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泛讲——第四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9:27:24
冯学成 [龙江书院]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所包含的范围还是太大了,“诚意”就开始逐渐向思维的深处﹑思维功能的基点上入手了。心是很大的,一个又一个念头在不断地闪现,怎样才能把握住我们自身这种庞杂的思维流呢?如何把握我们这种在上下左右前后过去未来穿梭不息的心呢?那就需要“诚意”的功夫。诚意,借用佛教的语言,就称之为“思维修”,其中第一条为净虑,就是要先将我们思维中的杂志先进行过滤,如果不能将我们思维中的种种是是非非﹑来来去去的内容不尽进行一番过滤,我们就不能知道我们是如何思维,就不知道我们的心里活动是如何展开,也就不可能把握住我们精神的始点和原点,那就将失去修身修心的基础。如果我们能“诚意”,使我们的整个心处于圣洁空灵的地带,那是无污染的境界,那一切都将是非常的美丽并有所超越。反之,我们被世俗的繁杂事物所纠缠,没有只属于自己享受的精神空间,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情。
通过“诚意”,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虽短短数十字,却蕴涵了极大极高的思维层面,佛教认为通过“诚意”就可以得到“真如”。当然我们也不可能通过这简短的阐述就能明白其真义,对此各门各派都有着不同的一套使身心得意净化程序,都强调要进行这方面专门的修行,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诚意”的重要性。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意指我们必须先有这样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诚意。这里如同一个圆,分不清何处是终点,又何处是起点,“诚意”都似乎已经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了,但是它既非起点也非终点,在它的前面仍然还有着新事物。为什么我们要“诚意”呢?面对着二十一世纪如此灿烂的世界,为什么还要眼观鼻鼻观心的打坐入定呢?要将精神摆到“诚意”的位置上,就需要一个致知的过程,要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否则就不会相信“正心诚意”所表达的理论,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修炼,才能使自己成为大人。只有在“正心诚意”上,才能对社会中的各种因缘有正确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总是被各种杂念所干扰,被世俗的事物所缠绕,那怎么还能成大事﹑成大人呢?那显眼不可能得到实现。现在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西方心理学说,但是我们的古人早就将此说得非常清楚了,西方心理学是病态心理学,总是去研究人们心中阴暗的一面,结果自己的精神往往也会变得有些古怪,而中国古代的心性学是圣贤心理学,是从人们心中光明的一面出发,这也是两者的分水岭,虽然现代心理学也开始需要加入禅宗的理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将其作为手段或是药引也就大错特错了,没有认识到圣贤心理其实是我们本质俱足的,不需要外求才能得到,这样一来才能使自己牢不可破,攻无不可,战无不胜,若是外求的,那就有生有灭,有来有去,且未必能嫁接成功。
禅宗神惠大师有云“致知一字,众妙之门”,《心经》有“照见五蕴皆空”之说,照即是知。“致知”,王阳明称之为致良知,这个良知严格来讲就是智慧,佛教称之为清纯的觉照力。我们前面谈“诚意”,那它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的觉照力,它无时无刻不在觉照之中,对是是非非,对生生灭灭,对来来去去,对里里外外一切的一切无不在我的觉照之中,这个觉照可以盖天盖地,也可以微乎其微,如《通书》有所云“阙彰阙微”,有着无穷大或无穷小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把“致知”如实地把控住,但“致知”并不是要我们离开自己,它是本自俱足的,无需加以外求,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的内修过程才能实现,它如同一个迷宫,也许有的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来,也许有人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来,但是更多的人则深陷其中,若能做到真正的“致知”,用佛教的语言那也就能“大彻大悟”了。
“致知”仍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格物”,即文中“致知在格物”。由此可见《大学》的高明之处,它总是在给了你一个实现成功的前提后,又在此前提上不断加上一个新的前提,似乎没有尽头,其实“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四者说的都是一回事,只不过将这么一件事情分成了四个面,使之成为一个圆上的四点,至于谁是终点﹑谁是起点或谁是过程无法分清,都可为起点和终点,又都不可为起点和终点。
“格物”,格者,与物相击之谓格,佛教称之为“缘起”,此物与彼物﹑我们的心物相击称之为格。“格物”就是心和心的对象一定要发生关系,那心的对象是什么呢?是道。那道又是什么呢?是心,那么心的对象还是心。楞严经就有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可及”。“格物”格过去格过来,结果还是格自己,从生至死,我们永远都是自己和自己打交道,西方叔本华就说“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的表象”,佛教称之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谁都不可能超出自己的精神来了解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必须转换成我们自己的精神内容才能得以了解,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必须转换成为我们的精神内容,转化成为我们情感的承受,离开了自我的精神内容,离开了自我的情感的承受,外部的事情将与我们毫无关系。正因为如此,西方才有了“不可知论”的出现,
其实“不可知论”并不是说不可知,而是要说明我们内心世界的东西只有我们的内心才知道,我们通过语言彼此之间交流,你的语言必须要通过我自己的翻译,变成我的思想信号,才能使我得以接受,但是我所接受的信号是否是你所想要表达的信息呢?可能未必一样,你所传达的东西必须通过我的转换才能为我所理解,因此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封闭的自我感觉之中,表面上我们是在和无穷无尽的事物交流,在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精神内容的不同面而已。若看不透,堪不破,就总会觉得与朋友打交道真麻烦,才会有古人的“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感慨之言,人与人的精神有差别,精神的氛围也有所不同,各人的文化学识也有差别,你的世界和他的世界是肯定有差别,在有差别的信息交流时相互之间未必就能读懂,要想有可能读懂,就必须要“正心诚意”,不能加入丝毫的主观意识,好好接受对方发送过来的信息,或许能破译出相同的结果,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庄子就有云“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穷无尽,说不清,道不明,西方称之为“聋子的对话”。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必须“格物”,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心,明白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你能明白自己的快乐从何而来,才能知道别人的快乐从何而来,知道了自己的痛苦从何而来,才能了解别人的痛苦从何而来,因此孔子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言,才能有互相沟通的平台,不然我们所说的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呢?“格物”的最高境界就是“格心”,进而悟道,也就是“致知”,也就是“诚意”,也就是“正心”,这一切做好了,就称之为“内圣”。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其实是相当宗教化的事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这四者在儒家学说里面还没有这么高深的精神层面,一直到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特别是禅宗的兴起,对次四者的解释才升华到了如此高的境界,达到了宗教的至高点,将其落实到了精神的本元上。反过来讲,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宗教情怀而放弃世间,那就成了宋明理学所批评的“半边圣人”,缺乏实践性,不能致用,不能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要看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体性和因果性,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一定要注重这个过程,我们不能学历史上某些人致天下于不顾,应该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其实真正圣贤之士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之心﹑政治情怀和抱负,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通过历史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人,如宋王阳明就是一位反金志士。
前面我们主要对《大学》的经文进行了一番阐述,从而明白“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是内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所谓“内圣外王”,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作为一介布衣,不论富贵贫贱都要独善其身,这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如果不能独善其身,那么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乃至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陷入麻烦之中。
善,去年柏林寺夏令营的主题是华严宗的净行品,对此净慧老和尚就提出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口号。我们的心在平常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做到很好的优化,不能做到真正的随心所欲,不能在面对任何因缘环境的时候都可以善于料理和对待,所以“善用其心”就需要相当高的修为功夫,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善待一切”。“穷则独善其身”,此身当然是指我们的身心,而善则是内外俱有。我们往往都是处于穷的状态中才容易做到独善其心,而在“达”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了,一个人在功名富贵的时候,哪里还有时间一个人静下心来料理自己的身心呢?不管是领导还是老板,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时每刻都被诸多的繁杂事务所烦扰,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可以静心做学问,没有时间来面对自己,审视自己。如果大家能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对自己盘点,从而进行一番总结,那都将受益匪浅,可惜这样的人很难得一见。
善,让我们对此再加以延伸,我们学习《通书》的时候讲到过“通”字,知道“善是通之用”。某个人是通才,是通人,这个“通”仅仅是落实在精神层面上和知识上,但是在事上,华严宗有云“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上通”比较容易实现,要在事上通就未必容易了,因此在事上,就需要在“通”上再加上一个“善”。
我们在“穷”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种种麻烦,所谓油盐柴米酱醋茶,总是在为生计不停地奔波,有时还会受到他人的白眼和讥讽,被别人吆喝过来吆喝过去,在这种困境之中,如何才能独善其身﹑独善其心呢?对此我以前就常言要练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总之要使自己的身心都要顺,如果能有所成,当有机会来临时才能做到兼济天下。
《大学》经文最后一段中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指出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是以修身为本。我们的本钱就是我们的身心,皇帝不能离开自己的身心,普通老百姓也不可能离开各自的身心,以前常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们一定以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有资格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才可能去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决不能放弃“修身”这个基础,在任何时候都要抓住“修身”这个纲。有朋友问佛家“照见五蕴皆空”的这个“照”该如何体验,其实只要我们能以修身为本,就可以培植我们的“觉照心”和“觉照力”,若能将此培育成熟,并能够和事物打成一片,那么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是喜或悲,无处不是,无处不在,都能表现出自己光辉的一面,才能称之为大丈夫,才能符合《大学》之道。因此不论是做什么,都必须以“修身”为本,过去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大学》这篇文章,在古代可以说是七八岁之前孩子启蒙所必学,甚至已经年满七八十岁的长者也仍然还是会经常学习,时时都在依此检查自己有无“正心诚意”,有无“格物致知”,自我反省,如果在遇到某事的时候言行举止有错,还会为此深深自责。对古人而言,特别是对士大夫阶层而言,《大学》的这段经文始终贯穿于他们的生命之中,一直以此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先把这个“本”做好,否则“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我们的心性为本,我们心性所面对的世界为末,心性未调理好,那我们心性所面对的对象又怎么可能调理好呢?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我们该如何料理厚和薄呢?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性培植深厚,就如《易经》坤卦所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再如其六二爻所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以及其六二爻象辞所云“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这就是我们需要厚的地方。如果该厚的地方薄了,在德行上﹑在道义上﹑在仁义礼智信上都有所亏欠,那么就不可能有一个厚实所对应的世界。孩提时读书,数理化语文外语等基本功夫做扎实,那么考试就会相应轻松,且成绩也会好,如果没有做扎实,成绩怎么可能还会好呢?同理,一个人待人接物,如果对自己都很刻薄,还怎么可能对别人和事物厚道呢?
《菜根谭》中有云“待人薄者待己亦薄,待人厚者待己亦厚”。如果自己内心世界很单薄,那么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也很单薄。如果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没有厚重起来,那么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就不可能滋润和厚实。以前去做客,首先要看主人家的待客之道,俗话说“在家不会待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所以我们在面对厚薄的问题时,在德上一定要厚,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一定要厚实,如果将此淡薄,那么做事情也会淡薄,待人刻薄,做事也就刻薄,更不可能扩大自己的人事圈子。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大学》这一句中所蕴涵的因果关系。
对于《大学》的经文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下面我们将开始对《大学》传的学习。《大学》传有十章,实际上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其中的三章,只是没有逐字逐句去进行讲解罢了。
第一章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以上是《大学》传的前三章内容,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很多的阐述,这里就不再加以过多的讲解了。
第四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前面我们才谈到“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的本,这里就开始提出“知本”,那什么是“知本”呢?孔子为什么将此问题落实在“听讼”呢?讼,是指打官司,指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为什么会如此呢?朋友之间会不会打官司呢?真正道义上的朋友之间不会有官司;夫妻之间会打官司吗?恩爱的夫妻不会有官司;父子(母女)之间会打官司吗?亲密的父子(母女)之间不会有官司。既然有官司,那必然是因为在社会之中,由于修为不到位,并且容易受利益驱使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会有官讼是非。但是作为大人君子,为天子牧民,自然要将君子的仁义用以教化还没有进入仁义境界的小人们。涉及到官司之事,当然就会和仁义礼智信有距离,那么作为大人君子听老百姓打官司,就必须放下架子并善于倾听。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善于听病人倾述自己的病症,如果一个医生连病人的倾述都不听,那么这个医生是否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就很值得怀疑了。作为大人听官司也是如此,要善于听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和答辩。
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时,有过作法官的经历,因此才会有上面的感受之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听讼的时候,自己和大家一样都是人,那又怎样才能使这个社会没有争讼之事呢?古代考核县官的政绩,首先看其所管理的辖区是否山清水秀,再看街上有多少沿街乞讨的人,然后还要看看监狱中有多少犯人,如果犯人过多,那么这个县官的政绩就有问题,此外在农闲时是否到书院讲学或是听课,县官是如此考核,州官亦是如此,朝廷大员也是如此,皇帝仍然是如此。如果德化做得好,那么社会上作奸犯科的人就少,正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如果被逼上梁山的人多了,那么这个官僚体制就该大力整顿,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应该是一目了然。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要让那些刁钻不实的人不敢尽情随意地编造谎言,要使民心畏服。所以“无讼”才称之为“知本”,使普通老百姓大化无迹,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升平景象,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畏民志,作为一个领导,对下面的老百姓应该要有敬畏之心,一方面要顺民心,顺顺民意,顺民情,但是另一方面顺并不是要姑息养奸,而是要立足于圣人的教化,反过来才能通过老百姓这面明镜来审视统治者的政绩究竟如何,是优是劣,因此我们应该把“民志”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才能称之为“知本”。冯学成 [龙江书院]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所包含的范围还是太大了,“诚意”就开始逐渐向思维的深处﹑思维功能的基点上入手了。心是很大的,一个又一个念头在不断地闪现,怎样才能把握住我们自身这种庞杂的思维流呢?如何把握我们这种在上下左右前后过去未来穿梭不息的心呢?那就需要“诚意”的功夫。诚意,借用佛教的语言,就称之为“思维修”,其中第一条为净虑,就是要先将我们思维中的杂志先进行过滤,如果不能将我们思维中的种种是是非非﹑来来去去的内容不尽进行一番过滤,我们就不能知道我们是如何思维,就不知道我们的心里活动是如何展开,也就不可能把握住我们精神的始点和原点,那就将失去修身修心的基础。如果我们能“诚意”,使我们的整个心处于圣洁空灵的地带,那是无污染的境界,那一切都将是非常的美丽并有所超越。反之,我们被世俗的繁杂事物所纠缠,没有只属于自己享受的精神空间,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情。
通过“诚意”,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虽短短数十字,却蕴涵了极大极高的思维层面,佛教认为通过“诚意”就可以得到“真如”。当然我们也不可能通过这简短的阐述就能明白其真义,对此各门各派都有着不同的一套使身心得意净化程序,都强调要进行这方面专门的修行,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诚意”的重要性。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意指我们必须先有这样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诚意。这里如同一个圆,分不清何处是终点,又何处是起点,“诚意”都似乎已经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了,但是它既非起点也非终点,在它的前面仍然还有着新事物。为什么我们要“诚意”呢?面对着二十一世纪如此灿烂的世界,为什么还要眼观鼻鼻观心的打坐入定呢?要将精神摆到“诚意”的位置上,就需要一个致知的过程,要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否则就不会相信“正心诚意”所表达的理论,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修炼,才能使自己成为大人。只有在“正心诚意”上,才能对社会中的各种因缘有正确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总是被各种杂念所干扰,被世俗的事物所缠绕,那怎么还能成大事﹑成大人呢?那显眼不可能得到实现。现在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西方心理学说,但是我们的古人早就将此说得非常清楚了,西方心理学是病态心理学,总是去研究人们心中阴暗的一面,结果自己的精神往往也会变得有些古怪,而中国古代的心性学是圣贤心理学,是从人们心中光明的一面出发,这也是两者的分水岭,虽然现代心理学也开始需要加入禅宗的理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将其作为手段或是药引也就大错特错了,没有认识到圣贤心理其实是我们本质俱足的,不需要外求才能得到,这样一来才能使自己牢不可破,攻无不可,战无不胜,若是外求的,那就有生有灭,有来有去,且未必能嫁接成功。
禅宗神惠大师有云“致知一字,众妙之门”,《心经》有“照见五蕴皆空”之说,照即是知。“致知”,王阳明称之为致良知,这个良知严格来讲就是智慧,佛教称之为清纯的觉照力。我们前面谈“诚意”,那它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的觉照力,它无时无刻不在觉照之中,对是是非非,对生生灭灭,对来来去去,对里里外外一切的一切无不在我的觉照之中,这个觉照可以盖天盖地,也可以微乎其微,如《通书》有所云“阙彰阙微”,有着无穷大或无穷小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把“致知”如实地把控住,但“致知”并不是要我们离开自己,它是本自俱足的,无需加以外求,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的内修过程才能实现,它如同一个迷宫,也许有的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来,也许有人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来,但是更多的人则深陷其中,若能做到真正的“致知”,用佛教的语言那也就能“大彻大悟”了。
“致知”仍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格物”,即文中“致知在格物”。由此可见《大学》的高明之处,它总是在给了你一个实现成功的前提后,又在此前提上不断加上一个新的前提,似乎没有尽头,其实“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四者说的都是一回事,只不过将这么一件事情分成了四个面,使之成为一个圆上的四点,至于谁是终点﹑谁是起点或谁是过程无法分清,都可为起点和终点,又都不可为起点和终点。
“格物”,格者,与物相击之谓格,佛教称之为“缘起”,此物与彼物﹑我们的心物相击称之为格。“格物”就是心和心的对象一定要发生关系,那心的对象是什么呢?是道。那道又是什么呢?是心,那么心的对象还是心。楞严经就有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可及”。“格物”格过去格过来,结果还是格自己,从生至死,我们永远都是自己和自己打交道,西方叔本华就说“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的表象”,佛教称之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谁都不可能超出自己的精神来了解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必须转换成我们自己的精神内容才能得以了解,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必须转换成为我们的精神内容,转化成为我们情感的承受,离开了自我的精神内容,离开了自我的情感的承受,外部的事情将与我们毫无关系。正因为如此,西方才有了“不可知论”的出现,
其实“不可知论”并不是说不可知,而是要说明我们内心世界的东西只有我们的内心才知道,我们通过语言彼此之间交流,你的语言必须要通过我自己的翻译,变成我的思想信号,才能使我得以接受,但是我所接受的信号是否是你所想要表达的信息呢?可能未必一样,你所传达的东西必须通过我的转换才能为我所理解,因此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封闭的自我感觉之中,表面上我们是在和无穷无尽的事物交流,在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精神内容的不同面而已。若看不透,堪不破,就总会觉得与朋友打交道真麻烦,才会有古人的“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感慨之言,人与人的精神有差别,精神的氛围也有所不同,各人的文化学识也有差别,你的世界和他的世界是肯定有差别,在有差别的信息交流时相互之间未必就能读懂,要想有可能读懂,就必须要“正心诚意”,不能加入丝毫的主观意识,好好接受对方发送过来的信息,或许能破译出相同的结果,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庄子就有云“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穷无尽,说不清,道不明,西方称之为“聋子的对话”。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必须“格物”,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心,明白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你能明白自己的快乐从何而来,才能知道别人的快乐从何而来,知道了自己的痛苦从何而来,才能了解别人的痛苦从何而来,因此孔子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言,才能有互相沟通的平台,不然我们所说的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呢?“格物”的最高境界就是“格心”,进而悟道,也就是“致知”,也就是“诚意”,也就是“正心”,这一切做好了,就称之为“内圣”。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其实是相当宗教化的事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这四者在儒家学说里面还没有这么高深的精神层面,一直到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特别是禅宗的兴起,对次四者的解释才升华到了如此高的境界,达到了宗教的至高点,将其落实到了精神的本元上。反过来讲,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宗教情怀而放弃世间,那就成了宋明理学所批评的“半边圣人”,缺乏实践性,不能致用,不能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要看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体性和因果性,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一定要注重这个过程,我们不能学历史上某些人致天下于不顾,应该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其实真正圣贤之士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之心﹑政治情怀和抱负,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通过历史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人,如宋王阳明就是一位反金志士。
前面我们主要对《大学》的经文进行了一番阐述,从而明白“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是内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所谓“内圣外王”,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作为一介布衣,不论富贵贫贱都要独善其身,这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如果不能独善其身,那么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乃至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陷入麻烦之中。
善,去年柏林寺夏令营的主题是华严宗的净行品,对此净慧老和尚就提出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口号。我们的心在平常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做到很好的优化,不能做到真正的随心所欲,不能在面对任何因缘环境的时候都可以善于料理和对待,所以“善用其心”就需要相当高的修为功夫,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善待一切”。“穷则独善其身”,此身当然是指我们的身心,而善则是内外俱有。我们往往都是处于穷的状态中才容易做到独善其心,而在“达”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了,一个人在功名富贵的时候,哪里还有时间一个人静下心来料理自己的身心呢?不管是领导还是老板,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时每刻都被诸多的繁杂事务所烦扰,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可以静心做学问,没有时间来面对自己,审视自己。如果大家能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对自己盘点,从而进行一番总结,那都将受益匪浅,可惜这样的人很难得一见。
善,让我们对此再加以延伸,我们学习《通书》的时候讲到过“通”字,知道“善是通之用”。某个人是通才,是通人,这个“通”仅仅是落实在精神层面上和知识上,但是在事上,华严宗有云“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上通”比较容易实现,要在事上通就未必容易了,因此在事上,就需要在“通”上再加上一个“善”。
我们在“穷”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种种麻烦,所谓油盐柴米酱醋茶,总是在为生计不停地奔波,有时还会受到他人的白眼和讥讽,被别人吆喝过来吆喝过去,在这种困境之中,如何才能独善其身﹑独善其心呢?对此我以前就常言要练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总之要使自己的身心都要顺,如果能有所成,当有机会来临时才能做到兼济天下。
《大学》经文最后一段中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指出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是以修身为本。我们的本钱就是我们的身心,皇帝不能离开自己的身心,普通老百姓也不可能离开各自的身心,以前常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们一定以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有资格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才可能去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们决不能放弃“修身”这个基础,在任何时候都要抓住“修身”这个纲。有朋友问佛家“照见五蕴皆空”的这个“照”该如何体验,其实只要我们能以修身为本,就可以培植我们的“觉照心”和“觉照力”,若能将此培育成熟,并能够和事物打成一片,那么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是喜或悲,无处不是,无处不在,都能表现出自己光辉的一面,才能称之为大丈夫,才能符合《大学》之道。因此不论是做什么,都必须以“修身”为本,过去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大学》这篇文章,在古代可以说是七八岁之前孩子启蒙所必学,甚至已经年满七八十岁的长者也仍然还是会经常学习,时时都在依此检查自己有无“正心诚意”,有无“格物致知”,自我反省,如果在遇到某事的时候言行举止有错,还会为此深深自责。对古人而言,特别是对士大夫阶层而言,《大学》的这段经文始终贯穿于他们的生命之中,一直以此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先把这个“本”做好,否则“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我们的心性为本,我们心性所面对的世界为末,心性未调理好,那我们心性所面对的对象又怎么可能调理好呢?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我们该如何料理厚和薄呢?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性培植深厚,就如《易经》坤卦所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再如其六二爻所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以及其六二爻象辞所云“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这就是我们需要厚的地方。如果该厚的地方薄了,在德行上﹑在道义上﹑在仁义礼智信上都有所亏欠,那么就不可能有一个厚实所对应的世界。孩提时读书,数理化语文外语等基本功夫做扎实,那么考试就会相应轻松,且成绩也会好,如果没有做扎实,成绩怎么可能还会好呢?同理,一个人待人接物,如果对自己都很刻薄,还怎么可能对别人和事物厚道呢?
《菜根谭》中有云“待人薄者待己亦薄,待人厚者待己亦厚”。如果自己内心世界很单薄,那么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也很单薄。如果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没有厚重起来,那么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就不可能滋润和厚实。以前去做客,首先要看主人家的待客之道,俗话说“在家不会待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所以我们在面对厚薄的问题时,在德上一定要厚,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一定要厚实,如果将此淡薄,那么做事情也会淡薄,待人刻薄,做事也就刻薄,更不可能扩大自己的人事圈子。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大学》这一句中所蕴涵的因果关系。
对于《大学》的经文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下面我们将开始对《大学》传的学习。《大学》传有十章,实际上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其中的三章,只是没有逐字逐句去进行讲解罢了。
第一章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以上是《大学》传的前三章内容,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很多的阐述,这里就不再加以过多的讲解了。
第四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前面我们才谈到“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的本,这里就开始提出“知本”,那什么是“知本”呢?孔子为什么将此问题落实在“听讼”呢?讼,是指打官司,指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为什么会如此呢?朋友之间会不会打官司呢?真正道义上的朋友之间不会有官司;夫妻之间会打官司吗?恩爱的夫妻不会有官司;父子(母女)之间会打官司吗?亲密的父子(母女)之间不会有官司。既然有官司,那必然是因为在社会之中,由于修为不到位,并且容易受利益驱使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会有官讼是非。但是作为大人君子,为天子牧民,自然要将君子的仁义用以教化还没有进入仁义境界的小人们。涉及到官司之事,当然就会和仁义礼智信有距离,那么作为大人君子听老百姓打官司,就必须放下架子并善于倾听。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善于听病人倾述自己的病症,如果一个医生连病人的倾述都不听,那么这个医生是否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就很值得怀疑了。作为大人听官司也是如此,要善于听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和答辩。
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时,有过作法官的经历,因此才会有上面的感受之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听讼的时候,自己和大家一样都是人,那又怎样才能使这个社会没有争讼之事呢?古代考核县官的政绩,首先看其所管理的辖区是否山清水秀,再看街上有多少沿街乞讨的人,然后还要看看监狱中有多少犯人,如果犯人过多,那么这个县官的政绩就有问题,此外在农闲时是否到书院讲学或是听课,县官是如此考核,州官亦是如此,朝廷大员也是如此,皇帝仍然是如此。如果德化做得好,那么社会上作奸犯科的人就少,正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如果被逼上梁山的人多了,那么这个官僚体制就该大力整顿,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应该是一目了然。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要让那些刁钻不实的人不敢尽情随意地编造谎言,要使民心畏服。所以“无讼”才称之为“知本”,使普通老百姓大化无迹,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升平景象,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畏民志,作为一个领导,对下面的老百姓应该要有敬畏之心,一方面要顺民心,顺顺民意,顺民情,但是另一方面顺并不是要姑息养奸,而是要立足于圣人的教化,反过来才能通过老百姓这面明镜来审视统治者的政绩究竟如何,是优是劣,因此我们应该把“民志”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才能称之为“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