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新舟客机事故报道不可重蹈高铁复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6:37
媒体关于新舟客机事故报道不可重蹈高铁复辙  (环球网)

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4-02/4808662.html  

刘云

  春节期间,国内外消息面比较平静,缺乏有吸引力的热点新闻,可以预见的是,发生于2月4日郑州新郑机场的新舟60客机降落事故必将成为节后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很有可能掀起一次新的炒作狂潮,对此要高度警惕。

  新舟60客机与高铁,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下跑,看似不相关联,但其共同之处是都是快速交通工具,都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就与中国制造的“名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

  新闻报道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报道即实事求是,报道事故本身与伤员抢救过程可以,但对事故原因的报道则应非常慎重,因为只有经过业内专家详尽、科学的调查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出事故原因。           学习理工科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学理工科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非常重视可操作性,光吹牛是不行的,要把东西、把实验做出来;还要做得做漂亮,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因此,理工科好学难混,数理逻辑是最严谨的,稀里糊涂混是混不出来的。这种严谨、求实、精细、踏实的作风和习惯,从校园带到社会,会影响人的一生。而记者绝大多数是学文科出身,虽不乏想象力,却缺少科学思维与科学训练。因此,记者在有关事故或质量问题的报道中不妨向理工科人士学习,少些主观想象与妄猜,多些严谨求实科学作风。

  但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报道中,中国高铁成了中国媒体疯狂围攻与恶性炒作对象。恶性炒作是严谨求实科学作风的死敌,恶性炒作必然丧失理性思维,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想象代替科学思维,其结果必然是误导读者与社会。当时一个中央媒体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死亡动车”,即然先主观定性为“死亡动车”,其报道就谈不上客观科学。

  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调查报告表明,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是在短短7分钟出现罕见100多次雷击,导致信号(红绿灯)系统失灵,这种罕见天灾是以前没有过的,相关人员惊慌失措,应对失策,导致人为操作失误。应该说是超低概率的偶发天灾引发人祸,并不是中国高铁技术不行,更多是管理上原因。因为技术上原因与管理上原因性质完全不同,技术上原因意味着高铁技术不可靠、不安全、不能用,而管理上原因是人为因素,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西方媒体对本国高铁中事故报道相对宽容和客观,一般把事故归结于管理上原因。1998年6月3日德国高铁也出现导致101位乘客丧生重大事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高铁事故。但没有一家德国媒体指责德国高铁技术不行,德国并没有因此停止发展高铁,而是重拾信心,继续发展,最终奠定了世界高铁大国的地位。

  可国内媒体在7•23动车事故的恶性炒作中,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发布,却不懂装懂,以铁路专家自居,主观妄猜事故原因,且众多媒体所“分析”的事故原因具有惊人一致性,即一边倒的认定中国高铁技术不行、不可靠、不安全,这种所谓“分析”不是科学分析、客观报道,而是恶意炒作与攻击。这时恰好是日欧对中国高铁知识产权横加指责的时候,这事件背后充满了国际利益的竞争,日欧不愿意中国高铁后来居上超过他们,成为他们竟争对手,中国动车事故恰为西方媒体攻击和贬低中国高铁技术提供了机会,国内媒体恶意炒作正好为西方煤体恶意攻击提供了口实,起了助纣为虐恶劣作用。一时间中外媒体有意无意“联手”用恶毒语言漫骂、攻击中国高铁,欲除之而后快,中国高铁差点重蹈“运十”下马悲剧。

  当后来7•23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后,国内相关媒体却集体装聋作哑,没有一家媒体为自己的错误报道进行澄清和道歉。

  恶意炒作与主观妄猜的结果是弄得当时中国高铁在全世界信誉扫地,中国高铁在全世界成了不安全、不可靠的代名词,当时全国正在施工的所有高铁项目被迫全部停工了。既然你中国自我贬低自己的高铁技术,又怎么能指望国外敢采用中国高铁技术。事故发生前,国外有十几个国家本来有意引进中国高铁技术,结果合同全部停止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对中国高铁技术出口设限,如巴西禁止中国参与其第一条高铁即里约热内卢至圣保罗高铁项目的竞标。

  即使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后,中国媒体也是知错不改,不肯为中国高铁恢复信誉,那就只能劳总理的大驾,百忙之中去亲力亲为。去年10月、11月,李总理在东南亚、中东欧访问期间,亲自“推销”中国高铁技术与装备,这不仅是为中国高铁开拓市场,也是收拾部分媒体一手制造的烂摊子,即恢复被中国高铁在国外的信誉,那些媒体难道不问心有愧?

  高铁被视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但高铁毕竟尚未走出国门,但新舟60客机早在本世纪初就走出国门,出口到津巴布韦、赞比亚、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且运行良好。在我国大量进口波音、空客背景下,新舟60客机却逆流而上,大量出口,这是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且这个成就取得也同高铁一样来之不易。2001年,当时西飞集团经过数年艰苦努力,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代涡浆支线客机新舟60,当时新舟60进京进行飞行表演时,张德江、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中央领导都亲自乘座并给予高度评价,即便如此,没有一家国内航空公司愿意购进新舟60,他们所拒绝的理由均似是而非,有的理由简单十分荒唐可笑。眼看着新舟60因在国内卖不出去而可能重蹈当年“运十”下马的复辙,西飞集团只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向国外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舟60。在国外推销中,国外用户都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即然你们把新舟60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中国的航空公司却不率先采用?中方都不敢用,我们又怎么敢用?这令中方十分尴尬,中方只能费尽口舌,用最优惠价格来促销,终于打开了局面,外国用户发现新舟60,好用省油,安全可靠,效益良好,于是来自国外订单源源不断,迄今己外销上百架。新舟60凭着在国外良好表现,才使国内航空公司转变了对新舟60歧视态度,新舟60才能以“出口转内销”方式打入国内市场,中国的自主创新成果居然得靠外国人的赏识和订货才能取得成功,这对我们简直是莫大的嘲讽。在国内,为推动新舟国产飞机在的使用,中航工业专门投资与东航组建幸福航空,来推动国产民机在国内的发展。在刚刚上个月,幸福航空刚刚迎来来第100万个旅客。

  2月4日事故发生后,国内外运行的近100架新舟60飞机是否要进行全面停飞检查,需要由民航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后来决定。希望中国媒体应吸取“7•23”动车事故恶意炒作的深刻教训,稍安勿躁。

  李克强总理在201310月9日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谈及中国与东盟关系时指出,“中国有句古话叫‘多栽花,少栽刺’,在这里我想说,我们要‘多栽花,不栽刺’,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其实中国一些媒体以自我贬低、自我抹黑方式己为中国制造的品牌与形象栽了很多刺,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希望中国媒体也能从总理这番言论中受到借鉴,对有中国制造“名片”之称的高铁、国产客机的发展也要“多栽花,不栽刺”,应客观报道,而不是恶意抄作,在民航事故调查报告没有出来之前,不能对事故原因胡猜乱想,不能肆意给中国制造形象抹黑。希望中国媒体对中国制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宽容之心,应当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味横加指责。在舆论上应予以中国制造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要为中国制造造势与鼓劲,要输入更多正能量。(本文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
媒体关于新舟客机事故报道不可重蹈高铁复辙  (环球网)

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4-02/4808662.html  

刘云

  春节期间,国内外消息面比较平静,缺乏有吸引力的热点新闻,可以预见的是,发生于2月4日郑州新郑机场的新舟60客机降落事故必将成为节后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很有可能掀起一次新的炒作狂潮,对此要高度警惕。

  新舟60客机与高铁,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下跑,看似不相关联,但其共同之处是都是快速交通工具,都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就与中国制造的“名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

  新闻报道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报道即实事求是,报道事故本身与伤员抢救过程可以,但对事故原因的报道则应非常慎重,因为只有经过业内专家详尽、科学的调查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出事故原因。           学习理工科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学理工科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非常重视可操作性,光吹牛是不行的,要把东西、把实验做出来;还要做得做漂亮,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因此,理工科好学难混,数理逻辑是最严谨的,稀里糊涂混是混不出来的。这种严谨、求实、精细、踏实的作风和习惯,从校园带到社会,会影响人的一生。而记者绝大多数是学文科出身,虽不乏想象力,却缺少科学思维与科学训练。因此,记者在有关事故或质量问题的报道中不妨向理工科人士学习,少些主观想象与妄猜,多些严谨求实科学作风。

  但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报道中,中国高铁成了中国媒体疯狂围攻与恶性炒作对象。恶性炒作是严谨求实科学作风的死敌,恶性炒作必然丧失理性思维,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想象代替科学思维,其结果必然是误导读者与社会。当时一个中央媒体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死亡动车”,即然先主观定性为“死亡动车”,其报道就谈不上客观科学。

  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调查报告表明,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是在短短7分钟出现罕见100多次雷击,导致信号(红绿灯)系统失灵,这种罕见天灾是以前没有过的,相关人员惊慌失措,应对失策,导致人为操作失误。应该说是超低概率的偶发天灾引发人祸,并不是中国高铁技术不行,更多是管理上原因。因为技术上原因与管理上原因性质完全不同,技术上原因意味着高铁技术不可靠、不安全、不能用,而管理上原因是人为因素,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西方媒体对本国高铁中事故报道相对宽容和客观,一般把事故归结于管理上原因。1998年6月3日德国高铁也出现导致101位乘客丧生重大事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高铁事故。但没有一家德国媒体指责德国高铁技术不行,德国并没有因此停止发展高铁,而是重拾信心,继续发展,最终奠定了世界高铁大国的地位。

  可国内媒体在7•23动车事故的恶性炒作中,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发布,却不懂装懂,以铁路专家自居,主观妄猜事故原因,且众多媒体所“分析”的事故原因具有惊人一致性,即一边倒的认定中国高铁技术不行、不可靠、不安全,这种所谓“分析”不是科学分析、客观报道,而是恶意炒作与攻击。这时恰好是日欧对中国高铁知识产权横加指责的时候,这事件背后充满了国际利益的竞争,日欧不愿意中国高铁后来居上超过他们,成为他们竟争对手,中国动车事故恰为西方媒体攻击和贬低中国高铁技术提供了机会,国内媒体恶意炒作正好为西方煤体恶意攻击提供了口实,起了助纣为虐恶劣作用。一时间中外媒体有意无意“联手”用恶毒语言漫骂、攻击中国高铁,欲除之而后快,中国高铁差点重蹈“运十”下马悲剧。

  当后来7•23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后,国内相关媒体却集体装聋作哑,没有一家媒体为自己的错误报道进行澄清和道歉。

  恶意炒作与主观妄猜的结果是弄得当时中国高铁在全世界信誉扫地,中国高铁在全世界成了不安全、不可靠的代名词,当时全国正在施工的所有高铁项目被迫全部停工了。既然你中国自我贬低自己的高铁技术,又怎么能指望国外敢采用中国高铁技术。事故发生前,国外有十几个国家本来有意引进中国高铁技术,结果合同全部停止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对中国高铁技术出口设限,如巴西禁止中国参与其第一条高铁即里约热内卢至圣保罗高铁项目的竞标。

  即使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后,中国媒体也是知错不改,不肯为中国高铁恢复信誉,那就只能劳总理的大驾,百忙之中去亲力亲为。去年10月、11月,李总理在东南亚、中东欧访问期间,亲自“推销”中国高铁技术与装备,这不仅是为中国高铁开拓市场,也是收拾部分媒体一手制造的烂摊子,即恢复被中国高铁在国外的信誉,那些媒体难道不问心有愧?

  高铁被视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但高铁毕竟尚未走出国门,但新舟60客机早在本世纪初就走出国门,出口到津巴布韦、赞比亚、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且运行良好。在我国大量进口波音、空客背景下,新舟60客机却逆流而上,大量出口,这是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且这个成就取得也同高铁一样来之不易。2001年,当时西飞集团经过数年艰苦努力,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代涡浆支线客机新舟60,当时新舟60进京进行飞行表演时,张德江、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中央领导都亲自乘座并给予高度评价,即便如此,没有一家国内航空公司愿意购进新舟60,他们所拒绝的理由均似是而非,有的理由简单十分荒唐可笑。眼看着新舟60因在国内卖不出去而可能重蹈当年“运十”下马的复辙,西飞集团只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向国外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舟60。在国外推销中,国外用户都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即然你们把新舟60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中国的航空公司却不率先采用?中方都不敢用,我们又怎么敢用?这令中方十分尴尬,中方只能费尽口舌,用最优惠价格来促销,终于打开了局面,外国用户发现新舟60,好用省油,安全可靠,效益良好,于是来自国外订单源源不断,迄今己外销上百架。新舟60凭着在国外良好表现,才使国内航空公司转变了对新舟60歧视态度,新舟60才能以“出口转内销”方式打入国内市场,中国的自主创新成果居然得靠外国人的赏识和订货才能取得成功,这对我们简直是莫大的嘲讽。在国内,为推动新舟国产飞机在的使用,中航工业专门投资与东航组建幸福航空,来推动国产民机在国内的发展。在刚刚上个月,幸福航空刚刚迎来来第100万个旅客。

  2月4日事故发生后,国内外运行的近100架新舟60飞机是否要进行全面停飞检查,需要由民航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后来决定。希望中国媒体应吸取“7•23”动车事故恶意炒作的深刻教训,稍安勿躁。

  李克强总理在201310月9日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谈及中国与东盟关系时指出,“中国有句古话叫‘多栽花,少栽刺’,在这里我想说,我们要‘多栽花,不栽刺’,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其实中国一些媒体以自我贬低、自我抹黑方式己为中国制造的品牌与形象栽了很多刺,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希望中国媒体也能从总理这番言论中受到借鉴,对有中国制造“名片”之称的高铁、国产客机的发展也要“多栽花,不栽刺”,应客观报道,而不是恶意抄作,在民航事故调查报告没有出来之前,不能对事故原因胡猜乱想,不能肆意给中国制造形象抹黑。希望中国媒体对中国制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宽容之心,应当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味横加指责。在舆论上应予以中国制造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要为中国制造造势与鼓劲,要输入更多正能量。(本文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
动车事件教训深刻啊,新舟60千万要做好危机公关避免再次被无良媒体恶炒。
谁不支持了,民航不买,中航专门成立了一个飞机运输公司,幸福航空,国家贷款向第三世界出口,关键是老是起落架出问题,得出的结论都是人为原因
中国的民用航空
hswz 发表于 2014-2-6 11:40
谁不支持了,民航不买,中航专门成立了一个飞机运输公司,幸福航空,国家贷款向第三世界出口,关键是老是起落架 ...
老是起落架出问题的结论你怎么得出的?这问题满超大的科普内容,你就选着性无视,纯靠脑补发言?

武装@河豚 发表于 2014-2-6 12:19
老是起落架出问题的结论你怎么得出的?这问题满超大的科普内容,你就选着性无视,纯靠脑补发言?


http://lt.cjdby.net/thread-1783565-1-1.html
武装@河豚 发表于 2014-2-6 12:19
老是起落架出问题的结论你怎么得出的?这问题满超大的科普内容,你就选着性无视,纯靠脑补发言?


http://lt.cjdby.net/thread-1783565-1-1.html
谁不支持了,民航不买,中航专门成立了一个飞机运输公司,幸福航空,国家贷款向第三世界出口,关键是老是起落架 ...
“老是出问题”,请问出过几次问题,请您具体指出来?
“老是出问题”,请问出过几次问题,请您具体指出来?
新舟60我是没见论文,他的前身运七期刊网起落架的论文报道可不少
动车=高铁???
红旗漫卷 发表于 2014-2-6 11:39
动车事件教训深刻啊,新舟60千万要做好危机公关避免再次被无良媒体恶炒。
说的深刻啊!无良媒体猛于虎!
“老是出问题”,请问出过几次问题,请您具体指出来?
找的一篇文章

珠海2012年11月5日成都按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AIC)选择克瑞集团(NYSE:CR)子公司克瑞航空电子集团,为其提供接近传感器和电子接口模块,用于中航工业西飞集团公司(AVICXAC)新舟60涡桨飞机的起落架指示系统升级计划。我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为中航工业西飞集团的新舟60涡桨飞机提供具有高度可靠性的高精度感应技术,克瑞航空电子集团感应及应用解决方案部高级副总裁RickJones说,“凭借超过40年的经验,克瑞显然已成为全球接近感应系统的科技领跑者,我们已在全球交付使用超过1百万个感应器。”中航工业西飞集团已收到196架新舟60涡桨飞机的订单,其中76架已交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afd7a0101a5xq.html
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4-02/4808662.html

帮忙带上链接
老说是人为原因,难服众
薜蛮子好象还没放出来吧?

看来那老头是有点寂寞了,需要更多的伴侣。
老是法。
其实,很多时候,人为因素还是飞机问题,本就很难区分那么清楚的
飞机设计中的高可靠性设计是否可靠,各种极端情况下自身系统的冗余度是否足够可靠足够好,防止误操作设计,误操作下低损坏设计和自我纠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家电的例子,很久以前,由于电压问题,很多偏远地区的电视经常无法正常收看,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宽电压设计,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老是了?
移动浏览链接

http://mt.huanqiu.com/article/index.html?id=4808662
高铁覆辙?高铁报道的是太夸张了,没的报就弄个孩子来炒,但是最后处理的还可以啊,本来就该限速。。新舟60的起落架问题不止3次了吧?停飞检查一下才能显得负责
国人支持国货的无几。比较悲哀。
这点事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么?就算不是人为,历史上飞机因机械问题出的事故绝大多数也是因为维护保养不到位,真正设计问题的很少很少。
凤凰竹 发表于 2014-2-6 13:26
其实,很多时候,人为因素还是飞机问题,本就很难区分那么清楚的
飞机设计中的高可靠性设计是否可靠,各种 ...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家电的例子,很久以前,由于电压问题,很多偏远地区的电视经常无法正常收看,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宽电压设计,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

什么叫宽电压?

事实是国家电网这些年大规模地改造了供电设备。
高铁覆辙?高铁报道的是太夸张了,没的报就弄个孩子来炒,但是最后处理的还可以啊,本来就该限速。。新舟60 ...
高铁限速和实名制买菜刀都是中国特色的213解决思路
高铁限速和实名制买菜刀都是中国特色的213解决思路
是不想解决根本问题,只想快速回避问题的无能体现
dddd-dh 发表于 2014-2-6 13:39
------------------

什么叫宽电压?
现在的家电设备,往往100V-240V都能正常工作,这跟供电改造何干
当然,近些年的电网建设,确实也非常有成效的
你 这文章 哪个字眼看出来 老是了?
运七出现的一次事故与此一模一样

===
由于一架运七飞机(3452)在通辽机场着陆时发生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事故,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和试验,为避免类似故障发生,应完成下列要求:1.在本指令生效后,9个月内对所有0801批以前的运七飞机按172厂技术通报89-N104-Y7-029的要求,将前起落架下拉锁扭簧改为双拉簧。2.在本指令生效100飞行小时或累计达到1000飞行小时(以后到者为准)按172厂技术通报89-N104-Y7-030的要求对前起落架下位锁进行检查(已检查过的可不再进行), 以后每隔1000飞行小时重复进行上述检查
hswz 发表于 2014-2-6 13:53
运七出现的一次事故与此一模一样

===
转进没意思,你还是 老是 一下新舟 吧,举例怎么个老是法。
ID黄色网站,你很活跃啊。
ID黄色网站,你很活跃啊。
我只是对新舟60民航不大量采用感兴趣,运七民航曾大量采用,论文还有报道,新舟60民航不用,就找不到关于起落架的论文了
至于我们在这里把新舟60说得好与不好,其实也是没用,民航就是不买
万事开头难,挺过来就好了。可怕就怕在有人认为“事"压根就不该存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事”一但有了事,有些人就忙着跳出来借事说"事”,欲借事灭“事"了
  这飞机起落架出问题好几次了。每次都是人为的?
hswz 发表于 2014-2-6 11:40
谁不支持了,民航不买,中航专门成立了一个飞机运输公司,幸福航空,国家贷款向第三世界出口,关键是老是起落架 ...
我对你一直以来转贴大量国内科技论文及跟踪科研发展状况所作出的贡献是很赞赏的,但是你在这个回帖中所作的结论,我却不敢苟同。

我猜你也是理工科系出身吧,在没有看到事故调查报告前,是否应该保持客观态度看待一切的可能性呢?即使最后调查结果显示肇事成因与起落架有关,但未有充分资料前,现在就下结论,是否太草率了呢?
万事开头难,挺过来就好了。可怕就怕在有人认为“事"压根就不该存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事”一但有了事,有 ...
新舟600F有个主落架放下辅助指示系统,不知道新舟60加装了没有

===
西飞国际日前与也门交通部签订6架新舟系列飞机营销合同,并按合同先期交付也门2架新舟600货机。这是西飞国际最新研制的新舟600货机首次与用户签约,也是西飞国际飞机产品首次进入中东市场。  据了解,这2架新舟600货机将由也门政府持股的Felix航空公司运营,用于向外出口本国丰富的海产品和农产品。  西飞国际董事长唐军表示,Felix航空公司是也门的第二大航空公司,也是西飞国际选择的新舟600货机在该区域的启动用户,西飞国际坚信在也门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Felix航空公司一定能够成功运营新舟600货机。新舟600货机为新型侧开门货机,在新舟600飞机基础上增加集装货物装载系统、9g货物拦阻网、大货舱门、烟雾探测系统、货舱通风开关、主起落架放下辅助指示系统等。该货机最大亮点是与国外货物装载系统专业厂家合作研制的滚珠滚棒货物装载系统、货运设施以及大尺寸货舱门设计和装配技术。这些改进提升了飞机货物装载能力,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hswz 发表于 2014-2-6 13:59
我只是对新舟60民航不大量采用感兴趣,运七民航曾大量采用,论文还有报道,新舟60民航不用,就找不到关于起落 ...
时代不同。。。
思想的幽灵 发表于 2014-2-6 14:50
这飞机起落架出问题好几次了。每次都是人为的?
这类文宣的意思就是,相关实质问题可以不断重蹈复辙,但别人不可以说。
lijk1 发表于 2014-2-6 14:51
我对你一直以来转贴大量国内科技论文及跟踪科研发展状况所作出的贡献是很赞赏的,但是你在这个回帖中所作 ...
还可能性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前起落架下次断裂的可能性很高。知道啥叫统计学和概率学吗?

而你在此鬼扯神马报告啊?呵呵,新舟上几次的起落架断裂事故的技术报告在哪里啊?那你见过吗?有公布过吗?

务的目的显然在 发表于 2014-2-6 15:04
这类文宣的意思就是,相关实质问题可以不断重蹈复辙,但别人不可以说。
  呵呵,那些掩耳盗铃的鸵鸟。
确实要做好公关工作啊!高铁就是教训啊!
务的目的显然在 发表于 2014-2-6 15:11
还可能性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前起落架下次断裂的可能性很高。知道啥叫统计学和概率学吗?

而你在此鬼 ...
你是谁?是 hswz 的马甲吗?如果是的话,我对用这种语言回覆的你很失望,我看错人了。

如果你不是 hswz 的马甲,那么请你嘴巴放干净点,我的回帖是对 hswz 在3楼发言的回应而已。我记忆中,以前应该从没和你这个ID对话过。如果你有料的话,欢迎科普,否则请别用带攻击性的言词作回覆。好好讨论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