制完成后,已是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曾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剧组主要演员。当时他突然急切地问道:“林彪呢?林彪呢?”有人指出了站在后排的马绍信,杨尚昆立即急步走上去,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欲言又止,眼里饱含的那份复杂情感,实在是可以作为一个历史之谜而让后人去猜了。

7.jpg (12.27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7 上传



演员选好了,这些人在《大决战》里是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又成了一个问题。在以前拍过的革命历史影片中,有一些领袖级角色说方言已为观众所熟悉了,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蒋介石等,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如刘伯承、陈毅等也是。如果现在要改说普通话,难免会失去了已养成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大决战》这么多的人物,要是都说方言,可就南腔北调乱了套,也不可行。最后剧组在征询了总政领导、专家顾问及一些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具体到影片中,就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蒋介石、刘伯承、陈毅,再加上一位后起之秀粟裕说方言,其余角色都说普通话,包括林彪。从后来影片的效果看,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假设要是在塔山阻击战的紧要关头,马绍信饰演的林彪疾言厉色地用湖北话来一句:“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这个场面该有多么煞风景。

在《大决战》系列中,最先拍好上映的,也是社会反响最好的,当数《辽沈战役》。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功劳还要说是林彪这个角色演得好,大大超出了公众的期待心理。首席导演杨光远在后来回忆时曾点出,《辽沈战役》拍得好不好,关键就在林彪。有此点晴之笔,这部影片获得成功也就成为了必然。下面,就让我们在历史与艺术中穿行,一步步揭开影片《辽沈战役》背后的故事吧。

2.jpg (23.69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5 上传



在影片开头,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与刘少奇、朱德带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其后,国共双方统帅部就是否发起战略决战及全局进退反复进行了运筹,最后都将目光落到了东北。  

在真实的历史上,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为何首先在东北打响呢?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解放战争的规模之浩大、参加人数之众多,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同时,解放战争打得是决定两个政权兴衰存亡的总体战,所谓战略决战必然要看双方在整个战争形势上的演变,以及是否具备了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解放战争进行到了1948年初,国共双方的整体实力情况已经较战争开始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军虽经多次整补,总兵力仍从战争之初的430万人,其中正规军200万人,下降到了总兵力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81万人;解放军则从战争之初的总兵力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增长到了总兵力223万人,其中野战军106万人。而剩下的国民党正规军中,约有一半旅级单位是曾遭到解放军歼灭后又重建,或是遭受过解放军歼灭性打击的。还有不少部队是由新兵和地方部队升级编成的,战斗力并不强。而解放军则在一年半的战争期间完成了从地方武装向野战军,从分散游击向正规作战、大兵团作战的转变。同时歼灭了很多敌人,积累了作战经验,士气旺盛,军力越打越强。国民党军仍占有一定优势的是在武器装备方面,特别是在火炮、坦克等重型兵器,以及空军、海军方面。不过这些优势正在一点点缩小之中。

在全局作战方面,解放军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逐渐从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火引入了国统区,使整个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北战场。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3月结束了冬季攻势后,已经解放了占东北面积70%以上的地区和86%的人口,使整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也从刚出关时的11万人发展到了近100万人,其中野战军近70万人,武器装备和战术素养均居各战略区部队之冠,可谓是兵强马壮。难怪毛泽东当时都风趣的说:“林彪现在壮得很呐!”反观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虽还有50多万人,却被分割在了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连的地区内,在战略上陷入了非常孤立的境地。其中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率2个兵团8个军约30万人,防守沈阳、铁岭、抚顺、本溪、新民地区;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2个军约10万人,防守已成孤城的长春;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1个兵团4个军约15万人,防守锦州、山海关、葫芦岛一线。除锦州地区还能维持着与关内的铁路和海上交通外,长春和沈阳地区都已被解放军分割包围,陆海交通断绝,全靠空运补给。至此,无论政治、经济、军力、士气、民心,东北的中共力量均对国民党形成了全面压倒性优势,这在当时全国各战略区中是唯一的。

影片中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向蒋介石报告,延安、太原、大同的测向台几乎同时发现共党总部的电台全部消失了,并且认为共产党总部已向华北迁移,毛泽东很可能要同刘少奇、朱德会合。这时蒋介石自言自语地问道:“那么,毛泽东站在黄河东岸,他的眼睛首先又会盯在哪里呢?”这个情节设计得非常精妙,顺势引出了后面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战略决战方向的运筹过程。

3.jpg (13.59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6 上传



就当时的全国战局而言,毛泽东曾就南北两线各作过一个设想。在南线,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遭到了国民党军重兵围剿,形势非常困难。为扭转局面,毛泽东又出天才设想,决心派一支精锐的主力兵团向长江以南作战略跃进,迫使国民党军回援,使中原战局出现重大改变。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华野,属意由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叶飞、王必成、陶勇3个纵队渡江南进,进行大纵深机动作战,吸引调动敌人;在北线,毛泽东向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东野)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提出了“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战略设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东野集中力量向锦州、山海关一线的北宁线方向出击,目的是以“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也就是说,毛泽东已判断蒋介石可能会将东北的国民党军撤向华北,以扭转非常被动且正逐渐恶化的战略态势。因而希望东野主力能南下作战切断北宁线,封闭敌人经此处的退路,最好是能将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就地歼灭。这个设想是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在1948年2月7日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体现的,战史上将之作为毛泽东第一次对东北战局明确提出的“关门打狗”战略。

这里出现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蒋介石想不想把东北国民党军撤向华北;二是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能不能达到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的目的。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了辽沈战役之所以演变成战略决战的根源所在。

先说第一个问题。到了1948年1月时,东北的国民党军在东野的冬季攻势下一溃千里,形势可以说是江河日下。蒋介石只好撤掉了被打得焦头烂额的原东北“行辕”最高长官陈诚,改派被急召从海外回国的抗战名将卫立煌出任新成立的东北“剿总”总司令,期望卫能改变局面。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又从华北抽调了一批军队到东北,同时恢复了一些被消灭部队的建制,使卫立煌手中的兵力达到了60万人。不过,历史证明,派卫立煌主掌东北是蒋介石在战争关键时刻犯下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他很快就将后悔莫及。

卫立煌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来以能打著称,这里先不论多年来坊间议论他的“通共”嫌疑,仅从其上任后的军事部署看,还是费了些心思的。卫立煌判断,目前手中的这些兵力也仅比陈诚当初在任上时多了一点,且多未经整训,那时没打动共军,现在更是甭想。既然不能攻,便就只能守,先把实力保存好,稳定住东北的形势,以待将来国际局势能有什么变化。卫所想的“国际局势”指的是美国当年的总统大选,共和党的杜威与民主党的杜鲁门在激烈竞争总统职位。杜威一直声称,如果他当选,就要给予中华民国政府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抵御共产党势力的扩张。因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当时正在国际上全力帮助杜威竞选总统。这也就是影片中在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总统”就职大典上,新任国防部长何应钦向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提出来的大家心照不宣的那个问题。

卫立煌的应对策略是“固点,联线,扩面”,“重点不重面”。也就是说要首先收缩兵力固守大的据点,以沈阳为中心,巩固外围各点,同时保持至锦州和辽南出海口的交通安全,预留撤退后路。长春、吉林、四平等遭到解放军分割的孤立据点,要坚决死守,以牵制解放军的兵力而策应沈阳方向。至于后面的联线以打通各据点联系,扩面以扩大占领区的方针,现时还谈不上,只有看日后的战局发展了。另外,卫立煌新官上任,一个大的立场就是保存实力,不能轻易断送老本,手里有兵到哪都好说话,这也是国民党内部的政治潜规则。后来蒋介石和卫立煌就东北弃守间的来回扯皮,这个潜规则起到了大作用。

结果卫立煌的屁股还没坐热,林彪就指挥东野继续发起了冬季攻势。从1948年1月底到2月底,连克辽阳、鞍山、营口等辽南三城,完全控制了沈阳以南的中长铁路,切断了沈阳和锦州之间的联系,并断绝了沈阳方向国民党军的海上运输线。这下好,卫立煌集团在沈阳以北只剩下了长春、吉林、四平三个孤立据点,在沈阳以南的陆海交通又被断了,等于其主力已处于了解放军的分割包围之中,只能靠空运补给,成了待宰羔羊。蒋介石可急了:卫俊如拿不出好的应对方针,我的这点精锐本钱却不能断送在东北!经过权衡之后,他判断如按目前局势继续下去,卫立煌集团将毫无还手之力,打不了仗,光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心令卫立煌只留少数兵力守沈阳,而以主力西进,打通到锦州间的道路,撤到锦州与范汉杰集团会合。从后来看,蒋介石的这个决心是及时而正确的。当时国民党军在东北就是已坐陷被动,而要摆脱被动便只有放弃一些重要据点,腾出机动兵团于更有利的战场,再徐图反攻。锦州的位置则得天独厚,为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咽喉重镇,是用武之地。沈阳主力与范汉杰集团会合后,进可与共军决战,退可撤入关内,与华北傅作义集团会合,又能大大改善华北与中原战场的局势。而当时东野主力尚位于北满,在辽南切断沈锦交通线的兵力是无法阻止沈阳国民党军主力西退锦州的。影片中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在与何应钦会谈时提出了和蒋介石相同的战略方针,不论是否为艺术虚构,其眼光之老辣当予以肯定。他又说了一句话:“设若毛泽东抢一个先手,占据锦州,切断北宁线,整个满洲就是一块死棋。所幸的是,从满洲共军的动向看,他们尚无此敏感。”实际上,毛泽东对北宁线的掂记可是由来已久了。

在筹划全国战局时,毛泽东一直非常担心蒋介石会断然将东北国民党军撤入关内,这样华北和中原战场都将陷入难局,解放战争的时间必然拖延。早在1947年年中后,毛泽东就曾先后给林彪发电报,建议其将主攻方向逐步转至北宁线及关内,东北主力可组成若干野战兵团,同时在几个区域机动作战。这样既能扯动敌人以在运动中歼灭,又能打通东北至华北的交通线,将东北的军火物资接济华北、西北战场。毛泽东作这一设想的重要意图在于:当时晋冀鲁豫刘邓部千里跃进大别山,西北彭德怀部、华东陈粟部又遭到国民党军重点围剿,形势都相当困难。军力态势相对好一些的就是东北了,林彪、罗荣桓可以多担一些担子,分兵转战华北,以减轻关内战场的压力。不能不说,毛泽东的天才战略思维确是天马行空,外人不可触及。而当时林彪回电认为,要调动和歼灭敌人,需要解放军能同时攻打敌人大的据点和阻其互相增援。只有集中兵力才能做到此点,而分散作战后则较为困难。所以建议先将东北形势大体解决,而后以主力或全力入关与华北部队会合,无论是打敌大据点还是阻敌较大兵力增援就都能实现,这样全国战局将会发生根本变化。毛泽东向来尊重一线指挥员的意见,便搁置了自己的想法。等到东北战场形势日趋大好,蒋介石有可能被逼得真动了要将东北国民党军主力撤到锦州的念头时,毛泽东当初的担心便愈发严重起来。这也就是他在1948年2月7日给林彪等人去电,指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根本原因。在此之前,毛泽东甚至在发给林罗的电报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东北的具体铁路路段的处置意见,哪些要破坏,哪些要保留,这实际上是已经在为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的行动预作准备了。不过,毛泽东的这个电报还不能完全看作是“关门打狗”战略的成熟设想,其理由后面会谈到。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卫立煌是一百个不愿意。他刚刚得到这个官位,费了半天力气整顿部队,重建军心,突然又要撤,威望将立时丧尽,已到手的军权又不知会落入何方。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沈阳主力西撤锦州,留守那点部队根本抵挡不住解放军的进攻,沈阳必将失守。如此一来将导致连锁反应,长春、四平等也将不保,大半个东北就沦入了共军之手。他卫立煌是东北最高长官,即使是按老头子的命令丢失了东北,但国内舆论追究起责任来,第一个替罪羊还是他卫立煌,就如当初在东北吃了败仗的陈诚,倒台在了一片“你来得去不得”、“杀陈诚以谢国人”公众汹汹声中。卫立煌是绝对不会吃这个瘪的,他找来郑洞国、廖耀湘、参谋长赵家骧等人商议,直接摆出了去辽西要击破共军数道封锁线,同时要经几条大河侧敌行动,春季解冻后重兵器通行困难等不利因素,认为以目前的士气状态很有可能要在路上全军覆没。其他人除了上述困难外,也不愿意丢下防守长春、四平等地的十几万袍泽。卫立煌乘机提出建议,认为可暂时固守沈阳,整训部队,坚持一段,看情况再打通锦州。其余将领在讨论后也赞成了卫立煌的建议。于是卫立煌先后派郑洞国、赵家骧飞赴南京,向蒋介石面陈了东北将领的意见。蒋介石虽然认为这几条理由都不成立,但见前线将领群情如此,也不好直接把下面卖命的人都给得罪了,只好同意东北暂维持现状。同时指示卫立煌要加紧整训部队,一待条件许可,就要从沈阳向锦州方向出击。

影片中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当面向蒋介石提出了放弃东北的建议,这是历史的真实。巴大维认为继续坚守被孤立的几个大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而且不能无休止地靠空运补给。正像影片中巴大维说的那样,早在1948年3月,他就向蒋介石提出了这个建议,但一直无人理睬。前边说过了,在2月底蒋介石就想把沈阳主力撤到锦州,怎么到了3月连巴大维的建议也不理了呢?实际上这是错怪了蒋介石。尽管此时东北又丢掉了四平、吉林两城,局势更加恶化,但一方面是东北将领集体不愿意撤,另一方面是到了3月形势已发生了变化。当时国内正在搞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准备召开国民大会,蒋介石已达到了他一生的政治巅峰,这时就不能因为丢掉东北而得罪国统区舆论和国民大会代表们。同时,美国总统竞选也在紧张进行,参选各方都展开了全力造势。此时如果蒋介石丢掉东北,那么就会给外界造成国民政府不堪一击的印象,不利于杜威的竞选。因此,尽管蒋介石还在犹豫,但政治第一,对外必须表示要守住东北,“以象征我们国家力量的存在”。到了4月,蒋介石又努力了一把,将卫立煌召到南京,希望他同意将东北主力撤往锦州,沈阳、长春只留少量部队防守。卫立煌一看,这意思还想把长春主力也接应着一起南撤,林彪早摆开了7、8个纵队在等着他,这不是纯粹找死吗!于是他死磨硬顶,一直强调部队尚未整训完毕,一旦撤出沈阳就有在中途被共军消灭的危险。他力陈坚守沈阳、长春的必要性,主张守住东北就能拖住林彪百万之众,为华北提供屏障,对关内战场是有利的。而且卫立煌认为东北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尚在,共军打一个四平都很困难,并无攻占长春、沈阳这样设防坚固大城市的能力。他保证只要不撤出沈阳,军队补给问题会直接同美军顾问团商量解决。最后,蒋介石勉强同意了卫立煌的主张,让他自己去操办。卫立煌很快就找了巴大维,费劲努力要来了4个师的装备,用这些武器又编成了2个军。而空运补给问题则因运力、燃料有限,只能满足沈阳、长春每日三分之一左右的需要。显然,久守东北根本无可能,但卫立煌至少可以再拖上一阵。对于卫立煌上述的分析,蒋介石经过权衡后基本认可,他也不甘心不战就放弃长春,认为守住长春至少可以拖住共军在北满的主力,从而策应越来越紧张的关内战场。到了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军事检讨会,最后确定在东北集中兵力以确保辽东、热河,从而巩固华北。这也就是影片中提到的国民党军统帅部的新战略: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云云。

关于东北是弃是守的问题,蒋介石和卫立煌来回扯了半年皮,最后还是决定守。这就终于落入了毛泽东的战略运筹中,为歼灭东北国民党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实际上就卫立煌那个最反感的国军主力出沈阳来看,路上确实存有风险,然而总比后来东野大军南下北宁线后,再匆忙西进救援锦州要好得多。长春是块死地,必须放弃,但又谁都不愿负责。这里关键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上下不齐心,徒然争论,迁延时日,终于导致战局无可挽回。

影片中的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由琼斯•壮加里饰演,他的美国名字叫戴维•巴尔,军衔少将。此人观察了辽沈战役全程,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国民党军的覆灭已不可避免,因此向美国政府建议不要给予国民政府任何进一步的援助。他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还成为了美7师师长,参加了麦克阿瑟指挥的仁川登陆,并和美骑1师首先攻入了汉城。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戴维•巴尔指挥美7师部队在东线长津湖地区与志愿军第九兵团进行了一场血战,丢掉了著名的“北极熊团”美7师31团支队,成就了志愿军第27军的大名,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下面再说第二个问题,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能不能达到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的目的。在影片中,中共五大书记开会讨论北线战略时,有如下表现:

9.jpg (16.33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7 上传



刘少奇:“看来,我们2月7日的电报东野没有仔细研究。”
周恩来:“事情很明白,先打长春,是揪尾巴的办法,不在要害上;南下打锦州、山海关一线,是卡脖子的办法,一下子就把东北的大门封住了。”
毛泽东:“林彪现在壮得厉害,手上啊有一百万部队。东北敌人也不过六十万,经济上也超过了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卫立煌集团撤退到关内,推迟了整个战争进程,我实在是不甘心!”

8.jpg (16.93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7:57 上传



从影片中看,只要东野主力南下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就能封住东北的大门,东北国民党军就跑不掉了。事情有那么简单吗?实际上,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只是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陆上退路。卫立煌集团还可以趁东野主力南下之机,不顾一切出沈阳,夺回营口,从海上撤回关内。以当时东野的军力,既要包围长春之敌,又要面对卫立煌集团和范汉杰集团这两大坨敌人,锦州和营口就只能先顾一头,无法同时封闭国民党军的陆海退路。也就是说,只要东北国民党军决心跑,怎么也能跑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出来。那么影片中五大书记这时开会讨论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的意义何在呢?

在真实的历史上,毛泽东于2月7日给林彪、罗荣桓等人的电报中是这样说的:“下一次作战有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决定。但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经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原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又出平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其时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外,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大休整,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山海关)、昌、滦地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如果我军尚无足够力量阻止其撤退,则撤退后的蒋军似将控制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间地区,并打通津浦北段,其给养当然会很困难,士气会更衰落,但兵力则较集中,这些可能情况亦须预先见到。当然,蒋军死钉在东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军强大到使其无法撤退,否则是难于设想的。”

这就比较明显了,毛泽东在电报中的主要意图在于阻止东北国民党军直接经锦州方向撤往关内,建议东野南下夺取北宁线,首先封闭敌人的陆上退路,这样对应付此种形势更为有利。至于国民党军的海上退路,电报中并未谈及,但提到了一旦敌人退往关内后的危害。也就是说,毛泽东当时判断东北国民党军一定会向关内撤退,却并无信心将其完全封闭于东北,而是要求东野不能让其直接从陆路退入关内或在锦州地区聚成一个大的集团,从而造成东北战场更难于解决和华北战场压力骤增的不利形势。因此强调了东野主力南下夺取锦州、山海关一线的重要性,这样就能预防敌人抢占此区域的不利局面,同时可以与华北聂荣臻部连成一片,为将来直接入关参战作准备。可以说,毛泽东当时还未有在东北发起战略决战的意识,他的主要意图还是基于去年的那个天才设想,即在东北敌人还未消灭的情况下,军力富裕的东野可以派一部分兵力先行入关参战,以改善华北战场局势。相比蒋介石和冈村宁次等人提出的将沈阳主力撤到锦州后的形势来说,南下北宁线作战的重要性也就更明显了,确实是抢了一个先手,预防了最不利局面的发生,同时直接打通了入关的咽喉路线,搞得好还能吃掉部分敌人。东北、华北一块打,是毛泽东对于下一阶段作战设想的重要基础。至于东北战场未解决的敌人,打一段休整一段,一口口将其吃掉,已不是着急的事。万一卫立煌集团拼命从海上逃回关内,也只能从华东地区加入作战,至少不能直接影响华北。而东北将全部获得解放,东野就可全力入关参战,全国战局也将发生根本变化。这是一个长远设想,与后来毛泽东在西柏坡“九月会议”上提出的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设想是一致的。所以尽管他在电报中强调“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但就具体的作战方向而言,当时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决战方案。而以东野目前的实力,能不能与东北国民党军展开决战还是未知数。所谓“封闭”,并不一定指将东北国民党军全部就地歼灭和封死其所有撤退道路,而应是能把其抑留在东北的任何可能性。林彪后来判断抓住长春之敌就能达到将卫立煌集团拖在东北的目的,也是从全面来理解“封闭”的意义的。

如此一来,真实的历史与影片中几位中共领导人的战略设想就有了一定差距。要求东野把整个卫立煌集团抓住,不让其撤到关内去,在当时是难以做到的,因而也就不像影片中表现的那么绝对化。毛泽东再“不甘心”,也不是他和林彪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无法阻止国民党军海空力量援助和驻青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可能的介入,是中共方面客观存在的战略软肋。当时追求的,就是切断东北之敌与华北之敌的陆上联系,使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能够联手歼敌,并进一步支援西北战场,从而改善整个北线战场形势。如果不是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基于各自利益来回扯皮,坐失撤退时机,自己把东北折腾成了一盘“死棋”,那么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是很难打成最后那个结果的。



影片中早早就提到了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后转移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其后才表现了讨论东野作战方向和接见陈毅、粟裕等人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是先转移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的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在这里住了一个半月,然后才于5月下旬到西柏坡的。因而影片中的那段情节,实际是发生在城南庄的。另外,在2011年上映的影片《建国大业》中,曾有毛泽东遭到敌机轰炸遇险的情节,还牺牲了伙夫范伟,就是发生在城南庄的事情。当时是新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和参谋长赵尔陆一起把毛泽东扶出房间才转移脱险的。多少年后,聂荣臻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毛泽东还说了话:“聂帅是个厚道人。”

搞清楚了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后,下面再看中央军委和东野领导人关于东北战场战略方向的运筹过程,对于影片情节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了。  

对于中央军委2月7日的电报,林彪、罗荣桓、谭政、刘亚楼等人立即进行了研究。当时冬季攻势尚在进行中,东北国民党军已被分割在了长春、吉林、四平、沈阳、锦州、鞍山、营口等城市附近。军委在电报中除了建议东野主力下一步的两个作战方向外,还要求其利用冰期打两个月仗,歼灭大批敌人,替夏、秋两季创造良好战场。林彪等人认为沈阳以北的四平、长春、吉林之敌已被孤立,沈阳之敌有可能出来增援。同时如能继续分割包围沈阳之敌,锦州之敌也可能出援沈阳。这样,正可在途中进行设伏打援,再歼灭一部分敌人,贯彻军委提出的为夏、秋两季创造良好战场的意图。据此,林彪等人于2月10日回电,完全赞成军委的意见,表示“我们同意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同时,认为“敌主力自锦州以北撤退的时机,大约在我军歼灭吉林、长春、四平等地敌人以后,又加上关内他的局势甚紧张时即会开始。但只要吉林、长春敌被我抓住和未歼灭前,沈阳的敌人是不会退的”。这是林彪的一个重要判断,就如影片中的林彪在如何封闭敌人于东北问题上说的一样:“主席的意图很清楚的。问题是,怎么个封闭法为好?只要我们抓住长春郑洞国这一大坨子敌人,卫立煌不会丢下他不管,同样可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对于继续进行的攻势,林彪提出准备将部队摆在锦州和新民之间一带,一面利用解冻后的泥泞期进行整训,一面准备打击锦州方向增援沈阳之敌,以及阻止沈阳之敌南下打通交通线。不久,林彪又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拟在四平战斗结束后,将部队摆在四平和吉林、长春之间,一面进行补整,一面防止吉林之敌退集长春。同时,引沈、锦间敌人出来,打通交通和分散兵力。下一攻势,或突然回击北宁线,或攻长春,依当时情况再定。”显然,林彪对一步作战的主要设想首先是围城打援,至于南下北宁线还要看当时的情况。

毛泽东向来尊重一线指挥员的意见,见军委的建议已被林彪接受,便开始耐心等待东野进行准备。其后东野连克鞍山、营口、开原、法库、四平、吉林诸城,彻底围住了长春,控制了沈阳西北地区,切断了沈阳和长春间的联系及沈阳之敌的海上补给线,胜利结束了冬季攻势,随即转入休整。因为战争越打越大,客观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林彪、罗荣桓等人及时提出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建军方针,为下一阶段作战指明了方向。其后东野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整军和军事训练,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进行整训,一会看了下边的辽沈战役决策过程就明白了。在整训期间,东野再次扩军,发展到了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53个步兵师,总兵力75万人,加上地方部队达到了109万人。同时,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正规战、攻坚战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具备了彻底消灭东北国民党国军,解放全东北的实力。后来东野在辽沈战役中能31个小时就打下坚城锦州,这次整训练兵功不可没。  

对于如何贯彻中央军委决策、消灭东北的国民党军,东北局于4月中旬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当时东北已无小仗可打,要打就是对长春、沈阳、锦州这样设防坚固大城市的攻坚战,或是在敌人出援的路上对其大兵团予以野战歼灭。此前东野并无攻打大城市的较多经验,在一年前的夏季攻势时打四平又受到了挫折,且部队整训练兵正在进行中,因而林彪等人对于城市攻坚战还都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把敌人调出来予以野战歼灭,也就是前边提出的围城打援。然而林彪已预先在长春方向部署了打援兵力等敌人来,卫立煌却保存实力,呆在沈阳练兵,死活坚守不出,锦州之敌亦无东进打通锦沈线的迹象。这样继续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军委2月7日的电报需要贯彻,东野必须主动出击,马上就面临了一个先打哪里的问题。当时东野的主力位于北满,不论打哪个城市,都需要集中兵力设置对内对外防线进行攻城打援,而且越南下受敌人翼侧威胁就越大,粮食、弹药、军需物资的供给就越困难,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之中,沈阳敌人兵力最多,锦州次之,长春最少。打沈阳是中间楔入,有可能遭到长春、锦州两处之敌的夹击;打锦州则属于长途侧敌行动,亦有可能同时和沈阳、锦州两大坨敌人决战,均把握不大。而且数十万大军集结开进,如何保密也是个大难题。因此,最保险的方案就是打长春,只受沈阳一处敌人威胁,且东野主力都在就近部署,不需要大的调整,侧后方安全,粮食、弹药也供应无虞。另外,东北局很多人觉得长春离哈尔滨比较近,放在这属于一块影响安全的绊脚石,总是牵扯东野要分神应付,不如就此打掉,也算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东北局经过集体讨论后,在4月18日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先打长春的战略方案。这就是影片中引出了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坐到一起开会的那封电报。

东北局在这封电报中的决策理由是:“其他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我军如打铁岭或抚顺或本溪或新民,敌均能立即组织3个师以上的兵力固守,而集中10个师以上的兵力增援。敌增援距离甚近,又因辽河、太子河的妨碍,我军攻城打援均不便。本溪与铁岭两点,如我军主力向该方向前进时,敌甚至可能暂时撤退,让我军扑空。如我军主力向义县前进,义县之敌必然自动撤至锦州。如我军攻锦州,则所遇敌人更较长春强大。如我军等候敌人打通锦沈线,则不知要等到何时,且即令敌出来打通,但我主力一向锦沈线前进时,而敌必自动收缩,使我军扑空。如我军向锦州、唐山之线或冀东、平绥前进时,在敌目前采取放弃次要据点,集中兵力固守大城市的方针下,则必到处扑空,或遇到四、五个师兵力守备的城市。且大军进到那些小地区,衣服、弹药、军费皆无法解决。同时东北战士入关,经长途跋涉,士气必降,逃跑必发生。在我主力南下情况下,长春之敌必能乘虚撤至沈阳,打通锦沈线。如我军以很多兵力(如三个纵队)入关,沿途仍不易求小仗打;遇大的战斗(又攻城又打援)则又吃不消。而留在东北的部队,既不能打大仗,又无小仗可打,陷于无用之地。故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预计东野要集中9个纵队围住长春,如沈阳之敌增援就以主力南下野战歼敌;如敌不增援,则对长春发动全面总攻,“企图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电报中还建议,为防止锦州之敌强行打通锦沈线与沈阳敌人会合,再向北增援长春的不利局面发生,华北部队可派3到4个纵队兵力,到承德以东或山海关以北地区牵制范汉杰集团,配合东野打长春。



影片中林彪、罗荣桓、谭政、刘亚楼一起讨论中央军委2月7日的电报和下一步行动方向,就是如上真实历史的艺术反映。这是林彪在影片中的第一次出场,马绍信将林彪的谨慎持重把握得非常到位,来了一个开门红,给观众定格了林彪的形象。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影片中,林彪的主要顾虑都是打沈阳和锦州均要进行大规模兵力调动,变数多,风险太大,加上当时对东野的攻坚能力还没有把握,因而下不了决心。相对来说,长春最好打,早已在兵力部署上进行了准备,并可以试试东野的攻坚能力。更重要的是林彪判断卫立煌不会扔下长春郑洞国这一坨子不管,同样能达到中央军委提出的将卫立煌集团拖在东北的目的。影片中表现了林彪的司令部设在黑龙江双城,在真实历史上,林彪的指挥所确是移驻双城秘密办公达两年之久。影片中的拍摄地点正是真实历史上的林彪司令部所在地,一所被当地人称为张家大院的大宅子里,现在此处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供人参观。影片中林彪等人开会讨论的地点就在原司令部作战室里,墙上的作战地图都是当年的原图,堪称是原汁原味。



在城南庄的毛泽东接到东北局的联名电报一看,好嘛,把他2月7日电报中提出的两个作战方向全给否了,一门心思就是要打长春。对此,毛泽东肯定是不高兴的,这与他东北、华北一块打的战略设想相差甚远。然而东北局联名来电,将其强行驳回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毛泽东的一贯风格。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蒋介石要不要马上就把东北的部队撤向关内,这是决定下一步作战方向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共情报战线提供的报告,蒋介石暂时还未做这方面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东野暂未有南下北宁线作战的迫切需要。既然林彪执意要打长春,那就让他打一下试试,部队取得一些攻坚经验也是好事。因此,毛泽东于4月22日复电东北局领导人,同意他们先打长春。不过电报中同时也讲得很清楚:“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你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要遇着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之下要遇着的。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可见,毛泽东虽然表示“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但仍不放松对南下作战的要求,实际上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让东北局领导人酌情掌握。

既然要打长春,就得打出个样子来。毛泽东很快请了曾亲临前线指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的朱德对打长春提出意见,指导东野攻坚。并且还先后向林彪介绍了关内其他部队攻打城市的成功经验,如徐向前指挥晋冀鲁豫部队打临汾,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野东兵团攻潍县等案例。毛泽东当时是全心全意支持林彪打长春的,希望能对其提供帮助。

从5月24日开始,东野发起了攻打长春的外围战,以2个纵队奔袭长春西郊的大房身机场。由于对长春的设防情况、地形条件掌握不够详细,经过激战虽攻占了机场,歼敌6000人,自己也伤亡了2100人。在听过前线部队汇报后,林彪觉得长春敌人设防之坚固和战斗力之强都超过了自己的预想,硬打下去必然要付出很大代价,还没有绝对把握能拿下来。就如影片中他命令肖劲光停止攻击一样,随即改变了计划,命令部队停止攻击长春。在和东北局其他领导人进行了研究后,林彪、罗荣桓等人于5月29日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了打长春的各种困难,建议改变硬攻长春的决心,改为以一部兵力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准备在敌人撤退时于途中将其追歼,使得东野主力能够南下到承德、古北口一线作战。

毛泽东接到电报后,马上就产生了怀疑。东北局在前边把话说得太满,认为可以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而现在电报中又把打长春的困难说得很严重。到底是真严重,还是东野攻坚能力太差,或是林彪等人严重缺乏作战信心呢?前边是南下困难一堆,同意了打长春又是困难一堆,这仗还怎么打?因一时没有考虑清楚,毛泽东在5月31日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要求他们提前进行准备,充分做好大军南下所需要的各项保障工作,而暂时未就29日电报作出正面回应。

经过了两天思考,毛泽东没有再客气,于6月1日发了一封电报给林彪,一口气提了十个问题,如对长春是否已展开全力攻击、外围工事是否均已夺取、是否实行了军事民主、你们指挥所在何处等等。最后列举了徐向前指挥攻克临汾的经验,表明敌人再顽强的防御也是可以打下来的,话语中指责林彪等人的意味已很明显了。林彪感觉到了分量,当天即回电表示,还要对长春的地形条件进行侦察,此前对下一步作战没有最后的确定见解。不久,朱德在对东野上报的长春外围战斗报告进行了分析后,致电毛泽东,认为长春并不是不能打,只要准备好充足的弹药,加以坑道作业战术,再准备付出3万人的伤亡,是可以打下来的。就当时而论,东北是全国各战略区中弹药产量和储量最多的,完全可以支撑打几个大的战役。只要坚决打下10万人防守的长春,就等于在攻坚上破了局,东野以后的仗就好打了。毛泽东于6月3日给林彪等人转发了朱德的电报,并再发一电,要求林彪等人明确回答:能不能攻坚、能不能同时进行攻城和打援、能不能攻占敌一半阵地后改以久困长围。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人也对下一步作战进行了研究,普遍感觉长春不好打,真要打不下来便会影响部队士气,后边作战就更困难了。他们于6月5日复电军委,提出了可以采取的三个作战方案:一、强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可能性小;二、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但有可能到处扑空打不到敌人,或敌人集中起来不好打,同时粮食发生困难,而长春之敌又可能乘机突围逃回沈阳,造成两头落空;三、对长春实行较长时期的围城打援,然后再攻城。同时表示“目前以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即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并最后攻城。估计敌被困饿到极点时,沈阳敌可能被迫增援,因而我们以长春为钓钩就可能求得打运动战的机会。”电报中还下了一个结论,即“目前敌在东北、华北采取集中兵力守大城市的方针下,我准备现阶段上的要对沈阳和类似这一类的城市除围困外,暂时别无他办法,暂时绝无可能形成进攻此大兵力、大城市的足够兵力。所以无论主观上是否急躁,但结果仍只有采取较长期的耐心的围城打援,并采取敌粮尽援绝而最后攻城的办法。”

毛泽东研究了这封电报后,感觉不好强人所难,东野真要因为打长春折了锐气,恢复起来就很费时间,对全局更不利。眼下蒋介石仍没有把东北部队撤到关内去的迹象,给东野几个月时间搞围城打援也好,同时可以为南下作战搞好准备。6月7日,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基本上同意了他们提出的第三方案,并对东野攻城与打援的部署、战法都作了具体指示,希望他们要立足于打,而不是围而不攻。并要求东野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南下北宁线作战所需要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各项准备工作及道路运输工作。这样,中央军委和东野领导人关于东北作战方向第一阶段的运筹便告一段落,确定了对长春围城打援的方针。

此后又过了一个多月,东北战场一片静悄悄。卫立煌呆在沈阳死活不动,毫无增援长春的迹象。而长春城内虽粮食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到支持不下去的程度。这一时期前后,关内战场则打得热火朝天。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西线主力发起豫东战役,硬碰国民党精锐兵团,攻占河南省会开封,歼灭区寿年部,先后歼敌9万余人;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占重镇兖州,歼敌6.3万人,拦腰斩断津浦路,彻底孤立了省会济南之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中原野战军发起襄樊战役,刀劈三关,攻占襄阳、樊城,歼敌2万余人;徐向前指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发起晋中战役,先后吃掉阎锡山10万人马;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指挥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出击冀热察地区,连续歼敌2.4万余人,使华北国民党军无暇支援东北战场。毛泽东后来在西柏坡“九月会议”上说东北少打了一仗,即是指这一时期的情况。

面对全国战场的热闹局面,林彪等人坐不住了,感觉这样围着长春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东北局经过重新讨论后,决定不再被动地围长春,而是南下北宁线作战。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一向谨慎的林彪之所以又想南下作战,很大的原因是从华北部队得到了情报,说是天津、北平、张家口、大同、唐山、新保安、绥远、包头的敌人加一起总共只有26万人,比沈阳一个地方的敌人还少10万。这样一来,东野主力南下与华北部队联合歼敌已有很大可能。以东野的实力,打华北敌较少兵力防守的城市,要比打长春、沈阳、锦州敌重兵集团要容易得多。因此,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于7月20日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在东北雨季结束后,东野主力即开始实施南下作战,并明确了南下作战的首要目标,是以奔袭手段分别包围歼灭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诸地之敌,然后迅速进行夺取承德和打援的战斗。为了充分说明东野南下的意图,7月22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再次致电军委,提出东野南下与华北部队配合作战的设想:“如华北敌人确实空虚,则我军南下与晋察冀配合作战,则有全部歼灭敌人,夺取天津、北平的重大可能;同时,亦必然引起长春、沈阳敌人撤退,达到解放东北的可能。如中央同意七月二十日电的建议,在我们南下未暴露之前,请设法派兵团攻大同,将傅作义部队分散到大同方面去,以便我军能够各个歼灭敌人。”同时表示:“凡五万人以下的守城部队,我们均有歼灭他的把握;十万人的守城部队,只要不受大的增援威胁,我们亦有歼灭他的相当把握。因此,如能将傅作义调动一两个军向西去,我们就有可能全部歼灭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唐山、大同之敌的把握。”

毛泽东看了这两封电报,就像影片中在河里游泳时得知东野改变作战方针后那样高兴,认为东野的作战方案终于和自己的设想接近了。不过,想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没有打大仗的决心是不行的。东野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练兵,“林彪现在壮得厉害”,不能总像以前那样打起仗来谨小慎微,必须给他压担子。毛泽东很快以中央军委名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及东北局回电,表扬了他们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向南作战来,并提醒他们要抓紧时间进行政治动员和各项保障准备工作。7月30日,毛泽东再电林、罗、刘,终于给他们压了担子。电报中要求东野“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
毛泽东的意图很明确,林彪总想打小城市,打弱敌,打不了的就跃过去,期望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利,这在以前是可以的。然而解放战争进行到了今天,不碰敌人设防坚固的大城市和精锐集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长春、沈阳、锦州,都不想打,难道敌人会自己消失吗?当然不行。就如影片中朱德斩钉截铁说得那样:“重兵固守的大城市,硬要把它啃下来;强大的机动兵团怎么样,就要把它吃下去!”毛泽东就是要让东野去夺取敌人重兵设防的锦州,拿下蒋介石的大集团,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这样下边的仗就好打了。

林彪顾虑的则是打锦州没有把握,所以还是想围城打援,不打锦州,先打小城市,以此调动敌人。8月1日,林彪等人致电军委,上报了南下的作战方案,核心意思仍是不打锦州,而先打义县、锦西、绥中、兴城、山海关之敌,然后视情况进攻承德或唐山。对于毛泽东担心的卫立煌将沈阳主力南下与范汉杰会合后去增援傅作义,林彪认为“我们估计在长春敌人未退或歼灭前,沈阳、锦州的敌人向我热河和关内增援的可能不会很快,兵力也不会很大,特别是锦州以南到山海关被我占领时,敌人更很难很快策应傅作义。”

对于林彪的这个作战方案,毛泽东仍未强力否决。为了协调好东北、华北两个战略区的行动,毛泽东应林彪的要求致电指示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命令华北军区立即组织西进兵团,以杨成武为司令员兼政委,迅速进军绥远,以便分散傅作义的兵力,配合东野在北宁线作战。影片中周恩来、聂荣臻、薄一波接见新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嘱咐他率部西出绥远,“关外的文章从关内做起”,“财神爷”薄一波还拨给了杨成武七万五大洋,就是指的这一事情。

安排好杨成武后,毛泽东又致电林、罗、刘,通报了杨成武部可在8月20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要求东野尽快确定出动时间,这样杨得志兵团和杨成武兵团才好行动,配合他们作战。然而林彪这时还是犹豫不决,先后数次打电报给中央军委,却都不谈东野出动时间,而先是建议杨成武兵团出击绥远,吸引傅作义集团一部西援,然后东野再南下,并提出东野主力行动时间要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一会又说华北敌情有变化,敌人有撤往华中的可能。后来又提出大军南下的粮食没准备好,铁路桥梁又被洪水冲垮等等。总之,折腾了10天时间,出动时间仍无法确定。

毛泽东怒了。他连续电复林、罗、刘,指出东野应迅速决定并开始行动,而不应取决于杨成武部的行动。对于林彪一再反映的南下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等,毛泽东予以严厉批评,指出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指示他们努力进行准备,这么长时间都干什么去了?什么敌情、粮食、雨具都要齐备才能行动,杨成武部怎么就没提出这些困难,难道对他们就不算问题?责问东野出动遥遥无期,而令杨成武部孤军早出,一旦被傅作义击败,华北之敌就又会回到东边去对付东野和杨得志兵团,这样对于战局有何利益?

林彪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赶快回电解释,说确实是因为洪水冲垮了铁路桥梁,才导致东野迟迟无法出动。当时东北地区连日阴雨,辽北、辽西甚至是30年一遇的大雨,数条大河洪水暴涨,公路、铁路、桥梁受到了严重破坏。林彪表示只要雨势不继续,洪水上涨能逐渐下降,则东野仍可按时出动。毛泽东了解到情况后,怒气稍息,但仍指示林彪要速速做好出动准备,尽快报告决定时间。这回林彪再不敢怠慢,与其他领导人加快进行大军出动前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8月24日,林、罗、刘致电中央军委,明确表示可在8月底或9月初出动,在9月6日前后即可在北宁线各城打响。



对于如何打这一仗,林彪准备以4个纵队到北宁线打义县等城市,1个纵队加3个独立师阻击北宁线上东援的华北国民党军,4个纵队在新民以西准备打击沈阳西援锦州之敌,2个纵队在长春、沈阳之间准备阻击沈阳北援长春之敌,1个纵队加6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一看这个部署,就知道还是个围城打援,仍想打巧仗。然而毛泽东此时的作战设想已有了改变。经过与林彪等人就作战方向反复进行讨论后,毛泽东看到了能实现东北战局突破的希望。即东野南下后不急于入关作战,而是集中力量打下锦州、唐山、山海关三个据点,中间突破控制北宁线,坚决打掉范汉杰集团,孤立卫立煌、傅作义集团,然后再协同华北部队向两翼扩展。如卫立煌前来增援范汉杰,就要敢于与其进行主力决战。东野具备这个实力,也能够争取胜利。如此,东北战局将一锤定音。

9月5日,毛泽东电示林、罗、刘,进一步明确了作战目标,指出东野的作战的重点要放在卫立煌、范汉杰集团,要控制北宁线,坚决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9月6日,林彪等人回电,表示南下如能抓住义县、高桥、兴城、绥中四处敌人,那么打锦州就具备了有利条件。如能在华北部队配合下,还可继续进攻唐山。

毛泽东一看,还在玩含糊,即于9月7日复电,再一次明确了东野的作战方针:“要求你们现在就应该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电报中特别强调:“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这就是影片中刘亚楼念的那封使林彪最后下了决心指挥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的电报。林、罗、刘、谭很快回电,表示如奔袭成功,就有把握夺取锦州,东野有决心争取东北与华北战局的根本变化。在作战部署上,林彪使用6个步兵纵队另1个师、炮兵纵队主力、3个独立师和骑兵师投入北宁线作战,切断东北之敌与关内之敌的联系,沿线逐点攻城,包括锦州;以4个纵队加1个独立师随时准备打击沈阳援敌;1个纵队加5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战役名称当时定为“东北秋季战役”或“锦榆唐战役”,而不是“辽沈战役”。

至此,经过长达半年多时间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东野主力南下打锦州,控制北宁线的作战方针。这个决心一下,东北战场必将破局。毛泽东早早就形成了东野主力南下的战略设想,并在与前线将领的反复讨论中逐步加以完善,终于演变成了东北地区国共两军的战略决战。从历史的高度看,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战略决断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动力。林彪虽然在这一战略决策运筹过程中多担任了被动角色,但其提出的一系列作战设想也很有价值,对于促成最后的战略决战功不可没。历史不能简单地以结果论对错,战争瞬息万变,各种可能性复杂交织,考验的就是指挥员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旦决策后就难以再改变历史,是胜是败就是它了,这就是一种赌博。林彪在这一过程中的持重谨慎,只能说明他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细的判断力。对于其合理的建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是支持接受的。若非如此,林彪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解放了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并将一支出关孤军发展成了百万之众。另外,蒋介石集团因尖锐的内部矛盾而使其在东北战略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也是辽沈战役能打成最后结果的重要原因。后人来看这段历史,重要的是要考察决策形成过程,弄清楚每一个环节之所以然,从而代入历史中,把握历史人物的呼吸,理解历史人物的苦衷,这样才既能领略复杂的历史,又能提高自己在现实中的洞悉事物能力。历史的魅力,便在于此。


影片中早早就提到了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后转移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其后才表现了讨论东野作战方向和接见陈毅、粟裕等人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是先转移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的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在这里住了一个半月,然后才于5月下旬到西柏坡的。因而影片中的那段情节,实际是发生在城南庄的。另外,在2011年上映的影片《建国大业》中,曾有毛泽东遭到敌机轰炸遇险的情节,还牺牲了伙夫范伟,就是发生在城南庄的事情。当时是新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和参谋长赵尔陆一起把毛泽东扶出房间才转移脱险的。多少年后,聂荣臻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毛泽东还说了话:“聂帅是个厚道人。”

搞清楚了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后,下面再看中央军委和东野领导人关于东北战场战略方向的运筹过程,对于影片情节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了。  

对于中央军委2月7日的电报,林彪、罗荣桓、谭政、刘亚楼等人立即进行了研究。当时冬季攻势尚在进行中,东北国民党军已被分割在了长春、吉林、四平、沈阳、锦州、鞍山、营口等城市附近。军委在电报中除了建议东野主力下一步的两个作战方向外,还要求其利用冰期打两个月仗,歼灭大批敌人,替夏、秋两季创造良好战场。林彪等人认为沈阳以北的四平、长春、吉林之敌已被孤立,沈阳之敌有可能出来增援。同时如能继续分割包围沈阳之敌,锦州之敌也可能出援沈阳。这样,正可在途中进行设伏打援,再歼灭一部分敌人,贯彻军委提出的为夏、秋两季创造良好战场的意图。据此,林彪等人于2月10日回电,完全赞成军委的意见,表示“我们同意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对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同时,认为“敌主力自锦州以北撤退的时机,大约在我军歼灭吉林、长春、四平等地敌人以后,又加上关内他的局势甚紧张时即会开始。但只要吉林、长春敌被我抓住和未歼灭前,沈阳的敌人是不会退的”。这是林彪的一个重要判断,就如影片中的林彪在如何封闭敌人于东北问题上说的一样:“主席的意图很清楚的。问题是,怎么个封闭法为好?只要我们抓住长春郑洞国这一大坨子敌人,卫立煌不会丢下他不管,同样可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对于继续进行的攻势,林彪提出准备将部队摆在锦州和新民之间一带,一面利用解冻后的泥泞期进行整训,一面准备打击锦州方向增援沈阳之敌,以及阻止沈阳之敌南下打通交通线。不久,林彪又致电中央军委,提出“拟在四平战斗结束后,将部队摆在四平和吉林、长春之间,一面进行补整,一面防止吉林之敌退集长春。同时,引沈、锦间敌人出来,打通交通和分散兵力。下一攻势,或突然回击北宁线,或攻长春,依当时情况再定。”显然,林彪对一步作战的主要设想首先是围城打援,至于南下北宁线还要看当时的情况。

毛泽东向来尊重一线指挥员的意见,见军委的建议已被林彪接受,便开始耐心等待东野进行准备。其后东野连克鞍山、营口、开原、法库、四平、吉林诸城,彻底围住了长春,控制了沈阳西北地区,切断了沈阳和长春间的联系及沈阳之敌的海上补给线,胜利结束了冬季攻势,随即转入休整。因为战争越打越大,客观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林彪、罗荣桓等人及时提出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建军方针,为下一阶段作战指明了方向。其后东野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整军和军事训练,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为什么用了这么长时间进行整训,一会看了下边的辽沈战役决策过程就明白了。在整训期间,东野再次扩军,发展到了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53个步兵师,总兵力75万人,加上地方部队达到了109万人。同时,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正规战、攻坚战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具备了彻底消灭东北国民党国军,解放全东北的实力。后来东野在辽沈战役中能31个小时就打下坚城锦州,这次整训练兵功不可没。  

对于如何贯彻中央军委决策、消灭东北的国民党军,东北局于4月中旬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当时东北已无小仗可打,要打就是对长春、沈阳、锦州这样设防坚固大城市的攻坚战,或是在敌人出援的路上对其大兵团予以野战歼灭。此前东野并无攻打大城市的较多经验,在一年前的夏季攻势时打四平又受到了挫折,且部队整训练兵正在进行中,因而林彪等人对于城市攻坚战还都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把敌人调出来予以野战歼灭,也就是前边提出的围城打援。然而林彪已预先在长春方向部署了打援兵力等敌人来,卫立煌却保存实力,呆在沈阳练兵,死活坚守不出,锦州之敌亦无东进打通锦沈线的迹象。这样继续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军委2月7日的电报需要贯彻,东野必须主动出击,马上就面临了一个先打哪里的问题。当时东野的主力位于北满,不论打哪个城市,都需要集中兵力设置对内对外防线进行攻城打援,而且越南下受敌人翼侧威胁就越大,粮食、弹药、军需物资的供给就越困难,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之中,沈阳敌人兵力最多,锦州次之,长春最少。打沈阳是中间楔入,有可能遭到长春、锦州两处之敌的夹击;打锦州则属于长途侧敌行动,亦有可能同时和沈阳、锦州两大坨敌人决战,均把握不大。而且数十万大军集结开进,如何保密也是个大难题。因此,最保险的方案就是打长春,只受沈阳一处敌人威胁,且东野主力都在就近部署,不需要大的调整,侧后方安全,粮食、弹药也供应无虞。另外,东北局很多人觉得长春离哈尔滨比较近,放在这属于一块影响安全的绊脚石,总是牵扯东野要分神应付,不如就此打掉,也算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东北局经过集体讨论后,在4月18日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先打长春的战略方案。这就是影片中引出了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坐到一起开会的那封电报。

东北局在这封电报中的决策理由是:“其他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我军如打铁岭或抚顺或本溪或新民,敌均能立即组织3个师以上的兵力固守,而集中10个师以上的兵力增援。敌增援距离甚近,又因辽河、太子河的妨碍,我军攻城打援均不便。本溪与铁岭两点,如我军主力向该方向前进时,敌甚至可能暂时撤退,让我军扑空。如我军主力向义县前进,义县之敌必然自动撤至锦州。如我军攻锦州,则所遇敌人更较长春强大。如我军等候敌人打通锦沈线,则不知要等到何时,且即令敌出来打通,但我主力一向锦沈线前进时,而敌必自动收缩,使我军扑空。如我军向锦州、唐山之线或冀东、平绥前进时,在敌目前采取放弃次要据点,集中兵力固守大城市的方针下,则必到处扑空,或遇到四、五个师兵力守备的城市。且大军进到那些小地区,衣服、弹药、军费皆无法解决。同时东北战士入关,经长途跋涉,士气必降,逃跑必发生。在我主力南下情况下,长春之敌必能乘虚撤至沈阳,打通锦沈线。如我军以很多兵力(如三个纵队)入关,沿途仍不易求小仗打;遇大的战斗(又攻城又打援)则又吃不消。而留在东北的部队,既不能打大仗,又无小仗可打,陷于无用之地。故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预计东野要集中9个纵队围住长春,如沈阳之敌增援就以主力南下野战歼敌;如敌不增援,则对长春发动全面总攻,“企图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电报中还建议,为防止锦州之敌强行打通锦沈线与沈阳敌人会合,再向北增援长春的不利局面发生,华北部队可派3到4个纵队兵力,到承德以东或山海关以北地区牵制范汉杰集团,配合东野打长春。

4.jpg (39.24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8:00 上传



影片中林彪、罗荣桓、谭政、刘亚楼一起讨论中央军委2月7日的电报和下一步行动方向,就是如上真实历史的艺术反映。这是林彪在影片中的第一次出场,马绍信将林彪的谨慎持重把握得非常到位,来了一个开门红,给观众定格了林彪的形象。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影片中,林彪的主要顾虑都是打沈阳和锦州均要进行大规模兵力调动,变数多,风险太大,加上当时对东野的攻坚能力还没有把握,因而下不了决心。相对来说,长春最好打,早已在兵力部署上进行了准备,并可以试试东野的攻坚能力。更重要的是林彪判断卫立煌不会扔下长春郑洞国这一坨子不管,同样能达到中央军委提出的将卫立煌集团拖在东北的目的。影片中表现了林彪的司令部设在黑龙江双城,在真实历史上,林彪的指挥所确是移驻双城秘密办公达两年之久。影片中的拍摄地点正是真实历史上的林彪司令部所在地,一所被当地人称为张家大院的大宅子里,现在此处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供人参观。影片中林彪等人开会讨论的地点就在原司令部作战室里,墙上的作战地图都是当年的原图,堪称是原汁原味。

5.jpg (18.03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8:00 上传



在城南庄的毛泽东接到东北局的联名电报一看,好嘛,把他2月7日电报中提出的两个作战方向全给否了,一门心思就是要打长春。对此,毛泽东肯定是不高兴的,这与他东北、华北一块打的战略设想相差甚远。然而东北局联名来电,将其强行驳回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毛泽东的一贯风格。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蒋介石要不要马上就把东北的部队撤向关内,这是决定下一步作战方向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共情报战线提供的报告,蒋介石暂时还未做这方面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东野暂未有南下北宁线作战的迫切需要。既然林彪执意要打长春,那就让他打一下试试,部队取得一些攻坚经验也是好事。因此,毛泽东于4月22日复电东北局领导人,同意他们先打长春。不过电报中同时也讲得很清楚:“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你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要遇着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之下要遇着的。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可见,毛泽东虽然表示“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但仍不放松对南下作战的要求,实际上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让东北局领导人酌情掌握。

既然要打长春,就得打出个样子来。毛泽东很快请了曾亲临前线指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的朱德对打长春提出意见,指导东野攻坚。并且还先后向林彪介绍了关内其他部队攻打城市的成功经验,如徐向前指挥晋冀鲁豫部队打临汾,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野东兵团攻潍县等案例。毛泽东当时是全心全意支持林彪打长春的,希望能对其提供帮助。

从5月24日开始,东野发起了攻打长春的外围战,以2个纵队奔袭长春西郊的大房身机场。由于对长春的设防情况、地形条件掌握不够详细,经过激战虽攻占了机场,歼敌6000人,自己也伤亡了2100人。在听过前线部队汇报后,林彪觉得长春敌人设防之坚固和战斗力之强都超过了自己的预想,硬打下去必然要付出很大代价,还没有绝对把握能拿下来。就如影片中他命令肖劲光停止攻击一样,随即改变了计划,命令部队停止攻击长春。在和东北局其他领导人进行了研究后,林彪、罗荣桓等人于5月29日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了打长春的各种困难,建议改变硬攻长春的决心,改为以一部兵力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准备在敌人撤退时于途中将其追歼,使得东野主力能够南下到承德、古北口一线作战。

毛泽东接到电报后,马上就产生了怀疑。东北局在前边把话说得太满,认为可以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而现在电报中又把打长春的困难说得很严重。到底是真严重,还是东野攻坚能力太差,或是林彪等人严重缺乏作战信心呢?前边是南下困难一堆,同意了打长春又是困难一堆,这仗还怎么打?因一时没有考虑清楚,毛泽东在5月31日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要求他们提前进行准备,充分做好大军南下所需要的各项保障工作,而暂时未就29日电报作出正面回应。

经过了两天思考,毛泽东没有再客气,于6月1日发了一封电报给林彪,一口气提了十个问题,如对长春是否已展开全力攻击、外围工事是否均已夺取、是否实行了军事民主、你们指挥所在何处等等。最后列举了徐向前指挥攻克临汾的经验,表明敌人再顽强的防御也是可以打下来的,话语中指责林彪等人的意味已很明显了。林彪感觉到了分量,当天即回电表示,还要对长春的地形条件进行侦察,此前对下一步作战没有最后的确定见解。不久,朱德在对东野上报的长春外围战斗报告进行了分析后,致电毛泽东,认为长春并不是不能打,只要准备好充足的弹药,加以坑道作业战术,再准备付出3万人的伤亡,是可以打下来的。就当时而论,东北是全国各战略区中弹药产量和储量最多的,完全可以支撑打几个大的战役。只要坚决打下10万人防守的长春,就等于在攻坚上破了局,东野以后的仗就好打了。毛泽东于6月3日给林彪等人转发了朱德的电报,并再发一电,要求林彪等人明确回答:能不能攻坚、能不能同时进行攻城和打援、能不能攻占敌一半阵地后改以久困长围。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人也对下一步作战进行了研究,普遍感觉长春不好打,真要打不下来便会影响部队士气,后边作战就更困难了。他们于6月5日复电军委,提出了可以采取的三个作战方案:一、强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可能性小;二、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但有可能到处扑空打不到敌人,或敌人集中起来不好打,同时粮食发生困难,而长春之敌又可能乘机突围逃回沈阳,造成两头落空;三、对长春实行较长时期的围城打援,然后再攻城。同时表示“目前以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即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并最后攻城。估计敌被困饿到极点时,沈阳敌可能被迫增援,因而我们以长春为钓钩就可能求得打运动战的机会。”电报中还下了一个结论,即“目前敌在东北、华北采取集中兵力守大城市的方针下,我准备现阶段上的要对沈阳和类似这一类的城市除围困外,暂时别无他办法,暂时绝无可能形成进攻此大兵力、大城市的足够兵力。所以无论主观上是否急躁,但结果仍只有采取较长期的耐心的围城打援,并采取敌粮尽援绝而最后攻城的办法。”

毛泽东研究了这封电报后,感觉不好强人所难,东野真要因为打长春折了锐气,恢复起来就很费时间,对全局更不利。眼下蒋介石仍没有把东北部队撤到关内去的迹象,给东野几个月时间搞围城打援也好,同时可以为南下作战搞好准备。6月7日,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基本上同意了他们提出的第三方案,并对东野攻城与打援的部署、战法都作了具体指示,希望他们要立足于打,而不是围而不攻。并要求东野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南下北宁线作战所需要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各项准备工作及道路运输工作。这样,中央军委和东野领导人关于东北作战方向第一阶段的运筹便告一段落,确定了对长春围城打援的方针。

此后又过了一个多月,东北战场一片静悄悄。卫立煌呆在沈阳死活不动,毫无增援长春的迹象。而长春城内虽粮食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到支持不下去的程度。这一时期前后,关内战场则打得热火朝天。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西线主力发起豫东战役,硬碰国民党精锐兵团,攻占河南省会开封,歼灭区寿年部,先后歼敌9万余人;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占重镇兖州,歼敌6.3万人,拦腰斩断津浦路,彻底孤立了省会济南之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中原野战军发起襄樊战役,刀劈三关,攻占襄阳、樊城,歼敌2万余人;徐向前指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发起晋中战役,先后吃掉阎锡山10万人马;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指挥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出击冀热察地区,连续歼敌2.4万余人,使华北国民党军无暇支援东北战场。毛泽东后来在西柏坡“九月会议”上说东北少打了一仗,即是指这一时期的情况。

面对全国战场的热闹局面,林彪等人坐不住了,感觉这样围着长春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东北局经过重新讨论后,决定不再被动地围长春,而是南下北宁线作战。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一向谨慎的林彪之所以又想南下作战,很大的原因是从华北部队得到了情报,说是天津、北平、张家口、大同、唐山、新保安、绥远、包头的敌人加一起总共只有26万人,比沈阳一个地方的敌人还少10万。这样一来,东野主力南下与华北部队联合歼敌已有很大可能。以东野的实力,打华北敌较少兵力防守的城市,要比打长春、沈阳、锦州敌重兵集团要容易得多。因此,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于7月20日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在东北雨季结束后,东野主力即开始实施南下作战,并明确了南下作战的首要目标,是以奔袭手段分别包围歼灭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诸地之敌,然后迅速进行夺取承德和打援的战斗。为了充分说明东野南下的意图,7月22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再次致电军委,提出东野南下与华北部队配合作战的设想:“如华北敌人确实空虚,则我军南下与晋察冀配合作战,则有全部歼灭敌人,夺取天津、北平的重大可能;同时,亦必然引起长春、沈阳敌人撤退,达到解放东北的可能。如中央同意七月二十日电的建议,在我们南下未暴露之前,请设法派兵团攻大同,将傅作义部队分散到大同方面去,以便我军能够各个歼灭敌人。”同时表示:“凡五万人以下的守城部队,我们均有歼灭他的把握;十万人的守城部队,只要不受大的增援威胁,我们亦有歼灭他的相当把握。因此,如能将傅作义调动一两个军向西去,我们就有可能全部歼灭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唐山、大同之敌的把握。”

毛泽东看了这两封电报,就像影片中在河里游泳时得知东野改变作战方针后那样高兴,认为东野的作战方案终于和自己的设想接近了。不过,想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没有打大仗的决心是不行的。东野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练兵,“林彪现在壮得厉害”,不能总像以前那样打起仗来谨小慎微,必须给他压担子。毛泽东很快以中央军委名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及东北局回电,表扬了他们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向南作战来,并提醒他们要抓紧时间进行政治动员和各项保障准备工作。7月30日,毛泽东再电林、罗、刘,终于给他们压了担子。电报中要求东野“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
毛泽东的意图很明确,林彪总想打小城市,打弱敌,打不了的就跃过去,期望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胜利,这在以前是可以的。然而解放战争进行到了今天,不碰敌人设防坚固的大城市和精锐集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长春、沈阳、锦州,都不想打,难道敌人会自己消失吗?当然不行。就如影片中朱德斩钉截铁说得那样:“重兵固守的大城市,硬要把它啃下来;强大的机动兵团怎么样,就要把它吃下去!”毛泽东就是要让东野去夺取敌人重兵设防的锦州,拿下蒋介石的大集团,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这样下边的仗就好打了。

林彪顾虑的则是打锦州没有把握,所以还是想围城打援,不打锦州,先打小城市,以此调动敌人。8月1日,林彪等人致电军委,上报了南下的作战方案,核心意思仍是不打锦州,而先打义县、锦西、绥中、兴城、山海关之敌,然后视情况进攻承德或唐山。对于毛泽东担心的卫立煌将沈阳主力南下与范汉杰会合后去增援傅作义,林彪认为“我们估计在长春敌人未退或歼灭前,沈阳、锦州的敌人向我热河和关内增援的可能不会很快,兵力也不会很大,特别是锦州以南到山海关被我占领时,敌人更很难很快策应傅作义。”

对于林彪的这个作战方案,毛泽东仍未强力否决。为了协调好东北、华北两个战略区的行动,毛泽东应林彪的要求致电指示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命令华北军区立即组织西进兵团,以杨成武为司令员兼政委,迅速进军绥远,以便分散傅作义的兵力,配合东野在北宁线作战。影片中周恩来、聂荣臻、薄一波接见新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嘱咐他率部西出绥远,“关外的文章从关内做起”,“财神爷”薄一波还拨给了杨成武七万五大洋,就是指的这一事情。

安排好杨成武后,毛泽东又致电林、罗、刘,通报了杨成武部可在8月20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要求东野尽快确定出动时间,这样杨得志兵团和杨成武兵团才好行动,配合他们作战。然而林彪这时还是犹豫不决,先后数次打电报给中央军委,却都不谈东野出动时间,而先是建议杨成武兵团出击绥远,吸引傅作义集团一部西援,然后东野再南下,并提出东野主力行动时间要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一会又说华北敌情有变化,敌人有撤往华中的可能。后来又提出大军南下的粮食没准备好,铁路桥梁又被洪水冲垮等等。总之,折腾了10天时间,出动时间仍无法确定。

毛泽东怒了。他连续电复林、罗、刘,指出东野应迅速决定并开始行动,而不应取决于杨成武部的行动。对于林彪一再反映的南下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等,毛泽东予以严厉批评,指出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指示他们努力进行准备,这么长时间都干什么去了?什么敌情、粮食、雨具都要齐备才能行动,杨成武部怎么就没提出这些困难,难道对他们就不算问题?责问东野出动遥遥无期,而令杨成武部孤军早出,一旦被傅作义击败,华北之敌就又会回到东边去对付东野和杨得志兵团,这样对于战局有何利益?

林彪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赶快回电解释,说确实是因为洪水冲垮了铁路桥梁,才导致东野迟迟无法出动。当时东北地区连日阴雨,辽北、辽西甚至是30年一遇的大雨,数条大河洪水暴涨,公路、铁路、桥梁受到了严重破坏。林彪表示只要雨势不继续,洪水上涨能逐渐下降,则东野仍可按时出动。毛泽东了解到情况后,怒气稍息,但仍指示林彪要速速做好出动准备,尽快报告决定时间。这回林彪再不敢怠慢,与其他领导人加快进行大军出动前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8月24日,林、罗、刘致电中央军委,明确表示可在8月底或9月初出动,在9月6日前后即可在北宁线各城打响。

6.jpg (24.77 KB, 下载次数: 3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6 18:00 上传



对于如何打这一仗,林彪准备以4个纵队到北宁线打义县等城市,1个纵队加3个独立师阻击北宁线上东援的华北国民党军,4个纵队在新民以西准备打击沈阳西援锦州之敌,2个纵队在长春、沈阳之间准备阻击沈阳北援长春之敌,1个纵队加6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一看这个部署,就知道还是个围城打援,仍想打巧仗。然而毛泽东此时的作战设想已有了改变。经过与林彪等人就作战方向反复进行讨论后,毛泽东看到了能实现东北战局突破的希望。即东野南下后不急于入关作战,而是集中力量打下锦州、唐山、山海关三个据点,中间突破控制北宁线,坚决打掉范汉杰集团,孤立卫立煌、傅作义集团,然后再协同华北部队向两翼扩展。如卫立煌前来增援范汉杰,就要敢于与其进行主力决战。东野具备这个实力,也能够争取胜利。如此,东北战局将一锤定音。

9月5日,毛泽东电示林、罗、刘,进一步明确了作战目标,指出东野的作战的重点要放在卫立煌、范汉杰集团,要控制北宁线,坚决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9月6日,林彪等人回电,表示南下如能抓住义县、高桥、兴城、绥中四处敌人,那么打锦州就具备了有利条件。如能在华北部队配合下,还可继续进攻唐山。

毛泽东一看,还在玩含糊,即于9月7日复电,再一次明确了东野的作战方针:“要求你们现在就应该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电报中特别强调:“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这就是影片中刘亚楼念的那封使林彪最后下了决心指挥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的电报。林、罗、刘、谭很快回电,表示如奔袭成功,就有把握夺取锦州,东野有决心争取东北与华北战局的根本变化。在作战部署上,林彪使用6个步兵纵队另1个师、炮兵纵队主力、3个独立师和骑兵师投入北宁线作战,切断东北之敌与关内之敌的联系,沿线逐点攻城,包括锦州;以4个纵队加1个独立师随时准备打击沈阳援敌;1个纵队加5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战役名称当时定为“东北秋季战役”或“锦榆唐战役”,而不是“辽沈战役”。

至此,经过长达半年多时间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东野主力南下打锦州,控制北宁线的作战方针。这个决心一下,东北战场必将破局。毛泽东早早就形成了东野主力南下的战略设想,并在与前线将领的反复讨论中逐步加以完善,终于演变成了东北地区国共两军的战略决战。从历史的高度看,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战略决断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动力。林彪虽然在这一战略决策运筹过程中多担任了被动角色,但其提出的一系列作战设想也很有价值,对于促成最后的战略决战功不可没。历史不能简单地以结果论对错,战争瞬息万变,各种可能性复杂交织,考验的就是指挥员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旦决策后就难以再改变历史,是胜是败就是它了,这就是一种赌博。林彪在这一过程中的持重谨慎,只能说明他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细的判断力。对于其合理的建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是支持接受的。若非如此,林彪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解放了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并将一支出关孤军发展成了百万之众。另外,蒋介石集团因尖锐的内部矛盾而使其在东北战略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也是辽沈战役能打成最后结果的重要原因。后人来看这段历史,重要的是要考察决策形成过程,弄清楚每一个环节之所以然,从而代入历史中,把握历史人物的呼吸,理解历史人物的苦衷,这样才既能领略复杂的历史,又能提高自己在现实中的洞悉事物能力。历史的魅力,便在于此。
这篇文章在畅谈版我就看过了.当时我就怀疑是沈大写的.果然如此.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6 17:47
影片中早早就提到了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后转移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其后才表现了讨论东野作战方向和接见陈 ...
战锦方为大问题啊


一如既往的支持,仔细阅读学习。从沈大的文章里面看到,除了熟悉的那些特型演员外,那些导演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加上军队全力配合,钱也跟得上,怎么能拍不好呢?
不知道沈大看过周明写的决战系列么,关于三大战役的,我觉得写的很不错的。
我认为林彪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员,对于战役方面的把握考虑的非常仔细,困难考虑的也很充分,不能因为在锦州一个事情,就认为他胆怯,应该是最高指挥员的谨慎。

一如既往的支持,仔细阅读学习。从沈大的文章里面看到,除了熟悉的那些特型演员外,那些导演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加上军队全力配合,钱也跟得上,怎么能拍不好呢?
不知道沈大看过周明写的决战系列么,关于三大战役的,我觉得写的很不错的。
我认为林彪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员,对于战役方面的把握考虑的非常仔细,困难考虑的也很充分,不能因为在锦州一个事情,就认为他胆怯,应该是最高指挥员的谨慎。
大决战很需要重新出版发行,现在能找到的只有dvd版效果很一般,也该出蓝光了
连少林寺都出了1080p版,大决战为什么不能出/
这部片子林彪(马绍信)给我印象最深。
上次找了许久只有低清版 确实该出个蓝光1080版的了,老片子重做1080应该没有技术问题吧
还有苏联1985年拍的经典史诗《莫斯科保卫战》,要是能出蓝光版本,一定收藏。《大决战》的影片风格受《莫斯科保卫战》的影响很大。
但是貌似因为毛子的电影彩色胶片技术不过关,老片子保存质量不如美国人好,出不了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