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蔽篇》第一讲(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49:14
荀子——解蔽篇》第一讲(之二)
冯学成 [龙江书院]



所以对于“心不使焉”这句话,如果我们认认真真的去思考,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对我们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我们每天都处在这样的状态,但是不自知。“心不使焉”是对还是错呢?我认为既非错也非对。有位朋友对我说他打坐的时候,总是掉举、昏沉,该怎么办呢?我则对他说我们都不是专业的出家人,专业的出家人无所事事,他们可以把一切放下,集中全部的身心,把最好的精力放在禅堂上打坐,当然相对能够容易进入禅修的状态,也就比较少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而我们毕竟还是凡人,仍然身处在社会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面对那么多的俗事,身心俱疲。要想在这种很累的状况下,使自己能全身心的投入打坐,那几乎很少能够实现。就是现在本人打坐要想进入那种状态都是不容易的事情。那我什么时候最容易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应该是我年轻当知青的时候,那时没有什么事,没有生活的压力,又没有人叫你上班,农活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睡觉就睡觉,想串门就串门,想打坐就打坐。那时年轻而且身体好,一坐上去就很容易进入状态,但是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还要在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打坐才见成效。
我们平常都很劳累,事情又多,相对来讲就很难进入状态。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不仅是我们这些在家的人,就是出家人中打坐能够进入真正禅修状态的也没有几个。我到过不少寺庙,有时问那些参禅的人,坐禅堂的人(庙里什么事他都不用做,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在禅堂里坐香)能够入定吗?很少有人能站出来肯定地说自己可以入定了。有时碰到某人说自己能够入定,但真正问他是不是入定?听他解释一番,就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入定啊,那种进入无际的状态并不等于入定。为什么呢?心不在焉!“心不使焉”!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能够自由自主的为我所用呢?就像电筒,如果焦距没有调好,尽管使用了新电池,能量充足,但是那个光仍然是散漫的,所照了之处就会模糊不清。如果焦距调好了,但是电池能量不足,也同样不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只有准备好充足的能量,同时还要调整好焦距,才能对焦,才能聚光,进而才能对周围事物进行清楚的照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对“心不使焉”有所留意,使自己能够通过相应的修养,从而尽可能规避“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的状况。然而这样的人毕竟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把心思用在正道上的人又该如何呢?他们肯定就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景象。
“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德者得也。我们已经知道荀子在前面提出了在思维上的种种麻烦,那么对于有很高的道德、有很高的学问的人,即得道之人,昏君会在上面去非难他,而乱家之人也会在下面去诋毁他,责难他。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是很常见的事情,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也层出不穷,也许不少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并深有体会。
宋明理学大师朱熹的思想学术,在以前曾受到过很多批判,但是现在又开始得到不少推崇和重视。几年前曾在朱熹创办的“岳麓书院”中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讲座,国内各行各业的不少名人大腕都来到“岳麓书院”参加了这个聚会,并在这个聚会上“华山论剑”。有些名人非常谦虚且有自知之明,如金庸先生就说到自己很不好意思,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到‘岳麓书院’来坐着讲学,这里是圣人讲学的地方,哪有我们的份,我不过只是写了一些小说,按照古代的三教九流说法应该是‘小说家者流’,是最底一层,怎么敢到朱夫子的殿堂上“论剑”呢?然而也仍然有那么一些人自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如何如何了不得,于是不知羞耻地如小丑一般在圣人讲学的殿堂上滑稽了一番。
朱熹当年在世的时候,他的思想学术被称为“伪学”,假学问,他也被称之为“伪君子”。不仅他个人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迫害,就是他的学生也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一代圣人周文王也曾被殷纣王囚于羑里,在此困境中才演绎出《周易》。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也是一生都未曾施展自己的治国抱负,各诸侯都不用他,于是动游西荡,不得已而做《春秋》。像孙子这样了不起的军事家也曾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被他的同学使奸计而弄成了残废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是司马迁自己也因为敢于谏言而被施于腐刑,但是他以先贤为鉴,终于著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对于那些真正有道有德的人,他们在世的时候,往往必受非难,上面横加迫害,下面肆意诽谤,真的是非常艰难。
荀子一生也是不得意,又鉴于前人的遭遇,于是才有“岂不哀哉!”之叹。荀子学问渊博,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曾三次担任学宫祭酒,受到了相当高的礼待,因小人当道和时势变化而离开齐国。之后应春申君之邀到楚国当兰陵令,然而没过好久就有人向春申君进谗言说荀子很能干,想周文王百里之地而王天下,成汤五十里地而王天下,但是你给他兰陵这么大一个地方,以后楚国可就危险了。于是他不得安生,遂来到赵国,在这里他得到了较高的礼遇,被任命为上卿。楚人感到害怕,怕赵国因此而强大起来,于是派人去挑拨离间,使他在赵国呆不下去。其经历和孔子一样,孔子曾在鲁国当大司寇,齐国人因此而害怕。于是送给鲁国君主几十个美女,天天去腐蚀鲁国君主。于是鲁国君主连续数月不上朝,沉溺于女色之中,歌舞之中,孔子屡此进谏都无用,大失所望,遂辞官不干走了。
因此对于“解蔽”,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要排除掉我们心灵上种种可能处于蒙蔽状态、不光明状态的部分。其实要找出被蒙蔽的部分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去“解蔽”,那更是难上加难啊。
这一段的重心就在于“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什么又是“蔽于一曲”呢?关键就落实在“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这两句上。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呢?为什么会有“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为什么又会有“私其所积,倚其所私”呢?
佛教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很多非常清楚的阐述。佛教认为人的知识、心理可以分成五个方面,即五见:身见、边见、邪见、禁见、和见见,称之为身、边、邪、禁、见、这五种见。“身见”是指根据自己的喜好、嗜好,或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一种积累,而后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并依此就像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别人,看待其他的事物,这就称之为“身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精神特点,形成了自己固化的、偏面的认识观点。
那什么是“边见”呢?“边见”就是执着于“一隅”。有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不会全面的去看问题,你若要他们去全面地看待问题,他们则不会料理你,始终钻牛角尖,永远都去钻牛角尖,永远都把局部的道理夸大其辞,永远都给你胡说一通。这种就称之为“边见”。
“禁见”就是为王法所禁止的一些见解。比如说现在的“黄、白、黑”,“黄、赌、毒”之类的邪门歪道,这些到是为王法所禁止的。“邪见”则更是扰乱社会和人心,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为社会公理、王法所不容的称之为“邪见”。比如说外道,左道旁门,包括什么“发楞功”之类的,等等这些都是“邪见”。
“见见”又是什么呢?佛教里面又称之为“见取见”。就是看起来很有道理,一般为一派之言、一家之说,其演绎起来还是冠冕堂皇、言之成理,这种叫“见见”。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系统,但这个理论系统未必就是真理,或只是局部的、片面的真理。用佛教的话来说,离菩提道还远着呢!在世间法来说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未必是完整的圣贤之道。
总之,对于那些有严重“身见”和“边见”的人就非常容易陷入荀子所说的“私其所积,蔽于一曲”这样的状态。
“故为蔽”,故为胡,即什么是“蔽”呢?到底是什么可以蒙蔽我们的理性、蒙蔽我们的思想呢?下面荀子就针对具体的“蔽”,以及什么样的“蔽”可以造成对我们知识和认识的遮障,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举例:“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欲为蔽”。自己的欲望就可以造成对自己的蒙蔽。好名的人为名所误,好酒的人为酒所误,好色的人为色所误,好财的人为财所误,有的人好气则为气所误,这样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把自己的眼光遮障。我有一位嗜酒如命的朋友,也因此有了非常严重的“痛风”病,他也知道得了这样的病是不能再喝酒了,但是他已经对酒上瘾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喝酒。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看他走路都很艰难,于是劝他以后别再喝酒,他说人一辈子不喝酒怎么行呢!我则问他痛的时候怎么办呢?他说痛的时候确实也很痛苦。我又问他治好了以后呢?他则说好了以后还是要喝。这有什么办法呢?明明知道酒伤身,他毕竟还很年轻,是个大老板,很有财气,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舍得这么一个嗜好来换取身体的健康。这就是“欲为蔽”啊!
人总是有很多的欲望,但当欲望在我们心里浮起放不下的时候,还要想理智的去权衡事物,理智的去观察、分析、判断那几乎是不可能达到。当喜、怒、哀、乐在我们心里面盘旋的时候,你还有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吗?
“恶为蔽”。厌恶是一种非常不良的心理状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厌恶的对象和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天地创造了万物,每个人就都有他存在的权利,每一件事也就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厌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厌恶会扰乱我们的智慧,蒙蔽我们的理性。所以当我们厌恶之情产生的时候,一定要把他放下,不然就会误事。
“始为蔽”。只能看到事物的开始阶段,只知始,也会造成蒙蔽。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如一些老革命总爱说井冈山怎么样,二万五千里长征怎么样,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又怎么样,总是当年如何如何,这个是“知始”。但是现在又怎么样呢?其实我们不仅要“知始”,而且还要“知终”,即善始善终,并且还要知中间的“中”,很多人都沉浸在自己辉煌的过去,生活在过去之中,这是“经验主义”,也会对我们造成蒙蔽。
“终为蔽”——只看到结果,也同样会造成蒙蔽。就像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大家都高呼“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口号,都认为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是属于我们的,完全可以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于是搞穷过度,搞阶级斗争,使中国的建设步伐不仅停滞甚至有所倒退,这就是“终为蔽”所带来的恶果。看见一个虚幻的未来,有如海市蜃楼一般,就使我们不顾一切地沉迷进去。
因此我们必须要善于料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关系。现在有不少从事策划、投资的人,在之前总是将策划书写的非常完美,前景总是一片大好。认为只要将该策划实施起来就肯定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可是真的能如你所愿吗?肯定不是那么回事。这里荀子给我们提了个醒,让大家明白“只知始或只知终”这两方面对我们的蒙蔽和所带来的恶果。我们在策划未来的时候,未来未必光明!千万不要被自己所描画的美好前景把自己的眼睛给遮障了。我现在创办了“龙江书院”,对于前景肯定看好。但是前景怎么好,自己还是战战兢兢的,不敢掉以轻心和过多的奢望,抛开各种升官发财、出人头地、名震天下的欲望,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努力去做这件事。就好比煲汤,只有慢慢煲吧,只要有人喜欢这锅汤。有人愿意分一羹的就尽管来尝一尝。
“远为蔽,近为蔽”。只见到远方会造成蒙蔽,只见到近处也会造成蒙蔽。有的人善于谋远,有的人善于谋近。有的人只看到眼皮下的事,有的人不屑于料理眼皮下的事。这都会给我们造成遮障。荀子——解蔽篇》第一讲(之二)
冯学成 [龙江书院]



所以对于“心不使焉”这句话,如果我们认认真真的去思考,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对我们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我们每天都处在这样的状态,但是不自知。“心不使焉”是对还是错呢?我认为既非错也非对。有位朋友对我说他打坐的时候,总是掉举、昏沉,该怎么办呢?我则对他说我们都不是专业的出家人,专业的出家人无所事事,他们可以把一切放下,集中全部的身心,把最好的精力放在禅堂上打坐,当然相对能够容易进入禅修的状态,也就比较少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而我们毕竟还是凡人,仍然身处在社会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面对那么多的俗事,身心俱疲。要想在这种很累的状况下,使自己能全身心的投入打坐,那几乎很少能够实现。就是现在本人打坐要想进入那种状态都是不容易的事情。那我什么时候最容易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应该是我年轻当知青的时候,那时没有什么事,没有生活的压力,又没有人叫你上班,农活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睡觉就睡觉,想串门就串门,想打坐就打坐。那时年轻而且身体好,一坐上去就很容易进入状态,但是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还要在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打坐才见成效。
我们平常都很劳累,事情又多,相对来讲就很难进入状态。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不仅是我们这些在家的人,就是出家人中打坐能够进入真正禅修状态的也没有几个。我到过不少寺庙,有时问那些参禅的人,坐禅堂的人(庙里什么事他都不用做,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在禅堂里坐香)能够入定吗?很少有人能站出来肯定地说自己可以入定了。有时碰到某人说自己能够入定,但真正问他是不是入定?听他解释一番,就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入定啊,那种进入无际的状态并不等于入定。为什么呢?心不在焉!“心不使焉”!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能够自由自主的为我所用呢?就像电筒,如果焦距没有调好,尽管使用了新电池,能量充足,但是那个光仍然是散漫的,所照了之处就会模糊不清。如果焦距调好了,但是电池能量不足,也同样不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只有准备好充足的能量,同时还要调整好焦距,才能对焦,才能聚光,进而才能对周围事物进行清楚的照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对“心不使焉”有所留意,使自己能够通过相应的修养,从而尽可能规避“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的状况。然而这样的人毕竟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把心思用在正道上的人又该如何呢?他们肯定就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景象。
“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德者得也。我们已经知道荀子在前面提出了在思维上的种种麻烦,那么对于有很高的道德、有很高的学问的人,即得道之人,昏君会在上面去非难他,而乱家之人也会在下面去诋毁他,责难他。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是很常见的事情,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也层出不穷,也许不少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并深有体会。
宋明理学大师朱熹的思想学术,在以前曾受到过很多批判,但是现在又开始得到不少推崇和重视。几年前曾在朱熹创办的“岳麓书院”中举办了几次全国性的讲座,国内各行各业的不少名人大腕都来到“岳麓书院”参加了这个聚会,并在这个聚会上“华山论剑”。有些名人非常谦虚且有自知之明,如金庸先生就说到自己很不好意思,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到‘岳麓书院’来坐着讲学,这里是圣人讲学的地方,哪有我们的份,我不过只是写了一些小说,按照古代的三教九流说法应该是‘小说家者流’,是最底一层,怎么敢到朱夫子的殿堂上“论剑”呢?然而也仍然有那么一些人自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如何如何了不得,于是不知羞耻地如小丑一般在圣人讲学的殿堂上滑稽了一番。
朱熹当年在世的时候,他的思想学术被称为“伪学”,假学问,他也被称之为“伪君子”。不仅他个人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迫害,就是他的学生也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一代圣人周文王也曾被殷纣王囚于羑里,在此困境中才演绎出《周易》。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也是一生都未曾施展自己的治国抱负,各诸侯都不用他,于是动游西荡,不得已而做《春秋》。像孙子这样了不起的军事家也曾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被他的同学使奸计而弄成了残废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是司马迁自己也因为敢于谏言而被施于腐刑,但是他以先贤为鉴,终于著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对于那些真正有道有德的人,他们在世的时候,往往必受非难,上面横加迫害,下面肆意诽谤,真的是非常艰难。
荀子一生也是不得意,又鉴于前人的遭遇,于是才有“岂不哀哉!”之叹。荀子学问渊博,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曾三次担任学宫祭酒,受到了相当高的礼待,因小人当道和时势变化而离开齐国。之后应春申君之邀到楚国当兰陵令,然而没过好久就有人向春申君进谗言说荀子很能干,想周文王百里之地而王天下,成汤五十里地而王天下,但是你给他兰陵这么大一个地方,以后楚国可就危险了。于是他不得安生,遂来到赵国,在这里他得到了较高的礼遇,被任命为上卿。楚人感到害怕,怕赵国因此而强大起来,于是派人去挑拨离间,使他在赵国呆不下去。其经历和孔子一样,孔子曾在鲁国当大司寇,齐国人因此而害怕。于是送给鲁国君主几十个美女,天天去腐蚀鲁国君主。于是鲁国君主连续数月不上朝,沉溺于女色之中,歌舞之中,孔子屡此进谏都无用,大失所望,遂辞官不干走了。
因此对于“解蔽”,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要排除掉我们心灵上种种可能处于蒙蔽状态、不光明状态的部分。其实要找出被蒙蔽的部分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去“解蔽”,那更是难上加难啊。
这一段的重心就在于“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什么又是“蔽于一曲”呢?关键就落实在“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这两句上。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呢?为什么会有“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为什么又会有“私其所积,倚其所私”呢?
佛教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很多非常清楚的阐述。佛教认为人的知识、心理可以分成五个方面,即五见:身见、边见、邪见、禁见、和见见,称之为身、边、邪、禁、见、这五种见。“身见”是指根据自己的喜好、嗜好,或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一种积累,而后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并依此就像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别人,看待其他的事物,这就称之为“身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精神特点,形成了自己固化的、偏面的认识观点。
那什么是“边见”呢?“边见”就是执着于“一隅”。有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不会全面的去看问题,你若要他们去全面地看待问题,他们则不会料理你,始终钻牛角尖,永远都去钻牛角尖,永远都把局部的道理夸大其辞,永远都给你胡说一通。这种就称之为“边见”。
“禁见”就是为王法所禁止的一些见解。比如说现在的“黄、白、黑”,“黄、赌、毒”之类的邪门歪道,这些到是为王法所禁止的。“邪见”则更是扰乱社会和人心,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为社会公理、王法所不容的称之为“邪见”。比如说外道,左道旁门,包括什么“发楞功”之类的,等等这些都是“邪见”。
“见见”又是什么呢?佛教里面又称之为“见取见”。就是看起来很有道理,一般为一派之言、一家之说,其演绎起来还是冠冕堂皇、言之成理,这种叫“见见”。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系统,但这个理论系统未必就是真理,或只是局部的、片面的真理。用佛教的话来说,离菩提道还远着呢!在世间法来说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未必是完整的圣贤之道。
总之,对于那些有严重“身见”和“边见”的人就非常容易陷入荀子所说的“私其所积,蔽于一曲”这样的状态。
“故为蔽”,故为胡,即什么是“蔽”呢?到底是什么可以蒙蔽我们的理性、蒙蔽我们的思想呢?下面荀子就针对具体的“蔽”,以及什么样的“蔽”可以造成对我们知识和认识的遮障,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举例:“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欲为蔽”。自己的欲望就可以造成对自己的蒙蔽。好名的人为名所误,好酒的人为酒所误,好色的人为色所误,好财的人为财所误,有的人好气则为气所误,这样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把自己的眼光遮障。我有一位嗜酒如命的朋友,也因此有了非常严重的“痛风”病,他也知道得了这样的病是不能再喝酒了,但是他已经对酒上瘾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喝酒。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看他走路都很艰难,于是劝他以后别再喝酒,他说人一辈子不喝酒怎么行呢!我则问他痛的时候怎么办呢?他说痛的时候确实也很痛苦。我又问他治好了以后呢?他则说好了以后还是要喝。这有什么办法呢?明明知道酒伤身,他毕竟还很年轻,是个大老板,很有财气,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舍得这么一个嗜好来换取身体的健康。这就是“欲为蔽”啊!
人总是有很多的欲望,但当欲望在我们心里浮起放不下的时候,还要想理智的去权衡事物,理智的去观察、分析、判断那几乎是不可能达到。当喜、怒、哀、乐在我们心里面盘旋的时候,你还有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吗?
“恶为蔽”。厌恶是一种非常不良的心理状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厌恶的对象和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天地创造了万物,每个人就都有他存在的权利,每一件事也就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厌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厌恶会扰乱我们的智慧,蒙蔽我们的理性。所以当我们厌恶之情产生的时候,一定要把他放下,不然就会误事。
“始为蔽”。只能看到事物的开始阶段,只知始,也会造成蒙蔽。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如一些老革命总爱说井冈山怎么样,二万五千里长征怎么样,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又怎么样,总是当年如何如何,这个是“知始”。但是现在又怎么样呢?其实我们不仅要“知始”,而且还要“知终”,即善始善终,并且还要知中间的“中”,很多人都沉浸在自己辉煌的过去,生活在过去之中,这是“经验主义”,也会对我们造成蒙蔽。
“终为蔽”——只看到结果,也同样会造成蒙蔽。就像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大家都高呼“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口号,都认为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是属于我们的,完全可以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于是搞穷过度,搞阶级斗争,使中国的建设步伐不仅停滞甚至有所倒退,这就是“终为蔽”所带来的恶果。看见一个虚幻的未来,有如海市蜃楼一般,就使我们不顾一切地沉迷进去。
因此我们必须要善于料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关系。现在有不少从事策划、投资的人,在之前总是将策划书写的非常完美,前景总是一片大好。认为只要将该策划实施起来就肯定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可是真的能如你所愿吗?肯定不是那么回事。这里荀子给我们提了个醒,让大家明白“只知始或只知终”这两方面对我们的蒙蔽和所带来的恶果。我们在策划未来的时候,未来未必光明!千万不要被自己所描画的美好前景把自己的眼睛给遮障了。我现在创办了“龙江书院”,对于前景肯定看好。但是前景怎么好,自己还是战战兢兢的,不敢掉以轻心和过多的奢望,抛开各种升官发财、出人头地、名震天下的欲望,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努力去做这件事。就好比煲汤,只有慢慢煲吧,只要有人喜欢这锅汤。有人愿意分一羹的就尽管来尝一尝。
“远为蔽,近为蔽”。只见到远方会造成蒙蔽,只见到近处也会造成蒙蔽。有的人善于谋远,有的人善于谋近。有的人只看到眼皮下的事,有的人不屑于料理眼皮下的事。这都会给我们造成遮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