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封为什么公和什么将军的疑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3:30:14
李渊唐国公,我理解国公是爵位名,那唐是怎么来的呢?
逻辑是否为,国公这个爵位是国家编制里固定好的,把李渊这个萝卜放进国公这个坑里,再给这个坑临时起名唐?
或者是,国家编制里唐国公本身就是存在的坑,在放入李渊这个萝卜之前就挖好的?
同样,骠骑将军的骠骑,是封某人是临时起的,还是早就确定好的?
另外,古时叫某某人什么什么子,因为他是子爵,那么男爵似乎没听说某人叫什么什么男,为何?
哪位大大请赐教啊。李渊唐国公,我理解国公是爵位名,那唐是怎么来的呢?
逻辑是否为,国公这个爵位是国家编制里固定好的,把李渊这个萝卜放进国公这个坑里,再给这个坑临时起名唐?
或者是,国家编制里唐国公本身就是存在的坑,在放入李渊这个萝卜之前就挖好的?
同样,骠骑将军的骠骑,是封某人是临时起的,还是早就确定好的?
另外,古时叫某某人什么什么子,因为他是子爵,那么男爵似乎没听说某人叫什么什么男,为何?
哪位大大请赐教啊。
通常一字王或一字公,都是从当年周天子下分封的诸侯国名中选……
爵位名印象当中有三种,一种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名,如韩、楚、晋、秦、赵等比较常见,唐源于晋,晋国西周初年被封在唐地,故而也曾被称作唐(最开始好像就不叫晋而叫唐);第二种是地名,如汾阳、东海、会稽、汉寿比较为人所熟知(汾阳郡王、东海王、汉寿亭侯),通常脱胎于秦朝各郡郡名;第三种为嘉名,就是表示这个人的优点的或者对这个人的期许的(也有对曾经的敌人的折辱的,像违命侯),清代封爵,通常伯爵以上才能有爵号,从乾隆时开始基本是伯爵到公爵、亲王、郡王有爵号,其余一般没有,常为人熟知的是嘉勇公、果毅公、弘毅公等等。
爵位本身没有所谓编制的说法,只要按照礼法和功绩、身份(血统)封的合理基本就不会有大臣说什么。不过朝廷和皇帝对总体的数目有时会有一个大致的控制,比如初唐李世民大规模削爵,清代爵位递降,但明代就没有,皇子亲王,皇孙郡王基本不例外,后果历史已经证明了。
起码我知道
某某子是
尊称
补充一点,古代称呼某人为某某子,比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并不是说他们有子爵的爵位,而是对德高望重、在学术上自成一派之人的尊称,清朝的子爵和男爵没有称号,只有等级,比如叫三等子爵之类的……
"骠骑"是武官官阶 起于汉代
后汉书: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汉武帝时卫青官拜大将军 第一等;霍去病次之 拜骠骑将军
楼主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史书的百官志/表
感谢莫知我名,基本知道答案了,即爵位是现成的,爵号是封爵时现起的,对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黄金骑兵,貌似箕子就是子爵?三家分晋的几个主角不也是子爵?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唐国公的唐是指封地吧,延续自周朝的分封制。
答复楼上的问题: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分界线,而这个时候,是没有子爵这个爵位的。
西周时期,公、侯、伯、子、男只是国君的通称,并非爵禄。直到战国时代,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春秋时代,基本沿用了西周的爵位。
当时的爵位的等级如下: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而三家分晋的三家指的是晋国境内经过一番较量存续下来的韩氏、赵氏、魏氏3个世袭卿大夫。
谢谢楼上,那么西周时男爵较有名的有谁,能否稍举两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我再说一遍:
西周时期,公、侯、伯、子、男只是国君的通称,并非爵禄。
周朝的爵位还是很能代表地位高低的,只是后来那些诸侯有的强大了,有的衰落了……貌似楚国国君最初只是个子爵,当年周王大宴群臣的时候,还是个跑前跑后打杂的,后来楚国强大以后,楚国国君曾试图让周天子提升他的爵位,结果被拒绝了,结果楚国国君一怒之下,老子不跟你们玩了,索性自立为王,即楚武王……
“唐”是古地名吧?春秋时有唐国,山西、河北有唐县。
tongyili 发表于 2013-7-9 14:59
我再说一遍:
西周时期,公、侯、伯、子、男只是国君的通称,并非爵禄。
不好意思。那么哪位国君属于“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关于 西周 的爵位……许多记载都是出于后人的想象,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级并非事实,无论 商 、周 都没有严格的五等爵制度。”
《周礼·夏官·职方氏》郑玄注:“男之言任也,为王任其职”,《逸周书·职方氏》孔晁注:“男,任也,任王事”。周诸侯中的男有“许男”、“骊戎男”等。
例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杜预注:“骊戎在京兆新丰县,其君姬姓,其爵男也。”
以上资料都证明,在春秋时期,男是一种国君的称号。


骊戎为古戎人的一支,或许还不能说明问题。还举一例:
许国,姜姓许氏诸侯国。至今可确定它的国君称号(相当于后来的爵位)是唯一被称作男的周代中原诸侯国。

骊戎为古戎人的一支,或许还不能说明问题。还举一例:
许国,姜姓许氏诸侯国。至今可确定它的国君称号(相当于后来的爵位)是唯一被称作男的周代中原诸侯国。
俺印象里,五等爵被废除又恢复了多次,三国两晋时期就废除又回复过。清代是恢复了的,有男爵和子爵。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比如齐桓公,如果理解公=公爵,用他的爵位称呼他,那么魏文侯、智伯、赵简子可以统一理解为侯、伯、子爵。

但是我对此存疑,一是见不到“男”,男再小,也不至于一个也见不到吧?更何况其封建规格很多跟“子”一样,既然子爵都那么多人上榜(三晋三桓),男爵呢?

再一个,《礼记·王制》成书于西汉,西周(东周封建制度瓦解,各个都称王了)距离西汉也有几百年,其可信度不是很高。
另外关于楼主的主贴:

李渊的祖父李虎封唐国公(此时尚不是隋朝),李渊7岁传到他的,他是第三代唐国公。所以不存在李渊是萝卜,坑到底有没有的问题,这坑跟李渊没关系,要有关系那是跟他爷爷有关系……他只是袭封而已,也就是官x代。

至于为什么叫唐国,后代一般都按照封地对应的西周封国命名(估计是表明文化传承吧),李渊所处的山西一带恰是西周初年唐叔虞所封唐国,也就命名唐国了。同理比如曹操的魏国。如果没有,那么往往会以地名重新命名,比如刘邦的汉(汉中、汉水)。

至于那个骠骑将军,出自汉武帝,汉武帝搞大规模骑兵作战,那么就要有一个骑兵总司令。骠骑,应该指的是骑马那个动作,骠骑将军,就是骑兵总司令的意思。
李虎是追封唐国公,之前的封号是陇西郡公,和山西也没啥联系
李渊以唐国公的身份被派到太原留守,是巧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