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海禁——对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最恶劣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1:04
  清朝政府闭关锁国,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外国人进入中国有极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则是不允许中国人到外国去,不论是经商或是其它事务,不允许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和国内建立正常的联系等。我所看到的讨论满清闭关自守的议论以第一方面为多,但从深层次上观察,中国人到海外去,尤其是有文化修养的、或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出海,在商业贸易或其它事务中取得一席之地,去直接了解世界大势,则更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第二方面。
                   
  康熙帝在对待海外贸易等的态度和政策大体可分三阶段:
                       
一,收复台湾之前
  在清朝初年,曾进行过极其严厉的海禁。当时,郑成功占有台湾和厦门等地,清政府为了断绝其军需物资、粮食等的供应,实行了严厉的海禁。从河北到广东这么长的海岸线上,沿海三十到五十里范围内的居民都强行迁往内地,海岛上的居民也被迫迁移。不但不许出海贸易,也不许下海捕鱼,甚至连在海边晒盐也不许可,在海边捡点海货,也格杀勿论。
  以封锁自己来对付敌人是极为愚蠢的政策,这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沿海老百姓的生活,都有着极恶劣的影响,是清初对汉族老百姓的生存影响最大的恶政之一。但这只算是一种战时行为。
  康熙帝在此前所行大体上可看作是顺治时的延续。
                      
  二,收复台湾后到康熙五十六年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收复了,接着就开放海禁,也允许中国人出海贸易,但是有着极严格的限制。
  首先是对海船的大小的限制。就在收复台湾,康熙帝允许老百姓进行对外贸易的第二年,清政府议准“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也就是说,出海的不论是渔船,还是商船,都不能用大船。远洋贸易会被这样的限制扼杀,这是不用多说的。对于较近的海外贸易,如去南洋,也只能“小打小闹”,不可能形成规模。反过来,对于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的商船大小却是没有限制的。这种不公平的限制的结果就是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权益双手奉送给外国商人。
  另一个是对于出海时所带物资近于有意的刁难,比如,以限制粮食出口为名,每日每人只许带一升米;以限制铁器出口为名,一条船只许带一口铁锅,一人只许带一把斧子等。这样,远洋贸易是绝不可能进行的,就是在出海以后,想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改变计划也都是很难的;在海上如果遇海匪或歹人,没有武器可以自卫;至于在海上遇到了暴风雨,延误了行程或被迫改变航行路线,都可能会出现断粮这类的严重问题。
  此外,清政府还规定,出海的商船要预先规定往返的日期。如果到了海外,发现有生意可作,本来是应随机应变,好赚大钱,有了这样的规定,有好生意也不能作,只好按期打道回府。这样的规定对于新贸易航路的开通,更起着致命地扼杀作用。
  还有对出国年限的规定,也有极恶劣的影响,“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那时到东南亚这样近的地方,也只能一年一往返。如果到更远的地区去贸易,或遇到点天灾人祸之类的特殊情况,很易逾期,成为有家不能归之人。这对于有钱财或有地位的人进行外贸是个严重威胁,一旦因出外时间长了不能回籍,家中财产必然会受很大损失,所以进行外贸只能小本生意,赚了些钱后,或是移居他乡,否则就得歇手不干。
  还有,中国外贸商人不能在外国设置常驻的贸易机构或人员。自从葡萄牙占据澳门以后,外国商人在中国一直是有常驻人员的。
  很多规定都显现中外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是外国人强加的,而是英明的康熙大帝加在中国人头上的。在这样政策限制之下,即使是开海禁,允许老百姓出海,中国人所进行的对外贸易也只能处在半死不活地状态。
在国内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人口增长也很快,经济作物的生产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中国人所从事的对外贸易却不可能随着其它经济领域的繁荣而长足发展。外贸的主要利益都供手奉送给外国人了。
                   
  三,康熙帝的海禁令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位被人们称誉不止的“英明大帝”,竟莫明其妙地禁止中国商人到南洋去进行贸易,只允许去日本(当时允许和日本贸易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从日本买铜,这是铸钱所不可缺的。)虽然雍正及其它皇帝对于海外贸易禁令有所修改,但是,康熙这位圣祖所制定的限制和封禁中国人去海外贸易的原则,在鸦片战争之前,确在贯彻始终,康熙帝对外贸的种种限制依然如故,仍在束缚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继续保持着闭关锁国的格局。
  在《清圣祖实录.270》详细地记载了康熙帝禁止去南洋贸易的过程。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对大臣们作了与此相关的指示。
  二十五日讲到吕宋(指菲律宾)、噶喇吧(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藏匿的盗贼很多。内地老百姓希图获利,往往载米带去,并卖船而回,甚至有人就留在那里。二十六日康熙则对大臣们进行了长篇指示,和禁止去海外贸易有关的内容:海防是今日之要务;造船出洋贸易者有把船悉卖在海外,速宜禁绝;东洋(日本)可以贸易,商船不可去南洋等。并令广东、福建的将军、总督来京,和大臣们共同商议具体实施办法。
  两月之后,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大臣们和地方大吏按康熙指示制定出了具体办法,得到康熙帝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不准中国人去南洋,去东洋(主要指日本)照旧,依旧准许外国船来华贸易;二是如将船卖给外国,造船人及卖船人皆斩首;三是不准出海之人留在外国,否则,同去的知情人枷号三月,行文国外,将留下之人追回斩首。
  有清一代,许多原则制度都是康熙定下来的,后来只是延续而已,虽然由于灾荒等原因,具体海禁措施有所变化,但海禁的总精神是没变的。康熙帝的责任远远超过了后来其他皇帝。
                          
  闭关锁国的恶果极为严重,其严重后果至少有三:一是切断了中国人对世界了解的渠道,二是妨碍了中国的国力发展,三是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闭关锁国以及在康熙末年禁止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以后,切断了中国人民对世界了解的渠道,其结果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及乎就是零。后来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想了解世界都很困难。
  据说,当时有位清朝官员认为西洋人的腿不会打弯,建议在和他们打仗时,在地上撒些豆子,他们摔倒就爬不起来了。如果能对外部世界有一点点皮毛的了解,也就不至于有这样愚昧的建议了。至于那些精明的官员,即使想了解外国,局限也极严重。林则徐是中国人中很有见识的人物,在清政府的官员中也是佼佼者。但是,他对欧洲国家及欧洲人的了解也是极差的。
  他在接受禁烟的任务,担任钦差大臣时,他认为不必惧怕英国人,这在原则上当然没错,但在他所举出的理由上,却有可笑之处,他在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给皇帝的奏折中讲到,英国兵的腿脚缠裹紧密,屈伸都很不方便,到岸上以后,就干不成什么了,这种认识水平,和前面讲的那个官员撒豆子的昏话,也并无原则差别。
  不能因此而过分责怪林则徐,他曾雇好几个翻译,大量地翻译和英国有关的书籍和英国报纸,可以说是拼命地想了解对手。但是,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几乎是零,林则徐临时抱佛脚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自己的无知,也不可能改变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大愚昧状态。这种无知的根子可归之于康熙的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从事外贸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的国力发展,其中包括了经济实力的增长。
  在明清之际,欧洲和中国的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顺差地位,大力广泛地开展对外贸易,对于中国是十分有利的。如果不把鸦片这种毒品算在内,一直到鸦片战争,在正常的贸易中,中国一直是出超。中国的茶、瓷器、丝织品等都曾是欧洲市场上的紧俏商品,而欧洲人却拿不出多少可以吸引中国人的价廉物美的货物。
  在十八世纪时世界上最大的单项国际间的贸易是茶叶贸易。英国大量从中国低价收购茶叶,然后在欧洲高价售出,获利极大,几乎是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要占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果允许中国老百姓进行对外贸易,留给他们进行大规模远航贸易的条件,由中国输往欧洲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大宗出口商品中的高额利润,应该有一部分属于中国商人。这种利益又会反过来促进中国农民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激发手工业生产者去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这样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妨碍这种贸易就是妨碍中国国力的增强。
                  
  限制国人出海贸易的极深远的坏影响是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有一些文化层次稍高一点的人士能出海贸易,或因另外的原因出国,对欧洲诸国或欧洲在亚洲的殖民地的了解增多,也可能会从那里吸收和学习其文化中的精华,也包括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尤其是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知识,或至少可得到一些消息,使有心人产生兴趣。这样,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没有能自己独立地产生近代科学技术,但从别人那里学,即使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也可以算是有了点近代科学技术吧。何况,中国人是不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吸取了别人知识的基础上,山寨了别人的先进产品,自己再进行改进和创造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当然没有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应归因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康熙帝。
                   
  本文太长了。但这个话题还没说完。至少还有两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较早还有明太祖和明成祖禁止老百姓出海,他们的罪责和康熙相比如何?
  另一个是为什么康熙要实行海禁?实际上,其出发点就是对汉族人的防范。
  这些话题以后再写吧。清朝政府闭关锁国,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外国人进入中国有极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则是不允许中国人到外国去,不论是经商或是其它事务,不允许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和国内建立正常的联系等。我所看到的讨论满清闭关自守的议论以第一方面为多,但从深层次上观察,中国人到海外去,尤其是有文化修养的、或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出海,在商业贸易或其它事务中取得一席之地,去直接了解世界大势,则更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第二方面。
                   
  康熙帝在对待海外贸易等的态度和政策大体可分三阶段:
                       
一,收复台湾之前
  在清朝初年,曾进行过极其严厉的海禁。当时,郑成功占有台湾和厦门等地,清政府为了断绝其军需物资、粮食等的供应,实行了严厉的海禁。从河北到广东这么长的海岸线上,沿海三十到五十里范围内的居民都强行迁往内地,海岛上的居民也被迫迁移。不但不许出海贸易,也不许下海捕鱼,甚至连在海边晒盐也不许可,在海边捡点海货,也格杀勿论。
  以封锁自己来对付敌人是极为愚蠢的政策,这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沿海老百姓的生活,都有着极恶劣的影响,是清初对汉族老百姓的生存影响最大的恶政之一。但这只算是一种战时行为。
  康熙帝在此前所行大体上可看作是顺治时的延续。
                      
  二,收复台湾后到康熙五十六年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收复了,接着就开放海禁,也允许中国人出海贸易,但是有着极严格的限制。
  首先是对海船的大小的限制。就在收复台湾,康熙帝允许老百姓进行对外贸易的第二年,清政府议准“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也就是说,出海的不论是渔船,还是商船,都不能用大船。远洋贸易会被这样的限制扼杀,这是不用多说的。对于较近的海外贸易,如去南洋,也只能“小打小闹”,不可能形成规模。反过来,对于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的商船大小却是没有限制的。这种不公平的限制的结果就是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权益双手奉送给外国商人。
  另一个是对于出海时所带物资近于有意的刁难,比如,以限制粮食出口为名,每日每人只许带一升米;以限制铁器出口为名,一条船只许带一口铁锅,一人只许带一把斧子等。这样,远洋贸易是绝不可能进行的,就是在出海以后,想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改变计划也都是很难的;在海上如果遇海匪或歹人,没有武器可以自卫;至于在海上遇到了暴风雨,延误了行程或被迫改变航行路线,都可能会出现断粮这类的严重问题。
  此外,清政府还规定,出海的商船要预先规定往返的日期。如果到了海外,发现有生意可作,本来是应随机应变,好赚大钱,有了这样的规定,有好生意也不能作,只好按期打道回府。这样的规定对于新贸易航路的开通,更起着致命地扼杀作用。
  还有对出国年限的规定,也有极恶劣的影响,“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那时到东南亚这样近的地方,也只能一年一往返。如果到更远的地区去贸易,或遇到点天灾人祸之类的特殊情况,很易逾期,成为有家不能归之人。这对于有钱财或有地位的人进行外贸是个严重威胁,一旦因出外时间长了不能回籍,家中财产必然会受很大损失,所以进行外贸只能小本生意,赚了些钱后,或是移居他乡,否则就得歇手不干。
  还有,中国外贸商人不能在外国设置常驻的贸易机构或人员。自从葡萄牙占据澳门以后,外国商人在中国一直是有常驻人员的。
  很多规定都显现中外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是外国人强加的,而是英明的康熙大帝加在中国人头上的。在这样政策限制之下,即使是开海禁,允许老百姓出海,中国人所进行的对外贸易也只能处在半死不活地状态。
在国内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人口增长也很快,经济作物的生产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中国人所从事的对外贸易却不可能随着其它经济领域的繁荣而长足发展。外贸的主要利益都供手奉送给外国人了。
                   
  三,康熙帝的海禁令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位被人们称誉不止的“英明大帝”,竟莫明其妙地禁止中国商人到南洋去进行贸易,只允许去日本(当时允许和日本贸易主要原因之一是要从日本买铜,这是铸钱所不可缺的。)虽然雍正及其它皇帝对于海外贸易禁令有所修改,但是,康熙这位圣祖所制定的限制和封禁中国人去海外贸易的原则,在鸦片战争之前,确在贯彻始终,康熙帝对外贸的种种限制依然如故,仍在束缚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继续保持着闭关锁国的格局。
  在《清圣祖实录.270》详细地记载了康熙帝禁止去南洋贸易的过程。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对大臣们作了与此相关的指示。
  二十五日讲到吕宋(指菲律宾)、噶喇吧(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藏匿的盗贼很多。内地老百姓希图获利,往往载米带去,并卖船而回,甚至有人就留在那里。二十六日康熙则对大臣们进行了长篇指示,和禁止去海外贸易有关的内容:海防是今日之要务;造船出洋贸易者有把船悉卖在海外,速宜禁绝;东洋(日本)可以贸易,商船不可去南洋等。并令广东、福建的将军、总督来京,和大臣们共同商议具体实施办法。
  两月之后,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大臣们和地方大吏按康熙指示制定出了具体办法,得到康熙帝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不准中国人去南洋,去东洋(主要指日本)照旧,依旧准许外国船来华贸易;二是如将船卖给外国,造船人及卖船人皆斩首;三是不准出海之人留在外国,否则,同去的知情人枷号三月,行文国外,将留下之人追回斩首。
  有清一代,许多原则制度都是康熙定下来的,后来只是延续而已,虽然由于灾荒等原因,具体海禁措施有所变化,但海禁的总精神是没变的。康熙帝的责任远远超过了后来其他皇帝。
                          
  闭关锁国的恶果极为严重,其严重后果至少有三:一是切断了中国人对世界了解的渠道,二是妨碍了中国的国力发展,三是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闭关锁国以及在康熙末年禁止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以后,切断了中国人民对世界了解的渠道,其结果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及乎就是零。后来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想了解世界都很困难。
  据说,当时有位清朝官员认为西洋人的腿不会打弯,建议在和他们打仗时,在地上撒些豆子,他们摔倒就爬不起来了。如果能对外部世界有一点点皮毛的了解,也就不至于有这样愚昧的建议了。至于那些精明的官员,即使想了解外国,局限也极严重。林则徐是中国人中很有见识的人物,在清政府的官员中也是佼佼者。但是,他对欧洲国家及欧洲人的了解也是极差的。
  他在接受禁烟的任务,担任钦差大臣时,他认为不必惧怕英国人,这在原则上当然没错,但在他所举出的理由上,却有可笑之处,他在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给皇帝的奏折中讲到,英国兵的腿脚缠裹紧密,屈伸都很不方便,到岸上以后,就干不成什么了,这种认识水平,和前面讲的那个官员撒豆子的昏话,也并无原则差别。
  不能因此而过分责怪林则徐,他曾雇好几个翻译,大量地翻译和英国有关的书籍和英国报纸,可以说是拼命地想了解对手。但是,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几乎是零,林则徐临时抱佛脚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自己的无知,也不可能改变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大愚昧状态。这种无知的根子可归之于康熙的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从事外贸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的国力发展,其中包括了经济实力的增长。
  在明清之际,欧洲和中国的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顺差地位,大力广泛地开展对外贸易,对于中国是十分有利的。如果不把鸦片这种毒品算在内,一直到鸦片战争,在正常的贸易中,中国一直是出超。中国的茶、瓷器、丝织品等都曾是欧洲市场上的紧俏商品,而欧洲人却拿不出多少可以吸引中国人的价廉物美的货物。
  在十八世纪时世界上最大的单项国际间的贸易是茶叶贸易。英国大量从中国低价收购茶叶,然后在欧洲高价售出,获利极大,几乎是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要占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果允许中国老百姓进行对外贸易,留给他们进行大规模远航贸易的条件,由中国输往欧洲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大宗出口商品中的高额利润,应该有一部分属于中国商人。这种利益又会反过来促进中国农民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激发手工业生产者去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这样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妨碍这种贸易就是妨碍中国国力的增强。
                  
  限制国人出海贸易的极深远的坏影响是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有一些文化层次稍高一点的人士能出海贸易,或因另外的原因出国,对欧洲诸国或欧洲在亚洲的殖民地的了解增多,也可能会从那里吸收和学习其文化中的精华,也包括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尤其是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知识,或至少可得到一些消息,使有心人产生兴趣。这样,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没有能自己独立地产生近代科学技术,但从别人那里学,即使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也可以算是有了点近代科学技术吧。何况,中国人是不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吸取了别人知识的基础上,山寨了别人的先进产品,自己再进行改进和创造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当然没有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应归因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康熙帝。
                   
  本文太长了。但这个话题还没说完。至少还有两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较早还有明太祖和明成祖禁止老百姓出海,他们的罪责和康熙相比如何?
  另一个是为什么康熙要实行海禁?实际上,其出发点就是对汉族人的防范。
  这些话题以后再写吧。
有明一朝,在郑和之后,对外贸易还存在多大的规模呢?
明朝的贸易也算是一个悲剧,但比清朝好得多。

因为明朝无能,管不住走私活动,不像清朝政府这么英明神武。

明朝的海禁,按照楼主的表述,那应该比满人的影响更恶劣
kkwu999 发表于 2014-11-19 10:19
明朝的海禁,按照楼主的表述,那应该比满人的影响更恶劣
谁更恶劣,是个挺复杂的、不是几句话能清的事。
不过,对近代而言,明代的海禁后来停止了,清代的对近代影响大的多。
片翼 发表于 2014-11-19 08:50
有明一朝,在郑和之后,对外贸易还存在多大的规模呢?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废除海禁令。以后中国外贸确有发展。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1-19 14:05
谁更恶劣,是个挺复杂的、不是几句话能清的事。
不过,对近代而言,明代的海禁后来停止了,清代的对近代 ...
1明代的海禁令
  从官方的明文诏令看,海禁是有明一代的基本国策,似乎只有隆庆年间有开放漳州月港的明令。但如果以“不禁止即为开放”的标准看,又似乎只有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等个别时期有不断重申的海禁令。
  在现存历史文献记录中,最早的海禁诏令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的:“…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卷七十,洪武四年十二月丙戌。其中“仍”字说明,此前已实行海禁。洪武年间其他常为人们引用的海禁诏令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九,洪武十四年十月己已。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两广、浙江、福建军民“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又诏令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明太祖实录》卷二○五,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乙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命礼部严禁绝之”。并规定,“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民间祷祀,止用松、柏、枫、桃诸香,违者罪之”。《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甲寅。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二,洪武三十年四月乙酉。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诏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 《明太宗实录》卷十,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壬午。永乐二年(1404年)诏令“禁民下海”,“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七,永乐二年正月辛酉。永乐五年在安南也实行“海禁”政策:“亦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 《明太宗实录》卷六十八,永乐五年六月癸未。此后,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初八(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回归的次日)“命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上谕右都御史顾佐等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于沿海军民”。《明宣宗实录》卷一○三,宣德八年七月乙未。
  自宣德年始,事实上已经是有禁不行。“天顺以后,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百年,此乃通商明验”。“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 唐枢(1497—1574年),《御倭杂著》卷一,复胡梅林论处王直,载《明经世文编》卷二七○。官方也开始征税,海上贸易已合法化。到嘉靖二年(1523年)因“宁波争贡事件”“罢市舶”时,也并未如一些人所说立即严行海禁。事实上,此后二三十年东南沿海基本没有海禁,几乎是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当时的“罢市舶”并没有相应的有效禁海措施相伴。就连日本的朝贡也并未立即终止,此后仍有数次日本使团来华,中日交流史中赫赫有名的策彦周良以遣明使身份两次来明,就分别是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和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嘉靖二十七年(1548)朱纨开始“剿倭”,两年后朱纨被革职并自杀,此后数年“无人敢言禁海事”。也就是说,嘉靖年间的海禁真正执行只有十余年,而且仍允许葡萄牙人经澳门贸易。到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开放的漳州月港,而且仍禁止前往日本,但其他港口的海禁也很快松驰,不但偏僻港口根本无禁,设关港口私下出入者也很多,浙江甚至比公开放禁的月港更宽松。此后其他口岸也很快相继开放,而且间接贸易根本无法可禁,对日直接贸易也相当活跃,实际上已经是全面开海。此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因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有禁海并罢市舶令,万历末年又曾发过海禁诏令,此时东南沿海武装海商集团已成势,朝廷诏令已无法执行。   上述各诏令大都明确宣示:所禁的是“民”,而且是“私出海”、“私通海外”、“私易货物”、“私相交易”之“民”,并不禁“官”及经批准的“民”出海贸易,不可简单地认作是“片板不许下海”,更非绝对意义上的“闭关锁国”。陈仁锡(1579—1634年)辑《皇明世法录》卷七五“禁令”条也说明,这种禁令是有限禁令,“有号票文引”者是“许令出洋外”的。胡忠宪(或郑若曾)在《筹海图编》中说:“所谓寸板不许下海者,乃下大洋入倭境也,非绝民采捕于内海,贩籴于邻省也”[3]。可见,即使严厉“禁海”如“倭乱”时期,也仍然允许沿海贸易。“片板不得下海”的说法,类似于今天的一些宣传口号,目的是让人们更为重视而已,不能完全从字面上去理解。
  明代(1368—1644年)276年。洪武、建文、永乐三个皇帝在位计57年(1368—1424年)较为认真地实行了针对商民的禁海令,但官方航海和贸易活动活跃,同时也存在一些经许可的民间海外贸易。洪熙至嘉靖倭乱大暴发时约130年,虽未取消禁令,实则相当松驰。嘉靖“倭乱”涉及的浙闽地区有十余年认真执行禁海。隆庆元年(1567年)至明灭77年,虽然明令开海的只是月港,并仍禁对日贸易,但实际已近乎全面开海。万历年间约有六年虽有禁令但并未认真执行。粗略地说,明代开海时期约占75%,禁海时期约占25%。
  2清代的海禁令
  顺治三年(1646年)编制的《大清律》保留了《大明律》中有关“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顺治四年(1647年)因广东平定颁发的“恩诏”中说:“广东近海,凡系漂洋私船,照旧严禁”。《清世祖实录》卷三十三,顺治四年七月甲子。顺治十年的一份户部题本说:“自我朝鼎革以来,沿海一带,俱有严禁”[4]。不过,当时的海禁政策并未认真执行,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有此禁令。甚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慕天颜在《请开海禁疏》也说:“记顺治六七年间,彼时禁令未设”[5]。
  一般认为,清廷正式全面海禁始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该年六月,闽浙总督屯泰请于沿海省份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海船除给有执照,许令出洋外,若官民人等擅造两桅以上大船,将违禁货物出洋贩往番国,并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或造成大船,图利卖与番国,或将大船赁与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货物者,皆交刑部分别治罪”。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六二九,兵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正式下达海禁敕谕,命令从直隶至广东沿海各地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 《清世祖实录》卷一○二,顺治十三年六月癸已。由于海禁令未达到预期效果,顺治十八年(1661年)实行“迁海”。康熙初多次重申海禁与迁海令。康熙亲政后,海禁与迁海令在一些地方已有所松动,逐渐“开边展界”,人民回乡复业。康熙七年(1668年),郑氏已退居台湾,广东先行弛海禁。到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前引慕天颜《请开海禁疏》中说:“今则盛京、直隶、山东之海船固听其行矣,海洲云台之弃地亦许复业矣,香山、澳门之陆路再准贸贩矣”[5],可知北方沿海省份和江苏、广东部分地区已驰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正式“展界”,允许“迁海”时被迫迁离者复归故土。康熙二十三年(1684)正式开海,准许人民出海贸易:“今海内一统,环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卷一一六,康熙二十三年九月甲子。 随后设闽、粤、江、浙四海关并收关税。此次开海基本上是全方位开放,包括“东西两洋”和赴日贸易。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凡商船,照旧东洋贸易外,其南洋吕宋、噶罗吧(巴达维亚,即今印尼雅加达)等处不许商船前往贸易,于南澳等地方截住”,“内地商船,东洋行走犹可。……至于外国商船,听其自来”。 《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五年十月。此即所谓“南洋禁海令”。此令为部分禁海,禁的是中国商民前往已被西洋人占据的噶罗吧、吕宋等南洋地区。此令于十年后即雍正五年(1727年)废除,重又允许中国商民赴南洋贸易。此外,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直至1840年,对西方商人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但中国商民不受此令限制。
  清代鸦片战争前(1644—1840年)196年,清初有计28年(1656—1684年)时间近乎全面禁海。与明代相比,清初海禁时间虽然不长却更为严厉,清代官方海外贸易也不多。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年十年间禁大陆人民赴南洋。1757—1840年“一口通商”。如将部分禁海视为开海,粗略地说,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禁海时期约占15%,开海时期约占85%。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1-19 14:07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正式废除海禁令。以后中国外贸确有发展。
没过几年又恢复海禁了

只不过明末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基本=o,恢复海禁约等于没恢复,而且隆庆之前的海禁也相当废弛……
清朝学习复制前朝的管理制度,难道责任就是清朝或满人的吗?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1-20 10:52
清朝学习复制前朝的管理制度,难道责任就是清朝或满人的吗?
明朝海禁公前期严格执行,后来海禁松弛,官方后也明令开禁。不能说说清朝海禁是学明朝的,

清朝管理制度绝非都是学明朝的。如明朝严格控制皇亲贵族干政,而清朝则非。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1-21 06:48
明朝海禁公前期严格执行,后来海禁松弛,官方后也明令开禁。不能说说清朝海禁是学明朝的,

清朝管理制 ...
清承明制是史界公论吧?确实在明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所损益,以满洲人的文化水平,想得出海禁这么周密的方案么?
明朝海禁公前期严格执行,后来海禁松弛,官方后也明令开禁。不能说说清朝海禁是学明朝的,

清朝管理制 ...
这就越扯越不对了,难道只有一点不差地照抄照搬才叫学习?
狐狸大仙 发表于 2014-11-19 09:12
明朝的贸易也算是一个悲剧,但比清朝好得多。

因为明朝无能,管不住走私活动,不像清朝政府这么英明神武 ...
清朝的对外贸易远超过明代,到了后期几乎成为整个政府的收入来源。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1-19 14:05
谁更恶劣,是个挺复杂的、不是几句话能清的事。
不过,对近代而言,明代的海禁后来停止了,清代的对近代 ...
一直对居士的历史观点很倾佩,没想到居士也会去拾人牙慧。中国在近代开始没落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清朝的统治阶级,而是要从中华文化,确切的说从中华政治文化中寻找根源。开不开海禁影响不了历史的发展,广州的十三行几曾停过?经济贸易增多就能催生工业革命是个伪命题,起码在中国就是。要知道清朝政府直到覆灭都是个不差钱的主。退一步讲,开了眼界有了工业大发展就能强国吗?近代的俄国可是三天两头的给那些巴掌大的国家打得找不到北的。没有体制和文化上根本的变革中国的历史还是那样。甲午战争就是最好的例证。
鸦片战争的起因之一就是,英国受不了清朝对它的贸易顺差。
Manx 发表于 2014-11-22 14:42
一直对居士的历史观点很倾佩,没想到居士也会去拾人牙慧。中国在近代开始没落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清朝的统治 ...
拙文强调的是海禁中不允许中国人光明正大的到海外去发 展这一方面。
允许外国人来做生意,并不等于开海。
有钱与否是次要的,了解世界,不作井底蛙更重要。
释放本性 发表于 2014-11-22 16:06
鸦片战争的起因之一就是,英国受不了清朝对它的贸易顺差。
但是这种贸易的主要利润都被英国人拿去了,养肥了英国,来侵略中国。
Manx 发表于 2014-11-22 14:22
清朝的对外贸易远超过明代,到了后期几乎成为整个政府的收入来源。
不要把鸦片贸易而使税收大增当成好事,把它当作光荣,可耻。
在1840年前,海关税收最多只有150万两,对几亿人口的大国,这算什么?和坤抄家还抄出两亿多银两呢!
不是吧,沿海居民可以占个岛,自己玩吗,朝廷不让出去就拦得住?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农耕决定的,没有流动做生意的思想。
海禁这事,明清两朝是五十步和百步——无非就是谁五十谁一百的差异了。清庭要是开了海禁,那养肥了广东福建,日后闹事几乎是必然的,换谁是满清皇上谁都好不到哪儿去
Manx 发表于 2014-11-22 14:22
清朝的对外贸易远超过明代,到了后期几乎成为整个政府的收入来源。
清朝那个不叫对外贸易,而应该叫外国对华贸易。

增长量大,不是因为清政府的能力强,而是西方海上贸易几百年的进步。几个列强,远胜葡萄牙的小打小闹时代。
yzsz266 发表于 2014-11-23 23:23
海禁这事,明清两朝是五十步和百步——无非就是谁五十谁一百的差异了。清庭要是开了海禁,那养肥了广东福建 ...
对清庭,海禁应是愚民政策之一部分。
狐狸大仙 发表于 2014-11-24 11:05
清朝那个不叫对外贸易,而应该叫外国对华贸易。

增长量大,不是因为清政府的能力强,而是西方海上贸易 ...
确是这样,海禁最恶之处不在于外贸的数量,而在于不允许中国商人在外贸中大显身手,不许中国人与外交流。
Manx 发表于 2014-11-22 14:42
一直对居士的历史观点很倾佩,没想到居士也会去拾人牙慧。中国在近代开始没落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清朝的统治 ...
呵呵,这个黑锅清朝是背定了。自汉以来的长命王朝,清这个近代王朝在文化,科技方面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可是最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只能从清统治下变异的中华文化中去找。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1-20 10:52
清朝学习复制前朝的管理制度,难道责任就是清朝或满人的吗?
这么说吧,好的不学非要学坏的,这不是责任是什么?
就像明朝非要学元朝的什么这个户,那个户的制度,责任就在明朝,怪不到元朝。
再有了,明朝禁海,到中后期的皇帝们真的心甘情愿吗?越禁地方走私豪强越多,越禁各种乱七八糟的海盗倭寇越多,难道皇帝不知道?
明朝的海禁,根本原因是下层鼓动上层禁。
而清朝呢?清朝是从上往下禁,两个是不一样的。
清朝不过是忠实执行了传统的儒家经典学说而已。重农抑商,贵本而轻末,这是中国圣人之训。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1-29 20:11
这么说吧,好的不学非要学坏的,这不是责任是什么?
就像明朝非要学元朝的什么这个户,那个户的制度,责 ...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联系整个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思想为代表,一个朝代的建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天下安定下来之后,都要依靠这些来治理,否则就会面临象秦朝、元朝那样的结局。这就是所谓马上打的天下不能在马上治的道理。清朝虽是满人建立的政权,初创前虽有野蛮行为,但在统一后,尊重融入汉人文化思想,其政治制度、官吏制度、科举制度效法前朝,无疑是认同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所以有问题也是共性的问题居多。因此,我的原话是:清朝学习前朝的管理制度,难道责任就是清朝或满人的吗?这主要原因就是清朝学的不只是海禁。所以,如你所说,好的不学学坏的,这基本不成立,因为不是光学了坏的,而是好的坏的都在学,把责任都怪在满清头上不公平。归根结底,是农耕文明的本质决定的。
单从海禁来说,明朝是大规模海禁的始作俑者,而其源头则是历代中原王朝抑商重农的基本国策,所以民间海外贸易长期受到管控、阻碍的是有传统的,只不过到了明清两代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已。至于你所说的明朝海禁的根本原因是下层鼓动上层导致,那是不对的。明朝海禁起于朱元璋,那时明朝初创,长期战乱后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力不足,需要保证农业人口,以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又因加强皇权统治(打击胡蓝“乱党”),需要加强人口管理、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以维持稳定,加之倭寇为患,于是下令“片板不得下海”,这怎么就成了你所说的“下层鼓动上层导致”呢?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1-29 20:11
这么说吧,好的不学非要学坏的,这不是责任是什么?
就像明朝非要学元朝的什么这个户,那个户的制度,责 ...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联系整个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思想为代表,一个朝代的建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天下安定下来之后,都要依靠这些来治理,否则就会面临象秦朝、元朝那样的结局。这就是所谓马上打的天下不能在马上治的道理。清朝虽是满人建立的政权,初创前虽有野蛮行为,但在统一后,尊重融入汉人文化思想,其政治制度、官吏制度、科举制度效法前朝,无疑是认同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所以有问题也是共性的问题居多。因此,我的原话是:清朝学习前朝的管理制度,难道责任就是清朝或满人的吗?这主要原因就是清朝学的不只是海禁。所以,如你所说,好的不学学坏的,这基本不成立,因为不是光学了坏的,而是好的坏的都在学,把责任都怪在满清头上不公平。归根结底,是农耕文明的本质决定的。
单从海禁来说,明朝是大规模海禁的始作俑者,而其源头则是历代中原王朝抑商重农的基本国策,所以民间海外贸易长期受到管控、阻碍的是有传统的,只不过到了明清两代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已。至于你所说的明朝海禁的根本原因是下层鼓动上层导致,那是不对的。明朝海禁起于朱元璋,那时明朝初创,长期战乱后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力不足,需要保证农业人口,以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又因加强皇权统治(打击胡蓝“乱党”),需要加强人口管理、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以维持稳定,加之倭寇为患,于是下令“片板不得下海”,这怎么就成了你所说的“下层鼓动上层导致”呢?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11-23 08:38
拙文强调的是海禁中不允许中国人光明正大的到海外去发 展这一方面。
允许外国人来做生意,并不等于开海 ...
了解了又怎么样?德国,西班牙,奥地利,俄国都是眼睁睁看着英国,法国怎么变法,革命的。结果呢?如果不是拿破仑的铁骑踏遍了他们的国土,这些国家会变法图强吗?即使中国了解世界又如何,如果不是二鸦,长毛加倭国的三连击,你能保证当年的中国人能低下傲然了几千的头,正眼看世界?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1-29 20:11
这么说吧,好的不学非要学坏的,这不是责任是什么?
就像明朝非要学元朝的什么这个户,那个户的制度,责 ...
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释。中国的政治文化就是在不断朝着君主专制发展,从这点来说明清是进步而不是退步。
清朝的海禁出于管理目的。海外贸易催生大规模生产,看看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就知道了。
大规模生产必然带来大规模人口流动,这是农业社会最怕的问题:流民。
同时,贸易会使得江南南方汉人聚集大量财富,历史上造反的有两种人:一是没钱不怕死的,二是钱多死得起的。清朝为了防范,自然禁止。
明朝的海禁各个时期不同,但总体而言是临时性的居多,朝廷基本上不管,除非涉及到战略问题的时候才会严打。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2-1 15:59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联系整个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思想为代表,一个朝代的建立 ...


首先,你说的儒释道法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我就不认同,请把释给剔除了,中华文明只是利用了释,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核心。
中华文明的真正核心的顺序应该是道-儒,而且两家是同一个渊源。
为什么不说法,那是因为儒家很早就把法家吸收了进去,并且法家没有办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看看秦朝就知道。
然后我们来说海禁,你不要总是拿什么“片板不得下海”来说,那是朱元璋定的规矩,其历史背景说白了压根就不是什么抑商重农,朱元璋的那点小心思无非就是防着反明的人。
如果你非要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后代皇帝就没法推翻,就必须严厉执行,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就如同军户制度,到了后期又是怎样?为什么会出现团营制度?这不是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吗?
你看你的帖子啊,整个明朝,就说了朱元璋的海禁,仿佛明朝就是一直海禁一样,你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是完全两回事情。
朱元璋的我们就不说了,后代的皇帝海禁,主要还是受不了海盗的袭扰,但是到了穆宗时代,整个明朝政府已经意识到光靠禁是解决不了海盗的问题的,所以他们开了海禁,而且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这是态度问题,这是思维问题,清朝的皇帝会这样想吗?清朝的皇帝海禁又是为了什么?我还是可以明确告诉你,是为了禁锢老百姓(当然,和你说的那种禁锢不是一回事,清朝是为了禁锢沿海百姓和外界的交往,而不是什么把他们禁锢在土地上。)。
这是两个概念。
如果明朝的皇帝死心塌地的执行你说的那什么“片板不得下海”的政策,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一个福建巡抚都御使涂泽明上书一封,明廷就同意解除海禁了呢?你给解释解释。
又为什么从1570年开始,中国东南沿岸的商船前往马尼拉的货船,每年最多能有四五十艘?
又为什么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中国来呢?
整个明廷,除了朱元璋时代以及1521-1567这两个时间段海禁比较严厉,其他时间段真的很严厉吗?
我说,明朝是下面反对解除海禁,这个下面可不是什么老百姓,而是那些与海盗勾结的地方武装商业集团,他们和文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海盗更有直接的联系,甚至有的就是海盗。他们当然不同意解除海禁,这样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利用文官去逼迫皇帝。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2-1 15:59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联系整个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思想为代表,一个朝代的建立 ...


首先,你说的儒释道法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我就不认同,请把释给剔除了,中华文明只是利用了释,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核心。
中华文明的真正核心的顺序应该是道-儒,而且两家是同一个渊源。
为什么不说法,那是因为儒家很早就把法家吸收了进去,并且法家没有办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看看秦朝就知道。
然后我们来说海禁,你不要总是拿什么“片板不得下海”来说,那是朱元璋定的规矩,其历史背景说白了压根就不是什么抑商重农,朱元璋的那点小心思无非就是防着反明的人。
如果你非要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后代皇帝就没法推翻,就必须严厉执行,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就如同军户制度,到了后期又是怎样?为什么会出现团营制度?这不是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吗?
你看你的帖子啊,整个明朝,就说了朱元璋的海禁,仿佛明朝就是一直海禁一样,你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是完全两回事情。
朱元璋的我们就不说了,后代的皇帝海禁,主要还是受不了海盗的袭扰,但是到了穆宗时代,整个明朝政府已经意识到光靠禁是解决不了海盗的问题的,所以他们开了海禁,而且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这是态度问题,这是思维问题,清朝的皇帝会这样想吗?清朝的皇帝海禁又是为了什么?我还是可以明确告诉你,是为了禁锢老百姓(当然,和你说的那种禁锢不是一回事,清朝是为了禁锢沿海百姓和外界的交往,而不是什么把他们禁锢在土地上。)。
这是两个概念。
如果明朝的皇帝死心塌地的执行你说的那什么“片板不得下海”的政策,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一个福建巡抚都御使涂泽明上书一封,明廷就同意解除海禁了呢?你给解释解释。
又为什么从1570年开始,中国东南沿岸的商船前往马尼拉的货船,每年最多能有四五十艘?
又为什么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中国来呢?
整个明廷,除了朱元璋时代以及1521-1567这两个时间段海禁比较严厉,其他时间段真的很严厉吗?
我说,明朝是下面反对解除海禁,这个下面可不是什么老百姓,而是那些与海盗勾结的地方武装商业集团,他们和文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海盗更有直接的联系,甚至有的就是海盗。他们当然不同意解除海禁,这样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利用文官去逼迫皇帝。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Manx 发表于 2014-12-1 20:15
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释。中国的政治文化就是在不断朝着君主专制发展,从这点来说明清 ...
我跟你讲什么叫好什么叫坏,
1、你告诉我,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书籍,哪里去了?
2、为什么明朝的人知道很多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而清朝的人根本就没有概念?
3、为什么明朝可以让利玛窦翻译和创作那些地图啊,教材啊,甚至可以把他埋在北京的藤公栅栏?
4、为什么明朝可以让和洋人交往过密的徐光启做到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5、为什么明朝在没有被洋人征服的情况下,可以主动聘请洋人来研发制造武器,而且性能并不比洋人有代差?
先进?
不能嘴上说说就先进了吧?总要有量化的指标吧?
文化,经济,军事,科技等等,你说说看,清朝有哪些是比明朝先进的?
洋务运动之后靠买的不算哦。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2-1 15:59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要联系整个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思想为代表,一个朝代的建立 ...
还有啊,你觉得没用知道吗。
海禁的目的是为了把老百姓禁锢在土地上吗?
你看看你说的:
“明朝海禁起于朱元璋,那时明朝初创,长期战乱后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力不足,需要保证农业人口,以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又因加强皇权统治(打击胡蓝“乱党”),需要加强人口管理、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以维持稳定,加之倭寇为患,于是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我都想不明白,你最后那个于是有什么理由加在海禁的头上?
你的意思是,不海禁,老百姓就不种地了,就到处跑了?跑哪去?跑海上去?
这不扯淡嘛。
是吧,你要说这个军户制度,农户制度是为了禁锢老百姓,我还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海禁?
你太神奇了。
再有了,禁锢百姓这个东西成立吗?
明朝中叶军户制度就崩溃了,按你说的要禁锢,我觉得明廷更应该搞搞户籍制度,黄册制度。
而不是海禁好吗?
首先,你说的儒释道法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我就不认同,请把释给剔除了,中华文明只是利用了释,但并没有 ...
我的原话是:中华文华的核心以儒释道法为代表。而你认为要把“释”剔除,理由是中华文明只是利用了释,没有把它作为核心。我认为你这样讲不对。季羡林说过: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各方面、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你可以查一下,中国历史上信佛的皇帝、后妃、大臣、名人有多少,一般百姓就更不可胜数了。先不说历史上的五大佛门帝王,就是近现代的林则徐、谭嗣同、慈禧太后等名臣权贵,甚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都是信佛者。孙中山曾说:佛学仍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鲁迅也说:释加牟尼佛真是大哲学家,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早已明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唯识、盘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性、思辩意识的提升都有重要影响,包括儒学,到了宋明理学时代把佛教的思想精华加以吸收,形成“心性”的概念,在思维方式、修行方法方面多有借鉴。而文化艺术上,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都能见到佛教的烙印。就连我们的日常生活都随处可见佛教影响,例如成语一尘不染、五体投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方面的信息太多了,一找一大把,如果这样还不能算是核心组成部分的话,只能说你不但不了解历史,而且也缺乏常识了。
至于法家,我们常说外儒内法、礼法合治,说明法家在管理手段上有其重要指导意义,成为维持安定、防范社会动荡的主要治国手段,至今仍在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观念。以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历程看,从最早的成文法典《法经》开始,到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例》,法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真可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这肯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了。
单说《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两者从结构、形式、体例、篇目都基本相同,包括其中有关海禁的规定也基本一致,特别是《大清律例》则完整保留了《大明律》中有关“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顺治四年颁发的恩诏中说:“广东近海,凡系漂洋私船,照旧严禁”,注意这里有一个“照旧”,照哪里的旧?当然是前朝的。所以我说:清朝学习前朝的管理制度。
你说咱偷换概念,认为整个明朝都在搞海禁。请把我的原话贴出来,哪句话有这个意思?
明朝有隆庆开关,清朝有收复台湾后的海禁解除和雍正年间的先关后开。明朝海禁总共200年,清朝海禁40年,哪个时间长?虽然清朝海禁更加严酷,但从时间上明朝比清朝要长得多,而在那个全球地理大发现、思想大变革、科技突飞猛进、工业文明大发展的年代,时间就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这个角度讲,闭关锁国的责任,明朝难道责任不大吗?
至于你所说的清朝皇帝的想法是“禁锢”老百姓,但不是禁锢在土地,而是不让他们与外界交往,不知道有何史料证据?
至于说明朝海禁是否都是全过程严厉,这不是要讨论的问题,明清既然从法律形式、实操手段都已有可比性,就足以证明清朝的管理制度包括海禁都是学明朝的,证明了我的观点,而不是你所谓的“好的不学学坏”。
至于你说:明朝海禁是海盗为了贸易利益用文官去逼迫皇帝所致,这纯粹是个笑话。海禁始作俑者是朱元璋,朱元璋是谁?是海盗能用文官去逼迫的吗?恰恰相反,《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七年,诏令 “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寘之重法”,这里海禁明明是要打击海盗、而不是被海盗所胁迫啊?
总之,你的贴子还真没几句话对的,以后能否先学习学习,不知道先别说?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2-3 23:09
我跟你讲什么叫好什么叫坏,
1、你告诉我,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书籍,哪里去了?
2、为什么明朝的人 ...


顺治皇帝身边的重臣汤若望——德国科隆人,修订农历,康熙的重臣南怀仁,比利时人,著有多部科技著作,绘有坤舆全图,修造大炮,被葬于北京,帮助谈判尼布楚条约的法国传教士张诚,逝于北京...
你说明朝知道世界各国的人比清朝多,请问明朝知道各国的比清朝多几人?史料在哪?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2-3 23:09
我跟你讲什么叫好什么叫坏,
1、你告诉我,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书籍,哪里去了?
2、为什么明朝的人 ...


顺治皇帝身边的重臣汤若望——德国科隆人,修订农历,康熙的重臣南怀仁,比利时人,著有多部科技著作,绘有坤舆全图,修造大炮,被葬于北京,帮助谈判尼布楚条约的法国传教士张诚,逝于北京...
你说明朝知道世界各国的人比清朝多,请问明朝知道各国的比清朝多几人?史料在哪?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4-12-4 16:14
我的原话是:中华文华的核心以儒释道法为代表。而你认为要把“释”剔除,理由是中华文明只是利用了释,没 ...
让我去看书,那感情您比较博学呵。
但是我请你啊,不要贴那些百度上的东西好吗?
还有你写东西能有点条理性吗?不要东扯葫芦西扯瓢的好不好?

既然你要谈核心文化,那我们先来定个性好不好?
什么是核心文化?
我的认为:
1、这种文化必须有自己的根本思想和目的。
2、以根本思想和目的为主体,这种主体要得到延续。(主体扑街,旁枝延续不算。)
3、这种文化要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能够从国体、行政、民生等等方面对国家的百姓起到有益的作用。
欢迎你补充。

好,说完定性,那我就按照你提的几种思想来说说看。

一、法家。
1、法家的主体。
百度百科上的关于法家的介绍是不可取的,法家的根本思想就是行霸道、用术、强调人的私欲要得到遏制,以此建立一个所有事情都按照规矩来办的社会。法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们打击豪强,约束百姓,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无上权威。
法家的主体,在秦亡之后就已经扑街,所以它没有得到延续,你所说的“法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真可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非常不切合实际,因为你已经脱离了法家的主体。
因此,请不要说法家和现代社会的法治有什么关系,因为法家的主体和现代社会的法治从根本上就是背道而驰的,而真正将法治延续下来的,恰恰就是儒家。是儒家用自己的主体糅合了法家尚且能用的东西,完善了法治,这其中当然也有儒家自己的东西。
2、法家的现实指导意义。
法家善用严苛的律法来约束百姓和豪强,重刑罚,不重教诲。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高压之下,必有反弹,法家对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并没有什么有益的指导作用,反而会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后世的朝代才不用它。
你所说的外儒内法,我一直都不感冒,你不要人云亦云。
内法,怎么个内法?外儒,又怎么个外儒?
如果要是内法,那好嘛,那些豪强啊,贵族啊,是不是都被皇帝按照严苛的律法制裁了呢?
如果要是外儒,老百姓犯罪了是不是可以被教诲呢?

二、释家。
关于释家的主体,我不想多说,因为汉传佛教已经被儒家、道家影响的面目全非了,我很难搞明白他的主体是什么。
你不用把季羡林抬出来夸佛学,佛学的世界观比较宏大,这点我承认,但是谈到哲学,未必佛学能胜得过道家。
你所说的那些什么达官贵人啊,皇帝妃子啊,信佛啊,没用,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吗?
佛学有影响力我承认,但是作为核心,它能干什么?
能治理国家吗?能搞好民生吗?能稳定社会吗?
不能。
我还是很客气的说,是佛学,不客气点说,就是佛教,再不客气点,就是佛团。
什么团?社团。
圈地搂人,是一个阶级。
那烂陀那么辉煌,没了吧?
中国这么多朝代,有多少国策方针是按照佛教的意思来制定的?
中国这么多朝代,有多少地方是按照佛教的教义来治理百姓的?

你连根本的问题都看不明白,还遑论什么核心,按照你的标准啊,核心就多了。


三、谁是核心?
我告诉你的核心是 道-儒
为什么呢?
道家,最根本的是中庸,他们追求和谐的统一,对自然对人性都有很深的研究。
儒家,讲究礼法,其实也是一种规矩,但是比法家柔和多了,儒家知道哪里该堵,哪里该疏。
中华文明,一直都是这两种思想相互缠绕在一起,作为核心来治理国家,管理民众。
上至朝堂,皇帝想维护好大臣之间的和谐,让他们干事,就必须学会平衡,学会教导、安抚、宣导。用法家那种极端措施行吗?用佛教那种洗脑式的说教行吗?
下至百姓,你用法家的方法管一管试试看?
宗族你知道吧?就是到今天,影响还在啊,兄弟。
信仰,季羡林研究佛学,他说的话我没资格反驳,但是我要保留自己的意见。
每个父母都会强调自己的孩子要上学吧?
每个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庙吧?
到了清明过年什么的,家里有故去的老人,总要想去烧点纸钱吧?
现在看风水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吧?
说中国人的信仰是佛教带来的。
请问祖宗何在啊。

我就说这么多,太晚了,我明天还要上班。
下面那个关于海禁的帖子,我就不回你了。

你这个人啊,非常喜欢看表面,不看根本。
也许我没你有文化,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2-4 23:19
让我去看书,那感情您比较博学呵。
但是我请你啊,不要贴那些百度上的东西好吗?
还有你写东西能有点条 ...

系统过滤后释放,内容与下贴重复,编辑掉。
有熊氏 发表于 2014-12-4 23:19
让我去看书,那感情您比较博学呵。
但是我请你啊,不要贴那些百度上的东西好吗?
还有你写东西能有点条 ...

系统过滤后释放,内容与下贴重复,编辑掉。
让我去看书,那感情您比较博学呵。
但是我请你啊,不要贴那些百度上的东西好吗?
还有你写东西能有点条 ...
现在是讨论明清海禁的问题,只要讲的话有理有据,你管别人是百度还是千度、万度呢?我不敢说自己博学,但至少不会对一点不懂的事情洋洋洒洒、滔滔不绝,而你呢,张口就是清朝“好的不学学坏的”,又闹出了“明朝海禁是海盗鼓动文官逼迫皇帝所致”的笑话,后来给我扣了个“偷换概念”的帽子,却连我的原话都举不出来。最后太搞了,居然来一个“明朝的人知道世界上其他国家,而清朝的人根本就没概念”……你能不能说点靠谱的,别想当然张嘴就来行吗?象你这样,不觉得真相神奇才是怪事。
就比如说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你先下了个什么叫核心的定义,如果仅是你个人空谈的定义,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所谓“法家后世朝代才不用它”实属大谬。自秦亡以后,虽然纯以法家思想治国的朝代并不多见,但是秦国制定的法律制度后代却是增减损益、代代相传,例如汉律就是在大量继承秦律的基础上产生,因此法家思想仍然体现在上至国家治理,下至社会秩序调整的方方面面。谭嗣同说过:“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因此我说法家思想一脉相承、源远流长非常符合实际,你还跟我这儿瞎搅和,有点常识好吗?法家的核心思想是“缘法而治”,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你可以看看解放后的中国社会,十年动乱打倒孔家店、批判“孔老二”、破四旧,儒释道影响相对淡化(现在才考虑要复兴儒家思想),举国以马列主义包打天下,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凭马列主义无从有效调整,所以WG结束后的一段时期,能被动依靠的只有法家,对人民以利引导,以刑管控,导致现在中国成了道德荒漠。为什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学了个法家,没有儒释道了,道德层面的文化缺失导致国计民生的许多问题只能依靠法律解决,出现了很多道德问题。
还“法家主体已经扑街”,你所谓的法家主体是什么?不会又是自己定义的吧?你不但历史基础太差,而且见识太浅薄,根本没法聊这种文化问题啊。
还外儒内法不感冒,你基础那么差,就不能虚心点?以法家的理念建立国家和社会的内部政治架构、法律制度,这不是内法是什么?以仁义礼信等理念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在道德之内,道德管控范围要大于法律,不是外儒是什么?
还跟我提什么“术”、“霸道”,汉宣帝谓太子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之道杂之”。
世界上单纯的王道(儒家)不可能生存,单纯的霸道(法家)也会灭亡,必须礼法合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能长久。
至于释家,我前面已经说的太多,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你虽然承认,但现在还在问我“能治理国家吗?能搞好民生吗?能稳定社会吗?”呵呵,我问你:作为已经深入人心的宗教思想,你觉得能否影响国家治理、民生、社会稳定?历史上佛教影响国家治理、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例子还少吗?好好学学历史,好好学学,别不懂就发言行吗?
至于你后面的话,破绽百出、不忍卒视,如果一个一个解答的话,实在对不起我自己的时间。
还有啊,你觉得没用知道吗。
海禁的目的是为了把老百姓禁锢在土地上吗?
你看看你说的:

前面说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以儒释道法为代表,这中间儒法结合,产生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即便是较为开放的唐朝,也发布均田令和租庸调制,又通过严格的户籍和宗法制度,将劳动力捆绑在土地上。到了明朝初创时期,长期战乱后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力不足。如果没有粮食,一是影响到社会安定,二是难以支持北伐,朱元璋本就是农民出身,明白土地和粮食的意义,遵循古制,有重农抑商的思想一点不奇怪。而要保证农业生产,就必须加强人口管理,减少流民,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如果不海禁,沿海之民就会有人出海从事贸易活动,从而减少农业人口,增加流民,不利于地租征收、徭役兵役的摊派,也不符合农本商末的传统价值观。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能否先学习学习再发言?否则会觉得真相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