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的运用看现代海战:一种战役战术的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4:52


1. 有限的战例
二战结束以后,潜艇在实战中击沉水面战舰的案例只有两个:一个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汉果号常规潜艇击沉印度库卡利号护卫舰;另一个是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这两起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堪称是二战后最为惨烈的击沉事件。这两次攻击事件发生时,两艘被攻击的水面舰艇都缺乏足够的准备。印度水兵缺乏心理准备是因为战争开始后没几天,拥有航母等海上优势力量的印度海军就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括成功袭击巴基斯坦军港卡拉奇、击沉巴基斯坦潜艇“加齐”号等。印度海军官兵似乎不再把巴基斯坦海军当作重大威胁。库卡利号被鱼雷击中后,动力系统被毁,许多人不得不在黑暗之中四处寻找救生衣。要命的是,该舰舱内只有两个出口可用,被困的100多人要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全部逃出很难。而且库卡利号是1961年服役的老式反潜护卫舰,航速慢,声呐性能差,很难发现潜伏的潜艇,印度人的松懈更是给了巴基斯坦人以可乘之机。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是二战期间美国建造的布鲁克林级巡洋舰,本身不具备充足的反潜能力,而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显然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在贝尔格拉诺号被击中后他们还不知情,直到晚上才发现情况不妙,当时恶劣的天气、海况阻碍了救援行动,进一步导致重大伤亡。


上述的两个战例是在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斗中发生的。反潜战一直是海战中最为复杂的作战形式之一,要想构建完善的反潜网络,就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从平时的海洋科学考察,水声水文信号调查,海底地形研究,到海底监听系统的建设,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负担不起。冷战期间美国为了封锁苏联海军潜艇的通路可谓是不遗余力,但也只能维持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两条反潜战线。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使用潜艇不容易,反潜则更不容易,这就是为何潜艇作战在不对称对抗中可以产生奇效的原因。

2. 情报与指挥体系的关键作用
在茫茫大海上搜索敌人殊为不易。历史上海上强国大多重视海上侦察舰艇的建设,甚至曾经出现过侦察巡洋舰这一舰种。在飞机和卫星出现以后,大型远程巡逻飞机(比如卡塔琳娜、图142、P3C、猎迷)和海洋监视卫星就成为海上ISR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水下目标的监视则有大量海上侦察船、水下监听器和前言部署的各类潜艇负责。马岛海战是在位于南美大陆外四百多公里的洋面上进行,海域广阔,气候条件恶劣。它十分利于海军舰队隐蔽行踪。因此战争一开始,阿根廷人就不遗余力地搜寻英国舰队的行踪。当时阿根廷可以使用的情报搜集方式主要是依靠少量的海上巡逻飞机(P-2“海王星”巡逻机)和舰艇,没有卫星支持,也没有那些复杂的水面和水下侦察网络,可以说从一开始,在C4ISR体系的较量上阿根廷人就处于下风。

英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情报支援系统,但是在南大西洋,这个本来远离冷战争端的地方,英国人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然而,借助北约盟友的协作和本来准备在北大西洋反潜战一展身手的舰队,至少可以保证指挥系统的通畅,及时地从前线反馈信息给大本营,而大本营的指令也可以通过卫星通讯传达给前线(卫星通信的干扰也是导致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的重要原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英国核潜艇的作战行动受制于英国战时内阁的决定,核潜艇的作战是与英国特混舰队分开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4月4日便已先于特混舰队开往马岛。此外,在击沉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之前,英国内阁修改了交战规则,以便容许征服者号潜艇发起攻击。此次事件说明,所谓交战规则本身就是武力威慑的组成部分,是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在军事实力的边界之内,规则可以随意改变,而对方如果不能打破这个规则,那么也就失去了战胜的希望。核潜艇作为大国利器,即便是在马岛战争这种远离万里,充分授权给前线指挥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最高决策层也必须保持足够的控制权,以便在政治上确保核潜艇不会破坏战略目标的实现。毕竟与常规潜艇不同,核潜艇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执行常规反舰作战任务时,也可能对政治底线构成突破。要想保持这种通畅的指挥能力,平时就必须进行远洋通信系统的建设,并且制定较为完善的军事条令,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以保障进退有据。

3. 征服者号核潜艇与阿根廷海军的体系对比
征服者号核潜艇是英国“勇士”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二艘。勇士是英国批量建造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在1966年至1971年间共建造5艘。该级艇长86.9米,宽10.1米,水面航行时吃水8.2米,水面排水量4400吨,水下排水量4900吨,动力装置为英国自行制造的PWR压水堆1座,蒸汽轮机1台,总功率1.5万马力,水下航速28节。艇艏装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虎鱼”MK24鱼雷,经改装后也可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从性能上讲,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作为第一代核潜艇的勇士级已经无法和美国洛杉矶级、苏联阿库拉/塞拉级核潜艇抗衡了,而且当时英国已经批量建造了第二代核潜艇“快速”级,而第三代核潜艇“特拉法尔加”级也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服役。但是,考虑到阿根廷海军孱弱的水声科学基础和反潜能力(当时为贝尔格拉诺号护航的是两艘二战时美国建造的萨姆纳级驱逐舰),勇士级已经足以完成任务了。


核潜艇本来就有隐蔽性好的优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动力系统年久失修,其噪音严重影响了声纳的工作,所以阿军对征服者号的存在一无所知。由于卫星情报,英军方面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动向了如指掌,由于它地处封锁区外,英国方面对应该怎样处理这支阿军编队争执不休,担心一旦对其攻击会扩大战争规模,几天没有结果。这与汉果号击沉印度护卫舰的情况类似,都是潜艇一方首先占据了情报优势。但是这种情报优势并非来自于潜艇本身,即便敌舰噪声大,防备松懈,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也主要依靠卫星和远程通信来把握敌军动向,并且随时接受战时内阁的指挥。


4. 经验教训:核潜艇的特别优势
首先,如果没有常备不懈的努力和建立完善的水声侦察体系,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现代潜艇战/反潜战。但是该体系耗费极大,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完成这一构建。换句话说大多数国家的水下防备体系是城门洞开的。这样一来,装备有核潜艇的海军将会享有极大的优势。它可以采取静默航行的方式跟踪敌人舰队(一般至少有10节航速),对敌人作战舰艇而不仅仅是商船发动进攻。常规潜艇由于电池容量和AIP系统的限制,几乎不可能对敌舰采取主动的袭击,而只能依靠潜伏手段来碰运气。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C4ISR系统。即便是现代化核潜艇也不可能依靠自身的探测系统完成作战所必须的情报搜集和分析。和战斗机一样,核潜艇也要有信息战的力量倍增器,诸如海上巡逻机,海洋监视卫星的支持,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战。同时,必须建立通畅的远程通信系统,确保最高指挥决策层对核潜艇作战行动的控制。


第三个问题是前线舰队指挥层是否有权指挥核潜艇。在马岛战争期间,英国派出了5艘核潜艇和1艘常规潜艇(支持特种作战)。其规模不可谓不大。但是英国海军特混舰队司令伍德沃德少将是没有权力指挥核潜艇的。例如,当时根据英国国防部的部署,“壮丽”号和“刚毅”号核潜艇在福克兰以北海域,“征服者”号在福克兰以南海域,准备迎击来自南北两面的水下和水面威胁。其中,“壮丽”号的任务是对“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进行搜索和跟踪。4月30日,该艇曾多次对79.1特混大队进行了定位和攻击准备,但英国内阁和国防部严令不准攻击“五月二十五日”号,以免“给阿方造成过大的刺激,导致对福克兰岛上的英国居民进行报复”。如果是从海上战役指挥官的角度,那么英军的核潜艇就必须袭击阿军舰艇编队,否则无法确保特混舰队后路的安全,更谈不上攻占马岛。但是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看,英国战时内阁的保守也并非不可取。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攻击型核潜艇到底是一种单纯的战术级兵器,还是战略战役兵器?从技术层面讲,征服者号的攻击行动只是一次简单朴素的直航鱼雷攻击,与二战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进行的无数次攻击没有什么两样——由于“虎鱼”线导鱼雷的可靠性问题,英国人还是用MK8型老式鱼雷完成了攻击。但是这次行动却直接导致了阿根廷海军放弃争夺制海权的企图。我们事后当然可以批评阿根廷海军不思进取,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海上战役环境,对核潜艇威力的承认和水下对抗的绝对劣势才是阿根廷海军退居沿岸的根本原因。以阿根廷的技术实力,他们根本无力搜索和攻击核潜艇,那么少量的几艘英国核潜艇实际上取得了绝对的不对称优势。除非英国人打完了鱼雷,否则阿根廷海军就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比起海空战的情景还要残酷,毕竟阿根廷空军还是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拼一把的。可见,由于核潜艇是在水下地理空间取得了运动自由(相比之下常规潜艇只能说是一种半潜船),它可以充分地利用水下空间的隐蔽性和三维立体的广阔性进行灵活的作战行动,既可以埋伏,也可以隐蔽追踪,甚至迎头痛击。核潜艇在水下具有对水面舰队的不对称优势,如同舰载航空兵对水面舰队的不对称优势那样。而核潜艇本身可以直接利用三维空间,不像航母还要借助飞机。强大的水下舰队具有独立于水面舰队作战的能力,从指挥层次上说,虽然征服者号只是单独的一艘舰艇,但是它直接受命于最高指挥层,已经是一个战略战役单位了。




1. 有限的战例
二战结束以后,潜艇在实战中击沉水面战舰的案例只有两个:一个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汉果号常规潜艇击沉印度库卡利号护卫舰;另一个是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这两起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堪称是二战后最为惨烈的击沉事件。这两次攻击事件发生时,两艘被攻击的水面舰艇都缺乏足够的准备。印度水兵缺乏心理准备是因为战争开始后没几天,拥有航母等海上优势力量的印度海军就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括成功袭击巴基斯坦军港卡拉奇、击沉巴基斯坦潜艇“加齐”号等。印度海军官兵似乎不再把巴基斯坦海军当作重大威胁。库卡利号被鱼雷击中后,动力系统被毁,许多人不得不在黑暗之中四处寻找救生衣。要命的是,该舰舱内只有两个出口可用,被困的100多人要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全部逃出很难。而且库卡利号是1961年服役的老式反潜护卫舰,航速慢,声呐性能差,很难发现潜伏的潜艇,印度人的松懈更是给了巴基斯坦人以可乘之机。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是二战期间美国建造的布鲁克林级巡洋舰,本身不具备充足的反潜能力,而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显然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在贝尔格拉诺号被击中后他们还不知情,直到晚上才发现情况不妙,当时恶劣的天气、海况阻碍了救援行动,进一步导致重大伤亡。

xin_572050720190000000381.jpg (17.03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桂树神级潜艇-汉果号

2014-9-28 09:21 上传



上述的两个战例是在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斗中发生的。反潜战一直是海战中最为复杂的作战形式之一,要想构建完善的反潜网络,就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从平时的海洋科学考察,水声水文信号调查,海底地形研究,到海底监听系统的建设,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负担不起。冷战期间美国为了封锁苏联海军潜艇的通路可谓是不遗余力,但也只能维持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两条反潜战线。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使用潜艇不容易,反潜则更不容易,这就是为何潜艇作战在不对称对抗中可以产生奇效的原因。

2. 情报与指挥体系的关键作用
在茫茫大海上搜索敌人殊为不易。历史上海上强国大多重视海上侦察舰艇的建设,甚至曾经出现过侦察巡洋舰这一舰种。在飞机和卫星出现以后,大型远程巡逻飞机(比如卡塔琳娜、图142、P3C、猎迷)和海洋监视卫星就成为海上ISR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水下目标的监视则有大量海上侦察船、水下监听器和前言部署的各类潜艇负责。马岛海战是在位于南美大陆外四百多公里的洋面上进行,海域广阔,气候条件恶劣。它十分利于海军舰队隐蔽行踪。因此战争一开始,阿根廷人就不遗余力地搜寻英国舰队的行踪。当时阿根廷可以使用的情报搜集方式主要是依靠少量的海上巡逻飞机(P-2“海王星”巡逻机)和舰艇,没有卫星支持,也没有那些复杂的水面和水下侦察网络,可以说从一开始,在C4ISR体系的较量上阿根廷人就处于下风。

英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情报支援系统,但是在南大西洋,这个本来远离冷战争端的地方,英国人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然而,借助北约盟友的协作和本来准备在北大西洋反潜战一展身手的舰队,至少可以保证指挥系统的通畅,及时地从前线反馈信息给大本营,而大本营的指令也可以通过卫星通讯传达给前线(卫星通信的干扰也是导致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的重要原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英国核潜艇的作战行动受制于英国战时内阁的决定,核潜艇的作战是与英国特混舰队分开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4月4日便已先于特混舰队开往马岛。此外,在击沉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之前,英国内阁修改了交战规则,以便容许征服者号潜艇发起攻击。此次事件说明,所谓交战规则本身就是武力威慑的组成部分,是以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在军事实力的边界之内,规则可以随意改变,而对方如果不能打破这个规则,那么也就失去了战胜的希望。核潜艇作为大国利器,即便是在马岛战争这种远离万里,充分授权给前线指挥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最高决策层也必须保持足够的控制权,以便在政治上确保核潜艇不会破坏战略目标的实现。毕竟与常规潜艇不同,核潜艇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执行常规反舰作战任务时,也可能对政治底线构成突破。要想保持这种通畅的指挥能力,平时就必须进行远洋通信系统的建设,并且制定较为完善的军事条令,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以保障进退有据。

3. 征服者号核潜艇与阿根廷海军的体系对比
征服者号核潜艇是英国“勇士”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二艘。勇士是英国批量建造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在1966年至1971年间共建造5艘。该级艇长86.9米,宽10.1米,水面航行时吃水8.2米,水面排水量4400吨,水下排水量4900吨,动力装置为英国自行制造的PWR压水堆1座,蒸汽轮机1台,总功率1.5万马力,水下航速28节。艇艏装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虎鱼”MK24鱼雷,经改装后也可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从性能上讲,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作为第一代核潜艇的勇士级已经无法和美国洛杉矶级、苏联阿库拉/塞拉级核潜艇抗衡了,而且当时英国已经批量建造了第二代核潜艇“快速”级,而第三代核潜艇“特拉法尔加”级也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服役。但是,考虑到阿根廷海军孱弱的水声科学基础和反潜能力(当时为贝尔格拉诺号护航的是两艘二战时美国建造的萨姆纳级驱逐舰),勇士级已经足以完成任务了。

xinsrc_51201051615442032445528.jpg (30.18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勇士级核潜艇-征服者号

2014-9-28 09:22 上传



核潜艇本来就有隐蔽性好的优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动力系统年久失修,其噪音严重影响了声纳的工作,所以阿军对征服者号的存在一无所知。由于卫星情报,英军方面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动向了如指掌,由于它地处封锁区外,英国方面对应该怎样处理这支阿军编队争执不休,担心一旦对其攻击会扩大战争规模,几天没有结果。这与汉果号击沉印度护卫舰的情况类似,都是潜艇一方首先占据了情报优势。但是这种情报优势并非来自于潜艇本身,即便敌舰噪声大,防备松懈,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也主要依靠卫星和远程通信来把握敌军动向,并且随时接受战时内阁的指挥。

6160850374971391472.jpg (28.15 KB, 下载次数: 1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沉没中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

2014-9-28 09:24 上传



4. 经验教训:核潜艇的特别优势
首先,如果没有常备不懈的努力和建立完善的水声侦察体系,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现代潜艇战/反潜战。但是该体系耗费极大,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完成这一构建。换句话说大多数国家的水下防备体系是城门洞开的。这样一来,装备有核潜艇的海军将会享有极大的优势。它可以采取静默航行的方式跟踪敌人舰队(一般至少有10节航速),对敌人作战舰艇而不仅仅是商船发动进攻。常规潜艇由于电池容量和AIP系统的限制,几乎不可能对敌舰采取主动的袭击,而只能依靠潜伏手段来碰运气。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C4ISR系统。即便是现代化核潜艇也不可能依靠自身的探测系统完成作战所必须的情报搜集和分析。和战斗机一样,核潜艇也要有信息战的力量倍增器,诸如海上巡逻机,海洋监视卫星的支持,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战。同时,必须建立通畅的远程通信系统,确保最高指挥决策层对核潜艇作战行动的控制。

20090917111129d6bcc.jpg (40.45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至关重要的卫星通信

2014-9-28 09:29 上传



第三个问题是前线舰队指挥层是否有权指挥核潜艇。在马岛战争期间,英国派出了5艘核潜艇和1艘常规潜艇(支持特种作战)。其规模不可谓不大。但是英国海军特混舰队司令伍德沃德少将是没有权力指挥核潜艇的。例如,当时根据英国国防部的部署,“壮丽”号和“刚毅”号核潜艇在福克兰以北海域,“征服者”号在福克兰以南海域,准备迎击来自南北两面的水下和水面威胁。其中,“壮丽”号的任务是对“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进行搜索和跟踪。4月30日,该艇曾多次对79.1特混大队进行了定位和攻击准备,但英国内阁和国防部严令不准攻击“五月二十五日”号,以免“给阿方造成过大的刺激,导致对福克兰岛上的英国居民进行报复”。如果是从海上战役指挥官的角度,那么英军的核潜艇就必须袭击阿军舰艇编队,否则无法确保特混舰队后路的安全,更谈不上攻占马岛。但是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看,英国战时内阁的保守也并非不可取。

001aa0bc93f10f99238a34.jpg (21.67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险些被击沉的5月25日号航母

2014-9-28 09:29 上传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攻击型核潜艇到底是一种单纯的战术级兵器,还是战略战役兵器?从技术层面讲,征服者号的攻击行动只是一次简单朴素的直航鱼雷攻击,与二战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进行的无数次攻击没有什么两样——由于“虎鱼”线导鱼雷的可靠性问题,英国人还是用MK8型老式鱼雷完成了攻击。但是这次行动却直接导致了阿根廷海军放弃争夺制海权的企图。我们事后当然可以批评阿根廷海军不思进取,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海上战役环境,对核潜艇威力的承认和水下对抗的绝对劣势才是阿根廷海军退居沿岸的根本原因。以阿根廷的技术实力,他们根本无力搜索和攻击核潜艇,那么少量的几艘英国核潜艇实际上取得了绝对的不对称优势。除非英国人打完了鱼雷,否则阿根廷海军就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比起海空战的情景还要残酷,毕竟阿根廷空军还是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拼一把的。可见,由于核潜艇是在水下地理空间取得了运动自由(相比之下常规潜艇只能说是一种半潜船),它可以充分地利用水下空间的隐蔽性和三维立体的广阔性进行灵活的作战行动,既可以埋伏,也可以隐蔽追踪,甚至迎头痛击。核潜艇在水下具有对水面舰队的不对称优势,如同舰载航空兵对水面舰队的不对称优势那样。而核潜艇本身可以直接利用三维空间,不像航母还要借助飞机。强大的水下舰队具有独立于水面舰队作战的能力,从指挥层次上说,虽然征服者号只是单独的一艘舰艇,但是它直接受命于最高指挥层,已经是一个战略战役单位了。

105015_255.jpg (24.95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核潜艇处于撒切尔夫人的战时内阁控制下

2014-9-28 09:30 上传



潜艇对敌我双方都存在问题,对敌人来说,搜索发现时最大的问题,
对己方来说,通信指挥是问题,潜艇跟基地通信要放出通信天线,强国之间,你不可能随时这样,所以潜艇作战一般是伏击或者有详细的预案。

现代技术下,潜艇被确定大致方位后,搜索并不难,所以强国之间潜艇往往只有一次攻击机会,不管成功与否,攻击完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安全撤退,在完整反潜体系下很难
但是对反东亚诸国而言,攻击型核潜艇的威慑力是与被威慑国家的反潜实力成反比的
所以越南6艘基洛被击沉他们海军就基本可以守港了
但是面对海自这样反潜实力强大的自卫队,潜艇更合适的还是承担反潜和打了就跑甚至只是单纯的目标指引能力吧
水声换能器 发表于 2014-9-28 08:57
但是对反东亚诸国而言,攻击型核潜艇的威慑力是与被威慑国家的反潜实力成反比的
所以越南6艘基洛被击沉他 ...
海自的反潜实力体现在它的反潜水面舰,反潜飞机上,但是真正关键的节点,包括海底侦听系统,音响测量船,尤其是庞大的数据库和水声科学体系,还是牢牢掌握在美军手中。日本只是美军的耳目和炮灰。


有些观点有问题

1971印巴潜艇对抗中,1961服役的卡克里仅使用了9年并不是一艘老船,而是当时英国主力高速反潜护卫舰14型布莱克伍德级的同级舰,英国人一直使用到马岛战争。
巴军汉果号也是1964开始服役的桂树神级,不是什么新锐货

所以双方装备没有代差问题,阿三被击沉纯粹是训练和指挥问题

有些观点有问题

1971印巴潜艇对抗中,1961服役的卡克里仅使用了9年并不是一艘老船,而是当时英国主力高速反潜护卫舰14型布莱克伍德级的同级舰,英国人一直使用到马岛战争。
巴军汉果号也是1964开始服役的桂树神级,不是什么新锐货

所以双方装备没有代差问题,阿三被击沉纯粹是训练和指挥问题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4-9-28 09:19
海自的反潜实力体现在它的反潜水面舰,反潜飞机上,但是真正关键的节点,包括海底侦听系统,音响测量船, ...
海底SOSUS和音响测量船日本都有,数据库和美军也是共享的。不能轻视其独立反潜能力
核潜艇跟踪尾随敌舰队发动攻击?瞎掰吧。潜艇的优势是隐蔽,伏击或是盯上落单的上去咬一口就闪才是王道,跟踪完整编队是以短击长,自己做死
所有的攻击核潜艇都设计为巡航导弹核潜艇,而不是纯粹的鱼雷攻击潜艇.

巡航导弹核潜艇可以作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补充.增加战略核力量的实力.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很少的情况下.

北德文斯克级攻击核潜艇,该艇在指挥台后面的第四舱设置了24具巡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每具发射装置内安装了1枚新型SS-N-24远程巡航导弹(最大射程3000公里,采用惯性制导+中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寻的)。

单价20亿美元的攻击核潜艇,战时用于攻击商船是浪费,用于攻击航母战斗群是冒险,使用其搭载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攻击高价值点目标才是具有最高效费比的运用方式. 24枚远程巡航导弹的载弹量(常规弹头),怎么也能抵得上几架B-2战略轰炸机的攻击效能.
巡航导弹潜艇(英文:Guided Missile Submarine,舰船类别代号:SSG/SSGN,N代表核动力)是一种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攻击力量的攻击性潜艇。在冷战东西方阵营中都有巡航导弹潜艇这个潜艇类型,但其作战任务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巡航导弹潜艇主要装备巡航导弹,可以作为二次核打击力量或者战术打击力量的一部分。而苏俄的巡航导弹潜艇则装备反舰导弹,以攻击航舰战斗群等水面战舰为主。

前苏联对“巡航导弹核潜艇”较为重视,在大力发展攻击型核潜艇的同时,也全面发展了巡航导弹核潜艇。它以反舰导弹为打击手段,主要攻击敌方水面舰艇。前苏联巡航导弹核潜艇共发展了三代。第三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卡”级,又分为“奥斯卡Ⅰ”和“奥斯卡Ⅱ”级。“奥斯卡Ⅰ”级于1982年开始服役,共建造2艘,现均已退役。“奥斯卡Ⅱ”级于1986年开始服役,共建造12艘,其主要使命是对美国航母编队实行突击.在它的耐压壳外两侧各有12个巡航导弹发射筒,每个发射筒倾斜40度,用于发射24枚SS-N-19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作为鱼雷攻击潜艇,造价20亿美元的攻击核潜艇的战斗效能并不比造价4亿美元的AIP常规动力潜艇强多少.但攻击核潜艇一旦被击沉,后果太严重.

攻击核潜艇,是在没有海外基地的情况下,唯一一种可以长期部署到远离本土的海外战区执行隐秘任务的工具.包括运输要员和紧俏物资,支持特种部队等.是一种特殊的"运输船/运输机".
ICV-20 发表于 2014-9-28 14:48
单价20亿美元的攻击核潜艇,战时用于攻击商船是浪费,用于攻击航母战斗群是冒险,使用其搭载的远程对陆攻击导 ...
有一个缺陷   当核潜艇完成一波攻击时   轰炸机或许就完成好几拨了
ICV-20 发表于 2014-9-28 14:42
所有的攻击核潜艇都设计为巡航导弹核潜艇,而不是纯粹的鱼雷攻击潜艇.

巡航导弹核潜艇可以作为弹道导弹核 ...
支持    弗吉尼亚也是
潜艇的主要问题是通信能力不足
现代通信严重依赖电磁波,而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折射能力太强
个人认为核潜艇可以在远海攻击商船队,而且打了就跑。
2016-4-11 15:38 上传

......
现环境水下机械人对潜艇主要的影响是,
雷,饵,数据链
实际上~英国人当时很窘迫的~要留着部队防备苏联~再组织部队去马岛~真的不够用~核潜艇数量不足~不能也不敢给战区指挥官~必须内阁掌握~问题是内阁水平高没事~万一内阁水平不行呢?~其实就是四个字~捉襟见肘~这也就是哭泣国不行~要是换了水平高一点海军做对手~英国人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反潜战,比防空作战挑战更大。
防非有很大把握,核潜艇一般不会去主动招惹水面舰艇。潜艇的主要用途是破交,牺牲隐蔽性不上算。
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水下UAV来作为通信节点,实施网络化作战了。美国海军一向把信息的搜集、获取、共享视为 ...
这里面也有许多局限,包括机动和电源还有探索范围还有是否被干扰。
核潜艇跟踪尾随敌舰队发动攻击?瞎掰吧。潜艇的优势是隐蔽,伏击或是盯上落单的上去咬一口就闪才是王道,跟 ...
击沉贝尔格拉诺号那次确实尾随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征服者号发现目标后,上报英国内阁,等授权时间长。再加上阿根廷人一直没有发觉。
cxfree 发表于 2014-9-28 13:20
核潜艇跟踪尾随敌舰队发动攻击?瞎掰吧。潜艇的优势是隐蔽,伏击或是盯上落单的上去咬一口就闪才是王道,跟 ...
就是瞎掰。潜艇攻击的最好角度是舰船的前侧方,尾随根本没有攻击机会。
捕鱼捞虾 发表于 2014-9-28 08:5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一条潜艇要是想不让你找到 你根本不可能找到  怎么叫不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