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PK朱元璋——谁在海禁上罪责更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54:20
  先说明一点:把海禁主要看作是不允许或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对华贸易,这是外国历史学家或深受其影响的国人的观点,实际上,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海禁的主要恶劣之处在于限制中国民间的海外贸易以及限制中国人对外交流,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负面影响更大。谈海禁的罪责,也主要从这一方面出发。
                               
  朱元璋和康熙都是在历史上有巨大影响的帝王,二人都做了一些被后人称颂的事,例如朱元璋驱逐元蒙统治者,康熙收复台湾等,但二人都做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长远的坏事,这就是海禁。
  朱元璋,还有他的儿子朱棣都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和中外民间的交流,这对于中国近六七百年来的发展有着极长远的负面影响。如果,要找寻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罪人,朱元璋必是其中一个。
  康熙在海禁方面的罪责也是很大的,究竟他们二人谁的责任更大,则需要分析。
                           
  一,朱元璋是长时间海禁始作俑者
                          
  实际上海禁的始作俑者是蒙元统治者。元之海禁出现在元开国后四十馀年,三十年间四禁四开,海禁之期短者三年,长者六年,为时不长;三次海禁间隔,短者三年长者九年,为时也不长。不能把海禁看作是元朝的国策。
  长时间海禁,把海禁当作国策的是朱元璋。所以,可以说他是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始作俑者。
  朱元璋曾多次下令不允许平民百姓和国外联系的命令。洪武二十三年诏令户部:私自和外国来往,私自进行贸易,应严厉禁止,不论是军是民,是官是私,和外国贸易者都应治罪。二十七年又下令不许民间买卖及使用外国货。永乐二年朱棣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这是一种釜底抽薪办法。可见这父子二人都是不遗余力地禁止民间贸易。
  虽然在不少时间里,清政府并未绝对禁止任何外贸易,但是,在康熙二十二年的规定中,不许造大船,限制出海时间,也就是不许远航,对船上携带物品不合理限制,还在事实上限制了上层社会成员出海等。扼杀了外贸的活力,禁绝了人们对海外的了解,和完全海禁并无大差别。何况在康熙末年还莫名其妙的下令禁绝百姓到南洋进行贸易。在海禁方面也是有罪责的。(这在前几日发的拙文《康熙海禁——对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最恶劣的影响》已加以说明,不再赘述。)
  从时间先后上看,朱元璋的罪责似大于康熙。
                                 
  二,朱元璋和朱棣并没有闭关锁国
                                       
  不过,明初虽然对一般百姓出海有严格限制,但却并不是闭关锁国,朱棣似乎还很有海洋意识,曾派郑和多次下西洋。他禁止的是民间出海贸易。他不但招引各国贡使前来,还可以带商人来,更重要的是他还派郑和等人出去,不但要了解国外的情况,还要维持秩序。所以,他封闭的只是民间活动,在他在位期间,官方的活动不但不禁,而且还相当活跃。
  当时明皇朝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可以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间交通水道的满剌加,占有现在马来亚南部的马六甲和新加坡一带,是很关键的战略要地。明政府和该国的国王及其儿子、孙子关系搞的都很好,这三代国君都曾亲自到北京来过,被葡萄牙人侵占之前,满剌加一直是明朝在海外最忠实的朋友之一。朱棣(或是郑和)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真是很不容易的。
  官方海外活动是非常耗费金钱的,没有能坚持很长时间,随着皇家船队停止出海,中国也就渐渐自我封闭起来。
  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包括被有些人颂之为英明大帝的康熙,并没有进行什么值得一提的官方的海外活动。
  海禁最大恶果之一是不允许中国人了解世界,自己落后尚不知。但是,明初官方尚是了解海外大势的。而清朝官民则对世界一概不知,即使是传教士对皇帝有选择的介绍,这种知识都被严密的封锁在极小的圈子内,主持国政的官员们也不得而知。
  这官方的对外活动的比较中,康熙远落在朱棣后面。
                              
  三,明初清初中国的国际环境很不相同
                           
  明朝初年,欧洲人还不知道绕过非洲就可以航行到东方,所以,说欧洲人可能会祸害中国,还只能被看作天方夜谭,杞人忧天。
  清朝初年的国际形势大不一样,清初欧洲人不但进入了太平洋,已经占领了中国周边的不少地区: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现属马来西亚),西班牙占领吕宋(菲律宾),荷兰占领爪哇(现属印度尼西亚)等地,葡萄牙占领了中国的澳门,西班牙和荷兰还曾占领过中国的台湾。这些事都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康熙帝自己主持了《明史》的编写,他应当很清楚中国周边地区受欧洲国家侵略的事实。
  清朝初年,在中国的周围已经出现欧洲的势力,虽然当时还不能形成对中国真正的致命威胁,但也不应视而不见。这是清初和明初的国际环境的第一个巨大不同。
  而欧洲人舰队知道绕过非洲好望角能到达亚洲,第一次是1497年(明朝已建立129年)葡萄牙人达迦马的船队的航行,远在朱元璋朱棣之后,不应该要求明朝开国皇帝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在明朝初年,欧洲还相当落后愚昧。仅举一例: 在欧洲基督教势力极强,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1517年明正德年间,明朝立国后约150年。),他主张信徒们直接从《圣经》中接受神的启示。为了反对宗教改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曾发布命令,如果未经允许,私自阅读《圣经》,或在公开或私人场合讲解《圣经》的一律处死,若表示忏悔,男子斩首,女子活埋,若不忏悔,则烧死。由此可想像其落后愚昧之程度。
  而在康熙年间,欧洲的发展已经明显超过了中国,比如牛顿(1643~1727年)就是康熙(1654~1722年)的同时代人。这是清初和明初第二个不同。
                                     
  可以举个比喻来说明两朝的君主们在处置对外关系上的差别。设想有一个村落中,住了不少人,其统治者对自己本人的安全极端重视;他发现村落之外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武器能威胁自己,但是他非常担心自己村落中有人出去建立自己不能控制的根据地,率领外面的人或帮助他们来侵犯自己;于是,他下令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接触,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在自己和村外人打交道时尽量搞好关系。
  这可以用来作为明朱元璋和朱棣的对外政策的比喻吧。他们所搞的并非高明之策,不过对于一些除了自己之外,什么人都不信任,有些怀疑狂迹象的统治者来说,似也有理由制定这样的政策。
                                     
  至于清朝的康熙帝及其后继者,要糟糕的多。设想他也统治一个类似的村落,对本村村民更不信任;他发现村外之人有些是很能干的,甚至比自己村民还能干,有些已经在侵占村外邻近的地方,甚至曾侵占本村的地方;于是,他下令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打交道,尽量把整个村落封闭起来,避免治下之民和外边的人纠合。自己也尽一切可能不去和村外人打交道。这种鸵鸟政策以及对治下村民更严重的不信任,显然更为低劣。
  康熙对欧洲及世界形势多少有些了解,他曾说过:“海外西洋诸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见《清圣祖实录.270》)。既然知道西洋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威胁,却为限制中国人出海设制这么多障碍,甚至下令闭关,自己也不设法直接了解其实情,称其为鸵鸟政策是合适的。和明朝的前几个君主相比较,他应负的罪责,要严重的多。
  在这一方面,康熙的政策和朱氏父子相比,其恶劣程度要高的多。
                                 
  四,明清的海禁政策的后果不同
                             
  虽然朱元璋和朱棣曾下了很严的命令禁止民间出海,明朝前期和中期的皇帝也都继承了这一错误政策。但是,在执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方面,明朝和清朝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明朝中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统治的力度远没有清朝那样强,虽然有海禁的政策,下面的执行者未必都能不走样的照办;其二是明朝后期开了海禁,也就是说,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没有能坚持下去,康熙帝海禁是不能看作朱元璋政策的延续。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废除海禁令,在名义上,海禁令在明朝执行了近二百年,但实际上有效的海禁并没有这样长的时间。对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强烈地吸引着沿海的臣民,同时,在有限的耕地上人口的增加,也使得东南沿海居民在寻求一条新的生路,这就是出海,私下海外贸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存在的。
  在明朝中期,民间多私自出海贸易,尤其是在福建沿海更甚。据张燮《东西洋考》中记载,约在明朝建立一百年后,也就是成化、弘治年间,已有“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又过了五六十年,到了嘉靖朝,“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见《明经世文编.243》)。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臣民们好象把海禁令忘掉了。“虽重以充军处死之条,尚犹结党成风,造舡出海,私相贸易,恬无畏忌。”(见《明经世文编.280》)可见虽然有严厉的禁令,但人们仍结伙造船出海,私自进行贸易,并不惧怕。
  当时,在外贸中,中国是出超国,大量的白银由国外流入。据统计,由隆庆五年至明朝灭亡七十四年中,从马尼拉流入中国的白银中,中国商人带入的接近六成,其余四成多是葡萄牙及西班牙商人带到中国来的。相比起来,中国从事外贸的商人的势力不算很小,并没有将大部分利益奉送给欧洲商人,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跟上了当时东南亚及东亚国际间贸易的步伐。
  如果从明朝后期,即十六世纪,当权者就对中国人参与外贸管理上放任,按外贸可能有极丰富利润,那么爱发财的中国人参与外贸的程度及规模,随着时间推移,不能排除继续增大的可能性;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跟上国际贸易步伐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等到康熙帝所开创的海禁被迫取消后,中国想在海外贸易上再想快速的跟上欧洲的步伐已经难比登天。
  可见康熙海禁的对后世的恶劣影响远大于朱氏父子。
                              
  虽说各有各的帐,但从全局看,从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影响看,对近代中国孱弱的因果关系看,清朝皇帝,主要是康熙帝的罪责是不能因为朱元璋和朱棣曾经禁止平民百姓出海而减轻,在海禁的恶劣的长远负作用方面,康熙帝所应负的罪责远高于朱元璋父子。 先说明一点:把海禁主要看作是不允许或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对华贸易,这是外国历史学家或深受其影响的国人的观点,实际上,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海禁的主要恶劣之处在于限制中国民间的海外贸易以及限制中国人对外交流,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负面影响更大。谈海禁的罪责,也主要从这一方面出发。
                               
  朱元璋和康熙都是在历史上有巨大影响的帝王,二人都做了一些被后人称颂的事,例如朱元璋驱逐元蒙统治者,康熙收复台湾等,但二人都做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长远的坏事,这就是海禁。
  朱元璋,还有他的儿子朱棣都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和中外民间的交流,这对于中国近六七百年来的发展有着极长远的负面影响。如果,要找寻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罪人,朱元璋必是其中一个。
  康熙在海禁方面的罪责也是很大的,究竟他们二人谁的责任更大,则需要分析。
                           
  一,朱元璋是长时间海禁始作俑者
                          
  实际上海禁的始作俑者是蒙元统治者。元之海禁出现在元开国后四十馀年,三十年间四禁四开,海禁之期短者三年,长者六年,为时不长;三次海禁间隔,短者三年长者九年,为时也不长。不能把海禁看作是元朝的国策。
  长时间海禁,把海禁当作国策的是朱元璋。所以,可以说他是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始作俑者。
  朱元璋曾多次下令不允许平民百姓和国外联系的命令。洪武二十三年诏令户部:私自和外国来往,私自进行贸易,应严厉禁止,不论是军是民,是官是私,和外国贸易者都应治罪。二十七年又下令不许民间买卖及使用外国货。永乐二年朱棣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这是一种釜底抽薪办法。可见这父子二人都是不遗余力地禁止民间贸易。
  虽然在不少时间里,清政府并未绝对禁止任何外贸易,但是,在康熙二十二年的规定中,不许造大船,限制出海时间,也就是不许远航,对船上携带物品不合理限制,还在事实上限制了上层社会成员出海等。扼杀了外贸的活力,禁绝了人们对海外的了解,和完全海禁并无大差别。何况在康熙末年还莫名其妙的下令禁绝百姓到南洋进行贸易。在海禁方面也是有罪责的。(这在前几日发的拙文《康熙海禁——对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最恶劣的影响》已加以说明,不再赘述。)
  从时间先后上看,朱元璋的罪责似大于康熙。
                                 
  二,朱元璋和朱棣并没有闭关锁国
                                       
  不过,明初虽然对一般百姓出海有严格限制,但却并不是闭关锁国,朱棣似乎还很有海洋意识,曾派郑和多次下西洋。他禁止的是民间出海贸易。他不但招引各国贡使前来,还可以带商人来,更重要的是他还派郑和等人出去,不但要了解国外的情况,还要维持秩序。所以,他封闭的只是民间活动,在他在位期间,官方的活动不但不禁,而且还相当活跃。
  当时明皇朝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可以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间交通水道的满剌加,占有现在马来亚南部的马六甲和新加坡一带,是很关键的战略要地。明政府和该国的国王及其儿子、孙子关系搞的都很好,这三代国君都曾亲自到北京来过,被葡萄牙人侵占之前,满剌加一直是明朝在海外最忠实的朋友之一。朱棣(或是郑和)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真是很不容易的。
  官方海外活动是非常耗费金钱的,没有能坚持很长时间,随着皇家船队停止出海,中国也就渐渐自我封闭起来。
  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包括被有些人颂之为英明大帝的康熙,并没有进行什么值得一提的官方的海外活动。
  海禁最大恶果之一是不允许中国人了解世界,自己落后尚不知。但是,明初官方尚是了解海外大势的。而清朝官民则对世界一概不知,即使是传教士对皇帝有选择的介绍,这种知识都被严密的封锁在极小的圈子内,主持国政的官员们也不得而知。
  这官方的对外活动的比较中,康熙远落在朱棣后面。
                              
  三,明初清初中国的国际环境很不相同
                           
  明朝初年,欧洲人还不知道绕过非洲就可以航行到东方,所以,说欧洲人可能会祸害中国,还只能被看作天方夜谭,杞人忧天。
  清朝初年的国际形势大不一样,清初欧洲人不但进入了太平洋,已经占领了中国周边的不少地区: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现属马来西亚),西班牙占领吕宋(菲律宾),荷兰占领爪哇(现属印度尼西亚)等地,葡萄牙占领了中国的澳门,西班牙和荷兰还曾占领过中国的台湾。这些事都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康熙帝自己主持了《明史》的编写,他应当很清楚中国周边地区受欧洲国家侵略的事实。
  清朝初年,在中国的周围已经出现欧洲的势力,虽然当时还不能形成对中国真正的致命威胁,但也不应视而不见。这是清初和明初的国际环境的第一个巨大不同。
  而欧洲人舰队知道绕过非洲好望角能到达亚洲,第一次是1497年(明朝已建立129年)葡萄牙人达迦马的船队的航行,远在朱元璋朱棣之后,不应该要求明朝开国皇帝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在明朝初年,欧洲还相当落后愚昧。仅举一例: 在欧洲基督教势力极强,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1517年明正德年间,明朝立国后约150年。),他主张信徒们直接从《圣经》中接受神的启示。为了反对宗教改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曾发布命令,如果未经允许,私自阅读《圣经》,或在公开或私人场合讲解《圣经》的一律处死,若表示忏悔,男子斩首,女子活埋,若不忏悔,则烧死。由此可想像其落后愚昧之程度。
  而在康熙年间,欧洲的发展已经明显超过了中国,比如牛顿(1643~1727年)就是康熙(1654~1722年)的同时代人。这是清初和明初第二个不同。
                                     
  可以举个比喻来说明两朝的君主们在处置对外关系上的差别。设想有一个村落中,住了不少人,其统治者对自己本人的安全极端重视;他发现村落之外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武器能威胁自己,但是他非常担心自己村落中有人出去建立自己不能控制的根据地,率领外面的人或帮助他们来侵犯自己;于是,他下令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接触,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在自己和村外人打交道时尽量搞好关系。
  这可以用来作为明朱元璋和朱棣的对外政策的比喻吧。他们所搞的并非高明之策,不过对于一些除了自己之外,什么人都不信任,有些怀疑狂迹象的统治者来说,似也有理由制定这样的政策。
                                     
  至于清朝的康熙帝及其后继者,要糟糕的多。设想他也统治一个类似的村落,对本村村民更不信任;他发现村外之人有些是很能干的,甚至比自己村民还能干,有些已经在侵占村外邻近的地方,甚至曾侵占本村的地方;于是,他下令谁也不许和村外人打交道,尽量把整个村落封闭起来,避免治下之民和外边的人纠合。自己也尽一切可能不去和村外人打交道。这种鸵鸟政策以及对治下村民更严重的不信任,显然更为低劣。
  康熙对欧洲及世界形势多少有些了解,他曾说过:“海外西洋诸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见《清圣祖实录.270》)。既然知道西洋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威胁,却为限制中国人出海设制这么多障碍,甚至下令闭关,自己也不设法直接了解其实情,称其为鸵鸟政策是合适的。和明朝的前几个君主相比较,他应负的罪责,要严重的多。
  在这一方面,康熙的政策和朱氏父子相比,其恶劣程度要高的多。
                                 
  四,明清的海禁政策的后果不同
                             
  虽然朱元璋和朱棣曾下了很严的命令禁止民间出海,明朝前期和中期的皇帝也都继承了这一错误政策。但是,在执行这一政策的后果方面,明朝和清朝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明朝中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统治的力度远没有清朝那样强,虽然有海禁的政策,下面的执行者未必都能不走样的照办;其二是明朝后期开了海禁,也就是说,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没有能坚持下去,康熙帝海禁是不能看作朱元璋政策的延续。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废除海禁令,在名义上,海禁令在明朝执行了近二百年,但实际上有效的海禁并没有这样长的时间。对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强烈地吸引着沿海的臣民,同时,在有限的耕地上人口的增加,也使得东南沿海居民在寻求一条新的生路,这就是出海,私下海外贸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存在的。
  在明朝中期,民间多私自出海贸易,尤其是在福建沿海更甚。据张燮《东西洋考》中记载,约在明朝建立一百年后,也就是成化、弘治年间,已有“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又过了五六十年,到了嘉靖朝,“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见《明经世文编.243》)。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臣民们好象把海禁令忘掉了。“虽重以充军处死之条,尚犹结党成风,造舡出海,私相贸易,恬无畏忌。”(见《明经世文编.280》)可见虽然有严厉的禁令,但人们仍结伙造船出海,私自进行贸易,并不惧怕。
  当时,在外贸中,中国是出超国,大量的白银由国外流入。据统计,由隆庆五年至明朝灭亡七十四年中,从马尼拉流入中国的白银中,中国商人带入的接近六成,其余四成多是葡萄牙及西班牙商人带到中国来的。相比起来,中国从事外贸的商人的势力不算很小,并没有将大部分利益奉送给欧洲商人,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跟上了当时东南亚及东亚国际间贸易的步伐。
  如果从明朝后期,即十六世纪,当权者就对中国人参与外贸管理上放任,按外贸可能有极丰富利润,那么爱发财的中国人参与外贸的程度及规模,随着时间推移,不能排除继续增大的可能性;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跟上国际贸易步伐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等到康熙帝所开创的海禁被迫取消后,中国想在海外贸易上再想快速的跟上欧洲的步伐已经难比登天。
  可见康熙海禁的对后世的恶劣影响远大于朱氏父子。
                              
  虽说各有各的帐,但从全局看,从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影响看,对近代中国孱弱的因果关系看,清朝皇帝,主要是康熙帝的罪责是不能因为朱元璋和朱棣曾经禁止平民百姓出海而减轻,在海禁的恶劣的长远负作用方面,康熙帝所应负的罪责远高于朱元璋父子。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并非一回事。明朝的海禁主要是朝廷想独占海外贸易,不希望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与朝廷争利,否则为何派郑和下西洋?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并非一回事。明朝的海禁主要是朝廷想独占海外贸易,不希望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与朝廷争利,否则为何派郑和下西洋?
海禁的本质是重农抑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不二的圭臬。
孟子说商人是“贱丈夫”;李悝“禁技巧”;商鞅罚事工商而贫者为奴; 荀子说“工商众则国贫”;韩非称农本商末,把工商之民叫做“五蠹”之一。
这几位圣贤要判什么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奴性化的朝代,就这点上,怎么批判也不为过。没有之一,只有最。
农业社会是一种分布式的体系,每个人种自己的地,然后自己吃粮食,剩下的卖掉换点儿生活必需品,家里自己纺织,自己盖房子。对外的经济交换其实是很低的,每家每户都差不多。工业社会可是实现了社会重新分工的,这家只生产针头线脑,那家只生产锅碗瓢盆。不交换,没法过下去。工业社会是以集中和分工细化为特征的。我国古代一直是农业社会,对外的依存度极低。有的时候就是为了省事才关门闭户的。比如,明朝虽然对外贸易是禁止的,但是还有勘合贸易,也就是外国来进贡,我国给封赏。这其实也是商品交换的贸易。只是改了个名字而已。结果发生了日本来了两个贸易使团,而且都号称自己是正牌儿的,结果这两个贸易使团就在中国打起来了。明朝皇帝一生气,就把朝贡贸易给停了。这其实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当然了明朝也看不上这点儿洋货。
商业获利必然大于农业,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鼓励商业,大量人口去逐利,粮食生产就会出现问题,毕竟化肥机械化生产还远未出现。而且当时中国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粮食产量能够提供中国巨大人口所需的粮食,全加起来也不够,而且中国大部分处于内陆,就算能买到粮食,运输的成本和损耗也会相当可怕。所以中国历代比如重农抑商,不采取这样的措施才不正常。
反观欧洲的商业民族,大部分是小国寡民,而且土地相对贫瘠,只能依靠殖民或贸易的方式获取粮食,比如罗马的粮食主要出产于埃及。其次地中海的存在使得货物运输成本低廉,有利于贸易的开展,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最早的发达地区都在地中海沿岸的原因。
考虑东西方发展道路的不同,一定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因素,欧洲的重商主义,对于古代的中国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明朝是想关起门来把日子过好,可惜没有过好
清朝是想把头埋到沙里继续过日子,可惜这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明朝是态度见识问题,清朝是立场和居心问题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4-11-30 10:03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并非一回事。明朝的海禁主要是朝廷想独占海外贸易,不希望民间私人海外贸易与朝廷争 ...
永乐大帝可不是为了垄断贸易才下西洋的吧,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宣扬国威
清承明治是史学界定论吧?就凭女真人的文化水平,能想出那么完善的海禁方案就怪了
另外明初中国世界领先,清初中国落后西方怪不到清朝头上吧,清初满洲人才建立政权几天?明代初期中国的航海技术,火药武器生产技术都是世界顶尖的,明代中后期就被西方超过,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人在航海方面一落千丈,同时西方各国却开始扬帆七海。火器方面明中期后鸟枪,弗朗机,红衣大炮都是引进仿制的西方产品,明朝本土的原创产品已经较之逊色了。
楼主说的不对,朱元璋只是禁海,清朝不光禁海,而且迁界。

沿海迁界,大部分的历史书都是不谈的,即便谈到了,也多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是无足轻重,无关大雅。然而个人以为沿海迁界这个事件的重大性是被严重低估的低估,其残暴程度,骇人听闻程度,对历史影响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一个重大事件,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能算的上一个重大事件,如果要列出人类历史上一百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那满清的沿海迁界应该榜上有名。
      
究竟什么是沿海迁界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从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具体点,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在这期间,如果清廷统治者觉得迁海的距离太近,还会继续下令,迁的更远一点,他们对海洋的恐惧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按照《南明史》的记载
    
“广东迁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凡三迁而界始定”。
      
沿海迁界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是不是象现在的三峡移民那样,先安置好移民的落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然后再一步步把居民迁移出去?不是的!沿海迁界的过程许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屠杀和掠夺。
按照当时人的记载“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翻成白话,就是限期三天迁移,距离远的人根本来不及知道消息,距离近的人就算知道了消息,也不相信。过了两天,军队骑兵就到,于是富人全部抛弃自己财富,贫穷的人拿着锅子带着妻子儿女,全部流离失所,从江浙到广东福建,沿海数千里肥沃的土壤全部变成了荒野蓬蒿。
可以想象,就算现代的人从筹划搬家到实施,具体运作准备,也绝对不是三天里就能完成。然而当时中国的沿海居民,就是在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准备的情况下,在清廷统治者的淫威逼迫下,迁离故土,凄惨悲苦的情状不问可知。
      
当时人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也就是迁的时候,沿海居民就死了超过一半,剩下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就算能够到内地,离饿死也不远了。
      迁的同时,就是烧。“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亦同时焚,曰:‘无资寇用。’”
      烧房子,烧战舰,也确实是做的彻底。

对于不肯迁移的居民,就是一个字“杀”。清廷统治者,和它的爪牙走狗,在这方面从来就是不手软的
      “初,(广东香山县)黄梁都民奉迁时,民多恋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众。”“……计诱之曰点阅,报大府即许复业。愚民信其然。际盛乃勒兵长连埔,按名令民自前营入,后营出。入即杀,无一人幸脱者。复界后,枯骨遍地,土民丛葬一阜,树碣曰木龙岁冢。木龙者,甲辰隐语也。”
      
不仅烧房子,杀人民,就连树木青草也不放过,日本的三光政策和满清的残暴彻底程度相比,实在是差了一个数量等级。
      “当播迁之后,大起民夫,以将官统之出界,毁屋撤墙,民有压死者。至是一望荒芜矣。又下砍树之令,致多年轮囷豫章、数千株成林果树、无数合抱松柏荡然以尽。……三月间,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至于为什么要砍树,要对果树松柏都斩尽杀绝,大约意思也是为了防止海上的反清复明力量利用吧。清廷统治者残暴的彻底性和想象力确实是可以令人叹为观止的。
楼主说的不对,朱元璋只是禁海,清朝不光禁海,而且迁界。

沿海迁界,大部分的历史书都是不谈的,即便谈 ...
明朝好象也有强迁沿海百姓的记录吧。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2-1 16:29
明朝好象也有强迁沿海百姓的记录吧。
拿史料出来
拿史料出来
请查一下:洪武十九年(1386)废昌国县,二十年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46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4-11-30 21:06
楼主说的不对,朱元璋只是禁海,清朝不光禁海,而且迁界。

沿海迁界,大部分的历史书都是不谈的,即便谈 ...
拙文只是讲在海禁上二人之罪责,并未涉及其它方面。
明清都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如朱元璋将农民个人迁移作了过分严格的限制,过多的行业实行世袭等等。
清朝的恶政要多的多,如圈地、贵族世袭控制政局、禁止开矿等。
共同的罪责是被世界潮流扔在后边,还逆势而动,相比 之下清之罪责要大的多。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4-11-30 19:30
另外明初中国世界领先,清初中国落后西方怪不到清朝头上吧,清初满洲人才建立政权几天?明代初期中国的航海 ...
明末虽然在许多方面对欧洲已不占优势,但并未落后很多。
并非世界各国当时都在原创式造武器,如果能及时引进,自己努力,也不算坏事。
郑成功在台湾能打败荷兰军队,至少应说火器差的不算太多吧。
武器上,康熙中期以后就不再引进了,比明朝差多了。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4-11-30 19:21
清承明治是史学界定论吧?就凭女真人的文化水平,能想出那么完善的海禁方案就怪了
不要小觑女真人,以几十万人能进占上亿人口大国,且能统治二百多年,没那么简单。如果把女真人看得很低,就得把当时的汉族看得更低。

圈地、剃发、易服、投充、逃人、迁界、八旗贵族控制朝政等都是‘清承明治’?

史学界是否有那样定论?
野马三 发表于 2014-11-30 14:50
海禁的本质是重农抑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不二的圭臬。
孟子说商人是“贱丈夫”;李悝“禁技巧”;商鞅罚事 ...
在早期,税制不完整时,商税几乎收不上来,重农抑商是可理解的,拙文《为什么秦皇和汉武如此仇恨商人》已经讲过了。
在唐朝中期以后再如此对待商人,就是逆历史进步而动。
个人的看法,从领导人的出身性格分析。
朱元璋:性格强悍喜欢走极端,加之立国初期各种问题,导致其政策偏得厉害,执政时间较长,前期这么做可以理解,但后期没有做任何修正。贫民出身,下层的经历让他对商人没好印象,虽然他的见识远超于他的出身,但还没到能放眼世界的地步。另外明初很多极端政策能延续下去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靖难,如果建文帝一直干下去很可能就修正了他的偏差,但是朱棣是篡位,跟随他的政策是为了保证政治正确,希望名正言顺。

玄烨:也是一个性格强悍的人,他父亲和奶奶其实已经把政局命定住了,后来好多事其实都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无非是要大权在握,命好都挺过去了。此人汉学身后,天资聪明,也就是因为如此,他对汉人的担忧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他清楚满人是赶不上汉人的,但不能不用汉人,也不能限制太死,他的政策基本都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所以抑制海上贸易和对外交往也不难理解了。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4-12-2 10:33
个人的看法,从领导人的出身性格分析。
朱元璋:性格强悍喜欢走极端,加之立国初期各种问题,导致其政策偏 ...
个人不成熟看法。
有时候想,这两位都是不世天才,他们认识到为了维护其统治的根本,必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以才极力限制海上贸易。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2-2 08:02
明末虽然在许多方面对欧洲已不占优势,但并未落后很多。
并非世界各国当时都在原创式造武器,如果能及时 ...
明郑能在台湾击败荷军 清军能在雅克萨击败俄军 原因在于当时西方还未发生工业革命

1840年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即便遇上的不是腐败无能的满清也能打赢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11-30 18:58
明朝是想关起门来把日子过好,可惜没有过好
清朝是想把头埋到沙里继续过日子,可惜这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
讲得好,补充一点,明朝还有无奈的原因在里面。
隼鹰 发表于 2014-12-5 20:55
明郑能在台湾击败荷军 清军能在雅克萨击败俄军 原因在于当时西方还未发生工业革命

1840年英国已经成为 ...
正因如此,明末并未落后西方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