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传世的《尚书》确系伪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10:4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5/c_124184435.htm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其总数约为2500枚。经专家鉴定,清华简的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意义特别重大。

  2013年1月4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批整理成果问世。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一共收入了六种八篇清华简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批文献均已失传两千多年,这次整理公布,将会对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史、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傅说之命》三篇再一次证明,传世的《尚书》系后人伪作

  在这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非常值得关注,它就是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说命》三篇,记述的内容是商王武丁获得贤臣傅说,并让他努力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等情况。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介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篇简文的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在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中已经出现,它再一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这对于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要乐诗的发现,不仅是佚诗的重大发现,也是佚乐的重大发现

  本次整理报告所收的两篇西周时期的佚诗,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献。其中,作于西周初年的,是类似《周颂》的《周公之琴舞》;作于西周晚期的,是类似《大雅》的《芮良夫毖》。

  《周公之琴舞》为周公及周成王所作,是一组十分珍贵重要的乐诗,由十首颂诗构成,堪与备受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其内容与周公还政、成王嗣位有关。这不仅是佚诗的重大发现,也是佚乐的重大发现。

  《芮良夫毖》的作者是周厉王时的大臣芮良夫,该篇简文由两首儆戒性质的“毖”诗组成,如果以之作为一体来看,全诗长达180余句,这要比传世《诗经》任何《雅》、《颂》都更长些。诗的内容反映了西周后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的严峻局面,对于学者重新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无小说”的观念或将被推翻

  在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介绍,“清华简的第三次成果发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价值:中国先秦文学的研究。此前我国诗经学走的是一条纯文学研究的道路,而清华简第三批整理成果明确地展现了诗、乐、舞的关系以及诗经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黄德宽说:许多研究文学史的人认为,先秦没有小说,但这批清华简中的一篇文章却具有明显的小说特征,为中国文学史小说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材料,长期以来文学史家们所认为的“先秦无小说”观念,恐怕要因这一批文献的公布而重新思考,甚至要重新改写。

  “此外,在本辑整理报告中公布的《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三篇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李学勤介绍,“《良臣》补充了多位过去未知的历史人物;而《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则与古代的巫术活动有关,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批新颖的材料。”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5/c_124184435.htm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其总数约为2500枚。经专家鉴定,清华简的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意义特别重大。

  2013年1月4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批整理成果问世。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一共收入了六种八篇清华简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批文献均已失传两千多年,这次整理公布,将会对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史、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傅说之命》三篇再一次证明,传世的《尚书》系后人伪作

  在这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非常值得关注,它就是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说命》三篇,记述的内容是商王武丁获得贤臣傅说,并让他努力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等情况。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介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篇简文的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在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告中已经出现,它再一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这对于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要乐诗的发现,不仅是佚诗的重大发现,也是佚乐的重大发现

  本次整理报告所收的两篇西周时期的佚诗,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献。其中,作于西周初年的,是类似《周颂》的《周公之琴舞》;作于西周晚期的,是类似《大雅》的《芮良夫毖》。

  《周公之琴舞》为周公及周成王所作,是一组十分珍贵重要的乐诗,由十首颂诗构成,堪与备受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其内容与周公还政、成王嗣位有关。这不仅是佚诗的重大发现,也是佚乐的重大发现。

  《芮良夫毖》的作者是周厉王时的大臣芮良夫,该篇简文由两首儆戒性质的“毖”诗组成,如果以之作为一体来看,全诗长达180余句,这要比传世《诗经》任何《雅》、《颂》都更长些。诗的内容反映了西周后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的严峻局面,对于学者重新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无小说”的观念或将被推翻

  在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介绍,“清华简的第三次成果发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价值:中国先秦文学的研究。此前我国诗经学走的是一条纯文学研究的道路,而清华简第三批整理成果明确地展现了诗、乐、舞的关系以及诗经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黄德宽说:许多研究文学史的人认为,先秦没有小说,但这批清华简中的一篇文章却具有明显的小说特征,为中国文学史小说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材料,长期以来文学史家们所认为的“先秦无小说”观念,恐怕要因这一批文献的公布而重新思考,甚至要重新改写。

  “此外,在本辑整理报告中公布的《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三篇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李学勤介绍,“《良臣》补充了多位过去未知的历史人物;而《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则与古代的巫术活动有关,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批新颖的材料。”
感觉中华文化传承脉络又粗壮坚韧了一圈。今人与古人的联系又加深加固了一层。
我华夏先祖,威武!
chummycheer 发表于 2013-1-5 09:41
感觉中华文化传承脉络又粗壮坚韧了一圈。今人与古人的联系又加深加固了一层。
我华夏先祖,威武!
是的,几千年前的中华文明仍然对现代中国有深远的影响。
古文尚书是伪经好像早是主流看法.
raymax1984 发表于 2013-1-5 09:50
古文尚书是伪经好像早是主流看法.
这次有了实物证据。
自古以来……
什么时候能拜读原文和释义呢?


楼主啊,就算你原本不知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也该好好读读原文再转贴吧。
要不就是你转来的新闻作者也不懂还乱起标题。

楼主啊,就算你原本不知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也该好好读读原文再转贴吧。
要不就是你转来的新闻作者也不懂还乱起标题。
我建议为古代书籍建立个专业网站!每个古代书籍都扫描并注解上网!第一,扩大国民对自己文化的了解程度!第二,扩大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这会加深影响力!

2445716983 发表于 2013-1-5 11:35
楼主啊,就算你原本不知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也该好好读读原文再转贴吧。
要不就是你转来的新闻作 ...


新华网首页的标题就是这样的,我可没瞎起标题。

好吧,我加上“传世的” 这个定语。
2445716983 发表于 2013-1-5 11:35
楼主啊,就算你原本不知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也该好好读读原文再转贴吧。
要不就是你转来的新闻作 ...


新华网首页的标题就是这样的,我可没瞎起标题。

好吧,我加上“传世的” 这个定语。
楼主啊,就算你原本不知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也该好好读读原文再转贴吧。  要不就是你转来的新闻作 ...
确实,标题误导人!众所周知,古文尚书出现于魏晋时期,而在唐宋以后为学者怀疑是伪作;然今文尚书则是西汉初年由长者口述用时文(西汉当时的语言文字)记述而来的,故今文尚书无人怀疑是学界共识。本文不加区别的说是尚书,而不分古今恐怕不是治学所应具有的态度吧。
新华网首页的标题就是这样的,我可没瞎起标题。   好吧,我加上“传世的” 这个定语。
加个“传世的”定语照样误导人!因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都是传世的,但具体而言今文尚书在前,古文尚书在后。必须明确说明文章中所言是古文尚书(魏晋)还是今文尚书(西汉),这样才能明白无误!
加个“传世的”定语照样误导人!因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都是传世的,但具体而言今文尚书在前,古文尚书在 ...
今文的可以认为是周代流传下来的真作吗?求科普?又为啥叫今文、古文?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2:10
今文的可以认为是周代流传下来的真作吗?求科普?又为啥叫今文、古文?


简单解释啊,这里的“今文”是特指秦汉之际统一文字之后使用的隶书(刚刚写成小篆,弄错了),“古文”呢,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可能更早之前的列国文字。

之所以有古文今文之分,是因为经历秦汉战乱之后,很多秦之前的典籍都亡佚了,只靠当时的学者死记硬背,口耳相传留下来,到西汉时期用小篆重新书写下来,这批典籍就被称为“今文经书”。后来又通过种种方式发现了一些使用列国文字记录的典籍,由于文字上的区别,所以这些后来发现的典籍就被称为“古文经书”。

由于很多同名的今文经书和古文经书在内容上有所出入,因此就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学术论战,有人说今文经书上记录的才是真正的典籍原文,有人说古文经书上的才是。而考据事实证明,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古文经书”的确是后人托古伪造的假古董而已。但是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今文经书是经历了口耳传播的阶段,因此其内容是否真的和古典籍完全相符也是值得商榷的。而这些学术上的争议,往往是伴随着政治观点不同而愈发复杂和激烈。

总之,中国的古典考据史学,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就是今文古文之争啦。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2:10
今文的可以认为是周代流传下来的真作吗?求科普?又为啥叫今文、古文?


简单解释啊,这里的“今文”是特指秦汉之际统一文字之后使用的隶书(刚刚写成小篆,弄错了),“古文”呢,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可能更早之前的列国文字。

之所以有古文今文之分,是因为经历秦汉战乱之后,很多秦之前的典籍都亡佚了,只靠当时的学者死记硬背,口耳相传留下来,到西汉时期用小篆重新书写下来,这批典籍就被称为“今文经书”。后来又通过种种方式发现了一些使用列国文字记录的典籍,由于文字上的区别,所以这些后来发现的典籍就被称为“古文经书”。

由于很多同名的今文经书和古文经书在内容上有所出入,因此就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学术论战,有人说今文经书上记录的才是真正的典籍原文,有人说古文经书上的才是。而考据事实证明,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古文经书”的确是后人托古伪造的假古董而已。但是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今文经书是经历了口耳传播的阶段,因此其内容是否真的和古典籍完全相符也是值得商榷的。而这些学术上的争议,往往是伴随着政治观点不同而愈发复杂和激烈。

总之,中国的古典考据史学,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就是今文古文之争啦。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3-1-5 12:35
简单解释啊,这里的“今文”是特指秦汉之际统一文字之后使用的小篆,“古文”呢,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可 ...
哦,谢谢,明白了许多。
反正如果有当时竹简出土的内容存在的肯定是真作无疑了,一切以当时的竹简为依据就行了。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3-1-5 12:35
简单解释啊,这里的“今文”是特指秦汉之际统一文字之后使用的小篆,“古文”呢,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可 ...
多谢兄台科普。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3:07
哦,谢谢,明白了许多。
反正如果有当时竹简出土的内容存在的肯定是真作无疑了,一切以当时的竹简为依据 ...
未必。战国时期也是伪书大流行的时代。

今文尚书,可与史记呼应,太史公有将《书》中佶屈聱牙的古语转成当时的白话。
29篇,其中汉晁错受伏生20余篇,后又有河内女子发老屋得3篇。
其中的《泰誓》、《梓材》等以及某些篇的部分,年代存疑。
不过整体上,还是被认为是反应上古时代政治经济生活的真经。
古文尚书,最早是汉武时孔安国传的58篇,在汉末已经散佚了;这个本,因为巫蛊之乱没有流传开,所有自其出现起就不断有人托其名作伪。
东晋的时候,梅赜上报朝廷,号称发现了孔安国传的古文尚书,并重新编纂了下,在今本的基础上添加了25篇,其中就包括新闻中提到的《说命》,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古文版本。
自宋以来,已经被考证现传古本尚书多出的25篇全都是伪作,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是学术界的共识和定论了。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3:07
哦,谢谢,明白了许多。
反正如果有当时竹简出土的内容存在的肯定是真作无疑了,一切以当时的竹简为依据 ...
问题是这些竹简记录的历史与文献是否可信,也是要考据的。
IED 发表于 2013-1-5 13:24
今文尚书,可与史记呼应,太史公有将《书》中佶屈聱牙的古语转成当时的白话。
29篇,其中汉晁错受伏生20余 ...
《尚书》今文古文差异非常巨大么?
既然今文都是当时口授流传整理出来的,就没有和古文共通的篇目么?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3:07
哦,谢谢,明白了许多。
反正如果有当时竹简出土的内容存在的肯定是真作无疑了,一切以当时的竹简为依据 ...
NONO。所谓的“竹简”,还真有很多就是伪造的假古董。

古典考据学限于技术问题,只能从竹简的文字,行文,及竹简的制式等直观方面做考据,所以难免口水很多,而现代考据学加入了物理的化学的等等检验科技手段,因此辩证出土竹简的真假就相对方便很多,但也有那种变态的假古董:竹简是真的,内容是后人伪造的,这就又回到前面的古典考据啦。

这里面的学问深的很哪。想啊,老古人讨论了两千多年都没讨论出多少结果,现代人短短几十年——如果算上新技术的应用的话,最多20-30年的时间,哪能那么容易就把问题说明白的。

而且,即便是古人制造的假古董,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不是简单的否定完事的。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4:39
《尚书》今文古文差异非常巨大么?
既然今文都是当时口授流传整理出来的,就没有和古文共通的篇目么?
今传的古本比伏生传的今本多25篇,全部系伪作。
孔安国传的,谁也没看过。但是从篇目以及其他记载看,也是包含了今本的内容的。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3-1-5 14:46
NONO。所谓的“竹简”,还真有很多就是伪造的假古董。

古典考据学限于技术问题,只能从竹简的文字,行 ...
墨迹不可以通过C14之类的检验吗?
如果能检测年代控制在百年以内,可以断定是不是周代的了吧……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3-1-5 14:39
《尚书》今文古文差异非常巨大么?
既然今文都是当时口授流传整理出来的,就没有和古文共通的篇目么?
问题就是,标题相同,内容不同,才让人郁闷啊。

中国古文里,特别是上古短篇典籍,很多都是在标题就点明文章主旨的。但是对于后人来讲,同一个标题所蕴含的主旨,却可以引申出无数种解释,到底哪一种解释才符合真正的原文意思呢?

同时,中国的古代政治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崇尚复古主义的政治哲学,一切的政治规范都要追溯到上古时期,而上古时期的政治规范就记录在这些上古典籍里。各色政治人物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对于这些政治规范各有取舍,这也就是为什么今文古文之争看似学术争议,实则更重要的还是政治争议的原因所在。

现代研究者就没有了这层政治哲学上的限制,因此做今文古文考据相对也就更客观更严谨点了。只是要从事这门研究,没有深厚的国学积累是很难的。做起来也是很苦很累的。
这批竹简哪挖的知道么?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1-5 15:10
这批竹简哪挖的知道么?
 开头写着呢“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1-5 15:10
这批竹简哪挖的知道么?
具体地点不清楚,已经被文物贩子倒腾到了香港,后来被清华大学校友收购并赠送给清华大学。
其他篇章不论,我相信禹贡是真的,至于各位大佬的派别之争,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个研究深度也没有那个时间更加没有那些直接一手材料,不好站队
季路 发表于 2013-1-5 15:24
具体地点不清楚,已经被文物贩子倒腾到了香港,后来被清华大学校友收购并赠送给清华大学。
从文物来源说,清华简的确存在严重的争议引子。也难怪现在学术界对于清华简的史学价值看法仍然有严重分歧。

如果是真品,仅仅根据清华简,就可以重写中国先秦史的很多内容,有些甚至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都要改写。这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整理将产生巨大的意义,甚至将会影改变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对中华先祖历史的认识,对于提高民族自信自尊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如果是赝品,这恐怕将是一场后果极其严重的学术丑闻了。
cxvdfeggg1 发表于 2013-1-5 15:51
从文物来源说,清华简的确存在严重的争议引子。也难怪现在学术界对于清华简的史学价值看法仍然有严重分歧 ...
不可能是假的。影音件已经陆陆续续出版了,真是假的,还不是早就被发现了破绽。

再说这批竹简上出现了很多过去从未见过的古文,甚至后代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这玩意想造假难度也太高了点。
秦始皇陵里肯定有大量原版古籍如果出土历史肯定要改写。
竹简真的能保存2000年吗? 即使在坟墓中得以保存 但是一旦被偷盗份子盗挖出土  也会立刻变成粉末吧
竹简真的能保存2000年吗? 即使在坟墓中得以保存 但是一旦被偷盗份子盗挖出土  也会立刻变成粉末吧
能,有很多出土的竹简,比如有名的睡虎地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