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泛讲——第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9:12:56
第五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知本就是知之至。我们的知﹑我们的智慧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要进入怎样一种状况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文过饰非,就是当面对自己的麻烦﹑弱点和过失时,往往都会给自己开后门﹑打掩护﹑找道理,为自己的过失打圆场,这其实是对“诚意”的一种障碍。我们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如何能“诚意”呢?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或是以此来批评他人,而是需要落实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之中。我们说别人挺容易,但是自己要做到却很艰难,如果按照宗教信徒的形式似乎比较容易做到一些,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纯粹的宗教信徒,那么对于儒家学说又如何来看待“诚意”呢?儒家将此落实在了非常深的精神层面和思维层面之中。
佛家有“八正道”之说,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那什么是“正”呢?就是要规范化,要合乎于戒律,不能走入歧途,这里分成“八证道”看上去似乎太麻烦了,儒家将此简洁化,周惇颐在《通书》中就用了这样一句话“诚其心而已矣”,就是要纯净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并不是纯净的,其中包含着很多的杂质,怎样才能把这些杂质过滤掉呢?平时我们的心往往都被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等等所包围和干扰,导致我们的心地不纯,因此要“诚其意”。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诚意”呢?首先就要“毋自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打了一个妄想,想想觉得正常;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就起邪心,想想也觉得正常;看到前面摆放着一堆金钱而心动,想想还是觉得正常,这些都只是针对平常人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进行高层次的德行修养而言,那就不正常了。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一杆秤,但大都是用来称别人,很少有人会去称量一下自己,“毋自欺”就是要求我们经常用这杆秤称一称自己,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个检查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外界强加于我们自身,不是什么教条﹑戒律或框框。
那么“诚意”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文中又接着说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的确需要很深的功夫才能做到。这两种状态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对于恶臭无法容忍,对于美好的事物会生出爱慕之心,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性使然,人之常情,但是不能过度。以前喝盖碗茶时,盖碗上往往都有“美人如玉,可以清心”八个字,当然有些女性非常漂亮且贤良淑德,让人觉得神圣不可侵犯,自惭形秽而不敢直视,而有些女性虽然也很漂亮,用现在的说法称之为性感,但是却容易让人心生非份之想。这些都是人类的天性,不能随便扼杀,否则就是泯灭人性。清朝戴震就曾批评程朱理学是以理杀人,其实在先秦,乃至到了唐宋时期,在儒家思想上并没有象明清时期那么矫情,并将其极端化。
孔子周游列国,没几个诸侯理会他,这时来到了卫国,卫国虽小,孔子也曾批评此国“靡靡之音”,但是也不可将此国小看,它在战国各诸侯国中是存在年代最长的,几乎于大秦帝国同时灭亡。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如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大美人,拥有极大的权利,相传她有不良之行,很多想升官发财的人都通过讨好她来达到目的,孔子也去见这位夫人,希望自己能得到卫灵公的重用,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这样一来却引起了其门下最为刚直的弟子子路的不满,并公开对孔子提出批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连忙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一再表明自己和南子之间的交往没有其它特别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人类的天性,不能随便加以扼杀,否则也会很麻烦。现在有些学佛的人教条化地对待戒律,就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过于扼杀人类的天性,反而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其实戒律应该是智慧的体现,是得到智慧以后的自然流露,自然而然地就会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的表现,不需要通过强制才能达到,正所谓“慧为体,戒为用”,如果有戒律使进入佛门的人失去了朝气,那么对戒律的理解就有所偏差。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我们在学习《易经》时曾讲到过谦卦,其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只有谦,才能使我们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一种和平状态,处于一种不与人争的状态。这里为什么将“毋自欺,恶恶臭,好好色”和自谦﹑慎独联系在一起呢?其实就是不能过,过则犯错误,臭和色还只是在一些日常行为的表相,对于过我们还应该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德”上。好恶到此为止而不过,好恶而不动于心,好恶而不乱于性,保持自谦﹑慎独的状态,这需要持之以恒地修养才能炼就这样的功夫。
《易经》遁卦有云“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指明君子与小人交往的标准,君子一般都会讨厌小人,厌恶小人,打击小人,惩治小人,小人有错该惩罚,但是很多小人未必会犯罪犯错,《易经》系辞有云“小人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面对这样的小人不需要去花费精力来料理,所以君子对小人不要去厌恶他,否则就会失去君子的雅量和风范,但是在此基础上要严,与小人交往要有界限,要有度,两者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为什么要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呢?孔子就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你远离小人,他认为你摆架子看不起他而心生怨恨,你靠近他,他则不尊重你。其实这里并不是指小人和女子才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朋友之间经常在一起,相互乱说调侃,如果长时间不见面,就会疑神疑鬼,久而久之则心生怨气。人与人之间交往基本上都是近也麻烦,远也麻烦,一定要善于处理这样的事情,对君子应该如何,对小人又该如何,总之把握《易经》所给予我们的原则“不恶而严”,在表面上不露出任何憎恶情感,我们一定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有强烈的报复心,同时又要严格地划清彼此之间的界限,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过度。
其实这一点对于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适用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莫不如是。正如《大学》第三章中所云“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没有这样的磨练过程,那夫妻不成夫妻,父子不成父子,朋友不成朋友,师生不成师生,道业也更不可能有所增进。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当小人处于闲居的时候,往往无所顾忌,什么坏事情都敢做,什么话也都敢讲,但是如果与君子在一起,因君子有君子之威,小人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言语举止有很多不妥之处,进而就会马上加以遮掩,从而尽量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我在寺庙里常看见当老和尚不在的时候,年轻的和尚们就会很放松,一旦听到老和尚的手杖声,马上正襟危坐。在企业里也是这样,老总不在的时候,底下的员工就经常会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游戏等,但是老总一来,马上各自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一副兢兢业业的架式,这些都是世间常见的众生相。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君子见到小人,对小人的秉性可以说是很容易就一目了然,如同人在X光的照射下,心肝脾肺肾等都历历在目,小人的心思无法逃过君子的眼力。为什么君子能看穿小人所思所想呢?为什么君子能在小人的言语举止之间很容易就可以一举抓住要害呢?有一次我在云门寺里与老和尚在雨后散步,走到菜园子时看见一只猫趴在雨后积起的小水塘边,老和尚说此猫在打妄想,这时一只蜻蜓飞到水塘边,此猫跃起扑上去,扑了个空,我与老和尚见之遂哈哈大笑。所以我们应该要明白君子很容易就能看出他人的心思,而小人要看清君子则很难,往往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的心非常狭小,而君子则心胸开阔,君子可以装下小人,但是小人却容纳不下君子,再进一步说,君子敢于有所舍弃,而小人什么都放不下,君子善于决断,而小人就不善于决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比较容易理解小人,这是因为小人的心思﹑精神内容和污点,君子也同样具有,但是这些妄想不会左右君子的美德,不能乱其性,对此小人就无法理解,更不可能做到。小人见钱眼开,君子见钱同样也要眼开,但是不会向小人一样去伸手。君子有君子的德,君子有君子的量,其德就要守在仁义礼智信上,虽然有时固守在仁义礼智信上会吃亏,但就是这样,仍然要坚持守住,小人就不会如此了,对于吃亏的就放弃,要坚持让自己不吃亏。所以小人所具有的品性,君子同样有,而君子所具备的德行之美,小人就不可能有,否则君子凭什么来了解小人,正是因为君子具有小人的精神内容才能了解小人,而小人不具有君子的精神内容就难以理解君子。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表现得很纯净﹑朴实﹑坦然﹑宽广,没有机心,没有势利,即“诚于中”的情怀。在《月波洞中记》中,专门谈论了君子的相,当达到了某种境界后,其相就是“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然有君子的貌﹑言﹑视﹑听﹑思表现于外的形象,小人的随时算计别人﹑投机取巧﹑心胸狭窄等也同样会形于外,正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行为很容易通过形于外而被他人洞悉,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容易被高明的人把心思看穿,所以才要“慎其独也”,平常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要“慎独”。此外,对于“慎独”还有这样的理解,即独到的审慎,与众不同的审慎。另外,“慎独”还有在独处的时候需谨慎的说法,因为在众人面前,还不敢胡作非为,要合乎礼节,但是一旦独处的时候,往往心里面就会胡思乱想,所以真正有修为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如面临万仞,不敢想入非非,而在万人面前则如出入无人之境,是为君子之风,这样一来,就不容易被别人看穿了。
眼睛不要到处乱看,耳朵不要乱听,嘴巴不要乱说,身体四肢不要乱动,本光法师有一偈语“省繁杂语言,默然唯守敬,一切所应作,知时节消息”,让我们受益非浅,并用来随时警示自己。“省繁杂语言”就是不要乱说话。“默然唯守敬”就是要善于紧守敬默之道,这里不用安静的静,是因为用此静就失去了动态的能动性,这里用敬业的敬,对天地要敬,对师长要敬,对父母要敬,对自己的心要敬,要有一种恭敬之心,但并非如安静的那种消沉。“一切所应作,知时节消息”,去者,消也,来者,息也,要知来去因缘﹑一起一落,此消息是吉是凶,是顺是逆,心中一定要明白,这样才是智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否则与蠢人无异。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针对“慎独”的偈语,如果能达到所作所为能知时节消息的境界,那么不管是机会还是机遇,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反之,奢谈机会和机遇,始终都将是一脸茫然。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古人有一句话“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对于佛教来讲,千夫所指是一种诅咒,在古代诅咒是很灵验的。南宋初有这么一则公案,冯济川见到古人的画像时,说到“像在这里,人在何处,可知一灵不在皮袋”,大慧禅师看后说冯济川只知格物不知物格,冯济川大为差异,说自己熟读四书五经,尚还不懂什么是物格,大慧禅师遂对他讲了一则故事,是说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唐明皇通过剑阁﹑阆中前往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前阆中太守是唐明皇钦点的一个进士,对他恩宠有加,后封河南刺史,然而此人却向安禄山投降了,这时唐明皇经过阆中虎崖头,看见此处还挂有这位太守的头像,大怒,拔剑将其砍下,就在此时,参与叛乱的这位太守正在洛阳花天酒地,只见此人的头就莫名其妙地同时掉了下来。听到此,冯济川说从来没有这种事发生,经书史籍上都未见有记载,大慧禅师马上说“你为物所格啊”,冯济川听后方有所悟。其实此事可能未必有,但是高明的人可以通过真事或编造一个故事使你的心有所动,进而为它所蒙蔽,信为它所动,不信也仍然为它所动。
因此对于“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有谁见过呢?但是如果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突然对某人集体发难,对其提出严厉的批评意见,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那么如何避免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文中就接着说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有钱的人当然会将自己的房屋装修得富丽堂皇,这可能是衡量富的第一项指标,历代历朝几乎都是如此,古人讲究衣锦还乡,大都通过“润屋”来实现。然而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有德才能润身,现在的人几乎没有几个可以做到“以德润身”这一点,身心是一体的,“以德润身”也就是“以德润心”,我们要将此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这是财富所不能够达到的。我们如何才能能够实现呢?其实对于德并不空泛,它就是要落实在仁义礼智信上,处处都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仁人之心﹑忠义之气,举止言谈是否合理,待人接物是否有智,处理关系是否有信等等。其实对于仁义礼智信,并不是只有这么简单的几点内容,尤其是当“智”穿插于其中,它们就变化无穷,让人受用不尽,但是若离开了“智”来谈仁义礼信,那么就和孔已己﹑宋襄公等迂腐之人没什么区别了,对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无用。
但是要将仁义礼智信修炼得很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孔子所说的“温良恭俭让”是我们为人处事非常好的原则,我们若能在语言上﹑行为上﹑利益上能够自觉地做到温良恭俭让,做到谦和有礼,能够知羞识耻,这样一来德才能真正地润了我们的身心,德润身心,其心得安。反之,若不能德润身心,在仁义礼智信上有所缺失,且还有欺人欺心之事,有亏于德,那么绝对不可能心宽体胖,正所谓人正不怕影子斜,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自己没有作对不起别人和自己的事情,自然能吃得饱睡得着,整个人活得踏踏实实,当然能心宽体胖,这是对我们的精神得以自在的形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德润身”的基础之上。
前面这一切做到了,自然就能无畏。我们说观自在菩萨,又称之为观世音菩萨,还称之为施无畏菩萨,所谓“仁者无畏”,所以“故君子必诚其意”,我们一定要以“诚意”为本。诸多儒家经典都在反复强调“君子诚其意”这个问题,我也曾在众多专题讲座中不厌其泛地谈论这个话题,可见我们应该把“诚意”作为日常修身的重要功夫,贯穿始终,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使之变成我们思想语言行为中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有朋友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正其心?又怎样才能正其心呢?”,也有朋友在看到佛教的“八正道”时对“正”觉得无从入手,对于“正”,没有纯理论的解释,它更多的是表现在事上。当年有人向袁焕仙老先生请教什么是中,老先生拿出一根筷子问此人中在什么地方,此人遂指向筷子的中间说这里是中,于是老先生将筷子掰成两段,又问中在什么地方,刚才的中换了一个场景后已经变成了边,如此不断的掰下去,这个中也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必然是有所对待的,正亦是如此。
为了说明什么是正,文中接着就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里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中者,正也,中正一体,前面的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都是将喜怒哀乐有所发,因此就不能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几位朋友曾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褒义还是贬义有所争论,《庄子外篇·达生》中有云“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如果穿着鞋子在路上走,如果能不知晓脚的存在,那么一定是因为这鞋子恰到好处,如果鞋子大小不合适,那么在走路的时候就绝对不可能忘记脚的存在,总是觉得脚不舒服,或夹脚或易落。古人上衣下裳,一般都会以丝巾或布绳等当作带子系在腰间,如果在路上让人忘记了腰的存在,那必定是因为带子很合适,如果不合适,那么衣裳或是松松垮垮,裤子易落,或是系得太紧让人难受,就不可能使人忘记腰的存在。如果忘记了是非,那么肯定是因为你的心正处于一种很舒适平和的状态,反之,肯定会被七情六欲所缠绕,就不可能忘记是非。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定是心有所适,体有所适,悠哉悠哉,乐在其中,没有什么情致上的事情将你束缚,也没有什么麻烦把你束缚,心处于自由自在的愉悦状态之中,犹如苏东坡《留侯论》中“泰山崩于前面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的境界,这是修佛或是修儒等修到家所必然达到的境界,此时已经不必再用佛教或儒家等的语言来交谈,他早已超出这个有形有相的语言圈子,同样可以使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
对于佛教而言,如果入定达到了三摩地的境界时,眼睛其实并未闭上,你在前面晃动或是敲锣打鼓甚至打雷都不能将其唤醒,必须有规律地敲打专门的小罄才能引之出定,这不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境界吗?一代圣人孔子也曾有过这样的境界,他在鲁国听韶乐时,三月而不知肉味,深得乐中三昧,已经进入并沉浸在音乐极美的境界中。
所以“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里所讲的这几则是对我们前面所讲的“正心诚意”的一些补充,我们就不再加以过多阐述了。第五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知本就是知之至。我们的知﹑我们的智慧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要进入怎样一种状况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文过饰非,就是当面对自己的麻烦﹑弱点和过失时,往往都会给自己开后门﹑打掩护﹑找道理,为自己的过失打圆场,这其实是对“诚意”的一种障碍。我们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如何能“诚意”呢?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或是以此来批评他人,而是需要落实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之中。我们说别人挺容易,但是自己要做到却很艰难,如果按照宗教信徒的形式似乎比较容易做到一些,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纯粹的宗教信徒,那么对于儒家学说又如何来看待“诚意”呢?儒家将此落实在了非常深的精神层面和思维层面之中。
佛家有“八正道”之说,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那什么是“正”呢?就是要规范化,要合乎于戒律,不能走入歧途,这里分成“八证道”看上去似乎太麻烦了,儒家将此简洁化,周惇颐在《通书》中就用了这样一句话“诚其心而已矣”,就是要纯净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并不是纯净的,其中包含着很多的杂质,怎样才能把这些杂质过滤掉呢?平时我们的心往往都被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等等所包围和干扰,导致我们的心地不纯,因此要“诚其意”。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诚意”呢?首先就要“毋自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打了一个妄想,想想觉得正常;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就起邪心,想想也觉得正常;看到前面摆放着一堆金钱而心动,想想还是觉得正常,这些都只是针对平常人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进行高层次的德行修养而言,那就不正常了。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一杆秤,但大都是用来称别人,很少有人会去称量一下自己,“毋自欺”就是要求我们经常用这杆秤称一称自己,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个检查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外界强加于我们自身,不是什么教条﹑戒律或框框。
那么“诚意”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文中又接着说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的确需要很深的功夫才能做到。这两种状态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对于恶臭无法容忍,对于美好的事物会生出爱慕之心,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性使然,人之常情,但是不能过度。以前喝盖碗茶时,盖碗上往往都有“美人如玉,可以清心”八个字,当然有些女性非常漂亮且贤良淑德,让人觉得神圣不可侵犯,自惭形秽而不敢直视,而有些女性虽然也很漂亮,用现在的说法称之为性感,但是却容易让人心生非份之想。这些都是人类的天性,不能随便扼杀,否则就是泯灭人性。清朝戴震就曾批评程朱理学是以理杀人,其实在先秦,乃至到了唐宋时期,在儒家思想上并没有象明清时期那么矫情,并将其极端化。
孔子周游列国,没几个诸侯理会他,这时来到了卫国,卫国虽小,孔子也曾批评此国“靡靡之音”,但是也不可将此国小看,它在战国各诸侯国中是存在年代最长的,几乎于大秦帝国同时灭亡。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如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大美人,拥有极大的权利,相传她有不良之行,很多想升官发财的人都通过讨好她来达到目的,孔子也去见这位夫人,希望自己能得到卫灵公的重用,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这样一来却引起了其门下最为刚直的弟子子路的不满,并公开对孔子提出批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连忙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一再表明自己和南子之间的交往没有其它特别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人类的天性,不能随便加以扼杀,否则也会很麻烦。现在有些学佛的人教条化地对待戒律,就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过于扼杀人类的天性,反而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其实戒律应该是智慧的体现,是得到智慧以后的自然流露,自然而然地就会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的表现,不需要通过强制才能达到,正所谓“慧为体,戒为用”,如果有戒律使进入佛门的人失去了朝气,那么对戒律的理解就有所偏差。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我们在学习《易经》时曾讲到过谦卦,其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只有谦,才能使我们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一种和平状态,处于一种不与人争的状态。这里为什么将“毋自欺,恶恶臭,好好色”和自谦﹑慎独联系在一起呢?其实就是不能过,过则犯错误,臭和色还只是在一些日常行为的表相,对于过我们还应该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德”上。好恶到此为止而不过,好恶而不动于心,好恶而不乱于性,保持自谦﹑慎独的状态,这需要持之以恒地修养才能炼就这样的功夫。
《易经》遁卦有云“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指明君子与小人交往的标准,君子一般都会讨厌小人,厌恶小人,打击小人,惩治小人,小人有错该惩罚,但是很多小人未必会犯罪犯错,《易经》系辞有云“小人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面对这样的小人不需要去花费精力来料理,所以君子对小人不要去厌恶他,否则就会失去君子的雅量和风范,但是在此基础上要严,与小人交往要有界限,要有度,两者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为什么要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呢?孔子就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你远离小人,他认为你摆架子看不起他而心生怨恨,你靠近他,他则不尊重你。其实这里并不是指小人和女子才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朋友之间经常在一起,相互乱说调侃,如果长时间不见面,就会疑神疑鬼,久而久之则心生怨气。人与人之间交往基本上都是近也麻烦,远也麻烦,一定要善于处理这样的事情,对君子应该如何,对小人又该如何,总之把握《易经》所给予我们的原则“不恶而严”,在表面上不露出任何憎恶情感,我们一定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有强烈的报复心,同时又要严格地划清彼此之间的界限,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过度。
其实这一点对于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适用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莫不如是。正如《大学》第三章中所云“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没有这样的磨练过程,那夫妻不成夫妻,父子不成父子,朋友不成朋友,师生不成师生,道业也更不可能有所增进。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当小人处于闲居的时候,往往无所顾忌,什么坏事情都敢做,什么话也都敢讲,但是如果与君子在一起,因君子有君子之威,小人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言语举止有很多不妥之处,进而就会马上加以遮掩,从而尽量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我在寺庙里常看见当老和尚不在的时候,年轻的和尚们就会很放松,一旦听到老和尚的手杖声,马上正襟危坐。在企业里也是这样,老总不在的时候,底下的员工就经常会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游戏等,但是老总一来,马上各自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一副兢兢业业的架式,这些都是世间常见的众生相。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君子见到小人,对小人的秉性可以说是很容易就一目了然,如同人在X光的照射下,心肝脾肺肾等都历历在目,小人的心思无法逃过君子的眼力。为什么君子能看穿小人所思所想呢?为什么君子能在小人的言语举止之间很容易就可以一举抓住要害呢?有一次我在云门寺里与老和尚在雨后散步,走到菜园子时看见一只猫趴在雨后积起的小水塘边,老和尚说此猫在打妄想,这时一只蜻蜓飞到水塘边,此猫跃起扑上去,扑了个空,我与老和尚见之遂哈哈大笑。所以我们应该要明白君子很容易就能看出他人的心思,而小人要看清君子则很难,往往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的心非常狭小,而君子则心胸开阔,君子可以装下小人,但是小人却容纳不下君子,再进一步说,君子敢于有所舍弃,而小人什么都放不下,君子善于决断,而小人就不善于决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比较容易理解小人,这是因为小人的心思﹑精神内容和污点,君子也同样具有,但是这些妄想不会左右君子的美德,不能乱其性,对此小人就无法理解,更不可能做到。小人见钱眼开,君子见钱同样也要眼开,但是不会向小人一样去伸手。君子有君子的德,君子有君子的量,其德就要守在仁义礼智信上,虽然有时固守在仁义礼智信上会吃亏,但就是这样,仍然要坚持守住,小人就不会如此了,对于吃亏的就放弃,要坚持让自己不吃亏。所以小人所具有的品性,君子同样有,而君子所具备的德行之美,小人就不可能有,否则君子凭什么来了解小人,正是因为君子具有小人的精神内容才能了解小人,而小人不具有君子的精神内容就难以理解君子。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表现得很纯净﹑朴实﹑坦然﹑宽广,没有机心,没有势利,即“诚于中”的情怀。在《月波洞中记》中,专门谈论了君子的相,当达到了某种境界后,其相就是“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然有君子的貌﹑言﹑视﹑听﹑思表现于外的形象,小人的随时算计别人﹑投机取巧﹑心胸狭窄等也同样会形于外,正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行为很容易通过形于外而被他人洞悉,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容易被高明的人把心思看穿,所以才要“慎其独也”,平常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定要“慎独”。此外,对于“慎独”还有这样的理解,即独到的审慎,与众不同的审慎。另外,“慎独”还有在独处的时候需谨慎的说法,因为在众人面前,还不敢胡作非为,要合乎礼节,但是一旦独处的时候,往往心里面就会胡思乱想,所以真正有修为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如面临万仞,不敢想入非非,而在万人面前则如出入无人之境,是为君子之风,这样一来,就不容易被别人看穿了。
眼睛不要到处乱看,耳朵不要乱听,嘴巴不要乱说,身体四肢不要乱动,本光法师有一偈语“省繁杂语言,默然唯守敬,一切所应作,知时节消息”,让我们受益非浅,并用来随时警示自己。“省繁杂语言”就是不要乱说话。“默然唯守敬”就是要善于紧守敬默之道,这里不用安静的静,是因为用此静就失去了动态的能动性,这里用敬业的敬,对天地要敬,对师长要敬,对父母要敬,对自己的心要敬,要有一种恭敬之心,但并非如安静的那种消沉。“一切所应作,知时节消息”,去者,消也,来者,息也,要知来去因缘﹑一起一落,此消息是吉是凶,是顺是逆,心中一定要明白,这样才是智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否则与蠢人无异。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针对“慎独”的偈语,如果能达到所作所为能知时节消息的境界,那么不管是机会还是机遇,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反之,奢谈机会和机遇,始终都将是一脸茫然。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古人有一句话“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对于佛教来讲,千夫所指是一种诅咒,在古代诅咒是很灵验的。南宋初有这么一则公案,冯济川见到古人的画像时,说到“像在这里,人在何处,可知一灵不在皮袋”,大慧禅师看后说冯济川只知格物不知物格,冯济川大为差异,说自己熟读四书五经,尚还不懂什么是物格,大慧禅师遂对他讲了一则故事,是说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唐明皇通过剑阁﹑阆中前往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前阆中太守是唐明皇钦点的一个进士,对他恩宠有加,后封河南刺史,然而此人却向安禄山投降了,这时唐明皇经过阆中虎崖头,看见此处还挂有这位太守的头像,大怒,拔剑将其砍下,就在此时,参与叛乱的这位太守正在洛阳花天酒地,只见此人的头就莫名其妙地同时掉了下来。听到此,冯济川说从来没有这种事发生,经书史籍上都未见有记载,大慧禅师马上说“你为物所格啊”,冯济川听后方有所悟。其实此事可能未必有,但是高明的人可以通过真事或编造一个故事使你的心有所动,进而为它所蒙蔽,信为它所动,不信也仍然为它所动。
因此对于“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有谁见过呢?但是如果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突然对某人集体发难,对其提出严厉的批评意见,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那么如何避免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文中就接着说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有钱的人当然会将自己的房屋装修得富丽堂皇,这可能是衡量富的第一项指标,历代历朝几乎都是如此,古人讲究衣锦还乡,大都通过“润屋”来实现。然而我们应该注重的是有德才能润身,现在的人几乎没有几个可以做到“以德润身”这一点,身心是一体的,“以德润身”也就是“以德润心”,我们要将此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这是财富所不能够达到的。我们如何才能能够实现呢?其实对于德并不空泛,它就是要落实在仁义礼智信上,处处都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仁人之心﹑忠义之气,举止言谈是否合理,待人接物是否有智,处理关系是否有信等等。其实对于仁义礼智信,并不是只有这么简单的几点内容,尤其是当“智”穿插于其中,它们就变化无穷,让人受用不尽,但是若离开了“智”来谈仁义礼信,那么就和孔已己﹑宋襄公等迂腐之人没什么区别了,对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无用。
但是要将仁义礼智信修炼得很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孔子所说的“温良恭俭让”是我们为人处事非常好的原则,我们若能在语言上﹑行为上﹑利益上能够自觉地做到温良恭俭让,做到谦和有礼,能够知羞识耻,这样一来德才能真正地润了我们的身心,德润身心,其心得安。反之,若不能德润身心,在仁义礼智信上有所缺失,且还有欺人欺心之事,有亏于德,那么绝对不可能心宽体胖,正所谓人正不怕影子斜,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自己没有作对不起别人和自己的事情,自然能吃得饱睡得着,整个人活得踏踏实实,当然能心宽体胖,这是对我们的精神得以自在的形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德润身”的基础之上。
前面这一切做到了,自然就能无畏。我们说观自在菩萨,又称之为观世音菩萨,还称之为施无畏菩萨,所谓“仁者无畏”,所以“故君子必诚其意”,我们一定要以“诚意”为本。诸多儒家经典都在反复强调“君子诚其意”这个问题,我也曾在众多专题讲座中不厌其泛地谈论这个话题,可见我们应该把“诚意”作为日常修身的重要功夫,贯穿始终,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使之变成我们思想语言行为中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有朋友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正其心?又怎样才能正其心呢?”,也有朋友在看到佛教的“八正道”时对“正”觉得无从入手,对于“正”,没有纯理论的解释,它更多的是表现在事上。当年有人向袁焕仙老先生请教什么是中,老先生拿出一根筷子问此人中在什么地方,此人遂指向筷子的中间说这里是中,于是老先生将筷子掰成两段,又问中在什么地方,刚才的中换了一个场景后已经变成了边,如此不断的掰下去,这个中也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必然是有所对待的,正亦是如此。
为了说明什么是正,文中接着就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里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中者,正也,中正一体,前面的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都是将喜怒哀乐有所发,因此就不能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几位朋友曾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褒义还是贬义有所争论,《庄子外篇·达生》中有云“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如果穿着鞋子在路上走,如果能不知晓脚的存在,那么一定是因为这鞋子恰到好处,如果鞋子大小不合适,那么在走路的时候就绝对不可能忘记脚的存在,总是觉得脚不舒服,或夹脚或易落。古人上衣下裳,一般都会以丝巾或布绳等当作带子系在腰间,如果在路上让人忘记了腰的存在,那必定是因为带子很合适,如果不合适,那么衣裳或是松松垮垮,裤子易落,或是系得太紧让人难受,就不可能使人忘记腰的存在。如果忘记了是非,那么肯定是因为你的心正处于一种很舒适平和的状态,反之,肯定会被七情六欲所缠绕,就不可能忘记是非。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定是心有所适,体有所适,悠哉悠哉,乐在其中,没有什么情致上的事情将你束缚,也没有什么麻烦把你束缚,心处于自由自在的愉悦状态之中,犹如苏东坡《留侯论》中“泰山崩于前面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的境界,这是修佛或是修儒等修到家所必然达到的境界,此时已经不必再用佛教或儒家等的语言来交谈,他早已超出这个有形有相的语言圈子,同样可以使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
对于佛教而言,如果入定达到了三摩地的境界时,眼睛其实并未闭上,你在前面晃动或是敲锣打鼓甚至打雷都不能将其唤醒,必须有规律地敲打专门的小罄才能引之出定,这不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境界吗?一代圣人孔子也曾有过这样的境界,他在鲁国听韶乐时,三月而不知肉味,深得乐中三昧,已经进入并沉浸在音乐极美的境界中。
所以“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里所讲的这几则是对我们前面所讲的“正心诚意”的一些补充,我们就不再加以过多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