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的大脑——陆军指挥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44:47


1. 我们先来看一则报道:
济南军区某旅对抗演练—— 指挥员抓住战机果断决策
2014年4月8日 解放军报

  本报讯 王培亚、张贺铭报道:3月中旬,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在伏牛山麓组织了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演练中,担任红方的合成营指挥员面临敌情,临机处置不够果断,错失战机,此事在全旅引发了热议。
  演练激战犹酣,双方斗智斗勇。蓝方在山林中游击作战,红方费尽周折,终于“锁定”了蓝方指挥所。可就在他们定下打击决心后,目标却意外地消失了。
  “煮熟的鸭子”为何飞走了?原来,红方在制订作战方案时出现了不同意见,大家对使用炮兵、陆航还是特战小分队莫衷一是。于是,指挥员便综合目标性质、地理位置、弹药损耗等情况算了一笔账,用数据说话。可就在这时,蓝方指挥所已按计划转移,红方精心拟定的打击方案失去了目标。
  当天的阶段性复盘表明,蓝方指挥所是在被发现后9分钟内全部撤离的,这段时间内,红方讨论过的任何一种打击手段都足以完成攻击任务。因此,分析“失手”原因时,红方指挥员后悔不迭却又心有不甘:蓝方并非发现自己“暴露”才实施转移,事发太过偶然。
  不过,该旅领导却认为,蓝方躲过“一劫”有些巧合,红方选取最佳时机、最佳手段获得最佳的打击效益也无可厚非,但现代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迟迟难定的“万全”之策等不得。红方错失良机,实际上是基层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在“告警”。
  对此,该旅当即对指挥决策程序作出进一步规范,打破过去“无议不定”的惯例,鼓励各级指挥员勇于担当、果断决策。随后的演练中,除了重大行动的决策部署需会议研究外,大多数命令、指示都由指挥员临机下达。
  光有决策的胆识气魄还不够,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演练一结束,该旅便针对基层指挥员存在的能力素质“短板”,决定推行“指挥员资格认证”制度,给指挥员临机处置敌情添加“能力保险”。


2.  评析:在此次战斗中,蓝方指挥所的按计划转移躲过了一次致命打击,说明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所的生存力在于机动之中,而红方指挥员在9分钟之内还未能定下打击手段并组织起攻击,或许说明了合成营的参谋力量不足未能在段时间内快速地向营长提供各种可供选择方案并作出各种论证以供指挥员拍板,另外也说明了营级指挥员的临机决断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3. 指挥部的机动性:自古以来陆战场上指挥部的选择和指挥官的作用发挥一直是决定一次战斗胜败的关键性因素。古代将领要选择能够充分观察战场局势的地点设立指挥部,也就“幕府”,甚至要设置明显标志以鼓舞士气。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都有一些著名的马标,像丰臣秀吉的金葫芦,武田信玄的“风林火山”等等。有时候为了及时掌握战场情况,指挥官还要灵活地转移指挥部位置,以便更好地掌握前沿状况。比如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会战中的行动。截止到19世纪,指挥官指挥部队的形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要防备对方狙击手的行动外,勇敢的将领常常要用实际行动来激励下属和观测战场形式。像南北战争中的“石墙”将军杰克逊都是个中好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也是个勇敢的指挥官。

进入到20世纪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引入,将领指挥战斗开始更多的依靠地图、通信手段来进行。而参谋部制度的完善也提供了必要的业务支持。比如,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师团以上司令部经常是征用中国民间的四合院来使用;俄军司令则是使用列车来作为自己的司令部。它们通过电话、文件汇报来了解战场情况和发出指令,不再像前辈名将那样,骑着马在前线奔忙。
对于这一革命性的变化,德国著名将领曼施坦因元帅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有着生动的描述。他的祖父也是普鲁士将军,亲自参加过普法战争。在他祖父时代,陆军将领需要亲自骑马在前线,鼓舞士气,训令炮兵分队的推进等等。但是到曼施坦因自己指挥部队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在20世纪初期,无线电的广泛利用让陆军将领的控制范围更广,指挥更加便捷。早期的电子对抗、电子迷茫作战方兴未艾。例如,在电影《华沙保卫战》里非常生动的描绘了当时苏军名将图哈切夫斯基在远离前线的指挥部里依靠一台无线电设备指挥前线作战,而波兰人竟然用无线电干扰方式给他念了段《圣经》!可见,战役军团级的指挥部开始渐渐脱离前线,变成了后方一种文件处理机构。而一战期间的堑壕战更是让指挥部固定了下来。


4. 二战的变化:二战期间,随着装甲指挥车的出现,陆军指挥部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曼施坦因在侵略法国的战局中频繁变化自己的指挥部位置,不过他还是很会享受的,在他的《失去的胜利》里描述了大量法国古堡和宾馆胜地的优美环境。但是在攻打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实施期间,他的指挥部没少受苦。随着汽车、帐篷,他们在苏联漫无边际的沼泽和森林过着吉普赛式的生活。依靠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曼施坦因可以重新依靠机动力来迅速获取前线情况,乘坐汽车在各个部队里视察。“委托式指挥”和将领的积极行动为德军赋予了进攻的灵魂。


5.二战后的指挥部:二战后,随着电子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指挥手段开始被应用进来。比如,我军在蓝剑B行动当中甚至使用了电视摄像机的实况转播形式来了解前线情况进行实时指挥。美苏两大国更是快速地推进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链的建设。在八十年代奥加尔科夫元帅主掌苏联总参谋部期间,苏军最早开始了数字化部队的试验。但是这种改革触及了传统利益。在保守力量的反对下,奥加尔科夫元帅去职之后,他的大胆改革便中断了。美军倒是很快建立了效率更高的指挥系统,并且在90年代开启了数字化部队建设,建成了数字化的第4机歩师。我国的军旅电视剧《DA师》则反映了我军在指挥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尝试。

6.信息化与机动化的指挥部:建军70周年展览上,在北京军博展出了一种野战指挥帐篷。而近年来,在新闻报道里我们可以看到陆军的指挥机构渐渐向机动化方向发展,各种指挥设备被装入了89式装甲指挥车。在车内负责指挥的甚至有大校级军官,也就是说我军师旅级单位指挥机构实现了机动化、装甲化和信息化。实际上,二战期间德国人就已经开始了指挥部的装甲化。在电影《坦克大决战》里,德军在一辆装甲车上开会,结果触到了地雷,导致数名军官死亡。但是,由于能够在机动中部署任务,且具有一定防护能力,指挥部的装甲化和机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现代信息化战场上的陆军指挥部,已经从合成营级开始有着较为专业的需求。一个合成营长相当于一艘多用途护卫舰的舰长,是基层的诸军兵种合成指挥官,其指挥设备和指挥体制的要求,使得专业化指挥车辆向下级扩散。在关于济南军区的新闻报道中,甚至还有陆航飞行员作为空中引导员加入到合成营的指挥部门来,辅佐合成营指挥官进行空地一体联合作战。装步炮协同,直升机、无人机协同,正面主攻部队与敌后破袭特种部队相互结合,在电子对抗、工程防化等力量支持下,合成营具备的战术功能甚至超过一个师。那么高机动力,隐蔽性,防护力和信息力的指挥车,便是现代信息化机动作战的重要核心。

1. 我们先来看一则报道:
济南军区某旅对抗演练—— 指挥员抓住战机果断决策
2014年4月8日 解放军报

  本报讯 王培亚、张贺铭报道:3月中旬,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在伏牛山麓组织了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演练中,担任红方的合成营指挥员面临敌情,临机处置不够果断,错失战机,此事在全旅引发了热议。
  演练激战犹酣,双方斗智斗勇。蓝方在山林中游击作战,红方费尽周折,终于“锁定”了蓝方指挥所。可就在他们定下打击决心后,目标却意外地消失了。
  “煮熟的鸭子”为何飞走了?原来,红方在制订作战方案时出现了不同意见,大家对使用炮兵、陆航还是特战小分队莫衷一是。于是,指挥员便综合目标性质、地理位置、弹药损耗等情况算了一笔账,用数据说话。可就在这时,蓝方指挥所已按计划转移,红方精心拟定的打击方案失去了目标。
  当天的阶段性复盘表明,蓝方指挥所是在被发现后9分钟内全部撤离的,这段时间内,红方讨论过的任何一种打击手段都足以完成攻击任务。因此,分析“失手”原因时,红方指挥员后悔不迭却又心有不甘:蓝方并非发现自己“暴露”才实施转移,事发太过偶然。
  不过,该旅领导却认为,蓝方躲过“一劫”有些巧合,红方选取最佳时机、最佳手段获得最佳的打击效益也无可厚非,但现代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迟迟难定的“万全”之策等不得。红方错失良机,实际上是基层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在“告警”。
  对此,该旅当即对指挥决策程序作出进一步规范,打破过去“无议不定”的惯例,鼓励各级指挥员勇于担当、果断决策。随后的演练中,除了重大行动的决策部署需会议研究外,大多数命令、指示都由指挥员临机下达。
  光有决策的胆识气魄还不够,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演练一结束,该旅便针对基层指挥员存在的能力素质“短板”,决定推行“指挥员资格认证”制度,给指挥员临机处置敌情添加“能力保险”。

QQ截图20140408205825.jpg (95.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02 上传


2.  评析:在此次战斗中,蓝方指挥所的按计划转移躲过了一次致命打击,说明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所的生存力在于机动之中,而红方指挥员在9分钟之内还未能定下打击手段并组织起攻击,或许说明了合成营的参谋力量不足未能在段时间内快速地向营长提供各种可供选择方案并作出各种论证以供指挥员拍板,另外也说明了营级指挥员的临机决断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3. 指挥部的机动性:自古以来陆战场上指挥部的选择和指挥官的作用发挥一直是决定一次战斗胜败的关键性因素。古代将领要选择能够充分观察战场局势的地点设立指挥部,也就“幕府”,甚至要设置明显标志以鼓舞士气。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都有一些著名的马标,像丰臣秀吉的金葫芦,武田信玄的“风林火山”等等。有时候为了及时掌握战场情况,指挥官还要灵活地转移指挥部位置,以便更好地掌握前沿状况。比如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会战中的行动。截止到19世纪,指挥官指挥部队的形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要防备对方狙击手的行动外,勇敢的将领常常要用实际行动来激励下属和观测战场形式。像南北战争中的“石墙”将军杰克逊都是个中好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也是个勇敢的指挥官。

QQ截图20140408205048.jpg (82.6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07 上传


进入到20世纪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引入,将领指挥战斗开始更多的依靠地图、通信手段来进行。而参谋部制度的完善也提供了必要的业务支持。比如,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师团以上司令部经常是征用中国民间的四合院来使用;俄军司令则是使用列车来作为自己的司令部。它们通过电话、文件汇报来了解战场情况和发出指令,不再像前辈名将那样,骑着马在前线奔忙。
对于这一革命性的变化,德国著名将领曼施坦因元帅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有着生动的描述。他的祖父也是普鲁士将军,亲自参加过普法战争。在他祖父时代,陆军将领需要亲自骑马在前线,鼓舞士气,训令炮兵分队的推进等等。但是到曼施坦因自己指挥部队时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在20世纪初期,无线电的广泛利用让陆军将领的控制范围更广,指挥更加便捷。早期的电子对抗、电子迷茫作战方兴未艾。例如,在电影《华沙保卫战》里非常生动的描绘了当时苏军名将图哈切夫斯基在远离前线的指挥部里依靠一台无线电设备指挥前线作战,而波兰人竟然用无线电干扰方式给他念了段《圣经》!可见,战役军团级的指挥部开始渐渐脱离前线,变成了后方一种文件处理机构。而一战期间的堑壕战更是让指挥部固定了下来。

QQ截图20140408205317.jpg (149.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10 上传



4. 二战的变化:二战期间,随着装甲指挥车的出现,陆军指挥部的机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曼施坦因在侵略法国的战局中频繁变化自己的指挥部位置,不过他还是很会享受的,在他的《失去的胜利》里描述了大量法国古堡和宾馆胜地的优美环境。但是在攻打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实施期间,他的指挥部没少受苦。随着汽车、帐篷,他们在苏联漫无边际的沼泽和森林过着吉普赛式的生活。依靠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曼施坦因可以重新依靠机动力来迅速获取前线情况,乘坐汽车在各个部队里视察。“委托式指挥”和将领的积极行动为德军赋予了进攻的灵魂。

QQ截图20140408204641.jpg (48.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08 上传

QQ截图20140408204723.jpg (52.7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08 上传



5.二战后的指挥部:二战后,随着电子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指挥手段开始被应用进来。比如,我军在蓝剑B行动当中甚至使用了电视摄像机的实况转播形式来了解前线情况进行实时指挥。美苏两大国更是快速地推进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链的建设。在八十年代奥加尔科夫元帅主掌苏联总参谋部期间,苏军最早开始了数字化部队的试验。但是这种改革触及了传统利益。在保守力量的反对下,奥加尔科夫元帅去职之后,他的大胆改革便中断了。美军倒是很快建立了效率更高的指挥系统,并且在90年代开启了数字化部队建设,建成了数字化的第4机歩师。我国的军旅电视剧《DA师》则反映了我军在指挥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尝试。

1258712165.125545310.jpg (33.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10 上传

QQ截图20140408205856.jpg (57.1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8 21:10 上传


6.信息化与机动化的指挥部:建军70周年展览上,在北京军博展出了一种野战指挥帐篷。而近年来,在新闻报道里我们可以看到陆军的指挥机构渐渐向机动化方向发展,各种指挥设备被装入了89式装甲指挥车。在车内负责指挥的甚至有大校级军官,也就是说我军师旅级单位指挥机构实现了机动化、装甲化和信息化。实际上,二战期间德国人就已经开始了指挥部的装甲化。在电影《坦克大决战》里,德军在一辆装甲车上开会,结果触到了地雷,导致数名军官死亡。但是,由于能够在机动中部署任务,且具有一定防护能力,指挥部的装甲化和机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现代信息化战场上的陆军指挥部,已经从合成营级开始有着较为专业的需求。一个合成营长相当于一艘多用途护卫舰的舰长,是基层的诸军兵种合成指挥官,其指挥设备和指挥体制的要求,使得专业化指挥车辆向下级扩散。在关于济南军区的新闻报道中,甚至还有陆航飞行员作为空中引导员加入到合成营的指挥部门来,辅佐合成营指挥官进行空地一体联合作战。装步炮协同,直升机、无人机协同,正面主攻部队与敌后破袭特种部队相互结合,在电子对抗、工程防化等力量支持下,合成营具备的战术功能甚至超过一个师。那么高机动力,隐蔽性,防护力和信息力的指挥车,便是现代信息化机动作战的重要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