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有量无质的中国科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27:18
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现在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发表科研论文第二多的国家。人们可能会认为,中国即将超越西方。但路透社称,限制性的政治和文化态度仍在阻碍中国的科研进步。


国际经合组织(OECD)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为125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3112亿美元。尽管这个投入数额看似庞大,但中国的这个投入仅占GDP比例的1.7%,而美国再研发领域的投入占GDP比例2.7%,日本和韩国的投入比例更是高达GDP的3.3%和3.4%。科研投入也并非全是钱的问题。据称,中国科学家发表科研论文能得到诱人的回报:如果一篇论文能够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将能得到相当于几年工资的奖励。中国也许高产,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周刊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表的源于国际合作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少得多。据经合组织收集的数据,2009年中国共发表28.5万篇论文,相当于每1000人发表0.2篇论文。但这些论文中只有0.05%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英国发表的论文有13.4万份,平均每1000人发表2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小小的瑞士,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约为105亿美元,其论文产出为每1000人4篇论文,跟英国一样,瑞士的论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可以说,中国的科研环境并不宜人。根据国际经合组织数据,每1000名雇员中科研人员的比例,中国大幅落后。数据显示,日本每千名雇员中科研人员的比例为10.4人,美国为9.5人,俄罗斯是6.4人,土耳其是2.7人,在芬兰,这一数据更是高达16.6人,而中国仅有1.5人。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的专利申请数目也并不突出。美国商标和专利局数据显示,2009年的海外专利申请数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日本,达35501项,其次是德国,有9000项。而中国在该局申请的专利数目为1655项,这一数据甚至低于台湾的6642项。

中国科研人员流失也相当严重。路透社称,从缺乏在经济上支付得起好学校,到对糟糕的空气和食品质量的担心等,这一切仍在阻碍许多科学家返回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对自由思想的态度和对权威的奉承阻碍了科研进步。英国皇家学会于2011年发表的对全球科研格局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在1978年至2006年间,共有106万中国人在国外学习,其中70%没有返回中国。科学家们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但据估计仍有约一半在海外学习的人没有返回中国。北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于2008年推出的受中国政府支持的“千人计划”使约600名海外中国人和外国知识分子回到了中国。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仍愿意到西方接受教育并在西方居住。

在国际合作上,科学家们也认为较难得到来自中国的国际合作。中国科研界的高级军团常常害怕竞争,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英国皇家学会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间,尽管国际性的科研合作在加强,但除了日本之外,国际合作中鲜见亚洲科学家的身影。而在地区性的合作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中国在合作中只处于协作地位。

http://data.163.com/12/0606/06/83A1S5U800014MTN.html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现在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发表科研论文第二多的国家。人们可能会认为,中国即将超越西方。但路透社称,限制性的政治和文化态度仍在阻碍中国的科研进步。

201206060647260451d.JPG (123.7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6-6 10:50 上传


20120606064839e36e3.JPG (113.4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6-6 10:50 上传


国际经合组织(OECD)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为125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3112亿美元。尽管这个投入数额看似庞大,但中国的这个投入仅占GDP比例的1.7%,而美国再研发领域的投入占GDP比例2.7%,日本和韩国的投入比例更是高达GDP的3.3%和3.4%。科研投入也并非全是钱的问题。据称,中国科学家发表科研论文能得到诱人的回报:如果一篇论文能够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将能得到相当于几年工资的奖励。中国也许高产,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和《科学》周刊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表的源于国际合作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少得多。据经合组织收集的数据,2009年中国共发表28.5万篇论文,相当于每1000人发表0.2篇论文。但这些论文中只有0.05%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英国发表的论文有13.4万份,平均每1000人发表2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小小的瑞士,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约为105亿美元,其论文产出为每1000人4篇论文,跟英国一样,瑞士的论文超过一半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可以说,中国的科研环境并不宜人。根据国际经合组织数据,每1000名雇员中科研人员的比例,中国大幅落后。数据显示,日本每千名雇员中科研人员的比例为10.4人,美国为9.5人,俄罗斯是6.4人,土耳其是2.7人,在芬兰,这一数据更是高达16.6人,而中国仅有1.5人。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的专利申请数目也并不突出。美国商标和专利局数据显示,2009年的海外专利申请数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日本,达35501项,其次是德国,有9000项。而中国在该局申请的专利数目为1655项,这一数据甚至低于台湾的6642项。

中国科研人员流失也相当严重。路透社称,从缺乏在经济上支付得起好学校,到对糟糕的空气和食品质量的担心等,这一切仍在阻碍许多科学家返回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对自由思想的态度和对权威的奉承阻碍了科研进步。英国皇家学会于2011年发表的对全球科研格局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在1978年至2006年间,共有106万中国人在国外学习,其中70%没有返回中国。科学家们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但据估计仍有约一半在海外学习的人没有返回中国。北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于2008年推出的受中国政府支持的“千人计划”使约600名海外中国人和外国知识分子回到了中国。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仍愿意到西方接受教育并在西方居住。

在国际合作上,科学家们也认为较难得到来自中国的国际合作。中国科研界的高级军团常常害怕竞争,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英国皇家学会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间,尽管国际性的科研合作在加强,但除了日本之外,国际合作中鲜见亚洲科学家的身影。而在地区性的合作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中国在合作中只处于协作地位。

http://data.163.com/12/0606/06/83A1S5U800014MTN.html
数据比较老 了 吧,这几年中国在专利申请上增加很快
有个阿拉巴马的AP跟我说:“国内太好拿钱了!”
几年过去了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6 13:33
有个阿拉巴马的AP跟我说:“国内太好拿钱了!”
我老板也酱说
http://www.natureasia.com/en/publishing-index/china/2011/
我不知道有时候我该相信谁,是相信国内某些夸夸奇谈的媒体人。还是世界上著名的专业机构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6 13:33
有个阿拉巴马的AP跟我说:“国内太好拿钱了!”
不好拿钱怎么办??  要人来 要人材来 要精英人材来 都要钱。。。。  非要弄到象90年代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好吗????
中国起点本来就低,发展又不均衡还被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你不往里扔钱拿什么来做基础???
ljylg 发表于 2012-6-7 09:30
http://www.natureasia.com/en/publishing-index/china/2011/
我不知道有时候我该相信谁,是相信国内某些 ...
网易不愧是网易啊
camlost 发表于 2012-6-7 04:57
我老板也酱说
昨天跟个师兄谈,现在科院物理、遗传等几大院所的PI基本上也可以不用自己写funder了
zmxorhhxa 发表于 2012-6-7 10:20
不好拿钱怎么办??  要人来 要人材来 要精英人材来 都要钱。。。。  非要弄到象90年代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 ...
问题不在于蛋糕大,在于蛋糕怎么分~
现在的基金体制不能很好的鼓励前沿科学的研究
javacool 发表于 2012-6-6 12:09
数据比较老 了 吧,这几年中国在专利申请上增加很快
国内专利增加很快,国际的偏少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7 18:16
问题不在于蛋糕大,在于蛋糕怎么分~
现在的基金体制不能很好的鼓励前沿科学的研究
怎么定义“前沿科学”?还不是science community说啥是啥,外行也看不懂
很多是为了论文而论文,甚至直接把人家的东西翻译过来,还有很多骗项目的,但科研环境总体上还是往好的发展,现在的博士越来越难毕业了,很多地方都抓的很严
国内的学术有些急功近利,不知国外如何?也编论文,骗项目吗?
gorshkov01 发表于 2012-6-8 00:05
国内专利增加很快,国际的偏少
而且真正有用的发明专利并不多。
风过水寒 发表于 2012-6-8 06:53
很多是为了论文而论文,甚至直接把人家的东西翻译过来,还有很多骗项目的,但科研环境总体上还是往好的发展 ...
能自圆其说就不叫骗
gorshkov01 发表于 2012-6-8 00:05
国内专利增加很快,国际的偏少
很多IT相关专利,应该都是国内外同时申请的
其他的了解不多,好像基础科研确实差太远,现在的人啊,太浮躁
javacool 发表于 2012-6-8 18:04
很多IT相关专利,应该都是国内外同时申请的
其他的了解不多,好像基础科研确实差太远,现在的人啊,太浮 ...
IT是特例,我不懂IT,但我估计大部分应该都是华为干的。。。
基础研究我们花了大力气,但是欠账太多,主要还是体制问题,科研环境不好。。
统计科研论文不能把那些连中文核心都不是的也算上了
camlost 发表于 2012-6-8 04:37
怎么定义“前沿科学”?还不是science community说啥是啥,外行也看不懂
两个指标,一个发表在业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一是论文被引用次数。
这两方面正如文章所说的,还差得远,所以质量有待提高。
有量无质就有量无质呗,反正该上天的上天了,该下水的下水了,文章爱写的写,爱引用就引用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6-8 20:17
两个指标,一个发表在业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一是论文被引用次数。
这两方面正如文章所说的,还差得远 ...
那时因为国内科研人员水平差,我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再说核心期刊就不能灌水了么
哥已申请了3个专利了,在现在在的单位申了2个,奖励600元。我们集团老总一直认为技术员都是吃闲饭的。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6-8 20:17
两个指标,一个发表在业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一是论文被引用次数。
这两方面正如文章所说的,还差得远 ...
核心期刊?!!多少SCI都是垃圾~乐瑟~垃圾!
精忠报国带路党 发表于 2012-6-10 11:43
哥已申请了3个专利了,在现在在的单位申了2个,奖励600元。我们集团老总一直认为技术员都是吃闲饭的。
找审协的同学,500块钱一个,自己完全不操心~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10 14:24
核心期刊?!!多少SCI都是垃圾~乐瑟~垃圾!


这话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历史上还有骗局呢,但这丝毫不影响期刊的权威性。你说SCI的影响因子大还是所谓一般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大?Nature呢,柳叶刀呢?

再者,论文被引用次数也是一个指标呢。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10 14:24
核心期刊?!!多少SCI都是垃圾~乐瑟~垃圾!


这话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历史上还有骗局呢,但这丝毫不影响期刊的权威性。你说SCI的影响因子大还是所谓一般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大?Nature呢,柳叶刀呢?

再者,论文被引用次数也是一个指标呢。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6-8 20:17
两个指标,一个发表在业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一是论文被引用次数。
这两方面正如文章所说的,还差得远 ...
完成论文不过是为了评职称罢了,论文质量有谁在意!
无知者无畏
所以现在用H因子衡量科学家科研质量还是很有道理的。
想问下LZ,你想表达神马意思?你有解决思路(办法)木有?
一股浓浓的普屎价值的味道……
话说理工科的研究和意识形态有关系吗?
yellowsubmarine 发表于 2012-6-12 11:45
所以现在用H因子衡量科学家科研质量还是很有道理的。
黄大,啥是H因子
fdbiology 发表于 2012-6-13 12:20
黄大,啥是H因子
摘自WIKI:
H指数的计算基于其研究者的论文数量及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数就是N。如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家理查德·弗来沃(Richard Flavell)发表的900篇文章中, 有107篇被引用了107次以上,他的H指数是107。

以化学家为例,H因子能上50的基本上能排在世界前几百位了。
fyapply 发表于 2012-6-13 05:23
一股浓浓的普屎价值的味道……
话说理工科的研究和意识形态有关系吗?
太有了,李森科、米秋林
fyapply 发表于 2012-6-13 05:23
一股浓浓的普屎价值的味道……
话说理工科的研究和意识形态有关系吗?
未必就是意识形态问题。虽然现在还有人高喊“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科学研究”听起来挺可笑。

但是,体制问题仅限于意识形态问题么?
不好拿钱怎么办??  要人来 要人材来 要精英人材来 都要钱。。。。  非要弄到象90年代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好吗????
中国起点本来就低,发展又不均衡还被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你不往里扔钱拿什么来做基础???

所言极是
fyapply 发表于 2012-6-13 05:23
一股浓浓的普屎价值的味道……
话说理工科的研究和意识形态有关系吗?
嗯,考虑一下国内一个大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学马列、政治和革命史?一个大学老师花了多少时间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你认为没有影响么?
固定的哲学头脑要出大师,可能性估计要低得多。
那个研究人员比例,要考虑打工兔那变态的数量,算一下,绝对数量也是很变态的。
填鸭式的教学体制对科学创新不利。
知识产权保护不好,等于在打击发明创新。
科教的投入比例也太低。
有句话叫量变引起质变.....

有人吃饭只吃最后一口就饱了
走好自己的路,从容淡然!

中国的科研发展可以说是畸形的,这是国内外各种客观条件造就的!

解放之后,科研上算是白手起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科研上投入严重不足,没设备,没经验,没理论,整个科研体系的建立基本上照搬国外的模式,中间获得了一些苏联的帮助,其余的时间一直处于被封锁的状态。
咱们的绝大部分研究是从0开始,而二战后又是全球的科技爆发期,虽然进步很快,依然是远远的被甩在后面,只有几个集全国之力发展的项目能够勉强跟上世界水平。
为了追赶,国内很大一部分机构是在重复研究别人已经成型的东西(现在都叫山寨了),这也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进步的唯一办法,这个办法造成了一好一坏两个结果,好的是技术进步很快,覆盖面也比较全面,坏的是造成了依赖山寨的心理,自主创新的能力减弱。
随着80年代后中国经济增长,更多的钱投入进科研上来,以及外部环境的略微放松,咱们的科研可以说是进步非常快,覆盖面也逐步完善,冒出了越来越多的顶尖水平东西,但是全面跟上世界水平还要走不短的路!

国外的绝大部分和国内的一部分人矢志不渝的谴责中国的技术剽窃,却看不到这样做的无奈,缺少相关的交流,技术封锁的链条一直勒在咱们的脖子上。

楼主给的数据里面中国缺少和其他国家技术交流体现的很直观,路透社说的:”限制性的政治和文化态度仍在阻碍中国的科研进步“根本就是P话,恰恰就是这些国家一手造成的这个结果,这也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国内的科研相对封闭,造成了很多恶果。但也逼出来了中国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巨大力量将随着中国科研的整体进步爆发出非常强大的力量。

和中国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加到一起,到现在为止能有几项拿得出手?