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老师,何苦看扁自主品牌?(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54:4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623190102ec9o.html
为了车子能跑得快一些,一些车主大把大把地往车子上扔钱,刷电脑、改涡轮、改进排气,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块钱,换来的是车子百公里加速快了零点几秒。汽车厂商搞的“高性能版”更是抢钱利器,百公里加速快上两秒,价格差不多要翻番了。



这也就是十几二十万的车子,据说到了超级跑车的级别,每快0.1秒,买家就要多掏10万欧元。报道北京地下飙车的新闻稿件,有的网站的标题就是:“速度取决于砸钱”。



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近日接受了媒体试驾,给出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是5.9秒。当时,很多记者表示怀疑,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高尔夫GTI、福克斯ST之类的“性能车”都跑不出这个成绩。在经历了一脚油门到底的刺激和后排座的眩晕之后,大家已经相信,“秦”确实有这个水平。



在比亚迪老板王传福的口中,早已有“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话,外界的普遍反应是王老板在吹牛,但看看“秦”,听听电动车的技术特点,你就明白,这不是一句空话。在燃油发动机让汽车提速一秒都很困难的时候,电机随随便便就能干出好几秒。比如说这个“秦”,装备的只是台1.5T的发动机,按传统的表现,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跑进9秒就非常了不起了,然而,当一台电机同时干活儿的时候,居然轻松跑进6秒以内,已经快突破前驱车的极限了。



“秦”是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在于节油,动力只是搂草打兔子的副产品。如果是台纯电动车,要想提高加速能力,只是个换上大电机的事儿,百公里4秒还是3秒,都不算太难。至少从技术原理上讲,“分分钟造出特斯拉”,此言不谬。



在我们的印象中,混合动力汽车极为复杂,想让发动机、电机、变速箱协同动作,什么时候谁出力、出多少力,什么时候进行能量回收,什么时候给电池充电,这一套高难度动作不但要有好的硬件支撑,什么ECU、TCU之类的控制程序也要联手干活儿。汽车厂商至少要能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电池、电机、电控这一套东东软硬通吃,才能搞出一套像样的混合动力系统,所以,现在的混动核心技术就控制在丰田、本田等少数几家手里,别人想用,就得跟他们合作。比亚迪刚出手时是F3DM,那时候还搞不定自动变速箱,F3DM只能算个半成品,现在手里全套东西都有了,于是“秦”这样的插电式混动车欢乐登场。



当比亚迪的人说到自己的混合动力时,业内和媒体圈的人姑妄听之,不加评判已经算是鼓励了,撇撇嘴抬出丰田挫挫比亚迪锐气的人也不少。丰田的混合动力固然很牛,但没试过比亚迪的混合动力,你又怎能断定它不行,就因为是自主品牌搞出来的东西吗?



现在“秦”出来了,大家坐到车上试过,才相信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确实有一套。



汽车媒体圈的某些同志对自主品牌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对国际大牌的车是仰着脖子看,对自主品牌车就居高临下,写出来的车评也是这个味儿。如果是国际大牌车,即便是车子后悬挂由多连杆改成扭力梁,车评也是赞叹:调校功力深厚,行驶质感和操控性不亚于多连杆;如果是自主品牌,即使悬挂规格再高,车评中也会假惺惺地提醒:设定偏软、支撑不够、高速稳定性尚待提高。



明星脖子挂个玻璃坠儿,有人准会惊叹:哇,海洋之心;工薪族手腕上戴块劳力士,嘴欠的人会问:在天津塘沽洋货市场上买的吧。



除了不相信自主品牌能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就连自主品牌汽车的一些优势,有人也是嗤之以鼻。比如,汽车配置全、机械规格高,至少不是坏事,奇怪的是,有些业内人士觉得自主品牌车配置好是不务正业。在一本汽车杂志上,资深车评人批评某自主品牌车“把外表做得光鲜亮丽、把数据美化得闪闪发光,把配置拿去越级挑战进口豪车”,而且,连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也不该上,应该把精力放在材料和底盘调校上。



诚然,在“懂车”的人眼中,底盘好才是真的好,但普通百姓开个配置高的车也很开心。你让自主品牌汽车去跟国际巨头去比拼底盘调校,猴年马月才能出头?



现在,配置高、价格低是自主品牌汽车挑战国际巨头的有力武器,这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同时也符合大家的口味。不是每个人都是车迷,也不是每个人都特别注重驾驶乐趣和操控(说实话,都是家用车,操控性好与不好,差别能有多大?),有的买家就是对车上的配置感兴趣。有个导航,认路就方便些;有个倒车影像,倒车就安全些;车上多几个喇叭,音乐就动听些;有个电动座椅,坐着就舒服些。你去享受你的操控,我来享受我的配置,各有各的爱好,何必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现在,不断有自主品牌汽车装备了“逆天”的配置,十多万的车上,一键启动、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氙气大灯、通风座椅之类的不算什么,大面积液晶显示、360度全景影像、夜视辅助、电子驻车之类合资高级车上也未必有的玩意儿,自主品牌车上也已经装备。这种搞法,不仅让普通百姓也能领略到高档配置的乐趣,还有力地戳破一个谎言:高级装备很昂贵。



合资或进口的豪华车上,这些高档装备不知道坑了买家多少钱,一个用起来别别扭扭的导航,随随便便就要上万块,几个看上去比较高档的配置上身,车价就十万八万地涨上去。现在,自主品牌“逆天”的配置一出现,大家都明白了,这些电子设备根本不像想象中昂贵。



别瞧不上自主品牌“配置逆天”的行为,他们的配置不“逆天”,合资品牌和进口车的价格就会一直“逆天”。正因为有自主品牌锲而不舍地升配置、降价格,才有力地打破了合资车的技术神话,拉低了合资车的价格。



现在,中国的每个汽车买家都从自主品牌车上受益,就算你没有买自主品牌汽车,也享受到了被自主品牌拉低的车价,也享受到了被自主品牌强力推动的技术更新。



自主品牌汽车从“山寨”起家,一步步学会了设计、制造、研发,他们之中,有的已经收购了原来的汽车巨头,有的已经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有的已经在混合动力、电动车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媒体界的精英人士们,别再习惯性地看低甚至嘲笑了,现在有些自主品牌已经有了凶悍的技术储备,亮出獠牙的日子不会远了。如果你看好他们,可以给些掌声,如果你只崇拜那些国际汽车巨头,请对自主品牌闭嘴好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623190102ec9o.html
为了车子能跑得快一些,一些车主大把大把地往车子上扔钱,刷电脑、改涡轮、改进排气,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块钱,换来的是车子百公里加速快了零点几秒。汽车厂商搞的“高性能版”更是抢钱利器,百公里加速快上两秒,价格差不多要翻番了。



这也就是十几二十万的车子,据说到了超级跑车的级别,每快0.1秒,买家就要多掏10万欧元。报道北京地下飙车的新闻稿件,有的网站的标题就是:“速度取决于砸钱”。



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近日接受了媒体试驾,给出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是5.9秒。当时,很多记者表示怀疑,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高尔夫GTI、福克斯ST之类的“性能车”都跑不出这个成绩。在经历了一脚油门到底的刺激和后排座的眩晕之后,大家已经相信,“秦”确实有这个水平。



在比亚迪老板王传福的口中,早已有“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话,外界的普遍反应是王老板在吹牛,但看看“秦”,听听电动车的技术特点,你就明白,这不是一句空话。在燃油发动机让汽车提速一秒都很困难的时候,电机随随便便就能干出好几秒。比如说这个“秦”,装备的只是台1.5T的发动机,按传统的表现,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跑进9秒就非常了不起了,然而,当一台电机同时干活儿的时候,居然轻松跑进6秒以内,已经快突破前驱车的极限了。



“秦”是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在于节油,动力只是搂草打兔子的副产品。如果是台纯电动车,要想提高加速能力,只是个换上大电机的事儿,百公里4秒还是3秒,都不算太难。至少从技术原理上讲,“分分钟造出特斯拉”,此言不谬。



在我们的印象中,混合动力汽车极为复杂,想让发动机、电机、变速箱协同动作,什么时候谁出力、出多少力,什么时候进行能量回收,什么时候给电池充电,这一套高难度动作不但要有好的硬件支撑,什么ECU、TCU之类的控制程序也要联手干活儿。汽车厂商至少要能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电池、电机、电控这一套东东软硬通吃,才能搞出一套像样的混合动力系统,所以,现在的混动核心技术就控制在丰田、本田等少数几家手里,别人想用,就得跟他们合作。比亚迪刚出手时是F3DM,那时候还搞不定自动变速箱,F3DM只能算个半成品,现在手里全套东西都有了,于是“秦”这样的插电式混动车欢乐登场。



当比亚迪的人说到自己的混合动力时,业内和媒体圈的人姑妄听之,不加评判已经算是鼓励了,撇撇嘴抬出丰田挫挫比亚迪锐气的人也不少。丰田的混合动力固然很牛,但没试过比亚迪的混合动力,你又怎能断定它不行,就因为是自主品牌搞出来的东西吗?



现在“秦”出来了,大家坐到车上试过,才相信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确实有一套。



汽车媒体圈的某些同志对自主品牌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对国际大牌的车是仰着脖子看,对自主品牌车就居高临下,写出来的车评也是这个味儿。如果是国际大牌车,即便是车子后悬挂由多连杆改成扭力梁,车评也是赞叹:调校功力深厚,行驶质感和操控性不亚于多连杆;如果是自主品牌,即使悬挂规格再高,车评中也会假惺惺地提醒:设定偏软、支撑不够、高速稳定性尚待提高。



明星脖子挂个玻璃坠儿,有人准会惊叹:哇,海洋之心;工薪族手腕上戴块劳力士,嘴欠的人会问:在天津塘沽洋货市场上买的吧。



除了不相信自主品牌能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就连自主品牌汽车的一些优势,有人也是嗤之以鼻。比如,汽车配置全、机械规格高,至少不是坏事,奇怪的是,有些业内人士觉得自主品牌车配置好是不务正业。在一本汽车杂志上,资深车评人批评某自主品牌车“把外表做得光鲜亮丽、把数据美化得闪闪发光,把配置拿去越级挑战进口豪车”,而且,连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也不该上,应该把精力放在材料和底盘调校上。



诚然,在“懂车”的人眼中,底盘好才是真的好,但普通百姓开个配置高的车也很开心。你让自主品牌汽车去跟国际巨头去比拼底盘调校,猴年马月才能出头?



现在,配置高、价格低是自主品牌汽车挑战国际巨头的有力武器,这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同时也符合大家的口味。不是每个人都是车迷,也不是每个人都特别注重驾驶乐趣和操控(说实话,都是家用车,操控性好与不好,差别能有多大?),有的买家就是对车上的配置感兴趣。有个导航,认路就方便些;有个倒车影像,倒车就安全些;车上多几个喇叭,音乐就动听些;有个电动座椅,坐着就舒服些。你去享受你的操控,我来享受我的配置,各有各的爱好,何必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现在,不断有自主品牌汽车装备了“逆天”的配置,十多万的车上,一键启动、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氙气大灯、通风座椅之类的不算什么,大面积液晶显示、360度全景影像、夜视辅助、电子驻车之类合资高级车上也未必有的玩意儿,自主品牌车上也已经装备。这种搞法,不仅让普通百姓也能领略到高档配置的乐趣,还有力地戳破一个谎言:高级装备很昂贵。



合资或进口的豪华车上,这些高档装备不知道坑了买家多少钱,一个用起来别别扭扭的导航,随随便便就要上万块,几个看上去比较高档的配置上身,车价就十万八万地涨上去。现在,自主品牌“逆天”的配置一出现,大家都明白了,这些电子设备根本不像想象中昂贵。



别瞧不上自主品牌“配置逆天”的行为,他们的配置不“逆天”,合资品牌和进口车的价格就会一直“逆天”。正因为有自主品牌锲而不舍地升配置、降价格,才有力地打破了合资车的技术神话,拉低了合资车的价格。



现在,中国的每个汽车买家都从自主品牌车上受益,就算你没有买自主品牌汽车,也享受到了被自主品牌拉低的车价,也享受到了被自主品牌强力推动的技术更新。



自主品牌汽车从“山寨”起家,一步步学会了设计、制造、研发,他们之中,有的已经收购了原来的汽车巨头,有的已经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有的已经在混合动力、电动车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媒体界的精英人士们,别再习惯性地看低甚至嘲笑了,现在有些自主品牌已经有了凶悍的技术储备,亮出獠牙的日子不会远了。如果你看好他们,可以给些掌声,如果你只崇拜那些国际汽车巨头,请对自主品牌闭嘴好吗!





技术归技术,市场自有市场的规律。总感觉自主品牌好像还没有找到方向
楼主说的在理啊
实践是最好的说明书
1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2 消费者永远是对的,厂商不要来教育消费者,要迎合消费者。
3 我非常希望见到自主品牌进步,就是那些水军,脑残粉太恶心人了。
媒体是谁给钱给谁说话,要买车,老老实实去店里试驾去。
品牌形象的完善,可以使公司国际化、年轻化,更具活力和科技感
国产车能做好我们都非常高兴,但是请在加上一大堆豪华配置的同时请把汽车基本品质做做好,切莫本末倒置
现在真的为信封里那几百块钱摧眉折腰的媒体老师还真不多了...作者的思路错了
说得很好,有道理,即使你不买国产车,你也是受益者
信封里的是车马费
都是工开的。
b托有完没完了?

累不累啊?

诚然,在“懂车”的人眼中,底盘好才是真的好,但普通百姓开个配置高的车也很开心。你让自主品牌汽车去跟国际巨头去比拼底盘调校,猴年马月才能出头?
=====================================================================================
上高速,前面出现险情,底盘好的,一打方向就过去了,底盘差的,一打方向失控翻车
底盘关系到主动安全性,普通百姓开个配置高的车就不管安全了?
也不是说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去跟国际巨头去比拼底盘调校,华晨车卖得烂,但是底盘调校就是好
骏捷就不说了,新出的H530板车悬挂+长轴距,也是底盘超稳,好过N多合资A级,如果不是万力胎拖了后腿,表现更好
媒体“看扁”没看准地方,有很多“扁”的地方媒体并不知道,
这也是因为中国汽车文化普利马裘的一个方面。迄今为止,媒体
的文化还限于“澎湃”或“推背”,还指望他们能找到阿扁?
支持楼主,没买国产车的人也是国产车的受益者。没有国产车,我们可能还得花上20几万买个千年不变的桑塔纳和捷达,还有那个富康。有些人不说了。


其实我觉得混动,电动是比亚迪换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牌子的好机会,国内企业还真是奇葩,一边是奇瑞前两年换着法儿的搞新牌子,换汤不换药,一边是比亚迪打死不换牌子,哪怕造出反物质发动机的汽车也不换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牌子;
说到底还是国内企业在面对市场的时候,营销手段细节拿捏不如那些个老牌帝国主义大企业准啊

其实我觉得混动,电动是比亚迪换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牌子的好机会,国内企业还真是奇葩,一边是奇瑞前两年换着法儿的搞新牌子,换汤不换药,一边是比亚迪打死不换牌子,哪怕造出反物质发动机的汽车也不换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牌子;
说到底还是国内企业在面对市场的时候,营销手段细节拿捏不如那些个老牌帝国主义大企业准啊
诚然,在“懂车”的人眼中,底盘好才是真的好,但普通百姓开个配置高的车也很开心。你让自主品牌汽车去跟 ...
我哥5年前买的骏杰,这5年里面小毛病就没断过,非常郁闷,今年给换了,不知道现在华晨的品质怎么样了
allenma44 发表于 2013-9-17 13:36
其实我觉得混动,电动是比亚迪换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牌子的好机会,国内企业还真是奇葩,一边是奇瑞前两年换 ...
是不爽LOGO难看还是不爽邪恶名称读音呢?后者换牌子也没用呀,还能来这么一句。不能让人把公司名都改了吧。拿这说事的,还是想想自己的层次吧,自己什么档次,才会这么纠结这个车牌。
又黑我大速腾的扭力梁
造汽 发表于 2013-9-17 07:29
媒体“看扁”没看准地方,有很多“扁”的地方媒体并不知道,
这也是因为中国汽车文化普利马裘的一个方面。 ...
你就继续你的慢工细活吧。日本人这块干得很好,就像当初索尼电子一样神一样的存在,但还是弄不过一个水果的创新。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18 08:11
你就继续你的慢工细活吧。日本人这块干得很好,就像当初索尼电子一样神一样的存在,但还是弄不过一个水果 ...
是的,中国制造商必须建立慢工,必须逼着自己出细活,
因为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会为苹果的创新买单,却坚决性儿地不会为中国制造商的“创新”买单,
尽管几乎所有的苹果都是在中国造的。
中国制造商在出细活之前的“创新”,大多数将会成为陪人家唱戏的背景,龙套,在台上一样地累
但是收入完全不能跟角儿比。

如果还是不懂,就不仅仅是不懂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这些哲学概念的问题了,而是会继续对中国的
汽车工业造成积重难返的损害。

所以我讲继续在汽车行业里推进“慢工出细活”的努力,只有出细活才能拯救中国汽车,只有
细活的底子,才能给中国汽车创新的空间。

任何创新,产品的,经营模式的,制造模式的,消费文化的,都必须在一个不再让你成天头疼脸红
的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创意。这里的基础,不仅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理念)的基础,
去巴黎的奥赛博物馆看看最有创意的毕加索的“细活”吧,或者研究一下创造流派之京剧大师在创造
之前的“细活”吧。

再没有艺术脓包,没关系,这里是军坛,去看看我党的军队再创造包抄廖耀湘时,在永远健康发电要
各部不要管建制被大乱,“找到廖耀湘就行”,当基层看到胡家窝棚的廖司令部就端掉的创意,去
找找从井冈山一路走来的“细活”吧。

不然,你躲在上海租界里的“党中央”,靠一群啤酒瓶知识分子+一个向忠发搞中国革命的创意?
有个那个啥用?(原谅我说粗话)
中国人对“国产”大多9有着深仇大恨,客观看待的人必然大逆不道。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自己各方面没有搞好却怪消费者,这是一些国产托的理由,但同时他们也罔顾一些卖的好的车型,比如EC7、F3、QQ、H6等,吹的再多,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检验而不是埋怨。
造汽 发表于 2013-9-18 08:42
是的,中国制造商必须建立慢工,必须逼着自己出细活,
因为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会为苹果的创新买单,却坚 ...
两者不矛盾吧

细活要做,创新要搞。
造汽 发表于 2013-9-18 08:42
是的,中国制造商必须建立慢工,必须逼着自己出细活,
因为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会为苹果的创新买单,却坚 ...
搞不懂你上半节和下半节意思相反的回答,或者你认为找到廖耀湘就行就是慢工出细活?
maomaobear 发表于 2013-9-18 10:25
两者不矛盾吧

细活要做,创新要搞。
当然不矛盾,而且是非常完美的统一。
创新需要细活的基础,细活需要创新去达到。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18 19:19
搞不懂你上半节和下半节意思相反的回答,或者你认为找到廖耀湘就行就是慢工出细活?

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干了什么?
你怎么还不懂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井冈山时代的支部建在连上不就是
很想慢工细活的班组建设?军事民主不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略性
框架下的开赞?三三制.....更不用说了,有了这些标准化工作的慢工细活,
才有了后来的大手笔的战场上的创意。

为什么?慢工细活打的基础,才让永远健康有大胆创意的空间,不然,一支
松松散散,一支不靠谱的,没有执行力的,没有扎实的战术素养,没有一种
慢工细活出来的纪律,创意乎?自己宅在家里创意吧,把自己龟缩到孟良崮
顶上,企图“中心开花”的创意吧?

要还是搞不懂,还以为“意思相反”,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nelsonhood 发表于 2013-9-15 22:57
1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2 消费者永远是对的,厂商不要来教育消费者,要迎合消费者。
3 我非常希望 ...

不完全赞同。

如果说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是畸形的,迎合这种畸形消费理念固然能赚大钱,但绝不能说是对的。

比如:国人选车时,对汽车主被动安全方面的许多错误观念,甚至漠视,无所谓的态度。
看这文章我就想起来某家对自主车软内饰的渴求,合资厂硬硬的也喜欢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18 19:19
搞不懂你上半节和下半节意思相反的回答,或者你认为找到廖耀湘就行就是慢工出细活?
没有扎实工业基础的创新确实是有些空中楼阁,自主“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多”的固有印象现在还桎梏着品牌的发展
造汽 发表于 2013-9-18 21:02
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干了什么?
你怎么还不懂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井冈山时代的支部建在连上不就是
很想慢 ...
呵呵,原来如此。那么你认为国内企业得先搞完你说的这一套,才能搞创新。或者一齐搞也是你看不上眼的?把整个系统工程抽出来一点,用放大镜看,我认为细节虽然看得清楚了,但视域是小多了,冷不丁旁边来个惊人的,不知还反应得过来不。
哦,上面有回答,懂你得意思了。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19 10:51
呵呵,原来如此。那么你认为国内企业得先搞完你说的这一套,才能搞创新。或者一齐搞也是你看不上眼的?把 ...
细节恰恰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以为细节是用放大镜,那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挣钱,
这就是我和你的细节观的区别。几年前一个自主品牌的高管跟我说,尽管老大要
学丰田,但是他说丰田都是点,没有线,没有面,此公要想大事情,管一个面云云。

他是没有认识到什么才是管理系统,好的管理就是能够把面变成点,把点变成面,
而且成本很低。此公很嘲讽“工程师理念”,但此公本身就脱离不了低级的工程师
的狭隘的局限性,并以为做管理就是高高在上,所以他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如果他
还呆在他本人憎恶的汽车行业,他是管不好细节,也创不了新。
造汽 发表于 2013-9-19 11:00
细节恰恰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以为细节是用放大镜,那任何公司都不可能挣钱,
这就是我和你的细节观的区 ...
我是认为创新优先于慢工细活的,保留意见了。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20 07:56
我是认为创新优先于慢工细活的,保留意见了。


保留意见没问题,大疑大悟,我们都要挑战自己,问自己5个为什么。

不过我在想,创新也许与慢工出细活不是一个可以对比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层面),
慢工出细活是一种态度,一种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的一个愿景和战略。不矛盾,
还可以互为“形容关系”

如果企业找不到一个焦步思那样的天才,是不是就要老老实实回到“普通的公司”这个
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系的建设(靠体系,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体系给创新带来如下好处:
- 标准化,不用发明轮子,可以节省大量的创新成本。标准化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我好想解释过了,不过很多人还是自然而然地不理解。
- 提高创新的一次通过质量,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成功率,因为创新的目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为了赚钱。
- 建立集体创新能力,集体天才,而不仅仅依赖个人(中国个人英雄更少,没办法)

在这个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比如平台化。
奇瑞一个高管跟我说:别以为我们研发看上去时间短,人工成本也低(不仅仅单位人工成本低,总研发人数都少),但我们的研发成本不低,因为我们的SOP(投产)不是真正的投产,而是技改的开始,尾巴很长,成本都加上去了。所以我说你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我不评论,但是你缺乏一个多生孩子的有效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去支持你。

创新不是一两句话,是要有体系支持的,除非你有焦步思。焦步思死了,苹果想请福特的退休研发总监去重新建立一个精益研发体系(这有些喜感,后来人家不去,觉得水太深)。就是觉得苹果已经沦为一个“普通”的公司了,没了天才,只能建立基于庸才群体的体系去维持创意的持续产生。

只有立志于出细活,才能加速。

不慢工出细活的建立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就会因为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质量太差(不是指产品质量,是研发质量)而没有可持续性,给他人炒新技术作嫁衣裳。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20 07:56
我是认为创新优先于慢工细活的,保留意见了。


保留意见没问题,大疑大悟,我们都要挑战自己,问自己5个为什么。

不过我在想,创新也许与慢工出细活不是一个可以对比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层面),
慢工出细活是一种态度,一种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的一个愿景和战略。不矛盾,
还可以互为“形容关系”

如果企业找不到一个焦步思那样的天才,是不是就要老老实实回到“普通的公司”这个
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系的建设(靠体系,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体系给创新带来如下好处:
- 标准化,不用发明轮子,可以节省大量的创新成本。标准化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我好想解释过了,不过很多人还是自然而然地不理解。
- 提高创新的一次通过质量,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成功率,因为创新的目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是为了赚钱。
- 建立集体创新能力,集体天才,而不仅仅依赖个人(中国个人英雄更少,没办法)

在这个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比如平台化。
奇瑞一个高管跟我说:别以为我们研发看上去时间短,人工成本也低(不仅仅单位人工成本低,总研发人数都少),但我们的研发成本不低,因为我们的SOP(投产)不是真正的投产,而是技改的开始,尾巴很长,成本都加上去了。所以我说你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我不评论,但是你缺乏一个多生孩子的有效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去支持你。

创新不是一两句话,是要有体系支持的,除非你有焦步思。焦步思死了,苹果想请福特的退休研发总监去重新建立一个精益研发体系(这有些喜感,后来人家不去,觉得水太深)。就是觉得苹果已经沦为一个“普通”的公司了,没了天才,只能建立基于庸才群体的体系去维持创意的持续产生。

只有立志于出细活,才能加速。

不慢工出细活的建立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就会因为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质量太差(不是指产品质量,是研发质量)而没有可持续性,给他人炒新技术作嫁衣裳。

造汽 发表于 2013-9-20 08:09
保留意见没问题,大疑大悟,我们都要挑战自己,问自己5个为什么。

不过我在想,创新也许与慢工出细 ...


发挥自己的所长 ,  躲避自己短处

学人是一方面 ,自己的现实也是一方面      要不就成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av  也有好, 也有不好。  一个近2000年都没有换过帝王的民猪  是不知道革命是什么东西的

王侯将象宁有种这样的话  av 是喊不出来的            

av 的上面一发令  ,下面死执行, 连想都不带多想的特性  ,  TG本质上说是学不来的  

同样 面临变革  av也缺乏主动的战略预判  

前后大和 武章做活靶这样的笑话

现有av 手机的悲剧







造汽 发表于 2013-9-20 08:09
保留意见没问题,大疑大悟,我们都要挑战自己,问自己5个为什么。

不过我在想,创新也许与慢工出细 ...


发挥自己的所长 ,  躲避自己短处

学人是一方面 ,自己的现实也是一方面      要不就成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av  也有好, 也有不好。  一个近2000年都没有换过帝王的民猪  是不知道革命是什么东西的

王侯将象宁有种这样的话  av 是喊不出来的            

av 的上面一发令  ,下面死执行, 连想都不带多想的特性  ,  TG本质上说是学不来的  

同样 面临变革  av也缺乏主动的战略预判  

前后大和 武章做活靶这样的笑话

现有av 手机的悲剧






JMYGMSZBS 发表于 2013-9-17 22:15
是不爽LOGO难看还是不爽邪恶名称读音呢?后者换牌子也没用呀,还能来这么一句。不能让人把公司名都改了吧 ...
还别人什么层次,比亚迪在公众眼里什么层次啊?我这么提议是觉得比亚迪这么做可能会好一点,当然,他也可以继续在公众眼里保持这个层次

造汽 发表于 2013-9-18 08:42
是的,中国制造商必须建立慢工,必须逼着自己出细活,
因为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会为苹果的创新买单,却坚 ...


tg民用工业 有什么创新了吗?  需要消费者买什么单?


细活和创新 , 是完全没关系的两个事情

老调调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   那难道是一屋扫了就能扫天下了?

几乎所有的有强大创新能力的 “伟人”  几乎都是清一色 ,一屋不扫就扫了天下 , 私人生活方面完全一团糟

细活是下面数量繁多底层的人的事情   

创新需要的是少数人的大脑火花

在关键的大脑火花闪过后  下面的细活 就下面的人去做

苹果的创新 说到低 也是一个火花  不过普通人 可能想一辈子  也闪不出这个火花来   和细不细完全没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 过细的思维习惯  很难产生耀眼火花  





造汽 发表于 2013-9-18 08:42
是的,中国制造商必须建立慢工,必须逼着自己出细活,
因为中国和世界的消费者会为苹果的创新买单,却坚 ...


tg民用工业 有什么创新了吗?  需要消费者买什么单?


细活和创新 , 是完全没关系的两个事情

老调调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   那难道是一屋扫了就能扫天下了?

几乎所有的有强大创新能力的 “伟人”  几乎都是清一色 ,一屋不扫就扫了天下 , 私人生活方面完全一团糟

细活是下面数量繁多底层的人的事情   

创新需要的是少数人的大脑火花

在关键的大脑火花闪过后  下面的细活 就下面的人去做

苹果的创新 说到低 也是一个火花  不过普通人 可能想一辈子  也闪不出这个火花来   和细不细完全没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 过细的思维习惯  很难产生耀眼火花  




wwlsu780 发表于 2013-9-20 09:03
tg民用工业 有什么创新了吗?  需要消费者买什么单?
创新苦也,上面的天才在天上飞,下面的细活没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