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和宋朝军力孱弱并无直接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7:02
  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其城市之繁荣,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之弱,实在令人惊诧,最后导致整个中国被外族完全占领。
  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人简单地归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误以为把兵权从将领那里拿过来由皇帝或文人控制,当然是要打败仗的。
  其实,这是历史的误读,杯酒释兵权和宋朝军事国防强弱关无直接关联。在赵匡胤当皇帝时,宋朝的军力是很盛的,他的各种政治军事举措也不是后来军力下降的原因。
  赵匡胤二十三岁投郭威(后来的周太祖)为兵卒,十年后就成为周朝最精锐的部队禁军的最高将领殿前都检点,这十年的军事生涯是十分成功的,因不在本文题内,不赘述。

  他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后,第二年春天就把任殿前都检点的慕容延钊派出当节度使,此后不再设对皇位有威胁的殿前都检点,同时任命关系更亲密的石守信管禁军。夏天,又演出了杯酒释兵权一幕,取消了石守信管理禁军的权力。从此禁军改由皇帝通过三个独立的部门管理,不再由单一个将领主管,这样兵力最强的禁军不再可能成为私人武装。
  赵匡胤是靠禁军的力量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这一幕重演,收回禁军的控制权,是很自然的。剥夺一些将领控制禁军的权力,只是防止他们夺权,让他们离开了这个特殊的位置,但还可能得到重用。所以,不能认为杯酒释兵权就会对军事力量强弱有明显的影响。把将军从具有威胁政局的、权力过大的要害位置撤下来,不但有利于国家稳定,对将军自身也未必有坏处。

  宋朝军力孱弱的原因至少可以归之于以下几点:一是宋朝皇帝一味对领兵的将领猜忌压制,二是军纪松弛,三是整个官场贪赃枉法。这些都和赵匡胤无直接关系。
  
  (一)赵匡胤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压制
  赵匡胤在位的十七年,以相当大力量从事统一中国的战争。南征北讨,还有和辽(契丹)的冲突,绝大多数都取胜,少量虽未达战略目的,但也未败,这是个相当辉煌的记录。如果赵匡胤对将领们猜忌,是很难达不到这样的胜绩的,正相反,赵匡胤在用将上基本上作到了用人不疑。
  赵匡胤当皇帝后,在南征北讨的战争中,所用的大将列表如下:
  960年征讨李筠叛乱,主将为石守信、慕容延钊;
  960年征讨李重进叛乱,主将为石守信;(961年,先免去慕容延钊殿前都检点职务,接着解除了石守信统帅禁军权,即杯酒释兵权。)
  963年征南平,主将为慕容延钊;
  963年征武平,主将为慕容延钊;
  964年征后蜀,主将为王全斌、刘光义;
  970年征南汉,主将为潘美;
  974年征南唐,主将为曹彬。南唐在割据势力中是较强的,赵匡胤很重视,把众将召集至开封,布署了五路大军:曹彬的荆湖水军、潘美的步骑军、京师水师、吴越王钱俶的吴越军以及黄州刺史王明的部队,从北西东三面进攻。以曹彬为主帅,五路大军全由曹彬节制。至976年结束。
  968年、976年第一、第三次征北汉,主将分别为李继勋、党进。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赵匡胤是敢于放手发挥所任命的将领们的才干的。在征南唐时,他赐主将曹彬尚方宝剑,有不服从命令者,格杀勿论。(尚方宝剑是专门为皇帝制造的佩剑,在小说戏曲中常有皇帝赐亲信大臣尚方宝剑及先斩后奏之权,实际上,在历史记载中,这样的事极少见。)可见赵匡胤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任命了大将,又处处猜疑,千方百计提防控制的皇帝。

  在建立宋朝后,赵匡胤及大臣们所定的统一国策是先南后北最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直到976灭南唐,宋军的主力都在南方。对契丹只是守边而已。即使这样,宋军和契丹对抗中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
  赵匡胤十分重视边防,任命优秀将领如李汉超、郭进等为边防地方长官,允许他们便宜行事,甚至为了边防可以动用地方财政收入,(在晚唐五代,各地的节度使不但有军权、行政权,还可控制地方财政收入,这就很容易形成军阀割据,赵匡胤称帝后,即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但是,边防地区例外。)若有功,则赏赐极厚,这样,主管边防的将军们当然会打起精神,认真对付契丹。所以,在守边与辽对抗中宋占上风,并不奇怪。
  在和辽作战中,宋也占上风。969年第二次攻北汉,契丹来援(北汉处于山西中北部,是个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的地方割据政权),赵匡胤配给守将何继筠精骑数千,战胜辽军,斩首千级。
  970年,边军六万入侵定州(现河北正定附近)守将田钦祚以三千人防御,取胜,辽军败退。
  可见在赵匡胤时,皇帝和前方及守边的将领间的关系还是正常的,军力也盛。
  可见有宋一代对战将的过分猜忌不能溯源到赵匡胤,那是宋太宗赵光义时开始的。
  
  (二)赵匡胤时军纪并不差
  后来的宋朝的军纪甚差,不服从军令打败仗,不受重罚。而在赵匡胤时并不是这样。在赵匡胤时的战争记录中,没有败仗,所以,无法判定如果打了败仗后如何处置主将,但其军纪很严,是没有疑问的。
  如960年征李筠叛乱时,北汉援李筠。“(宋)晋州兵马钤辖荆罕儒袭北汉汾州,死之。龙捷指挥石进二十九人坐不救弃市。”也就是说宋将荆罕儒和北汉军作战中阵亡,其部下二十九人就因作战不力而被赵匡胤处死。
  征后蜀的主将王全斌,立有大功,不但没奖反降职责罚,就是因其贪残杀降。
  征南唐时授曹彬尚方宝剑,就是为了维护纪律。可见后来宋军军纪差,不能怪到赵匡胤身上。
  从赵光义始,就有了大将不按既定布署作战,致使大败,而不受罚,以及因却于作战或不守军纪后果极坏只受小惩的现象。以后军纪就越来越差。
  
  (三)赵匡胤严厉治贪腐
  在人们心目中,宋朝官员的形象很像是领着很高的俸禄,还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寄生虫,特别是文官。在赵光义以后又是以文官辖制武将,在贪腐的文官的箝制下,不论武将贪腐与否,军队都不会有强战斗力。
  但在赵匡胤时,对于贪脏枉法的惩治还是很严厉的。在《宋史·卷1~3太祖本纪》中记载了因经济犯罪而处死的十多个例子。
  例如,职务较高的文官如“光禄少卿郭玘坐赃弃市”(963年),“监察御史闾丘舜卿坐前任盗用官钱弃市”(971年)等,高级武官如“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坐赃弃市”(967年)等。这些都记录在赵匡胤的本纪中,可见这些人处死刑,是和赵匡胤直接相关的,此外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记载有大量太祖朝惩治贪赃枉法的事例。(坐赃~犯贪赃罪)
  到了赵光义时,虽还有死刑,但也有处置不公宽宥重犯的事。下一代真宗时对官位较高的贪官判死刑的事就见不到记载了,只判 ‘杖流’而已。再到下一代仁宗时,本纪中连这样的刑法的记录也没有了。宋朝时犯人脸上是要刺字(黥,也称墨刑),宋神宗时以‘刑不上大夫’为由,这个也免了。
  可见宋朝的庇奸养贪,姑息成风在赵匡胤之后越来越严重。这样的风气下能有强军,那才是怪事。
  但这不是赵匡胤的责任。

  宋朝后来的国防军事确是差劲,但这不应归罪于赵匡胤,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对此应负相当大责任。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其城市之繁荣,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之弱,实在令人惊诧,最后导致整个中国被外族完全占领。
  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人简单地归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误以为把兵权从将领那里拿过来由皇帝或文人控制,当然是要打败仗的。
  其实,这是历史的误读,杯酒释兵权和宋朝军事国防强弱关无直接关联。在赵匡胤当皇帝时,宋朝的军力是很盛的,他的各种政治军事举措也不是后来军力下降的原因。
  赵匡胤二十三岁投郭威(后来的周太祖)为兵卒,十年后就成为周朝最精锐的部队禁军的最高将领殿前都检点,这十年的军事生涯是十分成功的,因不在本文题内,不赘述。

  他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后,第二年春天就把任殿前都检点的慕容延钊派出当节度使,此后不再设对皇位有威胁的殿前都检点,同时任命关系更亲密的石守信管禁军。夏天,又演出了杯酒释兵权一幕,取消了石守信管理禁军的权力。从此禁军改由皇帝通过三个独立的部门管理,不再由单一个将领主管,这样兵力最强的禁军不再可能成为私人武装。
  赵匡胤是靠禁军的力量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这一幕重演,收回禁军的控制权,是很自然的。剥夺一些将领控制禁军的权力,只是防止他们夺权,让他们离开了这个特殊的位置,但还可能得到重用。所以,不能认为杯酒释兵权就会对军事力量强弱有明显的影响。把将军从具有威胁政局的、权力过大的要害位置撤下来,不但有利于国家稳定,对将军自身也未必有坏处。

  宋朝军力孱弱的原因至少可以归之于以下几点:一是宋朝皇帝一味对领兵的将领猜忌压制,二是军纪松弛,三是整个官场贪赃枉法。这些都和赵匡胤无直接关系。
  
  (一)赵匡胤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压制
  赵匡胤在位的十七年,以相当大力量从事统一中国的战争。南征北讨,还有和辽(契丹)的冲突,绝大多数都取胜,少量虽未达战略目的,但也未败,这是个相当辉煌的记录。如果赵匡胤对将领们猜忌,是很难达不到这样的胜绩的,正相反,赵匡胤在用将上基本上作到了用人不疑。
  赵匡胤当皇帝后,在南征北讨的战争中,所用的大将列表如下:
  960年征讨李筠叛乱,主将为石守信、慕容延钊;
  960年征讨李重进叛乱,主将为石守信;(961年,先免去慕容延钊殿前都检点职务,接着解除了石守信统帅禁军权,即杯酒释兵权。)
  963年征南平,主将为慕容延钊;
  963年征武平,主将为慕容延钊;
  964年征后蜀,主将为王全斌、刘光义;
  970年征南汉,主将为潘美;
  974年征南唐,主将为曹彬。南唐在割据势力中是较强的,赵匡胤很重视,把众将召集至开封,布署了五路大军:曹彬的荆湖水军、潘美的步骑军、京师水师、吴越王钱俶的吴越军以及黄州刺史王明的部队,从北西东三面进攻。以曹彬为主帅,五路大军全由曹彬节制。至976年结束。
  968年、976年第一、第三次征北汉,主将分别为李继勋、党进。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赵匡胤是敢于放手发挥所任命的将领们的才干的。在征南唐时,他赐主将曹彬尚方宝剑,有不服从命令者,格杀勿论。(尚方宝剑是专门为皇帝制造的佩剑,在小说戏曲中常有皇帝赐亲信大臣尚方宝剑及先斩后奏之权,实际上,在历史记载中,这样的事极少见。)可见赵匡胤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任命了大将,又处处猜疑,千方百计提防控制的皇帝。

  在建立宋朝后,赵匡胤及大臣们所定的统一国策是先南后北最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直到976灭南唐,宋军的主力都在南方。对契丹只是守边而已。即使这样,宋军和契丹对抗中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
  赵匡胤十分重视边防,任命优秀将领如李汉超、郭进等为边防地方长官,允许他们便宜行事,甚至为了边防可以动用地方财政收入,(在晚唐五代,各地的节度使不但有军权、行政权,还可控制地方财政收入,这就很容易形成军阀割据,赵匡胤称帝后,即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但是,边防地区例外。)若有功,则赏赐极厚,这样,主管边防的将军们当然会打起精神,认真对付契丹。所以,在守边与辽对抗中宋占上风,并不奇怪。
  在和辽作战中,宋也占上风。969年第二次攻北汉,契丹来援(北汉处于山西中北部,是个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的地方割据政权),赵匡胤配给守将何继筠精骑数千,战胜辽军,斩首千级。
  970年,边军六万入侵定州(现河北正定附近)守将田钦祚以三千人防御,取胜,辽军败退。
  可见在赵匡胤时,皇帝和前方及守边的将领间的关系还是正常的,军力也盛。
  可见有宋一代对战将的过分猜忌不能溯源到赵匡胤,那是宋太宗赵光义时开始的。
  
  (二)赵匡胤时军纪并不差
  后来的宋朝的军纪甚差,不服从军令打败仗,不受重罚。而在赵匡胤时并不是这样。在赵匡胤时的战争记录中,没有败仗,所以,无法判定如果打了败仗后如何处置主将,但其军纪很严,是没有疑问的。
  如960年征李筠叛乱时,北汉援李筠。“(宋)晋州兵马钤辖荆罕儒袭北汉汾州,死之。龙捷指挥石进二十九人坐不救弃市。”也就是说宋将荆罕儒和北汉军作战中阵亡,其部下二十九人就因作战不力而被赵匡胤处死。
  征后蜀的主将王全斌,立有大功,不但没奖反降职责罚,就是因其贪残杀降。
  征南唐时授曹彬尚方宝剑,就是为了维护纪律。可见后来宋军军纪差,不能怪到赵匡胤身上。
  从赵光义始,就有了大将不按既定布署作战,致使大败,而不受罚,以及因却于作战或不守军纪后果极坏只受小惩的现象。以后军纪就越来越差。
  
  (三)赵匡胤严厉治贪腐
  在人们心目中,宋朝官员的形象很像是领着很高的俸禄,还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寄生虫,特别是文官。在赵光义以后又是以文官辖制武将,在贪腐的文官的箝制下,不论武将贪腐与否,军队都不会有强战斗力。
  但在赵匡胤时,对于贪脏枉法的惩治还是很严厉的。在《宋史·卷1~3太祖本纪》中记载了因经济犯罪而处死的十多个例子。
  例如,职务较高的文官如“光禄少卿郭玘坐赃弃市”(963年),“监察御史闾丘舜卿坐前任盗用官钱弃市”(971年)等,高级武官如“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坐赃弃市”(967年)等。这些都记录在赵匡胤的本纪中,可见这些人处死刑,是和赵匡胤直接相关的,此外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记载有大量太祖朝惩治贪赃枉法的事例。(坐赃~犯贪赃罪)
  到了赵光义时,虽还有死刑,但也有处置不公宽宥重犯的事。下一代真宗时对官位较高的贪官判死刑的事就见不到记载了,只判 ‘杖流’而已。再到下一代仁宗时,本纪中连这样的刑法的记录也没有了。宋朝时犯人脸上是要刺字(黥,也称墨刑),宋神宗时以‘刑不上大夫’为由,这个也免了。
  可见宋朝的庇奸养贪,姑息成风在赵匡胤之后越来越严重。这样的风气下能有强军,那才是怪事。
  但这不是赵匡胤的责任。

  宋朝后来的国防军事确是差劲,但这不应归罪于赵匡胤,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对此应负相当大责任。
应该是赵光义的问题,TM发圣旨教前敌将领排阵,这事赵匡胤绝对做不出来.
北宋军力不顶用是很难避免的,有唐的教训,首都肯定得自领最强的军区吧,但西北和正北都是虎狼之徒,自然也得是精兵×重兵,而开封禁军又要比边境军区强……恶性循环
当然是宋太宗的责任,高粱河一战把周世宗宋太祖辛苦建立的精锐赔个精光,确立守内虚外的国策。
(一)赵匡胤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压制
如果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
毛主席曾说过,宋太祖是天才,可与唐太宗相提并论。而宋太宗是蠢材,无能且为登位不择手段。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赵匡胤其实也是个千古一帝, 唯一的遗憾在于没有克尽全功就先死了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多,秦始皇,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等等,哪个不是平定天下后才翘辫子的,
唯独宋朝,北方未定,宋太祖竟然就没了,  换上来一个无能刻薄阴狠的宋太宗,  真算不算中华民族十分之运气差的表现之一?

langke008 发表于 2014-9-22 21:17
(一)赵匡胤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压制
如果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


这不是猜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护。
在任何一种政权下,手中掌握着可以随时实行政变力量的臣下,是一种极不安定因素,绝非好事。等到稍一露异态,只有身首两处了,除非遇到糊涂庸主。
赵匡胤对于一般领兵将领,并没有猜忌。
langke008 发表于 2014-9-22 21:17
(一)赵匡胤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压制
如果没有对领兵将领的猜忌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


这不是猜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护。
在任何一种政权下,手中掌握着可以随时实行政变力量的臣下,是一种极不安定因素,绝非好事。等到稍一露异态,只有身首两处了,除非遇到糊涂庸主。
赵匡胤对于一般领兵将领,并没有猜忌。
赵二和蒋委员长有一拼,都是本身不咋地,还让前线必须按自己的既定方针作战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赵二对军队应该是极不信任, 军方这些人都是赵大当年提拔任用的, 而且有过赵二幽州中箭逃亡,战场失踪后, 众将拥立赵德昭出来话事的事件.
赵大对文人重视, 但也没到如赵二那般完全倚重的地步. 那句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算是当面打脸


宋朝军力孱弱,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

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在此基础上的宋朝军队,是中国少有的技术型军队。说白了就是底子不差。

但给人的印象,如老先生所说,军力孱弱,我认为这个印象应归于体制和对手。

我粗略的把军队分成两类。以私兵为主和以国家军为主。

南北朝之前的不详细说了,什么最开始是中央军+诸侯军,后来变成府兵制。我把这些都划入以私兵为主的范围内。
从隋唐往后算,
唐前期,唐军是李世民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安史之乱时,唐军是中央军+节度使边防军为主,边防军算做是私兵。唐中后期全是节度使私兵,甚至是借外军,算是雇佣吧。
五代都是将领私兵。
北宋前期,宋军是赵匡胤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北宋中后期,中央军+西军,算是国家军,中央禁军和地方厢军参与正常经营类社会经济。对手,辽金都是部族军,算做是私兵,而且与宋争斗的辽金西夏都正是国力强盛时。
南宋,岳家军韩家军,全是私兵。对手金蒙都正是国力强盛时。
蒙元不说了。人类文明运行中的一个BUG。赶上了蒙古,盛世+雄主的花剌子模的影响力都被砸没了。
明前期,明军是朱元璋军队或者朱棣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明中期,国家军。明后期,东南沿海+蓟辽宣大,全靠戚家军李家军,私兵。对手,前期是分裂的北元和安南等,后来是清。
清前期,八旗,部落军,私兵。入关后,满汉国家军VS三藩私兵。清中期,雍正乾隆时,国家军,没有重量级对手。清后期,淮军湘军,私兵。对手是太平天国和强盛的洋鬼子。

所以我的观点,军队国家化且参与社会经济,就没了信念没了战斗力。

宋朝军力孱弱,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

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在此基础上的宋朝军队,是中国少有的技术型军队。说白了就是底子不差。

但给人的印象,如老先生所说,军力孱弱,我认为这个印象应归于体制和对手。

我粗略的把军队分成两类。以私兵为主和以国家军为主。

南北朝之前的不详细说了,什么最开始是中央军+诸侯军,后来变成府兵制。我把这些都划入以私兵为主的范围内。
从隋唐往后算,
唐前期,唐军是李世民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安史之乱时,唐军是中央军+节度使边防军为主,边防军算做是私兵。唐中后期全是节度使私兵,甚至是借外军,算是雇佣吧。
五代都是将领私兵。
北宋前期,宋军是赵匡胤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北宋中后期,中央军+西军,算是国家军,中央禁军和地方厢军参与正常经营类社会经济。对手,辽金都是部族军,算做是私兵,而且与宋争斗的辽金西夏都正是国力强盛时。
南宋,岳家军韩家军,全是私兵。对手金蒙都正是国力强盛时。
蒙元不说了。人类文明运行中的一个BUG。赶上了蒙古,盛世+雄主的花剌子模的影响力都被砸没了。
明前期,明军是朱元璋军队或者朱棣军队为班底,算做是私兵。明中期,国家军。明后期,东南沿海+蓟辽宣大,全靠戚家军李家军,私兵。对手,前期是分裂的北元和安南等,后来是清。
清前期,八旗,部落军,私兵。入关后,满汉国家军VS三藩私兵。清中期,雍正乾隆时,国家军,没有重量级对手。清后期,淮军湘军,私兵。对手是太平天国和强盛的洋鬼子。

所以我的观点,军队国家化且参与社会经济,就没了信念没了战斗力。


     宋朝的军制和唐末到五代的军制和混战有着很多的关联。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藩镇逐渐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连年混战。各藩镇的统帅为了牢固的控制军队,一般都挑选精兵作为牙军。这些军人大都是脱离了生产的职业军人,父子相承,世代为兵,非常骄横,小不如意,就敢逐去主帅,另外推举将领。而一些下级将领,与部下军士关系密切,更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达到掌握藩镇大权的目的。在唐末的混战中,朱温逐渐强大起来,他通过招募和选练,拥有的军队逐渐强大,从而取代了唐王朝建立后梁王朝。后梁军队的主力是中央掌握的禁军,藩镇军中的精锐都被选到禁军中,藩镇的实力已经远远低于中央,不可能与朝廷对抗。这是朱温吸取唐朝的结果,但这也使威望较高的禁军将领飞扬跋扈,有机会起来造反。以后的后唐、后晋、后汉都大抵采用这样的军制,朝廷的主力军就是禁军,而禁军的向背,也往往决定了皇帝的更替和朝廷的兴亡。后周周世宗柴荣借高平大战的机会,对禁军进行了整顿,使骄横的禁军稍微收敛,通过招募和选练,实力也得到了增强。周世宗能够驾御将领,他死以后,禁军的旧病复发,拥立赵匡胤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

      赵匡胤本人经历了五代的混战,从禁军中起家,对军制的弊端非常了解。所以他当上了皇帝以后,首先就着手整顿禁军。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撤换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将领,换上了一些资历比较浅,相对平庸的将领,便于自己的控制。不再任命总领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而侍卫亲军都副指挥使也不再任命,这样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遂分立,加上殿前司,合称三衙。三衙掌管禁军,地方上的厢禁军也隶属于侍卫马军或者侍卫步军,三衙掌握了全部的军权。但三衙的职掌大为减少,主要负责训练。天下的兵籍,武官的选授,军队的调发更戎,以及兵符的颁降,是由枢密院掌管的。而在禁军作战出征的时候,宋太祖往往派其他的官员作为统帅,战事结束,兵归三衙,将还本职。这样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三者分开,将领失去了与士兵的密切联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拥兵自重。


宋太祖还加强了禁军的选练,淘汰老弱士兵,让他们回家从事生产。对于那些既不能归农,又不能作战的士兵,则设置剩员进行安置。宋太祖为了增强禁军的战斗力,多次派使臣到各地去,选择精兵,补入禁军。他命令各地的将领选出精兵,补充禁军,又从禁军中挑选强壮的士兵,定为兵样,分送各地,作为精兵的参照。后来以木梃作为样本,让各地将领照此招募士兵进行训练,等到训练完成,送到京城。宋太祖亲自检阅各地送来的士兵,从中挑选人马补充入禁军。在平定各地割据政权的过程中,宋太祖也把各小国军队中的精兵收编入禁军,编入殿前司。同时,北宋初年还实行募兵制,游民、饥民和所谓的“盗贼”不断被编入禁军。这样,无论是各地方军,还是民间的不稳定力量,都大大被削弱,这对巩固统治有大有好处,而中央的军力也大大加强了。宋太祖平时也非常注重禁军的教阅,通过经常的教阅,有效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鉴于前代禁军骄横犯上的教训,宋太祖对禁军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他制订了“阶级法”,严明了军队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各级军校,各司其职,掌握着对下级的生杀大权,使得将士不敢再轻易作乱。宋太祖一方面禁止结社,防止各种小集团的产生,另外一方面特别注意提防军中的闹事分子,毫不留情的进行镇压。殿前司中的川班内殿直因为受犒赏的事情聚众闹事,为首的四十多人全部被斩首,其余都配隶许州龙捷军,都校决杖降职,川班内殿直被废除了。在作战出征之前,宋太祖都会申明军纪,禁止烧杀抢掠,对于犯法的将士,他都会进行处罚。以前禁军闹事,大多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北宋禁军的待遇非常优厚,对于家属也有妥善的安置,这样的待遇,使禁军将士起码不会因为生活无法保障而起来作乱,减少了兵变的可能性。

      在兵力的配置上,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禁军中还有“更戍法”,在京城驻扎的禁军,轮流到边防和各地驻扎,三年一更替,更出迭入,这样使禁军有机会参加实战,提高战斗力,不至于因为长时间的安逸生活而骄惰,也因为离家在异地驻扎,顾念家属,不敢轻易作乱。同时由于军队的轮流换防,将领不可能和士兵产生紧密的联系,减少了他们拥兵自重的可能。禁军出屯地方,一方面可以弹压地方,监视厢军,互相牵制,另外一方面增强了地方实力,与京师形成了“内外相维”的形势。

      宋初军制的制定,宋太祖可谓是用心良苦,他充分吸取前代的教训,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唐末五代的弊端。宋朝中军中小的兵变有一些,但再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而在宋初平定各个割据势力和防御辽国的战争中,禁军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宋太祖颇有军事才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的好处。而北宋后来的皇帝没有宋太祖的才能,在制度上又墨守成规,宋初军制的弊端就越来越突出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士兵缺乏训练,将领不熟悉士兵的情况,给作战指挥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而禁军招募和选练制度的越来越流于形势,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民众造反,在灾荒之年,大量招募破产的农民为兵,虽然减少了民变,但因为缺乏训练,禁军数量急剧膨胀,战斗力却大大下降。皇帝在选拔将领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他是否听话,而不注重才能,在作战指挥的时候,又多对将领进行遥控,束缚了他们的指挥。这使得北宋虽然有百万大军,但在与辽国和西夏的作战中却连连失利,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


http://bbs.tiexue.net/post2_2623187_1.html

     宋朝的军制和唐末到五代的军制和混战有着很多的关联。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藩镇逐渐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连年混战。各藩镇的统帅为了牢固的控制军队,一般都挑选精兵作为牙军。这些军人大都是脱离了生产的职业军人,父子相承,世代为兵,非常骄横,小不如意,就敢逐去主帅,另外推举将领。而一些下级将领,与部下军士关系密切,更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达到掌握藩镇大权的目的。在唐末的混战中,朱温逐渐强大起来,他通过招募和选练,拥有的军队逐渐强大,从而取代了唐王朝建立后梁王朝。后梁军队的主力是中央掌握的禁军,藩镇军中的精锐都被选到禁军中,藩镇的实力已经远远低于中央,不可能与朝廷对抗。这是朱温吸取唐朝的结果,但这也使威望较高的禁军将领飞扬跋扈,有机会起来造反。以后的后唐、后晋、后汉都大抵采用这样的军制,朝廷的主力军就是禁军,而禁军的向背,也往往决定了皇帝的更替和朝廷的兴亡。后周周世宗柴荣借高平大战的机会,对禁军进行了整顿,使骄横的禁军稍微收敛,通过招募和选练,实力也得到了增强。周世宗能够驾御将领,他死以后,禁军的旧病复发,拥立赵匡胤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

      赵匡胤本人经历了五代的混战,从禁军中起家,对军制的弊端非常了解。所以他当上了皇帝以后,首先就着手整顿禁军。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撤换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将领,换上了一些资历比较浅,相对平庸的将领,便于自己的控制。不再任命总领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而侍卫亲军都副指挥使也不再任命,这样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遂分立,加上殿前司,合称三衙。三衙掌管禁军,地方上的厢禁军也隶属于侍卫马军或者侍卫步军,三衙掌握了全部的军权。但三衙的职掌大为减少,主要负责训练。天下的兵籍,武官的选授,军队的调发更戎,以及兵符的颁降,是由枢密院掌管的。而在禁军作战出征的时候,宋太祖往往派其他的官员作为统帅,战事结束,兵归三衙,将还本职。这样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三者分开,将领失去了与士兵的密切联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拥兵自重。


宋太祖还加强了禁军的选练,淘汰老弱士兵,让他们回家从事生产。对于那些既不能归农,又不能作战的士兵,则设置剩员进行安置。宋太祖为了增强禁军的战斗力,多次派使臣到各地去,选择精兵,补入禁军。他命令各地的将领选出精兵,补充禁军,又从禁军中挑选强壮的士兵,定为兵样,分送各地,作为精兵的参照。后来以木梃作为样本,让各地将领照此招募士兵进行训练,等到训练完成,送到京城。宋太祖亲自检阅各地送来的士兵,从中挑选人马补充入禁军。在平定各地割据政权的过程中,宋太祖也把各小国军队中的精兵收编入禁军,编入殿前司。同时,北宋初年还实行募兵制,游民、饥民和所谓的“盗贼”不断被编入禁军。这样,无论是各地方军,还是民间的不稳定力量,都大大被削弱,这对巩固统治有大有好处,而中央的军力也大大加强了。宋太祖平时也非常注重禁军的教阅,通过经常的教阅,有效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鉴于前代禁军骄横犯上的教训,宋太祖对禁军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他制订了“阶级法”,严明了军队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各级军校,各司其职,掌握着对下级的生杀大权,使得将士不敢再轻易作乱。宋太祖一方面禁止结社,防止各种小集团的产生,另外一方面特别注意提防军中的闹事分子,毫不留情的进行镇压。殿前司中的川班内殿直因为受犒赏的事情聚众闹事,为首的四十多人全部被斩首,其余都配隶许州龙捷军,都校决杖降职,川班内殿直被废除了。在作战出征之前,宋太祖都会申明军纪,禁止烧杀抢掠,对于犯法的将士,他都会进行处罚。以前禁军闹事,大多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北宋禁军的待遇非常优厚,对于家属也有妥善的安置,这样的待遇,使禁军将士起码不会因为生活无法保障而起来作乱,减少了兵变的可能性。

      在兵力的配置上,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禁军中还有“更戍法”,在京城驻扎的禁军,轮流到边防和各地驻扎,三年一更替,更出迭入,这样使禁军有机会参加实战,提高战斗力,不至于因为长时间的安逸生活而骄惰,也因为离家在异地驻扎,顾念家属,不敢轻易作乱。同时由于军队的轮流换防,将领不可能和士兵产生紧密的联系,减少了他们拥兵自重的可能。禁军出屯地方,一方面可以弹压地方,监视厢军,互相牵制,另外一方面增强了地方实力,与京师形成了“内外相维”的形势。

      宋初军制的制定,宋太祖可谓是用心良苦,他充分吸取前代的教训,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唐末五代的弊端。宋朝中军中小的兵变有一些,但再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而在宋初平定各个割据势力和防御辽国的战争中,禁军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宋太祖颇有军事才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的好处。而北宋后来的皇帝没有宋太祖的才能,在制度上又墨守成规,宋初军制的弊端就越来越突出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士兵缺乏训练,将领不熟悉士兵的情况,给作战指挥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而禁军招募和选练制度的越来越流于形势,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民众造反,在灾荒之年,大量招募破产的农民为兵,虽然减少了民变,但因为缺乏训练,禁军数量急剧膨胀,战斗力却大大下降。皇帝在选拔将领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他是否听话,而不注重才能,在作战指挥的时候,又多对将领进行遥控,束缚了他们的指挥。这使得北宋虽然有百万大军,但在与辽国和西夏的作战中却连连失利,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


http://bbs.tiexue.net/post2_2623187_1.html
赵光义祸害中华一千多年死有余辜
langke008 发表于 2014-9-23 15:03
宋朝的军制和唐末到五代的军制和混战有着很多的关联。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藩镇逐渐拥兵自重,与朝廷 ...
说的很清楚。
赵匡胤的把握、调、统兵权分离,是一大进步。暗合现代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及参谋总部之间的制约。
bossy 发表于 2014-9-23 12:59
宋朝军力孱弱,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

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在此基础上的宋朝 ...
宋军力孱弱并不是出于某些人的印象,而其效用。
未能收复河北北部,这是秦、汉、西晋、隋、唐等一统皇朝的固有领土,更不后来的建都于此的皇朝。
辽的军力不算很强。后周、赵匡胤时辽对抗中原军力时并不占便宜,澶渊之盟前的战役,如果宋兵打的再稍好一点,辽要吃大亏。西夏兵力也不是特别盛的。
另是亡国时军队的惨状。
wr960204 发表于 2014-9-23 07:25
赵二和蒋委员长有一拼,都是本身不咋地,还让前线必须按自己的既定方针作战
和蒋公比,赵二更差一些。
蒋并没有继承什么强军,黄埔系是他自己弄起来的。赵二继承了赵大的一支未曾败过的强大军队,却使其变成那样孱弱,真可气。
本来没有西夏国, 只是蕃镇, 并且巳向宋朝投降, 是赵光义愚蠢, 政治处理不当, 军事上又失败, 巳经和平收复的西夏五州竟然又复叛, 以后成为大患.
有人说不是宋朝弱, 是宋朝的敌人太强大, 实在不敢苟同.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9-23 06:52
这不是猜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护。
在任何一种政权下,手中掌握着可以随时实行政变力量的臣下,是一 ...
同意,看看朱元璋那时候。。。另外统军大将高危职业他们自己也懂的
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军事制度的改革,是有个渐进的过程,从选兵入禁军开始到收兵权的结束是要连起来看的。
至于宋军军事力量薄弱,有这样一种看法,首先是太宗高粱河尽丧开国精锐,然后真宗檀渊之盟后太平久了,军队自然完了。
云中雀 发表于 2014-9-24 16:43
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军事制度的改革,是有个渐进的过程,从选兵入禁军开始到收兵权的结束是要连起来看的。
至 ...
其实,皇帝等对掌兵武将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吧。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9-24 17:50
其实,皇帝等对掌兵武将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吧。
就是因为五代时,军阀做皇帝么。
宋朝军力羸弱的根子在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节度使是祸乱之源,拼命压制武将和军权,最终矫枉过正了。


确实是对武将过于压制, 像狄青这么有大功于国家,官做到了枢密使的, 为人谦和自制的人, 酒席上居然被一个歌伎嘲笑。今人叹息啊!

确实是对武将过于压制, 像狄青这么有大功于国家,官做到了枢密使的, 为人谦和自制的人, 酒席上居然被一个歌伎嘲笑。今人叹息啊!


太宗这一系有家族遗传病, 太宗长子元佐后来精神失常, 三子真宗后期也神智不清, 仁宗, 英宗也都有犯病. 倒是那位赵构, 除了不举, 活了个七老八十, 祸害遗万年.

太宗这一系有家族遗传病, 太宗长子元佐后来精神失常, 三子真宗后期也神智不清, 仁宗, 英宗也都有犯病. 倒是那位赵构, 除了不举, 活了个七老八十, 祸害遗万年.
太宗这一系有家族遗传病, 太宗长子元佐后来精神失常, 三子真宗后期也神智不清, 仁宗, 英宗也都有犯病. 倒是 ...
赵构本来没那个病,他原有个亲生儿子的,他的不举,据说是因为他正在巫山云雨时,听到金人进攻而受到惊吓。
真实如何,有待考证。
云中雀 发表于 2014-9-24 18:08
就是因为五代时,军阀做皇帝么。
不是这样,赵匡胤就能做到用人不疑。
从赵光义才开始对武将用人仍疑,且成了传统。
zzx1027 发表于 2014-9-24 22:27
宋朝军力羸弱的根子在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节度使是祸乱之源,拼命压制武将和军权,最终矫枉过正了。
赵匡胤并没有矫枉过正,只是在制度上防止军头们坐大,但对任命的将领们仍是信任的。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9-24 23:59
赵构本来没那个病,他原有个亲生儿子的,他的不举,据说是因为他正在巫山云雨时,听到金人进攻而受到惊吓 ...
好像赵光义这一系有个共同的毛病是不善断,易反复。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9-25 07:34
不是这样,赵匡胤就能做到用人不疑。
从赵光义才开始对武将用人仍疑,且成了传统。
这个就涉及太宗得位不正的问题,自己心理有鬼,看谁都不放心。
赵二和曹丕一个德性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9-25 07:35
赵匡胤并没有矫枉过正,只是在制度上防止军头们坐大,但对任命的将领们仍是信任的。
我没说赵匡胤矫枉过正,我说的是他建立的制度,最终导致了矫枉过正。
实际上开国元首若对将领没有信任的就根本不可能开国成功,这点根本就不用说明。
宋军的羸弱可以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妥妥的体制问题,刚经历五代十国的混乱之后,对军方的压制就是必然,对军方的压制就必然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羸弱。
      赵匡胤和宋军的羸弱是有直接关系的,宋不杀士大夫,文人却可以杀将领。宋是文人的天堂,文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干涉军事,不晓军事的文官主持军务,这才是羸弱的根本。
     从赵匡胤开始,宋不断地压制武人, 不能说赵匡胤没压制武人,只能说他做得比较温和,因为战争还没全部结束。压制武人的制度是从赵匡胤开始的,科举制度是实现重文轻武最重要的手段,宋的羸弱真和赵匡胤没有关系?
赵匡胤自己就是武将篡权上位的,当然他和他的家族要防着武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4-9-24 07:18
宋军力孱弱并不是出于某些人的印象,而其效用。
未能收复河北北部,这是秦、汉、西晋、隋、唐等一统皇朝 ...
西夏和辽不是一个水平的对手。西夏对宋军的胜利,如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都是在十倍的兵力优势下才取胜的,自己伤亡也惨重,算不得英雄。
如果柴荣不英年早逝
看历史要全面,宋朝没有全面整治土地兼并,是其军力不强的主因。不能整治土地兼并,也是其开国军力不强的原因,互为因果。他基本是以政变方式得国的,这样的朝代基本都在开国就面临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比如东汉、魏、晋、隋、宋等等都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不会乖乖地把自己的资源交给政府,政府没有强大军力作支撑,无法对这些土地展开征服,只能以收买或者自流的方式,让其太平。这些土地只给国家提供很少的税收资源,国家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军力来展开开国之初的扩张。

而另外一些朝代则不是,西汉、唐、明、清的开国都非常强势,都是通过对全国每一寸土地的征剿来全面的累积资源,以获得足够充分的军力保持征伐,开疆拓土正在此时。开国易,则守国难,开国难,则守国易。

宋朝开国也是通过大量的收买来获得土地和平,这是要花钱的,买来获得税收权的土地质量,又远远不及征缴而直接产生利润的土地质量。税收和利润的差别,老大了。宋朝还为了对这些土地上的地主们进行牵制,还要花大笔的费用培养扶植文官集团,国家本来就不富裕,还要花大钱养文官,军事上可用的资源就更少了。积贫积弱的原因在此。
其实中国在晚唐时期各藩镇内就出现了手工业私有化的苗头,宋朝因为开国时大规模的缺钱,只能将手工业归于国有,宋朝的商业居然也是国有的,而且税收高得出奇。私营手工业和商业毫无生存发展的余地,与国有竞争处于全面下风,大多只能短暂存在,很快就关门歇业,受到的国有资产的挤压太严重。虚假繁荣,其实是严重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私有化的进程。中国手工业私有化在明初才全面铺开,比欧洲晚了2个多世纪。
13楼和37楼说的挺好
除了人事上的原因,环境的变化,皇帝的更替这样的大方面,体制造成的荷兵
讲一点战术上的,宋军的肉搏能力偏低,太祖后更是急剧下降有很大关系
编制的弓箭手弩手过多,野战肉搏能力不行
今天地 发表于 2014-9-28 18:43
看历史要全面,宋朝没有全面整治土地兼并,是其军力不强的主因。不能整治土地兼并,也是其开国军力不强的原 ...
我今天发一个帖子说明宋军力不强的原因,欢迎交流。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29 19:40
13楼和37楼说的挺好
除了人事上的原因,环境的变化,皇帝的更替这样的大方面,体制造成的荷兵
讲一点战术 ...
我今天发一个帖子说明宋军力不强的原因,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