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步兵和骑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43:51
宋朝步兵和骑兵  
虽然宋代给后世的印象是重文轻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为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同时为了更有效抗击装甲骑兵的需要,宋代还生产了大量的各种大刀。特别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为装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装备。例如,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宋军和金兵的郾城之战,宋将岳飞就把装备有大刀、大斧的装甲步兵按两翼摆开阵势,有效地阻止了金兵装甲骑兵的进攻。当时,用大刀对付装甲骑兵进攻的基本战术,先是用大刀劈砍防御比较弱的马腿,然后,对准骑兵的胸部猛砍。



但是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 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 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 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汉人失去 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 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宋马体形较小,一般 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 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辽,西夏,金,元的军队都是以骑射见长,平均一人有两匹马,精 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骑兵非常灵活,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战即使失败, "败不至乱",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退出战斗,重整队列,再次冲锋.当时即使是宋军兵 力占优的一些大战,双方仍要激战几十回合,才能分出胜负.而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 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这种主张不占主导地位,宋朝总的对 策还是以步制骑.因为组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而宋朝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需要 耗费巨大的投资."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重要理由. 甚至曾与西夏交战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对加强骑兵的.但是没有骑兵,就只能永远处于消 极防御的地位,这是宋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其实不善骑射的状况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战争改 变的.


南宋时,岳飞是非常重视骑兵的.岳家军主要通过战场上缴获大量战马,组成了相当 强大的骑兵.在堰城大战中,由岳云率领的岳家骑兵曾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主力骑兵搏战. 看来岳家骑兵的素质已不见得比女真骑兵差.可是除岳飞之外,宋军其他大将仍然局限于以步制骑的战略,没有以骑制骑的战例.



辽,西夏,金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 ,开挖壕堑.而宋军却不懂的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 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此状况宛如二战初期的 英法联军分散使用坦克,结果一败涂地.



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宋军武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宋朝步兵和骑兵  
虽然宋代给后世的印象是重文轻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为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同时为了更有效抗击装甲骑兵的需要,宋代还生产了大量的各种大刀。特别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为装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装备。例如,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宋军和金兵的郾城之战,宋将岳飞就把装备有大刀、大斧的装甲步兵按两翼摆开阵势,有效地阻止了金兵装甲骑兵的进攻。当时,用大刀对付装甲骑兵进攻的基本战术,先是用大刀劈砍防御比较弱的马腿,然后,对准骑兵的胸部猛砍。



但是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 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 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 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汉人失去 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 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宋马体形较小,一般 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 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辽,西夏,金,元的军队都是以骑射见长,平均一人有两匹马,精 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骑兵非常灵活,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战即使失败, "败不至乱",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退出战斗,重整队列,再次冲锋.当时即使是宋军兵 力占优的一些大战,双方仍要激战几十回合,才能分出胜负.而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 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这种主张不占主导地位,宋朝总的对 策还是以步制骑.因为组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而宋朝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需要 耗费巨大的投资."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重要理由. 甚至曾与西夏交战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对加强骑兵的.但是没有骑兵,就只能永远处于消 极防御的地位,这是宋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其实不善骑射的状况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战争改 变的.


南宋时,岳飞是非常重视骑兵的.岳家军主要通过战场上缴获大量战马,组成了相当 强大的骑兵.在堰城大战中,由岳云率领的岳家骑兵曾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主力骑兵搏战. 看来岳家骑兵的素质已不见得比女真骑兵差.可是除岳飞之外,宋军其他大将仍然局限于以步制骑的战略,没有以骑制骑的战例.



辽,西夏,金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 ,开挖壕堑.而宋军却不懂的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 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此状况宛如二战初期的 英法联军分散使用坦克,结果一败涂地.



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宋军武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呀,机动性很重要。历史上汉族占有产马的地方,军队一般都厉害。不知道秦军算不算列外?现在的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重。
宋军的铠甲同西夏青唐的“瘊子甲”哪个防御性能?“瘊子甲”的重量和宋军 铠甲比哪个轻?
机动性很重要啊.
<P>游牧民族天生就长在马背上,还是野蛮人;跟他们打野战,是很吃亏的!</P>
<P>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原文明科技比较先进!</P>
宋的军队简直就是倒退[em06]
西欧也没有什么养马场草原,人家为什么有骑兵??  宋朝为什么就不能引进好的马种,再自己大规模养殖培育。
superak74 发表于 2013-5-22 02:47
西欧也没有什么养马场草原,人家为什么有骑兵??  宋朝为什么就不能引进好的马种,再自己大规模养殖培育。
养马不是有无草原的问题,而是人口密度的问题,养马就是与人争地。

并不是塞北更适合养马,而是塞北没什么人。

不明白牟驼岭的马又从哪来的,两万匹不是小数目。
铁甲并不是越重防御越好,板甲由于一体成型的工艺,重量由全身承受,鳞甲和札甲由肩膀承受。同等钢片防护厚度,板甲更轻,同等重量,板甲防护更好。鳞甲需重叠甲片,同重量防护定不及板甲厚。札甲则需穿线连接,熟牛筋皮革诸物,要占全套的不少重量。中国直到明代,才开始发明出用泡钉固定甲片,这样金属的重量成份才达到完全。而早宋代则是穿暗线固定,金属成份有限。更早的汉代还是穿明线固定,甲片很容易损坏脱落。西方玩复合装甲时,即链甲与鳞甲、札甲、板甲组合时,中国连锁子甲马夾都是稀有物呢。当然,全板甲有缺陷,如被钝器重击,基本上就是个凹陷,难以修复。再者,就是逃跑或落水时,无法脱掉可能会致命。明代受蒙元影响,鳞甲或札甲对襟开式,危险时可方便丢盔卸甲脱身。
西欧也没有什么养马场草原,人家为什么有骑兵??  宋朝为什么就不能引进好的马种,再自己大规模养殖培育。
那时候没养马地的人家骑士斗殴才几许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