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蔽篇》第二讲(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01:10:04
《荀子——解蔽篇》第二讲(之二)
冯学成 [龙江书院]

“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只有当心志受到了蛊惑处于昏乱状态,于是才有“贪鄙、背叛、争权”等违反常规,违反礼法,违反政治原则和游戏规则的一系列现象出现。从古到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都会尝到恶果,无一例外,也就是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里的因果关系是历历不爽,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有些人总是想投机、钻空子,心存侥幸,被仇恨、利益等各种各样的杂念蒙蔽了自己的心眼,做出了有违常规,有违天理,有违国法的事,这些人一般都会预后不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我们行为处世一定要顺应天理,民心和国法,这些都是不能随便加以冒犯,否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祸害。不能只是为了图一时之快,也不能为了贪一时之功,更不能为了逞一时之欲,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必须把这一切都放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志不会受到蒙蔽。
前面讲“蔽”,讲到了“人君之蔽”和“人臣之蔽”所带来的危害,那么“蔽”的对立面就是“不蔽”。荀子在这里继续举例加以说明。
“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鲍叔、宁戚、隰朋、管仲四人是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核心骨干。他们四人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管仲,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在管仲的主持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此后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就是要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并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在“尊王攘夷”的正义旗帜下,齐国曾在燕国受到北方山戎的入侵并几乎被灭国时起兵相助,也曾助邢、卫二国赶走了南下的狄人,并助两国迁都重新建国,还曾在面对强大的楚国北上的威胁时,与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伐楚,与楚国对峙于陉,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楚国知难而退,避免了一场血战,保持了中原诸侯的声望,保持了周天子的声望。至此,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佐大周王室一次,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齐桓公尊为“仲父”。
在管仲的眩目光环下,鲍叔、宁戚、隰朋三人并没有因此而嫉妒,而是保持自己的仁义之心,使之不被各种杂念所蒙蔽,他们在几十年里尽心协助管仲,使齐国强大起来,至于名、禄、财富不需要他们刻意地去追求,自然而然的也就得到了,并且都能与身为宰相的管仲相持平。其中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君子之交成为千古美谈并一直为后人所称道,“管鲍相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生动的一段佳话。
管仲家境贫困,鲍叔牙则生于富裕之家,二人友情笃深。后二人曾一起经商,其中所赚的钱,管仲总是给自己多分一点,而鲍叔牙总是分得很少。而鲍叔牙对此从不计较。有人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则替管仲解释说管仲并不是不讲友谊,也不是贪图金钱。是由于他家贫困他才这样做,而我家境富裕,多分给他钱是我所情愿的。管仲曾三次当兵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战场上逃回来。因此人们讥笑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后又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并不是怕死,而是因为他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不得不这样做。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大都没有办成,甚至有时候反而给鲍叔牙造成了很多麻烦,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常对人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后来他们分别给齐僖公的两个公子当师傅,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则辅佐公子纠。后品质卑劣的齐襄公当政时,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于是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离齐国较近的南邻莒国去躲避,而管仲则保护公子纠逃到离齐国较远的鲁国去躲避。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被杀,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因公子小白离国都临淄最近,于是管仲决定自请先行去拦截。后来在公子小白回临淄的路上,被管仲远远的射了一箭,射中他的铜制衣带勾上,小白急中生智,把自己的舌头咬破,做出吐血的样子装死倒下,于是公子纠与管仲认为公子小白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也就不急于赶路。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一行就更加警惕,飞速奔回齐国,并在鲍叔牙的帮助下,顺利地登上了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现在国君施惠于我,使我如此享受厚育,那是国君的恩赐。若把齐国治理富强,我的能力不行,还得请管仲。齐桓公惊讶地反问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鲍叔牙回答道:客观地说,管仲是天下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与你比较如何?鲍叔牙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他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进一步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指出当时管仲射国君,是因为各为其主,现在如果赦免其罪并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忠于公子纠一样为齐国效忠。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于是打算派人把他请回来。 鲍叔牙建议说,“那不行,他明明是你的仇人,你把他接回来当宰相,管仲在外已经有相当的名声,其他的诸侯国不会放他的,说不定别的国家会把他留下来当宰相,你就得不到了。你可以说他于我有一箭之仇,我要亲自杀了他,以齐国的强大,其他诸侯国肯定不敢有所违抗。”后来鲁庄公派人将管仲关于囚车上,并押往齐国。管仲回到齐国首都临淄后,齐桓公亲自去郊外迎接他,将他从囚车里放出来,去掉刑具,用最豪华的马车,请他到宫殿里去,并登台拜相。
后来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在临死前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为相,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不仅没有推荐自己的好友鲍叔牙为相,反而还在齐桓公面前指出了鲍叔牙之所以不能为相的缺点。奸臣易牙听说后便到鲍叔牙前挑拨离间,说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鲍叔牙笑道:“管仲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现在我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容身之处?”可以说鲍叔牙和管仲的交往达到了内外不疑的境界。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达到这种绝对放心、互不猜忌的程度的确很不容易,首先双方各自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当年李白在某地的酒店内喝醉了,于是就在酒店老板娘的屋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老板回来看见李白睡在他太太的床上时,非但没怒,反而露出喜悦之情,一方面李白是神仙,在此夜宿自是给小店带来了光彩,另一方面以李白的人品道德,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什么越轨的行为,因为他绝对信任李白的品德。一个人要取信于人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怎样才能取信于人呢?那就是一个人的“德”,只有当他的“德”的光辉释放出来,才能够服人、服众。
“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是后来燕国的始祖,他为人宽厚,其仁义道德都达到了相当的火候,他把他所管理的辖区搞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能够各得其所,因此身受爱戴。吕望,前面我们对他已有所介绍,知道他就是姜太公,是一个极富有智慧和仁义之心的人。所以他们二人都不会犯这些世间中的低级错误,不会被世相所蒙蔽,才能够尽心协助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以孝順,仁爱为世人所知,后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并协助建立周朝,而周武王在灭商后三年就去世了,后周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只有七八岁,于是周公又辅佐成王摄政。这时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一方面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另一方面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遂引起了周室集团內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以纣王子武庚为代表,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以周武王的兄弟时任“三监”的管叔,蔡叔等人为代表,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叛乱意图夺权。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待安定后专心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和数次停止进食,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語“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还无微不至地关怀并尽心辅佐年幼的成王,在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则继续做他的大臣。周公先后辅佐过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周公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了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就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面对如此贤仁的周公,召公和吕望就不曾对周公有所怀疑,反而在西周初期,在局面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仍尽心辅佐周公平定天,并一起奠定了西周的盛世。如果没有的周公的摄政,如果没有“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那么在周武王灭商以后没几年天下就又会重新陷入纷乱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召公和吕望才能在名、利、福、禄上与周公齐。
“传曰: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所以作为一个好的领导,他可以没有什么其它的本事,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知贤”的能力,能洞察谁的本事大,谁能干。如果在一个领导者周围没有能干的人来辅佐,或者是有能干的人,但是这个领导不能发现,又或者发现了人才,但是不能任命这些贤明的人、有能力的人来做事,那么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那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起来,那可能就是痴人说梦了。所以“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某个企业具备了养育天下贤人的能力,那么这个企业肯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市场上站稳自己的脚跟。相反,如果某个企业留不住人才,导致人才纷纷外流,那么也就敲响了企业的丧钟。所以“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就是要让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成为自己事业的左膀右臂。“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所以大家只要能依此尽心用力,勤勉奋发,那么必然能保持长期的福报。
“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从以上案例之间的比较,就不难发现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们道德的纯净的确有它殊胜、优越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熟悉历史所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其中若干的公案都是我们可以追寻的范例。如果我们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那么我们就会少犯错误,从而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福报。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有麻烦,而没有麻烦就是福气,一定要珍惜这个没有麻烦的时候,千万别自己给自己招惹麻烦。如果成为了麻烦的制造者,那么自己肯定是在某方面受到了蒙蔽,自己一定要对此提高警惕,千万别使自己被蒙蔽,并被蒙蔽所制。《荀子——解蔽篇》第二讲(之二)
冯学成 [龙江书院]

“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只有当心志受到了蛊惑处于昏乱状态,于是才有“贪鄙、背叛、争权”等违反常规,违反礼法,违反政治原则和游戏规则的一系列现象出现。从古到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都会尝到恶果,无一例外,也就是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里的因果关系是历历不爽,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有些人总是想投机、钻空子,心存侥幸,被仇恨、利益等各种各样的杂念蒙蔽了自己的心眼,做出了有违常规,有违天理,有违国法的事,这些人一般都会预后不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我们行为处世一定要顺应天理,民心和国法,这些都是不能随便加以冒犯,否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祸害。不能只是为了图一时之快,也不能为了贪一时之功,更不能为了逞一时之欲,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必须把这一切都放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志不会受到蒙蔽。
前面讲“蔽”,讲到了“人君之蔽”和“人臣之蔽”所带来的危害,那么“蔽”的对立面就是“不蔽”。荀子在这里继续举例加以说明。
“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鲍叔、宁戚、隰朋、管仲四人是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核心骨干。他们四人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管仲,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在管仲的主持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此后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就是要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并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在“尊王攘夷”的正义旗帜下,齐国曾在燕国受到北方山戎的入侵并几乎被灭国时起兵相助,也曾助邢、卫二国赶走了南下的狄人,并助两国迁都重新建国,还曾在面对强大的楚国北上的威胁时,与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伐楚,与楚国对峙于陉,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楚国知难而退,避免了一场血战,保持了中原诸侯的声望,保持了周天子的声望。至此,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佐大周王室一次,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齐桓公尊为“仲父”。
在管仲的眩目光环下,鲍叔、宁戚、隰朋三人并没有因此而嫉妒,而是保持自己的仁义之心,使之不被各种杂念所蒙蔽,他们在几十年里尽心协助管仲,使齐国强大起来,至于名、禄、财富不需要他们刻意地去追求,自然而然的也就得到了,并且都能与身为宰相的管仲相持平。其中鲍叔牙与管仲之间的君子之交成为千古美谈并一直为后人所称道,“管鲍相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生动的一段佳话。
管仲家境贫困,鲍叔牙则生于富裕之家,二人友情笃深。后二人曾一起经商,其中所赚的钱,管仲总是给自己多分一点,而鲍叔牙总是分得很少。而鲍叔牙对此从不计较。有人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则替管仲解释说管仲并不是不讲友谊,也不是贪图金钱。是由于他家贫困他才这样做,而我家境富裕,多分给他钱是我所情愿的。管仲曾三次当兵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战场上逃回来。因此人们讥笑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后又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并不是怕死,而是因为他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不得不这样做。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大都没有办成,甚至有时候反而给鲍叔牙造成了很多麻烦,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常对人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后来他们分别给齐僖公的两个公子当师傅,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则辅佐公子纠。后品质卑劣的齐襄公当政时,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于是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离齐国较近的南邻莒国去躲避,而管仲则保护公子纠逃到离齐国较远的鲁国去躲避。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被杀,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因公子小白离国都临淄最近,于是管仲决定自请先行去拦截。后来在公子小白回临淄的路上,被管仲远远的射了一箭,射中他的铜制衣带勾上,小白急中生智,把自己的舌头咬破,做出吐血的样子装死倒下,于是公子纠与管仲认为公子小白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也就不急于赶路。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一行就更加警惕,飞速奔回齐国,并在鲍叔牙的帮助下,顺利地登上了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现在国君施惠于我,使我如此享受厚育,那是国君的恩赐。若把齐国治理富强,我的能力不行,还得请管仲。齐桓公惊讶地反问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鲍叔牙回答道:客观地说,管仲是天下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与你比较如何?鲍叔牙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他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进一步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指出当时管仲射国君,是因为各为其主,现在如果赦免其罪并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忠于公子纠一样为齐国效忠。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于是打算派人把他请回来。 鲍叔牙建议说,“那不行,他明明是你的仇人,你把他接回来当宰相,管仲在外已经有相当的名声,其他的诸侯国不会放他的,说不定别的国家会把他留下来当宰相,你就得不到了。你可以说他于我有一箭之仇,我要亲自杀了他,以齐国的强大,其他诸侯国肯定不敢有所违抗。”后来鲁庄公派人将管仲关于囚车上,并押往齐国。管仲回到齐国首都临淄后,齐桓公亲自去郊外迎接他,将他从囚车里放出来,去掉刑具,用最豪华的马车,请他到宫殿里去,并登台拜相。
后来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在临死前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为相,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不仅没有推荐自己的好友鲍叔牙为相,反而还在齐桓公面前指出了鲍叔牙之所以不能为相的缺点。奸臣易牙听说后便到鲍叔牙前挑拨离间,说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鲍叔牙笑道:“管仲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现在我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当政,哪里还会有你们容身之处?”可以说鲍叔牙和管仲的交往达到了内外不疑的境界。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达到这种绝对放心、互不猜忌的程度的确很不容易,首先双方各自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当年李白在某地的酒店内喝醉了,于是就在酒店老板娘的屋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老板回来看见李白睡在他太太的床上时,非但没怒,反而露出喜悦之情,一方面李白是神仙,在此夜宿自是给小店带来了光彩,另一方面以李白的人品道德,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什么越轨的行为,因为他绝对信任李白的品德。一个人要取信于人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怎样才能取信于人呢?那就是一个人的“德”,只有当他的“德”的光辉释放出来,才能够服人、服众。
“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是后来燕国的始祖,他为人宽厚,其仁义道德都达到了相当的火候,他把他所管理的辖区搞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能够各得其所,因此身受爱戴。吕望,前面我们对他已有所介绍,知道他就是姜太公,是一个极富有智慧和仁义之心的人。所以他们二人都不会犯这些世间中的低级错误,不会被世相所蒙蔽,才能够尽心协助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以孝順,仁爱为世人所知,后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并协助建立周朝,而周武王在灭商后三年就去世了,后周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只有七八岁,于是周公又辅佐成王摄政。这时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一方面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另一方面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遂引起了周室集团內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以纣王子武庚为代表,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以周武王的兄弟时任“三监”的管叔,蔡叔等人为代表,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叛乱意图夺权。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待安定后专心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和数次停止进食,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語“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还无微不至地关怀并尽心辅佐年幼的成王,在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则继续做他的大臣。周公先后辅佐过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周公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了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就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面对如此贤仁的周公,召公和吕望就不曾对周公有所怀疑,反而在西周初期,在局面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仍尽心辅佐周公平定天,并一起奠定了西周的盛世。如果没有的周公的摄政,如果没有“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那么在周武王灭商以后没几年天下就又会重新陷入纷乱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召公和吕望才能在名、利、福、禄上与周公齐。
“传曰: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所以作为一个好的领导,他可以没有什么其它的本事,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知贤”的能力,能洞察谁的本事大,谁能干。如果在一个领导者周围没有能干的人来辅佐,或者是有能干的人,但是这个领导不能发现,又或者发现了人才,但是不能任命这些贤明的人、有能力的人来做事,那么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那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起来,那可能就是痴人说梦了。所以“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某个企业具备了养育天下贤人的能力,那么这个企业肯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市场上站稳自己的脚跟。相反,如果某个企业留不住人才,导致人才纷纷外流,那么也就敲响了企业的丧钟。所以“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就是要让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成为自己事业的左膀右臂。“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所以大家只要能依此尽心用力,勤勉奋发,那么必然能保持长期的福报。
“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从以上案例之间的比较,就不难发现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们道德的纯净的确有它殊胜、优越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熟悉历史所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其中若干的公案都是我们可以追寻的范例。如果我们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那么我们就会少犯错误,从而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福报。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有麻烦,而没有麻烦就是福气,一定要珍惜这个没有麻烦的时候,千万别自己给自己招惹麻烦。如果成为了麻烦的制造者,那么自己肯定是在某方面受到了蒙蔽,自己一定要对此提高警惕,千万别使自己被蒙蔽,并被蒙蔽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